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用老师造句让小学生造句的问题?

【摘要】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经落下帷幕,各位考生考的怎么样呢?大家考完的第一件事应该就是对答案了吧?下面环球青藤小编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起来看看吧!1.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中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有教无类D诲人不倦2.小学教育要抓住儿童关键期,这是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3.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宗迪恩会议上提出: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提倡()A全面性B全民性C基础性D义务性4.2016年颁布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明确提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核心是()A公民教育B宪法教育C纪律教育D核心价值观教育5.做好老师应该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特质,这是由下列哪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习近平6.在设计教育调查问卷时,应避免将权威论断、个人观点包含在问题之中。这体现的问卷设计原则是()A面向对象 B价值中立C语句简洁 D避免社会认可效应7.小学生即跑后,不能立刻站立不动或坐下。需继续慢跑一会儿,主要原因是()A防止低血糖晕倒B有利于氧绩的偿还C防止重力性休克D有利于心功能恢复8.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若要求学生完成较容易的学习任务,教师应使其学习动机强度控制在()A较高水平B较低水平C中等水平D任意水平9.小学生在背诵一篇较长的课文时,往往中间部分比开头和结尾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其记忆受到了( )A前摄抑制B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C倒摄抑制D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10.划分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A学生是否主动学习B学习目的是否为解决问题C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D学习内容是否由学生发现1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赏识与期望后,常常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A蝴蝶效应。B鲶鱼效应。C马太效应。D罗森塔尔效应12在创造性思维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的举出“杯子”用途。这侧重培养学生的是A思维创造性。B思维的灵活性。C思维的流畅性。D思维的深刻性。13校歌,校徽,校标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这类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14 将课程编制过程划分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四个阶段,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A卢梭。B杜威。C泰勒。D布鲁纳15在学习《长城》一课时,通过阅读课文和观看长城的影像,学生感受到万里长城的雄伟和壮观。民族自豪和爱国情感油然而生。这一教学活动主要表达了教学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B认知与技能。C过程与方法。D能感态度与价值观。16.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先呈现了小圆片,让学员摸一摸看一看,然后进行总结,这体现了()教学原则A直观性B启发性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17.期末了,李老师对小明说:“”这学期和上学期相比较,你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加油,老师相信你!老师用的评价方式是()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量化评价D质性评价18.在偏远的地区,不同年纪编在一个班级内,教师一节课在直接授课和完成作业之间交替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课堂教学C混合教学D复式教学19.王老师教学《两小儿辩日》时,说到:孔子是有名的大教育家,有一次却被两个小儿问的问题难道了,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今天这篇文章。王老师的导入方式是()A设疑导入B直接导入C经验导入D活动导入20.教室布置作业让学生“跳一跳 够得着”,这体现作业设计的要求是A形式多样B难度适宜C尊重差异D注重创新21.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22.简述小学班主任对学优生的教育策略23.简述教育观察法的基本步骤。24.在关于学生个性差异上,一位校长将学生比喻成鲜花“有的学生是盛开的花朵,有的是还未开放的花苞,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和等待,未开的花苞总会开放。而且有的迟开的花苞盛开时可能会更鲜艳、更长久。我们要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对待孩子接受他、尊重他,这样才能帮助他,促进他。”1.该校长发言蕴含的学生观。2.小学教师应当树立怎样的教育观?25.材料:李老师批改五年级学生作文时,看到小勇的作文不足200字,而且字迹潦草,错别字不少,这样的作文打60分也就差不多了。但李老师想。只给一分数对作文成绩一直不高的小勇不会有什么触动。"于是,李老师经过认真思考,给他打了“100-25-15”,并附上文字说明你的作文选材新颖,有真情实感,但是字数不足,层次不清,减25分;书写潦草,错别字多,减15分。小勇根据老师的评语,进行了认真修改。李老师给修改后的作文打了80分。问题:(1)评析李老师评价作文的方式。(10分)(2)如何通过作业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10分)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如指导二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2)设计本课识字写字教学的主要环节。(22分)(3)结合教材和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一项课堂小练笔。(8分)27.题教学设计(数学)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什么是众数?众数有什么特点?(10分)(2)如指导高学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28.英语教学设计(四张图,依次是Tuesday Wednesday Firday Saturday)1.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方法。(10分)2.如何指导小学生学习文本,试拟写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单词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9.教学设计音乐歌曲《小松树》1.简要分析歌曲特点2.指导中学段学唱,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中学段学生特点,结合歌曲学习的内容,设计学唱歌曲1-2段的环节并说明理由。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有教无类。2.【答案】C。均衡性。3.【答案】B。全民性。4.【答案】B。宪法教育。5.【答案】D。习近平6.【答案】B。价值中立7.【答案】C。防止重力性休克8.【答案】A。较高水平9.【答案】B。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10.【答案】C。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11.【答案】D。罗森塔尔效应12.【答案】C。思维的流畅性13.【答案】D。隐性课程14.【答案】C。泰勒15.【答案】D。能感态度与价值观。16.【答案】A。直观性17.【答案】D。质性评价18.【答案】D。复式教学19.【答案】A。设疑导入20.【答案】B。难度适宜二、简答题21.【参考答案】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阶段。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启示包括:(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从思维方面讲,儿童对问题的解决,最初是依赖先天图式,到感知运动阶段末期,出现动作思维的萌芽;从言语方面来说,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的末期,才出现了言语的萌芽。儿童只有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才逐渐像成人一样去使用语言。(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儿童智力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遵循一定顺序,每个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的、不可颠倒的,前一阶段总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这一规律。22.【参考答案】学优生,又叫“优秀生”或“先进生”,是指那些品学兼优,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较全面发展的学生。他们一般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要做好学优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23.【参考答案】教育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教育观察法的步骤包括:(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4)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三、材料分析题24.【参考答案】(1)材料中小学校长的观点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材料中提到“未开的花苞总会开放”,体现校长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此需要教师要接受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引导学生。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有自身丰富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材料中提到“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是还未开放的花苞”,表达了学生和学生之间是有差异性的,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蚕蛹因材施教的方法,让每一朵花都绽放。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材料中提到,我们要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接受他,尊重他,帮助他,促进他,体现出校长提倡不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上,客观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把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人来看待,因势利导的去施加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综上,校长的观点符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我们学习,并在日常教育中实践。(2)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其次,真正做到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思维和能力。再次,真正做到由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有自己的情绪、情感,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情绪,静待学生花开。最后,真正做到由关注结果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要让学生在经历中获得发展,而不是一味注重既成的结果。综上,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25.【参考答案】(1)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手段。及时批改作业有助于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李老师评价作业的方式遵循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观,值得我们学习。①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观主张在评价功能上,要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材料中李老师批改作文并未只关注作文的分数,更关注小勇的发展,根据小勇的特点能明确指出问题,给其提供改进的空间。②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观主张在评价对象上,要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材料中李老师没有对小勇字数不足、字迹潦草的作文全盘否定,而是能够关注学生在卷面中的优势与不足,再给出客观评价帮助学生提升。③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观在评价结果上,不仅要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材料中李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有针对性并对学生改进后的作文也能及时给予认可。④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观在评价方法上,要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材料中,李老师在评价过程中对分数的影响以及分数的来源做了细致的分析,最后并结合评语给出定论,体现了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⑤批改作业时应注意作业中错误的性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记录下来,以备对学生进行讲评,并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材料中,李老师能够分析小勇低分的原因,根据其特点改进其不足,一方面提高了小勇的成绩,另一方面关注了自身教学的提升。综上,李老师在评价作文的过程中,符合评价观的要求,是值得学习的。(2)①评价内容要综合化。教师对作业评价要注重内容的综合化,不仅是停留在结果,还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性。②运用作业评价要重视评价的诊断性功能。教师要注重评价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性。③评语要注重内涵,能够给予学生指导和发展。评语不能太单一,要能够真诚的指出优缺点,并且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这样促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得以改正。④课外作业评价的方式要发展与创新,比如提示的符号和评语要进行创新;面对面批作业;聆听学生每周或是每月的汇报,教师能够给予建设性建议,学生汇报不需要担心教师的批评。⑤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可以进行教师评价,也可以加入学生自评、他评等方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问题,并且自我纠正。四、教学设计26.【参考答案】(1)①知识与能力:会认“葫”“芦”“藤”“哇”等生字,会写“棵”“谢”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主要内容。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问答、圈点勾画等方式,体会种葫芦人的心理,分析葫芦枯萎的原因。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遇事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2)(二)我会认1.学生根据拼音自读故事,圈出没见过的生字。教师总结学生圈出的生字:盯、想、怪。2.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同桌合作思考:这些字有哪些共性?教师明确:部首都是人体的部分。3.教师提问:那你们先看看,觉得这些字与什么含义相关?独立思考。教师明确:“盯”与眼睛相关,“想”与心相关。4.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认读“丁”“相”,再加上部首认读,重点强调“丁——盯”读音不变,“相——想”声调变化。5.教师请学生观察“心”“忄”有何相似处,学生同桌合作。教师将字卡转换方向,并总结“忄”是把“心”竖起来,因此叫“竖心旁”。6.请学生说说“怪”与什么相关?教师总结:“怪”是一种内心的感受,读“guaì”7.教师领读,点读,请学生跟读。(三)我会写1.教师在田字格里写出“盯”“想”“怪”,请学生观察这些字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占多大空间。教师明确:“盯”“怪”左边都是各占田字格的一半,右边差不多是两个左边那么大;“想”上边和下边一样大。2.教师写出每个字的笔顺,请学生书空。3.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教师巡视点拨。(四)我会用请学生以语文兴趣小组为单位,各自给此三个生字组词,并且用自己组的词造句,看哪个小组用得词多且句子通顺正确。得分最高的小组可得小红花。(3)小练笔:第二年春天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展开想象,给本篇寓言写一个续集吧!春天来了,那个种葫芦的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忽然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又爬满了蚜虫,吸取了去年的教训,于是赶紧拿来一瓶杀虫剂喷向了带虫子的叶子。过了几天,蚜虫消失了,葫芦也结果了。它们越长越大,变成白白胖胖的葫芦了!27.【参考答案】(1)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特点:①众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它是真实存在的;②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③众数与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率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不受极端值的影响;④众数代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不具有唯一性,可以是一个、多个或没有;⑤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比较差,因为它只利用了部分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此时用该数据(即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众数的概念,能正确求出一组数据的众数。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众数,并利用众数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的过程,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乐趣。(3)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多媒体出示五(2)班20名同学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m),提问:你认为如何能描述该组同学身高的“集中趋势”?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预设1:平均数为1.475米,但这组20名同学中,身高高于1.475米的有12,低于1.475米的有8人,,数据“1.475”不能很好的反映改组同学捐款的“集中趋势”;预设2:该组同学中身高都在1.485左右。追问:对一组数据情况的描述除了平均数,还有没有其他的量?引入课题。设计意图:这个情景的创设,不但揭示了课题,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还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讲解新知创设情境在多媒体出示的五(2)班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比赛。提问1: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人员身高什么比较合适?针对问题,组织前后桌四人一组,5分钟时间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讨论结束后找小组代表回答。预设1:身高1.52米的人数最多参加比赛会比较整齐,可以选身高1.52米的人参加比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1.52在这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称这个数据为众数。提问2:哪个数据描述该公司员工收入的集中趋势更合适?预设2:众数比平均数在反映集中趋势上更有代表性。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所以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出发,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同时还渗透了数学的价值。三、巩固提高五(1)班全体同学左眼视力情况如下:5.0 4.9 5.3 5.2 4.7 5.2 4.8 5.1 5.3 5.2 4.8 5.0 4.5 5.3 4.8(1)此数据中有没有众数?(2)此数据中众数是多少,有几个呢?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再进行巩固一遍,并且了解众数的特点。四、小结作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掌握众数的概念,并能准确求出一组数据的众数。课后作业:(1)众数有哪些特征?(2)生活中那些地方可以用到众数呢?设计意图: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发现生过与数学的练习。五、板书设计28.【参考答案】28.参考答案(1)词汇的学习包括音、形、意及其用法搭配等。要结合教材内容,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年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学习单词。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在展示词语意思的时候可以通过实物、动作、手势、定义、词汇信息(如近义词、反义词等)、上下文信息、表格、图表、翻译、问答、语义导图、信息填充等方式来进行。如在解释Tuesday 周二的时候可以利用表格日历的方式进行展示。第二、对词汇进行巩固练习也是学习词汇的重要一环,这些方法有:图片法、问答法等。如让学生利用句型进行巩固练习:--- What day is it today?--- It’s Tuesday.第三、词语学习测试的方法包括完成句子、完形填空、做垂直和平行的词汇迷宫图、词汇bingo的游戏等。(2)Teaching aimsKnowledge aimsStudents can know the new words: today, tomorrow, Tuesday, Wednesday, Friday and Saturday...Students can use the new sentence structures: ---What day is it today? ---Today is …Ability aimStudents can talk about different days and activities in a week with others fluently and correctly.Emotional aimsStudents will be more confident in speaking English.Students will enjoy taking part in the class activities and be mor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3)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① Greetings.② Play a game: What makes ten?Teacher will show students some numbers with fing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ask students to give a number that could makes ten with the number that teacher gives. After several rounds of game, teacher will tell students that today’s lesson is also about numbers – numbers in a week.(设计意图:利用游戏调动课堂轻松活跃的气氛,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利用数字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话题。)Step 2 PresentationTeach the new words by playing the game “Look and Guess”. Students’ course timetable will be shown on the screen, in which students can only see different subjects but cannot see what day. Encourage students to guess by asking them “What day is it today?”. Students may give the Chinese answer. Then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 and gives the English words in the sentence pattern “Today is …”.After students get familiar with the new words, draw a timeline on the screen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tomorrow by using Friday and Saturday.Students follow the teacher to read the words for three times to remember them and know how to pronounce the words “Tuesday, Wednesday, Friday and Saturday” correctly.The teacher asks some students, “What day is it today?” And lead them to answer, “Today is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来呈现单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所学单词与其对应动作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单词后,通过跟读的方式来规范发音,加深记忆。与此同时,在对话当中呈现出本节课可用的句型,让学生体会新单词在句子当中的应用,并为接下来操练环节打好基础。)Step 3 Practice1. Game: Finger ShowNumber the new words according to their Chinese meaning, for example, 2 for Tuesday and 3 for Wednesday. Ask students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wor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shown by teacher’s finger.2. Game: Who is missingTeacher erase one or two letters in each word after asking them to remember their spelling carefully. Then play a bomb game to select students to tell which letter is missing and give the correct spelling of the words.3. Read and fill in the following chart.(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练习,一方面能够巩固学生对新单词的音形意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对单词发音的熟练程度,寓教于乐的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Step 4 ProductionMake a conversation. Ask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and give each pair a calendar. Give them 3 minutes to use the words and sentence structure they have learnt to make a conversation about the week plan.For example:S1: What day is it today?S2: Today is Friday.S1: Do what?S2: I can play basketball today.(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运用了所学的新单词和句型,巩固了新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29.【参考答案】(1)教学重难点重点:助跑快而有节奏,起跳有力。难点: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蹲踞式跳远的动作重点,85%学生能正确做出该技术动作。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增强学生力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用于克服困难,用于挑战的优秀品质。(3)导入环节的教学活动复习导入: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立定跳远,大家还记得立定跳远分为哪几个阶段吗?对,包括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缓冲。那大家想一想,蹲踞式跳远与立定跳远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很好!一个是原地的,一个是有助跑的,那两个跳远之间会有怎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蹲踞式跳远。理由:导入的目的是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利用导入技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尤其是创造出学生学习的良好心理状态和环境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30.小学音乐教学设计(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2)如指导中学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 “学唱1、2乐句”的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歌曲特点:《小松树》是一首儿童歌曲。C大调,2/4拍。歌曲旋律明快,结构工整。歌曲为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四小节。歌曲中将儿童比喻成小松树,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整首乐曲流畅活泼,音乐形象鲜明。(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歌曲《小松树》,感受健康向上的情绪,体会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知识与技能:能够结合使用科尔文手势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运用律动、体验的方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3)学唱歌曲1.教室引导学生聆听一遍《小松树》,感受曲调特点,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哼唱曲调。2.播放歌曲,教师指导唱出2/4拍的旋律特点,让学生跟着拍子拍手律动。3.教师指导学生视唱歌谱的1-2乐句,找到最高音和最低音,通过科尔文手势快速找到音高位置,吸引学生兴趣。4.在找到音高之后,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跳跃,唱出轻快、跳跃感觉。5.在唱会歌谱的基础上加入1-2乐句歌词演唱。6.歌曲学会后,教师指导学生学做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练习,稍后展示。7.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的1-2乐句,边唱边表演,尽情舞蹈的欢乐情景。【教学意图】这一环节,主要进行教唱学习过程中加入身体律动。首先,学生跟着音乐反复律动,熟悉歌曲,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进行,学生感受这首歌曲是2/4拍,教师引导学生做律动,将教学内容细致化,也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的教育理念。教授过程中,找到歌曲的重点问题是音高问题,以学生喜欢的科尔文手势寻找音高,能够遵循“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最后加入学唱歌词的环节,完整呈现1-2乐句的演唱,带给学生学习的成果成就感,逐渐让学生通过演唱实践,提升音乐兴趣,遵循“强调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学生在演唱时可以提升对作品的感受,遵循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31.【参考答案】(1)中国画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中国古人有“诗画同源”说,有“诗画同体”说,更有“为画者不懂诗不为画家而为画工”说。都是强调诗画间的互通与互借的密切关系。说明了文学素养是艺术家的灵魂。诗人是用文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画家则是通过色彩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当诗画完美结合才能真正体现“诗情画意”的艺术思想。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悠然自得与绘画中传达出的旷达随意相契合,情景交融。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悠然自得与绘画中传达出的旷达随意相契合,情景交融。(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感受中国文人绘画诗情画意的表达,在领会诗意的基础上,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诗意。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观察、欣赏、实践,体会诗与绘画的关系,提高艺术表现能力。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中国绘画情与景交融的艺术魅力,热爱传统文化,做优秀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3)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活动一:描述分析①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吴昌硕《诗意图》,请学生感受画中的描绘了哪些景物?让你联想到哪句诗词?学生积极参与并踊跃回答,教师总结:画中是绽放的菊花,可以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②教师通过多媒体请学生一边聆听陶渊明《饮酒》的朗诵,一边再次观察作品,思考为什么这件作品可以完美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悠然自得与绘画中传达出的旷达随意相契合,情景交融。③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稼轩词意图》、《杜甫诗意图》及对应故事,请学生进行连线游戏,并说出连线理由。学生热情参加游戏活动,教师总结:中国文人绘画注重诗情画意的表达,诗画结合,诗情相通,展现绘画艺术的魅力。【设计意图】通过视听交融的教学方法,运用游戏及循序渐进的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加强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并且通过直观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解中国文人绘画诗情画意的表达。活动二:示范讲解教师请学生以中国画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表达。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对水墨的把握,充分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情感进行艺术表现。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并举办“诗情画意”主题展览【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加深入领会了解中国绘画情与景交融的艺术魅力,为之后的课堂实践打下基础。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下半年教资小学教育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1、刘明回答问题一般是简明扼要,从不拖泥带水。2、课堂上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提问。3、她的回答头头是道,不由你不信服。4、关於振兴经济的问题,所有官员都避重就轻地回答。5、小朋友都坐好,今天咱们论功行赏,回答问题对的发大的,回答错的不给发。6、我问她能否考上重点中学,她的回答是肯定的。7、明星一出现,记者们就争先恐后地提出各种问题,要他回答。8、小刚回答问题时,心里一慌,忽然愣住了。9、这一回答使她怒不可遏,她鄙视他。10、小刚完整地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11、她沉默了一会儿才意味深长的回答。12、小刚没有回答上来,老师叫我提示他一下。13、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4、小红没有回答上老师提出的问题,羞愧地低下了头。15、他以油腔滑调的语气回答老师的提问。16、在求职时,无论是自我介绍,还是回答问题,都要面带微笑,不卑不亢,举止大方。17、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迫不及待的说出了他的答案。18、在回答老师提问时,一定要说得科学准确,不要牵强附会地去生搬硬套。19、对于他的婚姻状况,他总是支吾其词,不愿正面回答。20、不要支吾其词,回答我的问题。21、最简短的回答就是行动。22、她站了起来,回答得那么准确,那么自然,那么流畅,似乎早有准备似的。23、你得到的第一个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24、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25、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我试着回答,也不一定准确。26、我回答更干脆:“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才能有收获!”。27、只要不开口,神仙难下手。如今不管我怎么问,他只回答一句“不知道”。28、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作出回答。29、当别人问人乐想回答的问题材时,笑着说:你为什么想知道。30、和富二代吵架,它屌爆了:"你知道我爸是谁吗?"俺淡定地回答道:这个得问你妈的!31、她一直在看着电视,无精打采地回答着我的问题。32、他不是用一句短短的话回答,就是用一句玩笑话支吾过去。33、这个班级很活跃,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34、他回答问题时有气无力。35、让法官来回答法律问题,而把事实问题留给陪审员去裁断。36、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37、有时候,不回答也是一种回答,而且是最好的回答。38、他的回答是经过字斟句酌的。39、因为我会这道题目,所以就帮你回答了。40、但是我回答不出其余的问题。41、王丽学习成绩十分优秀,每次回答问题都应答如流。42、他对老师的提问,回答得含糊其辞。43、他迟疑了片刻才举手回答问题。44、这是一个不能让人信服的回答。45、这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她不知所措地望着我。46、希拉里回答说自己简直受宠若惊,但从没想过做参议员。47、虽然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但是我还是会尽力的。48、我们争着回答问题滔滔不绝地回答着。49、老师提问他,他不慌不忙地回答。50、这个问题较复杂,请容我深思熟虑后再回答。51、她心头如释重负,无言回答。52、虽然我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不一定正确,毕竟这我才疏学浅。53、她回答问题时吞吞吐吐,使我疑惑不已。54、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55、老师提出的问题他由于精神分散而没听清楚,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56、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57、因为我回答了题目,所以老师表扬了我。58、对于时代和人民的千呼万唤,我们的影视工作者应当及时作出回答。59、他回答问题自以为是,面试的人感到很不痛快。60、这事我心中无数,不能马上回答你。61、我现在六神无主,脑筋一片空白,没办法回答你的问题。62、他学习成绩优秀,每次回答老师的提问都是应对如流。63、你待会儿回答主考官问题时,态度要从容不迫。64、大约我能给你满意的回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65、她支吾其词避免回答一切问题。66、他作了直截了当的回答。67、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但主持人故弄玄虚,使嘉宾们不知如何回答。68、关于他为什么遭到处分,他总是讳莫如深,拒绝回答。69、我一边逗着小狈,一边心不在焉的回答着他的问题。70、一路上,他沉默寡言,就是别人问他,回答也是片言只字。71、那个温柔的女老师总是温声细语的回答我们的问题。72、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回答的妙不可言。73、对老师的提问他都回答上来了。74、听了他这番外行话,把在场的人弄得哭笑不得,不知怎样回答才好。75、我多想雨中听不见你的回答,它却那么清楚啊。76、小陈上课非常专心,老师问他的问题,他不假思索就回答上来了。77、我写了几封长信给姐姐,却不见有片言只字的回答。78、我不回答假设性的问题,因为它不存在。79、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王强的态度很恭敬。80、王红利学习成绩优秀,每次回答老师的提问都应对如流。81、年轻人辩论,咄咄逼人,让我想想再回答你提出来的问题。82、以上回答调查问题者承认,他们对政府公布的数据是半信半疑的。83、他对自己没什么信心,回答问题总是期期艾艾的,说不清道理。84、对于那些无稽之谈,我们最好的回答是不予理睬。85、看得出来,她们的回答绝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经过一番认真思考的。86、回答问题前,老师让我们快速的浏览一遍课文。87、他回答老师的问题从容不迫,成竹在胸。88、请你直截了当地回答我的问题。89、老师抽我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就把正确答案说出来了。90、系统地总结与反思,才能对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切合实际的回答。91、她回答这些幼稚的问题觉得不胜其烦。92、沉默是对愤怒的最好回答。93、他好为人师,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他总是诲人不倦,乐此不疲地讲解回答。94、别在喜悦时许诺,别在忧伤时回答,别在愤怒时做决定。三思而后行。95、看到她听课时漫不经心的样子,老师就让她回答问题,结果答得牛头不对马嘴。96、有些答案,是要用一生时间才能得出结论的。喜欢,一辈子在一起。只有过完了一辈子,才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那就让肖倾宇将这个答案保留到生命的最后直到走完时间的尽头,再来回答你的这个问题。沧海遗墨。97、我每次问老公,干嘛去?他大部分回答都是:我找我小三去!感觉挺幽默的后来证实他没有撒谎!98、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99、孩子们由于认真复习当天的功课,所以能从容不迫地回答老师的提问。100、上课时,我的心怦怦直跳,两只眼睛睁得圆圆的,不眨眼地盯着课本。我的怪模怪样,逗得同桌直瞅我,可我却浑然不觉。一堂课下来,我没有一个字不认识,没有一个问题回答不出来。

2022-10-08 15:44
来源:
彩玉说教育发布于:辽宁省
小学生的思维相对来说会比成年人更加敏捷一些,天迈星空的想法让他们总是能想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即便在考试中也是如此。
小学生的考试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复杂,但是看似一些比较简单的题型,小学生总是能给出不一样的答案,让老师看到后也哭笑不得。
小学生试卷答案走红
小学生对“草图”的理解也算是独一无二
小学生的试卷题型中也是多种多样,目的也是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并不全是单纯的知识填空,还会考验同学们对事物的了解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这道题就让同学们画出“赵州桥的草图”,意思也就是大概画出赵州桥的样子就算可以了,但是这名小学生理解的是“赵州桥上草的图”,并且还配文,“小草,你是那样的绿”。
看着也没啥毛病,但依旧被老师判叉
小学生拼音写汉字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题型,但是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很多同音不同字的存在,这也让同学们感觉到很为难。
就像这道题,让同学们写出“阻拦”这两个字,但是却也和这名小学生写出来的“祖蓝”发音相同,但即便如此,老师依旧给判了叉,小学生还是不要了解太多才好。
看图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看图写话,也是在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试题中给出的是小朋友们一起玩滑梯的样子,也是童年的快乐时光,只要简短的写出几句分数也就到手了。
但是这名小学生却看到而来自己的未来,图上男多女少,也就意味着长大后可能会找不到老婆,不得不说这名小学生还是比较有远见的,但老师还是说出了实话,要想娶老婆,还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才行。
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
小学生的数学题其实看上去也是比较简单的,只不过现在的题型会更加灵活一些,有时候即便是成年人,可能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换个思维解答。
就像是这道题,题目中并没有给出买一架地球仪需要多少钱,只告诉同学们还差18元,问小红有多少钱,而这名小学生的回答也是比较直接:我怎么知道,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呢?
“用ABCDEFG造句”,小学生试卷答案让人出乎意料,老师两个字评价
造句是小学生试卷中比较简单的题型,一般情况下,题目中会给出相关的词汇,或者是一些连接词,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写出一句合理的话。
而这道造句题本身就比较特殊,让同学们用“ABCDEFG”造句,用英语字母造句还是第一次见,不过这似乎也并没有难为到这名小学生。
这名小学生采用的谐音字的方式,每一个字母都代表着一个字,只要脑袋灵机一动,就能看懂小学生所表达的意思,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造句,让老师也哭笑不得,不得不说小学生可真是太有才了,老师连忙赞叹道:“绝句”!
小学生考试的意义究竟在哪?
很多人不太理解,小学生所学的知识难度并不大,而且很多同学在考试的时候,也并不会像那些初高中生那样认真应对,有些可能是自己玩,有些可能是睡觉,总之注意力根本就不在试卷上,这样的考试对同学们来说似乎毫无意义。
但即便如此,小学生考试也依旧存在,也是因为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让同学们了解考试的流程,习惯考试的存在。
如果在小学阶段不进行考试,那么进入初中之后,就直接进入严格的考试模式,甚至还要参加中考,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同学们最终的考试成绩,导致真实成绩无法展现出来,所以小学生的考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小学生应该如何正确面对考试?
首先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面对考试要积极认真一些,虽然小学考试对同学们的要求并不严格,而且小学生基本上也不会想方设法去抄袭,反而是需要一个正确的态度。
面对考试要积极一些,在考试时尊重考场纪律,并且要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在考试,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的正确引导
孩子的教育和家长也是离不开关系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提前和孩子沟通关于考试的细节,让同学们对考试有充分的了解。
同时,家长也可以指定一些奖惩制度,如果孩子成绩考的好,那么就可以适当的进行奖励,这样也会激发同学们对考试的热情和信心。
今日话题:你还看见过哪些小学生的有趣答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老师造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