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取消工行陆金所取消银行卡绑定业务

未来陆金所开放平台战略将更加全方位,旨在打造一个包括、保险、票据、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在内的标准化、非标资产交易平台。
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刀阔斧的业务整合,正在平安集团多个子公司内相继上演。
8月13日,中国平安公开宣布,旗下的陆金所、前海征信将联手打造行业的“人民公社”。这是继7月平安付、万里通合并后的又一轮转型、整合潮。
此言一出,震惊业内。何谓“人民公社”?一曰大,二曰公。简而言之,此前剥离辖下P2P小贷业务至普惠业务集群的陆金所,将联合前海征信,打造面向全国P2P机构的开放型平台,向P2P机构输出其产品设计、征信风控、系统平台、催收服务等优势业务和技术。
“实际上,做开放式交易平台,是马明哲于2011年设立陆金所的初衷。”平安集团一高层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只是当时囿于自身经验不足、大环境也不成熟,才一再搁置至此时。”
陆金所,全称为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据前述人士透露,陆金所转型成为开放平台是今年年初已定调的事情,亦正出于此考虑才把P2P业务予以剥离。“新规划中,颇有点打造金融资产交易‘天猫’的意味。”
至此,一个无边际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将逐步浮出水面。截至目前,陆金所用户数已达1200万;今年1月-7月,P2P交易量逾200亿元,超过2014年全年交易量,预计2015年全年P2P服务交易量约为500亿元,超过去年三倍。
在平安内部,马明哲经常举一个例子:传统书店巴诺(Barnes&Noble)的市场在今年时间内从40亿美元跌至9.3亿美元;而线上的亚马逊却从240亿元飙升至1912亿美元。
“巴诺是养牛喝牛奶,卖自己的书为客户服务;而亚马逊的模式则是打造牛奶市场,为所有愿意在市场中从事经营业务的人提供服务。两者有本质差异。”马明哲如是认为。
多位平安集团人士向本报表示,打造开放交易平台的构想一直在马明哲的计划中,于该时点提出陆金所的转型更多是考虑到“市场热度、成熟度差不多”。目前陆金所累计仅个人零售端交易总额已超2000亿元,与超过300家提供资产的机构合作。
据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介绍,未来陆金所开放平台战略将更加全方位,旨在打造一个包括P2P、保险、票据、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在内的标准化、非标资产交易平台。
在计葵生看来,陆金所针对P2P公司打造资产交易开放平台的天然优势在于:
其一,获客端,陆金所坐拥逾1200万投资P2P产品的用户资源,能为P2P公司提供丰富的流量资源,降低其在线市场推广与获客成本;
其二,系统平台,陆金所能为P2P公司提供成熟的、安全的金融行业后台系统;
“此外,陆金所还将向进驻的机构输出风控标准、技术,同时逐步引入并丰富网贷配套的产品体系,引入履约保证保险、第三方担保、保证金等增信措施。”计葵生透露。
对于P2P公司加入陆金所开放平台所需承担的费用,计葵生则并未多言,仅指出“会对进驻的机构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将根据其所需的服务、产品类别、风险程度等进行市场化定价。”
然而,在打造“金融资产交易的天猫”这一道路上,陆金所亦并非一枝独秀。此前由恒生电子、中投保、蚂蚁金服共同设立的资产交易中心——网金社便是其中一名劲敌。
联袂前海征信
陆金所近两年来爆发式的增长,与其“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背景不无关系,不少投资者所看重的便是其背靠平安集团,抱着“隐形刚兑”想法的绝不在少数。
然而,随着陆金所“摇身一变”为开放平台,P2P机构成功进驻后,其产品将被放到陆金所平台上向全社会投资者出售,那么过去“隐形刚兑”的说法会否失效?
对此,前述平安集团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本质上就是增信的问题。P2P行业发展日趋成熟,未来产品的收益与风险一定是相匹配的,所以肯定不存在‘永远的兜底’。”
该名高管认为,行业内P2P公司的痛点分散不一,其中包括:获客问题,流量引流难;产品设计趋同,甚至有违规的操作;后台IT系统的建设不成熟;借款人信息不透明;缺乏专门的催收团队等。
“‘陆金所+前海征信’联袂打造的开放平台,相当于两方的能力拼在一起,形成‘菜单式’管理,P2P公司的薄弱项在哪里,就选择相应的服务板块补缺。”前述高管坦陈。
此外,在前海征信总经理邱寒看来,并非任意一家P2P公司的产品都可以在开放平台上销售。前期,陆金所、前海征信将对有意向进驻的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包括公司实力、平台性质等;其次还要对出售的资产包、借款人的资质等方面进行调研。
“最后我们会把尽调的信息出具报告向投资者公布,包括单个P2P投资标的风险程度怎么样,所匹配的收益率水平怎么样,借款人的信用情况等,均会有所涉及。”邱寒直言。
而关于对合作方P2P公司的筛选,计葵生则坦言“对P2P公司的业务量大小并无要求,但它的品质必须比较好。我们预计,部分P2P公司与陆金所合作后,其总体运营成本能降低20%以上。”
分享到: ()还没有账号
坏账传闻后,陆金所不玩P2P了?
最近,中国平安宣布,陆金所的P2P业务将与平安直通、平安信保整合为“平安普惠金融”集群,陆金所将转型为纯粹的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作为中国平安的董事长,马明哲一向对平安的互联网金融探索持肯定态度,不过,在陆金所与P2P相关的业务牵涉较高的坏账时,他就不再那么淡定了。
最近,中国平安宣布,陆金所的P2P业务将与平安直通、平安信保整合为&平安普惠金融&集群,陆金所将转型为纯粹的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成立于2011年的陆金所,现已成为中国P2P交易规模最大的网络投融资平台。它推出一些互联网金融产品供投资者选择,另一方面,一些需要资金的公司和个人也可从这个平台上获取融资。理论上,陆金所扮演了匹配投资者和融资者需求的撮合者角色,这个撮合过程主要发生在线上,有时也发生在线下。
中国平安的信誉,加上引入担保方,使陆金所从诞生第一天起,就给投资者留下了能提供安全稳健投资产品的印象&他们只需要在一个项目推出时,抢到成为投资人的资格,就能获得年化收益率8%左右的固定投资收益。这一水平高于普通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
然而,随着P2P平台的发展,其短板也渐渐显露&高收益、低风险在商业规则中是一个悖论。另外,根据监管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这也意味着,中国平安融资担保的参与,既是陆金所的最大亮点,也会是其继续壮大的瓶颈。
2014年上半年开始,陆金所已多次释放信号,表示将逐步取消第三方担保,但因为涉及声誉风险,实际动作甚微。
而触发中国平安下决心让陆金所彻底转型的导火索,可能源自不久前陆金所的坏账传闻,据说,有累计接近4亿元的借款出现问题。为此,中国平安不得不动用平安国际的资金池来偿还投资人的本金与利息。受此影响,大公国际信用评级还将陆金所的信用评级由&预警观察名单&,改列入&互联网金融黑名单&。
&不是不做P2P,而是产品和平台进行分离。&陆金所一位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周刊》解释这次转型。按照他的说法,面向投资者的金融产品将不再由陆金所来开发,而&会有一家公司单独来做&,当然,该产品的风险也将由生产产品的公司承担。
马明哲的解释则更为直观:&过去养牛卖牛奶,现在要做的就是成立牛奶市场&,成为金融界的&天猫&。
换句话说,只要愿意,陆金所也将可能引入其他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销售。不过,对投资者来说,他们需要注意到的一点变化是,在新的投资条款里,或许会增加&不保证本金全额收回&这一条。
陆金所的这次转型,虽然可能由几亿元的坏账传闻触动,但对中国平安来说,其实也是一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
根据中国平安年报,2014年陆金所的金融资产交易规模同比涨幅超过6倍,个人零售端规模上涨近19倍。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收益与项目,它还获得了大量个人客户,以及相应的投资数据,这些资源同时可支持中国平安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
此外,中国平安旗下的直通贷款、信用保证保险等业务,与陆金所转型前的业务具有相关性,而在专业性和风险控制能力上,前两者都有更多的经验。
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表示,整合后,陆金所的P2P业务会有5至10倍的增长,&平安信保有500多家门店,1万多人,陆金所P2P有100多个店,1000多个人,仅此一项简单估算,产生的贷款量可以增加5至10倍。&
而投资过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红杉资本投资人李张鲁认为,至少,这一做法对陆金所单独上市的估值更加有利。
听起来,陆金所确实为自己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前景,它的盈利模式将由销售金融产品获得的佣金、二级市场交易手续费,以及所谓的大数据开发带来的收入等部分构成。然而,通过互联网销售金融产品的过程中,个人投资者对自担风险与收益的适应性,以及大数据的积累和开发的效率与程度,都还具有相当的变数。
而对于中国平安来说,无论直通贷款业务还是P2P,或者平安信保,它们之间如何进行分工与协调,并同时适用于互联网的规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陆金所的转型是否能发挥出最大效果,并不是没有悬念。
编辑:姚逸霄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第一财经网微信号
一财工作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沪B2-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沪备2014002 沪ICP备号
版权所有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上海第一财经技术中心陆金所未来半年逐步缩减担保业务|陆金所|担保业务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陆金所未来半年逐步缩减担保业务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元月 陈婷婷)跻身全球第三大P2P网贷平台――陆金所旗下的网贷业务将面临资本金与业务量并不匹配的难题。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近日透露,未来半年陆金所将逐步缩减担保业务,并在P2P网贷平台上引入评级模式。
  计葵生是在6月6日举办的第八届天津融资洽谈会上表达了上述计划。这是受制于监管层关于10倍杠杆的要求。据了解,银监会等多部委曾联合制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天津工商局注册信息显示,为陆金所提供担保服务点的平安融资担保(天津)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2亿元,而其担保业务已超10倍杠杆要求。
  据了解,5月初,美国最大的P2P研究机构Lend Academy在峰会期间发布了《中国最重要的P2P公司》的调查报告,陆金所被列为全球第三大规模的P2P平台,并且是增速最快的。对此,计葵生表示,2013年,陆金所P2P产品成交量喜人,增长逾20倍;并预计今年该平台也将有10倍以上的增速,也就是说,P2P网贷平台2014年成交量将突破100亿元。
  此前陆金所总经理谢泓源就曾表示,陆金所目前提供的担保增信服务仅是一个过渡做法,长期看并不实际。如果长期都是平安融资担保,并不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就是要通过技术和数据来降低融资成本。
  下一步,陆金所会让每一笔贷款细化,逐一评估风险。为了降低融资成本,计葵生介绍,陆金所拟逐步取消第三方担保的增信措施,采用个人信用评级的方式开展业务,并允许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自主选择投资产品。
  事实上,并非陆金所旗下的P2P网贷平台面临融资担保业务压缩的问题。近日,国内知名P2P网贷行业门户网“网贷之家”发布了《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2014年4月份月报数据》。数据显示,列入统计范围的430家国内代表性P2P网贷平台,今年4月其总成交量为1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6%。以如此增速发展网贷业务,很快将面临资本金与业务量相匹配的压力。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陆金所重组业务:上海自贸区狂设子公司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梁小婵
陆金所以其为主体,正在增设不同业态的子公司。C F P供图  一直有上市预期的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即陆金所),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同时,亦在建构其互联网金融和资产管理的成长业态。南都记者查阅获悉,陆金所于上海开设五家新业态子公司,包括资产管理、金融咨询等子公司,而部分子公司营业范围亦包括物流和货运领域。  事实上,作为母公司的陆金所,近期发展迅速。而对于频频成立新公司,是否在搭建新的资管架构,暂未获得平安集团的回复。  开设多个新业态子公司  陆金所正迎接其股东股权交迭与增设新业态的双重发展。早在今年年初,中国平安2014年年报时不再将陆金所纳入合并报表,其备注时谈及“本集团经综合评估,与其他股东的关系、各股东对陆金所的表决权、能否通过参与陆金所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及是否有能力运用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等因素后,认为本集团丧失了对陆金所的控制。”  而陆金所计葵生亦于博鳌论坛上向外界证实陆金所已确定从海外引进一笔战略投资资金,出售小比例股权以筹集30亿人民币。据悉,其引资对象为私募股权等机构投资者及个人。显然,在股权变动的同时,陆金所亦在搭建互联网金融与资产管理的发展业态。此前曾有声音指P2P业务将从陆金所剥离,不过该消息随后被否认。  然而,彼时有私募人士曾私下表示,若母公司将业务剥离到子公司,并不影响其对该业务的实际控制能力。事实上,以陆金所为主体,其正在增设不同业态的子公司。  据南都记者查阅资料获悉,陆金所以自有资本在自贸区成立的五家公司则包括上海陆金所咨询有限公司(陆金所咨询)、上海陆金所咨询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上海陆金所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陆金所互联网金融)、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陆金所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陆金所金融信息),上海陆金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陆金所资管)。  事实上,未来陆金所系公司的新业务或与上海自贸易区有关政策利好业务有关。以陆金所金融信息为例,其业务范围包括,“接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海上、航空、陆路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从事装卸、搬运业务,供应链管理,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与此同时,位于上海自贸区的陆金所资管于去年12月9日成立,其经营范围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投资咨询(除经纪)。上海陆金所咨询有限公司的业务范围则包括,信息咨询(以上咨询均除经纪),财务咨询(不得从事代理记账),设计、制作、代理及利用自有媒体发布广告等内容。  而备受关注的是,这些新设子公司的法定代表、董事名单中分别有曾任职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的石京魁、现任职陆金所副总经理的倪荣庆等人。与此同时,陆金所系的子公司亦出现在深圳。参股的公司包括持股20%的深圳前海普惠众筹交易股份有限公司。而与此同时,陆金所咨询的深圳分公司亦成立。  定位金融资产交易服务平台  作为母公司的陆金所,近期发展迅速。据公开资料显示,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于2011年9月在上海注册成立,注册资金8.37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平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成员之一。  从陆金所成立的发展战略来看,陆金所将结合金融全球化发展与信息技术创新手段,以健全的风险管控体系为基础,为广大机构、企业与合格投资者等提供专业、高效、安全的综合性金融资产交易相关服务及投融资顾问服务,致力于通过优质服务及不断的交易品种与交易组织模式创新,提升交易效率,优化金融资产配置,成为中国领先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金融资产交易服务平台。  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前陆金所业务范围涵盖了金融创新产品的咨询、开发、设计、交易等服务;金融类应用软件开发、电子商务;金融市场调研及数据分析两大平台。  而其中备受关注的平台则是2012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网络投融资平台(即P2P平台),成为P2P行业的代表之一;而另一个平台是金融资产交易服务平台,为广大机构、企业和合格投资者等提供专业、高效、安全的综合性金融资产交易相关服务及投融资顾问服务。  南都记者此前从陆金所前高管处获悉,金融资产交易服务平台是陆金所非常重的业务,且前期花费大量精力搭建该平台。  不过,P2P业务依然是陆金所估值的重点。华泰证券曾发称,“平安夜,陆金所迎来重量级股东大摩(摩根士丹利),估值100亿美元。这个事情其实早有传闻,只是最近尘埃落定。对于陆金所而言,补足资本金固然重要,更大的意义在于传递出的信号。”  华泰证券分析认为,陆金所业务快速推进,是国内互联网的最大重量级平台。陆金所旗下有两大平台,分别从事P 2P业务(lufax)和非标金融资产交易(Lfex)。目前,lufax注册用户逾500万人,Lfex今年交易规模逾3000亿元,预计2年内达万亿级。  采写:南都记者 梁小婵
(责任编辑:廖廖)
&&&&&&</div
社区热帖推荐
图文揭秘……[]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取消陆金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