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网红后可以怎么可以快速赚钱赚钱?

用8元本金赚780,他们怎么做到的|决赛|比赛_凤凰资讯
用8元本金赚780,他们怎么做到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帅哥,你那么帅,买个瓜吧”、“水果卖不出去没关系,我们还可以想别的办法”……“same boat”、“team work”、“菠萝”队、“猎豹”队以及紫薯后援团等五个大学生团队,各自凭借8元本金和激烈角逐,最终在80个队伍中脱颖而出。
原标题:用8元本金赚780,他们怎么做到的你能想象当身上只有2元公交车费,只凭自己的双手,要赚到更多能在城市生存下来的钱吗?来自重庆文理学院的五个大学生团队,主动接受了这样的挑战。上周六,重庆文理学院第二届生存挑战赛决赛拉开帷幕。按照要求,各参赛团队要在上午8时到下午5时之间,通过打工等多种方式赚钱,最后赚钱最多的队伍获胜。“帅哥,你那么帅,买个瓜吧”、“水果卖不出去没关系,我们还可以想别的办法”……“same boat”、“team work”、“菠萝”队、“猎豹”队以及紫薯后援团等五个大学生团队,各自凭借8元本金和激烈角逐,最终在80个队伍中脱颖而出。重庆晨报永川读本记者 卢婉娉 通讯员 陈思洁 谭琴 李运乔 报道“猎豹队”成员街边叫卖西瓜。“紫薯后援团”沿街卖水果。比赛结束,“same boat”团队合影留念。净赚140元净赚294元净赚780元季军猎豹队亚军紫薯后援团冠军same boat本金8元本金8元本金8元队员曾出现矛盾“你那么帅,买个西瓜吧”一路都在被商家婉拒上午8点整,谢晨光、黄冬玲、李晓波、赵琴组成的“猎豹队”,乘上501公交向渝西广场出发。刚上公交车,他们便开始讨论起作战计划。一下车,队员们就按计划向人才市场走去,大家打算通过人才市场找几份兼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到了人才市场后,队员们才发现,想要找一份只做一天的兼职是多么不容易,走了一圈下来发现,要么就是兼职已满,要么就是工钱少得可怜。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到批发市场批发水果来卖。当大家从水果市场批发来一箱西瓜和苹果,满怀着信心开始叫卖时,却遭到路人的屡屡拒绝,几个男生扛水果导致的酸痛感也渐渐袭来……随着各种负面情绪的积压,队员之间的矛盾也爆发了,一些队员表示想放弃,不想再做努力,但也有人还想再坚持坚持。“我们好不容易进了决赛,难道就这样放弃吗?你们想想。我们在复赛的时候那么拼命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有个好成绩,水果卖不出去没关系,我们还可以想别的办法,但像现在这样干坐着有什么用?”队员的激励又燃起了大家的热情,大家双手握在一起,大声的喊着:“猎豹队,加油!”。吃过午饭后,队员们决定让两个人继续卖水果,另两人去找兼职。由于已到下午,半天的兼职更加难找,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最终,他们在一家淘宝实体店找到一份发传单的工作,两个人半天一共80元。而卖水果的那两个队员,也成功的把一箱苹果卖给了一家火锅店。最后,“猎豹队”以净赚140元的成绩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你若坚持,便是胜利。如果那时我们放弃了,这季军的位子就是别人的了!”队员们笑着说。经过前面初赛、复赛的比拼,5支队伍分别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作为其中表现最突出的“same boat”队,在决赛中更是以780元的好成绩夺得了桂冠。比赛当天,由程斌、陈瑜、鲍昱坤、余代甲组成的“same boat”队,首先来到了人口集聚的渝西广场,顺利找到了一份发传单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却为当天的比赛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发完传单后,他们又从渝西广场转战名豪街找寻打工机会。虽然一路上被许多商家婉拒,但他们依然信心十足,丝毫没有懈怠,仍然积极找寻机会。最终,他们在一家烤肉店得到一份服务员的工作,在两个半小时内,不仅完成了老板给的工作,还帮忙发放了不少宣传单。“大学生读大学已是不易,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烤肉店刘老板对他们表示赞赏,并大方付给队员700元工资。就这样,“same boat队也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这次比赛的冠军。“社会还是很乐意给予大学生帮助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对成功的渴望与追求,就会有那么一双有力量的手合适时拉你一把。”队员陈瑜表示,这次比赛不仅考验了队伍的凝聚力,也考验了大家的应急能力和外交能力。而他们之所以能拿到冠军,还要感谢烤肉店老板对团队的帮助。来自大一的陈俊良、陈明瑾和大二的肖艳、陈思佳四名队员,决定到渝西广场批发水果进行售卖。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前来购买水果的市民却寥寥无几。有队员提议:“城科的学生多,我们到那去卖”。半小时后,团队来到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求求你们买我们的西瓜吧,我们没路费回家了。”“大西瓜大西瓜,一刀子下去就开花。”“帅哥,你那么帅,买个瓜吧,吃了西瓜更帅”……面对着来来往往的学生,队员们都扔掉了羞涩,厚着脸皮使招。临近午饭时间,队员们舍不得花钱吃饭,只好把半个西瓜分成几份作为午餐。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中午1点,水果售卖完毕,他们盈利一百多元。但问题来了,由于卖水果耽误了太多时间,如果再去找打工的场所,时间显然已经来不及了。队员们又饿又困,对接下来的安排僵持不下,起了争执,几名女生产生了放弃的念头。“都走到这一步了,坚决不能放弃!”这时,团队里唯一的男生陈俊良站了出来,让大家冷静下来,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大家商量决定,用售卖签字笔芯的方式代替打工。下午3点,团队提前结束了比赛。经过一天的奋战,紫薯后援团赚到了294元,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根本没想到我们能得到名次,还好没有放弃。”队员肖艳称,经过这次比赛,他们不但学会了不少生存技能,也更深切明白了集体的重要性。“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再难的事也能事半功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235713
播放数:248883
48小时点击排行请输入您的账户名和密码
广东医学院教师李哲通过网络讲解剖学成网红大V字号:&摘要:“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近日,川大教师周鼎发出《自白书》抨击现行大学教师评价体制引发众多大学青年教师共鸣。 & &人体解剖学教师李哲在给学生讲课。 & &受访者供图 & &“如果不是成了大V,像我这样的一个普通医学院校的老师,很难想象能够和全国甚至世界顶级医生学者交流”。 & &——人体解剖学教师李哲 & &南都讯 记者黎明 实习生 王克光 “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近日,川大教师周鼎发出《自白书》抨击现行大学教师评价体制引发众多大学青年教师共鸣。但是,广东医学院松山湖校区的李哲却不焦虑,他打开新浪微博大V账号@李哲教你学解剖就能够得到肯定与荣誉,因为他的31万铁杆粉就是他的“职称”。他说:“我作为大学老师也搞科研,只不过不再是搞搞小动物了。” & &器官段子造就的“网红” & &没有福尔马林的怪味,也没有穿着白大褂、露出口罩上小眼镜持刀解剖者的神秘,李哲和人们想象中的人体解剖学老师形象不同,他英俊挺拔,穿着讲究。和他寒暄握手之后,南都记者手上留下了古龙水的香味,他自嘲地感慨,虽然有31万网络粉丝,但竟然从来没有女粉丝向他私信求过爱。 & &李哲的成名却是因为“男女话题”而起。据他回忆,他2011年第一次接触微博,讲的话题恰恰就是男女的“私处”:在一节解剖课上,李哲谈及“男人和女人谁进化得更高级”这个话题时,李哲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男人排便1个管道、生殖和排尿1个管道,共2个管道。而女人是排便1个管道、排尿1个管道、生殖1个管道共3个管道。从这个角度来推测,女人比男人更高级。各位女生,当你们的男朋友向你们发脾气的时候,不要和他一般见识,因为他进化得不高级呀。正是进化得不高级,所以男人带有一点野性很正常。” & &这条带着学术色彩的“段子”赢得了现场学生的赞叹,并被学生发布到微博上。两天后,李哲被学生告知他的这段话得到了3万多次转发。他第一次感受到微博传播力的强大,第二天特意注册了微博账号,取名“解剖老师”。 & &四成微博粉丝是非医学人士 & &“刚开通两天就吸引了5000多位关注者,其中大多数是学生和同行”,李哲说,微博开设之初,他只是把它视为给学生提供课后交流辅导的平台,发布的内容也是平时课堂内容的延伸。“没想到受关注度如此之高,粉丝达到一万后我把账户名改为现在的‘李哲教你学解剖’。” & &一个讲解剖的微博都大受欢迎,这让李哲自己都有点吃惊。很快他就明白了自己的优势,因为自己会用专业知识讲成“段子”,这让艰涩难懂的学术知识瞬间变得有趣。李哲告诉南都记者:“现在的阅读数据可以知道,一篇文章只要出现一个专业词汇,网友阅读率就会以25%的幅度下跌,所以你必须讲人话”。因为讲“人话”,所以新浪微博统计数据显示,关注@李哲教你学解剖账号的31万粉丝当中,从原来九成以上粉丝为医学科班粉丝,变成了目前有四成粉丝属于非医学人士。 & &粉丝暴涨,成了“网红”,李哲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走出了东莞”。据李哲透露,通过网络,他和一帮顶级科班出身的医生有了交朋友的机会,“如果不是成了大V,像我这样的一个普通医学院校的老师,很难想象能够和全国甚至世界顶级医生学者交流”。 & &谈赚钱:做水果广告就讲消化系统 & &“很多人觉得‘解剖学’只能与医学挂钩,实际上这种观念忽视了‘解剖学’的实际价值,它还可以是一门‘人体科学’,很好玩。” & &大V的好处真多,包括赚钱。李哲在成为网络科普品牌果壳网上的达人之前,他没想到通过微博等自媒体竟然能够赚钱。据李哲透露,他第一篇给果壳供稿的文章获得了千字130元的稿费,“现在我通过自媒体赚到的钱,和我现在在大学里教书的收入比起来已经一比一持平了”。 & &2013年初,李哲撰写的《趣味人体手册》出版,这本通过解剖学的角度讲解人体知识的“冷门”书籍竟然连续3周位列某电商医学类销售榜第一名,这进一步坚定了他的信心。2013年4月,他开通实名认证的微信公众号“李哲教你学解剖”,进一步在自媒体上攻城略地。 & &还有淘宝,李哲也不会放过。他还曾推出过印有解剖图片的杯子和T恤,并在他个人的淘宝店上销售与解剖学相关的产品。“很多人觉得‘解剖学’只能与医学挂钩,实际上这种观念忽视了‘解剖学’的实际价值,它还可以是一门‘人体科学’,很好玩。” & &李哲从不忌讳谈钱。他告诉南都,他现在的收入还有部分来自于广告:“但是我只会做和人体产品相关的广告,但是产品我得先试用认可,因为我的信誉是很难得积累起来的,比如卖过水果软广告,我就顺便讲消化系统。如果卖椅子,我就讲人体工学知识”。 & &谈业务:科研不仅只是解剖小动物 & &“我看到自己身边的老教授过得很安逸,按部就班的从讲师升到副教授再升教授,写论文发表,承接科研项目评职称,我从前辈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以后老了的样子,但是我不想这样”。 & &如果有钱就可以“任性”的话,那么李哲现在的“任性”用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不务正业”。李哲在网络上成名之后,他发现除了能赚钱,更大的诱惑来自于找到自己另一种活法———原来大学老师除了评职称、写论文、搞科研项目之外,还能做点别的。 & &“说句难听的话,我看到自己身边的老教授过得很安逸,按部就班的从讲师升到副教授再升教授,写论文发表,承接科研项目评职称,我从前辈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以后老了的样子,但是我不想这样”,李哲不认同现行的大学职称评价体制,他所理解的搞科研,并非仅是写论文做项目,他说“我也在搞科研,是研究怎么把学术教学教好,而不是搞搞小动物”。 & &因为李哲把时间放在讲课和网上讲授解剖知识的“不务正业”,曾经有同行担忧地问他“李哲你的职称怎么办”。对此,他表示:“广东医学院里面那么多老师写论文,少我一个李哲也不影响,而且广东医学院领导很开明,也不会因为我不写论文搞科研而荒废我”。实际上,由于李哲的“不务正业”,反而引来其他大学院校频频向其伸出“橄榄枝”,甚至有大学承诺只要他愿意跳槽,教授职称和科研项目都会有。但李哲说“我的根还是广东医学院的人体解剖学老师,我最大的愿望是教好自己的学生”。 & &谈学生:他们不缺知识但缺乏“仁心” & &“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是很难以后当一名好的医者,这点我感到很悲哀”。 & &虽然李哲最看重自己的学生,但是学生也让其伤透脑筋。李哲认为现在的医学院学生并不缺乏知识,最缺乏的是一颗“仁心”。 & &李哲告诉南都,他每个学期的最后一节课,都期待结束的时候,学生们能够和自己说一声“老师辛苦了”,但是他从来没有等到过这五个字。“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是很难以后当一名好的医者,这点我感到很悲哀,因为刚结束的这个学期还是没有同学说老师辛苦了”。 & &李哲认为现在医学院学生缺乏人文关怀教育,这种状况甚至影响到了医患关系的冲突,“每次医患矛盾的新闻事件报道下面,我发现跟帖对骂的大多数都是医学科班出身的医生或者医学生”。而李哲近期去台湾访学时,看到台湾的医学生不仅学专业课,更要学“如何做人”,比如妇产科实习生和医生,无论男女都得先在肚子上绑个沉甸甸的“大肚子”。李哲说:“医者要亲身体会产妇的感受,你再去护理产妇的时候,才会换位思考,理解你的病人”。 & &谈质疑:教解剖=教杀人? & &“世界上没有解剖学的时候,杀戮也根本没有停止过”。 & &不过,李哲的苦心并没有得到学生和网友们的全盘理解。李哲在微博和微信上讲解解剖知识时,就有学生和网友质疑其“相当于教他人如何杀人”。面对相关质疑,李哲选择了尽量选择漫画式的解剖图解,不再使用真实人体标本解剖的图片。“他们质疑我这样去推广我的工作是在教人杀人,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当世界上没有解剖学的时候,这个世界的杀戮也根本没有停止过”,李哲若有所思地说道。0相关文章高清图集&&|&&头条推荐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南都网官方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南都网官方微信用QQ浏览器扫一扫浏览+收藏 一步到位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可以怎么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