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国允许信仰纳粹吗主义,崇拜阿道夫

“我的痛苦常在我面前”——《诗篇》第38章第17节特立独行的一群人犹太人最初不受待见的原因就一个:他们太特立独行,甚至可以说又怪又顽固。犹太人的宗教、习俗和别人都不一样,也不愿意接纳外界的任何影响,更不会融入当地社会——“是他们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的”、“他们试图建一个‘国中之国’”。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看着这群“怪人”在自己的疆域内如此特立独行,都不会放心。犹太人为何如此特立独行?他们坚定的信仰起源于悲惨的历史。当尼布甲尼撒的大军毁掉了第一圣殿,犹太人被掳至巴比伦为囚。犹太精英们决定坚守本民族的律法和传统,失去圣殿的打击之后,犹太人通过抄写圣经、编纂生活指南《塔木德》来保持信仰,这也让他们建立了比其他地中海沿岸民族更深厚的传统。全套英文版巴比伦塔木德希腊化文明席卷世界时,稳固的犹太信仰差不多是唯一没有被这股浪潮彻底摧毁的力量。虽说他们也或多或少的在建筑、衣着上收到了希腊化潮流的影响,他们甚至开始读希腊语的圣经——不过至少圣经内容还是讲得犹太人的故事。 希腊文明的普世精神并没有改变犹太民族的一神论信仰,甚至还激起了犹太民族的起义反抗。希腊人对于冥顽不化、拒绝接受任何希腊价值观的犹太人十分不满,这种不满也传递到了后来的罗马人那里。罗马统治者到来后,犹太人没有服从罗马世界的任何社会和宗教规范,也不敬拜罗马君主。罗马作家记录下这群顽固的怪人,让后代深深的记住。马加比家族,Wojciech Stattler国立博物馆,克拉科夫,波兰当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之后,神学上的分歧让罗马基督徒对犹太人渐渐失去了宽容。“犹太人不相信耶稣是救世主”这个事实,在基督徒嘴里慢慢变成了“犹太人杀死了耶稣”的诬陷——欧洲基督徒对犹太人厌恶升级为了仇恨。 威尼斯商人的恶性循环中世纪之前,90%的犹太人都住在中东,当西罗马帝国覆灭、日耳曼蛮族入侵欧洲,犹太人趁乱进入动荡的欧洲,在欧洲社会从动乱中缓过来之前,就牢牢地把持住了西欧的国际贸易,受到各国君主的倚重。中世纪欧洲的犹太社团但是,犹太人在欧洲的商业地位也给他们日后受害埋下了祸根。中世纪的欧洲,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长,财务超支现象非常普遍,但基督教会有规定:给别人借钱不允许收利息。世代经商的犹太人就做起了放高利贷的独门买卖。从十字军时代开始,全欧洲都知道“犹太人都有钱”,而且“控制了欧洲经济”。十字军东征旨在从“异教徒”穆斯林手里夺回耶路撒冷,不过当十字军在向东行进的路上路过犹太人的家门口,才意识到这群近在眼前的犹太人也是“异教徒”,并且更该消灭。为什么?因为钱。犹太人在长期的贸易中积累了大量财产,还是欧洲人的债主。消灭了他们,既能抢到钱,又能免除债务。除了直接洗劫犹,十字军时期的欧洲人还想出来几个从犹太人身上坑钱的新招——收保护费。他们让犹太人偿付重金来换取欧洲国家对他们的官方保护,把犹太人直接变成领地内农奴“以保护他们免遭生命威胁”。从13世纪初开始,为了避免基督徒与异教的犹太人通婚,犹太人必须穿上特殊的服装。犹太人的脆弱地位更加迫使他们进入高利贷行业,他们希望积累更多的资本以换取安全感。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产什么时候会被无端掠夺,或是直接毁灭在一场反犹暴乱中。他们必须积累资本和债权来应对有可能比明天先来的意外,唯一有可能帮得上他们的只有钱。犹太债主夏洛克正准备按照契约割债务人的肉皇家苏格兰艺术学院话剧《威尼斯商人》但是高利贷让他们更被基督徒嫌弃,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慢慢的,犹太债主们在欧洲债务人的眼里成了压榨基督徒的形象。 犹太人给英格兰人借了不少钱,因此后来犹太人被英格兰人起诉并放逐时,所有之前被犹太人追着跑的英格兰债务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样的事情很快被各个欧洲国家效仿,更多犹太人流离失所。欧洲人一边剥夺犹太人的财产和债权,一边继续用教义上的批判来丑化犹太人、增强自己的正义性。“黑死病”:也是犹太人的锅黑死病的爆发是中世纪欧洲反犹高潮的直接导火索,欧洲人的思路十分惊奇——“我们那样虔敬的对待上帝,却还遭到黑死病肆虐,总不能去怪上帝吧?那就一定是异教徒犹太人干的!”黑死病在欧亚大陆上的传播.gif黑死病在欧洲的传播.gif欧洲对于犹太人最初的指控是他们在全欧洲的范围内向基督徒的水井里投了毒,从而引发了瘟疫——不过他们明显没有考虑欧洲犹太人喝什么水、得没得病。西欧犹太人因此遭到了最终打击:1492年,西班牙全境驱逐犹太人。12世纪到16世纪,犹太人在欧洲与近东被迫迁移的路线和时间后来黑死病销声匿迹,代代相传的对犹太人的仇恨却留了下来。 马丁·路德的担保新教改革的先驱马丁·路德曾寄希望于犹太人主动归顺新教,所以他一开始对犹太人十分友好。不过当年没有信上天主教的犹太人也没有对新教表现出什么兴趣,马丁·路德发现这一点之后,就很快转变了对犹太人的态度。马丁·路德马丁·路德的《关于反对世纪福音会的信》、《席间谈话》和《闪族的亥姆费拉斯和耶稣世系》等著作和布道中充满了对犹太人的攻击和谩骂,其中第三篇里的污蔑尤为粗鄙。1546年2月18日, 马丁·路德去世,他在去世前三天的布道中都不忘再攻击一遍犹太人。德国路德城威登堡教堂上的“犹太人的母猪”,教堂建于1300–1470年马丁·路德在《论不可知的名与基督的世代》书中提到此处雕像,并将犹太人与母猪、魔鬼等同鉴于马丁·路德在宗教史、德国史乃至整个欧洲史中的强大地位,本已肆虐的反犹主义在他的推动下更加根深蒂固。研究宗教改革的德国历史学家、神学家 Heiko Oberman 说:路德的反犹主义成为“近代反犹主义的担保”。马丁·路德《论犹太人及其谎言》的题目页,1543当近代反犹主义兴起时,欧洲人对犹太人的憎恨已经代代相传一千多年了。 启蒙运动:情况变好了吗?17到18世纪,欧洲进入了启蒙时代 (Age of Enlightenment)。从17世纪晚期的科学革命开始,启蒙运动拉开了序幕。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对基督教会的地心论造成巨大冲击。人们不再以基督教神学作为知识权威,开始相信理性,敢于求知。自由引导人民,Eugène Delacroix卢浮宫,巴黎犹太人的情况好转了吗?并没有。启蒙过的欧洲人不再直接迫害他们,但犹太人还是没有融入当地社群,仍然是欧洲的“另一群人”。 在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人们对待犹太人的态度十分复杂。启蒙运动最重要的领袖之一——伏尔泰 (Voltaire),坚定而热忱的倡导公民权力和宗教自由,却曾对犹太教发表过多次批判,认为犹太教“过于原始和极端”、“站在了理想主义和博爱主义的对立面”。在《风俗论》里,伏尔泰温和的批评了基督徒对犹太人的迫害行为,但依然对于1492年犹太人被逐出西班牙的事件评价道:“这很大程度上是犹太人自食其果”。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Baron de Montesquieu)十分崇尚基督教精神,不过他反对封建并大力倡导宗教自由。他在《论法的精神》里批评犹太教“固守己见”,但仍呼吁给予犹太民族更大的宽容。孟德斯鸠在作品中假借一个犹太人之口指责了葡萄牙对犹太人的迫害,并写到:“你们可以使我们成为基督徒,但你们却根本不是 (基督徒)”,“即使你们不是基督徒,至少做个人:凭良心对待我们,哪怕凭借自然所赐予的最微小的公正...…”不过在启蒙思想巨匠中,像孟德斯鸠这样公平理性的也是少数。狄德罗 (Denis Diderot) 承认犹太人“有权存在”,但他们应该生活在法国之外,因为“他们的宗教和生存环境中的其他族群人员并不愿意接纳他们”。德国哲学家康德 (Kant) 虽然与当时很多犹太知识分子交好,但依然在《学科之争》一书中说:“犹太人应该公开接纳信仰耶稣的宗教,这是他们够资格获得公民权的唯一方式”。18世纪,法国犹太人口最多时也只4万,相比于1701年法国总人口2150万、1801年法国总人口2735万 (根据法国国立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犹太人口始终占比不到0.2%。不过各大学者们无一不对这一弱小的群体报以极大关注,为什么?在启蒙时代,“犹太人问题”成了一杆标尺,法国社会各阶层都在用这杆标尺衡量政治平等和自由的程度。启蒙思想家们用这把“犹太人问题”尺子丈量了法国社会后,转过头来大致统一了对犹太人的立场:犹太人能否成功融入欧洲社会,取决于他们是否皈依基督教。即使在启蒙时代尚且如此,这说明犹太人一直过于保守顽固、与社会环境割裂的生活方式确实不太讨喜。生活在欧洲的“不融入社会”的犹太人,令那时每一个欧洲统治者如鲠在喉,犹太人甚至无法对统治者保证:在忠于本民族信仰前,先忠于国家。拿破仑·波拿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只为了让人口中不到0.15%的犹太人“归化法国社会”。后来拿破仑对于一系列严厉的反犹法律解释道:“犹太民族作的恶,源于其民众的本性”。谁是德意志人19世纪,德国先后打败丹麦、奥地利、法国,完成了统一。德国人大受鼓舞,并认为:“德意志人民和他们的国家是受到上帝祝福的”。历史学家 Dietrich Orlow 称这份德意志民族自信为“沙文主义与宗教狂信的无谓融合”。然而德国统一后,仅仅经过了短短几年的经济增长,就陷入了一场长达20年的萧条,很快,德国陷入了“文化绝望”。德国人想要靠提升民族自豪感重拾信心,就开始激烈的讨论:“谁是德国人”、“日耳曼民族是什么”、“到底要建立‘大德意志’还是‘小德意志’”。俾斯麦明显是赞成“小德意志”的——建立日耳曼人的单一民族国家,排除匈牙利人、斯拉夫人和其他民族。游戏《文明5》中的俾斯麦页面民族主义兴起后,德国犹太人的处境更绝望了。如果犹太人皈依了基督教,并且适当的“日耳曼化”了,他们能成为日耳曼民族国家的公民吗?以前可能还勉强可以,如果现在民族主义者当政,恐怕就不行了。 德国的问题全赖犹太人随着资本主义的兴盛,19世纪的欧洲产生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犹太人被冠上了两面不讨好的人设。德国人怪社会主义的时候总能怪到犹太人的头上——马克思就是一个犹太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犹太人的阴谋”;当德国人怪资本主义商业家丑恶嘴脸的时候的时候也能怪犹太人——犹太人有经商放贷的传统,再加上辅佐俾斯麦的银行家也是个犹太人。德国议会内的几大政党即使派别立场不同,但至少有一点是意见一致的:德国的问题全赖犹太人。无论左派还是右派,反犹就能煽动民众情绪,捞得政治资本,何乐而不为。著名的英裔德国“种族主义作家” 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 一语道破了不少日耳曼人的心声:“希腊人、罗马人和基督徒都推进了西方历史。但是当西方社会处在中世纪早期的崩溃边缘时,是日耳曼人拯救了它,日耳曼人是欧洲的最佳公民。可惜基督教中的犹太教成分使它丧失了生命力,所以耶稣一定不是犹太人,应该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北欧日耳曼人。”在德国搞日耳曼民族主义的时候,刚刚打了败仗需要重塑民族自豪感的奥地利看着眼红,也想学着搞一搞。不过奥地利境内只有23%的日耳曼人,剩下的都是匈牙利人和各种斯拉夫族群,奥地利人就编了一个新词:“泛日耳曼”。18岁的阿道夫·希特勒生活在奥地利维也纳,怀着一身绘画理想但不得志。希特勒一开始支持泛日耳曼运动,后来发现这些人不搞纯粹的种族主义,就转投基督教社会主义党。他厌恶奥地利军中的斯拉夫人、匈牙利人和犹太人,不愿意与这些低等的族群一起服役,就转而加入了种族单一的德国军队。阿道夫·希特勒:从士兵到政治家希特勒的身世成谜,人们提出过不少证据试图证实希特勒有犹太血统、希特勒的祖父和外祖父是同一个人。不过希特勒隐瞒过自己的出身,导致他的身世故事至今还充满了不确定。但是希特勒身上有三件事儿是确定的拥有:喜爱绘画,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没考上;跟母亲的关系非常亲密;极高的公共演说天赋。希特勒是一个天生当兵打仗的料,在一战战场上立了不少功。当德国战败的消息传来,希特勒时分震惊而且愤怒的哭了,在母亲的葬礼之后这还是第一次。这次失败令他意识到,只会打仗还不够,还要控制那些在暗处影响国内和国际形势的政治力量。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说,德国战败开启了一条道路,通向他的真正使命——政治。大战结束后,与数百万立即面临着失业的退伍战友不同,希特勒成功地从一个士兵转型成了政治家。希特勒具有极高的公共演说天赋,被军方选去做专门进行民族主义宣传的指导师。研究纳粹德国的著名史学家伊恩·克肖爵士评价:“希特勒的天赋在于能够以某种原创性的方式,宣扬某种非原创性的观点…他是一个宣传家,而非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思考者”。希特勒于竞选期间发表演说,1932年4月基督教反犹主义将犹太人视为一种宗教,而希特勒的民族主义反犹则是将犹太人定义成一个民族——宗教能改信,民族可不行。希特勒将犹太人形容成“一手造成了战败的马克思主义卖国贼”,并且还补充道:“要用极端分子来对抗极端分子”。当时战败德国的政治经济危机使民众心理大受挫折,绝望的心态蔓延全国。德国传统政党保持中立、无所作为的态度令民众们失望,希特勒的演说越极端就越能吸引人;同样极端的还有德国的共产党,也吸引了不少选民。希特勒将犹太人和共产党联系在一起以打击政敌,他说:“犹太人现在是,并将永远是世界的敌人,这个民族的武器是马克思主义——一场人类浩劫”、“犹太民族是一个寄生民族”。纳粹的种族主义一战后,德国政治环境混乱复杂,民众对于包括魏玛共和国民主实验在内的一切政治动向只感到幻灭。这些特殊的环境给纳粹党上台铺了路。希特勒的种族主义理论源自哪里?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扩张,欧洲社会浮现出各种政治和经济问题,各个流派都试图提出解决方法。风靡至二战结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应运而生的一个分析流派,经常被拿来为种族主义正名。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赫伯特·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 赞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但他不关注种群而是关注个体,他自创了一个新词:“适者生存”。这帮早期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个体要为了生存竞争,因此不应该帮助穷人,劣等人受帮助活了下来也只会对社会有害。达尔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 进而提出了“人种改良学”,主张人为操控人口的演化进度和方向。德国内科医生普勒茨 (Alfred Ploetz) 创造了术语“种族卫生学”,他建议应该把劣等人送去战场当炮灰,以保证高等种族的生存。此类种族主义都认为遗传得来的肉体特质可以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文化和行为特性,因此某些种族比其他更优。希特勒和纳粹党也是这么想的。二战中,纳粹德国对欧洲各种族和政治群体展开迫害,包括:波兰人、斯拉夫人、罗姆人、共济会、耶和华见证人、共产党、同性恋者、身心障碍者等等。他们通过《纽伦堡法案》正式将犹太人排除出社会,而后开始建立集中营、犹太区,还对有瘫痪、低能、畸形的儿童以及有精神病、癫痫、低智的成人进行安乐死。解释《纽伦堡法案》的示意图,1935年犹太人为何不反抗?纳粹党日益膨胀,放出话来说要消灭一切“不值得活下去的人”。随后,杀人小队、毒气等新型杀人方式都被派上用场。然而这还不够,纳粹领袖们认为需要一个对于欧洲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他们要更经济、更高效的灭绝犹太人。纳粹领袖们讨论出的“最终解决方案”的内容毫无悬念:“必须将犹太人以苦役和大屠杀的方式全部歼灭”。这时需要他们“解决”的欧洲犹太人口共有1100万,一场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行动爆发了——大屠杀 (Holocaust)。你一定想问:犹太人怎么不逃呢?纳粹政府对于犹太人的迫害并不是一天完成的。一开始纳粹驱逐犹太人出境,并禁止他们带走任何财产。不过鉴于外国的入境人数限制,并不是所有犹太人都能逃的出去,而且很多犹太人由于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原因难以离开。当不少犹太人在一夜之间被迅速的赶进隔都 (Ghetto,隔离居住区),再想逃出去就很难了。纳粹也会通过挑拨犹太人内部的矛盾来打压他们:如果有犹太人个人反抗,那么集体受罚;因各种事离开隔都,外出和返回都要点人数,少回来多少个人就要从隔都里拉多少个个无辜的人杀掉。因此大部分犹太人安分的在隔都里做苦力,拿分配的食物,不到万不得已并不打算逃跑和反抗。一群犹太人在雪天被赶往隔都,1941年11月许多还没被赶进隔都的欧洲犹太人并不认为德国人会屠杀他们,即使听到了新闻也并不相信,依然选择生活在欧洲。直到他们乖乖的被纳粹带走,也以为只是去参加强制劳动罢了——怎么也会比波兰和苏联的犹太人境遇好些吧。等到进入隔都后他们才追悔莫及。从隔都中逃跑的犹太妇女即将被处决的犹太妇女那么隔都中的犹太人反抗过吗?冷不防被赶紧隔都后,犹太人吃不饱、治不起病,也没武器,战斗力很快被削弱了。实际上每个隔都都发生过起义,起义的后果往往是对整个隔都的大清洗。纳粹军官驱赶隔都中的犹太人,1943年8月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地下党起义算是成功的,他们烧毁了一个焚尸炉,数百名囚犯越狱,但最终无一逃脱。前往毒气室受死的犹太妇女和儿童,奥斯维辛集中营最成功的一场起义发生在1943年的华沙,数千名犹太人抵御了纳粹党卫队长达四周。华沙起义中被抓的犹太人,1943年8月1944年8月,纳粹党卫军高级官员阿道夫·艾希曼称,已有600万犹太人被屠杀,400万死在集中营,200万被别动队枪杀或死于疾病。遇害的犹太人口无法精确统计,但研究者已从档案中找到300万个被杀害的犹太人姓名,并放置在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中展示,也可在纪念馆官网的数据库查阅。受难的斯拉夫族群人口将近1300万。犹太大屠杀纪念馆根据以色列国会通过的《犹太大屠杀纪念法》,1953年以色列设立了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 (Yad Vashem),以纪念600万被纳粹屠杀的犹太人。纪念馆位于以以色列国父赫茨尔命名的赫茨尔山上,是世界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大屠杀纪念馆。大屠杀纪念馆不断扩建,目前包含纪念礼堂、历史博物馆、艺术馆、“名字堂”、儿童纪念堂、档案馆、国际义人花园、“被毁灭社区山谷”、犹太会堂、以及教育中心。大屠杀纪念馆目前是以色列仅次于西墙,游客数量第二多的景点。在2月份以色列壮游参观之后,我们再与大家分享更多讯息。纳粹错在哪里?当农业革命来临,人类也从自然崇拜走进了有神论的时代,苏美尔人从自然崇拜转变为崇拜有人格的神,又从崇拜有人格的神灵变成崇拜全知全能的主宰,犹太人把地区一神论推向了极致,而基督徒和穆斯林把一神论变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以上这些都是神的宗教,当人类不再崇拜神,转而开始崇拜人,那将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对于崇拜人的宗教,其实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当中,崇拜智人的人文主义宗教,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了——那时候人们开始发现“人性”。达芬奇,维特鲁威人根据尤瓦尔赫拉里的说法,所有人文主义者都崇拜人性(humanity),正如各个教派对神的定义也各不不同,人文主义宗教根据对人性的定义不同,分为三种。自由人文主义崇尚个人自由,所有的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都应该以个人自由为标尺,当你遇到抉择的时候,正如乔布斯在演讲里所说,最重要的是“倾听每个人自己内心的声音”。社会人文主义崇尚的则是集体福祉,自由人文主义要为每个个人争取自由,但是社会人文主义要为所有人争取平等。无论是自由人文主义还是社会人文主义,他们都相信现在的人类,无论作为个体还是整体,就已经是神圣的,但是演化人文主义不这么认为。演化人文主义相信人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演化”,可以进化为超人,也可以退化为劣等人。纳粹就打着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幌子,犯下了反人类的罪行。演化人文主义者并不是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反面,这三种人文主义宗教都崇拜人性,但是演化人文主义走得太远也太过极端,他们要彻底抛弃,甚至毁灭弱者。纳粹认为,智人的各个种族有优劣之分,“雅利安人”更加理性、美丽、诚信、勤奋,而黑人、犹太人、斯拉夫人都是劣等民族,所以必须清洗掉他们,防止污染雅利安人高贵的血统。事实真的如此吗?雅利安人真的更高贵吗?当然不是。生物学家早已戳破了纳粹的错误,1945年之后的基因组研究证明,人类各种族之间并没有多大差异。那为何是欧亚大陆的欧洲人征服了美洲大陆的印加人、玛雅人和阿兹台克人,而不是反过来?那是因为亚欧大陆拥有更多的可供驯化的动植物,并且东西方向的大陆形状更容易促进文明的交流。人们总喜欢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天才,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只不过是运气更好而已。择偶观中的“种族歧视”二战之后,各国都在深刻反思演化人文主义的错误,很多时候人们也不敢提社会达尔文主义,世界各地的大屠杀纪念馆就是演化人文主义在20世纪的耻辱柱,它造成了几千万人的灾难。如今没有人敢轻易鼓吹演化人文主义,但是这种思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死灰复燃。虽然还没有走到种族灭绝这么严重的地步,但是已经造成了贫富分化。最直接的一个例子是,高收入者更愿意与高收入者结婚。有经济学家研究,说如果美国人按照1960年代的结婚模式,不是非要强人娶强人,而是不同阶层的人能互相结合,那么美国在2005年的基尼系数应该是0.33而不是0.43。(基尼系数是反应贫富差距的一个数值,最小值是0,最大值是1,数值越大,表明贫富差距越严重。也就是说,强强结合的婚姻模式,把美国人的收入不平等提高了1/3。)二战以来各国的基尼系数走势丹麦一个经济学家做了研究,发现上大学所能给你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好处中,有50%的因素,就来源于大学增加了你和一个强人结婚的概率! 贫富的极端分化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比如在不远的未来,富人会明显地比穷人活得更长,也更健康。有很多富人已经开始利用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设法延长自己的寿命。华大基因的创始人之一汪建就每天嚷嚷自己要活120岁,而且给自己立了一个墓碑。未来顶级的医疗技术研发将不再以“治疗”为目的,而会更多投入在“加强”人的身体。不知道医疗美容业的发展是否就是一种前兆。真不知道,当我们的身边走着的是寿命超长,能力超强的“神人”,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在那时,自由和平等都已经是奢望了吧。◎1.Crowe, D. (2008). The holocaust: roots, history, and aftermath. 2. Solomon, N. (2014). Judaism :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Paperbacks. 3.Harari, Y. N. (2014).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4. Harari, Y. N. (2016).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5.万维钢,精英日课 第087篇,《你会和谁结婚》搭配阅读以下文章,享受知识互联之乐:一颗石子,改写历史。罗马兵团 vs 天险堡垒你好,那些移民美国的“伯格”和“斯基”们。以色列壮游时间2018.02.11-20,跟以往一样我们将会进行微信直播。非明眸已有社群的成员,请添加微信 roger_brighteyes,注明“申请以色列直播”。明眸家长和青年社群的成员不需重复申请。▼以色列:圣经与圣殿意大利:建筑艺术与文化法比荷:北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美国:光荣与梦想▲点击图片 了解2018壮游计划http://weixin.qq.com/r/W0wiOnXErijRrTFZ9xlJ (二维码自动识别)http://weixin.qq.com/r/SjpheYjEydW2rcwa929Y (二维码自动识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允许信仰纳粹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