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成都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招生简章中开了中加中澳中德国际项目班,想了解一下什么样的孩子适合这个国际项目班呢?

对于腓特烈大帝的评价是:确实开明但也足够专制,事实上其内部政策无论在长远的角度还是短期的角度都具有高度的有限性和失败性,甚至可以说在贵族和军事的关系的政策具有严重的倒退性。对于约瑟夫二世的评价是:过于激进与理想化,尽管改革的措施客观来说确实能够实现的话是非常进步的,但是回到现实中间实在是没太大意义。indeed,这两位君主都被看作欧洲最伟大的三位启蒙君主之一,但是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东部欧洲并不是整个欧洲的开明和先进的代表,而在很多时候是保守和威权的代表,东部君主的受到启蒙主义影响的改革,起源依然是东部在改革前就具有的那样这样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尽管我们都知道欧洲国家最终成为了世界的主宰(当然后来就又不是了),但是在讨论欧洲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的进步和退后还是挺复杂的。而这些具有启蒙主义色彩的改革也不仅仅只是启蒙主义,也有其他很多固有的因素,比如说普鲁士的对于贵族在社会中角色的理解和思考,比如奥地利中央政权尝试克服地方的分歧和争取奥地利本土贵族的支持之类的。也确实有一些学者会说:他们的启蒙主义只是政治的幌子。但这就见仁见智了。题主在说明里框定了大致范围:一者18世纪的德意志;二者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和神罗皇帝约瑟夫二世。在这里,我想再稍稍补充一位无冕之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后、奥地利大公:玛利亚特蕾莎。玛利亚特蕾莎连同题主说的,这三位堪称18世纪“开明专制君主”中的典型代表。回顾起来,他们在当时其实都采取了非常相似的治理措施,比如向贵族征税来稳定国家财政、鼓励工商业和交通网络的发展、兴办教育、限制行会等等、控制宗教等等。从一方面看,这是一种主动选择。之所以采取这种主动选择的根本逻辑,在于强化权力,整合分散数百年的所谓“神圣罗马帝国”诸侯。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历代皇帝其实都想这么做,只不过他们没有能力去强化和整合。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但在这三位所在的时代,君权随着军事实力水涨船高。因此,和传统欧洲君主和领主的关系不同,这些开明专制君主所做的,实际上是拒绝和贵族们分享权力。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开明专制君主的行为,又是一种被动选择。因为经过文艺复兴几百年的沉淀,人们的识字率普遍上升。在这个重要的因素参与下,社会的意识水平也在稳步抬升。这就是所谓的启蒙运动。严格意义上说:启蒙运动不是一次传统意义上的运动。而是一种大时代下,全体人的共谋,或者说是相互影响、相互激发。在启蒙运动中,文学、科学、历史、哲学这些领域出版作品不断激增,也带来一种新的规模效应。对普通百姓而言,就让人们能够积累民智去做更多公共探讨,这也是对君主权力的一种新的制衡。这种制衡不是来自贵族,而是来自民众。这是整个18世纪,区别以往最大的变化。比如在18世纪后半叶,维也纳、布拉格、科希策等地,都出现了大量的公共讨论场所。这些场所可能是街头咖啡馆、或者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人们在这里聚集,从艺术、哲学开始,很难免就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讨论。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构成了一种对君权的有限制衡。有鉴于此,之前的绝对专制已经吃不开了,而后来所谓真正民主时代又没有到来,故而出现了这一阶段特殊的所谓“开明专制”。不过在法国大革命以后,改变的浪潮席卷欧洲,这种过过渡产物也最终烟消云散。以上,東西堂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招生简章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