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消金如何运用用户思维的理解来提升服务质量?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银保监会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单看消费金融公司的定义,很难联想到消费金融和“技术”之间会存在深度关系。过去消费者大多是通过去银行柜台办理相关业务,所以普遍认为无需太多技术作支撑。事实是,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金融机构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数字化转型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助力。而由于消费金融公司本身的特性,只有科技创新才是赢得未来的关键,通过数字技术可以解决诸多客户因征信不足、居住地金融基础设施水平较弱等带来的消费金融服务能力不足难题。本文将以消费金融业务为背景、以科技创新为维度揭秘消费金融行业背后的数字技术及数字化技术创新成果。一、消费金融业务背后的数字技术消费金融作为数字金融链条上的一环,在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借助数字化手段,消费金融公司能解决部分传统金融机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客户仅通过一个金融app就能实现线上全流程的贷款申请、审批、授信、还款等,要将一笔实实在在的钱发放给素未谋面的人,如何证明他的身份、如何做好风控、如何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等,这些都需要“技术”来解决。那么,消费金融背后都涉及到哪些数字技术呢?1. 消费金融的业务框架如图1所示(基于各大消费金融公司对业务的介绍,以及检索到的公开资料,整理出消费金融业务框架简要示意图),要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满足全国范围内征信空白客户的金融需求,需要有扎实的基础技术作支撑,有强大的业务系统和服务环境来连接用户,需要建立以业务系统为基础的从贷前、贷中、贷后及营销/获客等业务活动环节来提升服务方的服务能力,需要建立多维度的服务渠道来触达用户,显而易见,数字消费金融确实是一个集技术与金融为一体的庞大的数字金融集群:图12. 浅析消费金融涉及的数字技术纯线上的消费金融有用户量大、数据全、维度多的特点,传统的用户管理方式和风控逻辑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消费金融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打造人脸识别、声纹识别、唇语识别、语音识别、OCR识别、意图识别、活体检测、话术模型、语音质检等通用基础技术,赋能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资管、智慧双录、反欺诈等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被应用到消费金融业务的各个环节,包括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以及获客/营销等环节。贷前做好实名认证、授信风控、额度利率和合同签署准备等,贷中生成借据、发放资金、支用风控管理、生成借款合同等,贷后回收资金、计息入账、资产管理、上报监管等。目前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大多数需要通过消费金融公司开发的金融APP完成,还结合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以及其他互联网渠道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消费场景,提供7*24小时的非接触服务,力求做到千人千面、高效、不间断、不打烊的普惠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增强客户粘性。如面对获客成本高、息差收窄的大环境,需要通过智能投放、社交传播等技术手段营销和获客,以减少营销和获客成本。二、消费金融行业的数字科技专利情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专利作为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核心资产。在消费金融行业(以下简称消金行业),各公司的专利申请情况如何呢?1. 消金行业的数字科技专利概览消金行业共有3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截至2022年9月16日,专利申请量共1085件,包括发明1011件、实用新型3件、外观设计71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93.2%;发明专利共授权251件,驳回&撤回64件,发明专利授权率为77.2%。tips:因未公开的专利申请公众无法检索到,本文的研究对象均为已公开的专利申请,其来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第三方专利数据库patentics,下文不再特别说明。专利申请有18个月的公开延时,因此2021/3/15之后的专利申请量较实际申请量少。图230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共有19家申请了专利,其专利申请量排名如图2所示,排名top3的公司分别为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上消费)、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消金)、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联金融),这三家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均超过100件、共计占消金行业专利申请量的71.4%,其中马上消费以496件位居第一、占消金行业专利申请量的45.7%。据马上消费披露,截至9月已申请发明专利830件,预计年底将突破1000件。包括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内的16家消费金融公司共申请专利310件、占消费金融行业专利申请量的18.6%,另有11家公司暂未检索到专利申请。综上可知,消金行业的专利申请以发明为主,专利含金量较高。发明专利授权率高,专利质量较好。专利申请集中在少量头部企业手中,发展不够平衡。2. 申请量top3公司的数字科技专利申请概览图3图4如图3和图4所示,马上消费申请的均为发明专利,共计496件,第一件专利申请于2017年9月4日,是最早申请专利的消费金融公司,说明该公司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强;2018-2020年这三年的专利申请量较平稳,2021年开始专利申请量有较大幅度增长。马上消费的发明专利已授权128件,授权率为79%。平安消金成立于2020年,专利申请量共计147件,包括122件发明和25件外观设计专利。第一件专利申请于2020年11月5日,且在公司成立当年已申请专利75件,可以看出平安消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强。目前,平安消金的发明专利均在审查中,暂无发明专利授权或驳回。招联金融成立于2015年,专利申请量共计133件,包括130件发明和3件外观设计专利;第一件专利申请于2018年4月28日,2019-2021三年的专利申请量较平稳。招联金融的发明专利已授权25件,授权率为92.6%。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21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发明授权率为55%。招联金融和马上消费的专利授权率较我国发明专利授权率高出很多,说明这两家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综上可知,三家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都很强,其中,马上消费专利申请最早、申请量最多、申请量增长最快、专利授权率高、技术创新水平较高;平安消金成立第一年就有大量专利申请,专利保护意识较强;招联金融专利申请量平稳,专利授权率最高,技术创新水平较高。3. 申请量top3公司的数字科技专利质量概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的《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1)》,明确提出要引导各地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上转变。何为高质量专利,业界对此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一般而言,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数越多,可以认为专利保护的内容越多;申请文件页数越多,可以认为申请人对专利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内容更全面,越能支持权利要求获得更大的保护范围。因此,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数和申请文件页数,可以作为初步衡量专利申请质量的两项指标。图5图5为三家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权利要求数汇总图,如图5和表1可知,马上消费的发明专利申请有46.8%的权利要求超过10项,其中,有39.1%的权利要求在11~15项,有6.9%的权利要求在16-20项;有0.8%的权利要求大于20项;在2021年和2022年尤其突出,权利要求数超过10项的专利申请分别占比69%和57%。这意味着马上消费将有46.8%的专利申请需要支付超项费。平安消金和招联金融的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98%在10项及以内,各自仅有2件的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超过10项。图6图6为三家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页数汇总图,如图6和表2可知,马上消费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页数为10页及以内占比3%,分布在2017和2018年;11-20页占比50%,主要分布在2018-2021年;21-30页占比37.5%、主要分布在2021年和2022年;31-40页占比8.9%,主要分布在2021年和2022年。可以看出,马上消费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在2018年有明显改善,且之后几年显著提升。平安消金的发明专利申请页数均在11-30页,其中11-20页占比88.5%,21-30页仅有11.5%招联金融的发明专利申请页数均在11-30页,其中11-20页占比64.4%,21-30页占比35.6%、且数量在逐年递增。可以看出,招联金融的专利质量在稳步提升。再结合其高授权率,招联金融的专利质量总体较好。
综上可知,马上消费从2018年开始专利质量明显改善,在《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1)》发布后,其专利质量显著提升,且2021和2022年的专利质量优于平安消金和招联金融;专利质量提升的同时,专利数据也快速增长,实现质与量并驾齐驱。此外,马上消费有46.8%的专利申请需支付超项费,约5%的专利申请需支付超页费,可以看出其在知识产权方面投入了较大的成本。招联金融的专利质量在稳步提升,结合其高授权率可知招联金融的专利质量总体较好。tips:权利要求超10项,需交150元/项的超项费;说明书和附图操30页,需交50元/页的超页费。4. 申请量Top3公司的数字科技专利分布图7图7为专利申请量top3消金公司的发明专利技术分布图,如图7可知,三家公司的专利技术均主要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业务系统,少量涉及云计算;另外,平安消金和马上消费有少量区块链专利技术,招联金融暂无区块链专利技术。其中,马上消费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业务系统的专利申请量远高于招联金融和平安消金。马上消费的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智能获客、智能营销、资产管理、支付账务管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交互界面、业务系统运维等场景,另有少量应用于智慧办公、智能养鸡、保险、电子凭证等场景。平安消金的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在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智能营销、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交互界面、业务系统运维等场景,少量应用于电子凭证、智慧出行等场景。招联金融的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智能风控、智能客服、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交互界面、业务系统运维,少量应用于资产管理、支付账务管理等场景。综合《消费金融业务框架简要示意图》及上述专利技术分布可知,三家公司均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能力,切入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智能获客、智能营销、资产管理等业务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并通过其业务系统为用户提供“7*24”不打烊、不断线服务,以及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线上服务需求。绝大部分专利技术均与其主营业务、产品及核心技术高度适配,可以证明这三家企业的技术具有先进性,具有持续创新的能力。此外,存在少量与主营业务弱相关的专利申请,如马上消费有少量智慧养鸡和智慧办公的专利技术,平安消金有少量智慧出行的专利技术。据环球网,《AI为散养土鸡计数建模,“智慧养殖”解决乡村振兴痛点》[1],马上消费“慧养鸡”获“2022年重庆数字乡村十佳示范案例”,说明其充分展示了在践行乡村振兴方面的社会责任。据财经网,《马上消费打造了高效数字化办公协同平台 实现业务+办公全面数字化》[2],说明其在着力打造绿色低碳的办公+金融服务。据搜狐网,《平安智慧交通金国新:发挥数据真正的价值,让城市更智慧》[3],说明其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有探索。三 数字科技助推头部消金企业的业务发展分析专利申请量top3的消金公司中,招联金融和马上消费为消金行业的头部企业,数字科技又是如何助推其业务发展的呢?1.马上消费的业务发展分析根据公开资料(百度百科及马上消费官网等),绘制《马上消费的业务发展和社会责任》图,图中示出了其数字技术相关的大事件、业务里程碑及社会责任大事件。图8如图8所示,马上消费在2015年成立当年就自研了金融APP,并开始深耕科技自主创新。到2020年,仅用 5年时间实现注册用户从0-1亿突破,离不开背后的数字技术支撑,如其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唇语识别、智能语音识别、声纹识别,智能空号检测、OCR识别等通用技术及智能交互平台、风险管理平台、智慧双录系统、智能语音实时质检、刷脸支付、智能客服系统、智能联络中心系统、智能贷后管理系统等产品解决方案。2022年马上消费的注册用户已突破1.6亿,且上半年安逸花app月平均活跃度近1000万,月活居消费金融行业第一。在后疫情时代,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数字技术功不可没。首先,数字科技的背后,离不开马上消费的战略布局,据中国网财经[1]报道,马上消费将“科技自主研发”战略上升到公司的核心战略布局,紧跟国家战略,始终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借助科技力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实现降本增效,力求打造成科技驱动型金融机构。数字技术的背后,离不开数字人才团队的建设。据人民网[2]报道,马上消费已组建了1700人研发团队,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超70%;引进国家级、省部级以及“鸿雁计划”等高层次人才超30人,博士20余名。其次,马上消费通过产学研合作、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建重庆应用数学中心、联合成立可信AI联合实验室等途径,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在消费金融领域的研发创新和深度应用。再次,马上消费利用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智慧养殖大数据平台”获“中国金融年度优秀社会责任项目”;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荣获“2021年度碳中和先锋绿色金融企业”,并在2022年打造数字化办公协同平台,实现业务+办公全面数字化。据报道,截至2022年9月,马上消费通过自研金融云的绿色基础设施,已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739吨;通过全线上化运营,使用电子合同、电子凭证等,累计减少122.42万吨碳排放;通过机器人客服,语音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17吨。最后,马上消费的数字技术成果也获得工信部、公安部等部委的认可,如获工信部中国信通院“大数据平台安全专项认证”、“安逸花”APP通过公安部网络应用人脸识别和活体检测技术安全性检测、人脸识别一体机通过公安部检测中心检测等。2.招联金融的业务发展分析根据公开资料(百度百科及招联金融官网等),绘制《招联金融的业务发展和社会责任 》图,图中示出了数字技术相关的大事件、业务里程碑及社会责任大事件。图9如图9所示,招联金融于2015年成立于深圳。深圳作为创新之城,招联金融也秉承深圳的创新基因。基于自研的“AI智慧大脑”、大数据深度挖掘的“风云”风控系统,发挥金融技术优势,以智能化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快速安全的金融服务。到2021年底,招联金融的注册用户已突破1.5亿,且2022上半年招联金融app月平均活跃度超362万,月活居消费金融行业第二。在后疫情时代,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数字技术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招联金融的数字技术创新成果获得认可,如获前海“2017年制度创新实验室”称号、获2019年度“深圳市金融科技专项奖二等奖”、2018-2020年连续三年荣获前海优秀金融创新案例、获“2021年度杰出消费金融公司天玑奖”等。招联金融通过联合成立智慧金融实验室、成立招联金融和腾讯云联合实验室、成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联合成立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等途径,围绕金融安全、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机器学习和反欺诈等数字金融科技领域关键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及产学研合作,推动其在消费金融领域的研发创新和深度应用。招联金融利用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推出“乡村振兴惠农计划”;作为头部消金企业,也在不断地践行其社会责任,如 “全民反诈公益直播”入选城市信用建设典型案例、“风险防控”入选《深圳银行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集》。数字技术的背后,离不开数字人才团队的建设。据零壹财经[1]报道,截至2019年6月末,招联金融在岗员工840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0.4%。综上可知:消金行业的两家头部企业,各自都在用实际行动,并根据《金融科技发展规划 (2022-2025年)》[2]中 的“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发展原则,践行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助力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三、总结及展望
从消费金融行业的业务模式、专利申请及头部企业的重要业务发展历程可知,消费金融领域正在进行技术领域的深度变革,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及金融云等技术赋能整个消金业务往更加智能化、更加便捷化、更加低碳节能及更具有社会责任化方向高速发展,我们相信,消费金融行业将会通过更加普惠低碳的服务,助力国家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添砖加瓦。
近日来,关于消费金融的政策持续推出,行业发展备受关注。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党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消费金融,助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有业界专家指出,从消金机构贴近市场、灵活高效特性出发,做好普惠金融、数字金融两篇大文章,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中贡献力量。普惠金融是各大消金机构必争的主阵地。从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到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走过了十年历程。这十年来,普惠金融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持续提升。这十年,同样也是消费金融行业飞速发展的十年。作为普惠金融产品重要的提供者,消费金融机构与普惠金融同频共振。《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突出消费金融公司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功能,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如何实现双赢?消金机构应该在哪些方面发力?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消金机构如何通过科技赋能,让普惠金融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满?马上消费作为头部消金机构,给出了示范性样本。成立8年来,马上消费充分发挥国家规范牌照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深挖传统金融机构难以全面覆盖的长尾客户需求,创新解决农民群体的痛点问题,以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打造普惠金融发展样本。精准触达用户:解决长尾客群金融服务难题普惠金融的核心要义,就是建立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让农户、外来务工人员、新市民等群体,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金融服务覆盖面明显扩大,全国银行机构网点覆盖97.9%的乡镇,基本实现机构网点全覆盖。但值得关注的是,仍有不少的人群由于征信记录基本空白等原因,被排除在零售金融网络外。这些银行覆盖不到的长尾客群,正好是消金行业所需要触达的人群,消费金融公司错位发展和银行的形成补充,让金融服务覆盖面更广。“消费金融试点的初衷,就是服务银行不敢覆盖的长尾客群,解决他们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马上消费党委书记曹景泉表示,马上消费的用户颇为“下沉”,旗下重要的消费金融产品“安逸花”客群有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有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型灵活就业人员……他们多是对金融服务有需求,且渴望金融服务可负担、可便利、可获得的人群。换句话说,马上消费精准抓住了普惠金融体系中消金行业的服务用户。其搭建了“场景+科技+开放”的综合性数字化平台战略,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覆盖更多征信“白户”和传统银行服务“盲区”,将普惠金融业务下沉拓展至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农村地区。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目前,马上消费下沉拓展至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农村地区,笔均贷款3000元左右,服务农村用户超3600万人,交易总额近6500亿元;服务县域用户超4200万人,交易总额超8000亿元。精准解决痛点:开创“金融科技+保险+银行”新模式让农民 “享实惠”虽然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从需求层面来看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其中突出的便是农户群体融资难问题。不久前发布的《实施意见》中也特别提及针对农户等群体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提高对农户、返乡入乡群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水平。以养鸡为例,养殖户由于缺乏抵质押物、抗风险能力差,且生产经营风险较大,往往更难获得贷款,难以扩大生产规模。马上消费积极针对这一痛点问题,创新了“金融科技+保险+银行”的金融模式,与国任保险两江中心支公司、渝北银座村镇银行一起,今年3月成功帮助养殖户钟桃的散养土鸡项目获30万元贷款授信,这也是国内首笔通过该模式支持散养土鸡项目的贷款。马上消费研发的智慧养殖大数据平台及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对鸡舍的智慧化管理,并向渝北银座村镇银行和国任保险两江中心支公司开放,以便保后监测、贷后管理及跟踪回访。而数据实时跟踪功能把“动产”转换为“不动产”,有助于银农融资对接。不仅如此,马上消费发挥数字金融优势,依托旗下APP产品“安逸花”开设了乡村振兴服务专区,为乡村的农业主体构建了一条特色农产品上行通路。通过金融科技、数字技术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马上消费释放“三农”数据价值,以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精准助力乡村振兴,为普惠金融助力。精准科技创新:大模型提供个性化服务赋能普惠金融既能精准服务多达1.8亿的用户,又能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切实需要的产品,在普惠金融发展的道路上,马上消费是如何做到先行的呢?科技创新是关键词。这不仅是马上消费的标签,也代表其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作为行内的科创领航企业,马上消费基于超1.8亿用户量建立的大规模数据资产、算力平台、场景生态优势,以及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于8月发布了“天镜”大模型,这是国内首个零售金融行业大模型。金融大模型为普惠金融服务注入新的动能。在为C端用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上,大模型可以用拟人化的自然语言随机应变的与客户进行交流。传统AI对客户意图理解准确率在68%左右,而马上消费“天镜”在智能客服领域投入运营6个月后,意图理解准确率达91%。面对新阶段新格局下的新要求,消金机构如何进一步夯实基础,努力推动数字普惠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马上消费以普惠为底色,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不断延伸金融服务的触角,扩宽金融服务深度、广度和“温度”,提升普惠金融活力及推动普惠金融业务降本增效的做法,无疑为行业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范本。在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的版图里,马上消费写下了生动的一笔。未来,马上消费在普惠金融发展上还将有哪些创新?还会有哪些新动向,值得期待。
互联网的营销思维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营销创新
一、互联网思维与营销创新
1.互联网思维的关键在于用户思维
从概念上来讲,互联网思维是一个比较全新的概念,这一思维的发展是伴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与发展而不断兴起的。当前,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具体内涵,国内外的很多研究学者都从自身研究的视角进行了分析与解读。所以,当前在学术界还并就其概念的基本内涵得出一个相对统一的界定与认识。笼统来讲,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与传统的工农业生产思维形成较大反差的一种思维形态与方式。就这一思维的核心内容而言,工业生产与服务提供者需要充分尊重与考虑到市场中的需求变化,特别是消费者的心理诉求的变化。同时,从生产加工到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是一个网络化的管理与运管体制内运行。换句话讲,在互联网的发展环境中,用户及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将会被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这是互联网思维下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走向。
2.营销创新在互联网时代价值正在快速攀升
在任何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产品品牌的打造是其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武器。关于企业的营销创新,从狭义的层面来看,就是企业围绕产品的商标及相关企业社会符号的认知度的提高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活动的开展。从广义上来讲,企业的营销创新从空间到时间上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方面,企业在产品研发及设计阶段就要将企业的品牌意识与理念融入其中。另一方面,企业在发展战略的拟定及市场计划的推广等方面也要围绕企业的品牌的营建与打造来实施。总之,企业的营销创新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缺乏品牌营销战略的企业,即使在生产规模与市场的份额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所受到的发展限制,特别是进军国际市场中的发展限制则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更多接触的是商品信息,而不是商品实体,从而使得能够代表大众消费认可与社会评价的品牌成为用户选购商品主要依据。所以,营销创新在互联网时代价值正在快速攀升,成为企业强化营销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成长与发展中的关键战略。
3.互联网思维对品牌研究战略的影响
在进行品牌营销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整个进程中,其发展的核心理念与思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企业的品牌营销战略会呈现出营销的国际化、创新化、人性化等特点。
二、互联网思维下的营销创新途径
1.强化互联网思维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交易平台
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产品的推介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都将企业的网络销售平台的打造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因此,应该结合自身的销售网络,把线上销售与线下的销售进行有机的结合。这种媒介的结合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在互联网时代,大众购物渠道多样化的心理诉求。经过相关专家的分析,伴随着互联网交易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与发展中,企业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进行互联网交易平台的构建,是其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伴随营销战略的全球化发展的铺开,品牌影响力已经在不断的提升。在今后的品牌营销的构建中,应该将其国际化的发展布局进一步的强化。一方面,通过海外建厂的方式,让品牌在工厂所在地落地生根。另一方面,从媒介推送和品牌营销宣传的角度,把品牌影响力最大化得提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海尔集团在进行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同时,不断地将基础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放在重要的基础地位。这种基础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会助力企业在收获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会逐步地提升品牌的美誉度。
3.强化互联网思维,丰富集团形象内涵
以海尔集团为例,海尔集团的形象,应该在今后的品牌营销战略的实施中,不断地进行内涵的延伸与丰富。这种品牌内涵的丰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品牌标识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企业内在的企业文化的彰显与表达。所以,在互联网思维下,海尔集团所面临着品牌升级的同时,其今后的内涵丰富程度也要有着更大水平的提高。这种提高是基于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需要,也是企业面向世界市场不断地向前推进的发展需要。
4.强化互联网思维,让品牌影响“接地气”
在互联网思维的发展环境中,企业的品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与其所在的环境进行良好的交融,这种交融,一方面来自于企业对品牌营销战略的设计。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不断从自身发展的需要与当地的市场发展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有益的结合。这种结合是企业面临市场变化的具体问题所进行的调整与适应。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中,互联网思维对企业发展的最大的启示是企业能够从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中,不断地寻求两者之间的最大耦合点,进而实现一个较好的市场反应效果。
结语
互联网思维是企业未来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壮大的核心理念。在这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与理念的影响下,企业在运营理念与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将进行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基于此,企业必须强化用户思维,树立体验为理念,不断将企业的发展与互联网环境中市场的需求紧密嵌合。文章给出了具体的互联网思维下的营销创新途径:强化互联网思维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交易平台;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强化互联网思维,丰富集团形象内涵;强化互联网思维,让品牌影响“接地气”。
参考文献:
[1]张学勤.互联网思维下的文化创意营销[J].人文天下,2015,04:26-30.
[2]刘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品牌营销战略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5,28:41-43.互联网的营销思维范文第2篇
一、信任度高。
口碑传播一般都发生在朋友、亲友、同事等关系较为亲近的群体之间。调查报告显示:“当某人有相应需求时,他们往往会先通过身边熟悉的人了解公司或产品的相关情况,而亲朋好友的建议对最终决策起到了绝对的作用。”在口碑传播的过程之前,他们之间就已经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和友谊,相对于纯粹的促销、广告、商家推荐等来说,可信度更高。
二、具有针对性和团体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消费群体之间有不同的话题与关注焦点,因此各个消费群体构成了一个个小阵营,甚至是某类目标市场。他们有相似的消费观念,相近的品牌偏好。因此只要影响了其中的一个,信息便会迅速传播开来。
所以,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口碑传播不单单是一种经济学中的营销手段,更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学作为基础,所以它也比一般的营销手段更天然自发,也更加易于接受。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口碑营销呢?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口碑载体。口碑载体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则:便捷性和信任感。目前大家都在使用的口碑载体,大多为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利用专用链接进行口碑效果的一对一跟踪。
何为便捷性?以我们日常网上消费时的购物车流程为例,每一次的确认刷新,就会流失10%以上的意向购买客流。当我们把购物车流程压缩到一键确认以后,订单流失率将下降一半以上。同理,要想让客户帮你做好口碑营销,简化传播过程非常重要。据了解,国内知名网络品牌推广平台“品牌宝”就拥有一个专门针对QQ进行口碑营销的利器——“QQ可信名片”。发送一个链接,就可展示公司名称、产品介绍、LOGO等核心信息,一目了然,一键点击,即刻分享、收藏,减少点击转化流程,转化率自然也大大提高。
此外,品牌宝QQ可信名片还能让“信任度”锦上添花,通过链接加V、“官方认证放心访问”的提示能有效避免因用户担心网站风险问题而拒绝访问的现象,大大提高点击率。互联网的营销思维范文第3篇
许鲜是一家水果电商,说起来是电商,但听上去他的生意却简单而无趣——只做卖水果这一件事。既没有如京东的亚洲一号那样壮观的仓储基地,也不具备重金打造的冷链物流体系,甚至连在很多O2O领域早已成为标配的“上门服务”这件事许鲜都不去做,反倒是“高冷”地要求用户每天必须在凌晨一点之前下单,中午之后用户才被允许跑去门店自提水果,并且48小时不提视作自动放弃。他们从不搞疯狂补贴,也不打广告,在资本已经重金进入的生鲜电商市场里显得尤为特立独行。
在生鲜电商这块难啃的骨头面前,前有获得1亿美元天使轮融资的华为荣耀前总裁刘江峰;后有京东7000万美元领投天天果园,还有被精心打造的亚马逊生鲜馆,顺风优选。当资本的砖头到处抛,补贴和红包满天飞之时,许鲜这家不怎么花钱的“互联网公司”怎么看都有点像出入大人国的格列佛,仿佛游离在那个慷慨激昂的“主流”互联网世界之外,和那些马上要被互联网革命掉的线下水果摊一样,似乎注定在这场大戏中只能当当配角。
不过,当用车、上门服务很多领域早已被“互联网思维”武装的补贴大战厮杀地血流成河时,许鲜却用短短九个月内从大学校园起步,从零迅速扩张了66家线下门店,单月水果销售额突破千万,在菲律宾香蕉等细分品类许鲜目前已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销售商;不仅如此,这个不玩补贴、不打广告的“异类”把水果零售价格做到了低于市场均价30%,同时还保证自己1%到2%的净利润——尽管不愿意被贴上互联网思维的标签,许鲜事实上已经取得了在互联网企业身上才能看到的指数级增长。
许鲜现在到底有多火,当你亲自到北京的大学里走一圈就会感受一二。
5月19日1点,中国矿业大学内,许鲜的水果店门口排起了十几米的长队,网友@独孤笑雪0311用手机拍下了眼前的画面,并分享到微博上:『以前12点的时候还见过队伍长100米……
同一天,许鲜的创始人徐晗在朋友圈里算了一笔帐:目前许鲜总共的10万多付费用户里,仅5月份的前20天就有8万人下了订单,二次购买的人数达到5万以上,其中有2万人20天内购买次数超过4次。
当极客公园试图去了解许鲜这家小公司从零开始快速扩张的秘诀时,许鲜创始人徐晗却一脸神秘的说:“我们没怎么花钱,A轮融的数百万美金钱现在才只花了一半不到。”
一个桔子背后的故事
23岁的阿鹏是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生,跟着导师打工,每月的工资加上学校的补贴也就千元左右,比他小两岁的女朋友在北京语言大学读研,由于大部分时间都耗在实验室里,两人见面的时间并不多。买水果就是两个人沟通的方式之一。
“通常她会在提前在我们学校的网点里定一些荔枝之类的水果,我第二天去取。我有时候也会买给她。”
对于阿鹏和他的女友来说,许鲜是他们沟通感情的纽带,在普遍经济并不宽裕的大学生群体里,这样的需求并不少见。
许鲜还改变了一群大学生购买水果的方式。北京理工大学的@moxie说:“因为价格低,所以我买的比较多,许鲜经常搞活动,倒是让我的水果没有断过。许鲜之后,菜市场旁边的水果摊都无人问津了,有一个水果摊还接入了淘点点,仍旧无法拯救颓废之势”
许鲜就是面对这样一群高校大学生火起来的。“便宜,新鲜”成为他在学生心目中的标签。
在北京很多高校的校园内,你可以很容易找到它的线下门店,门店只能提货,不进行零售。与逼仄的夫妻小店不同,这些门店的装修大多以棕色为主,几十平米的空间内,立着几排靠墙的柜子,陈列着八十多种品类的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香瓜,荔枝……它们有的被塞进在一个小型的塑料盒子中,有的被封装在袋子里,用户拿到手里的,全是独立的包装。
“你可能不知道,一个东阳湖的桔子在产地只要4毛钱。”徐晗如数家珍地向极客公园描绘这些水果的来历。传统水果摊上的水果之所以又贵又不好吃,与其背后的复杂的流程有着密切关系。
“水果的供应链包括存和运,在存方面,传统的供应商不知道用户在哪里,就会产生库存,库存涉及到冷链(冷库)和普通库存,普通库存存在一定的损耗,冷链虽然损耗较低,但是存储成本很高。
在运输的环节,所有产地的水果在物流环节会有上车,下车,出仓,进仓的过程,人为的损耗很大。
同样,由于涉及到人为因素,每一层的人力成本都会将水果价格提升5%。在这个过程中,每砍掉一层,损耗会降低10%到15%,加上之前5%的人力成本,毛利就会增加15%到20%。”
“损耗”“毛利”“库存”这些生意人熟知的概念被徐晗时常挂在嘴边。水果生意里的各个环节,他都想得很细。
“你看传统的小摊上,让用户挑,挑来挑去也会产生损耗。水果的摆放条件,码放的要求,高度,重量压力等,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这些环节并不高效。”
以火龙果为例,一个火龙果从果园到用户手里要经历多少道流程。如果你去北京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新发地,你或许能够感受一二。
下午三点,新发地的库房附近,每个商家的脸上都透漏着疲惫,他们通常在凌晨2点起床,他们会一直发货到第二天上午6,7点。白天的时间还要处理各种散货。
在水果行业从业十余年的苑经理介绍说:现在的火龙果都是从越南进货,我们从北京拿货,放在仓库里,再成箱批发给零售商,水果超市等。
整个过程中,物流,冷链,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每类水果的存储温度是不一样的,“你看这些澳芒,他们放在阴凉的室内就行,但是火龙果,蓝莓,香蕉就不一样,要封装好放进冷库里。不然就会坏掉。”苑经理看着这些水果,像是看着一个新生的婴儿。
除了冷链和物流,还有一个难点在于,生鲜电商领域没有一个严格的价格体系,投资过天天果园,看过大量生鲜电商案例的投资人,海纳亚洲创投基金董事总经理徐炳东如此总结道:
“农产品是一个网状结构,价格透明度和信息对称程度会比较高,没有层层的机制,也没有绝对的渠道控制,一级批发市场可以直接卖给零售,二级批发市场也可以直接卖给消费者。价格体系不存在,价格在正常情况下是有梯度的,但是到了尾市,商户可以不计成本地往外销售。”
物流,冷链极重,价格又不稳定,水果这门生意如何赚钱是一门比敲代码更复杂的大学问。
许鲜的做法是,把物流,冷链这些重的事情变轻,他们会找到联想佳沃,甘肃天水这样的水果供应商,给他们带来销量,只专心做好买水果这一件事情。
提前下单,是许鲜网设置的订货流程。你需要在网上选好自己要买的水果,凌晨一点之前付款下单,第二天11点之后,再去指定的门店提水果。没有送货上门的配送,也无法在线下的门店临时购买,如果超过两天没有提货,订单还会被自动取消。
习惯了到家服务的用户可能会对这样“不友好”的流程颇不适应,但正是由于像团购一样提前完成了支付的环节,反而能够让用户产生一定的重视。
掌握用户需求之后再进行配货,也会降低许鲜的库存压力和损耗率。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上去很美好的模式,怎样才能让对价格敏感的学生群体快速产生兴趣呢?
九个月,从零到1000万是怎么实现的
从零开始,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增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很多O2O项目为了在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端占领市场份额,不惜花大价钱补贴用户。
快的打车的CEO吕传伟曾经透露,高峰时期,快的每天花掉3000万人民币。以至于缺钱成为快的长期面临的最大困难。
相反,在早期推广中,许鲜并没有投入太多的资源在其中,用徐晗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是用一个苹果就砸出一个注册用户。”
最早,为了招徕用户,许鲜在北大等一些校园内采用扫二维码下载客户端送苹果的方式,靠着一个个苹果的地推,许鲜积累了最早的一批用户,门店也开到了5家。
不过,许鲜最早的这些“天使用户”可并没那么天使,他们口中许鲜的名声实在不怎么好。
“我们是被骂出来的,我们的客服全部都被骂哭过。”
许鲜负责运营的同事小西回忆起早期做活动促销的经历时依然记忆犹新,在拥有了一定用户之后,许鲜希望用促销手段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当时就想到了举办一些买赠的活动,他们预计一天可以卖出3000份水果。
出人意料的是,活动当天卖出了1万份。不到100平米的仓库顿时显得不够用了。
那些日子里,徐晗每天凌晨一点睡觉,三点半起来去进货,整个团队超负荷运转仍然无法满足激增的订单需求。学生来到店里提货,发现要买的水果还没有到,都骂许鲜是个“烂网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许鲜的“坏名声”不胫而走。
“北大未名论坛的十大新闻热点,我们一周连着上了两次,全都是负面,很多用户来我们店里就是想过来看看我们到底有多烂。”
名声坏成这样,反倒让许鲜没有了负担,小西索性就和同事一起建了微信粉丝群,把骂他们的用户拉到群里一个一个收集意见反馈,并且时不时地跟群里的同学进行互动。
在互动过程中,用户的建议常常会被采纳,这个参与的过程也让许鲜一步步了解了用户更细微的需求。
“我们在对外经贸大学做推广的时候,一个大妈说,你们老是这么白送水果也不好吧,后来我们就想到让双方都获利的方式:用户在大众点评上给好评,我们再送两个芒果。”
慢慢地骂声开始变弱了,直到有一天小西发现,群里之前一个骂他们最凶的用户开始主动向别人推荐许鲜了。
目前,许鲜已经建60多个群,每个群有100个用户,针对“社区”的活跃用户,小西和他的同事会定期组织一些采摘活动,新水果的试吃也会交给这些用户,反馈良好的品类才会进一步在网站上上线。
和光膀子、操土话的供应商交朋友
好的商业模式,获取大的流量,这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都不是难题,难的是如何沉到最底层,和光着膀子操着土话的供应商打交道,在形形色色的水果批发市场中间找到最靠谱的几个,建立信任和长久的生意关系。这可不是靠在办公室码几行代码,在产品设计上改几个功能就能完成的。
传统的水果供应流程是从果园到果品公司,再到一级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三级批发市场。
许鲜最早是和三级批发市场合作,不断把量带上去之后,才开始有资格跟二批,果园,果品公司等合作。
早期,许鲜的体量还不够大的时候,采购人员去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找香蕉批发商,想用更便宜的价格拿货。
那时候,批发商嘴巴都不张,只是鼻子轻蔑地哼了一下,看都不看一眼。
后来,等许鲜用户体量做大了之后,有一次香蕉发货出现延迟,这位批发商亲自上门道歉,保证不会再有类似的问题,并希望许鲜不要中断既有的合作。
对于供应商态度变化的原因,徐晗总结道,除了能够带来大量的销量之外,许鲜同时能够做到不拖欠供应商的货款。许鲜的一位供应商高师傅介绍,“最早许鲜是每天一结,慢慢地变成一周一结,从没有拖欠。”
在这一点上,徐晗精打细算的一面又发挥了作用。
“传统的零售因为有库存,生意差一点的便利店,一次现金流的滚动是负15到负20天,一些大型传统商超甚至达到负30天,许鲜能够做到正向15天的现金流,不拖款,不压帐。”
订单量大、不拖欠款项为许鲜赢得了供应商的信任。
在水果电商行业内,从做线下水果生意起家的天天果园让徐晗敬重,但他更崇拜的是15年如一日把低价、新鲜做到极致的永辉超市——当年沃尔玛、家乐福们在中国纷纷提出农超对接,但最终却是本土的永辉超市赢下了低价、新鲜、放心的声名,让无数市民愿意起大早赶公交排队去永辉买生鲜,这家看似传统的连锁商超,却有着让徐晗叹服的后端和IT体系,这种粗中有细的深厚商业积淀,正是让徐晗心有戚戚的榜样。
驯服技术,而不是膜拜
许鲜创始人徐晗毫不掩饰他对于互联网圈习以为常的比吆喝、比补贴、比概念等风气的厌恶,他相信“把补贴拿掉以后,还能留得住的才是真正的价值。”
虽然身材不高、戴着眼镜,徐晗在性格上却并不似文弱书生,他既会在朋友圈里公开喊话“线下都是打出来的天下,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也会偶尔感慨:“回归线下就是做生意,做生意是以诚致成,以正合以奇胜,不以为诚,仅取用奇,何来价值?!”
如果你把他的这些观点看做是一个传统行业出身的人对互联网因无知而蔑视的话,那就错了。事实上,徐晗并非商人出身,反倒是在互联网行业中摸爬滚打多年。
做过动漫,做过导购平台翻翻网,曾在盛大任过用户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的产品经理的徐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IT青年。
许鲜对于他来说,是第三次创业,之前在互联网公司数据分析的工作和前两段创业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鲜选择的方向和做事的方式。
“复盘之前两段创业的问题,共性都是市场不够大,稍微有点竞争竞争压力都很大。我当时想,再创业的话,一定要选择天花板足够高的领域,民生经济是天花板比较高,它包括衣食住行,教育科技制造业,医疗,通讯九大行业,专业性太强的,我做不了,吃和穿,这个行业中,有太多人工的参与,有人工参与的地方,市场就比较细分,只有水果行业中,人工参与最少。”
决定进入水果市场之后,徐晗迅速组建一个互联网技术背景的团队,此外,和专注于技术的极客所不同的是,徐晗家族中几乎都是浙商,用他的话来说,“浙商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把钱算清楚了。”
许鲜水果生鲜电商
受家族成员多年的商业经验和视野影响,徐晗在产品定位上清晰而直接——只做卖水果的平台。让用户提前下单、上门自提使需求更细化明确;凌晨1点下单,11点后提货保证水果当日采摘足够新鲜;不被库存、物流羁绊最大限度降低损耗控制成本;提前装份,提前付款减少调减和用户下单不取造成的损耗。
另一方面,创业初期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数据产品经理出身的徐晗不仅攻技术,而且还负责采购,几乎把运营,采购,技术,产品,系统……所有的活儿都干了一遍,每天只睡一个多小时;如今随着规模扩大,招聘和管理技术团队,对服务器升级,用分析数据创造价值成为徐晗更关心的话题,徐晗相信这是支撑许鲜未来成倍增长的关键因素。
过去一年里,互联网加速影响很多线下的商业实体,从用车、外卖到上门服务再到生鲜O2O,遗憾的是,这些本应产生更多创新的广阔天地却逐渐被资本推动着变成了血腥的营销大战、补贴大战,巨头挥舞着的巨额钞票无声的告诉这些行业里想要玩点不同的创业者,没有资本作为弹药,便没有入局的资格,趁早洗洗睡吧。
互联网行业中盛行的资本补贴,割肉竞争手段就像冷兵器时代的火器,被这些火器武装的,那些高喊互联网思维的殖民者风卷残云般闯入传统商业这个“旧世界”,他们靠着“降维”攻击横扫一切,似乎无往不胜,这让过去靠创新驱动的竞争越来越变成简单粗暴砸钱补贴,以前那个让我们惊喜不断的互联网在很多领域正蜕变成乏善可陈的资本游戏,技术武器的被滥用同时反噬着很多创业者的初心,估值神话,上市奇迹,驱动不少投机者陷入一种用互联网概念追逐财富的集体无意识,在他们眼中,仿佛互联网+上任何东西就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互联网的营销思维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 口碑营销 问题 对策
一、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及内容
(一)互联网思维概念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元素不断受到冲击。从生产方式的转变,到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正从一种工具慢慢演变为一种思维范式,伴随商业的浪潮迅速席卷而来,当这种冲击不断加深、变革不断加剧的时候,互联网思维开始正式引起了关注,各种关于它的讨论纷至沓来。
目前资料所能找到的“互联网思维”一词最早的提出者或许是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他在 2011年的一些演讲中提及了互联网思维,但由于描述过于碎片化,而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虽然“互联网思维”最早的提出者不能完全确定,但它带来的影响却是翻天覆地的。
(二)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内容
互联网思维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工作的思维方式。它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是一种商业民主化的思维以及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互联网思维所带来的对于营销和经营理念的再思考,将重塑中国乃至世界的商业环境。目前对于互联网思维的分析,本文认为,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系统性思维,是涵盖市场经济与商业运营的全方位立体的概念,它有其产生的客观条件和适用范围。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云计算领域的扩大等,是互联网思维产生的客观条件,也是时代背景。而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构成了互联网思维的适用范围。互联网思维,就是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对市场、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以及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的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微企业口碑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渠道资源匮乏
营销渠道是商品或服务从生产方转移到需求方的路径或枢纽,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个人。对于小微企业而言,营销渠道的搭建和沟通效果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销力度和服务辐射范围,可使企业的业务和口碑扩展到离营业网点距离很远的客户和其他自身不能涉及的市场领域,从而使营销触点呈几何增长。同时,口碑营销渠道在客户和企业之间起到了沟通和传递信息的作用,一方面客户能及时了解企业的各种创新服务和产品信息,起到了企业网络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营销也能使企业更全面有效的掌握客户信息,方便今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现在企业现有的渠道主要有:互联网的百度推广、营销员工、少数兼职经纪人等。服务渠道较少,大部分来自于企业渠道和企业自来客户,其他渠道效果甚微。但存在的问题其一是企业渠道的工作也没做到位,合作渠道单一有限。企业自身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渠道,拥有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今后应一步加强和各同行企业的合作,其二是小微企业口碑营销工作主要还是依靠营销队伍的开发和服务,目前小微企业营销员工积极性不高,安于现状,很少有营销员工主动去开发客户,缺乏服务意识。以上问题一直以来都没得到公司的重视,应加快完善。
(二)不注重进行产品差异化定价
在当前国内市场,产品依然是客户选择的“核心驱动”因素。60%以上的客户是根据产品及成效来选择企业。而目前企业产品销售部门不但不能根据高端客户的个性化产品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产品服务,也很少能够在同一产品内给出客户差别化的定价。产品供应销售一般通过公开信息对比来判定产品定价高低,但现实多数客户专属产品并不在公开信息平台中披露。有客户经理认为同业差别化定价、企业效益优势明显的产品具有较高的隐秘性,而企业定价决策人员既无法及时知晓,这样在一定程度让客户对企业产生较大的负面情绪,,进而降低客户的忠诚度,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小微企业口碑营销的优化策略
(一)加快互联网营销渠道建设
当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互联网营销是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渠道,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沟通交流方便等特点,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还没有有效开展互联网营销工作,仅有一些集团总部的网络平台还有互联网的百度推广,业务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应加强互联网营销力度。比如可以分级建立企业营业部客户多个QQ群,根据客户需求传送及时的产品能讯息,给客户一个温馨大家庭的感觉;在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建立营业部的家园论坛,想法提高论坛人气,论坛由营销顾问或专业营销人员负责更新,进行产品营销理念的引导和产品信息的等;开通营业部官方微博,由资深顾问进行大盘实时动态解读提高证券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赖感;建立营业部独立网络平台,投入专人进行网上开户指导、产品推荐、实时行情研究等工作。
(二)推动新渠道建设,启动长期的客户关怀
我国小微企业现已提出的针对不同层级客户取不同服务模式的理念,际上目前还很难达到目标。小微企业口碑营销服务需要涵盖客户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家团队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小微企业还应强化后备支持系统,专家咨询系统和客户关系系统的建设,不断整合服务平台 ,形成客户管理的立体式系统,主要表现为全方位,全天候,全渠道体系,为企业客户经理提供信息支持、为客户产品的需求方案。
四、总结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口碑营销策略的模式较为单一,将业务的拓展作为企业的发展的价格因素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客户细分环节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没有形成成熟、健全的市场营销渠道管理。小微企业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缺乏竞争意识,过分注重企业效益而忽略客户的需求,随着在线市场的激烈开展,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在线营销有法可依,同时,也保护了用户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冯海超.互联网力量撬动在线教育金矿:国外模式难复制.互联网周刊,2012-9-10.互联网的营销思维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服务营销;教学改革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优质服务成为吸引顾客、提升产品价值、增加顾客忠诚的竞争武器,企业日益重视服务营销。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服务营销的思维和营销手段等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与此相适应的是企业服务营销的生产体系、供应体系、销售体系、支付体系等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同时,互联网与教育教学也不断融合,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数字化教育席卷全球。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教育需要顺应时代趋势,《服务营销》也应该不断对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优化与整合。服务营销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服务设计、服务质量管理、服务传递、服务有形展示和内部管理等一系列活动去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的普及和各种软件、系统和数据库的开发使得服务营销内容和手段面临新的变化,具体变化见表1。
1“互联网+”背景下《服务营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互联网+”改写了《服务营销》的教学内容。
1.2“互联网+”为《服务营销》教学方式提供新的机遇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并且教学时间、教学场所相对固定。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出现,传统教育焕发新的活力。就《服务营销》课程教学而言,“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的资源、立体化的教学方式、改善了师生的互动:一是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足不出户共享世界范围内的名校、名师的课程教育资源。目前通过互联网搜索共有东北财大、复旦大学在内的21个院校和平台推出的《服务营销》精品课程、包括浙江大学、世界大学城和广东培训学员提供的8个《服务营销》课程视频和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服务营销》的互联网课程;二是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互联网上有海量的《服务营销》相关视频、案例,这些网络素材多是专业团队精心制作的,不仅生动有趣,还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好;三是教学更加人性化,避免了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与决定权,允许他们在各种环境下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四是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将《服务营销》相关的资料、学习心得通过QQ、微信进行分享,师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等进行实时沟通。
1.3“互联网+”对服务营销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多的新型服务营销岗位,对服务营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企业更加强调在线的方式服务顾客,并借助网络强化与顾客的互动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因此服务营销人员就需要具有“互联网+”的思维,即体验思维、电商服务思维、关联思维和定量思维。其次,互联网新型理论突破传统的服务营销组合策略,需要利用现有资源,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与顾客建立关联、改善顾客感体验、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建立顾客关系来获取回报,因此需要具有互联网操作技能,如会用大型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会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与客户沟通、会用CRM进行客户管理,深谙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还能巧妙运用数字营销进行宣传。最后,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服务营销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互联网+”背景下《服务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服务营销》教材内容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与变化
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使得企业服务营销的理念、营销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而目前《服务营销》教材中却没有与时俱进,教材的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如《服务营销》教材仍以十年前的老版本居多,其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新出版的《服务营销》对新的服务营销模式和服务营销手段变化也少有涉及,微博营销、微信营销、数字媒体、网络支付、水军等几乎在《服务营销》教材中找不到。如果教师不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授课内容过分依赖教材,学生只能学到传统的服务营销知识,而对新时代下的服务营销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新工具闻所未闻,到社会上工作时就会捉襟见肘。
2.2《服务营销》教学中对互联网等技术利用不足,对教学效果帮助不大
目前《服务营销》教学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为多媒体教学、部分老师会利用网络答疑来实现师生互动。总体而言,《服务营销》教学中对互联网技术运用不足,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首先,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上海量、立体和有趣的精品课程、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来丰富《服务营销》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兴趣。其次,是不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是采取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知识也难以内化。最后,《服务营销》教学方式仍采用教师为中心,较少运用互联网教学的场景化、碎片化特点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没有学习能力的学生也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2.3《服务营销》课程培养目标适应不了社会需求互联网的时代,企业呼唤对具有互联网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创业能力的服务营销人才,而目前高校《服务营销》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少基本职业规范素养,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要求、也满足不了互联网时代下对服务营销人才的要求。究其原因不外乎:缺少与互联网融合的教材,没有形成与时俱进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教师对互联网+服务营销理解上不准确和不完整,对学生在服务营销思维、营销模式与手段认识上引导不够;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方案,学生的互联网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教学中互联网技术应用不足、枯燥的课堂教学对综合质量和效率的帮助不大,培养目标无法有效实现。
3“互联网+”背景下《服务营销》的教学改革策略
3.1调整课程培养目标,满足互联网时代对服务营销人才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重点是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因此应该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对服务营销人才要求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企业对服务营销岗位的要求来设定《服务营销》课程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中有计划地传授服务营销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的服务营销理论知识引入到学生课堂,如客户生态价值链、数据分析、服务流程设计、网络调查、网络策划、微博微信营销等知识,不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社会的知识。在实践上,加强互联网化的服务技能培训,如运用微博、微信、QQ等与客户沟通、网上进行宣传推广、学会网上开店等。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互联网思维、电商思维。
3.2适应互联网时代,加强《服务营销》的课程内容建设
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教材陈旧的问题,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在教材方式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利用更多的现代化信息互联网资源,构建多层次、多媒介、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如纸质教材、网络课程、网上的PPT、试题库、案例库、网络视频、网络教学游戏;在课程内容更新上,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有关服务营销的理论前沿,准确理解后并将服务营销的变化加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如服务营销思维的新变化、运营手段新变化、营销手段新变化等。对天猫、京东、聚美优品和共享单车等电商企业、互联网企业为案例。
3.3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机遇,进行《服务营销》混合式教学
3.3.1传统课堂、微课和慕课相结合,丰富《服务营销》的教学资源开放性是互联网数字化教育的最大优势,《服务营销》教学除了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也可以利用慕课和翻转课堂等线上来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有效提高学生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学习的需求。如学生在兴趣、就业和能力等方面是有差异的,《服务营销》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国内外的《服务营销》、《电信服务营销》、《酒店服务营销》、《银行服务营销》等互联网课程、微课程的学习,只要学生能够完成相关课程考核都可以获得课程分,或者在学习《服务营销》外还选择相关网络课程学习,可获得一定的课程加分。此外,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搜集国内外服务营销的相关案例、有趣视频、试题库、小游戏等,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机搜集相关知识点,消化理解不了解的知识。3.3.2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利用开放的互联网技术资源构建实战性的实训教学平台: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调研、网上策划、网上设计、网上促销,提高学生利用互联网的能力,加深对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营销新变化的理解;扮作顾客深入到企业服务营销中,比较实体与网络服务营销的差别与联系;作为服务人员参与到互联网服务营销中去,我校与京东合作,学生深入到京东的后台服务,具体深入的服务营销实践对学生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微商、电商等方面的创业,培养其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能力。3.3.3利用互联网化的教学平台,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更要突破书本、教室、时间的局限,增加互联网化的教学平台,让师生交流更加畅通。如将所授课程《服务营销》教学内容做成PPT,学生需要阅读的相关资料、案例录像放在互联网平台上,学生自主选择互联网终端学习;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功能教师与同学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如教学课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相关知识、师生利用微博、微信和QQ群进行网络讨论、学生在线求助;鼓励学生自我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间的分享,学生可以将自己接触到的知识信息、所参与的实践、自身的心得体会通过微信和QQ群链接进行共享等。
3.4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
为了适应主动化、个性化和互动化的教学,呼唤更加多元化和有效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既要考核结果也要考核过程,考核学生参与微课、微作业、微答疑、课堂研讨与分享中的频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考核可以灵活点,通过在线课程考试就可以免修该课程、到电商企业参加实习或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可获得加分奖励;网上开设淘宝店或做微商的同学,如果营销业绩达到要求可以获得创业学分;考核还可以更加有趣,如参照游戏的通关模式将每个章节的分为若干个模块,然后为每个模块设立绩效值(达到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学生只有通关成功上一模块才可以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如果没有达到需要重新学习、如果重新学习还没有通过考核,只能选择下一学期重新学习。
参考文献
[1]2017-01-22新京报2016年中国网民数量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EB/OL]
[2]廖波,黄政武.基于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4,(1):118-120.
[3]吴泉利.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策略探讨[J].教法展台,2014,(26):67-70.
[4]杨兴华,李刚.“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2):228-229.
[5]孙智.基于互联网发展现状的《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探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1-2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户思维的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