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百度先后撤销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三卷pdf实验室,量子寒冬来了吗?

光子盒研究院据内部消息,阿里巴巴达摩院由于预算及盈利等原因,已经撤裁旗下量子实验室。此次,共计裁减30余人。
达摩院官网已撤下量子实验室的相关介绍页面。上图:早先关于量子实验室的相关介绍;下图:现在达摩院官网“实验室”下属栏目相关内容
事实上,早在3天前,就有业内人士称,阿里巴巴达摩院量子实验室已经进行了大幅裁员,只是当时尚不清楚是否有解散整个量子计算团队。并且,也有多位第三方人士在圈内透露,不少达摩院量子团队被裁的员工已开始向其他企业投递简历。现在,根据光子盒内部消息,此次传闻属实,且不少原阿里量子实验室成员已经成功入职业内其他企业。仔细算算,自2015年至今,阿里巴巴布局量子科研正好过去了八余载。尽管目前尚不清楚阿里后续是否会继续选择其他团队尝试量子研发,但面对此次变动,依然令人不免唏嘘。具体来说,阿里的量子研发可以追溯到2015年7月。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与王坚在上海签署合作备忘录
当时,阿里巴巴的阿里云部门和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建立了名为“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AQL)”的研究机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开发出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该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表示:“中科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将对最有希望实现量子计算实际应用的系统进行前沿研究。实验室将把阿里云在经典计算算法、结构、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与中科院在量子计算、量子模拟计算、量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打破摩尔定律和经典计算的瓶颈。”这个实验室效仿了Google与NASA的合作模式,是中国首个科研机构引入民间资本来全资资助的科学实验室。实验室每年的运营成本(估计数千万美元)将来自包括中科院在内的政府机构,阿里云承诺将在15年内每年注资500万美元。AQL还发布了一份雄心勃勃的15年路线图:到2020年,实现30个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纵;到2025年,实现与当今最快超级计算机计算速度相当的量子模拟;到2030年,实现拥有50-100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阿里巴巴集团的技术主管王坚公开表示:“此次对量子计算研发和应用的投入,体现了我们与合作伙伴以生态系统模式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长期愿景的规模和清晰度。”“基于量子计算在信息安全和计算能力方面的新发现,在未来的意义可能不亚于今天的大数据技术。”阿里巴巴认为量子计算是一项革命性技术,将引发科学突破。这家不久前还在基础研究领域乏人问津的公司,如今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这场游戏,占据领先地位。不只是说说而已,随着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施尧耘入职、组建并负责阿里云量子计算实验室(AQL),从某种程度上说,阿里巴巴的量子战略开始步入正轨。
施尧耘加盟阿里云,担任量子技术首席科学家
入职的第一天,施尧耘正在美国飞往中国的路上。1997年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他在美国一待就是二十年,2001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师从“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研究量子信息科学。施尧耘在理论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涉猎广泛,并在美国持有与量子科学相关的多项专利。早在2004年,施尧耘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发的“职业成就奖”(Career Award)。为了请来这尊“大神”,时任阿里云总裁的胡晓明可谓费尽周折,当他第一次见到施尧耘时就吃了闭门羹。施尧耘态度坚决说出了一个“NO”,原因也很简单,他在学界很快乐。但在后来,胡晓明向施尧耘提了一个问题,“如果阿里要做量子计算,有哪些环节?”听到这个问题,施尧耘一下子愣住了。20年来一直在做量子信息科学理论研究的施尧耘,从来没有思考落地应用这样的全局性问题。就这样,阿里巴巴希望实现量子计算产业化应用的决心,最终打动了施尧耘。就在施尧耘入职一个月后的2017年10月11日上午,在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宣布成立承载“NASA计划”的实体组织——“达摩院”(马云亲自取的名字),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达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下一代人机交互等多个产业领域。经过一番整合后,施尧耘的量子实验室归在了达摩院旗下。当天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还联合发布了量子计算云平台。施尧耘出席了云平台的上线仪式,并在台上第一次见到了潘建伟。
左起:中科大教授朱晓波、中科院院士潘建伟、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施尧耘
发布会上,潘建伟院士表示,该平台将有助于量子计算的产业化。这场发布会后,业内开始对阿里巴巴的量子计算寄予厚望。尽管施尧耘被告知3年内没有KPI,但是组建研究团队的重任仍压在他的身上。施尧耘博士曾表示,他入职阿里巴巴的重要原因在于让量子计算落地。因此,加入阿里巴巴之后,施尧耘跑遍中、美、欧等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所,介绍阿里巴巴,交流量子计算的研究心得,寻求学术上的合作伙伴,规划AQL发展计划。阿里巴巴希望在杭州之外再建一个量子实验室,最终选在了西雅图,亚马逊和微软两大科技巨头均坐落于此——这被外界解读为方便施尧耘挖人。在西雅图,施尧耘挖来了D-Wave公司的邓纯青。
邓纯青,阿里巴巴达摩院量子实验室量子科学家、硬件团队负责人。滑铁卢大学量子计算研究所博士,北大电子系学士。曾在量子计算公司D-Wave Systems担任高级科学家,领导新一代量子处理器的研发工作
邓纯青是施尧耘的北大校友,他的企业研发经历,弥补了施尧耘在产业方面的短板。正因如此,AQL的硬件团队便交由邓纯青负责。不久后,施尧耘又成功邀请了两次理论计算机最高奖项“哥德尔奖”得主马里奥·塞格德(Mario Szegedy)加入西雅图的量子实验室——这是阿里云量子实验室迎来的又一位世界级科学家。
马里奥·塞格德出生于盛产科学家的国度匈牙利,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和计算复杂性理论,曾于2001和2005年两度获得理论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哥德尔奖”。其研究成果为计算复杂性、流计算算法和量子算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施尧耘称马里奥为“我最崇敬的科学家之一”,评价他是“天才式解决问题的高手”。“达摩院要做的事和我的梦想不谋而合”马里奥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加入阿里巴巴的原因,“我一直希望不同的科学和技术能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事”。而达摩院的初衷是希望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力量,实现技术普惠:马云要求达摩院“服务全世界至少20亿人口”,“必须面向未来”。2018年初,达摩院量子实验室研究团队基本组建完成。施尧耘给自己定了个期限——五年时间内,实验室要建立量子计算的体系结构,挖掘量子计算机的潜力,要解决经典计算无法解决的一部分问题。在一批顶级科学家的努力下,2018年2月,阿里云推出了具有11个量子比特的云量子计算服务。彼时,阿里巴巴成为第二家提供处理能力超过10量子比特的公共云计算服务公司——2017年11月,IBM才刚刚通过其云服务发布了2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
阿里云量子计算云平台。用户可以通过阿里云量子计算云平台访问超导量子计算云,高效运行和测试定制的量子代码并下载结果
关于“量子云平台(AC-QDP)的大规模量子电路经典模拟”可以参阅论文:https://arxiv.org/abs/1907.11217施尧耘介绍说:“通过在云上引入量子计算服务,我们可以让团队更轻松地在真实环境中进行量子应用实验,更好地了解硬件的属性和性能,并在全球开发量子工具和软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云上提供的用户体验无疑将帮助我们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平台。”2018年5月8日,实验室成功研制出的量子电路模拟器“太章”在全球率先成功模拟了81(9×9)比特40层的作为基准的谷歌随机量子电路,超过了谷歌量子硬件可以实现的规模。基于阿里巴巴计算平台在线集群的超强算力,“太章”能将整个模拟任务均衡分解为不同的子任务、并将它们分配到不同计算节点上,这使得它能完成目前所有超级计算机都无法完成的模拟。
“太章”模拟的随机量子电路规模(黑线)与谷歌量子硬件可以实现的规模(红线) 比较
为了进一步追赶IBM、谷歌等行业领头羊,阿里巴巴在硬件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用硬件团队负责人邓纯青的话说就是“死磕硬件”。终于,在2019年9月,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宣布AQL完成了第一个可控的量子比特的研发工作,该比特的设计、制备和测量全部是自主完成,这表明达摩院在超导量子芯片的研发上已经具备了全链路的能力。不过,“量子比特的数量并不是我们的唯一目标。”在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eiw)的采访时,张建锋表示:“量子比特的数量并不是我们的唯一目标。我们希望解决量子计算的工程问题。如何在量子处理器上运行现有程序?需要确定哪些计算任务适用于量子计算机,哪些适用于经典计算机。”“我们正在杭州总部建造一台超导量子计算机,希望达到量子计算可扩展的程度。”总体来说,阿里巴巴希望推进量子计算从理论到工程落地,并探索量子计算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基础物理、材料、化学等学科结合的无限潜力。2020年12月23日,阿里巴巴发布阿里云量子开发平台(Alibaba Cloud Quantum Development Platform,ACQDP),开源自研量子计算模拟器“太章2.0”及一系列量子应用案例。这一发布从而有力地支持了从业人员设计量子硬件,测试量子算法,并探索其在材料、分子发现,优化问题和机器学习等领域内的应用。2020年,《Analytics Insight》杂志公布了2020全球十大量子计算公司,包括埃森哲、阿里巴巴、亚马逊(按首字母排序)等,而中国公司仅有包含阿里巴巴在内的2家公司上榜。这也体现出了国际舆论对阿里量子实验室的期许与认可。2022年3月,阿里巴巴达摩院量子实验室成功设计制造出两比fluxoniu量子芯片,实现了单比特操控精度99.97%,两比特iSWAP门操控精度最高达99.72%,在此类比特达全球最佳水平,是fluxonium优势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一步。根据不同的自由度,超导量子比特主要分为三类:电荷量子比特、通量量子比特、相位量子比特。其中,transmon由于简单性和“腔量子电动力学”(cavity quantum electrodynamic,cQED)架构的灵活性,是目前最流行的超导量子比特。fluxoniu量子比特有两个不同于Transmon的特点:它们的能级更不均匀(即“非谐波”),而且它们使用一个大电感器来取代transmon中使用的电容器。至少从理论上讲,这两点都使通子具有更强的抗错能力,从而实现更好的“一致性”(即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量子信息),以及在实现基本操作时具有“更高的保真度”(即准确性)。虽然过去的一些研究已经探索了基于flux量子比特的量子处理器的潜力,但其中大多数主要是提供概念验证。然而,要在真正的量子计算机中实现这些“人造原子”,并与transmon竞争,它们需要在单个设备中的各种操作中展示出高性能——这正是阿里量子实验室工作的关键目标。
达摩院两比特(fluxonium)量子芯片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9.010502同年6月28日,阿里巴巴达摩院开拓新型量子比特平台的研究在全球物理学顶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最新第129期上发表,并被选为“编辑推荐”。施尧耘表示:“这项工作是我们推进量子计算研究的关键一步。在我们启动研究计划时,我们就决定探索将fluxonium作为未来量子计算机的构件,而不是选择主流的transmon量子比特。我们相信,这种相对较新的超导量子比特可以走得更远。”PRL期刊评议认为,达摩院成果在新型比特fluxonium的单一系统中实现了与主流transmon量子比特可相匹敌的高精度,可视为该领域一里程碑。上述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取得,依赖于理论、设计、仿真、材料、制备和控制多个课题上的突破和创新。总之,这些软件、硬件的进展,为量子计算赢得了未来一段时间攻坚作战的粮草。大家都在等待,阿里量子实验室的下一个辉煌十年。然而,就在业界都津津乐道、翘首以盼阿里团队助推量子计算的又一个高潮时,迎来的确是量子实验室全员解散的噩耗。
根据业内“风声”,知乎已有相关话题对裁撤事件进行了讨论。可以确认的是,整个量子部门全员遭裁
话题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1240448/answer/3298940447
有网友认为,只是互联网大厂的寒冬、是近几年互联网裁员的“续集”,并非量子产业发展遇阻
今年4月阿里裁员时,有网友在微博表示或许“另有隐情”
此次裁撤量子部门,可能会使得阿里巴巴“死在黎明到来的前夕”
国外量子企业仍在持续招聘,政府、企业端投入也持续增加;中国大厂跟国外大厂对量子的发展尚存差距
在次条知乎帖子下方,还有更多网友评论和观点,光子盒暂不一一列举。可以从网友态度中总结出来的是,随着2023年量子投资遇冷、容错尚未实现,作为“宇宙大厂”的阿里巴巴裁撤量子团队,引发了大家对潜在泡沫、“量子寒冬”的担忧。那么,达摩院的此次裁员,是否真的预示着量子产业的“危机”呢?目前,量子技术确实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资金:不只是政府认为量子技术是纳税人的首选,商业投资者和公司也愿意投入大笔资金。这对过去十年的量子物理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带来了大量的炒作,尤其是围绕量子计算的炒作。但是,如果量子计算的很多内容都是炒作,那么为什么谷歌和IBM等公司会投入这么多资金呢?当投资泡沫破裂时会发生什么?这就是光子盒接下来将要讨论的话题。许多物理学家都警告说,量子计算被过分夸大了。它不会改变世界,充其量只能有一些小众应用,而且所需的时间比许多初创公司希望大众相信的要长得多。然而依然有媒体大力鼓吹量子计算机已经显示出“量子优势”,因此,当解决这种问题的能力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问题时,投资者就会对它更感兴趣。——这完全是错误的。一些量子计算机确实已经证明了量子优势,但这只是意味着量子计算机比传统计算机做得更快,而不是说这对现实世界的问题有任何用处。就像订5个M&M一样,这是一项世界纪录,好极了,但你拿它能做什么呢?问题是,很多工业和金融领域的首席执行官分不清胸针和甲壳虫,认为量子计算真的会与他们的业务相关,而且很快就会相关。例如,在一次量子计算会议上,美国银行的研究常务董事说,量子计算将“比火更大”;事实上,实现这种“幻想”的唯一途径就是产生更多的碳排放。量子计算不是魔术,而是标准量子力学的应用;这种夸大承诺的泡沫终将破灭,这只是时间问题。但量子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目前已经公开发布的最大量子计算机有433个量子比特,不过Atom computing已承诺明年(2024年)推出超1000量子比特的计算机。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展示了“量子优势”,然而,在这些演示中,设备执行的算法并没有计算出任何有用的东西。量子计算机破纪录的“有用”计算是21的素数因式分解;是的,答案是3乘以7。但如果你在量子计算机上完成它,就可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平心而论,在量子化学和机器学习的简单例子中,量子算法已经有了一些可爱的应用,但这些应用都没有商业价值。一台量子计算机需要多少量子比特才能完成商业工作?目前的估计是几十万到几百万量子比特,这取决于你想计算什么,以及你对错误的容忍度有多大。关于量子炒作的更多解释,可以观看上述视频有不少人在谈论量子寒冬的可能性,在此期间,风险投资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投资会枯竭。这将导致炒作减少(也许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公司合并、新进入者减少,也许资金雄厚的公司会收缩规模以节省资源。在《金融时报》上刊登的牛津大学量子物理学研究者尼基塔·古里亚诺夫(Nikita Gourianov)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道:“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量子计算领域,这个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科学家们夸大宣传自己的成果也变得越来越诱人......经过几年的发展,一种对量子计算前景极度夸大的观点成为主流,导致......经典泡沫的形成。”“我认为量子计算产业会这样发展:首先,所有规模较小的初创公司都会因为没有达到阶段性目标而倒闭,风险资本也会蒸发,而学术界所有受过高等教育的量子计算机专家都会用资金来支付拥有唯一可行设备的几家大公司。虽然这些设备是有趣的研究对象,但它们在商业应用中将毫无用处。”在美国,大型企业内部的资源正悄然从量子领域转移。这些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公司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探索性量子团队,寻找有前景的用例。它们在相对较小的规模上发展内部能力,部分原因是为了抵御做同样事情的竞争对手。毕竟,量子计算多久才能带来切实的投资回报?两年?五年?十年?会是哪个领域?优化?化学?机器学习?量子计算领域的其他人正在积极尝试将它与其他领域结合起来。例如,Zapata公司正从量子向人工智能转型,并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实际上是量子计算的一个非常有前途的用例。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人工智能和量子的时间范围混为一谈:AI更加成熟,具有更高的TRL(技术准备水平),而量子计算在企业中处于更加探索的阶段。
量子计算目前被认为处于技术成熟度5级;要克服的主要障碍是纠错。来源:于利希研究中心
在光子盒看来,量子计算令人兴奋、前景广阔的原因并没有改变。任何行业的发展规律,做的早不代表做的久;行业发展不是线性增长,波浪形或者曲线形上升才是规律。几乎每个月都有功能越来越强大的量子计算机问世,算法的发展也在飞速前进,各种模式的机器可供公众实验,人们对教育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首席信息/技术官们应该继续耐心地朝着量子驱动的业务优势迈进,否则就有可能无奈地落在后面。参考链接(上下滑动查看更多):[1]https://www.analyticsinsight.net/top-10-quantum-computing-companies-2020/[2]https://chinaplus.cri.cn/chinaplus/news/china/9/20171012/37245.html[3]https://english.cas.cn/newsroom/archive/news_archive/nu2015/201507/t20150731_151010.shtml[4]https://www.alibabacloud.com/zh/press-room/alibaba-cloud-and-cas-launch-one-of-the-worlds-most[5]https://physicsworld.com/a/joint-quantum-computing-venture-is-a-first-for-china/[6]https://medium.com/syncedreview/alibaba-launches-11-qubit-quantum-computing-cloud-service-ad7f8e02cc8[7]https://english.www.gov.cn/news/top_news/2017/10/12/content_281475904368502.htm[8]https://www.alibabanews.com/shijiezhimingliangzijishuzhuanjiashiyaoyunjiameng-jitongguoaliyunjiangjishuyingyongshixian/[9]https://www.sohu.com/a/197435302_116903[10]https://www.alibabanews.com/lilunjisuanjizuigaojiangdezhumaliao-saigedejiarualibabadamoyuan/[11]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593828[12]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18/09/25/140033/why-alibaba-is-investing-in-ai-chips-and-quantum-computing/[13]https://thequantuminsider.com/2020/01/07/alibabas-tech-visionary-quantum-computing-entering-a-critical-period/[14]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780439[15]https://www.nature.com/nature-index/institution-outputs/china/alibaba-group-holding-limited/5704cdde140ba0cf158b4576[16]https://backreaction.blogspot.com/2022/11/quantum-winter-is-coming.html[17]https://www.ft.com/content/6d2e34ab-f9fd-4041-8a96-91802bab7765[18]https://quantumcomputingreport.com/the-silent-quantum-winter/[19]https://www.umlaut.com/en/stories/quantum-computing-time-to-act

2023-11-28 08:54
来源:
半导体技术发布于:北京市
近期,有市场传言称由于预算及盈利等原因,阿里达摩院对旗下量子实验室进行了大幅裁员,并可能裁撤整个团队。
对于相关传言,阿里达摩院11月26日回应表示,为了进一步推动量子科技协同发展,达摩院联合浙江大学发展量子科技,将量子实验室及可移交的量子实验仪器设备捐赠予浙江大学,并向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开放。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达摩院并未对人员处置问题进行回应。
据了解,量子计算属于基础前沿学科,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就开始对量子计算进行研究。
2015年7月,中国科学院与阿里云在上海宣布,共同成立“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根据实验室当时设定的研究计划:预计到2025年,量子模拟将达到当今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水平,初步应用于一些目前无法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到2030年,研制具有50—100个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突破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芯片工艺,从物理层设计、制造,到算法运行实现自主研发,全面实现通用量子计算功能,并应用于大数据处理等重大实际问题。
2017年10月,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3年投资1000亿元投入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等基础科学研究。
在量子计算领域,达摩院长期投入,已配置了国际领先的量子实验专用仪器设备,建成Lab-1、Lab-2两座硬件实验室,具备量子计算软硬件全栈开发能力。与此同时,达摩院在芯片制备、比特相干时长、门操控、量子纠错,量子计算控制架构等领域取得了多个重要成果,包括高精度、多比特超导量子芯片,量子电路经典模拟器“太章”等。
来源:今日半导体
半导体工程师
半导体经验分享,半导体成果交流,半导体信息发布。半导体行业动态,半导体从业者职业规划,芯片工程师成长历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三卷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