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清洁扫地机器人清扫干净吗的清扫效果如何?

自动集尘扫地机哪家强,技术分析+实测对比告诉你答案!大家好,我是聚灵阵主。想想阵主两年前还没摸过扫地机器人,到现在过手的扫地机也有十几台了,眼睁睁地看着厂家们厮杀然后进行一代又一代的技术升级:从自研算法、扫拖一体、主动避障,到现在的自集尘、自动洗拖布,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阵主这篇文章就来深度分析一下目前扫地机器人的现状,并且评测一下其中的三款机型,希望对大家选购扫地机器人有所帮助。扫地机进化论之前的文章中对于扫地机的选购要点已经有过总结啦,无非就是下图加上一些修修补补。不过对于各类进阶版的技术以及对应的代表产品倒是没有介绍。本文针对扫地机的新技术来介绍一下(当然重点是本文中要评测的自动集尘扫地机)。主动避障主动避障技术其实特别适合小户型家里东西堆放比较杂乱的,或者有小孩天天乱扔东西的,或者家里有宠物偶尔会地上拉粑粑的家庭。因为主动避障能够避开这些东西而不触碰它们,所以在扫地机扫地时就极大降低了被困或者将粑粑抹匀之类的情况,极大提到了扫地的效率。目前主动避障技术主要有3D结构光和摄像头视觉避障两个流派。其中摄像头的成本更高,但是由于对物体识别算法和数据的要求都比较高,目前能做得好的也没有几家,阵主用过的扫地机里面石头T7pro算是不错的;但是就目前而言3D结构光由于成本比较低,而且也对隐私和大数据的搜集要求更少,反而目前在市场上越来越主流了,例如360X100MAX,石头T7sPlus之类的,用的都是这个。之前阵主横评了主动避障的扫地机器人,目前来看依然可以参考一下。之前推荐的石头T7pro和360X100MAX目前在主动避障方面性能依然不错,特别是360X100,经过几轮降价,现在性价比还是很高。自动集尘记得年初的时候自动集尘还是只有国外的几款扫地机在用,到现在各大国产厂家已经都有自动集尘的扫地机产品啦。像科沃斯、石头、追觅、360、米家之类的品牌的自集尘扫地机,感觉配置方面都挺不错的,价格方面也比爱罗伯特之类的便宜好多。自动集尘的扫地机器人的最大优点就是将充电座换成了自动集尘座,这个集尘座它接上扫地机尘盒,就可以将尘盒中的垃圾转移到集尘袋中,实现长时间无需扔垃圾,也无需清理尘盒的目标,进一步地解放了双手。本篇文章阵主就准备针对米家、360、石头的3款自动集尘扫地机器人进行横评。自动洗拖布想想去年,自动洗拖布的扫地机器人还是只有云鲸,而且完全是扫地不靠谱,算法稀烂,就靠拖地和自动洗拖布一枝独秀。到现在,云鲸也出了新款,石头和科沃斯也出了G10和地宝X1。不过我现在的确也是想不出来以扫地机器人羸弱的拖地能力,是否能打赢和洗地机的竞争。有机会的话阵主也会评测一下,给大家看看它们表现如何。3款自集尘扫地机测试本次参与对比评测的3款自动集尘扫地机器人的型号为米家集尘扫地机器人、360S8 Plus自动集尘扫地机、石头T7S自动集尘充电座组合。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先看一下三款扫地机的官方纸面参数,阵主做了一个表格,看起来可以直观一些。看着上面那么多的参数,是不是有点眼花缭乱?且看我分成几个项目来一一分析和评测。1、吸地表现虽然说这次对比的是自动集尘的扫地机器人,但是我们还是要首先来看看扫地机们的吸地表现。总体上对比下来,米家的3000Pa,360的2700Pa和石头的2500Pa基本上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不会有太大的差距。首先我测了一下3款扫地机对付大颗黑豆的能力如何。通过下图可以看出,在面对大颗黑豆的时候,三款扫地机都做到了一遍过,并没有什么大问题。接下来我又测了小米,3款扫地机也都非常轻松地完成了任务。然后还有一点令我不能接受的是,石头的这款扫地机的吸力档位竟然不能设置,这确实显得有些不人性化了。另外,米家的这款扫地机也没有支持毛毯增压模式。只能说在最基本的吸地方面,只有360完全具备了一台旗舰机器该有的各项功能。此外,为了能够进入床底、柜底、沙发底等区域,我们一般也希望扫地机能越薄越好。本文中的三台扫地机,米家、360、石头的高度分别为9.88cm,9.5cm,9.65cm,即使是最高的米家也能轻易进入床底了,最轻薄的360当然是更容易进入啦。2、自动集尘既然都是自动集尘的扫地机器人,那第二项还是来看看自动集尘相关的功能。首先我们来看看自动集尘的充电座,可以看出360的占地面积是最小的,看上去也最美观,这主要收益于它后吸式集尘的设计,使得其不需要底座,只有扫地机尾部和集尘座对接即可。其次是看风道设计,米家采用了双风道设计,使得其集尘效果得到了增强,而360的后吸式集尘,则是减短了风道的长度,通过巧妙地设计就做到了更高效的集尘。至于石头的气旋式集尘,阵主觉得比较像传统的吸尘器尘盒的工作方式,主要的作用还是体现在可以用集尘桶,无需耗材上面,至于集尘效率,我认为可能不如双风道或者后吸式来得好。至于集尘袋/集尘桶方面,个人认为米家和360的优势是在于集尘袋的容量有4L,能装更多的垃圾,而石头的集尘桶虽然只有1.5L,但是不需要额外购买耗材。可以说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吧。3、路径规划三款扫地机的路径规划能力都挺不错的,在一次清扫之后,第二次都完成了房间的分区,清扫路径也都合理。对于米家的清扫路径,其实没有什么问题,不够其地图上为了美观,把清扫路线都弄成一段一段的了,个人觉得没什么必要。此外米家第二次清扫的时候反而还出现了漏扫的情况,在这种价位的扫地机上面,的确是有点不应该。而360的路径则属于是正常,而且我在保存这个路径的时候,发现360的清扫路线还能回放,还蛮有意思的。仔细看石头的清扫路径,石头的路径规划算法也一如以往稳定,表现和360基本上差不多。此外还有一个多地图功能,360能最多存储10张地图,石头也能存4张,但是米家作为旗舰,竟然无法存储多张地图,显然这对真的能买得起旗舰机的别墅大佬非常不友好。家里楼层多或者有多张地图需求的朋友,建议还是优先考虑360和石头。4、其他功能其实我个人对扫地机器人的智能互联要求很低,但是像我爸妈,完全不能熟悉一个复杂的app(不管是米家360还是roborock),所以操作扫地机主要还是指挥小爱同学。目前3款扫地机都支持小爱音箱,360同时还支持了直接语音控制、siri、小度和天猫精灵等,如果家里是小爱音箱,那么3款基本上差不多;如果不是小爱音箱,然后又有语音控制需求的,那么360还是值得考虑的。像这个直接语音控制就很方便,不用配智能音箱,直接对着扫地机吼一嗓子”小宝去扫地“就可以去扫地了。本来是想说说米家的这款扫地机器人的3D避障功能的,但是实测结果属实拉胯,3个障碍物中,米家扫地机只识别出了皮卡丘,对待粉色拖鞋和体重秤都极其粗暴。其次是拖地功能,3款扫地机中,石头T7s是标榜自己震动拖地的功能的,但是阵主实测下来实在是对360和米家增强有限,还没有到撼动洗地机的地步,建议有很强的拖地需求的朋友,还是配备一把洗地机才是王道。最后就是像虚拟墙、禁区设置和遥控器等功能,三款扫地机配备都十分到位,用起来也很顺手。结论最后根据上述的内容,阵主总结实测和参数如下:总得来说,这3款扫地机器人都属于是主打自动集尘的扫地机器人,但是区分点完全不在自动集尘上面,下面阵主来一一分析:首先是米家,米家这款扫地机的主要特点是3D结构光避障和自动集尘都有,但是它的避障能力属实太差,而且扫地的时候还有轻微漏扫现象,看来算法方面还需要调校呀。另外它也不具备毛毯增压和多地图管理这种去年的旗舰都具备的功能,属实是不应该。其次是360,我觉得3款中最均衡的一款,各项旗舰的基础配置都有了,再加上自动集尘功能,用起来应该是最省心的,唯一一个让我不爽的地方是不能加入米家app,我需要多下一个360扫地机app才能进行操控。最后是石头,石头的卖点和槽点一样多。石头T7S有震动拖布的功能,还能智能升降拖布,拖地本领的确强了一些。但是它作为声音最大的一款扫地机,吸力不分挡,没有静音吸地的模式,吸力大小不可调,也算是硬伤了。好了,本文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选购自动集尘的扫地机有所帮助啊,也欢迎大家点赞收藏打赏呀。

2022-06-20 16:00:00
45点赞
62收藏
32评论
Hi~大家好,我是三重奏~~今天要测评的是一款有着‘卷王之王’称号的扫地机器人,没错就是最近很火的追觅S10系列
全自动清洁机器人。之所以被称为‘卷王之王’,在于这款清洁机器人,集合有所有扫地机器人上的功能。如自动洗拖布、自动热风烘干、自动加清洁液、自动集尘、自动上下水等,多达八项功能于一体。之前还在感叹,现在的扫地机器人越来越智能了,正向着彻底解放劳动力一步步迈进。没想到短短一年的时间,扫地机器人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由之前的自动集尘,升级到现在的自动洗拖布、自动烘干,简直不要太好用。那么话不多说,实际体验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张若昀同款】追觅S10全自动扫地机器人智能家用扫拖洗集尘一体5499元天猫精选去购买简单开箱首先是开箱环节,追觅S10 的包装比我想象中要大太多,单单基站就站了半个箱子。拆开之后,可以看到配件和扫地机,还用纸箱单独分开。在配件方面,追觅S10 可以用豪华来形容,直接给你送一盒子的配件。包括:2个拖布盘,一个替换集尘袋(基站已预装了一个),一个长柄清理刷,边刷,电源线,地面清洁液,产品说明书、保修卡、以及一张注册就可以领取免费配件的会员卡。地面清洁液为300ml,主要成分包含植物活性剂、香氛、去离子水等,用完之后,得重新买,不支持自行补充。配件里的清理刷倒是挺有意思,可以看到,在握把处隐藏有一个用于清除毛发的刮刀。外观细节追觅S10 要说升级最大的就是这个基站了,其将扫地机器人上能实现的所有功能,都加了进去,可谓是全能基站。当然,这也导致追觅S10的基站,比其他集尘扫地机高出半个头。单从基站底部复杂的开孔,就知道这家伙绝不简单。在这里集合有:回充定位器、金属充电触点、集尘风口、自动补水孔、热风烘干口等。另外,基站正面的这个挡板,是可以拆开的。该挡板使用的是一整块的金属,表面光亮有质感。拆开挡板之后,可以看到里面预装有一个集尘袋,容量为3L,据称可以做到60天不用倒垃圾。和集尘扫地机一样,追觅S10的上盖也是可以掀开的。并且在细看之下,基站顶部的边缘位置,设计有三个触摸按键。从左往右分别是:主机退出键、扫拖键、烘干键,同时按下退出键和烘干键,则开启童锁模式。追觅S10 的水箱,用黑、白两色作为区别,容量均为2.5L。黑色的为污水桶,白色的为清水桶,使用的是半透明塑料材质。另外,地面清洁液的安装位置,被巧妙的设计在两个水桶的中间部分。整体布局看上去非常紧凑,节省了每一个可用空间。使用体验在扫地机配置方面,追觅S10 做了大的升级。和我之前使用的L10 Pro不同,S10 不仅配备有双线激光传感器,还加入了一枚AI Action 物体识别传感器。也就是说追觅S10 拥有着激光和视觉两套导航系统,妥妥的旗舰级别。在机身的顶部,是LDS激光传感器,没有采用隐藏式激光雷达,机身高度为97mm。机身的右侧,配备有一枚沿边传感器,可防止机身剐蹭和碰撞物体。机身的底部还是老样子,一枚超声波传感器和四枚悬崖传感器的组合。一、避障能力既然机身做到这么大的升级,那么实际效果如何?首先进行的是常规避障测试,我在扫地机器人经过的地方,摆满了小体积的障碍物。可以看到,追觅S10 的表现非常稳定,在多个障碍物间穿梭自如。并且没有碰倒任何物件,像手持风扇这种细长的障碍物,都能够自由绕圈清扫,丝毫不打扰,可见能力非同一般。那么加大难度,放一堆数据线试试效果。如果有使用过扫地机器人的话,肯定知道数据线简直就是扫地机的噩梦,稍不留神就会和扫地机缠斗在一起。得益于双套导航系统,追觅S10 的表现绝对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可以轻松避开多条数据线,而不被缠绕,毫不夸张的说,比我之前使用的任何一台扫地机都要强。二、清扫实力追觅S10 内置有5200mAh电池,配备有胶毛一体滚刷,吸力更是高达5300Pa,比L10 Pro 的5100Pa还要高,绝对的天花板级别。实际测试过程中,追觅S10 的表现也确实达到了预期。像一些小的、粉末状、大片的垃圾都能一次带走,无漏扫。并且扫地机经过的地方,也没有将附件的垃圾打散。在碰到一些重量比较大的垃圾时,追觅S10 强大的吸力就发挥出了作用。经过的地方,一个不落,全部带走。三、拖布自动抬升传统扫地机器人在碰到地毯时,不仅容易出现拖拽、卡死问题,还会造成交叉污染。而拖布自动抬升对于扫地机器人来说,是一项非常实用且必要的功能。这次追觅S10 也加入了此项功能,可以看到扫地机器人在遇到地毯时,其尾部的抹布会自动抬升,并停止拖地动作,只吸不拖就不会打湿地毯。另外,追觅S10 对于拖布水量的控制也是十分优秀,拖布擦拭过的地方,不会残留大量的水渍,碰到木制地板也不用担心。四、自动洗、烘拖布其实,扫地机器人要想做到彻底的释放双手,两项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是自集尘,另一项就是自动清洗拖布了。之前使用的自集尘扫地机虽然好用,但是每次清扫后都需要自己动手洗拖布,想想都觉得难受。追觅S10 的自动洗拖布功能,刚好解决了我的痛点。其采用的是180转/分钟的旋转搓洗式,虽然效果达不到手洗级别,但是也能做到清洗干净。清洗之后,基站会自动进行脱水和烘干,以防止拖布发霉生菌。烘干时间可以自己设置,不过比较缓慢,好在烘干时几乎没有噪音,速度慢点其实影响也不大。追觅S10 的用水量让我比较意外,一桶清水大概用4-5次的样子。扫地机在每次工作前,都会进行一次打湿拖把的工作,用水量方面自然比传统扫地机更多。值得一提的是,追觅S10 的清水箱还带有银离子除菌功能。也就是说追觅S10 在清洗拖布和湿拖地面的同时,还能进行除菌工作,降低污水箱的异味。五、自动集尘说到最后,就是自动集尘了,作为之前的卖点已然成为了现在的标配。追觅S10 的集尘风口,被设计在机身的侧面位置,扫地机每次回充时,会有一个后退的动作,以便更好的贴近基站上的集尘风口。扫地机在完成清扫工作后,基站会自动回收尘盒中的垃圾。尘袋为提环式封口设计,抗菌密封性达99.9%。实际集尘过程中,没有出现灰尘漏出,异味散出的问题。追觅S10 的基站为双动力循环集尘设计,动力高达17000Pa,10秒就能完成集尘工作。对比下效果,除了有少许湿垃圾附着外,基本上尘盒内的垃圾都能一次带上,简单方便,从此告别亲手倒尘盒的麻烦。说在最后好了,本期就是我的分享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幅有限,其实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功能没有分享到,如果大家有疑问欢迎评论中讨论。总的来说,追觅S10 全自动清洁机器人,绝对是一个可以解放劳动力的好帮手。超强的避障能力,不错的扫拖效果,以及个人非常看好的自动洗、烘拖布、自动集尘功能等,都让人印象深刻。毫不夸张的说,自从体验过之后,之前的扫地机都不想多看一眼了,追觅S10 一个就解决了所有扫地机的使用痛点。那么还在等什么,一步到位简单省事呗。
本文商品由什么值得买提供,并邀请用户撰写评测报告。更多新奇好物请关注众测活动~
说起智能家居,不知道各位想到的第一个产品是什么,但我第一个想到的具体产品,是你我都比较熟悉的扫地机器人。作为智能家居概念诞生以来发展得最早的品类,扫地机器人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甚至还试图将拖地的活也抢过来,逐渐升级成「扫拖一体」的扫拖机器人。尽管市面上已经有非常多的扫拖机产品,但绝大多数用户将它买回家的主要原因基本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不想做家务了。这个简单直接诉求,与人类原始的惰性密不可分。但相对早期入手的扫拖机并没有满足到我的惰性需求,也没有明显减轻我的劳累感和提升幸福感,这是因为它虽然替我清理了家中的地面,但我回过头来却还是要去花时间和工夫清理扫拖机器人。不得不说,若是规划机器人一天扫地一次的话,基本 2~3 天就清倒一次尘盒,清洗一遍拖布,感觉还是比较麻烦的。所以,服务型家用机器人的发展方向还是围绕着用户不想做家务的核心需求,进一步减少用户的手动操作。例如,3 个月清倒一次尘盒,机器人会自己洗干净自己等等。最近,宣告开启家用服务机器人行业 3.0 时代的科沃斯,推出了全能版地宝 T10 OMNI 扫拖机器人。被称之为「全能版」的 T10 OMNI 配套了一个「一站式」的全能基站 OMNI Station,带来了集尘盒和自清洁等「自动化」功能,并赋予了它能听会说的 YIKO 智能语音助手功能。听起来很厉害,那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它有怎样的表现吧。五合一「全能基站」:3 个月换一次集尘袋科沃斯 T10 OMNI 的「全能基站」集水箱、尘盒和机器人底座层于一身。能被称之为「全能」的原因,是基站提供了自动回洗拖布、自动集尘、自动热风烘干、基站自清洁、银离子除菌(选配)五大功能。其核心功能点,便是自动集尘和自清洁,基本上一站式解决了清理扫拖机的痛点,能做到解放双手,解放人工劳动。基站顶部设置三个实体按钮,分别对应清洁槽加水/抽水键、主机启动/暂停键、主机召回/退出键。基站顶部打开之后,可以看到分离式设计的 4L 清水箱和污水箱,两种不同颜色的箱体可以便于你去区分两个不同的水箱。特有巧思的设计在于,两个水箱之间还有一个活动收纳层,提起就可以取出用于清洁基站底座的清洁刷和清洁液。正如前文所述,以往传统的扫地机器人受限于机器人自身尘盒的空间,需要较为频繁地手动拆开机器人的尘盒来进行清倒。一不小心还有可能会搞到自己一身灰。T10 OMNI 的基站内塞入了一个更大的集尘盒,内设「自集尘」系统,当机器人回到底座内之后,集尘口与集尘座会无缝对接。手动或自动进入集尘程序之后,基站会通过大功率内机将尘盒里的脏东西快速吸入到集尘袋里。28000Pa 的集尘吸力,大约 10 秒钟就可以清空机器人体内的尘盒。基站内的集尘盒位于正面的小抽屉,开启按钮在机器人底座的顶部。尘盒的接口处是用纸皮制作的,当你用手指轻轻勾起接口处,准备取走集尘盒的时候,特别设计的纸皮接口会随之闭合,防止里面的尘土会随风飘散。得益于尘袋整体的密封设计,能够有效隔绝灰尘等过敏原,这一点对于易过敏的人群来说非常友好。容量达 3L 的尘袋,若是按照一到两天进行一次全屋清扫的话,大约是 75~90 天才需要换一次尘袋。而且尘袋是低值易耗品,集满尘之后取出就可以丢弃,然后换上新的尘袋即可。对于懒人来说,直接更换新的尘袋也非常方便。从使用了一周的频繁集尘效果来看,的确有理由相信大约要两个多月才会集满一次尘袋。基于顶部的 4L 清水箱和污水箱,堪称全能的基站还可以帮你实现自动回洗拖布。先向清洗区导入清水箱里的清水,然后利用基站底座里的颗粒和拖盘的高速旋转,就可以清除掉拖布上的脏污。而留下的污水会被基站回收导入到污水箱当中。洗干净拖布之后,底座内还会用 40℃ 的立体循环热风来烘干拖布和基站内壁,有效做到抑菌抑异味。除此之外,基站本身也涉及了自清洁功能,点击基站顶部的自清洁按钮就可以自动完成。帮你走完扫拖清洁的最后一步。但经过一段时间,基站底座内不可避免地会残留一下比较顽固的污渍。这时候还得动手取出清洁刷和清洁液,用刷子去辅助清理。AI视觉,实现全屋 3D 建图科沃斯的 DEEBOT 地宝系列机器人一直都是科沃斯产线里的热门产品,一方面是因为扫拖机器人的大众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而另一方面是因为,科沃斯已经深耕了该品类比较早,积攒的经验也比较足。这部分的经验其实可以体现在地宝 T10 OMNI 的建图避障能力和自身的清洁能力两个方面。首先是它的「感知」能力,整机布置了超过 30 个传感器和多套算法,让 T10 OMNI 有了相对完善好用的全屋建图导航和 AI 视觉避障能力。机身顶部为环形 dToF 深度传感器,扫描时无惧光线影响,可以提供 10 米的扫描距离以及高达 7200Hz 的采样频率。而且搭配科沃斯的 TrueMapping 2.0 全屋规划技术,地宝 T10 OMNI 可以适应各种复杂场景,约 6 分钟能完成百平方米大面积的全屋建图。比起 LDS 导航来说,dToF 导航的建图精度大约有四倍的提升,而且无论白天黑夜都几乎不会受到光线干扰,在室内可以轻松扫描好周边的环境,精准地在室内地图完成定位。在实现 2D 快速建图的情况下,T10 OMNI 还可以识别到家居环境信息,在 app 内一键升级至 3D 地图。而用户也可以在 app 里对 3D 地图进行「装修」,自行设置和标注家居装修的物件,例如沙发和柜子等等。通过 3D 户型图,T10 OMNI 也能进一步知晓家居的位置,通过 YIKO 语音助手或在地图上直接点击家居物件,就可以让它进行家居底部和周边的局部清洁。T10 OMNI 的正面也搭载了 960P「星光级摄像头」,可以提供精准的全彩视觉。得益于内置的地平线旭日 3 芯片提供的车规级 AI 算力,并利用科沃斯升级的 AIVI 3.0 的人工智能与视觉识别技术,除了能识别各类常见物品,如电线、鞋子、织物、垃圾桶、易卡家具等,T10 OMNI 还能针对人形、宠物等动态障碍物进行识别,即时做出合理的避障决策。避障能力相对优秀,即便是在结构复杂的桌子和椅子腿下游走,也不成问题。同时,它也新增了瓷砖、地板、地毯等地面材质识别,目的是能够适应家中的各种清洁情况,针对不同的地面材质来完成清洁。值得一提的是,这枚摄像头也可以提供「智能管家」的功能,我们可以在 app 内打开它,并且远程用手机控制机器人在室内走动,看到你想看到的位置。而隐私方面,T10 OMNI 的主机和 app 都已获得莱茵隐私认证,同时使用该功能时,app 也需要密码才能调用这个摄像头,倒也不用担心。两把刷子不留缝隙,扫拖体验令人满意在物理层面和效果层面上用「有两把刷子」来形容科沃斯地宝 T10 OMNI 的清扫能力,感觉非常恰当。虽然,现在扫拖机器人的清扫能力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但细节上的考虑,各个产品间还是有所差异。CE 值(Cleaning Efficiency)是行业内衡量扫地机器人清洁能力的核心指标,按照科沃斯给出的数据,地宝 T10 OMNI 达到了其旗下产品迄今最高的 95% CE 值。这归功于它身上的多重清洁配置。相较于高速旋转时容易将垃圾打飞到区域外的单边刷,科沃斯 T10 OMNI 选择了双边刷的配置,通过双向聚拢地面灰尘的方式,提升扫地的效率。同时,双边刷也能更好地触达墙边缘和角落处,沿着角落完成深度清扫。针对地板缝隙,T10 OMNI 采用了具有自研专利的胶毛一体滚刷,它的软胶条在高速转动时会形成增压效果来提升吸力。长短毛搭配的滚刷也能扫清缝隙积灰。更重要的是,地宝 T10 OMNI 内置的进口高性能马达最高可以提供每分钟 25000 转的转速,产生 5000Pa 的吸力。虽然 Max 档位的声音比较大,但清洁效果的确不错。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更为安静的标准档位,应对有自动拖扫规律的地面显然不成问题。T10 OMNI 还有拖地的功能。机器底部后置了两把「旋转加压强擦」模块,拖布的三层结构厚度和绒毛的密实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高速旋转带来的下压力的确可以清理到地面相对顽固的污渍。但由于机器人本体是不带水箱的,拖布的湿润度基本上是依靠从底座沾水来完成,那么现阶段就会带来一些问题。先是离开底座的一段距离里会感觉拖布过于湿润,地面上会有明显的水迹,大概要好几分钟才能被风干;而后离开底座一段距离之后,高效率的拖布也已经把水用光。所以总体来说,我觉得 T10 OMNI 在扫地方面在同类产品里是数一数二的,而拖地体验还算令人满意,我们可以在 app 或者语音下达指令去调节它的出水量。续航方面,科沃斯 T10 OMNI 没有让我太过于担心。内置的 5200mAh 电池基本可以把我家完整地扫一遍(我家实用面积大概 109㎡)。关于它的极限续航在哪里这个问题,这里希望有住超过 280 平米大平层的读者能告诉我答案。T10 OMNI 的核心竞争力,是 YIKO 语音助手在琳琅满目的扫拖机市场里,让 T10 OMNI 显得特别与众不同的,应该它内置的 YIKO 语音助手。科沃斯提及的行业 3.0 升级里比较重要的一环,便是将 AI 智能语音赋能于智能家居机器人产品里。这一点其实我们在稍早前的科沃斯空气净化器机器人里已经体会过。当 YIKO 来到 T10 OMNI 里,大多数的拖扫指令我们都可以用「OK YIKO」来唤醒语音助手后随即下达。科沃斯 T10 OMNI 的身上有三只『耳朵』,环形适应的三麦克风除了可以实现较长距离的精准拾音之外,还能实现听声辨位的功能。当我喊出「OK YIKO」的时候,T10 OMNI 会根据声音来源辨别我的方位,而后会迅速地调整自身姿态,将摄像头旋转对准到我这边,通过前置摄像头识别我在哪儿,然后再聆听我的语音指令。于是,我就可以直接下达类似「过来清扫一下」这样的直白指令,T10 OMNI 就会根据我的声音方位和视觉识别,来到我的身边,然后开始对我身边的环境进行打扫。也可以对它说「去扫一下沙发底下」,那么 T10 OMNI 就会调用内载的 3D 地图,去寻找我的沙发,然后在基于视觉,完成沙发底下的灰尘清扫。除了打扫方面的指令,YIKO 语音助手还能回答用户更多的问题。对于我来说问得最多的,就是「今天天气,怎么样?」这样的交互体验在我看来是比较自然的,能听懂人话并作出合理反馈的 AI ,是一个省心的 AI。动动嘴就能完成的东西,绝不需要用手。这一点,果真是将「一站式,不动手」做到了比较极致的体验。差一点,就全能了享有较高行业地位的科沃斯,在扫拖一体机这个品类里可以说是持续领跑的状态,用做机器人的思维去做产品,的确可以带来不一样的人机交互体验,做到服务于人。几乎避免了人工干预的工作流,也能更好地满足我们的惰性需求。虽然人机交互是 3.0 时代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它的短板和上次的沁宝 Z1 一样,还是行业普遍面临的生态壁垒的问题。就目前而言,YIKO 只能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即便它提供了开放接口,但暂时还没有太多产品能够连通起来一起协作。就单品而言,T10 OMNI 的产品力已经足够优秀,毕竟它那自清洁自集尘的产品特性,真切地解决了扫地机「最后一步」的痛点,这才是扫拖一体机原本该有的省心样子。家务是一种既没有趣味性亦毫无成就感的重复劳动,像这样动口不动手就能替代人力劳动的家用服务机器人,希望能多来一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扫地机器人清扫干净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