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一般喜欢吃什么爱吃吗?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3-01-05 11:40:31
【字体:小大】
哺乳期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母乳喂养么?“阳康”之后,能继续母乳喂养么?1月4日,西南医院妇产科主任王丹进行了回答。重庆日报记者:哺乳期妈妈感染新冠病毒后,能不能母乳喂养?答:哺乳期妈妈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确诊新冠母亲母乳中并未发现具有活性的新冠病毒。孕妇感染新冠病毒,不会传染给宫内的宝宝,分娩后也不会通过乳汁感染宝宝。相反,妈妈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会产生新冠病毒的相关抗体,这些抗体可以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增强宝宝抵御新冠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因此,国家卫生健康委、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内权威指南均鼓励哺乳期妈妈在做好防护和预防措施的前提下进行或继续进行母乳喂养。重庆日报记者:新冠阳性的妈妈,可以直接乳房亲喂吗?答:在传染性比较强的阶段最好不要亲喂。因为新冠病毒虽然不会通过乳汁传播,但可能存在于妈妈的乳房皮肤,进行乳房亲喂可能通过皮肤接触、妈妈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等近距离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宝宝。因此,安全的做法应是和宝宝进行分室隔离,将乳汁吸出,进行瓶喂。重庆日报记者:哺乳期妈妈感染新冠病毒,怎样母乳喂养更安全?答:哺乳期妈妈感染新冠病毒后,可把乳汁挤出进行瓶喂。妈妈们需要做好皮肤清洁和预防措施,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借助吸乳器收集乳汁,再由家庭中的健康成员使用消毒过的奶瓶将乳汁喂给宝宝。虽然吸出的乳汁不用消毒,但妈妈在吸乳前应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仔细洗脸、洗手,佩戴N95口罩。妈妈将盛放乳汁的奶瓶传递给他人时,也要做好奶瓶外部的清洗和消毒,避免经奶瓶传播病毒。吸乳器等用具使用前后均应规范消毒,置于洁净环境保存。以下是最新指南给出的新冠阳性妈妈哺乳及吸出乳汁喂养时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下图):重庆日报记者:哺乳期的妈妈吃了退烧药,乳汁还能给宝宝吃吗?答:哺乳期妈妈发烧时,建议尽量选择单一成分药物,避免选择复方药物。中成感冒药因缺乏安全等级数据,一般不作为首选用药。退烧药的选择上,妈妈们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使用。若情况允许,妈妈可选择在一次吸乳结束后,或者夜间宝宝进入长睡眠前服药。重庆日报记者:阳性妈妈什么时候可以恢复直接哺乳?答:这主要要视妈妈感染新冠病毒的时间。如果感染发生在孕早期或中期,且分娩时已恢复,就无需检测,可以直接哺乳。如果孕妇是在孕晚期感染,且分娩时症状已消失2周,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也呈阴性,同样可直接哺乳。如果孕妇分娩时仍有症状,或在哺乳期发生感染,则需要对母婴实行分室隔离,直到母亲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转阴后才能直接哺乳。值得注意的是,感染新冠后,虽然发烧至38.5℃以上也可以哺乳,但因做好防护措施和皮肤清洁的基础上,吸出乳汁进行喂养。此时,还应考虑妈妈的身体状况,根据妈妈是否存在因持续高热、全身疼痛乏力等无法照顾宝宝的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哺乳。责任编辑:全丽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作者:孙雪梅
2023-02-24 09:51:23
来源:儿科 浏览次数:
  感冒、流感(甲流、乙流)、诺如病毒感染等疾病都会引起发热,家长们如何识别?不一样的疾病孩子发热后的表现有何不同?妇儿医院宣传中心联合搜狐健康课邀请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儿科副主任孙雪梅为大家进行讲解,视频详情可点击孩子最近又发烧了?是新冠、甲流还是诺如
搜狐健康课·精编文章页观看。  以下为直播访谈实录:  1.最近一段时间,医院接诊的发热儿童数量趋势有何变化?和往年相比,发热儿童的数量明显多了吗  孙雪梅:最近门诊发热病人相对前2周确实略有增多,但和2021年、2022年相比,其实发热儿童数量并没有增多,甚至比前两年发热病人要少。近期大家感觉发热病人增多,更多的是因为每年冬春季都是呼吸道疾病和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是刚开学,孩子们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不适应,而且人员相比假期接触还是多了,难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  2.网友们担心是新冠复阳或者二次感染,除了新冠,还有哪些常见传染病会引起发热?  孙雪梅:咱们北京大多数人在去年12月中旬经历了新冠,重症其实很少,对于相同类型的病毒感染后一般会产生免疫记忆,大多数会持续3-6个月,所以短期再次感染同种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不大。在国外流行的XBB、CH.1.1变异株的免疫能力和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强,导致再感染风险增加。但我国大部分人群体内已存在高水平中和抗体,对XBB、CH.1.1存在一定交叉保护作用,短期内不会引起本土大流行。但脆弱人群(65岁以上,有基础病、未接种疫苗)以及未感染人群仍需加强防护。  3.近期北京地区引起孩子发烧的疾病主要是哪个?  孙雪梅:目前从我们门诊和病房的监测来看,普通病毒、细菌感染还是最常见的,甲流、支原体感染也比较多见,腺病毒、新冠也有散发  4.感冒、流感(甲流、乙流)、诺如病毒感染、幼儿急疹等都会引起发热,如何识别?孩子的表现有何不同?  孙雪梅:普通感冒相对来说精神状态比较好。大多以鼻塞、流涕、咽痛、咳嗽为主要表现。流感往往全身症状比较明显,比如精神不好、乏力、全身肌肉痛。诺如病毒更多以呕吐为主要表现,早期可能伴发热,也可能不伴发热,部分会伴有恶心、腹泻、腹痛等不适。幼儿急疹是小婴儿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本病也是因为病毒感染所致,一般发热3-5天,精神往往比较好,在热退后或即将退热时出现皮疹。  5.孩子因为上述疾病发烧后,会导致肺炎吗?  孙雪梅:孩子感染上述疾病,或者出现发烧后并不一定都会导致肺炎,如果孩子持续发热,或者咳嗽明显,或者呼吸急促,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由专业的医务人员根据孩子病情来判断是否发展到肺炎。  6.面对这些季节性流行病,家长和小朋友该如何预防?  孙雪梅:这个问题是很多家长比较关心的,我们以流感和诺如病毒感染为例说一下,这两个疾病比较有特点。流感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播。平时外出尤其是在室内或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戴好口罩,家中大人出现呼吸道症状尽量减少接触孩子,或者佩戴好口罩。诺如病毒感染是消化道传染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做好手卫生,三年抗疫我们都已经掌握了七步洗手法,把手洗干净,尽量吃蒸熟或煮熟或炒熟的食物,水果洗净后再吃。切断了传播途径,就不容易感染这种疾病了。  7.成年人近期也有不少发烧的,这些疾病会在成人间引起大范围传播吗?如何防止家长把病毒带给孩子?  孙雪梅:咱们北京市设有很多发热哨点,用来监测发热病人的病原情况、严重程度。从我们医院就医情况里看,目前没有明显的流行,如果家长出现发热,建议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  8.孩子发烧了,家长首先要做什么?喂药、去医院、还是物理降温?  孙雪梅:孩子出现发烧,家长最主要的是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呼吸情况,如果精神状态好,呼吸平稳,即便高热也并不需要立刻就医。如果精神不好或呼吸急促,即便是低热也应该立即就医。在家中观察时出现发热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用温毛巾擦拭或洗温水澡,目前不建议用酒精擦拭。  9.孩子发烧什么时候要送去医院?先吃药降温观察,还是发烧了就往医院送?如何把握这个时间点?  孙雪梅:如果出现高热,一般临床上建议≥38.5℃可以应用退热药,既往有过热性惊厥病史的孩子≥38.0℃可以应用退热药,比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年长儿如果精神状态好,即便到38.5℃,也不是非要用退热药的指征,退热药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降温,让孩子感觉更舒适。  10.到医院后,医生会给孩子做哪些检查?如何明确引起发烧的原因?  孙雪梅:到医院医生根据孩子的病情考虑完善哪些检查,比如血常规、病原学检查,必要时完善影像学检查,比如胸片、胸部CT、超声等,如果精神不好或者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必要时也会完善腰椎穿等刺检查。  11.之前新冠感染时备着的退烧药,还能给孩子吃吗?会不会过期不管用了?  孙雪梅:药物我们还是建议在有效期内服用,如果是液体,打开后超过1个月我们还是不建议应用的,因为打开时间长了药效就会打折扣,同时还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或者被污染,反而带来了坏处,有可能得不偿失。  12.退烧药的用量如何把控?24小时最多吃多少?交替吃好不好?  孙雪梅:退烧药儿童还是建议按照年龄和公斤体重给,24小时尽量不超过4次,否则可能会增加肝肾损害的风险。  13.测量体温的正确方式是什么?额温枪、耳温枪、水银温度计等不同温度计测量出来的体温不同,以哪个为准?  孙雪梅:测量体温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无创的方法主要是测量口温、腋温、肛温,对于咱们来说,腋温是最方便、卫生的。  14.除了发烧,还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吐完、拉完要不要接着吃?  孙雪梅:吐完我们不建议立刻进食,通常建议呕吐后至少1-2小时暂时不要进食,如果呕吐明显,我们甚至要求家长给孩子禁食,通过输液给孩子补充液体,以保证消化道得到充分的休息,以便更好、更快得恢复。腹泻明显的孩子我们临床上建议尽量进食一些清淡、软烂、热乎的食物,对于小婴儿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如果呕吐并不是特别明显,我们不建议把奶停了,人工喂养的孩子必要时可以把普通奶粉更换为低乳糖或免乳糖的奶粉,以减轻肠道压力。  15.家庭护理对于孩子的康复非常重要,衣食住行等方面,家长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孙雪梅:家庭护理对于孩子的健康真的是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家庭的室温可能并不相同,每个孩子的体质也不同。穿衣的时候我们建议家长摸一下孩子颈后偏背部的皮肤,如果皮肤暖暖的,没有汗,就证明穿衣比较合适,否则家长就要适当给孩子增减衣物。  16.冬春交替,如何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饮食、锻炼、补充维生素等方面。  孙雪梅:如果孩子膳食平衡,不用额外补充成品的维生素等,大家可以按照2022年国家儿童膳食指南给孩子合理饮食,平时注意锻炼身体,目前中小学、幼儿园也都制定了每日锻炼的时间。
上一篇:
帮Ta找到“稳定的我” 陪伴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下一篇:
HPV疫苗接种“九问九答”
相关科室  宣传中心的前身是健康教育科,科室成立于2006年,目前科室有成员两名。  宣传中心在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包括与媒体合作等加强医院整体宣传和活动策划。负责单位网站管理和院报的编辑发放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开展对外宣传和医院窗口形象展示工作。充分利用院内宣传橱窗、电子大屏幕等宣传阵地,加强法律法规等及科普知识宣传工作。
儿科
相关专家
姓名:孙雪梅
副主任医师
向Ta咨询详细
专长:对儿科常见呼吸及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儿童喘息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食物过敏等相关疾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
出诊:
星期一
上午
星期三
上午
星期五
上午
简介:  200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专业,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  2011年获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  2012年曾作为顺义区儿科骨干医师在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及感染…
  在北京世纪坛医院用药咨询中心,经常有孩子的父母前来咨询,说自己购买给孩子用的中成药里面有“罂粟壳”这个成分,不知道能不能用。客观上讲,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仔细阅读一下中成药说明书的禁忌症内容就明白了,如果有“禁用于儿童”的提示,则不应用于儿童。但是有些药品说明书上并未明确提示这种禁忌症,患儿父母又很担心,那怎么办呢?  说起罂粟壳,相信大家都想到了罂粟,这是一种能够用来制造毒品的植物。这种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壳就是罂粟壳,也叫米壳,是一味毒性中药,具有止咳、止泻、止痛的作用。罂粟壳在临床比较常用,而且很多中成药里也有这个成分。那么,这种中药究竟能否应用于儿童呢?实际上,从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一些争议。也就是说,不同资料给出了不同的结果。  首先,从《中国药典》收录的内容来看,罂粟壳不能用于儿童。在2015版药典“罂粟壳”项下的使用注意标明了“本品易成瘾,不宜常服;孕妇及儿童禁用;运动员慎用”。所以,从这种观点出发,罂粟壳以及含有罂粟壳的中成药应该禁用于儿童。  但是,临床实际情况可能没这么简单。  第一,罂粟壳传统上就是可以被应用于小儿疾病治疗的药物,在《普济方》中就有专门治疗小儿吐泻、不思乳食的罂粟散,由罂粟壳、陈皮、诃子、缩砂仁、甘草组成。  第二,目前存在很多以罂粟壳为主药来治疗小儿腹泻和小儿咳嗽的报道。例如,炒山药、炒鸡内金与醋炒罂粟壳共同研末,做成稀粥加糖食用,用于治疗小儿腹泻。又如,炒苍术、焦山植、车前子和罂粟壳共同研末,口服治疗小儿腹泻。  第三,很多小儿专用中成药也含有罂粟壳成分,例如小儿止泻片、小儿止泻灵颗粒等。所以,临床上实际还是存在有罂粟壳应用于儿童治疗的情况。  罂粟壳的毒性主要还是因为其中含有少量的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阿片类成分,儿童使用罂粟壳的风险也是因为儿童机体对于这些阿片类生物碱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与成人不同。但是,作为纯体物质,吗啡不仅可以用于儿童,而且在儿童疾病中使用广泛。根据《马丁代尔药物大典》(35版)的记载:“在婴儿和儿童中,阿片类一直就是最主要的镇痛药物”。从这个意义上看,罂粟壳其实不是不能用的问题,而是怎么用的问题!  当然,儿童因为使用罂粟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至致死的药害事件还是很多。  从这个角度看,罂粟壳用于儿童的安全性存在很大问题,理应禁用于儿童。但是也有一些有待讨论之处,例如:“儿童”概念的年龄范围跨度太大,1岁和15岁的都是儿童,但身体条件和药物敏感性显然不一样,应该区别对待。同时,从这些案例报道的用药方法上看,很多不良反应案例都是民间验方偏方用药,或者说是患者自己购买罂粟壳,自己使用,而且很多中毒的人群都是尚未满1岁的婴儿。也就是说,在整个用药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专业医生的参与,而患者的年龄也确实太小了。另外一个方面,罂粟壳虽说是按照麻醉药品管理,但是由于其同时也是一个调味料,经常违规添加在火锅、麻辣烫等食品中,甚至成为招揽顾客的行业潜规则。所以,据说在很多调味料销售点就可以买到罂粟壳,非常容易获得。因此,儿童使用罂粟壳后的中毒事件是有很多背景原因的,容易获得、自我用药、民间偏方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如果在医院使用,则安全性也未必不可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儿童是否能用罂粟壳这件事要分开看。一方面,药典确实明令禁止罂粟壳用于儿童,但临床传统也确实存在使用的情况。另一方面,怎么用是关键问题。  所以,强烈建议:不要自行购买使用;强烈建议:不要用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强烈建议:不要大量使用或小量长期使用。如果要用,一定要在正规医疗机构的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且严格控制用法用量,对于18岁以下的儿童,在有替代选择的情况下,不建议选用罂粟壳或含罂粟壳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一般喜欢吃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