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Q与温度T的关系,温度差,降温效果?

(都是分析风冷散热器)
主要是分析散热器的哪些构造影响散热性能,涉及到底座、热管、鳍片、风扇、工艺、大小和形状。散热器主要功能是:把cpu表面的热快速传递到鳍片,再散发到空气中,起到降温的作用。从降温效率角度,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cpu表面温度-->热管上端温度,温差越小传热速度越快;(2)热管温度-->鳍片温度,温差越小传热速度越快;(3)鳍片温度-->空气温度,温差越大传热速度越快,鳍片面积越大散热越快。
所以,选择、安装或制造散热器,在不考虑大小、重量和成本的理想前提下,:(1)尽量使cpu表面热量快速到达热管上端。这需要底座平整如镜:
或使热管直接接触cpu表面:
或采用铜底座:
安装时不要过分挤压两端,导致底座拱起变形,不能与cpu表面完全吻合;导热硅脂要均匀涂抹。热管热量要快速到达鳍片:
可采用增加热管数目,采用较粗热管等办法。
(2)尽快使热管上的热量到达鳍片,并分布到鳍片的所有表面上。--好的工艺使鳍片紧扣热管,不留间隙,尽快导出热管上的热量。--采用导热更好的材料做鳍片,让热量快速分布到整个表面。目前基本都是铝质鳍片,少量铜质鳍片。--合理排列热管位置,让导热更有效。
(3)尽快把鳍片上的热量导入空气中。保持适当风速。风速太低太高都不行,低了导热不够快,高了...摩擦生热,还有噪音。尽量增大鳍片面积。越大越好。保持机箱风道通畅,使空气保持低温。利用工艺改变鳍片形状,使空气流动效率更高,如图所示:
下面分类详谈。
先谈谈热管,到底几根热管够用?是否越多越粗越好?
一般都是6mm粗的热管,粗的有8mm的,如果热管数量多,底座挤满了。对高发热量(如125W)的cpu来说,1根2根的是少了点,3根可能刚好足够,4根比3根有提高是肯定的,但随着根数的增加,从热管传热角度看,效率提升会越来越少。所以中低端散热器基本是3根4根。对5根6根甚至8根热管的散热器来说,增加热管对进一步降低cpu表面与热管上端温差的效果不明显,多热管的作用更多在第二个环节:让热管更快向鳍片传热。4根和5根的热管,与鳍片的接触面积相差25%,传热速度也快了25%,这才是超过4根热管的目的。
不考虑鳍片端,对cpu端来说,多少根热管合适?如果我们计算出一根热管传导热量的能力,那么多少瓦的cpu需要多少根热管就一清二楚了。
以一根6mm热管计算,取长度为10cm,这样好计算些,一根热管分两侧延伸,相当于两根在散热。
热管的导热能力随着温度提升而增加,是铜导热能力的8-25倍,我们计算一下cpu表面到热管与鳍片接触处的温差:
【假如cpu满载125W发热量】cpu表面温度较高,热管只有1根。
第一步:cpu表面到热管内部,要用1根热管传导全部的125W热量,热管内部蒸发端与CPU表面的温差会达到5°以上,做工差点温差会更大。
第二步:从热管底部到与鳍片接触处的凝结端,假设平均距离为10厘米,温差会在22°-70°之间,具体要看cpu温度,越高温差越少。
这样发现1根热管温差可达到27°-75°,传热效率非常低,当cpu70°了,鳍片与热管的触点上最大可能还只有40°,加上单根热管时的鳍片散热效果也会奇差(这会在后面分析),夏天没法散热了,cpu奔100°的概率很高啊。【结论是:1根热管是不行的。】如果是2根热管,那么上面第一步中的5°会降低到3°左右,而第二步中的温差也会变为11°-35°之间,整体温差14°-38°,冬天完全可以一战,夏天比较勉强,cpu表面70°时,鳍片与热管触点处大概50°,非常勉强。【结论是:2根热管冬天还可以一战,夏天很辛苦。】3根,整体温差降为9°-25°,已经很不错了,夏天cpu表面上70°后,鳍片与热管触点处大概55°左右,散热会比较正常。【结论是:3根热管冬天完全没问题,夏天,只要散热器无缺陷,可以应付cpu持续满载。】4根,整体温差降为6°-19°,夏天cpu表面上70°后,鳍片与热管触点处大概60°左右,散热完全正常。【结论是:4根热管不用担心125W的CPU持续满载。】现在新的问题来了,超频需要几根热管,以及1-4根热管时鳍片的散热效果又如何,稍后分析。
再来看鳍片:
选购散热器时,与鳍片有关的有三点:鳍片与热管接触好不好、鳍片总面积大不大、鳍片构造是否有利于导热和散热。
(1)鳍片与热管的接触。各家制造商工艺比拼的一个地方,接触不好导致热管和鳍片之间温差大,反之温差小。(本贴的后面应该有关于温差的量化分析,除非写不下去了,请多多支持)看这图,铜壁似乎紧紧被铝环给扎住了,传热应该没问题:
可是,放大看看,空隙很大,影响传热:
(2)鳍片总面积。如果是大机箱,自然是散热器越大鳍片总面积也越大,面积=单片面积*2*片数,比如某款高15厘米多的双塔散热器,散热面积达到0.83平方米,单塔的也会达到0.6平方米左右;而12厘米多点的适合17厘米厚度以下的小机箱,散热面积0.35-0.45平方米,小了很多。一般我们看重量就可以知道散热面积的大小。所以,买散热器,如果机箱放得下,尽量买大些的。
(3)鳍片构造。好的有利于散热。下图,鳍片间隔不匀,不利于散热:
下图这款,每片鳍片侧面扣在一起,挡住侧漏的风,有利于散热:
不一一列举了,反正厂家各显神通,设计五花八门。
下面改变写的方法,用实际数据来分析散热效果。q9550s用的是纯铝小散热器,就首先用这来分析:
这是一款没有热管的纯铝小散热器,直径10厘米,风扇大小8厘米,鳍片分两部分从底座两侧延伸出来。如果把鳍片捏在一起,传热截面积大约是6-7平方厘米。我们知道铝的导热系数是237,也就是说一厘米长的铝,两端温差1°时,每平方厘米的截面积能传导2.37W的热量,那么我们这款纯铝小散热器,它的传导能力是每厘米每度温差传热:2.37*7=16W。可是q9550s的最大功率是65W,所以,每厘米需要65/16=4°的温差。鳍片下窄上宽,由于风扇吹力不均匀,取平均3厘米的传导距离,温差在12°。散热时,风扇空气经过鳍片,鳍片有效散热总面积约为0.13平方米,大约散热能力是2.6W/度,65瓦需要温差25°。
这样得到下面的结果,在cpu满载65W时:(1)cpu表面与鳍片保持温差12度;(2)鳍片与空气必须保持25度温差才能完全散热。【结论】冬天10°室温时,cpu一般高负荷使用,保持温度40°左右,极限高温47°。夏天30°室温时,cpu一般高负荷使用,保持温度60°左右,极限高温67°。
所以对65W功率的cpu来说,小散热器绝对够用了。
现在四热管的散热器很便宜了,我查了一下网价,普遍在70-100元之间,高富帅的也在150以内(话说这样的价格普通6热管都买来了)。以四热管压制125W为例,对95W、84W的U也有参考价值。传热分为四步:(1)从cpu到热管底部;(2)从热管底部到热管与鳍片接触点;(3)从热管接触点到鳍片;(4)从鳍片到空气。
其中(1)(2)两步直接引用上面写过的结论:4根热管,整体温差降为6°-19°。不过考虑满载高温状态,温差应在【6-10°】左右。
下面分析(3)从触点到鳍片怎样传热:
上图是某品牌的散热器,我们假设这是一个12厘米高的小型散热器,每片鳍片面积是47.5平方厘米,共有40片,那么总面积是47.5*40*2=【0.38】平方米。如果把40片鳍片合起来,厚度是多少呢?每片0.4毫米,那么总厚度是1.6厘米,够厚的。高温点在8根热管附近。从热管往鳍片传热分为两步:第一步、热管向附近0.5厘米处扩散,此时热量比较密集;第二步、热量在热管附近形成近似条状向两边传递。
我们先看第一步:
每根热管需要传递的热量为125/8=15.625W,但是接触面积却只有0.6*3.14*1.6=3平方厘米(0.6是热管直径),随着热量扩散,面积增大,取平均3.3平方厘米,扩散0.5厘米后的温差为15.625/3.3/0.5/2.37=4°(2.37是铝的导热系数)。
这样得到结论,热管触点传递到附近鳍片温差为【4°】
接着是第二步传热,可以近似看作这样的传热过程(见下面的蹩脚示意图):
图有些不准确,数值设为好算点的整数值,热管排列也很整齐,这样好算些。
橘黄色的两条是上述第一步的热量传递区域,接着热量从橘黄区域传向黄色区域,再传向绿色区域。
先看1、从橘黄区域传向黄色区域:四个截面同时传递,因此每隔区域需要传递125/4=31.25W的热量。上面已经算好了厚度,因此截面积=5*1.6=8平方厘米。
铝的导热系数2.37,所以从橘黄区域向黄色区域传导31.25W的热量,需要温差=31.25/8/2.37=1.65°。接着2、从黄色区域传热到绿色区域,只需传递16W的热量即可,那么温差是0.8°。【得到结果】如果热管温度为C,那么,橘色区域温度为C-4,黄色区域温度为C-5.65,绿色区域温度为C-6.45。最后分析最前面提到的(4)从鳍片到空气的传热:
有个表面导热公式,大意是:每度温差,每平方米可以散发多少热量。对于散热片来说,风速不同,表面状态不同,表面导热系数也不同,我们取20来计算。由于该款散热器总散热面积上面计算得到是0.38平方米,所以每度温差可以散热0.38*20=7.6W,总共需要散热125W,必须保持125/7.6=16°的温差。考虑到空气带走热量,自身也要升高6°左右,所以平均需要高20°才行。
这就是我们的【结论】,当125Wcpu满载时,4根6mm导热管的散热器:1、鳍片平均温度比空气温度高20°(实际上由于风力不能充分作用在所有鳍片表面,实际需要25°的温差才行);2、热管温度比鳍片要高6°;3、cpu表面温度比热管要高6-10°。
假设,夏天室温是30度,机箱温度是35度(如果散热稍差,机箱内达到40度以上都有可能)。那么鳍片平均温度为55°,热管61°,cpu表面温度达到67-71°(考虑风扇散热效率还需加5°)。这就是结论,不知道你的4管散热器(12厘米多点的小散热器)能否在盛夏镇压住125W的CPU?
根据上面描述小结一下:不超频的情况下,小机箱(17厘米厚度以内)只能装13厘米以内的散热器。如果以cpu表面75度为限制条件,那么125W可以使用4热管正常压制,3热管夏天勉强可度过,2热管的迷你型只有冬天能熬一下,而无热管的办公使用马马虎虎。
95W可以使用3热管正常压制,2热管夏天勉强可度过,无热管夏天普通使用还可以。
84W更轻松些,2热管基本就可度过夏天,无热管普通也能使用。
65W不需要热管散热器。
如果你的散热器符合以上条件还是不能度过夏天,那么检查一下安装是否正确;如果机箱内有热源(比如显卡温度高),考虑加强机箱通风。散热器侧吹应该朝向机箱抽气风扇。
加两个风扇(前后夹住散热器)降温效果一般不明显,除非侧漏很多,那么加风扇有一点效果。下面分析超频对散热器的要求,以及大散热器的优势有多大。
在分析之前,需要考察一下,在4热管时,哪些改进最能提高散热效率?
下面按照效果排序:
增加鳍片的散热面积(6)
> 保持机箱通风(5)>增加热管数目(3) > 增强风扇转速(1-2)
括号内是权重,表示能产生降温的可能度数。
首先来看看增加鳍片的散热面积,这其实就是加大散热器。我在上面计算4热管时采用的是40片鳍片。每片面积47.5平方厘米的散热器,它的总散热面积是0.38平方米。
如果增大到15厘米高的大散热器,比如某款大散热器,它的散热面积是0.6平方米,由50片鳍片组成。那么同样是散热125W,需要的温差是125/(0.6x20)=10.5°,比原来的16°降低了5.5°。也就是说,散热面积从0.38平方米提高到0.6平方米,cpu温度可以降低5.5度。
又有一款大的散热器,它标称的散热面积达到0.83平方米,那么相对小散热器降温幅度达到16-125/(0.83x20)=16-7.5=8.5度,考虑到空气本身的升温,实际效果可能是降温6度左右。
机箱通风是最简单的降温手段,只要在背后加一个抽气风扇即可,必须要做的啊,很划算。
增加热管到5根,传热速度快,使cpu到达鳍片与热管交接处的温度下降2-3度,而热管与鳍片接触的面积增大了25%,使温差下降1度,因此总体能下降3度左右。如果增加到6根呢,可以再下降1-2度,非常有限了。
风扇速度与噪音成正比的,一般12厘米的风扇转速都不高。风速的增加使得空气经过散热片后升温降低,上面算过125W散热使,空气升温6度,增加吹风可以下降到5度4度,但很难再往下降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的高速并不见得有多少降温效果。【结论】对125W,极限使用情况下来说,(1)同样4热管,大散热器可以比小散热器降温4-6度;(2)5热管小散热器,相对4热管小散热器,降温3度;(3)5热管大散热器,相对4热管小散热器,降温7-9度;(4)双风扇,再降1-2度;(注:实际上双风扇与散热器形状有很大关系,因为风扇中心附近风力小,在鳍片上会形成低效区,在前面的计算4热管时对cpu升温4度,如果双风扇能够减少低效区,那么可以再降温2度以内,总体是3-4度)。积少成多嘛,总体降温极限是10-13度。至于6热管,极限降温幅度是11-15度。
7、8根热管就无意义了,增加幅度非常有限,不知道实际使用过的人有什么感觉。随着鳍片面积的增大,还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铜底座呢?我感觉不如热管直触的,估计有1度以内的差别吧。似乎有铜鳍片的,太重,但漂亮(氧化了就不漂亮了),在3热管时可能有些优势,因为铜的传热系数是401,是铝的1.7倍左右,相同体积下,鳍片平均温度可以上升3度,这样就可以降低cpu温度达到3度。更多热管就没优势了。大散热器主要是质量太大,全部用铜鳍片不太可能,不过可以对靠下的一部分鳍片(比如10层)采用【铜】,散热效果更好,增加的重量也不多,为什么不采用呢?小编在这里强烈推荐厂家试一下!!
其实超频就是按照cpu最高瓦数来配散热器。cpu热量传递的过程温度是递减的:①cpu表面温度-->②热管与鳍片交接处的温度-->③鳍片的平均温度-->④机箱内空气的温度(长时间使用一般比室温高5度)。
列出上面每个步骤的温差,即可知道散热效果。
我进行了估算,下面列出对于瓦数的一些【估算】,考虑到热管性能、散热片大小、工艺有差异,【仅作参考】:(1)125W,4热管小散热器,①②温差6-10°,②③温差6°,③④温差20-25°,合计温差32-41°,夏天机箱35度,cpu表面压制在67-76°以下,游戏一般在65°以下。(2)125W,4热管大散热器,CPU表面与机箱内空气温差28-36°,夏天机箱35度,cpu表面压制在63-71°以下,游戏一般62°以下。(3)125W,5热管大散热器,CPU表面与机箱内空气温差24-33°,夏天机箱35度,cpu表面压制在60-68°以下,游戏一般59°以下。(4)125W,6热管大散热器,CPU表面与机箱内空气温差21-30°,夏天机箱35度,cpu表面压制在56-65°以下,游戏一般55°以下。(5)150W(小超频),4热管小散热器,①②温差8-13°,②③温差8°,③④温差24-30°,合计温差40-51°,夏天机箱35度,cpu表面压制在75-86°以下,游戏一般在75°以下。(从这里看出小散热器只能小超)(6)150W,4热管大散热器,CPU表面与机箱内空气温差34-43°,夏天机箱35度,cpu表面压制在69-78°以下,游戏一般69°以下。(看来这种散热器小超没问题)(7)150W,5热管大散热器,CPU表面与机箱内空气温差30-39°,夏天机箱35度,cpu表面压制在65-74°以下,游戏一般65°以下。(8)150W,6热管大散热器,CPU表面与机箱内空气温差26-35°,夏天机箱35度,cpu表面压制在61-70°以下,游戏一般61°以下。(9)180W,4热管大散热器,CPU表面与机箱内空气温差41-51°,夏天机箱35度,cpu表面压制在76-86°以下,游戏一般79°以下。(看来这是夏天极限了)(10)180W,5热管大散热器,CPU表面与机箱内空气温差36-46°,夏天机箱35度,cpu表面压制在71-81°以下,游戏一般73°以下。(11)180W,6热管大散热器,CPU表面与机箱内空气温差32-41°,夏天机箱35度,cpu表面压制在67-76°以下,游戏一般69°以下。(12)200W,5热管大散热器,CPU表面与机箱内空气温差40-51°,夏天机箱35度,cpu表面压制在75-86°以下,游戏一般80°以下。(13)200W,6热管大散热器,CPU表面与机箱内空气温差36-46°,夏天机箱35度,cpu表面压制在71-81°以下,游戏一般75°以下。(估计200W是风冷极限)
再次说明,以上仅是【估算】,虽然是依照一定的计算方法进行估算,但散热器面积、机箱热量情况、热管质量、风扇效果很不相同,以上结论【仅作参考】。
对6热管以上就不估算了,因为热管密集程度提高后,会减少散热片的面积,也会遮挡散热片间的空气流动,得不偿失或很少收益,小编认为7管8管无意义,卖散热器的不要追打小编。
另外,一些8mm热管的散热器,5根相当于6根6mm的效果,4根相当于5根效果,3根接近于4根效果。
另外小编推出最佳散热器设计改进方案:1、大散热器,尽量增加鳍片面积;2、最下面10层使用铜鳍片,其余使用铝鳍片;3、底座直触,如果使用铜底,所有热管(特别是中间的热管)离铜底不要超过1mm;4、多热管在鳍片中面向风扇适当重叠,减少风阻力。
购买建议:在机箱允许的前提下尽量购买大散热器,鳍片面积越大越好,不超频4热管足够,超频200W以上考虑水冷。
补充估算用到的常用参数:1.铝的导热系数237,铜401,换算成厘米、平方厘米就是2.34w和4.01w;2.热管的导热系数:低温小,高温高,范围大约在3000-10000,是铜的8到25倍,计算CPU散热时,发热量越高,该系数取值越大;3.表面散热系数取20,意思是每平方米散热片,相对低1°的空气,可以散热20w。
几个常用的计算结果,可以用于快速预估:1.CPU到热管上方温差10°左右(与根数成反比,与功率成正比);2.热管与鳍片平均温差5°左右(基本同上);3.鳍片与空气散热时温差需要10-20°(鳍片面积越大温差越小)。4.机箱温度与室温差5°左右。
另外CPU90%比100%低10°左右。

综合百科 最后更新:2024-01-09 18:19:10 梦想的初衷! 发布:3年前 8万阅读
最近有很多热心网友都十分关心热量和温度的关系公式,热量与温度计算公式「一定记住」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热量与温度计算公式。对此,绿润百科小编「梦想的初衷!」收集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热量和温度的关系公式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时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例如一定质量(m相同)的水(c相同),温度升高△t超高,吸收的热量Q越多。不同质量(m不同)的水(c相同),温度变化相同(△t相同),质量m多的吸收热量Q多。相同质量(m同),升高相同温度(△t相同),比热容大(c大),吸收热量Q多。Q=qm是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同一种燃料,燃烧的质量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热量与温度计算公式热量是物体的内部能量,也是物质在进行热力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值。热量的单位为焦耳,基本定义为使单位质量的纯水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mcΔT,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ΔT表示温度的变化值。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更常用的是1.0计算公式,即Q=msΔT,其中s表示物质的比热,m表示物体的质量,ΔT表示温度的变化值。与前者相比,1.0计算公式更为简洁实用。在科学实验中,精确测定热量对于分析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金属热导率的测量中,需要测量物体放出的热量,通过计算热量和时间的比值就可以得出物体的热导率。另外,在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热量的作用。例如,当我们接近火炉时,感到周围温度升高,这是因为火炉释放出的热量加热了周围空气,并传递到我们身上。热量的研究是热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物质的性质有关,也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更加重视热量的研究和实际应用。【英文介绍/For English】:The formula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t and temperature is the heat absorbed or released by a certain mass of a substance when its temperature rises or falls. The heat released during complete combustion. For example, water (same c) with a certain mass (same m) will absorb more heat Q if the temperature rises △t is super high.Water with different masses (different m) (same c) has the same temperature change (same △t), and the one with more mass m absorbs more heat Q. The same mass (m is the same), the temperature rises the same (△t is the same), the specific heat capacity is larger (c is larger), and the absorbed heat Q is more. Q=qm is the heat released when a fuel with a certain mass m is completely burned. For the same fuel, the more mass it burns, the more heat it will release.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bgreen.com.cn/news/1973428d2.html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每次出门都变成了一场与温度的博弈战,小海记得在一档谈话节目里一位来自尼日利亚的非洲小伙钱多多,说来中国之后发现自己越来越黑了,心疼小伙啊!小海先带大家看看先人们的智慧,古代人在没有风扇、空调这些现代化降温设备时都是怎么度过夏天的。冰鉴。早在先秦时代我们国家的古人就已经开始用冰来保存食物,制作冷饮了。冰鉴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冰箱的原型。而且据《周礼》记载,那时候的周王室还专门设立了冰料采取、运输存储的相关部门。那时候冰块的使用是一件相当荣耀的事情,据《左传.昭公四年》记载“食肉之禄,冰皆与焉”,也就是说没有资格吃肉的官员没办法享受冰块,冰块是只有地位非常高的官员才能得到的赏赐。水井冰镇。冰块普通百姓用不到,那个时候寻常百姓夏天能够用到的最普遍的制冷方式是水井——将食物放在篮子里,用绳子吊在井下保存。自制冷饮。古代人的冷饮刚开始是一种加了蜜的水叫“蜜浆”,大概到了隋唐才有了用果品、草药制成的冷饮。对比古代人的降温方式,现在的降温方式就幸福多了!室内可以吹着空调,冰箱里冷藏饮料,还可以自制冰块等。(如果古代人也能用上我们的海尔智能空调不知道会是什么反应)除了大家熟知的开空调、冰箱冷饮这些日常的降温方式,小海还准备了一些神奇的降温方式来跟大家一起分享。1.用矿泉水装上凉水,放在腋下。这个是比较有效的降温方式,但是要注意不要用太冰的水,因为我们的腋下是我们身体上比较容易出汗的地方,而且温度也相对比较高,这个地方会有大血管经过,我们在这里采取降温的方式,将体内的血液降温之后,再由心脏将血液在身体内循环一遍,就可以起到一个给全身降温的效果。2.听觉降温法。算自身潜意识的一种暗示。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里是有很多关于声音的记忆,伴随着我们五官的感受,所以这种记忆里的声音就变成了一种意识上的标签。我们在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也唤起了大脑对于这段记忆的标签,身体上就会出现与之匹配的感受。比如水声,风声,大海跟海鸥的声音,这些就会激起我们对于凉爽的记忆标签,起到一个降温效果。但这个方法还是因人而异,可能有些人实在没办法通过这些声音让身体产生变化也是有可能的。3.挂湿窗帘。夏天户外的空气往往比较干燥,我们可以把窗帘打湿或者在窗帘上挂上湿毛巾等,这样水分蒸发,吹进屋内的风也就变清凉了。4.用凉水冲手腕。其实跟用矿泉水装凉水放在腋下的降温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降低体内血液的温度来给身体降温。5.少食多餐。相信有朋友感受到过,吃完饭之后要更热。这是因为平时吃的食物都要靠我们身体产生的代谢热量来消耗,所以夏天来了,我们可以适当的一顿饭少吃点,或者吃一些清凉爽口的食物。6.清凉小方巾。这个也是一种不错的降温方式,非常美观而且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用一块自己喜欢的小方巾,放在凉水里浸湿,然后用纸巾或干毛巾吸干上面的水分,保证方巾可以不滴水即可,然后把小方巾系在脖子上,这样出门的时候一阵风吹过,就会变得非常凉爽了。这么多冷门的降温方式如果还是不能把你温度降下来的话,其实还有几个终极小妙招,绝对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降温效果,比如去查查银行卡余额、去看看花呗账单,再比如看看身份证上的年龄、体重计上的体重,怎么样是不是凉快多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量Q与温度T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