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如何加热 快餐店怎么做活动加热技巧分享?


星巴克的粽子、麦当劳的肉夹馍,继此前推出撸串桶、螺蛳粉后,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百胜中国”)旗下餐饮品牌肯德基又在武汉上线了首款面食产品——热干面。
“‘洋快餐’的产品线无法保证满足餐饮企业的本土化需求,所以势必要加入本土化产品,而产品的迭代也能够增加客户黏性。”前宅食送CEO、餐饮老板内参副总裁穆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情感消费因素下,为了迎合消费者的习惯、本土合作股东需求,在供应链的配合下,餐饮企业本土化是必然的。”
肯德基加码中式快餐
作为持续创新的餐饮品牌,肯德基每次推出中式新产品都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豆浆、油条、滋饭团、粥、米饭套餐等中式早餐陆续出现在肯德基餐厅时,消费者对“面条”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1月18日,肯德基第一款“面条”类产品——热干面在武汉肯德基餐厅早餐时段开卖。“此次推出的热干面,无论从原材料选择、制作工艺以及口感搭配上都力求呈现‘地道’的热干面。” 肯德基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武汉很多本土大型餐饮品牌也把热干面、豆皮、面窝等武汉特色小吃引入了餐厅。”在品尝了肯德基“热干面”后,武汉市餐饮协会会长刘国梁表示,作为国际连锁餐饮品牌,肯德基把热干面作为早餐引入餐厅,既是一种品牌创新,也是对武汉“过早”文化的致敬,武汉餐饮人也要保持创新,用更多创意和故事来推广本土美食,助力武汉打造中部消费之都。
穆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营销学来讲,新顾客一定会成为老顾客,老顾客一定会消失,所以迭代产品是必然的,“面条类餐品属于低成本、高毛利产品,在本土供应链及毛利率需求满足的前提下,导入本土化产品能够增加客户黏性,扩大消费群体”。
早在2004年,肯德基就表示要“立足中国,融入生活”。尤其2015年,从百胜餐饮公司拆分独立上市的百胜中国在本土化方面走得更快。
为何快餐巨头如今越来越产品本土化了?
一、因为快餐店=半成品加热+堂食,推本土化产品并不难
对于肯德基麦当劳来说,尝试本土化新品的成本其实也不高,毕竟是快餐店,又不直接生产热干面或肉夹馍,不过就是半成品加配料调制而成的。
因为快餐店=半成品加热+堂食,本来就是为工业化半成品食品提供一个加热和堂食的地方。
近年来,即使我们国内各地的面类粉类小吃早就“方便面”化了,别说你在肯德基吃到的热干面是个半成品加热,各地小吃很都也都是“方便面”版,相当于是工业化食品生产制作出来的半成品。
不管螺蛳粉也好,热干面也罢,这都是工业化后流行的小吃,在操作步骤上,讲究“多快好省”和“好吃不贵”,尤其是工业化流程生产后,分解就更简单了。
对于快餐店来说,炸鸡和煮热干面来说,可能煮热干面还简单一点,毕竟热干面不费油还省事不少,当下便利店都比快餐店进步多了,各种饭团和炸鸡炸串烤红薯,啥都有。
可见,快餐巨头提出本土化产品:简单的供应链、标准化的食材和容易破解的味道,有什么难的?
二、洋快餐的本土化战略,确实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很难长久
肯德基麦当劳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本土化战略上,通过阶梯定价和产品差异,确实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很难持久。
真正的本土化产品,在肯德基推出完整的工艺配方,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后,迅速会把价格拉到盈亏点附近,我们就能用丰富的经验打败它。
同样道理,麦当劳推出肉夹馍,因为成本过高(产品成本=食材成本+店面成本+管理成本),价格上肯定打不过遍布街边20到平米的夫妻店。
那么,为何豆浆油条、皮蛋瘦肉粥和老北京鸡肉卷能成功呢?
其实,以上产品,单独拿出来任何一样,都不足以让正常成年人吃饱,它都需要通过产品+的形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比如豆浆和油条可以配合,老北京鸡肉卷,皮蛋瘦肉粥,可以和肯德基大多数产品配套,肉夹馍不配羊汤或面,是没有灵魂的。
因此,它们本土化的核心并不是开发新品,而是在寻找新品和成熟品的相关适配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麦当劳肉夹馍和肯德基热干面,目前完全不适应现有产品体系,预计最多2到3年,就会因盈利能力弱慢慢淘汰掉的。
三、其实它们并不太追求单品成功率,而是在不停的试错
这两家快餐的本土化产品,主要卖点就不是为了追求好吃、地道,而是在强调一点: 有大品牌背书,保证干净卫生。在这个前提下,做出大家能接受的口味。
为此,它们并不太追求单品成功率,而是靠着口碑和几个核心产品可以不停地试错,试出大家喜欢的口味,就算新品没人喜欢,我们还有巨无霸和鸡腿堡,还有薯条和鸡块等。
可见,它们没必要太在意失败的这些单品,也没必要对吐槽肉夹馍猪肉不够多而义愤填膺,
毕竟麦当劳肯德基失败的单品多了去,一波热度过去,只赚不赔。
新旧玩家均在发力
中国餐饮业可以按菜式分为三个细分市场,即中餐、西餐及其他菜式。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中餐市场占中国餐饮业的比重最大,2019年的市场份额为79.4%。中餐的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2.39万亿元增至2019年的3.7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2%。
在此背景下,“洋快餐”巨头纷纷发力更具地域特色的中式餐饮,加码本土化布局。“中式快餐近年来发展势头正盛,越来越多的洋快餐开始通过增加中式餐饮品类的方式加速本土化布局。”一位餐饮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西式快餐不断发起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头部中式餐企也在加速布局,逆势成长。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西贝莜面村先后推出“西贝肉夹馍”“弓长张”等新子品牌试水快餐项目,海底捞也孵化“捞派有面儿”“十八汆面馆”等多品牌试水快餐市场;火锅品牌大龙燚则上线冒菜单品;西北菜九毛九更是推出炒饭、饺子单品。
产品线扩张的背后,是消费者的热切需求。美团点评用户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中式小吃快餐的偏好占比为85%,西式小吃快餐偏好占比仅为15%。
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人对中餐的消费越来越旺盛。而各餐企加码中餐的背后,进一步肯定了中餐的强大力量。
中餐企业备受资本青睐
B端的扩张并非自嗨,自2015年资本对餐饮行业热情达到高点后,2020年,餐饮行业重新迎来了资本的追捧。
《证券日报》记者简单梳理发现,2020年餐饮行业融资数量达百余起,融资类型涉及餐饮、供应链、餐饮服务、茶饮等细分领域,融资金额多达数千万元以上,其中不乏和府捞面、老乡鸡、乡村基、犟骨头等中式餐饮品牌。
具体来看,2020年6月份,中式快餐连锁品牌乡村基获得上亿元投资,加速全国布局;11月份,和府捞面也正式对外宣布,获得4.5亿元D轮融资;老乡鸡拿下2018年度中式快餐领先位置后,2020年逆势扩张,布局全国,迈入“北上深杭”等一线城市。
“资方的转变或与餐饮赛道具备进入资本市场条件不无关系。”上述餐饮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0年,随着九毛九、同庆楼、巴比馒头的上市,资本看到了希望,开始加码各类餐饮品牌,希冀未来能够上市,实现共赢。
另一方面,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让餐饮企业改变了对资本的态度,曾宣称“永不上市”的西贝也在疫情的冲击下改口:“如果有合适的时机,我们会选择资本投资西贝”。不久前,西贝关联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8000万元,涨幅100%,业界猜测此举正是在为上市做准备。
来源:醉井观商 企鹅号,证券日报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返回贤集网,查看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餐店怎么做活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