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中国最新消息是哪个国家的新闻机构?

路透社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英国媒体的喉舌这个问题。还是首先得要说一下是不是所谓的路透社就是英国媒体的喉舌。先问是不是,再问其他的。由于问题其实不是一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给你几个知乎上其他的朋友介绍,回答有关进路透社实习有没有什么对未来求职有帮助的回答侧面,你理解一下。看看路透社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一我在路透算上实习生的时候,整个算起来是两年。到最后有幸拿到了一份工作。其他答案写了很多工作经历,都是事实,很详细很受用。我来说些我其他的想法吧:在我看来,这份工作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新闻,做到不说谎话是多么容易和困难。在国内媒体,很多时候说谎很容易,想说真话很难。在外媒,想出名想说谎很容易,但是你每天都会被告诫和鼓励一定要说真话。路透是个很有责任的媒体,大家把事实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上。我最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Fact is Fact. It is what it is. 冷静客观看待问题,追求真相是路透给我的一个最好的遗产。真实、真实、绝对真实,quoting Joyce Liu.第二就是Nationalism. 我在路透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实习生。有过一些讨论,这个话题真是一个迷。一个每天拍马屁的媒体,不说问题;一个每天说问题,从来不拍马屁,哪个更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呢?路透给了我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个世界以及中国发生的事情。第三个吧。算是我个人一点想法。Just enjoy what you are doing right now. 有的时候总是想太多,衡量太多,就会忘了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去做新闻。有的人会忘了自己是因为爱新闻、爱写作、爱讲故事才追求这个职业。当然啦,在路透有好的薪水,有好的办公环境,工作文化,你会有EIKON可以学很多东西,你可以看路透的在线课程,没有人会吝惜自己的知识。二先答结论:路透社(Reuters)实习的含金量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不给钱甚至倒贴都该去。我是土鳖,因此不知道路透社的工作对出国是否有帮助;但即便你不从事新闻工作,路透社的实习经历(如有推荐信更好)对在其他领域找工作也会有很大帮助。这不仅因为路透社是声誉卓著的一流通讯社,更重要的是,路透社完善的培训体系能让你迅速成长为合格的写作者(不仅仅是记者)。良好的写作能力是能大杀四方的利器,尤其在这个信息泛滥、注意力短暂的时代。例如,许多大公司都有公关部,如果应聘此类岗位,极可能有笔试环节,在路透社磨练过笔头的你很容易脱颖而出。2005年,我曾在路透社上海分社中文新闻部工作过一段时间。虽然短暂,但几个月的密集培训,显著提高了我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中文写作能力以及英语能力。具体来说:1)路透的实习记者需做报摘(press digest),就是浏览当天三大证券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从中找出值得与路透终端受众分享的信息。按我们当时领导的话来说,虽然中证、上证是新华社旗下报纸,但依然有许多“毫无营养”的消息,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在短时间找到有“营养”的新闻后改变、缩写。这种基本功非常锻炼判断新闻价值、跟踪新闻线索的能力。2)实习生还需翻译路透英文新闻稿件。与报摘一样,这也是时效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有起码的财经常识和英文功底,也得熟悉国内报道的敏感区或禁区(例如涉及3T的新闻,3T是指 西藏Tibet,台湾Taiwan和T你懂得)。3)最关键还是写作训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报摘和翻译训练后,就可写市场通讯稿。路透社的大部分通讯稿有个特点,想必学新闻的同学都知道,那就是倒金字塔结构(关于倒金字塔结构,知乎有许多精彩的高票回答,这里不赘述了)。带我的领导(国内报社就是编辑,路透社叫filer)常说:最好能让读者扫一眼标题,就能清楚这篇新闻的大致要点。因为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未必有时间看全文甚至第一段。2011年,当我在香港参加摩根士丹利入职培训时,纽约来的讲师告诉我们:华尔街的买方经理们每天黑莓会收到2000多封邮件,你得确保你的讯息(研报或其他资讯)标题让别人一目了然。这时候,我就想起路透社老领导上面那段话。4)当年在路透,我们和英文新闻部的记者坐在一个大办公室里,他们都是非常出色的财经记者,不仅跑得快、善于搞大新闻,而且中文也非常好,包括韩碧如(后来去了《金融时报》)和Doug Yang(现在复旦教书)等。我有任何英文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直接向他们请教。Doug每周还专门给我们开“茶话会”,分享美国报纸上的一些趣事(参见本答案第一、第二张图片)。作为金庸小说迷,我常觉得:路透社就是少林寺。天下武功出少林;路透社定义了财经新闻的范式,至今仍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进了少林寺,无论你是小沙弥、知客僧、甚至厨房烧饭的火工头陀(参见《倚天屠龙记》),只要有心,定能学有所成,给未来闯荡江湖的你平添底气和自信。祝你实习愉快三简单讲一下我的感受吧:1)对出国和找非新闻领域工作的帮助:我是今年4月开始实习的,当时出国申请已经尘埃落定,因此不太具备参考价值。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来伦敦学习后,很多外国同学和老师听说我曾在路透社这类媒体实习过,都表示出浓厚兴趣/积极赞赏。毋庸置疑,这份履历令我某种程度上更突出一些。提到找工作,也是我现在比较头疼的事情。新闻专业出来的学生,要想冲破其他专业领域的门槛,说实话一份金光闪闪的外媒实习是不太有用处的。比如申请data analyst,除了要有相关工作经验,对自然语言/数据分析工具等实操能力的要求也相对严格。简单来说,高大上的外媒通讯社实习最多助你通过简历关,剩下的一切都还得用skill and ability说话。2)和其他新闻机构相比:其实这方面的收获含金量最大。想想看,你可以几乎以全职身份进入news agency工作,单凭观察这些出色的correspondent如何干活,就足以令你大开眼界。我曾在多家国内媒体实习过,个人认为,路透社是第一个真正把“实习生”当作“雇员”来用的机构。我可以参与各式各样的选题,独立跑发布会,甚至与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的路透社记者合作研究项目。由于相关规定,实习生没有byline,但这些correspondent会详细向你解释原因并表达感谢。在这里,每一分劳动成果都被尊重。总之仔细想想,能在国内感受三个月的外媒实习,的确倒贴都赚了呀。如果面试过了,什么也不要想,赶紧吃顿好的庆祝一下吧。:)更新:杠回头看了吓题目,题主说路透社用了堕落这个词,我觉得很可笑,觉得题主是无知的人,而且有嫌疑是故意来无事生非,抹黑路透社。不知题主有看过多少次路透社的报道新闻。我是经常看的,这么说吧,看过路透社的财经类新闻以后,对国内的一般所谓财经类新闻的欲望就降低到零点以下了。路透社的新闻界面真的是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但是,但是用词之简洁准确,表达之严谨,简直可以形容和数学公式描述一般的感觉,多一个或者少一个词都不再合理的感觉。我语文不好实在形容不出。说他们的新闻没有感情色彩,我说的是财经类,完全平铺直叙,就事论事,给人完全的客观的感觉一点也不为过。说回头,我倒想问问,题主是想成为哪方面的喉舌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透社中国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