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邀请函怎么写村里有名望的人投资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怎么写

“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咿儿哟……”国庆前夕,记者沿着蜿蜒的通村公路,来到曾都区洛阳镇邱畈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还没走进大门,就听到喇叭里传来一阵阵欢快的歌声,随风飘来的还有爽朗的笑声。&&& 今年70岁的老农孔繁章家里10口人,两儿子、儿媳、大孙女都在广州务工,老伴在随州城区照顾读高中的两个孙子,他在家里负责接送读幼儿园的小孙子。“我家种了4亩多田,稻谷是请收割机割的。以前,每天送完孙子上学后,一个人在家打扫打扫卫生,看看电视。现在村里建了这个中心,我可以到这里看看报、聊聊天、打打牌,玩得又开心,子女在外务工也安心。”记者随孔繁章径直来到二楼多功能活动室,一进门满屋其乐融融,只见有的老人在看报,有的在打牌,有的在下棋,有的在聊天,谈笑声此起彼伏。&&& 邱畈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山村,全村有村民2020人,800多人在外务工经商,60岁以上的老人有460人。他们分散居住在山里面,耕种几亩薄田。因子女长年不在家,“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这些“空巢老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如何让他们安度晚年?“曾都区民政局和邱畈村联合投资28万元,在邱畈村原小学的基础上建起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是我市第一个在农村建起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为我市农村老人关爱探索出了新路。”随行的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来到三楼,整层楼房每间都是休息室,室内窗明几净,用具齐全,新做的床铺、崭新的被褥整齐划一,这是给老人们提供临时休息的地方;走进厨房,厨师们正在洗菜,案板上放着新鲜的猪肉、剁好的鱼块。“午饭提供四菜一汤,四菜是两荤两素,早饭和晚饭以面汤为主。”厨师们介绍说。&&& 在医疗保健室,来自洛阳镇卫生院的医生正在为老年人量血压。“他们每季度来为我们免费检查一次身体,有什么病会及时通知我们去医院进行治疗。”说起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75岁的老人孙运洲满脸笑容。
上一条新闻:
下一条新闻:
温馨提示:以上资讯来自互联网,如果有侵犯版权请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不对该资讯信息的任何真实性负责。为广水提供更好的人才招聘服务。社区老人日间照料间方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社区老人日间照料间方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正文健康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何受追捧
来源:经济日报
  &日间照料中心就是我们老年人的第二个家。&张大爷一边笑呵呵地说着,一边走进了山西省太原市南海二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门外寒风习习,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里却是一派热闹景象,老人们有的在听戏,有的三五扎堆聊着天,有的在下象棋,还有的拍手打腿锻炼着身体。
  自从南海二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后,周边越来越多的老年居民就开始早出晚归地到这里&报到&。&日间照料中心不但解决了老年人的日间照顾、生活保障等问题,还让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南海二社区居委会主任贾飞说。
  记者看到,日间照料中心里,棋牌室、健身理疗室、图书室一应俱全。这里还专门开辟出一个&百姓小剧场&,为老年人自排自演节目所用。此时,65岁的路月仙正带领大家扭秧歌。路月仙是南海二社区老年舞蹈队队长,据她介绍,老年舞蹈队原来都是在公园活动,自从有了日间照料中心,广场舞变为了&室内舞&。&这儿遮阴避雨、冬暖夏凉,有热水喝,还有专门的场地让我们排练。有了这么好的地方,我们当然不愿意再去小区公园跳广场舞了。&路月仙告诉记者。
  据贾飞介绍,这个颇受老年人青睐的日间照料中心建成于2012年,前期经过了充分的规划和周详的考虑,场地和设备都比较充足。&现在,这里已经成了我们社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老年人都爱来这里。&
  事实上,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不仅在城市社区受到&追捧&,在农村也大受欢迎。
  家住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金家岗村的老人赵改鱼,老伴已经去世十几年,目前和也已过了花甲之年的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自从村里有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爱晚之家&,赵改鱼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告诉记者:&照料中心好啊!既能照料我们的生活,还组织我们锻炼身体,生活过得更有意思了。&
  阳泉市平定县东回镇的营庄村是一个偏远山村,和我国许多村庄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外出打工,村办小学撤并之后孩子们也都去了较远的地方上学,村里留下的大多都是老年人。
  &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有50位,其中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就占到了一半,没有年轻人的照顾,老人们平时的饮食起居都比较困难,日间照料中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难题。&该村党支部书记缠新平介绍说,2013年5月,营庄村先后投资9万余元,将原来的小学教室及村委会闲置房屋共19间,全部进行了改造,整个环境焕然一新。后经县民政局检查验收,营庄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挂牌。
  走进照料中心,记者看到,15张干净整洁的床位有序摆放,沙发、桌凳、电视机和日用品虽简易却齐全。打开卫生间的水龙头,不一会儿,就有哗哗的热水流出。今年81岁的李士魁老人因病做过手术,走路有些蹒跚。他告诉记者:&孩子们都出去了,平时就我一个人在家。现在有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解决了我的大问题。每天这里一开门我就来了,上午看看电视,中午吃过午饭,床上躺躺,等天傍黑,我再遛达着回家了,一天过得很充实。&
  据统计,目前山西全省60岁以上的老人有411万,其中农村老人占280余万。农村五保老人可以在敬老院养老,但是更多的有儿女的农村老人尤其是留守老人,却过着名不副实的家庭养老生活。日间照料中心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举措,为孤单的空巢老人送去温暖,也为忙于工作、无暇照料老人的子女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白天入托晚上回家,相当于是一个&托老所&。&山西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副处长崔鸿飞这样定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功能。据他介绍,2012年,山西首批21家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试点在太原市阳曲、娄烦两县启动,提倡老人&离家不离村&、&留守互助&。这些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作&爱晚之家&的中心,均设置了厨房、餐厅、休息室、洗浴室、娱乐室等场所。如今,全省已建成2059个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每个中心由各相关部门投入10万元经费,利用农村的闲置场所进行改造建设。城市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也在同步进行。
  日间照料中心解决了老年人生活中的不少困难,但是,持续运营经费的紧张却成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其中,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冬天的取暖费是各中心最大的支出费用。据了解,对这个问题,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决。
备案信息新闻网站批文:浙新办〔2004〕53号 ICP备案号:浙ICP备号 监督投诉:59悬赏纠错:50法律顾问:浙江瓯南律师事务所 刘清华律师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的位置:
前所街道东路村日间照料中心自六月底免费开放以来——村里老人生活无忧了
来源站点:政务频道(新版) 文章来源:杨婷
发布日期:
  &这个菜做得真好吃,不咸不淡,好!&日前上午不到11时,前所街道东路村的日间照料中心餐厅内已坐满了老人。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讨论饭菜的口感,其乐融融,热闹非凡。在这里,村内的15名老人,晚上在家睡觉,白天来这里和老伙伴们一起吃饭、聊天、娱乐。自照料中心从今年6月底开放以来,很多老人每天都来,从未缺席。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每个老年人向往的生活。为给村里的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养老环境,东路村村两委自筹资金14多万元,于上半年将村内的老人活动中心进行扩建翻新,改造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该中心为老人提供电视机房、棋牌室、农家书屋等一系列娱乐休闲设施。今年6月底正式免费向村里的老年人开放。据该村委会主任王凤娟介绍:&凡村内年满80周岁的老人,便可一天中、晚两餐在照料中心免费吃。目前我们村有15个老人可享受这项福利,今年年底还会加入4位年满80周岁的老人。&
  老人徐香女婆婆今年95岁,老伴过世后就一个人住。以前一日三餐都是早上煮好粥,再分三顿吃,一天的伙食就算解决了。但现在她开心地跟我们说:&自从村里开放了日间照料中心,一日两顿都能吃上热饭热菜,我现在天天都喜欢来这里,日子过得真舒心!&
  看到老人们在这里吃得好、玩得好,村干部兼村老年协会会长金先林也感到很欣慰,他自豪地说:&我们村开办的照料中心深受村民喜欢,老人的子女每天一大早就先将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过来,才无后顾之忧地去干活。&老金还说,为了让老人们吃得好,营养均衡,村两委和工作人员也花了不少心思。老人们每天的伙食费开支130元,两菜一汤,荤素搭配,每天菜式也都不重样,食材都是当天早上去采购的。
  据悉,为了推动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为老人居家养老提供更好的服务,东路村的日间照料中心也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
相关关键字:中心 前所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到底是干啥的?
为弥补机构养老的先天性不足,深圳市政府去年6月曾发文,要求到2015年全市每个街道必须建成一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生活照料、康复理疗、精神慰藉和紧急救助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老年人日照中心有25家。
为弥补机构养老的先天性不足,深圳市政府去年6月曾发文,要求到2015年全市每个街道必须建成一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生活照料、康复理疗、精神慰藉和紧急救助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老年人日照中心有25家。南都民调中心和大粤网近日发起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仅三成受访者听说过老年人日照中心,超九成受访者不清楚其具体服务项目。记者到全市多区实地调查发现,受传统养老观念、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等多方面影响,目前老年人日照中心整体运营状况不太理想。服务多为免费 人气仍然不高白天,老人到中心享受康复治疗等各种照料,晚上,回家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日照中心项目启动初期,有关部门描绘了这样一幅生活蓝图。实际推进过程中,受传统养老观念影响,人们对日照中心的关注似乎并不多。南都民调中心和大粤网发起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首选家庭养老。南山粤海街道南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占地1160平方米,总投资金额约110万元。中心除了提供20张固定床位外,还有10张可供老人午睡小憩的按摩沙发床,此外还设有感官室、康乐室、小憩室等,可供150名老人同时活动。“平均计算下来,老人在日间照料中心的固定开销每月仅为1800元,相比家政市场家庭保姆平均每月4000元以上的收费要少得多。”该中心负责人黄先生说。虽然硬件设施完善,且服务项目多为免费,但采访期间记者发现,在该中心内活动的老人只有零零散散三两个。黄先生介绍,该中心运营至今,当天同一时段接待老人的数量从未超过30个。更尴尬的是,运营半年多来,没有任何老人选择在此接受长期且固定的日间照料。龙岗只有一家老年人日照中心,位于南联颐乐养老院内,是深圳首批4个日照中心示范试点之一。南都记者走访发现,该中心提供的桌球、乒乓球、卡拉O&K、阅览、图书、心理咨询等诸多服务均为免费,人气却不旺。“我们中心是全天候营业,但一般到了下午才有老人来,人次在10到20个不等。”该中心副主任张东说。龙华观澜老人日照中心自2012年6月建成以来,由于光顾的老人不多,至今已换了三个经营点。“新址定在了新塘社区,目前处于装修布置阶段。”王女士称。光顾者不多&运营机构喊亏记者发现,目前各区投入使用的日照中心绝大部分采取“公建民营”模式,即由政府投资建设,然后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有资质的企业负责运营。为吸引民间资本注入,包括罗湖、福田、南山在内的多个区开始探索和实施“民建公助”、“民建民营”等多种建设和运营模式。由于光顾的人不多,运营机构普遍面临经营难题。“目前在完全不盈利的状态下继续开门营业,或许以后会有转机,谁知道呢!”南油社区日照中心负责人黄先生叹称,该中心场地月租费2万多元,每月入账的营业额不到6000元。从接手该项目到现在,黄先生已投入30多万元,该中心现在完全依靠黄先生手上其它产业的盈利支撑存活。如何摆脱眼前的困境?黄先生表示束手无策。“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投入力度。”龙岗区颐乐老年人日照中心副主任张东表示,按照现有运营方法,日照中心很难做到盈利,除了资金压力大之外,自身条件限制和公众养老观念短期内难以改变直接影响到日照中心的整体发展。“希望政府尽快将这个民生项目的服务标准、服务内容等进行规范,对运营者提供指导。”张东说。龙华新区社会建设局民政科钟科长认为,老年人日照中心想要推广,一是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扭转居民的一些传统养老观念;二是政府的经济及政策扶持应该尽快到位,并鼓励社会公益机构大力参与;三是可以考虑资源整合,比如与临近的社区服务中心、老人之家、老干中心及敬老院等机构实现场地共享和经验互助,一方面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服务。罗湖已出台运营管理办法不久前,罗湖区政府在全市率先出台日照中心建设和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文件对日照中心的建设标准、服务内容、运营管理和资助标准都有明确说明。根据该文件,运营机构自主提供房源,并出资装修和购置设备的,在正式开展运营服务之后,可向区民政局提出建设经费资助申请。资助标准为:运营机构进行场地装修和设备购置实际投资金额报审计部门审计后,按50%给予一次性建设经费资助,建筑面积为1000 以上的,最高资助金额为150万元。由运营机构自行租赁场所的,经审计部门审计后,按年租金的50%给予资助,每年最高资助金额为50万元,资助期限为3年,资助金每年拨付一次。除建设经费资助外,罗湖还提供运营补贴资助。在正式运营12个月内,区民政局会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考核,按考核结果给予资助,单次最高可获40万元的运营资助。“要想让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个项目健康长足发展,必须狠抓服务。”罗湖区民政局副局长张炜说,该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老年人日照中心有7家,目前运营情况都不错,年底前会新增6家,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共收回网络问卷1675份,电话问卷130份,总计1805份。问卷中设有必答题和选答题。组织实施:南都民调中心&大粤网数据来源:南都民调中心&大粤网统筹:南都记者&叶淑萍采写:南都记者王晓涛&梅云霞&叶淑萍&陈紫嫣&朱凌南都调查参与人数:1805人
(原标题: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到底是干啥的?)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邀请函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