z团怎么样 对z团的评价和使用体验金是什么怎么使用?

专栏/1598的vivo Z5在实际体验中怎么样-vivo Z5【使用体验报告】2019年08月18日 06:30--浏览 ·
--喜欢 ·
--评论  vivo Z5我已经用了几天了,今天就来聊下这几天的一些感受,首先来说下外观,屏幕用的是水滴屏    下巴的宽度也在可接受范围内,毕竟玩游戏可以减少一定的误触几率    今年的新机背面没啥好说的,基本都长一个样,摄像头位于机身左侧,采用竖置三摄布局    两侧均有实体键,左侧为唤醒Jovi的按键,右侧是标准的音量调节和电源键,底部有3.5mm耳机接口,充电接口采用的是Type-C接口,支持22.5W闪充,外观部分有一个缺点,sim卡卡槽与整机边框不持平,凹在里面,裸机状态虽然不影响,但是时不时摸到总会有点不舒服,不清楚是因为塑料边框的缘故还是个例    Z5采用的是屏幕指纹解锁,速度不算特别快,中规中矩吧虽然也支持简单的人脸识别,但是配合抬手亮屏,直接用指纹更方便    后置采用4800+800+200万像素三摄    具体表现看几张样张,配合AI智能识别,拍出来的效果直接发你的社交媒体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夜景模式,直接看样张          处理器采用的是骁龙712,虽然在数据上并不强(安兔兔跑分22万左右)    但是实际体验过程中玩主流的吃鸡和王者没有明显的卡顿和掉帧,并且在散热控制上也不错,体验的这几天没有明显烫手的情况    再搭配4500mAh的大电池,反正我这么一个超重度用户都有了一天多才把电池耗完    当然缺点也有,6.38寸的屏幕分辨率1080,虽然问题是没有问题,但是在看一些东西的时候还是会有颗粒感,毕竟屏幕尺寸有那么大,还有就是后置摄像头凸起就算了,边缘还没有过度,裸机状态下摸到摄像头难免会有点影响手感,如果带上保护壳的话整体就会变得非常厚,其它方面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那么以上就是我个人对vivo Z5的一些使用体验,综合来说还是有一定性价比的,至于适不适合你,就需要你自己考虑了目录------0

2022-07-11 22:30:51
45点赞
26收藏
53评论
今年的618蹲了个寂寞,等等党居然失败,这奇幻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成了早买早享受,晚买没折扣了!
书接上篇相机体验贴,我把宾得K1喷了一脸,发帖后没多久,把K1全套挂上了海鲜市场,魔幻的事情发生了,数码相机居然,涨价啦~~我用了小一年的K1+DFA15-30/2.8,大公主,DA70全套,居然没亏,给拆着卖完了,无耻的当了一年白嫖党。
甩卖完了宾得,手头有余粮了,开始研究到底买个啥,单反情节还是有的,考虑到我的最爱索蔡135/1.8,
配A850对焦点分布面积着实捉急,如果为她配个二婚,唯一的选择只有索尼A99Ⅱ,但是这玩意儿价格贼坚挺,卖价12500-15000不等,比尼康D850都贵,实在觉得有点不值,放弃了。也考虑过索尼4代微单加5代环,但去年618前4代机只有A7R4 ,等啊等,等来个A1。我擦,这价,能买一辆神车宏光mini了,怎么下得去手啊。A7M4迟迟不出(后来等到M4发布,发现自己还是买不起也抢不到),R4配5代环,价格妥妥的超2万了,2万买一机身,觉得亏大发,遂把索蔡135/1.8扔一边了,考虑重建系统。
不考虑4代机的情况下,在全幅微单里挑,面就不广了,索尼A7M3,A7R3,尼康Z6,Z6Ⅱ,佳能R6,佳能我玩过单反40D,无敌兔,没给我这个数毛党留下好印象,加上佳能微单头实在贵,我家境贫寒,要不起,过!所以只剩下索尼和尼康了。视频我玩不来,虽然偶尔也上稳定器拍娃,但是连PS都玩不转的人,只会直出4K留个念想而已,我才不懂什么422 10bit,什么log,我只关心拍照。索尼的优势是对焦给力,续航给力,副厂支持好,我不能忍受的点,机身手柄太薄,装大镜头握持比较累,屏幕烂,不是触摸屏;尼康的优势:对焦够用,续航够用,屏幕好,触摸屏(我为啥在意触摸屏呢,直接在屏幕上戳一下,直接选对焦点,多爽的事儿啊),缺点呢,XQD卡是真的贵;没有副厂头(国产头唯卓仕,永诺等等,是在我买了之后才知道),但是有转接啊,评测里转接对焦速度和精度没影响,反正我买索尼也买不起GM镜头。既然没了历史负担,索尼的缺点我无法接受,那得了,没得选,买尼康吧。Z6二代比一代多了个处理器,加了个卡槽,贵了4千块,这4千块买个镜头不香?香啊,所以最后买了Z6。
定了机身,那就蹲海鲜市场和618吧,在618来之前,闲鱼里突然有位大兄弟扔了个炸弹,Z6+S24-70/F4,FTZ转接环,120G索尼XQD卡和读卡器,1原2副厂电池,只卖1万2,半年的机器,这价格不买不是中国人啊,这价格,让我等不及等到618就倒在了海鲜市场里。干柴烈火,当天就拍了,顺路闲鱼还买了个适马N口的135/1.8,齐活了,到手就能拍娃。 到手全家福
到手后没多久,赶上了尼康固件升级,升级后对着尼康市场部一顿骂骂咧咧。尼康微单固件升级了3代,初代机器出来时,有脸控对焦,无人眼识别(是否有人脸我不确定了,懒得去查了);2代有了人眼识别;3代提升了人眼识别精度。我是经历了2代升级到3代,升级后,顿时觉得尼康药丸,这要放在其他厂家,完全就是机身上加个Ⅱ换代的节奏啊,放手机厂那就是加个Plus还要带Pro,加价3,4000卖啊,牙膏一次挤一管,你不倒闭谁倒闭啊!还有续航的宣传,明明能拍个6,700张,你非要说拍300张,反向宣传!我端着便宜又大碗的Z6,心里默默喊着真香!
机身用下来挺满意,决定留在尼康了,就陆续买了尼康单反口的腾龙15-30/2.8,适马40/1.4 art。使用体验呢,咱分几块掰开慢慢讲。
机身设计:机身握持手感饱满,秒开机,快门不黏连无迟滞,菜单设计科学,快捷菜单支持自己调整常用功能,快捷键够多,屏幕色准,亮度和像素基本满足所见即所得,还有触屏选对焦点直观方便,比索尼的万年烂屏好出天际。app传图呢,比索尼的差不少,这点索尼的app传图到手机是真方便。
对焦:更新完最新固件后,精度和速度我表示满意(可是,可是,更新固件后,我的一代腾龙15-30头就不能自动对焦了,哭死),没玩过A7m3,没有对比。和我的a6300搭配适马30/1.4和56/1.4精度不差,速度方面,可能我搭配的镜头都是大口径头,驱动吃力些,和a6300配小巧的适马三贱客比确实要慢一些。人脸和人眼识别方面,看镜头情况,135 1.8因为构图时人物占比大些,识别能力强一些,40 1.4构图时,人物占比小一些,识别差一点,这个时候,屏幕点选对焦点就拍上用场了,往人脸一戳,选中后,半按快门选定对焦点,上下左右移动对焦点都锁得牢牢的,而a6300呢,如果识别不到人脸,得进菜单换对焦模式,然后波轮上下左右选对焦点。适马40/1.4适马135/1.8
画质:尼康的画质,几乎没让人失望过,色彩呢,选择自然或者人像模式,也没有老一辈说的尼康黄了,宽容度那更加不用说了,开玩笑,镜头盖忘了摘都可以拉回来了的猛将。我很少PS,基本都原片或者美图秀秀,发朋友圈足够。高感什么的,我拍星星用3200完全没压力,虽然也没拍过两次。腾龙15-30尼康24-70/4
总体说来,1万2的价格买入Z6+24-70/4+120G XQD卡+FTZ,这价格香的不要不要的,还要什么自行车。去年618的时候,索尼A7M3机身最便宜应该是到10800左右,Z6+24-70+FTZ狗东预定过12000,惊得我一身冷汗,觉得买亏了,好在后期再也没有到过这个价格了,心里也就平衡了。
说说我搭配的镜头吧,尼康24-70/F4 Z口,腾龙一代15-30/2.8,适马40/1.4,适马135/1.8。
尼康24-70,我基本只有拍视频时用用,搭配机身上稳定器,轻巧方便,画质也好,但是我是大光圈党,平时我基本不用。
适马135/1.8,是我随机身一同买入的,因为我喜欢无脑虚化嘛。对焦速度比适马40/1.4要快些,带防抖,40/1.4是没防抖的。画质,适马Art头就没输过,色彩清淡,不惊艳,但也良好。(色彩嘛,还是我的最爱索蔡135/1.8搭配A850经常给我惊喜)。俩哑铃头的对比个头对比2135/1.8
适马40/1.4,原来卖7,8千的售价,3月底的时候,大妈爆出12期免息4888的价格。40焦段,进可当50,退可当35,一鱼两吃,这么一算,4888即买了35/1.4又买了50/1.4,再加上12期分期几乎等于不要钱,不买不是中国人啊,于是赶紧秒拍,生怕手慢无。这头必须要吹,我买过第一批适马50/1.4宾得口,现有第二批适马50/1.4索尼口,都是所谓的跑焦马,对上了锐度秒杀原厂,焦外柔美,但是,紫边绿边感人,还有就是我都说是对上了才碉,因为大部分时间是跑焦的嘛。而40/1.4疯了似的堆料,把40做成了个大哑铃,结果就是,这货最大光圈不管怎么怼,几乎都没紫边绿边了,我是懒得PS的人(实际是不会PS),这对我是天大的福音啊。画质,这货堆到了1.1公斤,不要命的上贵镜片,几乎天花板啊,而且这货本来就是个电影头,呼吸效应很轻,唯一需要考虑的是重量和体积,还有就是可能实在是堆料过头太重了,它的对焦速度比起适马135/1.8要慢一些的,但不再是跑焦马了,微单不存在跑焦,在D4上,对焦调整后也不跑。因为这货,我将我骚气的ONA摄影包都束之高阁了,实在太长太沉了,竖着放太长,横着放,一个包只能放这一机一镜。40/1.440/1.4
一代腾龙15-30/2.8,如果有值友想要买这头转接的话,得考虑清楚,老固件不支持自动对焦,寄售后更新固件后支持2代固件下的Z6转接自动对焦,但是Z6 3代固件更新后,又不支持自动对焦了。说起来都是泪,我为了自动对焦,又蹲了个尼康D4。买这头是为了拍星星,当然这仅仅是个想法,到现在都没成行。锐度算牛逼,色彩,额,自己看图吧。腾龙15-30(未处理)腾龙15-30(瞎处理)
我虽然是个理工男,但却是个挂科理工男,不擅长数据,所以没有什么锐度表啊什么的数据,买之前我会去看,但是让我复制我觉得麻烦。还有呢,我只是个键摄,器材党,照片拍得稀烂。这篇只能算作纯主观体验,不是评测,各位大妈的亲儿子们,不喜请轻点喷,而且,别喷模特,那是我儿子,亲生的,先谢过诸位看官,白了个白。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展开
收起
相机进化论
话题:相机进化论
关注
相机大家谈
话题:相机大家谈
关注
使用评测
话题:使用评测
关注
相机评测好文合集
话题:相机评测好文合集
关注
Nikon/尼康
品牌:Nikon/尼康
关注
SIGMA/适马
品牌:SIGMA/适马
关注
相机
分类:相机
关注
闲鱼
商城:闲鱼
关注
尼康(Nikon) Z30入门级APS-C画幅 数码微单无反相机适用直播视频录制 Z 30 + Z 12-28 PZ Kit套机尼康(Nikon) Z30入门级APS-C画幅 数码微单无反相机适用直播视频录制 Z 30 + Z 12-28 PZ Kit套机暂无报价
看百科
去购买
尼康(Nikon) DX格式 半画幅 Z fc 微单数码相机 ZFC 16-50mm f/3.5-6.3 VR 黑色
标配尼康(Nikon) DX格式 半画幅 Z fc 微单数码相机 ZFC 16-50mm f/3.5-6.3 VR 黑色
标配729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Nikon 尼康 Z 8单机身 全画幅微单 专业级数码相机 精准自动对焦8K视频拍摄高速连拍 z8独立Nikon 尼康 Z 8单机身 全画幅微单 专业级数码相机 精准自动对焦8K视频拍摄高速连拍 z8独立2619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Nikon 尼康 Z 30 微单相机 微单机身 无反相机 半画幅(Z DX 12-28mm f/3.5-5.6 PZ VR)4K超高清视频Nikon 尼康 Z 30 微单相机 微单机身 无反相机 半画幅(Z DX 12-28mm f/3.5-5.6 PZ VR)4K超高清视频暂无报价
看百科
去购买
Nikon 尼康 Z 5(Z5)全画幅微单
镜头套机 进阶摄影套装Nikon 尼康 Z 5(Z5)全画幅微单
镜头套机 进阶摄影套装8551.62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尼康(Nikon) Z30 入门级微单相机Vlog家用自拍 4K高清旅游高清 z30 裸单机/不含任何配件电池 国际版尼康(Nikon) Z30 入门级微单相机Vlog家用自拍 4K高清旅游高清 z30 裸单机/不含任何配件电池 国际版暂无报价
看百科
去购买
Nikon 尼康 Z30 16-50微单套机入门级半画幅4K超高清视频相机z30Nikon 尼康 Z30 16-50微单套机入门级半画幅4K超高清视频相机z30暂无报价
看百科
去购买
SIGMA 适马 Art 85mm F1.4 DG HSM 标准定焦镜头 徕卡L卡口 86mmSIGMA 适马 Art 85mm F1.4 DG HSM 标准定焦镜头 徕卡L卡口 86mm6222.5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Sigma/适马fpL 4K高清电影视频微单相机FP升级Sigma/适马fpL 4K高清电影视频微单相机FP升级暂无报价
看百科
去购买
尼康(Nikon) Zfc 入门级数码微单相机复古视频无反相机 Z fc +28mmf/2.8黑色套机 不换饰皮-黑色机身尼康(Nikon) Zfc 入门级数码微单相机复古视频无反相机 Z fc +28mmf/2.8黑色套机 不换饰皮-黑色机身744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Nikon 尼康 Zf 全画幅 微单相机Nikon 尼康 Zf 全画幅 微单相机15598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尼康/Nikon Z30 微单数码套机配16-50mm镜头官方标配黑色尼康/Nikon Z30 微单数码套机配16-50mm镜头官方标配黑色539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尼康(Nikon)D780 全画幅专业单反相机 D750升级款 AF-S 尼克尔 70-200mm f/2.8E FL ED VR远射变焦镜头套装尼康(Nikon)D780 全画幅专业单反相机 D750升级款 AF-S 尼克尔 70-200mm f/2.8E FL ED VR远射变焦镜头套装26788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Nikon 尼康 D850全画幅单反相机 vlog专业级单反相机全画幅4K超高清视频录制Nikon 尼康 D850全画幅单反相机 vlog专业级单反相机全画幅4K超高清视频录制3199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Nikon 尼康 COOLPIX P950 远摄大变焦长焦照相机数码相机旅游相机 83倍变焦Nikon 尼康 COOLPIX P950 远摄大变焦长焦照相机数码相机旅游相机 83倍变焦579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Nikon 尼康 COOLPIX P1000 远摄大变焦长焦照相机数码相机旅游相机 125倍变焦Nikon 尼康 COOLPIX P1000 远摄大变焦长焦照相机数码相机旅游相机 125倍变焦669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2022-02-18 10:42:01
3点赞
0收藏
0评论
今年的年终大促可谓是非常迷幻。
骁龙870、888已经被拉倒千元机的价位,而搭载了778G、天玑1100这些芯片的传统千元机也买到了1000元左右的价格,可以说今年是非常适合换手机或买个备用机玩玩的一年。
然而,就在今年双十一,我却买了一部非常不起眼的iQOO Z5x……  实话说,购买Z5x纯属是个“意外”。
双十一时原本购买了OPPO K9作为备用机,可不曾想要等一周左右才能到手。由于要的比较急,等不了的我就只能退了重买。找了一圈发现想要的基本上都要等待,于是就找了个性能差不多的机子,也就是 Z5x。
从到手至今,已经过了快3个月了。它的身份仅仅是一个备用机(当然也做过一周左右的主力机),整体的体验并不出彩,调教上也有些问题,但除了拍照和小BUG外基本上没有出什么大问题。接下来我会从外到内对这部手机进行介绍和评价,它或许不值得买,但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外观——好看的塑料  我所入手的是海雾白版本的Z5x,塑料背板和中框,官方给出的厚度是8.5mm。虽然听起来不咋地,但在微曲的背板和纤细的中框加持下,握持感还不错。另外,在合适的光线映衬下,后盖还有一些渐变的效果,观感也尚可。最大的缺点就是塑料感太强,特别是当你敲击后盖时,会有整机强度不足的感觉。
手机顶部为卡槽及副麦克风,右侧为音量键和融合了指纹识别的电源键,底部为极为先进的3.5mm耳机接口、主麦克风、USB 2.0速率的Type-C接口和扬声器。由于整机上下做了凹槽的设计(我不明白这个设计的意义何在),因此顶部和底部都会有明显的段落感,套壳以后也是最容易积灰的地方。屏幕——支持三档调节的120Hz水滴屏
iQOO Z5x的屏幕参数在千元入门机里面是不错的存在,6.58英寸的1080P分辨率120Hz高刷水滴屏,长宽比为20:9,观影感受不错,且支持60、90、120三档刷新率调节,滑动体验优秀,LCD屏幕加上夜间模式(可设置在日落后自动开启),在夜晚使用也非常舒服。
屏幕边框除了下巴难以接受外,其余三边都属千元机正常水平,或许是我看不惯水滴屏,也或许是这个摄像头未做任何镀膜处理,确实是有点突兀。性能——或许是天玑800U的继任者:天玑900  天玑900像是天玑800U的升级版,同样的2大+6小的配置,A76大核升级为A78,GPU从G57 MC3升级到G68 MC4,蓝牙升级到5.2版本,增加了对Wi-Fi 6的支持……个人感觉除了Wi-Fi6以外,其它的基本就是例行升级,只能说比768G略强,但打不过778G。在778G最低只要1000左右的现在,对性能有需求的人群来说iQOO Z5x并不合适。
但就日常使用而言,IQOO Z5X的性能已经足够了,只不过我手上的是6GB运存版本,在多开应用后会出现明显的卡顿现象,因此更推荐购买8GB运存版本。网络——千元入门的Wi-Fi 6,但只有单天线
网络是Z5x的一大亮点,它是千元级别少有的支持Wi-Fi 6的设备,限于千元机单天线的配置,Z5x在Wi-Fi 6下的最大链接速度仅有600Mbps。虽说是残血,但这也比Wi-Fi 5下433Mbps的速率快了一些。充电&续航——44W不慢不快,5000毫安真的很顶  Z5x最高支持10V 4.4A的44W快充,任意一根4A以上的线都可以满足44W的快充需求。完全充满大概需要50分钟左右,涓流时间比较短,在充电时,充电头和手机有一定的温热感。  续航是我对Z5x最为满意的一点。在5000毫安大电池的加持下,日常上班用得少可以两天一充,如果全程开流量玩,晚上8点回到家也有30%左右的电量,完全没有续航焦虑。拍照——JN1:寄!  iQOO Z5x搭载了一颗小底高像素的传感器——三星JN1。  JN1是一颗5000万像素的传感器,传感器尺寸为1/2.76英寸,单像素尺寸为0.64μm,日常四合一输出1250万像素照片。乍一看这规格和多年前的IMX 286/386相近,故选用了17年的华为P10Plus作为对比对象(其实有些作弊,因为P10Plus有一颗黑白的IMX 350参与成像,还有优秀的徕卡色彩管理,但考虑到Z5x可能有更优的算法,也就算是差不多的水平了)。(拍摄条件:Z5x 全自动直出,无人工干预;P10Plus 全自动,徕卡鲜艳模式)  先说一下结论:发哥的SOC搭配三星的辣鸡传感器和辣鸡算法,寄!  在白天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全自动拍摄,成片质量还是不错的。而且自动HDR及场景识别,着实能拍到观感还算不错的照片,除开徕卡色彩的优势外,Z5x对比17年的华为P10Plus在画面亮度、宽容度上有着明显的优势,着实是后生可畏。左:iQOO Z5x ; 右:华为 P10 Plus  但是,有些照片,拍出来色调略显奇怪?(其实提有感觉的,但颜色总有点怪怪的看不习惯)(原图)  So,找个白色墙面看一下?……  华为用RYYB偏色就算了,你iQOO用RGGB还能偏绿着实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个还原算法……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我曾经有用它拍夜景的想法,但JN1的夜拍……谁用谁知道吧……给孩子留点面子。
总的来说,Z5x的主摄JN1就是一个辣鸡……  个人认为,JN1这类的传感器,作为一款千元机主摄而言,比起那些万年1300万像素是进步。但要是用在本该搭载4800万像素GW3/IMX586/IMX582/OV48上的手机,是完完全全的退步。  但这也不完全是JN1的锅……  在一次日常使用中,我发现Z5x的取景框预览画面较为模糊。当初觉得是入门机就没在意,直到我后面用P10Plus再拍了一张照片,发现Z5x的取景框预览画面是真的糊,比华为17年的机器还糊……  所以……拍照差并不完全是JN1的锅,还有算法和发哥ISP的锅……这三重debuff是叠满了……系统——Origin OS:喜欢给你小惊喜,也会给你添个堵  网上对于Origin OS的口碑嘛……反正就是大厂里系统最拉的一个。但个人感觉这个系统也不是不能用,有些小功能很好,但同时也有些缺失。在这里,我主要谈论我感觉比较好的地方,顺道对不顺心的地方进行吐槽。  通知栏布局——传统式或分离式布局  Origin OS有着两种通知栏布局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布局模式,控制中心与通知中心二合一;而另一种是苹果、华为这些厂商使用的分离式布局,通知中心与控制中心分离。  就个人而言,因为我每天也没多少信息,在手环的帮助下也能及时阅读重要消息,所以不会有信息大量堆积的情况,所以独立通知中心带来的单页信息展示量提升对我来说并没有帮助,分离也带来的操作习惯的改变,使用初期总有不适应的地方。  与苹果、华为这些固执的厂商不同的是,你在Origin系统里可以选择通知栏的形式,这给了用户自由选择的权利。另外,vivo控制中心的布局也与众不同。它的整体布局偏下,在下滑后即可把手放回正常的握持位,非常方便操作。  但是,如果你想从控制中心切换到通知中心,并不能通过左右划动的形式切换,甚至在另一侧下划也不能切换,只能退出以后切换。这窒息操作……  令我惊喜的部分——动画及R角适配  以“等级森严”的华为为例,很多低端机和终端机是“不配”拥有动画的,因而在返回等操作上显示效果生硬。个人觉得这并不是所谓“感知不强”的部分,因为在没有动画的情况下你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因此,当我看到Z5x这款入门机都有动画和R角适配的时候,真的是觉得有些意外。(华为过来挨打!)这里已经是Ocean的内容啦~  个人最喜欢的功能——Origin支付卡  除小米(红米)外,很少有厂家在低端、入门机上配备NFC。这主要是因为还有人根本没有使用NFC的习惯,加之在各类支付场景上,你都可以找到使用二维码的解决方案,可见NFC并不占有绝对优势,各大厂家也顺势从削减成本的角度入手,减配NFC。  没有NFC怎么办?特别是我每天都要做地铁上班,刚出示健康码又要切换乘车码,而且大概率还要打开额外的程序,中间消耗的时间可想而知,被堵在闸机门口将是常事。那有什么办法能提升效率呢?这就是Origin支付卡的意义所在了。  Origin支付卡目前打通了支付宝和微信的通道,可以通过设置一键调取乘车码、付款码及扫码功能,我在出示健康码后,可以通过右侧指定位置左滑的方式调出Origin支付卡,快速开启我想要的功能。虽然比不上NFC闭眼刷的速度,但有一个快捷方式还是比传统的做法好了不少,我在使用的时候也很少卡在闸机门口。友情提醒,Ocean的支付卡没有以前好看了  当然,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需要网络支撑。一旦信号条件较差,整个体验也并不会好到哪里去。  平行视界(分屏)——方便,但有一点糟心  分屏功能可以说是一箱非常棒的功能,能实现左右两个程序的互相工作,最常见的是我在看视频/浏览网页的同时也可以同其他人聊天。这一点在16:9屏幕的手机里可能比较鸡肋,但在全面屏手机里可以说是必备的功能。  Z5x的分屏可以通过三指上滑调出,误操作概率极低。此外,在看视频时,突然出现通知/微信聊天,也可以快速点击右上角切换,直接调出分屏,可以说是非常舒服了。  而且系统也根据横屏、竖屏状态调整分屏显示情况,另也可通过中间出现的按钮切换。  然而问题又出现了……如果你开启了分屏,但又没有打开第二个软件,想退回去,怎么办?在华为的系统里,我只需要下拉中间的分界线即可。但vivo……你必须点击旁边的“退出分屏”……这个到了Ocean还没改  难道下滑不方便么???  其它——使用中的感觉/碎碎念  或许是因为内存物理内存仅有6GB的原因,Z5x在多开软件后打开支付宝、微信会有明显的卡顿,特别是在老家乘公交车只能刷码的时候,真是要多麻烦有多麻烦了。所以内存……还是大点好……  对于Origin OS主打的原子组件等功能,我只能说无感。确实好看,但并不一定好用。而且功能太少不能定制。  还有,vivo的负一屏快递信息,对快递的识别能力太差……在京东第三方买的东西,发其它快递会显示为“京东快递”,而且单号也不对……签收后也不会自动更新状态,需要手动介入……  此外,如果你在支付宝、微信应用申请使用摄像头的权限上,选择了“仅使用时允许”,那在扫码时大概率会出现相机启动慢的现象。虽然这能让你体会到vivo对权限管理的努力,但低下的流畅度非常影响日常使用。  另,本来是打算等Origin Ocean更新后一并说的,介于系统迟迟未更新,就以目前的系统状态来说。Origin OS日常使用尚可,有让我惊喜的地方,但总是会在一些小地方……给你添点堵。最后总结一下我觉得的优缺点
优点:
1. 120hz的三档变速LCD高刷屏,非常顺滑
2. 5000毫安大电池,续航无忧
3. 机身曲面过渡优秀,触感偏薄
4. 电源键集成指纹,无感解锁
缺点:
1. 无超广角摄像头,玩法受限
2. 拍照效果不讨喜,部分情况下白平衡偏绿,照片偏白
3. Origin OS在细节上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
对我来说无关紧要的缺点:
1. 无NFC、红外(NFC可依靠手环解决,红外个人使用频率过低,可以忽视)
2.USB 2.0(老实说我又不用它传输大量数据,USB 2.0就那样吧,而且USB 3.0对于千元机来说太奢侈了)
3.大塑料机身(反正都要套壳)  最后小声BB两句,升级到Ocean啦,动效很满意,桌面布局也有所改进,还新增了应用小窗功能。具体更多的还要体验一下。  虽然Origin OS总被说是大厂之耻,但好歹还是“进步空间很大”的,不是么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验金是什么怎么使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