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神秘而伟大而美丽的分娩时刻的生命诞生之旅

作为一个分娩老师,这题就该我答。一条一条来,持续更新......分娩陪伴了很多妈妈,当她们真切感受到温柔分娩的时候,是我成就感最大的时候。在我的协助下,许多妈妈生完就表示再来二胎不是问题。并不是不痛,而是有信心,有支持,有陪伴,有专业的人协调妈妈的心愿和医护人员,以及安抚焦躁甚至迷思的家人。给分娩过程中的妈妈以最大程度的身心灵支持,就是我的工作。陪伴经历了这么多分娩过程,我依然觉得新生命的诞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以下是本题回答。无痛不是随时可以打再来讲一下关于无痛。无痛这个词很过分,其实它的学名叫做“硬膜外麻醉”,这下看明白了吧,这是麻醉剂,不神秘。有的妈妈说,生孩子有啥好准备的,打无痛不就行了。我真是一口老血就差把牙都吐出来。打无痛,是需要条件的。首先你宫口要开了,要进入了产程,目前我们国家多数能打无痛,都是需要开指2-3指,才能打。但你知道产妇最艰难,时间最长的是什么时候吗?是从不规律宫缩一直到2-3指,为什么说这段时间最艰难,因为时间很长。尤其是现在的初产妇,年龄大的越来越多。在启动分娩这个阶段,时间需要很长,身体要做更多的准备。身体、体力、心理压力,是全方位的煎熬。而这个时候,打不了无痛。你就得等着。一不留神,在医院呆了好几天,都还不能打。当然,从宫缩的强度,疼痛强度来说,肯定是后面开45678指的时候,更强烈,这个时候无痛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但这个时间很短,几个小时就过了,而开2指之前的时间,很可能是好几天。另外,半夜不一定能打无痛。因为麻醉师下班了。值班的麻醉师,优先为手术服务。能不能打,看你运气。如果你在等麻醉师的过程中,开指到3-4指了,那也别打了,医护人员也会建议你别打了,不能打了。因为很快就开全让你进去生了。还有一些体质问题,或者高危孕妇无法打无痛什么的,今天暂不讨论。待产区、产房都是花花绿绿的所有的医院产科,都和其他科室不一样。主要不一样就在于整个装修环境会更偏向于粉粉的,嫩嫩的,墙上很多宝宝照片。许多产房里还配着音响。有些待产区,墙上还有很多鼓励妈妈的话,比如妈妈加油之类的。产床也不一样,很多产床都是粉色的,床单被子枕头都是粉粉的。别不信,或者说你没留意到。我挂图给你看。这是我在陪产工作的照片,这是一家东莞镇区的公立医院。床是粉的,挂帘是粉的,墙上的妈妈加油,连柜子都是粉的。这是产床,是不是远远超乎你的想象?再看看手术室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一目了然,手术室谁给你整粉粉嫩嫩的装饰。这说明啥呢?说明生孩子不是病,而且环境能让产妇感觉更舒适,会更有利于分娩。90%的人对生孩子的态度都是错的!大部分人,包括男人和女人,都天然的认为,生孩子,去医院就完事儿了。内心默认了生孩子是医院的事,是医生的事,我配合就行了。这就从根本上大错特错了,生孩子,产妇是主体,是主角,也是主导,你必须有自己的态度,想法,喜好偏爱,你需要提出你的要求,并且对自己负责。我每天都会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私信,问生孩子怕痛怎么办,老公啥也不会怎么办,剖还是顺...非常多,但当我问到,你心目中理想的分娩是什么样子,有哪些细节,你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基本上都说不出个1.2.3.别急,下面慢慢来说。生孩子是你自己生,不是医生护士替你生待产进了医院之后,大多数产妇都会感觉失落,为什么,因为没人会管你。医护人员检查宫口,给你开B超单子,之后如果你是个低危产妇(就是正常产妇),那你就自己等着吧,等疼得很厉害了再叫护士过来继续查宫口。我有一次陪产,旁边床的产妇叫得鬼哭狼嚎,但宫口还没开。她先生就冲到护士站,大吼:你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我老婆这么痛,你什么都不做。当时我陪产的妈妈就小声跟我说:难道这男人是想让护士帮她老婆生么?我没有接话,叮嘱我陪产的妈妈关注自己的身体。但其实我知道,在护士看来,这个男人是多么的无理。而他的行为背后的想法,就是:我老婆都在医院了,生孩子就该你们负责。而实际上,分娩的整个过程,产妇都是自己完成的,其他人,都是辅助。这一点,一定记得。生孩子的时候医生不上手,是助产士协助你我们去医院都是找医生嘛对吧,但生孩子的过程,我们说的分娩的过程。不是医生的活儿。90%的正常接生,都是助产士接生。助产士≠医生。那医生在哪儿呢?医生最多巡个逻,查看一些特殊案例,或者遇到危急情况,才有医生过来。正常情况下,在你边上的,从都到尾都是助产士。一个优秀的有经验的助产士,在接生方面,要比医生强得多。产房不是手术室因为医院手术室都是无菌环境,产妇在进了产房之后,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都会有种要进手术室的幻觉。 实际上,产房就是个普通房间,助产士甚至会在不远处吃着饭堂or外卖,进产房不需要像进手术室那样严格的杀菌消毒。你在产房里,可以吃可以喝,有些产房还准备有小音箱给你听歌。当然,除了你可以吃喝,产房里的助产士也会在隔壁的小隔间里吃喝。但在接生阶段,会有无菌布在局部铺开,接生过程中也会有多次的局部消毒。剖宫产不是一个生孩子方式,是救命措施剖宫产,还有好多人叫它剖腹产,抛腹产,刨腹产。总有人考虑顺产和剖宫产哪个好。这里要说的是,正常顺产,是生理过程,而剖宫产,是手术。手术是干嘛的?是拿来救命的,在你危急,或者宝宝危险的时候,紧急给你救命的。不是拿来给你选的。当然这个认识的误区不能怪大家,在独生子女年代,太多剖宫产,而且医院也默许了让你选。实际上,真的不应该。现在对顺产的科普到位了很多,大家也都知道顺产对母亲和孩子都更好。现在的情况是,不是你想剖,就能剖。医院必须有你存在明确的剖宫产医学指针,才能剖。你需不需要剖,是医护人员说了算的。B超评估体重不是100%准确B超是个伟大的发明,多少孕妈妈在孕后期盯着B超单拿着公式算宝宝的大小,重量。包括你发动了,去医院待产,也要拍个B超,护士也会估算宝宝的重量。但是,这个评估的宝宝重量是有误差的。为什么我这么强调这一点。因为当你进了医院,医护人员说的任何一点不利条件,都能让你非常非常非常焦虑和紧张。在体重估算这件事情上,很可能一秒钟让你改变了分娩方式。那就是正常生和手术的区别。比较典型的就是胎儿偏大。12月份我陪产的一个孕妈妈,最后几次B超都还正常,没到7斤,但是当她发动之后,我陪她来到医院,又做了一次B超,助产士看着B超单说:宝宝可能有8斤了哦。你考虑下要不要剖了,太重了不好生。助产士说得轻描淡写,但是产妇,包括她的其他家人都立马炸了。她老公眉毛都拧成了一团,在手机上百度八斤能不能顺产,她的爸爸妈妈坐在门口抱怨,早知道要剖,就不在这里生了,哪个哪个医院有熟人。而她自己,在一遍又一遍的宫缩中,被家人的焦虑逼得就要窒息。我问她:你希望改变我们之前共同制定的分娩计划吗?她说:不想,我觉得宝宝没这么大。之后宝宝出生了,7斤。如果换成另外的产妇呢,意志没这么坚定,就立刻拉去剖了。而医院是不承担任何责任的,因为B超有误差。做决定的是你自己。评论太多了看不过来 ,很可能会漏掉回复,建议正在怀孕的孕妈妈私信找我咨询。课程和陪产都可以咨询。外地的也有办法。最近从知乎找到我的人挺多,我干脆把分娩陪伴的介绍发出来吧。生完孩子出来还要生胎盘宝宝从产道出来之后,产妇的感觉是终于如释重负。但这事儿还没完呢。宝宝肚脐连着脐带,脐带连着胎盘,胎盘在宝宝出来之后,也会出来。但不是立刻。需要花点时间,可能是几分钟,可能是十几分钟,可能更久。有的产科是多等等,让自然的宫缩把胎盘排出来,有的就是是抓住脐带,助产士帮忙把胎盘拉出来。所以你宝宝出来之后,别以为就完事儿了,还有胎盘呢,此时还有宫缩的。生孩子没有那么血腥我们脑海里的生孩子场面估计都和“血腥”两个字挂钩,无非是看多了电视剧,尤其是宫廷剧,端着血水盆子进进出出,或者是产妇腿中间流出了血。哎,都不知道拍电视的人生没生过孩子,要生孩子的时候,产妇从产道里流出来的是羊水啊,是透明无色的啊。我估计电视剧都是为了视觉效果,流血比流水惊悚多了。并且并且,宝宝出生的时候,产妇可能有点点撕裂的血水,那都只是一丢丢而已,宝宝顺产出来,是很少有血的。多数都是干净漂亮,被水泡着的宝宝。真正会流血的是排出胎盘的时候,但流血也不多,还不如你一次献血献得多。所以生孩子血腥的这个想法,错错错!有亲近的人陪产非常重要陪产,最好是能进产房的陪产。医护人员对你的照护和协助,是专业性质的协助。但生孩子不是个专业的事情,是个非常综合的,需要感情、自我认可、亲人爱护、专业协助,等等一系列综合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多女人如此介意孩子出生之后,老公是先看孩子还是先看自己?有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生孩子的时候,是妈妈独自在面对,是孤独的,无助的,有风险的。这种需求,如果在生的过程中,老公能很好的陪伴、鼓励、支持,妈妈们基本上不会有这种介意的情绪。在实际的分娩中,产妇被训斥的概率非常高。首先医护人员没有义务对你温柔,现在二胎政策出来之后,有时候遇到生孩子旺季,产科忙得要死。尤其是夜班,半夜扎堆生孩子的时候,谁有心情好声好气的安抚你。所以,懵懂的产妇一边要承受身体宫缩的压力,还有陌生的环境压力,还有专业但不温柔的医护人员的各种指导。体验感是非常糟糕的,非常糟糕的。如果有个亲近的人,在身边安抚,鼓励,喂点吃的喝的,那都会让产妇有强烈的被支持感。生孩子这种尤其需要勇气的事情,鼓励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侧切比自然撕裂伤害更大侧切是个怎么回事呢?首先你得知道,孩子是从产道里出来的,也就是y道,孩子最宽的位置是哪儿呢,是头,直径8.5-10cm,你比划比划是多大。然后再想想y道是多大。嗯,想好之后往下看。这就意味着,娃在出生经过产道的过程中,产道是被极度扩张的。这个扩张的是整个产道以及外阴部位。正常的情况下,产道及外阴都会有些许的撕裂伤。毕竟扩张得这么大,尤其是现在的孕妇猛吃海喝,孩子七八斤的太多太多。这么大的娃,经过产道,自然会有更多撕裂伤。那侧切在哪里呢?在外阴部位,也就是人肉眼可以看到的最外层。当孩子头发已经看到了,头已经把外阴撑开了,这时候,侧切一下,宝宝头就更容易出来。侧切加速了宝宝出生。但是,侧切并不完全是这么单纯的目的。首先你得知道,无论是否侧切,产道中也是会有些许撕裂伤的,在宝宝出来之后,缝伤口的时候,不只是外阴,产道内的撕裂也要缝合。人的皮肤有6层,侧切一下,六层就都断了。但是正常撕裂呢?可能是三层,四层,可能是好几层都是藕断丝连的状态。但是自然撕裂的伤口,是歪歪扭扭的,弯弯曲曲的。对助产士的缝合来说,是个麻烦活儿。但侧切呢?咔嚓一刀,整齐的伤口,缝起来简单多了。所以,给助产士省事儿,也是侧切的目的之一。尤其是在过去,以及在现在的许多小地方医院,老旧的侧切观念,还是存在的。有的产妇到了最后关头,力气不足,最后切一下,让她快点生出来,也是省时间的办法之一。所以,侧切总体上来说,是让助产士缝合更方便了,也更省时间了,也更便捷缝合伤口了。但是对于产妇来说呢?轻度的撕裂和侧切相比,撕裂对产妇的伤害更小。对盆底肌的伤害更小。要是想不明白,那就想想自己手背上擦伤的伤口和挨了一刀的伤口,哪个好得快,原理是类似的。当然,如果胎儿太大,又坚持顺产,撕裂伤特别多,那还不如侧切一下。还有很多,让我歇歇再补充——————医疗程序,你需要知情,也可以拒绝我们在医院习惯了一切听医生的,但生孩子这个事情,从本质上来说,就不是治病。你要提前告诉助产士,你会认真配合,但是希望尽量不要侧切,如果必要侧切,恳请提前告知你,让你来做出决定。这一点很重要,你是有决策权的。生孩子对女性有什么好处?这个可以看我下面这个回答,对女人生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知,生育的好处,是大大的。分娩体验其实和X高潮很类似这个要从造人说起。造人大概率大家都认为是一种愉快的床上活动。但实际上这种愉悦,并不是文化产物,是基因里存在的,为了让你愿意繁衍下一代,构造出了在这个活动中让你飘飘欲仙的身体感触,亿万年来,人类都乐此不疲的在进行这项活动。换句话说,繁衍后代,才是生命存在的最大高潮。而生命的诞生,也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分娩的这个过程,可以说是生命的高光时刻。我相信这和你的认知是有差异的。你无论如何不能把生孩子和啪啪啪联系起来。但其实这是有迹可循的。我们观察动物是怎么生孩子的,就说小猫下狗吧,要生的时候,是不是提前准备个舒服的窝,昏暗的角落,安静,等待,生人勿进。这和造孩子的环境需求是一致的,幽暗的灯光,宜人的气氛,熟悉的伴侣(生人勿近)、舒适的环境。其实人类在生孩子的时候,也有这样的需求。安全的保护(医院医护人员)、熟悉的家人、安静的等待(等宫口开)、舒适的环境(家中待产)。灯光因为医院多数无法提供幽暗的环境,所以很难实现,但相信我,如果给产妇选择,她一定会想要昏暗的环境等待宫口开。而孩子出生刹那的高光时刻,是身心一体的极致高潮,夹杂着疼痛,伴随着女性极强的身体力量在ying道迸发。孩子出生了。你可能会喜极而涕,也可能瞬间身体轻盈就忘记了刚刚身体遭受了什么,眼前的这个孩子,是你的创造物,你从基因里就爱着他/她。是的,生孩子,是生命存在的最大高潮。也可以参考我另外一篇文章,里面很多图片,还有故事佐证再更吧,等等我~~~宫缩不是连续的好多孕妇向产后妈妈们取经的时候,妈妈们习惯地说自己疼了多久多久。比如夸张的说疼了三天的。说进了医院疼了十几个小时的。而且每个人形容宫缩都不一样。有人说像姨妈疼,有人说像拉屎的感觉,有人说是肚子疼,有人说不疼,而是酸,胀,坠感。但总的来说,感觉疼的是最多的。具体是怎么个疼法?我下一条说,这一条把宫缩说清楚。这宫缩疼,就像波浪线。原谅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词和比喻了,就是当宫缩开始,就会逐渐越来越疼,到达一个顶点之后,再逐渐越来越舒缓,这一个宫缩就结束了,然后会有好长一段空白休息的时间。具体是多长呢?从开2指算吧,大概是疼40-50秒,然后休息3-5分钟。然后再来一个宫缩。嘿嘿,是不是很像波浪线?宫缩的时候是疼的,那空白休息的时候呢?是可以睡着的,当再一波宫缩来临,你会再醒来!所以,别人跟你说连续痛了多少个小时,其实没有那么久。 宫缩基本上疼不死人啊,这一条有意思。我尽量把文字语言组织得轻松一点。说起疼痛,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受伤,生病。总觉得生孩子的那种疼痛和刀伤,枪伤一个感觉。但真不是这样。宫缩的疼,真的太特别了。首先宫缩不是连续的疼痛,这个上一条说了。其次宫缩真的很疼,但往往疼不死人,无论是从科学数据,还是我们祖祖辈辈的经验来看,都几乎没有因宫缩而疼死,疼晕的例子。反而是在各个顺产日记里会反复提到,又疼又清醒的字眼。如果正常人受伤疼痛,或者病痛,很容易疼晕过去,疼到休克的情况的。但宫缩不是,宫缩的时候,其实你身体里伴随着产生着一系列的兴奋荷尔蒙,快乐荷尔蒙的。这么说吧,生理上来说,女人的身体构造,是天生能承受自身的宫缩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很兴奋。但人类这种高级大脑,发展到现在,擅长思考,也擅长习得性经验。往往在分娩中的痛苦,并不是来源于宫缩,而是来源于恐惧,恐惧,和焦虑还会反向加强疼痛感。恐惧,紧张,焦虑不断向你的头脑施压,这些心理因素而导致的后果,有时候比单纯的宫缩,来得更猛烈。所以,当你生病结束的时候,你会说,啊病痛终于过去了,我又恢复了正常。但当你生完孩子的时候,你会觉得,老子太伟大了,我就是英雄!评论太多了看不过来 ,很可能会漏掉回复,建议正在怀孕的孕妈妈私信我咨询课程和陪产后续接着更新,别急…人工催产素有利有弊,弊端没告诉你有一次我来到某公立医院,待产前区齐刷刷的坐着五六个个孕妇,全都打着吊瓶,但她们看起来都很淡定,丝毫没有剧烈宫缩的不适感。我就问你们在打什么针?告诉我,是人工催产素。我说你们开指了吗?全都摇摇头。我当时就震惊了!!!没有开指打什么催产素,这时候打效果是非常差的。因为宫颈还没有软化,自然的分娩还没有启动,这时候催产素打了,宫口也很难开。后来我问,为什么要打催产素。有的告诉我,见红大半天了,等得好着急,就喊护士想想办法,就打了。我再一次震惊了!!!才半天,就等不及了。见红只是身体在预热准备了而已,不等于就要生了啊。这种宫颈还没软化就打催产素的后果是什么?后果就是没什么用!那如果是开指过程中打人工催产素呢?首先你得知道催产素是干啥的。其实产妇的身体,在分娩启动后会产生大量的天然催产素,催产素能够促进宫颈的成熟和开宫口。当然,开宫口的时候,很疼,于是身体在分泌催产素的同时,也会分泌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快乐激素,会让你感觉没那么疼,也会感觉比较快乐和兴奋。但是,如果是人工催产素,当然会促进开宫口,同时,也会更加疼痛,因为没有足够的内啡肽来协助。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打了催产素的妈妈疼得痛哭流涕,而自然宫缩开宫口的妈妈,相对而言感觉生个孩子没那么疼。固然催产素能够促进产程,宫口开得更快一点,但代价也是很大的,许多妈妈深深恐惧的宫缩疼,其实不是你自然的宫缩疼,而是打进去的催产素,让你更疼。当你疼痛得受不了,你会强烈想要打硬膜外麻醉(也叫无痛),或者强烈想要剖宫产,当你打了无痛,又会因为宫缩乏力要加强催产素,这就是医疗程序的负面循环瀑布效应了。最糟糕的效果,就是原本你能自然顺产,而且也没那么疼痛,结果在一连串的着急操作之下,最后只能拉去剖一刀。这也是医疗程序的瀑布效应。老公在分娩中是天然的催产素缝针用美容线or传统线?这是个问题你要把医护人员当人看(这意味着很多)可以关注我的知乎温柔分娩专栏 or 私信向我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分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