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长期看负面新闻看多了有什么坏处?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心舍”身体受伤后,可能需要数星期康复,但若被侮辱、讽刺语言所伤,或会终生难忘。英国广播公司(BBC)有专文指出,比起正面评论,我们更倾向记住负面评论,而且影响时间更长。01为什么我们会更关注负面信息?昆士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社会心理学家 Roy Baumeister 表示,消极情绪使人们意识到威胁,将危险情况夸大。看起来佷负面,但其实有助于人类为自然灾害、瘟疫及战争等负面情况做好准备。为了保护身体及存活下来,人类大脑不断进化,当中有 3个警告系统应对新危险,包括自古已有的基底核系统(Basal ganglia)控制战或逃反应、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会触发我们的情绪以应对威胁,有助于理解危险,以及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能使人类在面对威胁时,仍能进行逻辑思考。Baumeister 说:“有这种(负面)偏见的祖先,更有可能存活下来。”所以人类天生就倾向寻找威胁,婴儿在 8 个月大的时候就会转身看蛇的图像,而不是看友善的青蛙。5 岁儿已懂得优先顾虑一张愤怒或恐惧的脸,而不是快乐的脸。02负面信息对我们有何影响?虽然专注坏事可以让人在极端情况下保持安全,但这些消极偏见在日常工作方面可能无补于事。在一项研究中,加拿大麦基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使用眼动追踪(Eye Tracking)技术来研究参与者最关注哪些新闻文章。他们发现,人们经常选择有关腐败、挫折、虚伪的故事及其他坏消息,而非正面或中性的故事,对时事及政治更感兴趣的人会特别倾向选择坏消息。除了更偏好于负面信息外,此类讯息为人类带来的后续影响,也比正面资料更深远。圣路易华盛顿大学(WUSTL)心理及脑科学教授 Randy Larsen,回顾有关负面情绪比快乐情绪持续时间更长的证据时,发现人们倾向花更多时间思考坏事,这或可解释为何尴尬时刻或负面批评会困扰人们多年。Baumeister 补充:“我认为,若负面评论来自我们所爱及信任的人,产生的影响会比来自陌生人的更大。”一项追踪超过 10 年的研究显示,夫妻在结婚首两年对彼此表达负面情绪的程度,可用于预测他们会否分居;最终离异的夫妻,负面情绪水平更高。现代人需要面对更多来自网上的负面评论,接受、内化及放大任何负评,都会增加压力、焦虑、沮丧及担忧。而且负面评论对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有害,尤其是在一个人特别容易受影响或脆弱的时候。行为科学家 Lucia Macchia 指:“处理这些负面情绪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及加剧身体疼痛。”审核:赵文
事实就是如此,当下负能量的无论在物质或精神层面的成长速度都超越了正能量,因为它们的来势能量更大,更猛烈,所以盖过了正面。比如来自外部的,台海情势日益严峻,美台深度捆绑;美日印澳、欧战舰飞机人员装备云集;美韩半岛军演;美菲军演;美印边境军演;俄乌战事又到了一个节点;来自内部的经济下行,财政困难;贪官污吏腐败的猖獗;人民经营性的困难,不敢消费;社会矛盾冲突的日益突出,暴力伤害犯罪的日益增多,高压锅越来越控制不住!不是没有正面,而是负面形势更严峻、更显眼、更上头!
应该客观,无论是否负面。媒体是什么?对于发生的事情进行传播、报道,无论是纸媒,还是网络媒体,可是,无论是纸媒,还是网络媒体,都有自己的立场,他们的立场,来自于他们的出身,来自于他们受的教育,来自于他们周边的社会,这些因素的不同,造成他们立场的千奇百怪,他们在传播、报道的时候,都会在客观事实之外,加上自己主观的臆断,正面的新闻,他会加上阴谋论;负面的新闻,他会让人反思;他们总能找到意想不到的角度,去分析、解读同一件事,他们做这些分析解读的唯一目的,就是试图通过文字与视频的描述,将自己的思想装进人们脑袋里,让所有人了解并且信服自己的逻辑,从而达到控制舆论的能力,毕竟,能够操纵绝大多数人的思想,并通过自己的手段,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是非常令人着迷的事情,可是,一个服务于社会的媒体,不该是这样的,一个媒体,应该是公正、客观的,他应当只陈述事实,不表达情绪,不通过自己的方法,来影响其他人的判断,无论是正面新闻,还是负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闻看多了有什么坏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