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确最新教师工作量文件

对于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规定,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教师的工作量规定有一个试行办法,对于普通中小学校的教师,目前还没有完全能成熟的工作量标准的规定。但很多地方和学校进行了一定探索,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教师工作量标准。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标准一般都是各地市根据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2号)精神制定,每个地方有所不同。具体标准都是根据各地市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也有些地方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制定。现在没有统一的全国性的规定。一般都是按照下面的标准上下浮动一、课时计算方法:专任教师以周教学课时计算工作量,一课时按40分钟或45分钟计算;高中教师周课时数可按学年或学期平均数计算。二、专任教师周工作量标准1、小学教师:语文数学14节;科学外语15节;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16节;品德、综合实践和地方课程等17节。2、初中教师: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12节;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体育14节;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和地方课程等16节。3、高中教师:10-14节;各校根据选考学考情况、以及专业特点制定各学科周课时数标准;除按周工作量标准外,亦可根据学年或学期平均数计算周工作量。中层干部周工作量标准与专任教师有异,中层正职的周课时数为专任教师的二分之一,中层副职的周课时数为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二。以上未具体约束的老师工作量情况,应以当地教育局的政策和公立校校方安排为准。比如下面是宁夏的标准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规定省教育厅公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参考标准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周17节课,中学教师平均每周13节课。此次公布的专任教师工作量标准为:小学语文、数学每周14至16节,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体育每周16至18节,其他学科每周18至20节;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每周10至12节,思想与品德、历史、地理每周12至14节,其他学科每周14至16节。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执行,即:"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省教育厅表示,执行具体的教学工作量参考标准时,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各学科专任教师工作量标准数,必要时可下浮2课时。温州市教育局2022年3月3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的指导意见(试行) 》,一起来围观一下: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学校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规范化,根据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提出如下意见。一、合理界定教师工作量教师工作总量是指学校教师在科学核定编制的基础上,完成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内容包括学科教学相关的早读、备课、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教学活动全过程,以及学校根据岗位设置分配的教育教学管理、班主任、课间操、午间管理、社团(校队)指导、学科辅导、教辅服务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任务。教师的工作量以周教学课时数为主要内容进行计算。通用标准课时工作量,一至六年级每课时教学时间为35分钟~40分钟,七至九年级每课时教学时间为40分钟~45分钟。若安排长短课,教师教学总时间应对照通用标准课时单位进行折算,基本保持不变。二、调整教师周教学工作量标准(一)小学教师周教学工作量语文、数学14~16课时,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16课时,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其他学科18课时。(二)初中教师周教学工作量语文、数学、英语、科学12课时,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14课时,音乐、美术、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其他学科16课时,体育与健康男女合班教学14课时,分班教学16课时。(三)行政管理人员周教学工作量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原则上要兼任一线教学工作。校长(书记)周课时数原则上不少于所任教学科专任教师的1/3,副校长(副书记)不少于1/2。(四)业务骨干周教学工作量担任教研组长、年级段长,积极承担学校布置的教研、科研、管理等任务,带领学校团队开展校本教研或辅助学校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周工作量折算1~2课时。担任市、县(市、区)兼职教研员、研训员的(以教研、师训部门聘书为准),周课时数为所任教学科专任教师的1/2。(五)适当增加低班额教师周教学工作量上述周课时数是以标准班额、核准的编制人数、满足开足开齐课程为准确定。班级学生人数在16人及以下的,教师周教学工作量原则上要增加4课时。班级学生人数17人至35人的,教师周教学工作量原则上要增加2课时。三、其他事项说明(一)跨学校或校区走教的,可根据实际情况折算不少于2课时计入周工作量。跨年级教学的,学校可根据学科实际情况折算1课时计入周工作量。教师承担面向教共体学校开设网络课堂、同步课堂按实际情况计入周工作量。(二)承担校队指导、大社团指导等学校重大任务的,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量,折算成课时。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兼任电脑维护、网络管理的,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量,折算成课时。(三)各学校要统筹设置岗位,突出“一专多能”导向,按照工作量满负荷的原则,科学合理分配各学科教师工作量。小学语文要逐步实行一人任教两个平行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从高段开始逐步配置专职教师。小学低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探索语文、数学包班制。(四)大力压缩非教学人员。学校的管理工作尽可能由教师兼职。对确实需要配备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的学校,其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例,初中一般不低于88%,小学一般不低于91%。(五)本通知自发布起试行,各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由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参照本意见自行确定。各义务教育学校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师任课班级班额大小、教师跨学科及学段任课情况,制订具体的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经教代会审议后予以实施。此外,小编特意收集整理了全国各地关于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规定,形成了《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规定文件汇编》需要的朋友私信直接留下你的VX具体目录如下:《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标准参考汇编》目录01.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02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意见03.关于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有关事宜的通知04.教职工分工安排规范细则05.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06.教师标准课时量计算办法的试行方案07.中小学教职工工作量标准08.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工作量规定09.中小学机构设置和教职工工作量暂行规定10.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11.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12.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工作量核定标准13. 关于全日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机构设置和教师工作量标准试行意见14.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参照标准15.教师工作量计算标准参考方案16.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17.关于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标准的通知18.关于规范中小学教职工工作量的意见19.中小学教师工作量量化标准参考方案20.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官方参照标准21.中小学教师工作量量化标准参考方案
  专任教师工作量根据所带年级不同而有区别。为了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部门对教师工作量规定有了进一步规范。工作量标准等事项根据以下情况不同而产生差异:  一、课时计算方法:专任教师以周教学课时计算工作量,一课时按40分钟或45分钟计算;高中教师周课时数可按学年或学期平均数计算。  二、专任教师周工作量标准  1、小学教师:语文数学14节;科学外语15节;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16节;品德、综合实践和地方课程等17节。  2、初中教师: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12节;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体育14节;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和地方课程等16节。  3、高中教师:10-14节;各校根据选考学考情况、以及专业特点制定各学科周课时数标准;除按周工作量标准外,亦可根据学年或学期平均数计算周工作量。  中层干部周工作量标准与专任教师有异,中层正职的周课时数为专任教师的二分之一,中层副职的周课时数为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二。以上未具体约束的老师工作量情况,应以当地教育局的政策和公立校校方安排为准。移动学习,职达未来;北京环球兴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官方账号,教育领域创作者
有句老话总结得非常到位,“不患贫而患不均”。在平台上,总有些老师纠结一个问题:老师的标准工作量到底是多少?自己的工作量有没有达标呢?是干多了呢,还是干少了呢?在现实工作中,教师的工作量很难做到非常标准,非常均衡。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一所学校高一年级一共有18个班,历史的周课时数是3节课,高一历史老师有4个,平均每个老师教4.5个班。怎么分呢?①两个老师分别教5个班,两个老师分别教4个班。②三个老师分别教5个班,一个老师教3个班。③三个老师分别教4个班,一个老师教6个班。④两个老师分别教3个班,两个老师分别教6个班。还有几种分法,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是一名老师,“职业病”犯了,在这里提一个问题:请问,哪一种课时分配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估计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的。很多学校的考核工作是由办公室牵头的,也有教导处牵头的。在我这个干过多年办公室主任的眼里,这几种分配方法都有可能是最合理的。为什么如此说呢?且听我慢慢分析一下,保准你心服口服。一所学校的老师,年龄不可能都是同龄人吧?老中青三个年龄段都有。即便非常巧合的情况下,一所学校全体教职工都是同龄人,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不一样吧?还有,制度是刚性的,但是执行制度的时候,是不是还要考虑人性化的因素呢?有些老师不也总是喜欢说一句话吗?执行制度的时候,不要简单粗暴,不要简单化!■假如这4个历史老师,有2个是青年教师,有2个是老年教师,你会选择第几种分法?■假如这4个历史老师,有3个是青年教师,有1个是老年教师,你会选择第几种分法?■假如这4个历史老师,有1个是青年教师,有3个是老年教师,你会选择第几种分法?■假如这4个历史老师,有2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有2个老师体弱多病,你会选择第几种分法?答案我就不说了,相比各位网友的心里早已经有答案了。也就是说,考核老师的条条杠杠容易制定,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你还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才行的,不能一刀切。教师的标准工作量到底是多少呢?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每个地方的工作量也不一定完全相同。在这里,我以山东省的教师工作量为例来分析一下吧。根据资料显示,山东省教师的工作量是分学段规定的,学段越低,教师的周课时工作量越高,学段越高,教师的周课时工作量越低。我觉得这种做法是有道理的,因为低阶段开设的课程较少,教学任务相对少一些,老师的周课时数自然就多一些了。高学段开设的课程较多,教学任务重一些,老师的周课时数就会少一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高中、初中孩子的自律意识强一些,每周需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自习课,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压缩文化课老师的课时数量。■小学阶段的老师标准教学工作量是这样的:语文、数学老师每周14节;科学、外语老师每周15节;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老师的工作量是每周16节;思品、综合实践和地方课程老师每周17节左右。■初中阶段的老师标准教学工作量是这样的:语数外老师的标准课时数是每周12节,理化生、政史地老师的标准课时数是每周14节,体育老师的周课时数也是每周14节,音美、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老师课时数每周16节。■高中阶段的老师标准教学工作量是这样的:普通高中教师每周工作量是10-14节。其中语数外老师每周10节,理化生、政史地老师每周12节,音体美、通用、信息老师每周14节。按照这个标准的话,看看你的工作量达标了吗?教师的工作量能简单地用这些标准量化吗?当过老师的都知道,这些所谓的标准工作量只能是一种量化指标而已,实际上,老师们付出的劳动远远高于这些所谓的工作量!举个例子:两名高中语文老师,他们的每周工作量都满足标准课时数,每周上10节课。但是,一名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每天要花费5节课的时间认真准备,另一名老师只用2节课的时间去备课。先不说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两位老师的付出时间就是不一样的。再比如,一位语文老师不担任班主任,另一名语文老师担任班主任,想想看,那位当班主任的语文老师付出的劳动量恐怕是不当班主任的语文老师劳动量的几倍吧?很多人赞成一句话:教师工作是良心活。良心活是无法用周课时数量化的。以上是以纯任课教师的工作量为例分析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老师还有兼职,比如除了担任教学任务以外,还在教导处、政教处等处室兼职,在处室的工作量算不算?因此,如果简单按照省里规定的标准课时数考核老师的话,那就是简单粗暴的做法了,不利于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考核老师的工作量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中层以上干部的工作量如何考核?有不少老师非常反感校长、副校长不带课,或者带课的课时数不满标准工作量,而心存怨言,牢骚满腹,攀比不已。其实,大可不必有这种心理。每个人都是劳动者,只要不是闲着吃空饷就没有什么问题。他们还有很多的行政性事务需要处理,还有来自外界的公务活动需要参加,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你是教育局局长的话,要求校长、副校长都带课,并且满足工作量,你觉得可行性高吗?不仅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们也挺累的。虽然说是分工不同,但是为了体现他们的劳动,很多地方对中层以上干部实施课时补助的做法。比如按照学校的办学规模大小作为一个系数,加到中层以上干部的周课时数里面。②早晚自习和周末辅导的工作量如何考核?对小学和绝大多数初中学校来说,不存在早晚自习和周末辅导的问题。但是对高中学校来说,学生是需要上晚自习和早自习的,很多学校在周末还要辅导上课。文章一开始分享的是每周五天的标准课时数,那么这些额外的工作量又该如何量化呢?这些都是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上级教育部门需要调研、考虑的问题。不要简单的一句“不允许加班加点”搪塞过去,而要以实际发生为准。③年老教师的工作量如何考核?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现在要求老师必须干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离开教学岗位。对那些五十五六岁以上的老教师,如果再把他们看成年轻教师一样对待的话,肯定是不近人情的。因此,在工作量上要酌情给他们减轻一点。比如语文老师的话,可以让他们带一个班。他们缺少的工作量怎么办?可以给他们加一个老年课时补助。从55岁开始,每增加1岁相应增加一定数量的课时数。这种做法还是比较有人情味的。综上所述,教师的工作成效很难用绩效工资、绩效成绩等量化出来的,他们的工作不同于工厂的计件生产。因此,对老师的工作考核需要从多个方面、多种维度入手,尽可能做到公平、科学、合理。您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的呢?欢迎留言和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新教师工作量文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