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并如何避免无效社交社交媒体上的网络诈骗?

I. 引言扫码支付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支付方式,然而,扫码支付诈骗也随之增加。本论文旨在分析扫码支付诈骗的技术理论和提供相应的避免措施,本论文的目的是帮助用户了解扫码支付诈骗的技术原理,提供相关的避免措施,并促进公众对该问题的认识和警惕性的提高。本论文将首先分析扫码支付诈骗的技术理论,包括二维码生成与篡改、社交工程和欺骗手段、中间人攻击技术以及数据窃取和钓鱼网站。然后,论文将提供一系列避免措施,如自主扫码、核实支付信息、信任可靠商家、个人信息保护措施以及教育与宣传。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论文将验证所提供的技术理论和避免措施的有效性。II. 扫码支付诈骗的技术理论分析A. 二维码生成与篡改技术1. 二维码生成原理二维码是一种将信息编码成黑白方块图案的矩阵条码。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算法生成,其中包括数据编码、容错性处理、码制生成、格式和版本信息添加、嵌入定位标识这五个步骤,2. 篡改二维码的方法和工具骗子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和工具对二维码进行修改调整二维码的内容、链接或金额,使得用户在扫码之后会造成损失。B. 社交工程和欺骗手段社交工程是指通过心理操纵和欺骗手段获取信息或获得他人信任的过程。社交工程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人的信任倾向、社会工程师的表演技巧、信息收集、心理操纵。社交工程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钓鱼邮件、电话诈骗、冒充身份、假装技术支持等。攻击者利用社交工程的目的可以是窃取个人信息、获取机密数据、入侵系统、进行身份盗窃或实施其他恶意行为。C. 中间人攻击技术1. 中间人攻击的原理和过程中间人攻击是指攻击者在通信的两端之间插入自己,以窃取、篡改或干扰通信数据。攻击者冒充合法的通信方,使双方都不知道他们之间存在一个中间人。中间人攻击的一般原理和过程:偷听通信、中间人欺骗、数据篡改、中继通信,通过以上步骤实现中间人攻击。2. 中间人攻击在扫码支付诈骗中的应用中间人攻击在扫码支付诈骗中可以被用于欺骗和窃取支付信息。以下是中间人攻击在扫码支付诈骗中的一种可能应用方式:伪造支付页面:攻击者可以通过中间人攻击方式,篡改用户与商家之间的通信,将正常的支付页面替换为伪造的支付页面。当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时,他们实际上将支付信息发送给了攻击者而不是商家。3.避免措施使用安全通信协议:确保通信双方使用加密和身份验证的安全通信协议,如HTTPS、SSH等,以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避免使用不可信的网络:尽量避免使用公共无线网络或不受信任的Wi-Fi热点,因为它们更容易受到中间人攻击;更新和保护设备: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网络设备的安全补丁,使用防病毒和防火墙等安全工具保护设备免受恶意软件感染;验证证书和身份:在进行在线交易或访问敏感信息时,确保网站使用受信任的证书,并验证通信方的身份;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通过使用VPN,可以加密通信并防止中间人攻击者窃取数据。D. 数据窃取和钓鱼网站1. 钓鱼网站的工作原理钓鱼网站是一种欺诈手段,通过伪装成合法和信任的实体,如银行、社交媒体平台、电子商务网站等,来骗取用户的敏感信息。通常涉及以下步骤:伪装成合法实体、诱导用户访问、欺骗用户获取信息、收集用户信息。通过以上步骤获取敏感信息后,攻击者可以将其用于各种恶意活动,如非法访问用户账户、进行金融欺诈、发送钓鱼邮件、身份盗窃等。E.扫码支付诈骗中的欺骗手段案例分析二维码替换:攻击者将正常商家或个人的收款二维码替换为自己的二维码。当受害者扫描并支付款项时,资金会直接转入攻击者的账户。攻击者可能通过假冒网站、恶意软件或社交工程等方式获取受害者的二维码,并将其篡改。购物欺诈:攻击者在网上或二手交易平台上发布虚假商品信息,吸引买家扫描支付二维码进行购买。然而,一旦支付完成,攻击者却不发货或提供虚假的商品,导致受害者损失资金。假冒公众号或商家:攻击者创建与知名品牌或公众号相似的假冒账号,并发布虚假的优惠活动或商品信息。当受害者扫描支付二维码时,资金会直接转入攻击者的账户,而没有实际的商品或服务提供。社交工程:攻击者通过社交工程手段,例如电话诈骗、假冒客服等,欺骗受害者扫描支付二维码。攻击者可能冒充警察、银行工作人员或技术支持人员,编造紧急情况或问题,诱使受害者迅速支付款项。偷取个人信息:攻击者通过发送钓鱼邮件、恶意链接或恶意应用程序,诱使受害者泄露个人敏感信息,例如支付宝、微信等支付账户的登录凭据。随后,攻击者利用这些信息扫描受害者的支付二维码进行盗取资金。III. 扫码支付诈骗的避免措施A. 自主扫码原则1. 自主扫码的重要性和好处自主扫码意味着用户主动控制扫描行为,可以更好地防止受到诈骗。用户应该避免扫描未经验证的二维码。2. 如何判断可信的二维码用户可以验证二维码的来源,比如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二维码,或者使用可信赖的支付应用进行扫描。B. 核实支付信息1. 核对支付金额和收款方信息的重要性用户应该仔细核对支付金额和收款方的信息,确保其准确无误。2. 如何核实支付信息的有效性用户可以通过与商家沟通确认支付信息,或者使用安全支付平台进行核实。C. 信任可靠商家1. 商家信誉评估的方法和指标用户可以评估商家的信誉,例如查看其在线评价、口碑和信誉评级等。2. 如何选择可信任的商家进行交易用户应该选择有良好声誉和信誉的商家进行交易,以降低受到扫码支付诈骗的风险。D. 个人信息保护措施1. 重要个人信息的保护意义保护个人信息对于防止诈骗行为至关重要,用户应该谨慎处理和共享个人敏感信息。2.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和工具用户可以采取措施,如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新软件和应用程序、避免点击可疑链接等,保护个人信息安全。E. 教育与宣传1. 扫码支付诈骗的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性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扫码支付诈骗的认识和警觉性,促使用户采取防范措施。2. 如何提高公众对扫码支付诈骗的认识和警觉性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布教育资料和提供安全意识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扫码支付诈骗的认识和警觉性。IV. 结论本论文通过分析扫码支付诈骗的技术理论和提供相应的避免措施,旨在帮助用户了解和防范扫码支付诈骗的风险。在不断发展的支付方式中,用户的警惕性和个人安全意识的提高至关重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减少扫码支付诈骗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要的话五毛一张打包带走,总共两万套,不议价。”一位卖家用微信语音这样说。他还发来两套手持身份证的人脸照片截图。  近日,有关媒体调查发现,一些网络黑产从业者利用电商平台,批量倒卖非法获取的人脸等身份信息和“照片活化”网络工具及教程。专家提醒,这些人脸信息有可能被用于虚假注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人脸数据0.5元一份修改软件35元一套  媒体调查发现,在淘宝、闲鱼等网络交易平台上,通过搜索特定关键词,就能找到专门出售人脸数据和“照片活化”工具的店铺。  在淘宝上,部分卖家以“人脸全国各地区行业可做,信誉第一”“出售人脸四件套,懂的来”等暗语招徕买家。随机点进一家出售“××同城及各大平台人脸”商品的店铺,旋即跳转到闲鱼界面。在该卖家的闲鱼主页中,售卖的商品为部分平台包含用户人脸的信息数据。  在闲鱼平台,不少卖家公开兜售人脸数据。为了保证店铺的“正常运营”,卖家常怂恿买家通过微信或QQ沟通议价。近日,有媒体随机咨询其中一位卖家,对方用语音答复道“加微信聊吧,这个说多了会被封”,并发来了微信号。  除售卖人脸数据外,一些“胆大”的闲鱼卖家还出售“照片活化”工具,利用这种工具,可将人脸照片修改为执行“眨眨眼、张张嘴、点点头”等操作的人脸验证视频。  “一套(‘照片活化’)软件加教程35元,你直接付款,确认收货后我把链接发你。”一位闲鱼卖家在闲鱼对话框内使用语音与消费者议价。在消费者完成支付并确认收货后,卖家通过百度网盘发来一个文件大小约20GB的“工具箱”,“工具箱”里有虚拟视频刷机包、虚拟视频模拟器和人脸视频修改软件等工具,还有相关工具的操作教程文件。  还有一位卖家在添加消费者QQ好友后,先发来了一些单人手持身份证的样本照片,随后展示了其利用工具修改上述照片后欺骗某网络社交平台人脸识别机制的效果视频。  目前,媒体调查中发现的一些线索移交有关公安机关。  倒卖的人脸数据拿来做什么  “如果只是采集个人的人脸信息,比如在马路上你被人拍了照,但是没有获得你的其他身份信息,隐私泄露风险并不大。”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说,问题在于,当前网络黑市中售卖的人脸信息并非单纯的“人脸照片”,而是包含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的一系列敏感数据。  一位倒卖“人脸视频工具箱”并声称可以“包教会”的卖家说,只要学会熟练使用“工具箱”,不仅可以利用这些人脸数据帮他人解封微信和支付宝的冻结账号,还能绕过知名婚恋交友平台及手机卡实名认证的人脸识别机制。这位卖家还传来了帮一些“客户”成功解封冻结账号的截图。  “从技术角度看,将人脸信息和身份信息相关联后,利用系统漏洞‘骗过’部分平台的人脸识别机制是有可能的。”人脸识别技术专家、厦门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总监贾宝芝博士认为,尽管一些金融平台在大额转账时需要多重身份认证,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网络黑产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绝不能因此忽视账户安全。  何延哲举例:如果人脸信息和其他身份信息相匹配,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以盗取网络社交平台账号或窃取金融账户内财产;如果人脸信息和行踪信息相匹配,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于精准诈骗、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  这些包含人脸信息和其他身份信息的数据从何而来?有卖家透露,自己所售卖的人脸信息来自一些网贷和招聘平台;至于如何从这些平台中获取此类信息,对方没有作答。  谨防人脸信息非法泄露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被用于金融支付、小区安防、政务服务等诸多场景,既提高了便利性,也通过数据交互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安全性。  但是,人脸数据如果发生泄露或被不法分子非法获取,就有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对此应保持警惕。  去年8月,深圳龙岗警方发现有辖区居民的身份信息被人冒用,其驾驶证被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冒用扣分。  在开展“净网2020”行动中,龙岗警方经多方侦查发现,有不法分子使用AI换脸技术,绕开多个社交服务平台或系统的人脸认证机制,为违法犯罪团伙提供虚假注册、刷脸支付等黑产服务。截至目前,龙岗警方在广东、河南、山东等地已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3名。  据警方介绍,在上述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照片进行一定预处理,而后通过“照片活化”软件生成动态视频,骗过人脸核验机制。随后,通过网上批量购买的私人社交平台账号登录各网络服务平台注册会员或进行实名认证。  人脸信息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业内专家认为,对倒卖人脸信息的黑色产业链必须予以严厉打击,立法机关需统筹考虑技术发展与信息安全,划定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红线;监管部门也应对恶意泄露他人人脸和身份信息的违法行为予以坚决制止。  明年将施行的民法典,对自然人个人信息的范畴进行了专门说明,生物识别信息被纳入其中。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认为,除民法典外,正在制定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也应对人脸等生物特征信息的保护作出安排;立法要充分考虑人脸这一特殊身份信息的可获得性,不能让制定出来的法律因执行难而流于形式。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执行主任吴沈括认为,网络平台对平台上的交易行为负有监管义务,应严谨审核卖家资质,对平台内经营者的合规情况进行监控、记录,不应允许发布任何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或法律法规禁止的物项。  贾宝芝建议,相关平台在制定人脸识别安全规范的过程中,要强调“人脸数据等生物特征信息”与“其他身份信息”实行完全隔离存储,避免将人脸数据与身份信息相关联后发生批量化泄露。  对于曾经上传过清晰手持身份证照片或同时上传人脸照片并填写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的用户,专家建议,应在开启人脸验证的同时,尽可能选择多重验证方式,减轻单重人脸验证风险。(来源:新华视点)

2023-12-21 12:51
来源:
科技大头条发布于:河北省
火眼金睛 识破电诈百般骗术 江岸区第二届“科普云课堂”第六讲开讲
2023-12-21 11:31·武汉科技报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诈骗的新技术 AI 人工智能是什么?”“AI 诈骗有哪些手法?”12月20 日,江岸区第二届“科普云课堂”第六讲在武汉科技报开讲,活动特邀武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警务技术一级主管潘黎担任主讲嘉宾,主题聚焦于电信网络诈骗,以《如何识诈防骗》为题,为民众识别各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指点迷津”。
本次活动由武汉科技报全程网络直播,在央视频、科普中国、武汉科技报等平台总计超过80 万人次观看。
围绕电信诈骗、诈骗手法、识诈防诈、国家反诈四个方面,潘黎针对当前新型技术手段,结合当下典型案例、各种真实数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全方位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
“来看看AI换脸有多强。整个过程仅9秒钟,被骗走了245万元!”讲座伊始,潘黎用b站一段利用人工智能变换各种人脸的视频,向大家展示了当下诈骗的新技术——AI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在进步,诈骗手段也花式翻新。”结合各种案例,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包括 AI 数字人等各种新型AI 诈骗新技术,冒充公检法、网络刷单、杀猪盘、冒充客服等当下盛行的各类诈骗手法。
预防电信诈骗十守则
“电信诈骗的蔓延性大、发展迅速、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大家都要提高警惕,始终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潘黎提醒大家说道。为了让大家能更精准识别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他向大家讲解了“手机短信内的链接都别点”“凡是索要‘短信验证码’的全是骗子”等预防电信诈骗的十守则,帮助大家练就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的“火眼金睛”。
讲座最后,潘黎重点推荐了国家反诈 APP 作为防诈利器。“学会、熟知并运用好这些小技巧,相信我们定会迎来‘天下无诈’的世界!”作为一名在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丰硕“战果”的防诈专家,潘黎希望大家能将今天听到的小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亲人、朋友,避免更多人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如何了解当下最新的诈骗套路并进行防范呢?”“如何甄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的网络诈骗?”“当前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最大的难题、打击重点是什么?”在提问互动环节,大家纷纷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潘黎一一进行详细解答。
据悉,“科普云课堂”是江岸区科协积极打造的“互联网+科普”全新科普品牌,截至目前已连续开展十余期,累计受众超过 700 万人次。接下来,江岸区“科普云课堂”将继续聚焦于与民众息息相关的话题,带来更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普讲座,助力全民科学素质的有效提升。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江岸区科学技术协会、江岸区大智街道办事处主办,湖北省科普融媒体联盟、武汉科技报承办。江岸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冯冲,党组成员、副主席顾丽红,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冯崇坚,大智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邹雄文,党工委委员、人民武装部部长彭小波,武汉科技报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金枝出席本次活动。
现场互动》》》
互动提问 1:当下诈骗手法、套路花样更新,如何能了解到最新的诈骗手段,以更好地防范?
潘黎:防范诈骗首要的就是要保护好个人隐私,平时尽量避免过多地在社交媒体、互联网上暴露自己的信息;其次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抖音等社交媒体、国家反诈 APP 上了解当下最新的诈骗手段。
互动提问 2:如果被骗,资金还能追讨回来吗?
潘黎:当前诈骗分子实施诈骗的流程日益标准化,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公安机关会遵循“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拦截”的原则,同时做好资金预警工作尽量避免市民的财产损失。市民们在转账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可以将到账时间设定为“2 小时到账”或者“24 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尽量通过电话询问具体信息,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
互动提问 3:如何甄别人工智能实施的网络诈骗?
潘黎:面对人工智能诈骗没必要过多的恐慌,但要保持警惕;国家已对境外诈骗分子实施打击,他们在诈骗手法的迭代上相对较为延缓,新产业链的形成也还需要一定周期。防范诈骗的核心是转账要保持警惕,不确认不转账。
互动提问 4: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主要的困难点是什么?
潘黎:电信网络诈骗分子隐蔽性强,通过借助技术手段采用虚拟沟通方式,因此打击难度最高。当前国内公安机关打击网络诈骗的重点是电话卡、银行卡的灰色产业链,鉴于已经有不少诈骗头目回流到国内,因此下一步打击的重点是曾经在国外、现在回到国内的诈骗团伙。
互动提问 5:除了讲座中提到的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之外,还有哪些较为常见的诈骗手段?
潘黎:诈骗手段的延伸方式很多,套路千万种,各个方式都能结合运用,目的就在于让人在某个瞬间产生错误的认知进而相信诈骗分子,或者利用人的贪念、恐惧心理实施诈骗,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与家人、朋友商量,避免掉进诈骗分子的陷阱被骗。
互动提问 6:快递包裹出现问题时,正常情况下接到的电话应该是市公安局还是派出所呢?
潘黎:诈骗分子实施诈骗之前会通过快递包裹,促销场合、购房、抽奖、投票、网站注册时填写的个人信息精准地获取个人相关信息。快递包裹出现问题时,公安机关会通过单位座机联系市民,可通过再次回拨电话的方式确认是否为诈骗分子。
来源:武汉科技报
记者:徐璐
摄影、视频:徐阳
编辑:徐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避免无效社交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