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铝厂办个小型炼铝厂一年能挣多少钱

大家好哦我是内蒙古赤峰的我想开一个生产卫生纸的小型场子得需要多少钱比如设备进货_百度知道
大家好哦我是内蒙古赤峰的我想开一个生产卫生纸的小型场子得需要多少钱比如设备进货
设备也分短长吧起码全下来得1000多万
我有更好的答案
鹿泉这边不太清楚我们正定县的卫生纸厂我倒是知道在哪比较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投资一个小型酒精厂需要多少钱_百度知道
投资一个小型酒精厂需要多少钱
如果方便再提供以下技术和设备方面的知识
  1.对白酒实行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计税方法,维持现行的对粮食类白酒按  出厂价依25%税率、对薯类白酒按出厂价依15%税率从价征收消费税办法不变的前  提下,再对每斤白酒按0.5元从量征收一道消费税;取消现行的以外购勾兑生产  酒的企业可以扣除其购进酒已纳消费税的抵扣政策。  2.适当调整啤酒的单位税额,按照产品的出厂价划分为两档定额税率:每  吨啤酒出厂价在3000元(含300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的,单位税额为250元/吨  ;每吨啤酒出厂价在3000元以下的,单位税额为220元/吨。  酒类消费税的调整,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生产进行政策导向的直接体  现,对涉及到的白酒和啤酒行业及行业内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或限制、或调整的  作用。了解消费税的涵义与作用,以及消费税调整对酒类行业和相关上市公司的  影响,有助于把握酒类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动向,以及更深层次认知酒类上市公司  的投资价值。  第一部分 消费税简要释义  消费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在流转税制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在普遍征收增值  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一道消费税。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在产品的生  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缴纳,在此后的批发、零售等环节不再缴纳消费税,税  款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根据税制设计,征收消费税的产品原来是征收产品税或增  值税的,现改为征收增值税后,这些产品的原税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为了不因  税负下降造成财政收入减收,需要将税负下降的部分通过再征一道消费税予以弥  补。开征消费税属于新老税制收入的转换,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虽然还要征收增  值税,但基本上维持了改革前的税负水平,因此对少数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不应成  为物价上涨的因素。  消费税征税方法分两种: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除了黄酒、啤酒、汽油、柴  油四种产品实行从量计征外,其余应税消费品均为从价征收。具体到酒类行业的  计征税率如下:黄酒240元/吨,啤酒220元/吨,粮食白酒为出厂价的25%,薯类  白酒为出厂价的15%,其他酒为出厂价的10%。其中黄酒和啤酒之所以按销售量而  不是按价格来计税,是考虑到其社会用量较大,按销售数量计税方法简便易行,  且税款征收多少,只与数量有关,而与价格高低无关。  最新的调整细则对啤酒在从量计征的基础上又划分为两个档次,添加了从价  征税的限制:每吨出厂价≥3000元的,则税率为250元/吨;每吨出厂价在3000元  以下的,税率保持不变为220元/吨。也就是说对定价在中高档层次的啤酒企业,  比如青岛啤酒,是个不利因素。  原消费税法对利用外购的已税酒和酒精生产的酒(包括以外购已税白酒加浆  降度,用外购已税的不同品种的白酒勾兑的白酒,用曲香、香精对外购已税白酒  进行调香、调味以及外购散装白酒装瓶出售等),在计税时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  费品已纳的消费税税款。而最新调整后的规则取消了这一条,也就是说,以生产  白酒散酒为主的企业,由于购进酒再生产不能抵扣消费税,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  力将被大大削弱。那些缺乏必要生产规模的中小型白酒生产企业,本身欠缺良好  的生产设备和优质的原料及工艺技术基础,经营依赖于快速勾兑外购酒再拿到市  场售卖的方式,没有自己的产品品牌,靠廉价去争夺市场份额。因此,这部分企  业赖以生存的价格优势一旦受到致命打击,销售市场占有率预期大幅下降,企业  经营将无可避免地立于危墙之下。这其实也正是国家出台新的消费税则目的所在  :清理淘汰劣势小白酒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化。  征收消费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社会消费方向,保证国家  财政收入。这次调整消费税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对白酒加征一道税,取消外购  白酒可抵扣的优惠政策,以及对中高档啤酒从价计征,正是这一功能的本质体现  。  第二部分 新税收政策对白酒行业的影响  一、 国家调控白酒消费税的意图与效果  1.行业现状与政策目的  市场供求定律表明,价格具有弹性时,供给与需求将趋于一致,也就是达到  “市场出清”(Market Clear)状态。但国内白酒市场的现状却是:一方面竞争激  烈,需求下降并趋于饱和;另一方面行业内大量小规模、低产能、结构分散的中  小企业,不断制造着产出。2000年全国白酒产量476.11万吨,虽然比96年最高峰  的801.3万吨已减少几乎一半,但据白酒专业协会会长沈怡方判断,全国白酒产  量要压到350万吨左右才能基本保持产销平衡。据统计,2000年度国有及销售收  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为1286家,在这1000多家比较有规模的白酒企业中  ,利税排前20名的企业掌握着全行业大部分的产量、销售收入以及利润;而同一  时间,全国实际生产白酒的工厂达到37000多家。换言之,绝大多数的地方小酒  厂制造着无效的产出。  短缺经济结束,企业竞争由原来抢占新的市场空间变为对现有市场份额的争  夺,大企业因具备规模化产销和多元化经营的特点,比中小企业更具竞争比较优  势,此时应该出现企业快速两极分化,生产能力向少数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但  我国白酒业的实际情况是:市场淘汰机制失效,许多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并不退出  ;在地方保护主义下,大量中小酒厂不计成本、不计亏损照样维持运转,长期用  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其他企业被迫随之降价,导致行业生产秩序混乱,整  体经济效益下降。  根据产业经济学的观点,就白酒行业而言,虽然其技术和产品本身并不是新  技术新产品,现有生产能力总体上也过剩,但只要优势企业更有效率,就不应该  限制有竞争力的企业扩大规模,而应该切实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加速淘汰没有竞  争力的企业,这正是国家调整白酒行业消费税的目的之一。  出台新税率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追回流失的税收。由于市场迟迟不能完成  白酒业的优胜劣汰,国家主管部门已经对此失去了耐性,政策调控被逼到前台。  财政部透露,国家对白酒企业消费税的法定税率是25%或15%,但在各地实际执行  中,仅维持在7%左右;33%的所得税被地方财政修改为15%;更主要的是,对小酒  厂的情况很难掌握,低廉的成本使小酒厂成了地方财政的救命稻草。  调整前的白酒消费税办法是从价计征的,并且只在生产环节征收,这样导致  白酒企业采用转移定价的方法来规避纳税。白酒企业常通过设立自己的销售公司  、关联公司以及加大包装物等手段调低白酒在出厂环节的价格,从而达到减少缴  纳消费税的目的。新复合计税方法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  企业如何通过转让定价达到避税的目的呢?举例来说,一家白酒生产企业,  在各个省市建立自己的销售公司,它们都实行独立核算。假设该企业向自己的销  售公司提供的产品价格每瓶为20元,而市场上其它酒厂向没有关联关系的经销商  提供的类似产品价格,平均每瓶为24元左右。由于酒类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征收,  以25%税率计算,该白酒企业缴纳的消费税每瓶为5元,其他酒厂缴纳的为6元。  该企业通过向销售公司低价销售,少缴了消费税,至于销售公司因进货成本低而  在市场销售上多获的利润,可通过其它方式返还给白酒生产企业。  2.新政策对白酒市场的冲击  以2000年白酒行业产量粗略估算,新政策执行后白酒企业仅在生产环节按量  增缴的消费税额约为50亿元人民币,再加上取消抵扣优惠的影响,财政部估计将  收回80亿元的税收。  以国有企业和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过去3年的经营数据为取  样对象,对消费税的实施将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作一分析。选择这些企业作为  样本是因为它们集中了大部分的行业资源和优势,代表了行业的生产能力及未来  发展趋势。  年度 企业数(家)
销量(万吨)
每吨酒售价(元)
利润(亿元)
销售利润率(%)  
8.43  数据来源:《中国酒》杂志2001年第3期  按每斤白酒0.5元即每吨1000元的消费税率计,并根据正常、严格的征税假  设推算,过去3年分别增加55.76亿元、48.93亿元和46.63亿元的消费税赋,如此  一来,这些规模较大的白酒企业实现的总体利润将成为负数,也就是说过去的净  利润还不足以缴纳新征的消费税,相应的销售利润率也变成负值。再从收入/成  本角度分析,从量征收每斤0.5元的消费税影响三年度成本上升的比例分别为  11.71%、9.68%和9.85%。在2000 年度1286家大型白酒企业中,亏损面已达  23.95%,全国3万多家白酒厂中微利和亏损的企业有多少可想而知;同样地,根  据上面分析,消费税的调整已给大型白酒厂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整个白酒行  业来说更是一次重创,很大一部分白酒企业将由微利走向亏损,亏损走向巨额亏  损,整体白酒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新政策将对生产低档酒的中小企业产生致命打击,逐步被淘汰。对生产中高  档酒为主的名牌企业而言则是一柄双刃剑:短期而言,企业业绩有所下降;长期  而言,低档白酒企业被淘汰后,在白酒需求总量相对稳定之下,中高档企业的产  品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促进白酒生产向其集中。  二、 消费税调整对白酒企业的影响及相关应对措施  1.从量征税的影响  每斤白酒加多0.5元的消费税后,首当其冲的是以低档酒生产为主的白酒企  业,因为从量计征消费税会使低档白酒成本增幅较大。  比如以中低档酒为主的沱牌曲酒,2000年白酒销量仅次于五粮液,但由于其  产品结构中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沱牌系列中一半的销量是10元以下的产品,  所以14.3万吨的销量只赚回1.064亿元的净利润,平均每斤酒利润只有0.37元,  还不足0.5元。如果沱牌不改变经营方针,新政策实施后须增缴消费税1.43元,  倒贴4000万元;如果年报上披露的2001年销售目标18万吨顺利实现,则意味着公  司要在原来基础上多支付1.8亿元的税费。基于斤酒的平均销售毛利相对较低,  从量征收的消费税已经足以抵消其对利润的贡献,并且低附加值产品具有利润并  不随销量增长而成倍扩张的特点,因此沱牌公司非常可能步入亏损行列。  而去年净利润为1273万元的山西汾酒,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将增缴1150万元  消费税,在新政策下几乎无利润可言,更何况山西汾酒有此净利润并不全是经营  性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会计处理方法变更带来的增值。竹叶青酒自从适用  消费税率从10%提到25%,从享受国酒待遇变为一般保健酒地位以后基本就不赚钱  了;从量增加消费税将加速“利转税”的结果,经营毫无效用。主导产品汾酒这  些年来都是以低价位、大批量的方式经营的,以量计征消费税后单瓶在20元以下  的产品将出现深度亏损,无法经营。  川酒是我国白酒行业的一面旗帜,以它为分析对象可起到“管中窥豹”的作  用,四川省的白酒上市公司所受影响见下表,取样区间为2000年度。  公司
2000年  消费税
增缴消费  名称
费税后的  (万元)
每股收益(元)  五粮液 15000
1.35  泸州老窖 3000
0.29  全兴股份 5000
0.339  沱牌曲酒14300
-0.044  注: ① 2000年实际发生数据来源为各公司2000年报  ② 增加的消费税以2000年销量为基数,按每吨1000元的比例计算  ③ 剔除15%所得税的影响后,“净利润减少额”=增加的消费税额×85%,  低价酒受的致命打击从以上分析可明显看出,比如沱牌,净利润下降的1.22  亿元已超过去年实现的净利润1.064亿元。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酒厂有3万多家,  多数以生产低档酒为主,许多低档白酒每瓶利润也仅在0.5元左右,而且很多厂  的经营实力与沱牌不是同一层面,因此更无能为力去抵挡调税后的冲击。  山东酒系是川酒之外的第二大集团军,96年的秦池标王带起了一个鲁酒轰轰  烈烈的时代。近几年来鲁酒声势虽有所滑落,但靠过去的品牌和现在的价格优在  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基本做到产销平衡。新政策将给以  中低档酒为主的鲁酒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以下是两个较有代表性的山东酒厂的例  子。  孔府家集团作为全国首家推出低度酒的大型白酒企业,以薄利多销为原则,  主要生产低价大众酒。2000年该企业实现销量1.48万吨,其中价格在10元左右的  低档酒1.1万吨,每斤酒利润0.06元;20元左右的中档酒销量3610吨,每斤酒利  润0.23元;中低档酒的合计销量占总销量98.99%,平均每斤净利润仅为0.11元。  每斤白酒除了增加0.5元的消费税外,还要再增加消费税的附加税如城建税和教  育费附加0.05元,以去年产量计算,税负将增加1628万元,而去年该企业利润仅  为400万元,粗略计算将由此亏损1228万元。  心酒集团所受影响更为明显。心酒这几年主要面向农村市场,在价格上、包  装上、促销上很受农民欢迎。去年销量2万多吨,主要是10元以下的低档酒,基  本上没有利润。去年上交税收1200万元,实行新的税收政策后,全年将亏损2000  多万元。  2. 取消现行的“外购酒已纳消费税可以抵扣”政策后的影响  白酒企业通常的产销模式为:以自有基酒和部分外购基酒生产成品酒,然后  将成品酒批发给下属销售公司,再由销售公司卖给各地经销商。在这一过程中,  应交的消费税为生产环节的销售收入(即批发给下属销售公司的销售收入)乘以  25%(粮食类)或15%(薯类)再扣除其外购基酒已纳消费税。新政策实施后外购  基酒已纳的消费税就不能再抵扣了。  以五粮液为例,2000年度向关联单位五粮液酒厂购买的基酒及原酒共计5.22  亿元,这部分消费税不能抵扣后,上市公司将增纳消费税1.305亿元(5.22×25%  )。扣除15%所得税影响后,公司净利润将因此再下降1.11亿元,每股收益减少  0.22元;加上前面从量征税的影响,公司每股收益总计将下降0.47元,下降幅度  高达31%。上市公司中除了五粮液之外,受影响最大的是古井贡,该公司去年外  购了1.5万吨的食用酒精。  外购基酒或干脆OEM贴牌生产,已是白酒行内公开的秘密了。山东秦池神话  的破灭源于97年北京《经济参考报》的一则关于“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的系  列报道,四川的邛崃是全国各地酒厂的“幕后英雄”。秦池每年的原酒生产能力  只有3000吨左右,他们从四川收购大量的散酒,再加上本厂的原酒、酒精,勾兑  成低度酒,然后以“秦池古酒”、“秦池特曲”等品牌销往全国市场。秦池代表  了大部分山东白酒的状况,进一步,更代表了全国各地酒厂的状况。据不完全统  计,目前邛酒已替新疆、黑龙江、甘肃、内蒙等多家企业生产OEM散酒,直接就  地装瓶出厂的已有20多个品牌,按照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5年后中国白酒三成  左右可能出自邛崃。如果各地酒厂严格按照新政策交税的话,“外购酒已缴消费  税不能抵扣”的措施将给它们带来相当大程度的冲击。  3.白酒企业如何应对?  面对迫在眉睫的甚至威胁到生存的新政策,白酒企业可以做的事情不外乎以  下三种:  (1) 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中高档产品的开发销售  按照上述分析,在消费税调整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低档酒,要消化新政策的  负面影响就必须提高产品销售毛利率,因此要么是提高产品售价,要么升级换代  。提价要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目前售价10元以下的低档酒的提价空间其实非  常小。因此白酒企业今后竞争的突破口应该是努力扩大生产规模以降低成本,增  加中高档酒的产销比重,以品牌效应去开发和占有市场。  该方式比较适用于大型和名牌企业,主要通过提高中高档酒比重,降低营销  费用来缓解政策变动的冲击。五粮液在目前产量下全面提高中高档酒比重;春节  后,200元的五粮液牌白酒已经连续两次涨价,涨幅20元,用意在于确立品牌创  造财富的核心竞争力。全兴推出号称最贵的白酒“水井坊”,泸州老窖推出国窖  酒,纷纷进军中高档市场。  (2) 生产领域转型重组  该方式比较适用于中小企业。与大型名牌企业相比,由于生产线投资以及品  牌渠道等无形资产投资较少,退出壁垒小,因此中小企业向生物制药和果酒等领  域拓展就相对容易了。 宁城老窖董秘称,该公司上市以后其实再没有提高过产  量了,并承认生物科技是公司未来利润的支撑点。在今年初的公告中,宁城老窖  将募集的资金投向了两大项目:家畜胚胎生物工程和特色牛肉加工,公司从白酒  业突入生物工程产业已基本定局。古井贡控股了北京金盛怡科技公司,并投入了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公司,资本运作和生物科技将是古井贡的重要来源。伊力特公  告变更2亿多的资金投向,新增保健饮品、水泥销售等。经统计近半年的公告,  白酒上市公司投向其它领域的资金高达50亿元左右。沱牌曲酒与上海复旦大学合  作生产生物药品和保健制品。  投资生物科技是白酒上市公司最主要的方向,这固然是因为在股市上是个不  错的概念,但带来的技术上升级的意义更大一些,而不只是简单的产业多元化。  酿酒的传统发酵产业、新型发酵产业、现代生物产业本来就是同一基础的三个层  面,如果转型是确有其事的话,酒企业走的方向正是借自身优势向现代生物产业  领域过渡。酿酒业属于发酵工业,与生物工程有相通之处,具有技术人才的相对  优势。酿酒副产品是上佳的种畜饲料,产业链延伸使白酒企业向生物基因产业发  展具备了必然性与可能性。  (3) 合理避税方式  白酒企业可以通过收购上游基酒或原酒生产厂家来避免两个环节征税,消除  “外购酒已纳消费税不能抵扣”的影响,这里面应用了科斯的“交易费用决定企  业规模”的学说。比如五粮液用所属塑料瓶盖厂置换集团公司的5个基酒车间。  古井贡也拟收购一个年产3万吨的食用酒精厂,减少原料流通环节。  在消除“从量计征”的影响方面,如前论述,上市公司设立销售公司的做法  仍属于合法避税的范畴。  三、新政策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国家实施新政策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淘汰一大批不产生实际效用的中小  白酒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规范行业生产秩序。但担心就在于白酒企业之间实  际税负不公平,不能一把尺子,这也是“中国特色”。对于上万家小型白酒企业  来说,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等种种原因,存在不同程度没有如实申报纳税的现象  ,导致企业不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使国有大中型白酒企业处在不平等的竞争  条件下。  很多小酒厂本身经营已经很不规范,有的是两本帐;有的是把伪劣产品拿到  市场上卖,以次充好;有的是私人作坊,根本没经过正规的工商登记注册;还有  的没有必要的生产工序,靠买卖酒精勾兑白酒。私营中小型白酒企业在经营各环  节、财务核算等方面都难以控制。如果新政策对这些白酒企业难以起到限制作用  的话,将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和当初的出发点南辕北辙了。  新政策要打击的就应该是上面所讲的这些企业,但如果白酒市场经济秩序不  深入有效地整顿规范的话,实际上受罪的是那些各项管理都比较规范,但产品和  企业实力处于行业排名中流的中型国营企业,上市公司的例子有山西汾酒、沱牌  曲酒等。这其实是消费税调整工作中的最大难度和重点所在,是白酒行业整顿清  理的关键之处。  四、值得注意的一些上市公司  从长远看,白酒行业的总体产量会因新税收政策进一步萎缩,但中高档酒份  额会提高。从竞争态势看,白酒企业多为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业务重组面临重  重困难,因此白酒上市公司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因利乘  便,有充足的现金流,对实施收购重组、战略转移等行动有较好的比较优势。  各个上市公司具体所受的冲击程度不同,从从量加收的消费税额看,五粮液  和沱牌曲酒销量最多,因此受影响的绝对额最大;从所增加的消费税额占公司净  利润的比重看,沱牌曲酒和山西汾酒受影响最大,其比重分别高达135%和90%;  从外购酒已缴消费税不能抵扣看,五粮液和古井贡受影响最大。  简单来说,五粮液、全兴、湘酒鬼属于中高档酒企业,产品结构合理完善。  比如湘酒鬼,其产品以中高档为主,税收政策调整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很小,同时  其生产能力完全能满足销售,不存在外购基酒情况。低档酒和外购基酒生产企业  被进一步打压,对这样类型的企业来说实质上是利好,其发展空间将更进一步打  开。 转型的企业可以留意宁城老窖和伊力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地域偏远,有  少数民族概念,并且在切入生物工程和其他领域方面已经真正贯彻开展起来了。  而由于消费税调整以致被逼上梁山的公司要重点关注沱牌曲酒和山西汾酒。  经过前文详细分析,这两家企业是白酒上市公司里处境最困难的,“置之死地而  后生”可以用来很贴切地形容它们。沱牌曲酒很早就公告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的  事宜,并且四川的白酒再怎么困难也还是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的。现在焦点在山  西汾酒上了,汾酒属于清香型的白酒,与四川浓香型白酒不一样,消费口味的特  定性较强,出了山西就卖得不怎么好。消费税的调整对该公司的打击是致命的,  再不想方法进行重组或引入优质资产的话,“白酒上市公司无一亏损”的神话将  被毫无悬念地打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企业背水一战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非  常巨大的。该公司已经在洽谈引入生物工程及国有股减持的事宜,需密切留意其  资产置换和重组的进展。  第三部分 新税收政策对啤酒行业的影响  此次对啤酒税额只作了适当调整,按照产品的出厂价格划分了两个档次的额  定税率,由统一的“220元/吨”变成了以出厂价3000元/吨为界:3000元/吨以下  的,依然是老税额,所征消费税为220元/吨;出厂价是3000元/吨(含3000元/吨  ,不含增值税)以上的,每吨消费税增加至250元/吨。  也就是说中高价啤酒每吨多收30元,啤酒价格会不会因此抬高呢?这种担心  是多余的,因为税收实际增加并不多,折算下来每斤只增加1到2分钱,啤酒厂家  完全可以消化。啤酒上市公司里燕京和青岛啤酒是两大龙头,其中燕啤走的是中  低价路线而青啤是高档路线。燕京公司已经形成了宝塔型的产品结构,占15%份  额的中高档啤酒完全可以通过对总成本的控制,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定价。  我国目前对啤酒业征收消费税采用从量定额的办法:税额与销售数量成正比  ;单位课税对象的消费税额与销售额成反比,销售额提高,若消费税额不变则税  负相对减轻。我国确定使用从量定额税率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某种产品的价格差异  不大,但事实上目前优质高档酒和普通低档啤酒在价格上相差较大。这次税收调  整实际上应该是94年税制改革的一个延续,拉开了低档和中高档啤酒的税收界限  。  另外,团IDC网上有许多产品团购,便宜有口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酒精厂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蒙古兴安铜锌冶炼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