レ德明政府中学官网中学的36名学生在卓顺发太平绅士的陪同下参观善济医社芽笼总社,此次活动有何特殊意义?


傅文克先生说:
收藏必须有三力:财力、眼力与魄力。慈善分很多种,真心真诚最重要。”
2018年集菁艺社主办的《古石存心:林子平其人其艺》画展于新加坡成功举办,这是一场慈善性质的画展,由新加坡总统、善济医社赞助人哈利玛阁下担任主宾,画展展出了林子平先生七十年来艺术生涯的绝大部分作品,2003年林子平获新加坡政府颁发新加坡文化奖,2016年再次颁发卓越功绩服务勋章,肯定了他对新加坡艺坛所作出的贡献。画作售出款项全数捐作慈善用途。1950年代至今的80余幅作品中,九成都是傅文克的个人收藏。
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左一)在哈莉玛总统(左二)的见证下将《善》赠予傅文克夫妇(右一及右二)
画展圆满举行,筹委会主席傅文克,除了献出了多年来奔波收藏的精品画作,在筹办过程中也付出了许多财力、精力和人力。10幅由傅文克捐献的林子平经典代表作品,总共筹得了50万善款,并悉数捐赠善济医社及总统慈善挑战基金。
傅文克先生在采访中表示,主办办画展一方面是敬重林子平先生的人品与他为新加坡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是为了筹集善款,支持总统挑战基金和善济医社。
哈莉玛总统在展会上签名留念
在画展之前,傅文克先生就一直热心支持善济医社的慈善事业。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非常感谢傅文克的支持。傅文克先生同时担任同济医院的名誉董事以及善济医社的荣誉主席,他热心慈善,积极推动公益,关注老年人生活。
傅文克夫妇(右一和右二)在哈莉玛总统(左二)的见证下,将善款支票移交给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左一)
傅文克认为收藏必须有三力:财力、眼力与魄力。没有财力,搞不上收藏,艺术精品必然是昂贵的。他的实业背景是很大的助力。傅文克曾在市区重建局担任规划师,后转行当房地产经纪; 在莱坊、仲量行、齐乐行(Credo Real Estate)专注于集体出售,赚得第一桶金。他在2006年创办房地产公司Fission Group,建设楼高42层的大楼、工业大厦、公寓及专注于有地房地产等。他在2021年业务发展至租场地给殡葬业者,售卖灵骨塔。
而作为一名成功的房地产商,他的兴趣是投入大量时间金钱进行艺术收藏,并且很幸运的获得太太李慧怡的鼓励与支持,李慧怡认为,比起买好几辆豪车,把钱花在书画艺术收藏上更有意义。
在艺术方面与傅文克拥有相同认知的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他不仅出版了自己的书籍,还于2011年捐赠了两尊古董佛像给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当年国家文物局还特别为他颁发了“2011年度文化遗产赞助奖 ”(Patron of Heritage Awards 2011) - “文化遗产之友奖”(Friend of Heritage)。2018年,卓主席还再度荣获由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颁发“艺术之友”。卓顺发太平绅士分享: “艺术是种本性、光明、善良、慈悲、阳光与正能量,我从来对掌声不吝啬,这也许是种鼓励、加持与回馈。”
国家文物局为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颁发“2011年度文化遗产赞助奖 ”(Patron of Heritage Awards 2011)
2011年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捐赠的古董佛像给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
艺术与慈善有时是共通的,它们都是以人的力量去给予、创造出美好的事物,并且收获自己与他人精神的富足。
“慈善分很多种,真心真诚最重要。”傅文克先生与卓顺发太平绅士相识多年,目睹卓顺发先生在慈善事业上的付出,他对卓顺发先生那分文不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敬佩,视卓顺发太平绅士为榜样,并很欣赏善济医社对居民提供温馨的中医保健养生服务。同时,他与太太也一直在宣传慈善事业,带动身边的朋友出钱出力,尽社会责任,共襄善举。
善济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与善济医社总部新大楼合影,致力打造“善良之都”,善济2千万购新大楼!
作为非盈利的中医慈善平台,善济医社的常年800万至1000万元的营运费用来自各阶层热心人士的慷慨捐款,而善济的病人大部分来自低收入家庭。每十元善款可以惠及来自低收入家庭的1个病患人次到善济医社问诊、拿药完全免费;为1个病患减轻病痛,延年益寿,同时也等于帮助了整个家庭的全部成员,让他们离苦得乐,创造幸福美满家庭,和谐安乐社会。
一直以来卓主席都大力提倡:宽容、大爱、慈悲、感恩和祝福这五大文化价值观。卓主席曾说过: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被理解、被认可和被尊重的,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在生命的最初,我们都是心中有“善念”的。
善济善济秉承着5大文化价值观:宽容、大爱、慈悲、感恩和祝福及善济的信念,有国才有家,家和万事兴。善与国同在,济与民同心。配合国家建设、创造和谐社会。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发扬华族互助优良传统,以慈悲为怀的崇高宗旨,不分种族、宗教和国籍,在全岛14间分社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传统内科问诊、低收费的药物、推拿理疗及保健护理服务,继续服务社会、让更多社会人士受惠。
在过去的9年中,善济医社总共看诊人次达305万;施药帖数高达597万。善济医社计划未来5年继续扩大服务,预计可达到250万看诊人次,以及480万施药帖数。
每一笔10万元的善款,都可以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1万名病患人次提供免费问诊和药物治疗,帮助一个患者就意味着帮助了整个家庭,让他们远离病痛,创造幸福美满的家庭和谐社会。
善济医社不仅提供中医医疗服务,还通过深入社区开展爱心活动,传递大爱精神,预计今年能帮助20万人。这些活动包括向租赁组屋居民和有需要人士发放负离子保健袜、在母亲节和中秋节时发放“母亲节礼包"和"月饼礼盒”,以及向社区有需要的人士分发大米和咖啡。
负离子保健袜的派发为年长者和家庭提供了预防保健服务,预防胜于治疗。而母亲节送爱心活动则旨在让孩子们铭记善良和感恩之心,让父母感受到孩子的孝心和敬意,展现天下父母心的伟大。孝顺是一种美德,代表善良、慈悲、光明与感恩,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行为。孝顺能够产生正能量,让身体健康,使家庭和谐与幸福。
在中秋佳节期间,善济医社为有需要的家庭送上一份低糖清真(halal)月饼礼盒,这不分种族和宗教,能够为他们带去一丝喜悦、一点关爱和浓情,与他们分享节日的喜庆,同时也宣扬博大精深的华族文化。
致力打造"善良之都”善济2千万购新大楼!为了拓展慈善事业,以服务惠及更广大的民众,善济以2000万元购置芽笼一栋永久地契大楼作为总部,欢迎善长仁翁慷慨解囊,支持善济医社。
乐捐的商家宝号或个人芳名,将铭刻在医社善心人士榜上,永记功德!
$100,000以上的善心人士榜将展示在大楼门口
$10,000以上的善心人士榜将展示在4楼接待处
慈善事业 大爱同理
光明同行 共襄善举
至今,傅文克先生共捐赠了$311,850支持善济医社的慈善事业。
问:是什么样的初衷让您投身于慈善事业?
傅:我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经历过生活的不易。随着我的成功,我开始思考如何回馈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一直在尽力帮助许多人,慈善机构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好事。捐赠善款也是其中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帮助更多的人,这也是我投身于慈善事业的初衷。
问:您现在有担任任何慈善组织和职位吗?
傅:过去,我是新加坡同济医院的董事,也同时为善济医社做出贡献,现在我同时担任同济医院的名誉董事以及善济医社的荣誉主席。
问:您个人对于慈善的价值观是什么?您如何看待慈善的意义?
傅:我认为,我们应该致力于确保慈善机构能够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帮助和改善受服务人群的生活。对我来说,医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领域,尤其是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我也非常关注老年人的福祉。我希望我们的慈善机构能够朝着这些方向继续发展。
问: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对于生命的理解和看法?
傅:我认为生命是短暂的,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当下。尽管人的平均寿命大约是80年左右,但我们也都知道,有些人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有些人在30岁、40岁、50岁时就不幸离世。这些事实改变了我对生活的看法,我意识到生命是非常宝贵的,而且可能会在任何时候结束。因此,我认为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应该尽我们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论是家庭还是社会上的人们。
问: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跟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的缘分吗?
傅:我认识他是在2008年,他担任一家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长。当时正在谈论业务团队,在第一次会议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与众不同,对生活有很多想法和哲学,对我影响很大,他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激励,因此在那之后的许多年里,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几年后,他当上了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我很欣赏他的书,也看到他做了很多伟大的工作。善济医社从一个不知名的慈善机构走到今天,最近又买下了他们的大楼,他做得很好。他是一个好人,真的尽力帮助身边的人,同时也因为他是一名企业家,所以他能够尝试以一种非常高效和效益高的方式做慈善。
问:在你的眼里,您觉得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是什么样的人?
傅:我认为作为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他承担着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很多时候,他实际上是在掏自己的腰包去帮助人们,用自己的私人资金来招待朋友,还要参加很多社交活动。本来他可以用时间去赚更多的财富,但他却花费了十五年的时间在慈善事业上。我非常钦佩他的这种精神,他激励了我。
问: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经营的行业吗?
傅:我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同时也是一名收藏家。今年,我们最大的项目之一就是建造兀兰永念堂殡仪馆大楼。我们的目标是将它打造成为新加坡规模最大、服务最好的殡仪馆,无论是从设计还是提供人性化服务的角度来看。我们将整栋楼打造成一个空中花园,将绿色环保的概念融入其中,这也是东南亚首个使用太阳能的殡仪馆。该建筑可容纳1万5000个骨灰瓮,兀兰永念堂占地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万平方公尺。
问:可不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经营企业的一些经验?
傅:我从事开发商已经将近20年了。现在,我们一直在尝试新的概念,以吸引市场。在最近的殡仪馆项目设计中,我们咨询了很多业内人士,试图找出市场上的一个特点,并将一切我们认为优秀的事物提炼出来,展示在我们的大楼中。这些经验让我认识到,要经营成功一项事业,需要始终关注市场需求,持续创新,并且不断学习和改进。此外,还需要良好的管理和团队协作,以及对于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决策能力。
新加坡最大殡仪馆兀兰永念堂
2023年3三月中旬,傅文克先生旗下的本地首个综合防腐、灵堂和灵骨塔的殡葬设施开始建成投入运作。国家环境局2019年初宣布未来10年,将在四个地段发展新的殡仪馆。
卓主席受邀参观了兀兰永念堂,对其现代化的规模与运作方式,所提供的一站式广泛的服务范围,留下深刻的印象。
兀兰工业园E8区的“兀兰永念堂”(WoodlandsMemorial)是这个计划的第一个落成的殡仪馆,也是疫后启用的首个大型殡仪馆。而其余三个地段位于宏茂桥63街靠近新捷运巴土车厂一带、武吉巴督23街工业区一带,以及万礼路靠近万礼骨灰瓮安置所一带。
兀兰永念堂占地5000平方公尺,总楼面面积约1万平方公尺,楼高九层。一楼是大厅,二楼至四楼是停车场,停车位超过170个;五楼至七楼是灵堂;八楼和九楼是灵骨塔,可安放1万5000个骨灰瓮,预计今年6月投入运作。
兀兰永念堂聘有两名防腐师,防腐间在任何时候可放置五具遗体。而新加坡北部目前没有殡仪馆和防腐设施,兀兰永念堂的出现解决了该问题,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完善的基础设置完美的补上了这个缺口。
综合设施有14个灵堂,小型灵堂可容纳约60人,大型灵堂约120人。若有需要,灵堂可打通,最多可容纳约1000人。五楼的灵堂主要举办佛教、道教和创价学会仪式的丧礼,七楼则主要进行天主教和基督教仪式的丧礼。每个灵堂都设有一个小房间供丧家休息,内有床褥、沙发、厕所和淋浴间。灵堂也提供保险柜、冰箱、咖啡机、饮水机及桌椅。灵堂24小时开放,丧家能随时出入,也能为灵堂上锁。
这座位于兀兰工业园的大型殡仪馆吸取冠病疫情经验,除了确保场地有足够的空间区隔访客,也安装更多新鲜空气管道让空气流通,并且是东南亚首个用太阳能的殡仪馆,在屋顶安装的太阳能板可生产约16万8000千瓦时(kWh)的电力,足以供应866个四房式组屋单位一年的用电量,极大的节省了资源。整个殡仪馆主打绿色环保的理念,
兀兰永念堂总裁傅文杰说,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人倾向到殡仪馆办丧事。有些人是因为公寓内无法办丧事,有些则希望在一个更舒服的地方送亲属最后一程,也不希望打扰到邻居。
“现在的家庭也比较小,若在组屋底层办丧事,守夜会是一个挑战…我相信选择殡仪馆会是大势所趋。”
即使受冠病疫情和乌克兰战争影响,人力和建筑材料的成本提高了约40%,为了新加坡殡葬行业变得更好,方便民众,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兀兰永念堂还是坚持投资了“好几千万元”建造兀兰永念堂。
兀兰永念堂总裁傅文杰说:“疫情期间施工不容易,需要很多协调。要是有一组客工因宿舍封锁不能施工,我们就得要灵活变动,先进行其他工程…整个设施花了约两年建造,很庆幸我们能如期完工。”
兀兰永念堂充分考虑了各个教派以及民众的需求,让客户能以更好的体验孝亲祭祖,从沉重到放下,以优良的服务,舒适的环境让客户陪亲属走完最后的旅途。
人生在世的乐趣,慈善事业的意义,仙逝后的关怀与体面。不管是慈善,艺术,还是服务业,傅文克先生都以自己的力量在行业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艺术与大爱同行。
《四季匆匆 春天太短》是卓顺发太平绅士的第八本励志心语分享,全书以图文并茂的风格呈现这位慈善家对生活、生命与事业的感恩语录。
感谢善心人士的助印
善济医社于新加坡全岛14间分社向看诊者及社会大众分享这本新书,希望与居民朋友们共享光明、善知识和正能量。大家可以到善济医社分社免费索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陈恒辉先生说:
慈善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认为有能力为社会回馈一些东西,不要局限于自己的身份,任何人都可以去做慈善,这是生活的一部分。
2021年9月7日,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在善济医社总部颁发了善济慈善大使的委任状予陈恒辉先生。他是继王敬良、王敬顺、李伟菘、李偲菘 、卢威强、EC一平、董姿彥、文章、陈志伟、拿督王莉晶之后,善济医社第11位委任的慈善大使!
善济慈善大使代表的身份意味着他将一直致力于唤起公众的慈善意识、鼓励大家为慈善捐款,支持善济医社的慈善事业。他们将共同为善济的慈善事业助力,参与善济医社的慈善活动,传播善知识,光明正能量,大爱同理心。
他既不是“皇亲国戚”,也不是官宦二代。既没有显赫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也没有产业和财富的世袭传承。他赤手空拳起家,从商五十载,起起落落,风尘仆仆,步履维艰走到今天,接触到慈善事业也绝非偶然。
2015年7月陈恒辉拜访纽约证交所的老朋友们
茫茫人海中一位顶风前行的创业者,如今在国际金融资本界小有成就的华裔私人企业家陈恒辉先生同时也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常常对朋友说:“我的父母都不信教,但是我知道不论信什么教,都是通过一种信仰和追求教导人们做好事。”
作为一个企业家,他透观市场,投资帮助一个个濒临破产的企业维持下去,避免了无数打工人的生活遭到破坏,被业内称作“企业医生”。三十多岁时便投身慈善,如今帮香港主日学校助力贫困儿童学习已三年。慈善不分国界,他还在非洲创办了“非洲血液安全基金会”,疾病无情,他也正在为祖国的癌症基金会奔忙。
陈恒辉在珠海市横琴新区为癌症医疗中心选址
众所周知善济医社创立至今已做了不少慈善公益事务,卓顺发太平绅士作为主席,其人格魅力吸引到了无数与他同行的能人志士,一同致力慈善。陈恒辉先生也是其中一员,人生起伏沉落几十年,寻得一知己不易,何况是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过,相识二十几年的挚友呢?
善济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与善济医社总部新大楼合影,致力打造“善良之都”,善济2千万购新大楼!
作为非盈利的中医慈善平台,善济医社的常年800万至1000万元的营运费用来自各阶层热心人士的慷慨捐款,而善济的病人大部分来自低收入家庭。每十元善款可以惠及来自低收入家庭的1个病患人次到善济医社问诊、拿药完全免费;为1个病患减轻病痛,延年益寿,同时也等于帮助了整个家庭的全部成员,让他们离苦得乐,创造幸福美满家庭,和谐安乐社会。
一直以来卓主席都大力提倡:宽容、大爱、慈悲、感恩和祝福这五大文化价值观。卓主席曾说过: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被理解、被认可和被尊重的,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在生命的最初,我们都是心中有“善念”的。
善济善济秉承着5大文化价值观:宽容、大爱、慈悲、感恩和祝福及善济的信念,有国才有家,家和万事兴。善与国同在,济与民同心。配合国家建设、创造和谐社会。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发扬华族互助优良传统,以慈悲为怀的崇高宗旨,不分种族、宗教和国籍,在全岛14间分社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传统内科问诊、低收费的药物、推拿理疗及保健护理服务,继续服务社会、让更多社会人士受惠。
在过去的9年中,善济医社总共看诊人次达305万;施药帖数高达597万。善济医社计划未来5年继续扩大服务,预计可达到250万看诊人次,以及480万施药帖数。
每一笔10万元的善款,都可以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1万名病患人次提供免费问诊和药物治疗,帮助一个患者就意味着帮助了整个家庭,让他们远离病痛,创造幸福美满的家庭和谐社会。
善济医社不仅提供中医医疗服务,还通过深入社区开展爱心活动,传递大爱精神,预计今年能帮助20万人。这些活动包括向租赁组屋居民和有需要人士发放负离子保健袜、在母亲节和中秋节时发放“母亲节礼包"和"月饼礼盒”,以及向社区有需要的人士分发大米和咖啡。
负离子保健袜的派发为年长者和家庭提供了预防保健服务,预防胜于治疗。而母亲节送爱心活动则旨在让孩子们铭记善良和感恩之心,让父母感受到孩子的孝心和敬意,展现天下父母心的伟大。孝顺是一种美德,代表善良、慈悲、光明与感恩,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行为。孝顺能够产生正能量,让身体健康,使家庭和谐与幸福。
在中秋佳节期间,善济医社为有需要的家庭送上一份低糖清真(halal)月饼礼盒,这不分种族和宗教,能够为他们带去一丝喜悦、一点关爱和浓情,与他们分享节日的喜庆,同时也宣扬博大精深的华族文化。
致力打造"善良之都”善济2千万购新大楼!为了拓展慈善事业,以服务惠及更广大的民众,善济以2000万元购置芽笼一栋永久地契大楼作为总部,欢迎善长仁翁慷慨解囊,支持善济医社。
慈善事业 大爱同理
光明同行 共襄善举
善济医社的善举时时刻刻不在触动陈恒辉先生的心灵,至21年9月为止,他共捐赠了$350,000给善济医社,并协助善济医社进行了诸项慈善活动。
谈及卓顺发太平绅士时,他总是对自己的这位挚友表露敬佩与真诚。
问:可以了解一下您为什么如此支持善济医社吗?
陈:首先,卓顺发太平绅士是我的老朋友,我认为他组织的慈善机构是全新加坡最好的,因为他毕生致力在做这件事,而且非常透明,跟其他的人不一样,他很坚持把慈善事业做好,做善,做大,一直影响其他人了解慈善做慈善。他很有大爱,一直强调慈善事业,大爱同理,光明同行,共襄善举,致力打造 新加坡为善良之都。
问:在您的观念中,您觉得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与其他慈善家有什么不同呢?
陈:我认识很多大老板在做慈善,但很多其他的慈善家其实都有自己的其他业务。但卓顺发太平绅士是放弃一切投身于慈善事业,所以我的朋友卓顺发太平绅士与其他慈善家对比,这种不顾一切投入慈善事业的精神,显得尤为特别。
问:您觉得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他是我20多年的朋友,我很了解他,我以前和他一起在他自己的上市公司工作过,他把公司卖掉了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分文不取。对于一个成功的商人,企业家来说,这种不求回报努力贡献社会的人十分难得,认识像他这样的人,我也很珍惜
问:您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对生命与慈善的理解吗?
陈:我认为生命与慈善是跟生活相伴的,我自己喜欢做慈善工作,不是因为有很多钱,而是因为热衷于做慈善,卓顺发太平绅士就是这样的人之一,他用心做慈善。
问: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公司的业务吗?
陈:现在我所在的公司集团,产品业务涉及超过15个行业,我称之为企业集团,不同类型企业汇聚在一起,这一切都为了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问: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做企业的经验吗?
陈:我更倾向于专注于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我的商业经验告诉我,必须坚持不懈,不要放弃,错误与进步是同步的,不要害怕犯错,错误解决时也是在进步。同时也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特定的事情上,头脑保持清醒再往里钻研,才可以取得成功。
问:您对那些想创业的年轻一代有什么建议吗?
陈:我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你必须一直做你喜欢的事情,无论你做什么,保持热爱,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你也不想讨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吧。慈善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认为有能力为社会回馈一些东西,不要局限于自己的身份,任何人都可以去做慈善,这是生活的一部分。
陈怛辉先生以前是香港人 现在是新加坡人。幼时便很喜欢慈善事业,他对有需要的人热情帮助,将自己的善良倾数付出,积极参与各种义工活动,三年坚持不停歇去“星期日学校”帮助上不起学的穷孩子学习文化。他在学校学习到了很多,也为以后支持慈善事业,奠定了心灵的基础。
他儿时做的一切慈善都被教友与神父看在眼里,小学毕业后被推举安排进入香港一所最好的教会学校—圣约瑟中学读书。
学习的五年间他担任班长一职,且成绩优异。在这里,他被《圣经》感动,感受到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平等、相互尊重、爱与被爱,大家都是神的孩子。在这里陈恒辉开始意识到,作为一个人不能仅仅满足于有知识、明事理,还应该有信仰,有精神上的追求,那才是做人的更高境界。
陈恒辉先生小时候便深知父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尤为上心,早早承担起家中对4个弟弟妹妹教育的责任,辅导他们学习,并帮助他们进入合适的学校,取得优秀的成绩。这让陈勤城夫妇减轻了许多抚育子女的操劳和负担。
陈恒辉(中)与同学(左一)、弟弟妹妹在伦敦
17岁快初中毕业那年,陈恒辉在学校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让他第一个获得了教会给予的助学金,资助他到瑞土留学。这不仅是在香港天主教会尚属首次,在陈家也可谓开天辟地,此时的父母收敛了平时对他的严厉面孔,母亲带着他到裁缝铺量身缝制了一套西服,这是他此生第一次穿西服。
或许他的经历略显平凡,也与太多人的经历相似,但不同的是他坚韧、自强、自立、进取、奋斗的精神注定成为众人之中的佼佼者!
陈恒辉在与新加坡公司的团队分享成功之道
自此,陈恒辉先生走上一条全新的求学之路,一路前进,直至创立Alset International Limited,取得诸项成就。
年逾七旬的陈恒辉先生回顾自己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大半生,常常幽默地对友人说:“我这半辈子是几次‘归零’呀!”颇有些酸甜苦辣的滋味尽在不言中。
大学毕业后的陈恒辉精心打理着自己的公司
陈恒辉先生作为一名拥有40年经验的全球商业资深人士,擅长于为企业增值,以管理风险为目的的财务重组和企业转型。他成功地重组了超过35家不同行业和不同国家的公司。
陈恒辉先生是Alset International执行主席,是一位新加坡藉商人,也是美国华尔街的第一位华人银行家。他的故事鲜为人知,但熟知他的人,都会从他的人生里汲取力量。
《四季匆匆 春天太短》是卓顺发太平绅士的第八本励志心语分享,全书以图文并茂的风格呈现这位慈善家对生活、生命与事业的感恩语录。
感谢善心人士的助印
善济医社于新加坡全岛14间分社向看诊者及社会大众分享这本新书,希望与居民朋友们共享光明、善知识和正能量。大家可以到善济医社分社免费索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新加坡慈善中医院 善济医社
2018年6月18日,善济医社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在《善济积善慈善晚宴》宴会上,做出了他二十余年来从事慈善事业的心得语录分享,他说:
尊敬的贸工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筹委会主席Kelvin Toh,林泽铭夫妇,各位嘉宾,各位善知识,大家晚上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晚宴。首先恭祝大家端午节吉祥!
感恩卓开明先生协助善济医社筹款,感恩大家的大爱,慈悲与奉献,传播慈善的正能量。
善济医社为大众提供免费中医问诊,目前全岛有15间分社,每天服务大约1200人次左右。
持有PG卡的建国一代年长者完全免费,有需要的病患家庭也可以申请完全免费。
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病人离苦得乐、解除病痛,创造幸福快乐健康家庭,和谐社会,让社会更加安定,更加和蔼。
其实帮助一个人,等于帮助了一个家庭,在一个大家庭里任何一个人生病,一家人的生活与心情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善济医社是拥有百年历史的社会福利慈善组织,不仅是以倡导健康幸福生活为宗旨,致力服务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的传统中医诊断和低收费的治疗。
同时也通过善济的平台积极为促进种族和谐,社会安定而努力。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社会安定,人人应该珍惜,人人应该爱护,彼此关爱,友好相处,共同创造繁荣,大爱,同理的新加坡。
行善与慈善,是两码事,层次与境界,行善是喜不喜欢,很隨性,可有可无,今天想捐钱就捐钱,明天不想捐钱就不捐钱,这叫行善,很有那种随性与感性。
慈善是定性,承担,慈悲,感恩,光明。没得选择,没有喜不喜欢,只有喜舍,只有付出付出再付出,感恩感恩再感恩。
通过现在去确定未來,追求未來,拥有未來,未来有可能沒有现在的存在,所以好好珍惜现在的因缘,当下与瞬间。
在此也特别感谢我们今晚的主宾许宝琨医生,在杨厝港分社装修与运作期间,多次到访问候居民,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给予帮助与关心。同时给予我们很多的支持和鼓励。
也要感谢新晔集团执行主席、善济医社副主席拿督斯里吴木兴博士BBM资助20万元作为分社的装修费用。
感恩生活,珍惜生命。在善济的病人,给予我们很多机会为他们服务,我们感恩他们,他们给我们机会学习,成长,谦卑与提升,同时也尽做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尽一份力量与真诚。
On June 18, 2018, Mr Toh Soon HUat JP, chairman of Sian Chay medical Institution, Shared his experience and quotations from his charity work over the past decade at Sian Chay Charity Dinner 2018.he Shared,
Our Guest of Honour Senior Minister of State,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Dr Koh Poh Koon, Organising Chairman Mr Kelvin Toh, Mr & Mrs Lim Teck Bin,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evening, everyone! Thank you for taking the time to attend and support today’s charity dinner. Season Greeting for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Gratitude to Mr Kelvin Toh’s effort to do fund raising for Sian Chay Medical Institution.
Thank you for the compassionate love and dedication; and spreading the positive energy of charity.
Sian Chay Medical Institution has been providing fre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onsultation. Currently 15 Branches islandwide serving about 1,200 patients daily. Full wavier for Pioneer Generation patients and those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may apply for medical wavier.
Our mission is to help the patients seek relief from suffering and gain happiness, and foster a blissful family. Thereby fostering social and racial harmony.
Helping a person is equivalent to helping a family. Any person in a big family falls sick, the family’s mood will be affected.
Sian Chay Medical Institution is a welfare charity organization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00 years providing fre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onsultation and subsidized medicine for the community.
Through Sian Chay platform to promote racial harmony and social stability. Racial harmony is the cornerstone of social cohesion, social consciousness, social progres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veryone should treasure and contribute to the racial harmony, building a beautiful nation,
fostering loving care, friendship, sharing quality life and build a prosperous Singapore.
Charity and Philanthropy are distinct form and substance respectively. Charity has a choice and is optional. One can donate today but discontinue tomorrow. It is not permanent.
Philanthropy is permanent, responsibility and compassion. It is not a matter of choice or interest,
it is about passion. Philanthropy is contribution and more contribution, gratitude and more gratitude.
Solve the future now. Pursue the future. Reach the future. Future may not reflect the present.
So treasure the present fate.
I am also very grateful to our Guest of Honour, Dr Koh Poh Koon, who have visited the Yio Chu Kang Branch several times to meet the residents and understand their health condition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Yio Chu Kang Branch.
Special appreciation to our Vice Chairman, Dato' Seri Dr. Derek Goh BBM, Chairman of Serial System Ltd for his kind sponsorship of $200,000 for the set-up and renovation costs.
Be grateful and Cherish life. We are grateful to the patients who visited Sian Chay, as we are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serve them. They give us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grow and ascend, at the same time fulfilling our responsibilities and duties as citizens.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明政府中学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