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石教育与墨石石家庄考研机构哪个比较好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章必考点:1. 现代设计艺术的形态范畴:凡是经过工艺制作过程的造型,或是通过第三者来体现构思的都可以视之为“设计”。我们在探讨世界设计艺术历史时,将庞大、复杂的设计大家庭,通过下列一些形态的阐述来说明其共性和个性,即: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陶瓷设计、服装设计和平面设计等。2. 艺术分类:广义的艺术分类包括美术、音乐、戏剧、舞蹈、曲艺、电影等;狭义的艺术分类仅指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和书法。3. 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一部设计史就是一部艺术与技术的动态平衡史。功能和装饰是设计这架天平上的左右两个砝码,指针始终在这两者之间摇摆,最终趋向平衡。4. 关于设计史的起始时间:现代派艺术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场艺术革命。5. 埃菲尔铁塔:1889年为纪念法国革命100周年而建,由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塔身为钢架镂空结构,高324米,重10000吨,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作为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和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的电视塔同被誉为世界三大著名建筑。6.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保罗·塞尚(1839-1906),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他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的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主义的潮流。他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造型之父”。(立体主义派代表人物:毕加索)第二章必考点:1. 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变化):18世纪末开始,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人类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商品)的条件、性质及方式等方面:第一,生产方式的变化。工业革命带来了标准化,机械化和批量化的大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与传统的手工作坊下生产的个性化,少量化的状态有明显的区别。第二,传统类型的设计无法满足和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以师徒传承和经验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设计思维模式,面对工业革命所带来新的能源,新动力和新材料的出现,表现出无所适从,甚至不知所措。第三,工业革命导致了设计与制作、销售的完全分离。这与传统手工业时代的作坊主和工匠既是设计者,又是制作者,甚至还是销售者和使用者截然不同。工业革命以后,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使设计从制造中分离出来,也与销售相脱离,成为独立的行业和职业。第四,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化大生产,其产品的使用对象具有超国界、超地域和超阶级性,要求产品必须满足不同国家、民族和民众的要求,因此其设计理念要在保证功能性的前提之下,还应具有大众化的审美特点。第五,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对新产品设计要求与传统设计的不适应,一方面给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另一方面,产品的功能性和迎合大众的视觉审美要求在工业革命初期受到了诸多限制。2.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特征:第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第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第三,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第四,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第五,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大量的装饰都有东方式的,特别是日本式的平面装饰特征,采用大量的卷草、花卉、鸟类等装饰动机,使设计上有一种特殊的品味。第三章必考点:1.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联系:新艺术运动直接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并继承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主张,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已解决产品造型问题,追求一种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这场运动除了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及浮世绘的影响,还吸收了哥特式、洛可可式建筑的设计因素。简单来说,哥特式、洛可可式和日本浮世绘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2.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区别: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崇尚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他们努力发掘植物和动物生长、发展的内在过程,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最典型的纹样,即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3. 新艺术运动设计的美学特征:新艺术运动中的装饰上都呈现师法自然,偏爱曲线等特征,从而通过抽象、提炼、综合来表达象征和隐喻的情感。根据阳刚和阴柔两大美学分类,我们把它归结为后一类,统称“阴柔美学”。也正因为新艺术运动特有的柔性特征,它在设计长河中一度被贬为女性风格,更由于其对曲线的青睐,也有人被贬为蠕虫风格,面条风格,甚至是傻瓜风格。4. 浮世绘:字面意思是“虚浮的世界描绘”,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民间绘画,也是日本一枚独特的民族艺术奇葩。其表现多为当时普通百姓、武士闲暇享乐的市井生活、风景、仕女和戏剧。浮世绘既有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也有手绘的作品。在亚洲和世界艺术中,它呈现出特异的色调与风姿,历经300余年,影响深及欧亚各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9世纪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诸多流派大师均受到此种画风的启发。5. 芝加哥学派: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强调新技术在高层建筑艺术中的运用,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创始人是工程师詹尼,沙利文是代表人物。6. 赖特有机建筑六原则:(1)简练应该是艺术性的检验标准(2)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种多样(3)建筑应该与环境协调(4)建筑的色彩应该与环境一致,从环境中采取建筑色彩因素(5)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6)建筑中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第四章必考点:1. 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渊源:(1)对埃及古代装饰风格的借鉴(2)从传统艺术创新中获得创作灵感(3)舞台艺术的影响(4)汽车设计样式的影响2. 装饰艺术的风格特征:首先,从造型语言来说,它趋于几何又不过分强调对称,趋于直线但又不限于直线。几何扇状、放射状线条、闪电形、曲折形、重叠箭头形、星星闪烁形、连锁的几何构图,之字形或金字塔形的造型是其设计造型的主要形态。不仅如此,这些新奇样式往往以贵重金属、宝石或象牙等高档材料表现出来,给人以新奇时髦的造型感受,弥漫着高雅的贵族情调。其次,从色彩的运用而言,“装饰艺术”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特征,与以往讲究典雅的各种设计风格大相径庭。在其独特的色彩系列中,鲜红、鲜蓝、鲜黄、鲜橙以及金属色受到了特别的重视。通过对这些色彩的运用,使其设计达到了绚丽夺目,甚至金碧辉煌的效果。3. 装饰艺术与现代主义运动的联系与区别:联系:从总体上来讲,他们是工业设计同一根源上的两条分支,各自沿着自己侧重的方向发展;二者是机器取代手工的工业时代在设计中的两个反映面;他们都是新艺术运动发展的结果和必然,同时也都是对新艺术运动的反逆。区别: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者共同信奉的机械美学在寻找艺术和工业生产的结合点上表现出各自的个性,装饰艺术在装饰样式和色彩上发现了结合点,现代主义设计则是在功能和实效上找到了归宿。二是两者服务对象不同。装饰艺术仍是权贵的设计,其对象是当时正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而现代主义设计则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4. 野兽派绘画艺术:马蒂斯是其代表,他的作品画风与众不同,形体夸张,线条粗重,笔触狂放,色彩强烈刺激,形式自由,被守旧派挖苦的称之为野兽派。他主张绘画是纯粹的美的经验的表现,其目的不在思想性而在于线条、色彩、形态的愉悦和舒适,具有富于装饰趣味的东方艺术的的特点。后来所谓的野兽派,并不是指继承了马蒂斯风格的画派,而是特指一些画风独特、前卫、不从属任何其他画派的画家,往往这些画家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5. 小客厅风格:小客厅风格是一小部分设计师为富裕阶层所持的风格,突出反映了装饰艺术运动走上层路线的实际风格,它侧重于富丽的材料,豪华的家具,强调整体环境的华丽和高贵。第五章必考点:1. 现代主义设计形式及其特征主要反映在哪几方面:王受之先生在其《世界现代设计史》中,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出发,对现代主义设计形式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现代主义设计形式及其特征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第一,突出的功能主义特征。第二,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第三,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基本反对在图版、预想图上设计,而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第四,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在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2.现代主义设计在德国的表现:(1)1907年10月6日,穆特修斯在贝伦斯、维尔德等人的倡导下,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2)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同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是一位教师、外交家、古董鉴赏家出身的设计艺术运动组织者。(3)德国工业同盟,又叫德意志制造联盟。他是有一些富有进取心的工业家、建筑家、艺术家、作家组成的联合体。(4)德国工业同盟的宗旨是由弗里德利克·鲁姆起草的,他在宣言中提出六个方面内容:第一,明确提出艺术、工业、手工艺相结合。第二,主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德国设计艺术的水平,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第三,强调同盟走非官方路线,保持同盟作为艺术界行业组织的性质,以避免政治对设计工作的干扰。第四,要求在德国设计艺术界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并接受现代工业。第五,在设计中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第六,主张标准化下的批量化,以此为设计艺术的基本要求。(5)最早的工业设计师——彼得·贝伦斯:在德国工业联盟的会员中,最著名的设计师是彼得·贝伦斯。他是工业同盟的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他的代表性设计都与德国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德国通用电器公司联系在一起,他全面负责该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产品设计,为AEG树立了一个统一完整的企业形象,不仅开创了现代公司标志体系的先河,而且他与AEG的成功合作开启了欧洲现代工业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先河。除此之外,他还是个教育家,在担任杜塞多夫美术学院院长期间从事设计教育的改革,培养了包括格罗佩乌斯、米勒、勒·科布西耶等众多世界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AEG电气公司厂房被建筑界视为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2. 现代主义设计在荷兰的表现:(1)所谓风格派,是指1917年,荷兰在以《风格》杂志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的以青年艺术家为成员的松散的艺术团体。其成员包括画家、设计师和建筑师。风格派基本上是一种运动美学,目的是要创造一种普遍的形式语言,追求“普遍真理”。其组织者和核心人物有杜斯伯格、蒙德里安、里韦特尔等。(2)以杜斯伯格为代表的艺术家探索出了具有新时代、新特征的设计艺术风格。荷兰风格派具有以下四方面的鲜明特征:第一,将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抛弃,变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称为“元素”。第二,把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元素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是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观性,即个体在整体中,不因整体而失去个体的形态特征。第三,造型与装饰艺术中,除了对称性以外,非对称性是体现艺术效果的最有效手段,大多数艺术家对非对称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运用。第四,在造型上,非常特别地反复运用几何结构,在色彩的使用上,重视基本原色和中性色。(3)杜斯伯格创立了风格派以后,主张艺术要“抽象的简化”,以数学式结构反对印象主义和所有“巴洛克”艺术形式。在艺术实践中,以直线、矩形、方块把艺术进行简化。(4)蒙德里安作为一个画家,他青年时代经历了一个全面接受早期现代主义各流派的阶段,将其融会贯通,最后刻意追求以直线及红黄蓝为基本要素的几何化风格图形。他认为这种新造型是一种无限的形、开放的形,而曲线造型都是封闭的形,束缚着人的头脑,直线造型较少的受制于外界,能更好的表达主观精神。所以他的作品全是由横竖直线构合而成,并添加以红黄蓝的色块,形成大小不一的矩形。蒙德里安在现代设计史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构图上,被人尊称为“新造型之父”。(5)莱克是荷兰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它在运动派风格形成以前,不仅在绘画方面表现出了天才般的天赋,而且还用简单的黑粗线组织空间,并用平涂形体的形象创作视觉传达的设计。(6)里韦特尔在风格派中则以设计家具、建筑等见长。他的作品几乎就是风格派原则的视觉陈述,他经常运用简洁的基本形式和三原色创造出优美而功能性的建筑和家居。3.现代主义设计在俄国的表现:(1)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构成”成为他们设计的思想基础。从风格上说,构成派是从至上派分离出来的。他们的许多作品是半抽象或抽象性的,主张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全抽象性的画面或雕塑,注重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影响。(2)俄国构成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马列维奇,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他就借助欧洲的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经验,积极创立一种完全抽象的美学。他成立了一个名为“至上主义”小组,目的是在物质和结构的形而上价值观的基础上,探索全新的造型语言。这种语言采用完全的几何抽象,利用最少的色彩,一般只用黑白两色,往往将抽象的有时具有动感的几何母题,置于单色背景上,去造成视觉冲击力。马列维奇是至上主义的创始人。(3)构成派的主要成员:弗拉基米尔·塔特林、亚历山大·罗德钦柯、安托万·佩夫斯纳、瑙姆·嘉博。(4)构成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埃尔·列捷斯基、塔特林、佩夫斯纳、嘉博、乔治·斯登伯。 集画家、建筑师、视觉传达设计师和摄影师于一身的埃尔·列捷斯基,是最成功的实现构成主义理想的设计师。他发展了一种自称为百朗斯(确立新艺术的计划)的绘画风格。塔特林创作的《第三国际纪念碑》,被认为是构成主义设计的经典之作。 乔治·斯登伯和弗拉迪莫·斯登伯兄弟都颇有才能,他俩合作进行舞台设计和电影招贴设计。他们考虑到当时照相复制的困难,用投影和网格方法,通过放大底片框的形象,为招贴制作细致的显示图画。(斯登伯的招贴分析)4.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特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欧五国逐步形成了既不同于奢华的法国装饰艺术风格,也不同于美国商业味浓厚的流线型风格,同时有别于冷漠理性的德国设计的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这种风格的特征是: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设计文化相结合,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的融合,既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并避免过分的形式和装饰因素,尊重自然材料,从而产生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设计美学,其设计集中于陶瓷、玻璃、灯具、家具及室内设计等方面。5.美国工业设计四元老:华特·D·蒂格、雷蒙德·罗威、诺曼·贝尔·盖茨、亨利·德莱福斯。蒂格从1927年起,受柯达公司之托设计照相机和包装。罗威是20世纪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师,号称“美国工业设计之父”。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将流线型与欧洲现代主义糅合,建立起独特的艺术语言。他首开工业设计的先河,促成设计和商业的联姻;罗威奉行“流线、简单化”理念,即“由功用与简约彰显美丽”,并带动了设计中的流线型运动,“最美的曲线是销售上升的曲线”。罗威是美国工业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因其在设计方面的卓越贡献,他荣登《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是工业设计领域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盖茨是美国第一代工业设计史中在设计秩序上最为清晰和准确的。他确定工业设计的程序是:1确定所要设计的产品的功能; 2了解生产这一产品的工厂设备情况与生产手段; 3把设计计划控制在经费预算内; 4与材料专家就材料问题进行咨询; 5了解与研究竞争状况 6对这一类产品的消费现状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 7把自己的设想画成工业预想图。德莱福斯在设计中更关注产品的功能性,把设计当作“人类工程”。他的设计最成功之处在于坚持设计是为了人。6.把欧洲现代主义最初带到美国的三维视觉传达设计师:欧狄、阿加、宾德。7.机器美学:是建立在机械技术上的美学,通常以机器为引喻,用净化了的几何形式来强调效率和理性。柯布西耶曾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就是基于这种思想。其含义有三方面:其一,建筑应该像机器一样符合实际功用,强调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反对附加装饰;其二,建筑像机器那样可以放在任何地方,强调建筑风格的普遍适应性;其三,建筑应像机器那样高效,强调建筑和经济之间的关系。第六章必考点:1.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意义:很大程度上说,包豪斯的出现,对现代设计艺术理论、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教学和实践,以及后来的设计美学思想等方面的作用都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把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理论和实践推向了巅峰,成为现代设计艺术思想的集大成者,将艺术和技术融为一体以达到功能性的目的,对现代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在短暂的办学历史过程中,创建了现代设计的办学理念,既为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工业设计奠定了可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又为以后设计艺术教育体系搭建了基本框架。2. 包豪斯建立的历史背景:包豪斯是20世纪初在德国创办的国立学校,该校首任校长是格罗佩乌斯。包豪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0年由公爵卡尔·亚历山大创建的魏玛萨克森大公爵高等艺术学校。自1906年开始由比利时设计理论家亨利·凡·德·威尔德出任校长,直到1915年因国籍问题辞职。威尔德离任时,推荐建筑师格罗佩乌斯、雕塑家赫曼·奥布里斯特、设计师奥古斯特·恩德尔等人为校长候选。1914年格罗佩乌斯接替威尔德继任校长。1919年4月大公爵高等艺术学校和魏玛工艺美术学校合并成为包豪斯学校任命格罗佩乌斯担任第一任校长。他上任后开始推行其教学改革,建校初期,格罗佩乌斯邀请了瑞士画家约翰·伊顿、美国画家利尼奥·费宁格、德国雕塑家格哈德·马科斯等人到包豪斯任教,成为包豪斯第一批教员。3. 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乌斯:沃尔特·格罗佩乌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奠基人之一。1907年进入现代主义设计先驱贝伦斯的设计事务所工作。在贝伦斯事务所工作期间,他一方面积极参与工业同盟的活动,另一方面,受贝伦斯的影响,积极探索建筑设计领域的新思想。格罗佩乌斯的设计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他主张设计面向大众,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新材料,尽量压低造价摒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他希望人人能享受设计而不仅仅是为少数权贵服务。他主张集体工作的方式,强调设计的团队精神。他认为设计应采用集体创作、标准化和模数等方法来组建建筑与设计的合作关系,可以说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他还认为要改变现状必须创办一所与工业紧密相连的学校,必须通过设计教育来改造德国,指出艺术家必须通过新设计教育体系,从接触产品大批量生产的过程当中,探索相适应的表现形式。格罗佩乌斯的上述思想、主张和愿望最终导致了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的诞生。4. 包豪斯学校标志及施米特设计的招贴分析:1922年,奥斯卡·施莱莫为包豪斯设计了学校标志。集中的体现了这个学校在抽象几何图形方面研究探索的成果——通过精细的分解组合,各种几何图形构成一个外部简洁而内部变化层次丰富,具有特殊视觉品质的大几何形体。文字被嵌入其中,在视觉上成为具有灰色肌理和节奏变化的色块。5. 包豪斯的设计教学体系:第一,设计艺术的整体观念。包豪斯把艺术的各个门类当做一个整体,认为应该用整体的观念对待这些艺术。同时认为,艺术家和工匠没有本质的区别。第二,坚持教学合一。把课堂变成工作室或作坊,让学生在和老师共同完成艺术品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也就是强调实践出真知。第三,认为国际风格是艺术追求的目标。这种不倾向哪个民族或国家,更强调艺术风格国际化的思想,就其实质来说,实际上是在追求一种国际风格。第四,充分认识到东方哲学在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中国儒家的中庸、仁爱观念,道家的无中生有辩证思想,以及东方神秘而深奥的理论对包豪斯成员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成为抽象艺术的理论之一。6.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理解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可以从两方面去认识:一是它在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建立、传播和设计实践的影响上;二是它对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上。其设计思想从总体上来说,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第二,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第三,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和客观法则进行。首先,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设计艺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后来的设计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后来设计艺术教育的平面立体构成和色彩的主题课程框架,这一框架在20世纪的设计艺术教学中被作为基本框架一直被沿用。其次,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开创了面向现代工业的设计方法,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艺与工业之间的鸿沟。再次,由于包豪斯在德国经历了魏玛、德绍和柏林三个时期,为德国培养了一批设计师。因此,影响了当时和以后德国的工业设计的面貌和特征。6. 罗斯金思想的主要内容:罗斯金的思想和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他强调艺术设计要为大众服务,同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认为设计的出路在于向自然学习。对于这个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他持中肯态度,他认为工业最发达的地方,美术也越发达,但是从他的论著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一方面强调服务大众,一方面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出路,而这种设计装饰性强,自然不是服务大众的。第七章必考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美国的设计:迅速发展的战后美国设计艺术教育体系,到六十年代,形成了比较完整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基本上形成了三大块:(1)设计基础(2)设计理论(3)专题设计:其课程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视觉传达 第二轮、产品设计相关学科 第三类、系统设计2、米勒公司的设计理念:如果说诺尔集团的设计师在家具设计方面特别注重新材料与造型的处理的话,那么米勒公司的设计,则更多的表现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理念。大致说来,其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设计是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或缺。第二,设计应在市场竞争中经受考验,要符合经济法则。第三,产品必须诚实,反对抄袭、模仿他人和古人的作品。第四,由设计师自己决定自己设计什么,充分尊重设计师的主动权是米勒公司的最大特色。第五,相信好的产品必然会有市场,支持设计师不为暂时的“时尚”所左右 。 3、二战结束后,意大利设计艺术的风格特征:高技术性和保存手工艺传统的同步发展,使意大利40-50年代的设计,乃至整个现代设计,具有浓郁的人情味,从而体现了意大利设计中现代化与民族化有机结合的原则。意大利是在吸收美国流线型设计样式并加以“意大利化”而形成的的独特设计样式,并称之为“意大利轮廓”。4、英国二战后发展落后的原因有: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设计实践中均无大的发展,落后于时代潮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一方面工艺美术运动发生的理论争执一直被片面的理解,在艺术与技术的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长期各执一词,缺乏设计实践的探索。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的艺术和工业生产中心逐渐由欧洲转到了美国。英国作为老牌工业化的帝国主义,随着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失去、减少,原来的超级大国地位沦丧,导致工业生产衰退,机械制造、造船、冶金等传统的工业逐渐被新型的产业取代。英国的工业逐渐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工业设计就失去了发展的前景,导致英国现代工业设计在相当长的时期落后于国际水平。5、布劳恩原则(名词解释):布劳恩原则的设计理念源于1955年,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一注重功能的设计风格被设计大师兰姆斯概括总结为优质设计的十原则。6、有机设计(论述题或解答题):有机设计是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美国、意大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等国的一种现代设计风格。“有机设计”概念,最早出现于1914年的纽约现代主义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场题为“家庭陈设中的有机设计”展览。关于有机设计展览。关于“有机”,展览的主持人是这样解释的:“一个设计,当它整体中的各部分都能根据结构,材料和使用目的很核心的组织在一起时,就可以称作是有机的。在这一定义中,可以不要存在徒劳无用的装饰或多余之物,而美的部分仍然是显赫的,只要有理想的材料选择、有视觉上的巧妙安排,以及将要使用之物有其理性的优雅即可。”这是对“有机设计”最完善和最深刻的理解。在美国,有机设计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沙里宁,在北欧以阿尔托为代表,在意大利则以尼佐里著称。7、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被称为“美国现代家具的摇篮”8、1959年索尼公司设计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化的电视机“TV-8-301”9、卡尔·马姆斯登被公认为瑞典“现代家具之父”第八章必考点:1、科学技术发展及审美观念的变化: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来的是设计观念的变革和风格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航空航天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工业设计革命和相关风格的形成。第二,各种新材料的出现,不仅为艺术设计的物态化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材料,而且使原有的设计产品的面貌也随之发生变化。第三,由于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60-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人丰裕社会发展阶段。在这种状态上,人们的消费和审美观急剧变化,40-50年代出于增加社会财富和产品数量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开始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在社会产品相当丰富的情势下,人们开始对产品的要求变得日趋多样化,这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因而导致了“反设计运动”的兴起,并在60年代形成了颇具时代特征而风靡全球的波普设计风格。2、意大利设计风格的特征:50年代是意大利设计奠定基础和初步形成自己风格的年代。到了60年代随着意大利经济的快速发展,50年代以来初步形成的设计风格最终得以确立,并开始引导世界设计潮流。就总体而言,60年代最终确立的意大利设计风格具有如下特征:(1) 既有现代主义特征,又有意大利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2) 既有设计的高技术性,又保存了相当手工艺的优良传统;(3) 既有高度理性色彩,又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和人情味。这些特征综括起来,被称之“意大利文化”设计风格。实质上,所谓“意大利文化”是源于意大利人把设计当作一种文化和哲学来思考,让意大利传统民族文化和哲学思想贯穿于其设计。独特的意大利品质:严谨与优雅3. 意大利设计领先世界的原因:意大利设计在全世界的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家具、室内、灯具、汽车和家电领域。家具:其家具以其优雅、洁净不矫饰和无可争辩的优点而备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典型的设计作品有:卓·柯伦波于1965年设计的“4860”型椅子,该椅子是世界上第一次用挤塑方式生产的全塑椅,其简洁流畅而极具现代感的造型,表现出设计师的才能。灯具:在灯具设计方面,这一时期意大利,设计师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来操作,作为一种哲理来品味,作为一种情节来塑面造,因而倾注激情,取得显赫成就。典型的设计有1972年理查德.萨伯设计的名叫“Tizio”台灯。汽车:在汽车设计领域,著名设计师努西奥·博通在50年代先后设计了“阿尔法.罗密欧”小汽车和“朱丽叶”赛车。此外,意大利有名的汽车设计公司还有米兰的“Zagato"工作室和都灵的“平尼法里纳"设计公司。平尼法里纳公司1977年设计的“法拉利308CTS”型和1984年设计的“法拉利红头车”更成为现代汽车设计的经典之作。3、意大利设计的自我反思——反设计运动:反设计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意大利。这个设计运动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期设计的主流模式转向消费者主义而成为扩张廉价市场的手段感到不满,认为这样的行为扭曲了现代设计运动。在六七十年代,意大利的一些激进设计家在社会转型时期,成立了一些激进设计组织,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反设计”运动。他们把设计当作表达意识形态、弘扬个性和直击社会的手段,通过刺激、新奇的设计来表达他们的设计观点。他们主张走“另外的道路”,提供“坏品位”或者任何非正统的风格,反对正统的国际主义设计,反对现代主义风格,开始了标新立异、不循常规而大胆的设计探索。这实质上是一股具有强烈反叛味道的设计运动。这一运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学生造反和建筑设计领域的危机。就其本质而言,“反设计”运动是乌托邦式的,它从一些纯艺术运动——如新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中获得了设计的灵感和方法,产生了许多概念化的作品来嘲讽经济和文化现象,并逐渐成为定义新设计的出发点。4、日本设计后来居上的原因:六七年代日本设计的后来居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日本经济的发展,急需要向国外拓展商品销售市场,企业家向设计师提出的要求与其说是瞄准日本人的生活,还不如说是面向对外贸易的要求。而在世界市场中,当时的意大利、德国、北欧国家和美国的产品均因为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受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青睐。这一状态使得日本的设计师、企业家乃至全体国民都深信只有具有“日本风格”的产品才能脱颖而出,因此,寻求“日本风格的设计”得到了日本政府、设计师和企业家的重视。第二,从6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企业界和设计师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设计舞台上,通过组织参加国际国内的设计会议、产品展览等活动,把他们的设计推向世界。如1960年日本承办了世界设计大会,专门讨论各种工业设计的问题。1961 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参加了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的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议,日本设计开始走向国际。第三,随着经济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要,日本的各高校纷纷开设设计专业,并对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方式进行探讨,大学等许多设计院校相继成立,从而在60年代后期,基本上形成了完善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为日本设计界培养了大批优秀设计师,为设计的长远发展准备了条件。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使日本设计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巨大作用。到70年代日本许多工业设计产品以咄咄逼人之势大步推进欧美市场,以其良好的性能、多样的造型、低廉的价格和无微不至的设计细节,赢得了广阔的市场。5、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福田繁雄是日本当代天才平面设计家,是日本战后现代平面设计的奠基人之一,在广告设计方面成就斐然,主要代表作有1975 年设计的“30周年記念国際”招贴“Victory"、1975年为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1975年福田繁雄为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招贴分析):利用正负阴阳的方法,描绘舞蹈中男性和女性的大腿,具有错视的特征非常生动。6、日本著名设计公司和索尼八原则:著名的设计组织和公司有GK设计事务所、日本设计中心、索尼公司、平野设计公司、阳光广告公司等,作为工业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索尼公司,在确定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索尼公司提出了著名的八条原则:①产品功能必须良好;②产品设计美观大方;③优质;④产品设计具有独创性;⑤产品设计合理性,便于批量生产;⑥本企业产品必须具有独立特征,同时又必须有设计特征的关联性;⑦坚固、耐用;⑧产品与社会大环境应该具有和谐和美化作用。1978年索尼公司设计生产的随身听“Walkman”被认为是日本设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创造了设计史上的奇迹。7、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简称IBM(名词解释):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简称IBM),堪称美国最具影响的国际性公司之一。主要生产办公机械设备及计算机等,在世界办公设备市场中占统治地位。8、波普艺术:波普艺术主张艺术反映生活,就应当把那些最常见、最流行、最为人熟知的物品搬进画面中来,并用最普通、最平淡、最为人熟知的方式来加以表现,其主张是建立在现代社会工业化产品的普及和无孔不入之上的。9、波普艺术的艺术观念和运作手段的特征:波普艺术家们虽然彼此在创作或设计作品上的样式、主题、语境各异,但是艺术观念和运作手段上有着以下共同的本质特征:第一,设计与创作题材都直接取材于充分商业化的日常世界,是商业主义的。第二,设计作品的形象间接取自日常生活物品。第三,设计风格基本上接纳商业性艺术的直接效果。10、波普风格下的英国设计:波普艺术在英国蔚然成风,出现了一大批波普艺术家。一大批青年设计师纷纷借用波普风格来反抗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长期垄断局面,并通过实际的生产和销售来促进这个新的设计风格。波普设计集中反映在时装设计、家具设计等方面,其中时装设计显得最为突出。时装:将波普设计转为现实的第一批人来自时装业。玛丽·匡特将迷你裙引进英国,抛弃了传统的法国女式时装模特,而起用年轻、天真甚至笨拙的模特。家具:在波普家具设计方面,1969年阿兰·琼斯设计一张桌子和一把座椅,前者的下面是一个极为逼真的跪着的半裸女雕像,她用背脊托着块玻璃桌面,后者是一个半裸的座椅,其造型与设计观念和正统设计截然不同。而彼得·穆多卡设计的以简洁的圆点为表面装饰图案的椅子,用纤维板做成,但采用叠纸技术制作,看起来非常像纸制品,被称为“纸椅子”,不仅具有廉价和表现性强烈的双重“波普” 特征,而且揭示了一次性原则也可以运用于家具,如同运用于其他短时物品一样简单。英国的波普设计虽然具有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特点,但却具有一个共同点:与公开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对立,带有一种对社会、对传统的玩世不恭式的反叛和戏谑。11、荷兰——阿姆斯特丹理性派:奥克斯纳尔领导的“艺术与设计工作室”和弗里索·克拉墨创建的“全设计工作室”代表了阿姆斯特丹理性派;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彻底改革图形运用。在理性派的据点阿姆斯特丹,奥克斯纳尔负责的艺术与设计工作室承担了荷兰邮局大楼的视觉形象设计,给艺术家委派任务,购买艺术品,以及委任艺术家和设计师设计邮票和其他印刷品。全设计工作室大部分不拘一格的设计作品分别由法朗斯·赖夏特和安森·比克设计。其中前者的作品以造型古怪为特征;后者最著名的作品当推他为全球剧院公司设计的招贴。值得注意的是:阿姆斯特丹的设计师扬·范托恩,始终参与有关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的各种运动,因而他的大部分设计作品带有浓郁的政治和社会色彩。12、波兰招贴的设计:波兰的招贴设计格外引人注目。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波兰的招贴设计有着自己的传统。第二,波兰招贴艺术受到该国政府特别的支持和帮助。第三,波兰地处东欧,这里人民对明朗而细碎的装饰风格十分偏好,而招贴这种艺术设计形式是表现这种民族特有审美情趣的最好方式之一,因而,招贴在波兰有着广阔的存在空间和欣赏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波兰招贴的发展。第四,战后波兰最早出现的招贴艺术家当推特拉伯可夫斯基。第五,战后另外一个重要的招贴设计家是亨利克·,托玛泽维斯基(《普通人狄蒂》电影海报)。第六,这一时期另一位著名的招贴设计家瓦德玛·斯威兹,1974年他为摇滚音乐家亨德里克斯设计了表演海报。第七,旅居海外的平面设计家,最著名的是移居法国的吉斯勒维茨,1974年他设计的戏院海报就有这种效果。《普通人狄蒂》电影海报(招贴分析):1952年为丹麦电影《普通人狄蒂》设计的海报,以一个平静地眺望着远方的女性背景为中心,表达影片主人公狄蒂在悲惨生活处境下仍能怀着希望向往未来的心境。他丰富深刻的设计手法,形成了波兰生机勃勃的新招贴、海报形式,是战后波兰人开始摆脱战后阴影的起点。13、阿基佐姆事务所:1966年在佛罗伦萨建立的一个“反设计”设计组织,创建者包括布朗兹、科菜迪、德加内罗和莫洛兹等建筑设计师。他们的设计风格最初受到英国“建筑图讯”派的影响,设计作品表现出强烈的高科技风格和波普特征,积极地推进了新现代主义设计。1969年设计的著名的“米斯”椅,就以一种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模仿米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椅,以现代工业材料和尖锐的三角形造型表达了“激进设计”和“反设计”的声明。第九章必考点:1、后现代设计的风格特征(简答/名词解释):综观其风格特征,它是以反现代主义设计艺术为思想基础,在设计方法、设计语言及表现形式方面,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出现了各种设计模式,流派纷呈,没有一个占主导趋势的流派或思想。总体上讲,“后现代主义设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这与现代主义所追求的 与工业社会的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和集中化等高效率、高技术原则相一致的做法是有明显区别的。第二,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现代主义强调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强调理性主义,而后现代主义则与后工业社会相一致,倾向于幽默,满足人性的本能需要。“功能”已不再被视为产品设计的第一要素, 主张以“游戏的心态 ”来处理作品。第三,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主张新旧糅合,主张兼容并蓄。第四,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2、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联系与区别: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哲学角度理性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个人主义历史从19世纪到二战结束;以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工业文明为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以科技和信息革命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文明为基础。思想角度对技术的崇拜,强调功能的合理性或逻辑性。对高技术、高情感的推崇,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和人对技术的整体系统化把握。方法遵循物性的绝对使用;标准化、一体化、专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与延续,历史的互相渗透;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设计语言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纯而又纯的形态。非此即彼的肯定性与明确性;对产品的实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简明性原则的强调。产品的符号学语义;对隐喻的共同理解。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彼中有此;骡子式的杂交种;对产品文脉的强调。艺术风格构成主义、风格主义、纯粹主义、象征主义、形而上学绘画和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非艺术与反艺术、达达艺术、波普艺术、拼合艺术、行为艺术、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偶发艺术。3、罗伯特·文丘(选择):1966年,罗伯特·文丘将自己50年来的研究心得写成专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4、菲利普·约翰逊(填空):菲利普·约翰逊的代表性作品是1984年设计的纽约电讯公司(AT&T)总部大楼。5、后现代主义工业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简答):(1)高科技风格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点。(2)过渡高科技风格过渡高科技风格,又称“改良高科技风格”,是一种对具有工业化特征的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戏谑和调侃,具有高度的个人表现特点。(3)极少主义风格极少主义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的设计风格。其特征是一种美学上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少到不能再少的风格。( 4)解构主义风格所谓解构主义是对结构的破坏和分解。(5)微电子风格微电子风格是因为技术发展到电子时代,造成大量新的采用新一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唱片的电子产品不断涌现而导致的新设计范畴和风格。(6)“软高科技”设计风格是试图通过由曲线的形态和热烈的色彩,改变高科技硬件过多的生硬面孔。(7) 新现代主义风格新现代主义风格是一种对于现代主义进行重新研究和探索发展的设计风格,与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主义的冷嘲热讽相反,新现代主义是坚持现代主义的传统和原则,完全依照现代主义的基本语汇进行设计,而根据需要加入了新的间单形式的象征意义。6、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填空):美籍华人贝聿铭于1989年设计的罗浮宫人口——“水晶金字塔”。7、孟菲斯风格及其特点(简答/名词):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意大利的“孟菲斯”集团,其设计实践虽然主要在工业表现出了类似的风格和形式。作为这个集团中重要的成员之一的克里斯多夫·拉德尔,他在平面设计上具有强烈的艳俗、色彩绚丽的特点,也经常是违反功能目的的。他的设计,与其说是视觉信息的传达手段,倒不如说是一种个人艺术观点和文化观点的宣泄,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设计一个非常典型的立场和方法。他的这种艳俗的、色彩绚丽的、非功能化的平面设计,对全世界的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产生了巨天影响,被称之为所谓的“孟菲斯”风格。拉德尔为孟菲斯设计的标志(招贴分析):孟菲斯”风格的代表人物拉德尔,他为“孟菲斯”所设计的标志,该标志形象地体现子这个前卫设计集团的设计方式和特点。8、旧金山派及其特点(简答/名词):所谓旧金山派是指在美国旧金山地区形成的以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为内容的设计组织。其成员主要是旧金山设计学院的教师和一些个人建立的小型工作室、小型设计事务所。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以一个人组成的独立平面设计事务所有三家:麦克·凡德比尔、麦克·曼沃林和麦克·克朗宁他们的设计,打破了原来国际主义风格的刻板、沉闷的原则,凸现了乐观主义色彩、热情洋溢的幽默感,以及对于形式和空间的无拘无束的运用。他们采用了自由绘画的手法,加上欢乐的色彩、自由和轻松的版面编排,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感染力的新风格。9、“里特罗”设计及其特点(论述/简答):20世纪80年代期间,纽约出现了与后现代主义密切相关的,但是更加注重历史因素的新平面风格,其特点是强调历史风格的复古,这种风格被一些设计师称为“里特罗风格”或者“里特罗”设计。这种风格的基本特征是对欧洲20世纪上半叶的平面设计风格的复古,对这个时期具有装饰特点的风格的喜爱,对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刻板、沉闷、理性的反对。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流行的某些平面风格,这种风格的核心内容是“向后看”、“与众不同”。所谓“里特罗”设计,其实是以古典复兴为核心装饰方式的纽约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与旧金山派自由放任、 恣意纵横的方式不同,纽约平面设计的后现代主义更加注重设计上的古典成分、历史装饰风格的合理应用。“里特罗”设计采用广泛的复旧装饰方法,特别注意吸收20世纪初期出现在火柴盒设计、棒球卡设计、杂志海报的商业广告和商业插图等等方面的装饰因素来丰富本身设计的形式。代表人物有宝拉·谢尔、路易斯·菲利、卡林·戈德伯格三人。这三人均为女性,其设计特点是在色彩、平面编排、空间运用、平面肌理设计上都具有非常个人化和原创化的特征。她们完全放弃了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单独方式,放弃所谓“正常的”“合理的”国际主义和现代主义设计原则,而采用了比较自由的方法来处理设计主题,使用各种不同的字体混合、图案混合、字体距离的大小不一混合,比较讲究微妙变化的色彩细节等手法,达到具有复旧特点的新效果。10、乡土风格及其特点(论述/简答):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杜菲设计集团”。这个设计集团的著名设计师是卓·杜菲和查尔斯·安德森。在设计上,杜菲设计集团与“里特罗”比较,更具美国乡土气息,也它较拙一些。其不少作品的设计动机来自美国乡下20世纪40年代火柴盒包装、路牌广告、招贴画、小镇杂货店招牌等。11、计算机给平面设计带来的革命(简答):随着计算机运用的普遍和使用技术的娴熟,平面设计已经发生了如下一些变化:第一,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技术上的愈益完善,CAD已经渗透到各个设计领域,并有取代以往各种设计表现媒介的趋势。第二,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快捷性,使商业性的平面设计和文化性的平面设计之间的鸿沟进一步扩大, 商业性平面设计继续沿后现代主义设计方向发展,而文化性平面设计却越来越“纯艺术化”。第三,在计算机、摄影、照相植字等现代技术日益完善普及,“机械性”“硬性”的形式表现语言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作为一种对抗,以手绘方式进行的设计,成为设计用户及观众难得的奢侈品,备受推崇和喜爱。第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加速,一方面,人们对于设计所蕴含的含义越来越深刻,给创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于设计的运用越来越快捷。这两者对于设计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建立在计算机平台上的交叉设计,具有无限的发展生机。12、硬边艺术:抽象主义绘画的一个派系,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些从事几何抽象主义创造的画家,试图用几何图形或有清晰边缘的造型,推出一种新的风格与之抗衡,这种风格有明确的边线和清晰的轮廓,所以被人们称作硬边绘画。13、学者对后现代主义的质疑(论述/简答):后现代设计以其亮丽的色彩和轰动的展示效果一时成为传播媒介的热点。但后现代设计并没有改变现代主义设计实质性的东西,它只是在现代主义设计上做一些表面文章,或者是为现代主义设计做一些修正工作。设计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其功能性的要求将成为恒久的标准。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的标准化、系统性对于因日益发达的交通和通讯而变得越来越小的地球来说是一种极为有用的设计方法,可以为不同国家、操不同语言的人们提供方便。相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性化的特点来说,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是极为脆弱的,它对现代主义设计的挑战基本上只是停留在风格和形式方面,并没有涉及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核心。后现代主义设计关注的只是设计的形式内容,探求在创造性的无序中存在的纯洁性和浪漫性。第十章必考点:1、中国现代设计缓慢发展的原因: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后期,是中国现代设计缓慢发展期。在这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处于长期的战乱状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使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中国社会经济濒临崩溃,刚刚出现的现代设计因缺乏存在和发展的环境,而处于残存状态。由于西方势力的孤立、封锁,中国对西方现代设计的发展知之甚少,处于一种自发的探索状况,其发展速度自然可想而知! 20世纪50-60年代,受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一边倒”“倒向苏联”的政策,因此,中国现代艺术的探索受前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现代设计风格的影响。但这期间,中国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尚处于探索中的现代设计,更多地成为政治宣传的手段,并未运用到工业生产中。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带有浓郁前苏联和东欧风格的中国设计似乎又走到了尽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开始出现全面向西方学习现代设计,并探索“民族形式”的局面。从此,中国现代艺术设计进人了新的发展阶段——“ 迸发时期”。2、建筑界对“民族形式”的探索:中国建筑界充分重视对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这种探索不是机械地对传统建筑形式进行照搬、模仿,或者将传统建筑强加于现代建筑设计之上,而是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借鉴西方现代建筑的合理成分,融合后现代主义建筑对文化符号的延续,注重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创造出具有现代精神和民族气派的建筑形式”。如阙里宾舍、陕西历史博物馆、北京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设计、福建武夷山宾馆、黄山云谷山庄宾馆等等。3、香山饭店及其特点:由华裔美国建筑家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该建筑强调中西文化的延续和演变的理念,融合与继承了传统中国建筑形式一中国明清时期的苏州风格,并与西方建筑形式相结合,探索出适合中国本土建筑风格发展的崭新道路,给予了当时热衷于玻璃幕墙高层建筑的中国建筑设计以全新的启示。4、美国建筑家波特曼设计的“上海商城”。(选择题)5、蔡元培先生提出“美感教育”,提出关于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诸多意见,并积极创办“国立艺术院”后改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以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6、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第一批现代商业美术设计家:郑曼陀、徐咏青、杭穉英等。他们不仅受到西了中国民族特色的商业美术。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上海的“月份牌画”便是典型的现代商业美术品的代表。作为商业产品宣传的媒介,不仅载有产品广告的形式,而且具备日、月、节气等信息的宣传功能。中国第一代本土现代平面设计师,如王粤飞、韩家英、陈绍华等人,他们组织了中国第一次平面设计展—— “平面设计在中国92 展”。1995年,他们组建了中国首个非牟利的平面设计专业组织——“ 深圳平面设计师协会”(SGDA)。7、中国书籍设计的恢复和发展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召开书籍艺术设计研讨会。1977年7月,在由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召开的“书籍装帧座谈会”上,呼吁改变中国书籍艺术设计的现状。其二,举办设计展览,开展评选活动。其三,创办并出版与书籍装饰设计相关的刊物与书籍。1980年由“全国书籍装帧设计展览筹备办公室"推出内部刊物《书籍装帧设计》,主要涵盖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8、(选择)如1989年第二届德国莱比锡国际艺选定招题术书籍展览上,中国凭借《十竹斋书画谱》《丁丑劫余印存》《鲁迅与书籍装帧》等依次获得“国家大奖”、银奖以及铜奖。9、吕敬人对中国书籍设计的贡献(论述):吕敬人,亚洲著名十大设计师之一,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会员。吕敬人师从日本著名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在他的书籍创作过程中,深受导师的影响,强调在书籍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设计师必须与书籍作者、插画师、工艺技术人员以及出版社编辑共同参与,在共同注入书籍设计概念的同时,能让书籍中从文字、图像到结构、形态与工艺、到最后的物化,达到完美的统一。此外,吕敬人把书籍设计分为三类:一类是对古籍类书籍原封不动的“复制”,另一类是注重流通性与书籍成本开销的商品书,最后一类是以设计为核心,强调使用设计语言来提升书籍的内容与视觉形态,赋予设计师最大的自由度,不计书籍设计的成本。其相关著作:如《敬人书籍设计》《书中梦游》、《翻开一当代中国 书籍设计》、《书艺论道》等。10、中国广告设计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国广告设计也随之得到恢复和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外商广告与中国广告机构大量出现,并飞速发展。其二,80年代之后,中国政府以不同的组织活动形式,快速促进中国广告设计与理念上的创新,并最终和世界接轨。11、(选择/填空)·成立于1981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对外贸易系统的广告行业组织,名为“中国商务广告协会——CAAC"。·1982年2月6日定立《广告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正式广告管理法规。·“广东省广告公司-GDAD”,它被誉为中国广告业的“扛旗者”和“中国广告第一股”。·王受之教授通过翻译编著选的《世界工业设计史》,将西方的工业设计思潮带入中国。此书被当时工业设计界态称之为“圣经”。·中国设计师杨明洁设计的《绝对伏特加——双瓶包装》就获得世界著名的“IF”工业设计大奖等。·台湾1991年设立欧洲第一个据点德国杜塞尔“台北设计中心”,1993年设计欧洲第二个据点——意大利米兰“台北设计中心”,1994 年设立第三个据点日本大阪“台北设计中心”等等。12、黑马广告公司(名词解释):“黑马广告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公司策划的太太口服液经典广告“三个太太系列”、红桃K补血剂广告“补血特别快”,以及可采贴膜系列“贴膜系列”等作品在广告界引起剧烈反响,同时成功地为广州宝洁、雅芳等数百家企业品牌做市场品牌市场推广。黑马广告有限公司强场策动”,将“消费洞察、资源整合、策略主导、符号创造、卖场建设、创意爆冷、执行到位、持续引爆视为黑马八法”。13、香港设计师协会成立时间及其目的宗旨(简答):“香港设计师协会”成立于1972年,是香港首个成立非营利的设计组织。其目的宗旨是为了“提高设计行业的专业地位; 鼓励提高香港设计的专业水平;厘定及推广适合设计行业的专业守则;鼓励设计及设计学生多参与学术性活动,为其将来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工商各业提供设计服务的资料;为会员争取福利”。14、香港设计中心: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以后,2002年9月香港成立“设计中心”,创会成员包括香港设计师协会、香港室内设计协会、香港时装设计协会以及英国特许设计师协会(香港)。该协会的宗旨以鼓励及推动本土设计。15、香港培养的四代设计人才: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培养了四代设计人才,如第一代包括王无邪、石汉瑞、靳埭强、郭乐山、周志波等人;第二代包括韩秉华、陈幼坚、何中强、欧贤浩、马永基等人;第三代包括李永铨、刘小康、黄炳培、欧德诚、叶智荣、余志光等人;第四代包括林伟雄、高少康、JAVIN MO等人。16、石汉瑞:石汉瑞, 奧地利人,香港第一代华人设计师,有“香港设计之父”之称谓。效果独特”。1980年石汉瑞为香港汇丰银行设计的年度报告的封底(招贴分析):探讨了中国传统的戏曲人物符号、版式和西方的审美相结合的可能性,令人耳目一新。17、王无邪:王无邪, 广东人,1949年移居香港,是香港设计的先驱。他于1999年创作的《香江幻彩》(招贴分析):在表达方式上巧妙地融人若隐若现的菱形方格,以及五色皆用的淡彩笔触,将一幅既有写实基调又以抽象表正的新都市中的“城市山水”带入眼帘。18、勒埭强:靳埭强的海报作品(招贴分析):常用水墨白底、红点、木尺与墨石等视觉元素,来体现设计艺术观念。他强调设计创作的灵感应该源于生活,利用生活中的体验来丰富我们的视觉语言;主张在深邃的东方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深邃中领悟出设计哲理。19、陈幼坚:陈幼坚,香港第二代华人设计师,在日本、纽约以及伦敦等地声名鹊起。获得海内设计奖项500余项,设计杂志优异奖等。其成立的设计公司,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美国《GRAPHIS》杂志评为全球十大设计公司之一,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设计公司。陈幼坚深爱中国传统文化,设计作品成功地糅合了西方美学和东方文化,既赋予作品传统神韵又不失时尚品位的优雅。其早期的招贴设计风格(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较为明朗欢快,多以几何图形作为设计元素,色彩明艳,形式上明快跳跃且富有节奏感;发展期的招贴设计风格(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人传统,自然和谐。创作手法融入大量中国传统符号元素,再结合现代的处理手法与视觉审美模式,以此作为契合点,并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成熟期的招贴设计风格(21世纪至令)融汇东西,兼容并蓄。这期间,陈幼坚在充分领悟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对西方设计文化思潮再次解读,在招贴设计中巧用材料,通过实空间与虚空间之间的有机契合,实现了从二维向三维空间的转化,让招贴风格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20、创意产业: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涉及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等领域,这一词最先由英国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的内涵外延越来越宽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家庄考研机构哪个比较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