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年轻人到底该不该炒股。

  >  
东莞:大学生炒股 豪掷十几万
吴城华、王进波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原标题:大学生炒股 豪掷十几万
(新华社供图)
股市投资持续升温吸引越来越多大学生来“捞金” 有的班三成人在炒股
近日,股市投资持续升温,人们炒股的热情也是越来越高涨,而其中不乏大学生的身影,有的班甚至三成学生在炒股,少则投入几千元,多则投入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
对于学生炒股的现象,有人点赞,也有人拍砖。东莞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李传志表示,大学生炒股热与整个社会股票狂热有关系,对于大学生炒股,不能直接定性好或者坏,如果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以进入股市锻炼一下,但不要过于盲目,甚至影响学业。
不少在校生开证券账户
近日,一名网友在东莞阳光网阳光论坛发帖称,随着股市行情持续走高,不少人选择“小跑”进入股市。“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进入股市,试图在牛市中分到一杯羹。”该网友称。
“据调查显示,不少在校大学生纷纷开立证券账户,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有31%的大学生在炒股,其中26%的炒股学生投入了5万元以上。”该网帖称,一些大学生涉足股市有缺乏理性的表现。比如,一些大学生由于只盯着股市的运行态势而无心学业;有的大学生认为“炒股主要还是靠消息,更像是在赌博”。
多数学生用生活费炒股
东莞某高校大三的学生刘瑞(化名)是该校炒股学生中的一员,从今年4月入市至今,累计投入了约1万元。
刘瑞告诉记者,她在入市之前就对股市有所了解,“因为我们的专业课中有证券课程,对股市有个大概的了解,玩过虚拟炒股。”刘瑞说。
对于炒股的钱从哪来?刘瑞称,“大部分是自己的钱,如果都是父母的钱我也不会轻易去玩。”刘瑞说,刚开始投入的几千元是兼职赚的,后来觉得可以利用股市赚点钱,就加了一点父母给的生活费进去,“好在这两个多月没算亏钱,还小赚了点。”
刘瑞的身边炒股的同学不在少数,“据我所知,班里至少有12个同学在炒股,少则投入几千元,多则投入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据介绍,刘瑞所在班级共有45人,以此计算炒股的学生至少接近三成。这一数据与媒体进行的大范围调查的结果比较接近。据《新华每日电讯》调查,有31%的参与调查大学生正在股市中尝试捞金。
刘瑞表示,像她一样主要依靠兼职赚来的钱炒股的同学并不多,更多的同学是用生活费在“玩”,“一些同学家里条件比较好,就用家里给的生活费炒。”刘瑞表示,这段时间同学之间交流的话题经常会跟股票有关,“有时上课也会拿着手机看盘,不过好在现在课程压力并不是太大。”
学生:八成人觉得炒股没问题
老师:担心学生炒股影响学业
对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炒股的现象,学生和老师会是怎么看的呢?
昨日,记者调查了东莞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科技学院等几所高校,其中八成学生认为学生炒股没什么问题,只要控制好风险就可以了。而被调查的老师当中,大部分则认为此举可能会影响学业。
“我们班上有很多人炒股,我也想去开一个户了。”东莞理工学院的学生小杨说,炒股是一种投资理财方法,它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可以促使自己学习很多经济方面的知识,关注各方面的新闻,这对于以后进入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只是学生没什么钱,只要控制好风险就可以了。”小杨说,尤其是作为经济方面专业的学生,更是要多学一点。
然而,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并不赞同学生炒股。
“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家里给的,一旦炒股亏了,不仅亏了钱,还影响心情。”东莞理工学院的彭老师说,有的学生一天到晚就是看盘,严重影响到了学业。“学生可以学一些金融理财知识,但不一定要通过炒股这个方式。”彭老师说。
专家意见:
家庭条件好
可适当锻炼
针对大量大学生冲入股市的现象,东莞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李传志说,近一段时间,他在东莞理工学院和城市学院上课时,很多学生会跟他谈股票的事情,甚至要他荐股,“现在炒股的学生确实很多,比以前多了不少”。
对此,李传志表示,大学生炒股热一方面跟整个社会股票狂热有关系,另一方面就理工学院的学生而言,也跟证券公司的培养也有关系。
据李传志介绍,每年证券公司都会在该校开展模拟炒股大赛,这让很多学生学会炒股,股市火热的时候难免就会有很多学生入市。
李传志认为,大学生炒股,不能直接定性为好或者坏。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以进入股市锻炼一下,这不算是坏事;但是家庭条件稍差的学生如果盲目进入股市就不合适了,一旦搭上生活费,则是得不偿失的行为。(吴城华、王进波)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ICP:31年轻人该不该炒股_百度知道
年轻人该不该炒股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好,适当的进行一些风险投资还是可以的,但是只能用闲钱。
炒股就是为了赚钱,年轻人不敢炒股就是怕亏钱。其实个人觉得用好券商的信息服务与推送分析之类的就好,大券商在研究方面还是很舍得下功夫的,我是在国泰君安成都北一环路营业部开的户,感觉他们的每天推送之类的还是很不错,市场分析,股票推荐都有。几乎没有一个大公司是靠骗术发展起来的。每天既然没那多时间学习炒股,那就跟进券商推荐热点操作,炒炒短线中线之类的,心态摆端正,赚钱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适当的投资是必要的,但不主张职业炒股!
你要是会分析就可以做的
应该,投资理财越早越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不应放大“中学生炒股”效应
&&&&&来源:&&&&&日05:44&&&&字号:|
报载在今年“全民炒股”的大热潮下,中学生也默默加入了炒股阵营。9岁开始“摸”股票、初二开账户进入股市、高二已有15万股票资产……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多所中学了解到,中学生也已开始玩转股票,且收益不菲。个别中学学生还自发成立了“证券社”。
随着股票“魔力”的“蔓延”,加入炒股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连学生大军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其实,中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的成长期,身心仍在发育中,面对股市风云变幻,中学生根本不具备完备应对的身心素质。再者,学生仍应以学业为重,过早介入金融市场并无必要。
而在当下的现实境况,对于有些人来说,读书就是为了有一个较好的就业,为了将来有一较好的生存方式。那么,对于个别有投资理财天赋的中学生,更早地积攒未来的生存资本,并无不妥。可是,即便有少数学生炒股投资成功的案例,那也是个别现象,根本不应该过分夸大其影响。尽管炒股对中学生有过程性的锻炼以及对理财能力的培养,不等于就可以提倡中学生炒股。学生们应该认识到,让自己活出价值的途径有很多,应在这个阶段努力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
为此,学校、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应对中学生炒股给予积极引导,避免学生产生思想混乱。&
(张绪才)&
(责任编辑:杨帆)
分享文章到:
陕西省委宣传部
陕西省委网信办
陕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29-
商务合作:029-
本网站由陕西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陕西日报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我现在炒股已经赚了一千块了
——南京小学生用压岁钱炒股
据现代快报消息:
小学生炒股
  “怎么样,你的基金涨了吗?”昨天14:10,下午第一节课下课,南京力学小学四(4)班的三个小伙伴头碰头热烈地讨论着。“我已经赚了1300多块了!”四(2)班的女生小妍走过来,得意地告诉大家自己作为“小基民”的收获。
  “我买的股票涨得才多呢,刚买一天,就涨了两块钱!”四(4)班的小悦不服气地说。
拿着压岁钱入市 谈起“股经”头头是道
  女生小悦、孔靓婧和男生小瑞都是四(4)班的小朋友,他们长着圆圆的脸,笑起来非常可爱。可别小看他们,这三个小伙伴就是班里八个炒股票和基金的小朋友中的活跃分子。
  “告诉你噢,阿姨,我们都是拿压岁钱炒股票的!”“你那哪是炒股票啊?你是炒基金。”男生小瑞说,“我有10000块钱存款,都是妈妈帮我存起来的。你知道吗,等我长大了,我要拿赚的钱上大学呢!”旁边孔靓婧接下话头:“你炒来炒去的,手续费高,不在行的。”小悦说,她和孔靓婧可都是既炒股票又炒基金呢!
股民小悦:股市大跌,我急死了!
  说到当初是怎么“扎”进了股市,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小悦掰着胖乎乎的手指头给记者算起了账:今年我拿了2000块压岁钱,存款总额达到5000元。这么多钱怎么办?
  巧的是,聪明的小悦看到妈妈正好在炒股票,就想请妈妈帮帮忙,也来教教她。“我过年后就花两万块买了基金,结果2月27日沪指狂跌260多点,我放学回来,妈妈告诉我的时候急死了!”小悦眉头紧皱,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天。
  股市的开盘时间正好是小朋友上课的时间,要想在开盘期间自己进行买卖根本不可能,小悦只有干着急。看到女儿着急,妈妈倒不着急了。“基金是长期的,相较于股票,基金的风险比较小。”妈妈这样告诉小悦。
  “妈妈讲得对,我现在已经赚了一千块了。”小悦说,买基金还真是长了不少见识,现在她对数字也很敏感,算起自己的钱来飞快的。“股票我也买了,不买多,风险大呀。我就买了2000块钱,没想到第二天一股涨了两块钱。”经历了股指狂跌,小悦现在的风险意识很强,买股票坚决不肯多投钱,怕损失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好不容易攒下的压岁钱。
股民孔靓婧:周末我都上网算算涨跌
  “我的存款是7000元,现在我拿了5000元在炒基金丰和呢!”孔靓婧说。拿着计算器算了半天,发现自己已经赚了300块,这还没到一个月的时间。“知道吗?我妈让我看着股票天方药业呢,我看呀,这只股票暂时不要抛!”“哇!你怎么看出来的呀?”小伙伴一问,孔靓婧来了劲,“每到周六周日,我都要上网看看的,算一算涨跌呀!我妈让我向她汇报。”
  自从炒上了股,每周六周日上网时,孔靓婧总要在电脑边摆上纸笔还有计算器,那是在算自己的股票变化情况。“我们班炒股的小朋友数学都是中上等的,现在我经常算,感觉做题时都比以前细心了,答案也准确。”小婧说,以前做计算题感觉有点枯燥,觉得没什么可算的。现在算的是自己的钱,加减乘除都能练习练习,有时候还要接触到小数,数位如果太多,搞不清,就请教爸妈。
基民小妍:我暂时不抛 留着以后上学用
  “我是日买的开放式基金交银精选,买了5000元,现在市值6300元。净收益1300元,收益率超过20%。买基金是免税的,而存在银行的利息大约是2.5%,还要交利息税,5000元一年放在银行只能得100元左右。”四(2)班的小妍一口气报出了自己的炒基金过程。
  她说,以前也不知道基金是怎么回事,拿到压岁钱就是存起来,要么交交学费,买买杂志,可这钱越来越多了,放在那里也不知干什么。是爸爸建议她买基金的,算起来至今她已经炒了三个月,在“小基民”里是老资格。“我暂时不抛,这是存了以后上学用的。”尽管如此,小妍还是向爸爸请教了在网上买卖基金的方法。
小股民背后有家长“撑腰”
  “今年过年,女儿又拿了不少压岁钱。她有这么多钱了,我就想慢慢给她灌输点理财意识,让她把自己的钱管理好。”孔靓婧的妈妈崔女士一直为女儿的压岁钱感到犯愁:开个存折,女儿拿着也没用,倒不如用投资的方式培养一下她的理财能力。“她是用我的账户在炒基金的,只放了2000元进去,现在大概赚了100多块钱。”崔女士把女儿的投资收益向记者交了底。可孔靓婧并不知道妈妈为她做的实际投入,她还以为投进了5000元,自己用计算器算出了300元的收益。她算得倒也非常准确。
  记者了解到,“小股民”“小基民”们其实都是在父母的账户里炒股、炒基金,过程中父母会和孩子商量,告诉他们一些理财知识。
  “我就是要告诉她股市有风险。基金丰和我在1.01元时买进了一些,后来跌到过7毛钱,我就用这个事例告诉女儿,高收益也伴随着高风险。还有我被套了几年的天方药业,因为一直没抛,现在终于涨上去了。”崔女士喜欢和女儿聊些理财的话题。遇到波动大的时候,女儿还会跟妈妈讨论讨论。
  崔女士说,女儿的基金怎么操作,她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女儿每周六、周日会在电脑上看看股市,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她不会反对。崔女士认为,只让孩子一味读书,可能会压抑孩子的发展,现在就应该让孩子培养多种生存能力。快报记者 黄艳
小学生炒股到底该不该
  “我爸就反对我和我妈炒股。”小瑞说,爸爸以前炒过股,现在不炒了,他认为风险太大。
  也有不少家长对小学生炒股感到不能接受。“小孩子金钱意识太重,整天想着赚钱不是好事,如果哪天涨了、跌了,说不定上课都要走神。”一位家长非常担心炒股也会像打游戏一样让孩子上瘾———毕竟股市的莫测变化可能会对小孩有很大的吸引力。
  “我个人觉得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些孩子不是抛开学业到股市里去炒,而是通过家长参与股票、基金的运作,可以让学生对证券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只要学生不过分在意涨跌,就没必要过分担心。”学生心理教育名师、南京市中华中学德育处主任陶德华说,用压岁钱来学习经济知识,比乱花要好得多。这样有助于孩子培养经济意识,适应市场经济。可以说,这样的知识只能在生活中学习,课本上学不到,不过家长要特别注意,不能让孩子过分在意金钱的得失。
  力学小学副校长华萍说,今年开学时搞压岁钱使用调查,才发现竟有一些孩子在炒股票炒基金。在向家长了解了具体情况后,学校表示尊重他们的选择。毕竟,小学生作为小公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融入社会,学习现代理财知识也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但校方也提醒家长,要注意不能因为炒股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孩子是以了解理财知识为主,不能整天心系股市。
(责任编辑 郝琦)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本文被浏览次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第三方登录
大学生炒股到底该不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伴随着这一波牛市行情,大学生炒股现象受到关注。日前,《新华每日电讯》针对大学生炒股现象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1%的人正在炒股,其中26%的学生炒股投入了5万元以上,另外还有些高中生也正在利用手机上的模拟炒股APP,进入股市摸爬滚打。 大学生炒股现象在冰城普遍吗?高校管理者对于学生炒股持什么态度?大学生炒股有哪些利弊?该如何引导?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股市那么热 我也去炒炒 如今,查看每天的股市行情和证券新闻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必修课。哈商大经贸学院大三学生小孙炒股一年多了,最近股市行情好,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已经赚了4000多元”。对于炒股,小孙很坦然:“我只是把炒股票当成一种学习的过程,让自己多了解点金融知识,并不是想要赚多少钱。” 跟小孙一样,在哈工程大学学习电子工程的小杨,也很早就开始关注股票了,最近半年时间才开始“试水”。小杨深知股票市场的风险,因此没敢投入太多,只向父母要了2万元钱“试试看”。小杨告诉记者,他们同学中炒股的不太多,目前没听说哪个女生炒股,但男生有一些。听说有一位师兄,炒股赚了20多万元,我们大家都羡慕极了。 哈师大体育学院大二男生小冲对炒股有些失望。他的父母都炒股,上大学后,小冲也想试着炒股,用赚来的钱交学费,还可以多些零花钱。在他的软磨硬泡下,爸爸给了他3万元本钱,可是由于不懂行情,小冲的股票一赔再赔,现在只剩下7000多元。 刚步入大学一年学习金融专业的小磊认为,炒股是为赚钱,但也是一种学习,在炒股中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了解到国内外经济信息,为将来从事金融行业打下基础。
影响学业应该收敛 对于大学生炒股,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付老师说,最近几年,炒股的学生确实大有人在,并且越来越多。他们多数不太愿意让同学和老师知道,只是偷偷地炒,也有一些高调的学生,会向同学们炫耀炒股赚了多少钱。 哈尔滨工业大学哲学系巩老师说,一些大学生因为炒股作息都混乱了,有的大学生上课用手机看盘,或者捧着笔记本电脑看行情,完全不听课。我时常跟他们说,炒股是一种投机的行为,不适合在校学生,但还是有很多人偷偷炒股。 采访中,多数高校教师和辅导员表示对于学生炒股不支持。大多数大学生自己不赚钱,炒股用的也都是父母的钱。当大家都拼命炒股时,必然透支大量精力,从而耽误了学业。炒股既不是真正的投资行为,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学习,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回归理性投资之路。 理财顾问徐庆说,当前我国的股市仍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监管机制还需不断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近段时间股市很“牛”,但即便是某些老股民,操作也非常谨慎。作为大学生,缺少投资知识和经验,拿着父母血汗钱炒股风险太大。
无论赔赚都是收获 对于大学生炒股,也有家长和社会人士表示支持。从事保险行业的刘硕说,大学生作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与其他人炒股没有多少区别,尤其对于学习经济、金融、投资等专业的学生而言,炒股是一种历练和实战,或许还能趁目前这一波牛市行情,赚到学费或者创业资金。 市民老宋非常支持儿子炒股,他说,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源,应该让孩子们接触社会,现在的教育都强调课堂与社会的融合,不管赔了还是赚了,对学生们来说都是一种收获,他们积累了经验,丰富了阅历。 曾在美国留学、工作的邵先生说,国外大学生也炒股,但比很多中国大学生要理性很多。比如,美国大学生进入股市比较常见,但不会整天泡在股市,而是通过买基金等方式来学习理财。更重要的是,美国大学生都是利用自己假期打工所赚的钱炒股,这样就更有风险意识。 哈尔滨金融专科学校的马老师说,大学生炒股,不一定是坏事,反而是个让学生了解社会或了解国内金融市场的一件好事。大学教育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一些大学期间主修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更要在课余时间多进行一些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
尝试从模拟开始 对于大学生炒股风潮,投资理财顾问景博建议,学校、社会、家长应该通过科学的引导和教育,去纠正其中的不良之风,而模拟炒股方式则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4月13日,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举办了一次江苏省大学生模拟股市大赛,在经过34个交易日的“股市大战”后,战果揭晓:来自全省20多所高校的2000多名参赛学生中,收益率最高的平均每个交易日“赚”2万多,而“亏损”最严重的赔了总资金的1/4还多。活动中,一家证券公司为大赛提供了交易平台,每位参赛选手事先从组委会获得100万元虚拟起始资金。 据了解,现在有很多网站都提供模拟炒股软件,有些高校也会定期举办大学生模拟炒股活动,在校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投资实践活动。景博说,不提倡没有接触过股票的大学生利用真金白银炒股,在校期间还是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来掌握知识和本领,不要因为炒股而荒废学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该不该上补习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