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消费金融合作的平台有哪些在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


中原消费金融这六年:领跑科技赛道,赋能普惠初心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李震 陈玉尧 通讯员 张雅露】2022年12月29日,中原消费金融迎来六周岁生日。
六年前,也就是2016年,“金融科技”——Fintech一词成为中国市场最大的风口。这一年,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热词一时间成为行业街谈巷议的命题。
这一年,伴随数字化浪潮,中原消费金融公司顺势成立,在中原银行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秉承“科技先行、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智能化服务,实现了核心系统完全自主研发,把握了消费金融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六年来,中原消费金融坚持小额、分散、线上化的原则,围绕衣、食、住、行、用等个人消费场景和重点目标市场,开启普惠金融之路,累计为1800万名个人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
科技创新赋能普惠初心,已累计服务1800万消费者
2016年,是科技金融突飞猛进的一年,这一年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概念从普及走向落地。这一年,也被称为消费金融公司的“黄金期”,当年7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就在2016年12月29日,中原消费金融公司正式成立,成为河南首家也是全国第18家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
自带“科技基因”的中原消费金融,成立伊始就明确了“科技先行、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确定了“纯线上化运营”的战略,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加码科研投入、科技人才引进,持续塑造金融科技的核心优势。
乘着行业的东风,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中原消费金融的发展成果令业界瞩目。
成立不到3个月,2017年3月8日,中原消费金融累计放款即突破1亿元;13个月之后,2018年4月28日,中原消费金融宣布累计放款金额突破100亿元。半年报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原消费金融累计放款额已超过2000亿元,累计放款突破5740.97万笔,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连串数据的背后,来自于中原消费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初心与执念。
近年来,中原消费金融持续进行数字化战略布局,打造了全方位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自主获客”“智能风控”“数字化运营”三大数字化核心能力体系。
在自主获客方面,中原消费金融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深耕细分客群,结合行业内不断涌现的流量业务场景,充分利用自研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联合构建获客模型,建立360°精准营销体系,为不同职业、不同需求的客户群体推出相应的产品。同时,通过延伸服务触角,创新业务模式,中原消费金融不断扩展金融服务范围,已实现客户衣、食、住、行、用等全场景覆盖。
在数字化运营方面,中原消费金融打造了“AI模型平台和BI指标体系”,该平台内部署了大量数据模型,能够充分利用数据智能驱动业务运营与经营决策,沉淀数据资产,提供数据赋能,体现了“用数据说话”的文化氛围。
建立壁垒、把握竞争的主动权,树立行业标杆
“金融业的未来竞争一定程度上就是金融科技的竞争。要建立竞争壁垒、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就得持续沿着基础性科技创新这一主线进行正确的资源配置。这是中原消费金融科技发展的方向。”近日,大河财立方对话中原消费金融首席信息官许志锋,深度了解该公司的科技发展历程。
许志锋告诉记者,早在2018年中,中原消费金融用1年多的时间,业务申请授信进件量就已从单日几千单增至十几万单,放款金额从单日几万元增至过亿元。在此背景下,成立之初使用的消费信贷系统在稳定性、可用性和扩展性方面的诸多瓶颈及缺陷逐渐暴露,已难以持续支撑公司产品创新及业务快速稳健发展。搭建新的消费信贷系统,势在必行。
许志锋坦言:“当时我们目标很明确:起步即领先!我们就是奔着BAT的技术能力和行业标杆的服务背景去的”。
当年,许志锋带领团队“北上南下”,一路到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走访百信银行、微众银行、张家港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调研阿里、腾讯、百度等一线技术厂商。
结合公司业务特点和新技术发展趋势,许志锋认为,基础设施必须云化,需要构建支持分布式、微服务的一整套应用架构,实现高并发、高弹性、高可用、高容错、易维护,新一代信贷业务系统必须架设在“云”上。
“‘上云’在消费金融领域没有先例,充满难以想象的挑战。”许志锋说,“但我希望我们所做的事是具前瞻性的,要做到就算放在未来5年,我们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我认为我们是在实现一个需要拼尽全力跳起来才能摸得到的目标”。
正是在这样打基础、利长远的前瞻性战略下,中原消费金融基于微服务和私有云架构,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消费信贷系统于2020年5月正式上线,成为消费金融行业首家基于私有云架构自研核心业务系统的企业。
据许志锋介绍,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上线后,大幅提高了中原消费金融以服务和数据为中心的核心系统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实现了以数字科技指导业务运营。除了系统运行更平稳、可支撑的交易量更高、用户体验更好,新系统遵循了更先进的架构原则,新产品开发周期显著缩短,大大提升了研发效率,打造了一支高效敏捷的核心研发团队。
人才的发展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了解,目前中原消费金融科技人才占比超过员工总数的50%,他们多数来自于IBM、京东、华为、腾讯等头部科技公司,中原消费金融公司具备强大的自研人才优势。
得益于人才和技术储备,中原消费金融新核心系统从技术选型、系统设计,到软件工程实施、数据迁移和业务验证等工作,完全由自有团队主导完成,凸显了中原消费金融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决心与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成立6年来,中原消费金融成功申请了“数据存储装置”“拉链表生成”“达布牛系统”“歌者系统”“离线数据仓库”“破壁系统”“实时数据系统”等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证书177份。
在技术和人才的支撑下,中原消费金融不断加强对金融数据安全管理的建设,近日,中原消费金融获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颁发的数据安全管理能力认证证书,成为消费金融公司中首家获得数据安全管理能力认证的机构。
普惠甘霖惠及新市民、助力乡村振兴,拥抱未来新变局
科技创新,不仅让中原消费金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脱颖而出,更是打破了物理时空的限制,将消费金融服务延伸到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触达的群体,拓宽了金融服务半径,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深度,不断满足新市民、乡村居民等群体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得以前所未有的扩大,但在2022年,国内仍有高达3亿人的新市民群体金融需求有待进一步被满足。
今年3月,银保监会、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金融服务,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中原消费金融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针对新市民群体,中原消费金融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新市民用户群体精准“画像”、分类对接,根据不同职业的用户群体推出相应产品,另外还通过专属客户经理为新市民提供更高额度和更加便捷的服务。截至目前,中原消费金融通过延伸服务触角,创新业务模式,已实现新市民衣、食、住、行、用等全场景覆盖,累计服务新市民用户超过600万人。
针对乡村居民,中原消费金融在乡村振兴数字综合服务平台中上线定制化普惠金融产品,让农村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消费金融信贷产品。
此外,中原消费金融还以数智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数字化升级,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
记者了解到,中原消费金融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通过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等手段,改造河南省滑县大子厢后街村温室大棚,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该项目预计年收益600万元,并可促进区域内温室产业的发展,提升果蔬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带动电商、物流业的发展,为周边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提供就业机会。
六载乘风破浪,金融科技浪潮涌动,中原消费金融深练内功踏浪前行,不断提升自身核心能力,抢占了数字化变革的先机。
六载奋楫远航,金融回归“民本”初心,中原消费金融以人为本情系民生,践行普惠金融使命,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1800万民众。
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启征程。以“金融服务”为笔、以“科技创新”为墨,中原消费金融已在中原大地绘制一幅靓丽风景画。
新时代、新征程,新担当、新作为。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原消费金融将不断深化对“金融为民”的认识,乘着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东风,坚定“上网下乡、数智未来、守正创新、砥砺前行”的战略路径,不断探索布局新技术、新应用,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满足用户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数字化浪潮依然在滚滚推进,下一个六年,中原消费金融如何迎接新的时代大变局,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值得期待。
责编:陈玉尧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原消费金融合作的平台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