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简化什么是跨境电商商收款流程?

  当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升遇到互联网时代,场景化建设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转型共识。  此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场景较为单一、场景嵌入竞争激烈、拓展场景效果欠佳等问题。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将金融服务融入用户生活各个场景之中,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是商业银行打破传统金融模式困局、铺平未来发展道路的关键之一。  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银行在场景建设和经营上纷纷加大资源投入,一方面通过自建平台、构建场景,另一方面在原有业务及产品基础上,延伸服务边界,嵌入更多场景。咨询公司麦肯锡分析指出,强化场景建设、形成生态圈战略,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化+对外合作”,而是要通过“场景+金融”的方式服务客户端到端的金融相关需求,银行也需逐步做出改变,即打造行业专业化、重视端到端客户体验、推动业务条线紧密联动、拥抱敏捷创新的互联网文化。  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企业,中国银行正通过全渠道、调动全集团资源,深挖场景金融需求,努力打造“一点接入、全景响应”的服务门户,不断开创金融服务的新局面。  跨境场景  升级全球客户体验新阵地  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部署要求,顺应数字化转型大趋势,切实履行国有大行服务实体经济、实现服务重心下沉的责任担当,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银行着力打造跨境场景金融服务新模式,围绕留学、旅游、非居民与跨境电商四大子场景,致力于为跨境客户打造专业、贴心的跨境金融服务新阵地。  深耕留学子场景 打造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体验  为高效满足留学客群在留学前、中、后的一系列需求,中国银行整合金融与非金融功能,将结售汇、国际汇款、见证开户、存款证明、留学贷款等优势产品贯穿全旅程,确保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更全、体验更佳。  同时,中国银行充分发挥全球布局优势,与留学行业领先机构合作,提供包括留学资讯、语言培训、名师咨询、留学管家等优质非金融服务以及境内、境外留学实习计划等权益,覆盖前期规划、学校申请、行前准备、留学途中、学成归来的留学全周期,为莘莘学子的留学梦插上金融翅膀。  围绕旅游子场景 推动跨境金融产品优化升级  截至2019年末,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人群第一大输出国。为切实满足客户跨境游金融需求,中国银行一方面与旅游头部企业合作,为旅游客群提供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旅程一站式服务,将金融服务无缝衔接到旅游的非金融场景中。  另一方面,中国银行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持续优化完善外币现钞预约、跨境信用卡等金融产品:推出外币零钱包服务,包含10种常见币种外币零钞兑换服务,满足用户出境多元需求;计划发布跨境专属信用卡,整合机场免税店消费、境外接送机、机票折扣等特色权益,打造客户出境首选的高端优质产品。  关注非居民子场景 帮助外籍客户感受家的温度  近年来,我国日趋开放的政策条件、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包容多元的文化背景、不断优化的人居环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境外人士前来商旅、居住和工作。  中国银行秉承优质服务、专业制造、一点准入、全程无忧的理念,针对非居民消费支付、薪酬管理、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需求,提供包含特色网点与理财管家、代发薪、畅行结算、尊享跨境服务等综合方案,让全球客户感受来自中国银行的家的温度。  扶持跨境电商子场景 助力外贸企业走向世界舞台  中国银行作为具有全球化和综合化优势的中资银行,积极推进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探索研究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和电商平台的合作,优化产品,融入场景。  针对跨境电商“跨境资金收付”及“中小出口卖家融资”等用户需求,中国银行重点发展支付机构跨境收款、跨境电商平台跨境收款等业务,积极与政府共建电子政务平台试点,批量解决跨境电商海外收款问题。同时,中国银行持续做好跨境电商政策研究,完善跨境电商收付产品,做大跨境电商生态圈。  教育场景  打造客群优选银行  9月开学季终于到来。在师生返校的同时,久别的校园也有了不少新变化:传统的校园卡变身“一码通”,解锁畅行新姿势;智慧校园丰富云端服务,学习情况尽在掌握;校友公益捐赠上线,让母校与学子心意相通;优质课程免费开放,学习方式更加自如;新推出了教师关爱卡、豆神教育联名卡等特色师生权益产品……  这些新变化,正源自中国银行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贴合客户新需求而推出的“中银乐知”教育场景系列服务。  丰富教育场景生态建设 拥抱数字化升级  作为一家拥有教育“基因”的银行,中国银行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持续服务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自1999年起,中国银行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国家助学贷款。20年间,中国银行提供242亿元资金支持,资助贫困学生180万人,把服务教育行业发展的基因,深度融入自身经营发展理念。  随着新一轮技术变革和教育教学模式升级,如何运用数字化思维、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构架教育新生态,成为金融机构升级教育服务的当务之急。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中国银行不断加快战略级教育场景建设,全新推出“中银乐知”服务品牌,以开放共享的理念,着眼“教育、金融、未来”,努力建设支持“家、师、生、校、教”全客群、覆盖教育全周期、满足需求多样化的“教育+”金融与非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打造“一点接入、全景响应”的教育客群优选银行。  构建全周期、全链条服务能力 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在服务基础教育方面,中国银行于2020年7月推出“中银乐知”K12智慧校园解决方案,通过优选合作伙伴,着力技术驱动,切实满足校园数字化管理和教育内容服务需求,打通教务、校务和家校互动痛点,构建“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模式。  在助力高校发展方面,中国银行打造校园一码通、校友公益捐赠等特色服务,优化、丰富高校客群体验。其中,一码通产品将身份识别的非金融功能与移动支付的金融功能整合于一码,打造轻便校园生活;校友公益服务则依托中银集团优势,在中银公益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基础上,联手合作伙伴,协助高校打造校友数据库、校友权益、校友沙龙等专属服务,实现母校与校友的互动互促。  在支持教培实体经济方面,中国银行发挥金融机构融资和融智作用,与教培企业共克时艰。同时,为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国银行结合市场发展的新动向和管理机构的新要求,高效研发机构端与个人端学费资金监管组合产品,助力培训行业发展。  在整合线上教育和金融服务方面,中国银行在手机银行客户端上线“中银乐知”教育专区,打造涵盖教育资讯、线上课程、智慧校园、志愿公益、专属权益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乐知头条、乐知学堂、乐知校园、成长金融、乐知有礼等频道,将优选教育资源和贴心金融服务无界呈现。  未来,中国银行将不断深化教育场景建设,切实履行国有大型金融企业责任担当,加快教育产品服务创新,携手政府、学校、机构、客户各端,共同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持续培育教育发展新动能,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体育场景  争做全链条服务门户  早在2018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中就指出,要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体育竞赛表演消费支付产品,推动消费便利化,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特点,研发体育竞赛表演类消费信贷新产品。  在我国体育消费快速增长、政府大力推动体育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合作伙伴,中国银行于2019年底正式启动战略级体育场景建设工作,将金融服务全面渗透体育产业,致力于为客户、政府和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020年以来,中国银行围绕“运动平台、体育政府、赛事协会、运动商户”等领域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全力打造金融机构体育场景强大品牌。  打造专业运动平台 丰富线上渠道与服务  为方便用户线上享受相关服务,中国银行相继在手机银行APP、“缤纷生活”APP和“中国银行信用卡”微信公众号推出运动健身专区,实现场馆预订、卡片运动权益整合、运动类商品积分兑换和运动资讯查看等功能。  2020年6月,中国银行以融合运动服务与金融产品为切入点,推出“中银运动+”微信小程序,进一步丰富线上服务渠道。  助力体育行业消费重振 积极推广全民健身  今年5月以来,中国银行依托“金融+科技”服务能力,全面支持江苏、河北体育局,积极承担体育消费券发放工作,大力推广全民健身理念,有效助力体育行业消费重振。  目前,客户可通过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或“缤纷生活”APP运动健身专区,定位河北、江苏所在城市,申领普通健身最高50元、冰雪类最高100元场馆消费券。  7月,中国银行联合青岛市体育局、青岛日报社(集团),启动“中国银行杯2020摘下口罩你最美”海滨健步行活动。  本次活动特邀奥运冠军、世界冠军、“青岛楷模”、“援鄂勇士”等健步同行,共同呼吸清新海风,拥抱大自然,拥抱新生活。  发挥“双奥”优势 打造冬奥特色冰雪活动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大力拓展冰雪类运动商户,丰富场景资源,开展优惠商户、会员通卡等深度合作,向客户提供优质、丰富的冰雪活动资源。  目前,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及“缤纷生活”APP运动健身专区已经上线一站式冰雪运动服务,包括票务、培训、机票、酒店等线上优惠预订功能,范围覆盖万龙、云顶、北大壶、雪乐山等境内100余家冰雪场馆,并已同步开展冰雪分享会、H5互动游戏、冰雪视频大赛、滑雪营等活动。作为中国银行持卡人,还可登录运动健身专区享受9元室内滑冰、室内滑雪满170减100、滑冰教练立减100等促销优惠抢购。  下阶段,中国银行还将继续加强体育专业平台建设,形成全链条的体育运动人群服务门户,全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  银发场景  深耕特色养老金融服务  随着我国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发展前景广阔。2020年,为贯彻国家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决策部署,中国银行着力打造银发场景生态金融服务新模式,在养老金融领域持续担当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和助力保障民生的主力军。支持复工复产
发布“专属金融服务方案” 今年4月,为缓解特殊情况对养老产业造成的冲击,中国银行敏捷行动,针对养老服务行业推出专属金融服务。  围绕日常交易结算、信贷需求、物资采购等领域,中国银行从优化授信条件、配套专项资金、简化业务流程、加强产业赋能等多方面着手,全力支持符合国家政策和信贷基本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的实际资金需求,助力复工复产。  截至目前,已有32家分行与省、市民政部门进行对接,中国银行上海、深圳、天津、宁波和河北5家分行已联合当地民政等政府部门共同发布针对养老产业的“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同时,中行全行已落地对公开户345户;普惠授信已批复40户,已发放11379.88万元;公司金融授信已批复15户,已发放7.04亿元;个人开卡12.9万张,中银智慧付89户,养老机构个人经营性贷款已批360万元发放210万元。  下一阶段,中国银行将依托普惠养老贷、中银智慧付等特色产品,持续加大对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升级手机银行平台 完善线上金融服务
今年以来,银发客群对线上业务的接受度和需求感有所提升。6月中旬,中国银行在手机银行平台正式上线银发专区,构建“财富管理、品质生活、中银老年大学”三大功能区,在满足老年人金融需求的同时,提供在线问诊、线上采购、学习等非金融服务。  财富管理板块以“安全、适用”为原则,为银发客户提供理财、基金、保险等金融服务;品质生活板块为银发客户开设专属聪明购商城,同时整合微医、叮咚买菜等平台,为老人提供“寻医买药、居家购物”等便捷服务;中银老年大学板块开设“健康、艺术、语言、金融、人文、家庭生活”六大学院,不仅为银发客户提供了热门老年大学课程,还开设了中行特色金融课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跨境电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