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球上的物质会减少吗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2022-01-24 09:02
来源:
号齐
从平房搬进高楼、别墅,把拖把换成扫地机器人,搬进更高的摩天大楼、更大的房间,换成最新的手机型号……不过,你有没有觉得科技越发达,人反而活得越累?
现在互联网公司动辄996,更有甚者724,也就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1930年,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一段话:21世纪,人们将进入闲暇时代。每天只工作4小时,或者工作8小时,38岁退休。今天,这种观点只能当笑话听。科技进步没有让人类变得清闲,反而活的越累。
很多人其实也有这种感觉,但是,我认为推广新科技的方向是对的。科技越发达,让人活得累,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欲望
科技越发达给人感觉活的更加累,主要原因是人的欲望是在不断变化、不断扩大中。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给出的幸福感公式:幸福感=满足感/欲望。
人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具有幸福感,如果人的欲望在扩大,同样也会降低幸福感。
以前信息闭塞,人们只是看到身边的事情,只能拿身边的人和事情来和自己比较、参考。现在信息技术发达了,大家看到很多、很远的事情,甚至是出国,看到外国人的生活方式,看到了很多富人、上层社会人的奢侈的生活,看到许多新奇的事物。人的基本特性就是,看见什么就想要什么,很自然的,欲望就扩大了。
社会中人相互攀比,相互鄙视,相互勾心斗角,是人活的累主要原因之一。在没有高科技的古时候,社会上人就已经有相互攀比,相互鄙视,相互勾心斗角。只是高科技使这种情况大大加剧。
比如几十年前,大家都是穷光蛋,勉强的填饱肚子,身上都是破衣服,家家破草屋,你拿什么去向人炫耀?
现在不同了,你买了大众轿车,他买了宝马轿车,哪我要买什么车子,才能够压住他们?
手里拿苹果手机的人,嘲笑手里拿华为手机的,手里拿华为手机的,鄙视手里拿小米手机的。
在小镇上买房子的人瞧不起农村的人,大城市买房子的人瞧不起小城镇买房子的人。
大家总是借助于一个物品去鄙视别人,在这个鄙视过程中寻找快感。高科技创造了五花八门的新产品,并且不断的更新换代,让喜欢鄙视他人的人们,卷入了相互鄙视的漩涡。
这种相互鄙视,使很多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害怕落后、被人鄙视,可是想买这些东西,经济条件又跟不上。造成了人的焦虑心情,压力山大,活得不开心,感觉活的累。
沟通
高科技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并不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感情距离的拉近;信息交流的方便快捷并不能掩盖人们之间感情距离越来越远,人们感到越来越孤独的事实。
充满的现代社会人更倾向于时间功利观念和自我价值的完善.生存的压力使人们无暇去同亲人朋友聊天谈心,从而造成感情的淡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因此我观点认为:拥有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生存的压力
科技发展,人工智能会取代大部分人类的工作,那个时候很多人可能会无所事事,从而不能养活自己。有关人工智能取代大量的工作,这一点我们是不用怀疑的。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中的一些工作已经开始被其取代,比如很多城市的公交车已经没有了售票员,而是只有一个驾驶员,过去售票员的工作目前已经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再比如一些工厂,过去需要很多的技术工人,而现在人工智能的介入,形成了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自动化工厂,只需要几个看管机器的人员就可以了。这也是人工智能取代了过去技术工人的工作,而且这种趋势会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
过去,我们常说,学好一门技术手艺就能够一辈子吃香喝辣,可是在未来人工智能会取代这一切。技术手艺人将不再吃香,因为我们需要花费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才能学好的手艺或技术,在人工智能面前可能只是一个芯片的事情。
比如厨师这个职业,在未来大概率会被淘汰,我们都知道,一个五星级以上的大厨,那可不是容易能够短时间学会的。而这样的大厨走到哪里都非常吃香,工资收入都是比较高的,可是再厉害的厨师,他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菜系,只能在某个小范围之内做到更好。
可是人工智能则不同,只要我们将每一道菜的具体做法,注意细节等输入人工智能的芯片中,那么人工智能就可以轻松掌握这一道菜,而且做出来的菜肴丝毫不亚于一个五星大厨,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可以掌握几百道,几千道菜肴。
试想一下,这样的人工智能厨师一旦问世,厨师这个职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除了厨师之外,目前365行甚至有一半的行业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趋势。
当然,目前的人工智能是无法做到这些的,严格意义上来说,人类目前所掌握的人工智能最多也只能算是伪人工智能,还称不上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即使如何,目前已经有不少的行业开始不断被人工智能取代,而且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快,大量的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步伐在加快。很多人跟不上步伐,使人不能适应新的世界,感到被社会抛弃。
人们也越来越推崇极简主义、反对消费主义、逃离北上广……身处科技带来的极致物质享受之中,许多人却越来越希望逃离一切,怀念人情、故乡、田园。
这种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有矛盾,让现代人常常审视自我:我们能否与钢筋水泥、AI机器共存?
科技围绕下,回归生活本质
重新思考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或许才能找到我们理想生活的答案。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与科技的关系就是一个永恒的思考话题。乐观主义者崇尚技术、理性,相信科技如同普罗米修斯盗取的火种,为人类点燃走出困境的明灯。怀疑主义者用批判性眼光,认为技术的滥用终将导致人类成为机器的奴隶,带来更多新的问题、困境。
200多年后的今天,科技没有高于人类,人类也对未知的科技抱有敬畏。最终,科技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好的见证者、陪伴者。
在归乡旅途中,建筑师马清运曾谈及理想生活:“透过物质的表象,回归到事物的本质,沿着事物的本质,才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表象的技术,并不是人类生活的主角,只有人类学会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才能与技术共存,收获内心渴求的自由、亲情、温暖。
未来,物质世界必将更加蓬勃、丰富,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在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探讨的人与科技关系中,悲观与乐观并存,与你我都息息相关,但相信科技向善,而且再先进的科技也不会高高在上,终将成为我们的日常。或许,尝试回归生活的本质,科技才会赋予我们生命更多的温暖和意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在传统社会中,为百姓们提供人生目标的是社会权威:国王、主教、政府。他们提供的目标有:宗教、道德、阶级习俗、爱国主义。最后的一个目标提供者是商人,他们宣扬的是消费。这些目标渐渐失效,不再吸引众生。外界向你提供目标时,往往以某种奖励吸引你追随它。世上大多数奖励的动机是控制你。不做外部目标的奴隶,就要拒绝它们的奖励。拒绝外部奖励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内奖”,即选定你的目标,在追随目标的努力中,获得内心的秩序和成长的乐趣,这就是内奖,就是自我奖励。大多数人的目标都受生理需要或社会传统的制约,亦即来自外界。自得其乐的人,主要目标都从意识评估过的体验中涌现,并以自我为依据。真正的幸福,是当你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把自己置之度外的时候,获得的副产品。你直接追求的并不是幸福,而是把自己变得更复杂——在这个变复杂的过程中,你会找到乐趣,这个状态就是幸福的。人生要的不是最后终点的结果,而是每时每刻点点滴滴成长的过程。成长不仅仅是在校学生的事儿。成长也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的手段。成长本身,就是我们的目的。心流,快乐的源泉我们对自己的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我们快乐与否,端视内心是否和谐,而与我们控制宇宙的能力毫无关系。人们对幸福的渴求却是亘古不变。现代人对幸福的理解并不见得比亚里士多德更透彻,而对于如何得到幸福,更可说是毫无建树。幸福为什么难以得到,幸福如此难能可贵,主要是因为宇宙初创之时,就没有以人类的安逸舒适为念。它广袤无边,充斥着威胁人类生存的空洞与寒漠,它更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在于神经系统过于发达。感知和摄取更多的信息,无疑有利于人类生存。对外部情况不感知,当然更危险,但感知更多往往也更苦恼。米哈里在研究中试图尽可能精确地分析幸福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形成的原因。他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最优体验的理论,也就是心流。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可是生活越改善人们越不满足的矛盾表明,提高生活品质是一件永远没有尽头的苦役。其实只要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觉得愉快,设立新目标也没什么不好;但问题就在于一般人总把所有心力放在新目标上,不能享受现在,也因此与知足的快乐绝缘。负熵与精神熵简单地讲,熵是指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越混乱,熵值越高。比如在冰里面,水分子相对固定在一个位置附近振动,系统比较稳定,熵值就比较低。变成液态水后,分子开始流动,熵值变大。成为水蒸气后,分子四处乱窜,熵值就更大了。反过来,一个系统内部越有规律,结构越清晰,熵值就越低。生命现象是个奇迹。它将太阳能转化成生物能,并从无序中发展出有序。薛定谔以物理学家的眼光看到了大自然中的这个反例,称之为“负熵”。负熵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米哈里借鉴上述思想提出了“精神熵”。他认为,资讯对人们意识中的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将导致内心失去秩序,就是精神熵。你的内心一片混乱,熵值非常高。但是,如果你进入了心流状态,那就不一样了。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你所有的心理能量都在往同一个地方使,那些跟任务无关的念头都被完全屏蔽,甚至包括你对世界的意识、对自我的感知,更不用说对别人评价的患得患失、对物质得失的精心计算,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你并不是只有一个念头,你的大脑仍然在高速运转,但是所有这些念头都是非常有规律、有秩序的,就像一支高度有纪律的军队,井井有条地组织了起来,高效率地去完成一个任务。这时,你的心熵非常低。这个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称之为“心流”。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你心里的熵值降到最低,一切纷扰念头都销声匿迹,只剩下你和当前的事物时,那种心灵如同冰晶般通透、念头如同雪水般畅流的感觉,就是你心里能达到的最优体验,也是你大脑里的奇迹。心流的构成要素迈达斯国王点石成金,最后活活饿死的寓言,充分证明一味追求财富、地位、权力,未必能使人更快乐。唯有从每天的生活体验中创造乐趣,才能真正提升生活品质。改善生活品质的主要策略有两种:一是使外在条件符合我们的目标;二是改变我们体验外在条件的方式,使它与我们的目标相契合。其实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或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跟生活品质并没有直接关系——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对自我和所遭遇的事情做何种阐释。改善生活,唯有从改善体验品质着手。享乐是高水准生活的重要一环,但享乐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睡眠、休息、食物与性,都属于恢复“均衡”的体验,在肉体需求引起精神熵以后,重整意识的秩序。它们并不能带动心灵的成长,也不能增加自我的复杂性。换言之,享乐虽有助于维持意识的秩序,却无法在意识中创造新秩序。一般人想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生活时,不但会想到享乐,还会想到虽然与享乐重叠,但必须用不同字眼表达的另一种感受——乐趣。所谓乐趣,是指一个人不仅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更超越既有制约,完成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没有享乐,人生还堪忍受,有时甚至也还算得上愉快。但这种愉快不会持久,要靠运气和外在环境帮忙。如果要控制体验品质,就必须学习从每天的生活中创造乐趣。米哈里在研究中也指出,乐趣的出现主要有八项元素,也就是构成心流体验的要素。一般人回想最积极的体验时,至少都会提及这些元素中的一项,或是全部。首先,这种体验出现在我们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时。其次,我们必须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第三和第四,这项任务有明确的目标和即时的反馈。第五,我们能深入而毫不牵强地投入到行动之中,日常生活的忧虑和沮丧都因此一扫而空。第六,充满乐趣的体验使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第七,进入“忘我”状态,但心流体验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第八,时间感会改变——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也可能变得像几小时那么漫长。这些元素结合成一种深刻的愉悦感,带来无比的报偿,并扩展成极大的能量,仅是感觉它的存在就已值回“票价”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描述最优体验时提到的共同要素:觉得自己的技能足够应付当前的挑战,在一个目标明确、规则分明的行动体系中,对于自己表现的好坏,随时可得到清楚的回馈;注意力非常集中,完全没有空闲去思索任何不相干的事,或烦恼其他问题;自我意识消失,时间感扭曲。能产生这些效果的活动都会带来强烈的满足感,使人愿意纯粹为了活动本身而去行事,不但不计较回报,甚至为之冒险犯难也在所不惜。研究中发现,所有心流活动,不论涉及竞争、投机还是其他形式的体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它带来一种新发现、一种创造感,把当事人带入新的现实。它促使一个人有更好的表现,使意识到达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境界。简单地说,它把自我变得更复杂,自我因而成长,这就是心流活动的关键。尽全力接受挑战,并达成目标,即有可能产生心流。最优体验多半来自个人能力与机会之间的平衡。,假若挑战的难度过高,会令人深感挫折,接着是担心,最后产生焦虑;如果挑战太过容易,你的能力绰绰有余,继轻松之后,你就会感到无趣;若挑战难度低、个人能力也不足,当事人的态度自会趋于淡漠。只有高难度挑战与卓越的能力相互配合,个人的全心投入才可能触发心流,塑造异于平常的体验与感受。心流的体验,工作时大大高于休闲时。工作可以产生心流,游戏也可以产生心流。体育具备造就心流的最佳条件:明确的目标,即时的回馈,易学难精带来的上不封顶的挑战性。体育的最大功能是帮助人控制自己:既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这很好理解,体操、田径、游泳、球类,都要在控制身体上下大功夫,又要学习控制自己的精神,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在感官之乐中米哈里以体育运动为例,说明了心流体验产生的基本步骤:(1)确立一个总目标,并尽可能包含多个实际可行的子目标;(2)找出评估目标进度的方法;(3)保持精神集中于所做的事情上,并且对活动涉及的挑战进行越来越精细的区分;(4)培养随机应变所需的技巧;(5)在活动变得令人厌倦时,随时提高挑战的难度。追寻生命的意义若能赋予人生意义,就能使生命丰富璀璨,人生至此,夫复何求?是否苗条、富裕、掌权,都已无关紧要了,此时澎湃的欲念止歇,连最单调的体验也变得兴味盎然。如果我们能从工作和友谊中找到乐趣,并且把每一次挑战都视同磨炼新技巧的机会,生活带来的回报当然会超过一般的水准,但这仍然不足以保证我们会达到最优体验。不能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相互衔接的活动,只能产生支离破碎的乐趣,这时我们还是抵挡不住突如其来的袭击。即使最成功的事业,最令人满足的家庭生活,早晚也会枯竭;对工作的热情会逐渐冷却,配偶会离开人世,孩子也会长大离家。因此,我们必须完成控制意识的最后一步,也就是达到最优体验。这一步要做到的就是,化整个生命为统一的心流体验。如果一个人决心实现一个困难的目标,所有其他目标都是为这个大目标而存在,他就会投入所有精神能量,培养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巧,那么所有的行动与感受就会形成蔚为和谐的整体,人生各个不同的部分也会契合无间。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每种活动都深具意义。在这种情形下,一个人的生命就有了意义。如果我们所谓的“意义”是建立在自然界架构和人类经验之上,并适用于每一个人的目标,那么人生确实没有意义可言,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能赋予生命意义。以作者的观点来看,最终目标只要能为一生的精神能量建立秩序,它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它可能成为啤酒瓶收藏家、找出癌症疗法或纯属生物本能——希望儿女过得好,光耀门楣。只要方向明确,行动规则清楚,并能提供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任何目标都能使人的一生充满意义。目标与决心塑造人生,能创造内心的和谐感,意识中也会洋溢着流动不息的秩序。也许有人会说,达到这种内在秩序有什么难的呢?为什么要奋斗得那么辛苦,使人生成为一致的心流体验呢?一般人难道不是生下来就表里一致吗?人性难道不是天生就有秩序吗?在养成自省的习惯之前,人类意识的原始状态确实已具备内在的平静,只是偶尔会被饥饿、性欲、痛苦或危险打断。目前带给我们那么多苦恼的精神熵——无法满足的需要、受挫折的期待、寂寞、沮丧、焦虑、罪恶感——都可能最近才侵入人类的心灵。这类情绪都是大脑皮层的复杂度急速提升,加上文化象征日趋丰富的副产品,它们可视为意识黑暗面的呈现。但动物中除了人以外,都不会自作自受,它们的进化程度还不足以感受沮丧和绝望,只要没有外来的冲突干扰,它们就能保持和谐,体验到人类称为心流的那种圆满。我们在缺乏机会与变通时,和谐可谓唾手可得。欲望很单纯、选择很清楚,没有矛盾存在的空间,也不需要妥协,这就是简单体系的秩序——它根本欠缺秩序。这种和谐非常脆弱,复杂度一步步增加,由体系内部产生精神熵的可能性也相对增加。童年时心流自然涌现的那颗清明的心,会随着纷纭杂沓的价值观、信念、选择及行为模式,逐渐变得黯淡模糊。建立在天真无邪基础上的秩序,对我们已是遥不可及。一旦摘下知识树上的果实,重返伊甸园的路就永远被封闭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上的物质会减少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