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科班出来的程序员分为六个等级和科班有什么区别?

“科班”和“非科班”出身的工程师区别在哪?“非科班”出身的工程师之后会被“科班”出身的工程师取代吗?企业是不是更加愿意招聘“科班”出身的工程师……不少网友对于“科班”和“非科班”的情况比较关注。实际上,无论你现在是科班还是非科班,如果选择了在芯片行业发展,就需要认清楚芯片设计工作的本质。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缺芯问题加剧,芯片行业仍处于上升发展期。虽然国家大力支持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和支持芯片行业发展,但是行业人才缺口大、人才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有网友反映,公司里很多科班过来的工程师,压根没学过uvm和sv,根本达不到公司的用人要求,上手极其困难;部分网友对微电子专业学生的能力表示质疑,现在国内高校很多都是打着微电子名头在干着材料的活,因为材料更容易发论文,有很多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其实并不会Verilog!还有网友说,感觉很多导师都是学物理学材料的出身,自己都一知半解,很难保证在短时间之内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芯片行业对口人才来。当然,不可置否,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内很多高校的微电子专业建设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如何合理地利用好行业新型人才,科学、高效地让人才匹配到工作岗位,缓解企业的招聘难、用人难,是整个芯片行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这其实也暴露出芯片设计工作最终靠的还是技术和实践经验,在就业这条路上,学历只是块敲门砖,去到公司后能快速做事,为公司创造收益才是王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起抢夺应届生资源,企业对有着丰富行业经验的人才更为渴求。一、大学微电子专业普遍偏理论知识我们先一起来看看IC设计岗位对人才的要求:需要技能有:数字电路基础;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SV)等;设计平台和环境:Linux,Gvim等;脚本语言:Perl,Python,TCL,Makefile等;EDA工具:VCS/NC、Verdi、nLint、Spyglass、DC、PT等。有相关学习和项目经验。电子科技大学官网公示的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本科所学课程:半导体物理B、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工艺、模拟集成电路原理、数字集成电路原理、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A、片上系统(SoC)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及电子微系统设计与实现、高性能计算单元的设计与验证等挑战性课程、FPGA系统设计等基于项目的特色课程等。可以看出学校课程设置虽然比较丰富,但基本都被理论性课程所覆盖,当然,这也使科班出身的大学生能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而对于芯片设计工作,经常都是需要既动手又动脑的,人的大脑就像是铁,长时间不使用就会容易生锈,思考会变慢;动手能力也是一样,那些技能和工具最重要的就是会使用,能够在实践过程中熟练使用,光看不练习是很容易忘记的。所以,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二、培训机构的课程重视实操以E课网数字前端设计工程师就业班课程为例,培训机构的课程以实战项目所应用到的技术为重,所以,通过培训出来的同学常常能立马胜任高薪技术岗、熟悉企业工作生产环境。要是经过培训的同学还有着高学历加持,那就更吃香了!
课程大纲培养具备独立工程能力的数字IC前端设计工程师。以signoff流片标准,完成核心数字IC前端的设计工作。不是仅仅听听课,学习基础理论和EDA操作,而是要具备数字IC前端的设计能力。不仅仅是完成简单的实验,而是要独立完成基于IP的大型SoC设计。不仅仅是了解基本的流程,而是要按照signoff的标准完成数字IC前端设计任务。不仅仅是完成笔试面试题,而是要积累数字前端IC设计的工程经验。三、培训机构能就业的核心要素一直以来,不少人对培训机构存在着偏见。也有很多人认为去培训机构只能学习到技术!运气不好选错机构的人甚至连关键的技术都学不到。其实,一般来说,选对培训机构,短时间学到的技术是能够胜任目前工作的,有人带、先入行最重要。去培训机构培养的还有职场生存的综合能力。比如:面试笔试题详细讲解、简历打磨、模拟面试、就业心理辅导、公司内部推荐、部分公司直接安排面试、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最新各大企业招聘需求、薪资构成、社保公积金等等问题。这些都是大学里不能亲身体验的!相对而言培训机构出来的就比科班出身更有优势。除此之外,在培训机构里学习时就能积累很多的人脉。首先,教授你知识的大佬在行业内就有着一定影响力,他的言传身教绝对对你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可名状的帮助;其次,和你一起学习的同学很有可能就是你未来的同事,提前了解能够让彼此感情更为深厚,芯片行业的圈子很小,同学之间互相拉一把是很常见的事;最后,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也能让初入职场的人少走很多弯路,即便是工作中遇到问题也可以在群里相互交流。四、IC设计工作是一场马拉松IC设计工作是需要长期学习的,不管你是科班出身还是培训机构出身,都是只是职业生涯的起点。几年之后,工作经验积累和人脉关系处理上,前者还是后者会做得更好?答案可想而知。除了科班出身的同学,E课网学员里也有很多非科班出身的同学,同样也是非常优秀!快快加入我们,为国造“芯”,一起走更远~
对于程序员的专业出身,一种是科班程序员,也就是上了大学的程序员,一种是在培训机构用三五个月学完了技术,然后出来找工作的程序员。对这两种程序员,哪个更容易找工作,外界评判不一。一种认为是否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对于程序员的影响不大,毕竟编码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用的技术与语言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学校里学的都是偏理论性的知识,对于实际工作意义不大。另一种认为科班程序员和非科班程序员即使看似code水平差不多,在初级阶段也看不出太大差距。但是一旦进阶到中高级,差距就日渐显现。非科班的程序员缺乏底层知识和原理,根基不稳导致他们很难到达程序员行业的金字塔尖。个人认为,更看好科班出身的程序员。现在大学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表,大概有这些:数字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值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计算机英语等。可以看到,在这些课程里,高数、概率、线代、复变、离散等基础学科,能塑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如何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程序逻辑。如果你以后是从事跟算法、大数据相关的工作,更是需要用到这些复杂的数学运算。如果没有这些基本功,在择业上就会比较局限。如果有认真去学的话,四年下来,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要知道计算机体系是如何一步步构建出来的,每一步的取舍是什么,内在的逻辑是什么。所以科班和非科班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科班选手打下的基础会更好,更能理解计算机的深层逻辑,再学习Java、python、PHP Object-c这些语言的时候会更容易上手。不得不承认的是,企业在程序员招聘时,虽然没有将计算机相关专业作为门槛,但是在实际招聘中,却更偏向于科班人才。除非你有大厂背景,有很强大的项目经验,否则你很难说服面试官你没有四年的专业学习,照样比那些科班毕业生更强。从长期职业生涯来看,专业是否对口只决定了工作前两年是否得心应手,之后的发展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持续学习与努力。很多非科班程序员在工作中落后于科班程序员,纵然有专业不对口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由于个人后期学习不够扎实,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那么问题来了,你是什么专业的程序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程序员分为六个等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