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冒充外地学校的老师说有预报名额,让我填报我的准考证以及身份证等个人虚假信息报考成功怎么处理会对我有伤害吗?

这些都是关于高考的谣言↓↓谣言类1、XXX准考证丢了以往高考期间,网上经常流传XXX考生准考证丢失的信息。网友们看到后替考生着急,迅速在群内和朋友圈转发,殊不知,这些信息里的联系电话多为虚假号码,甚至有的是境外吸费电话,好心人一旦拨打电话可能掉入吸费陷阱。2、高考英语取消/英语分值降低/英语分等级关于英语改革的谣言在高考谣言中有着多个版本:英语将取消;分数将从150分降为120分;等级不够不能录取……2021年高考,全国考试科目、分值不变,英语仍为150分。3、阅卷老师赶进度乱打分这也是高考老谣言了,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前后,总有人炒作某地高考阅卷工作极不严肃,阅卷教师甚至不管对错,乱打分。事实证明,发布这些帖子的人往往是为博取关注,还有的是部分高考成绩落差较大或考试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长武断地认为是阅卷出了问题,胡乱猜测。阅卷一般实行“一人评一题”“双评制”,“双评”超过一定差值的,则提交第三位教师进行“三评”,确保评卷分数的准确和有效。4、有人捡到“高考试卷”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今天路过教育局,看见一辆货车上面掉了一样东西”,并配有高考全国试卷的印章牛皮纸袋图片……对于这样的网贴内容,警方建议先跟考生所在中学或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举报电话联系确认,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建议不做转发,更不要拨打信息中的联系电话。5、老赖女儿考710分被拒录这个故事流传已久,各版本情节相同,都是因为父亲是“老赖”,女儿考高分却未被录取,不同的只是考生名字不一样。发布的博主通常都是为了博取关注和流量。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只是限制上高收费的贵族学校,不能把正常的义务教育和高学历教育等正常的上学都列为限制。6、考生答题卡被“调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018年,网上出现“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信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经调查,4名考生各科高考场次的试卷和答题卡,不存在人为调包试卷和答题卡现象。7、试卷出错高考结束后,可能会在群里或朋友圈出现这样的文章:“全国高考卷中的XX题目惹争议,参考答案A及B居然都是正确的……”这让不少考生都担心不已。对于这样的文章,不要盲目跟风轻信,要知道高考试卷从命题人、命题思路、命题过程以及验卷都是有严谨流程层层把关,更有全面的监控和检测,考试答案以官方公布的正确答案为准。骗局类1、卖真题、枪手替考、卖设备传答案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每年都会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或交流群中兜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有的不法分子声称可以花钱雇佣“枪手”替考,还有的借传送“样题试卷”的名义向用户电脑或手机发送病毒,套取用户信息。还有的散布销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信息,声称器材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高考过程中传递答案。【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要相信那些能提前拿到高考真题或答案的言论。不要在网上购买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购买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行为。此外,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并加强考试期间的网络和短信管理。至于“枪手”替考,通常是一旦转款,对方的人就再也联系不上了。2、花钱提前查成绩、改成绩高考结束后,骗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费用查询分数。甚至有的还会在网上以“黑客”身份发布信息,号称可以修改高考、大学考试成绩,并向受害人索要数千到数万元不等的“服务费”,年年都有人上当。【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对于所谓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数也不要相信,因为高考网上阅卷并非在互联网上,而是采用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考生成绩发布前都做了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通过网络公布后,考试院会对网上信息进行监控匹配,网站均设立严密的防黑客病毒攻击系统。3、花钱买“内部指标”“补录”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考生和家长不熟悉高考相关招生政策实施诈骗。有的声称不用看分数,只要花钱就能搞定;有的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提醒】高考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经过40多年不断改进完善,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监督有力、公平公正的考试招生体制机制。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都是在网上进行,并严格执行已公布的招生计划,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更不会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4、交报名费帮忙申请助学金、补贴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5、高考“大数据精准填报志愿”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夕,总有中介或网站宣称内部大数据,打着“精准填报志愿、一分不浪费”等广告,考生可以一次购买1万、2万等不同面额的VIP卡,享受一对一的“精准”指导。【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已经明确表示,没有跟任何社会性质机构或企业合作,商家所谓的“内部大数据”纯属造谣,无非是营销口号。6、伪造录取通知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此类骗局的手法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提醒】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为此,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7、冒充学生或老师,骗取家长生活费、培训费冒充学生本人或学生老师,通过电话、发短信、网络留言、发来链接等方式,骗取家长学费、生活费、培训费。【提醒】家长遇到电话、短信、网络留言、发来链接要钱的,一定要亲自联系学生本人核实,不要急于汇钱。遇到发来链接收取报名费的,在未核实网站真伪的情况下,不要输入身份证号、准考证号、银行卡号及密码等信息,要第一时间与相关单位核实。8、篡改志愿除了以上几类谣言及骗局,考生及家长还应注意防范一种情况,就是志愿被篡改。根据相关案件统计,我国多地都曾出现高考生被篡改志愿,未被志愿学校、专业录取的情况。【提醒】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身份证、准考证、考生号及密码等重要信息资料,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来源:双鸭山发布原标题:《这些关于高考的,都是谣言!》阅读原文
昆明浙附中学的亲身经历
说说我亲身经历的事,大家自己考虑;家里小孩中考600分,没报好志愿,错过了公立学校的录取只好选择民办中学;听同事介绍浙附中学,切就在工作地点不远,就打电话联系。接电话的老师很热情,问了小孩考分后立马约到学校现场沟通,到校介绍没几句就说名额不多,让马上报名交钱。交完钱给了张收据,因为身上没带小孩身份证,在留下准考证后约定第二天带身份证办理录取手续。没想到第二天办理手续时才发现小孩纸质打印准考证号码同招考网上号码有差异;众所周知,准考证打印发放和招考网数据都是教体局招办完成的,不管学校、学生还是家长,既不可能接触也不可能控制。发生这样的事,对第一次办理升学手续的我们都蒙了;马上联系原来学校老师、教务处,得知出错只能是在招考办,只能由招考办完成更正。可没想到原来热情可亲的浙附老师马上变脸,拒绝录取办理,还直接把我们往外赶。看到这学校老师是这样的嘴脸,我也冷了心,马上退钱走人。虽然不愉快,但小孩上学的事情还得落实;在后续联系昌乐、钟英 、正道等学校,对方老师都表示准考证号码问题完全不影响录取,欢迎我们尽快抽时间过去。在多方考虑后,我和小孩联系去看一所学校(校名我就不说了,免得误会我是该校的托),该校的老师接待了解情况后,立即表态问题不在我们学生和家长 ,并表示他们正准备去招考办,可以代我们找招考办解决问题。看到学校能够这样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考虑并解决问题,加上学校环境、教学和管理理念也很接近我们的想法,就决定让小孩在这学校上学,度过他三年的高中生活。且不论浙附同后面几所学校在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和升学率的差异,但看学生和家长面临问题时候,学校老师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个人感觉浙附离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尽责方面,差距明显。把孩子交到不爱护他们、不愿意为他们担责和解决问题,遇到问题就往外推的学校,还真不放心。希望浙附这所“名校”,真对得起它的招牌和它的收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假信息报考成功怎么处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