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亦儒身高在圈外是在银行当经理吗?

  这是一场一个月内,二级市场上逾170亿元资金的博弈游戏。  最终安邦保险劲揽17.16%民生银行股份,成为民生银行优势明显的第一大股东。“安邦系”身后, “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等资本巨鳄,所持股份大多未超过5%。  作为中国最大民企、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素以股权分散,股东背景深邃,董事势力犬牙交错而闻名。此番第一大股东易主,藏龙卧虎又向来波谲云诡的民生银行董事会,必将掀起新一轮资本博弈的暴风骤雨。  
楼主发言:24次 发图:
  轮番登场的,无不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真正的“大玩主”。  圈里圈外,两派三系  追根溯源,民生银行实源于【泰山会】与【工商联】两派势力。  1993年,有感民企贷款之难,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在泰山会首次座谈上提议成立一家主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银行。随后一番牵线搭桥,德高望重的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主导了民生银行筹建工作。在筹备委员会中,工商联成员占4股,泰山会成员占8股。  筹建之路多坎坷。此后3年,泰山会成员【史玉柱】深陷巨人大厦危机而退出。工商联在政府支持下则日趋强势,【经叔平】不但占据民生银行董事长之位,更要求工商联自身支配30%表决权。忌惮于此,泰山会最终只余2家参股:【卢志强】与杭州通普电器公司。  由此工商联企业成员竞相涌入。当时尚未进入泰山会的【冯仑】,凭借万通大厦卖楼款凑够股本;濒临人生转角的【牟其中】,欲以一块无中生有的满洲里地皮入股,但因无人肯信入股失败;还有刚成为政协委员、荣膺四川首富的【刘永好】……他们中的幸运儿构成1996年民生银行初创59家股东的主干。  在那个“民有、国营、党管”的初创年代,工商联是民生银行董事会中一个特殊的存在——没有出资却享有30%最大话语权,远超第一大股东广州益通集团公司持股的比例6.54%。当时,【刘永好】仅列第13大股东,但因其“本分”而被工商联、统战部推举为民生银行副董事长。这虽然遭致不少非议,但在【经叔平】力保下各股东只能默认这个圈子特有的规则。  1999年,民生银行筹备上市,零股本的工商联将丧失表决权。如何延续影响力成为【经叔平】当务之急,他的选择实际上就是扶持“代理人”。  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末期,民生银行借由清理不良资产,通过法院强制拍卖股东股权进而回收股东贷款。颇为蹊跷的是,本不是股东的东方集团【张宏伟】屡屡抢占先机,成为股份接盘者,一举持股9.42%,成为第二大股东。  在圈里,【张宏伟】素以低调著称,公开露面寥寥,但他与经老熟络却是人所共知。正是经老力推,张才被推举为工商联副主席、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在那场讳莫如深的股权兼并战中,经老的另一左膀右臂【刘永好】成为“明面上”的最大赢家。借由协议受让,【刘永好】精准地将股本扩大至9.9997%,与当时董事会规定的10%持股限制仅差之毫厘,成为第一大股东。加上刘氏家族其他持股,“希望系”持股逾17%。  谁料到【卢志强】来了一招暗度陈仓。泛海集团虽然只抢到4000万股,与东方集团并列第二大股东,但却至少有1.1亿股被转到中色建设、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两家与“泛海系”行为一致方名下,总共持股一度超过20%,俨然成为真正的话事人。  不过,当时【卢志强】业已位列工商联常委。在经老斡旋下,横卧于民生银行董事会中的“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三大系基本能够顾全大局。  闪转腾挪,股东暗战  【泰山会】与【工商联】的博弈,三大系之间的争夺,表面上是股权的此消彼长,实则却暗含两层战略意义。短期来看,民生银行就是一只肥硕的“现金奶牛”;长期而言,民生银行实质上就是一个攫取中国金融资源、产业资源的井口。  这其中最成功的金融“玩家”当属【卢志强】。客观来讲,如非是他,民生银行如今只能被称为是一间银行,而非“民生系”。  2002年3月,证券业向民企放开,地处郑州的黄河证券趁势启动增资扩股。位列民生银行股东之列的【卢志强】与【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携手,分别出资2.4亿元、1.2亿元成为黄河证券第一、第五大股东。正是由于这层关系,几个月后黄河证券被刻意更名为民生证券,并从郑州搬迁至北京,与民生银行成了邻居。  据说这里还另有隐情。据传“泛海系”曾要求黄河证券保证让银行贷给“泛海系”旗下【光彩事业集团】2.4亿元等额贷款。也就是说,【卢志强】以2.4亿元贷款的利息就换来民生证劵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凭借高超手段,【卢志强】后来接连染指民生保险经纪(2002)、民生信托(2003)、民生典当(2003)、民生期货(2008)、民生财富投资(2014)……其手法可概括为:携手盟友协同作战,参股金融企业,获取一张张宝贵的金融牌照,并力求对金融企业绝对控制;之后通过股权质押、关联贷款获取数倍融资;等到股份解禁后再高位套现,反哺旗下地产、能源等业务。  而要维持如此庞大的“民生系”,【卢志强】一直不吝于从民生银行攫取现金,如质押股份融资,也包括获得颇受争议的关联贷款。当然,民生银行股东尽是中国最具实力与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单纯就从业务角度来说,不把钱贷给他们又该贷给谁呢?  但总有人不肯“湿脚”。【刘永好】素以“本分”著称,“希望系”也甚少卷入关联贷款。正因为如此,【刘永好】总是倾向于清理关联贷款。  一场暗战一触即发。
  日,民生银行举行董事换届选举,能够弹压各方诸侯的经老因病缺席。  谁能想到,在众目睽睽之下,第一大股东【刘永好】竟然会在董事选举中直接落选,【卢志强】则高票当选,更顶替【刘永好】副董事长的位置。据说,【刘永好】非常气愤,要求重新投票,但无人理睬,只得忿然离场。  ——“湿脚”的联合起来把“老实人”踢出局了?就在那次董事换届不久,民生银行便被曝光关联贷款高达42亿元,刚刚谋得大位的“泛海系”独占其中近80%,占民生银行净资本的19.57%——远超银监会规定的10%红线。此后民生银行开始漫长的关联贷款清退工作,【卢志强】操作渐转低调。  之后次贷危机爆发,【卢志强】接连抛售民生银行股份套现,以稳健著称的【刘永】好却借助民生银行定向增发增持大量股份,力量一升一降。2009年3月,【刘永好】重返民生银行董事会,再度成为副董事长。  【卢志强】在民生系稍微遇挫后,改而发力投资实业,反而抄底成功。比如借助【泰山会】“长老”【柳传志】重返联想集团的契机,从中科院手中拿下29%联想控股股份;2011年以后,“泛海系”又搭上【柳传志】的好友、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拿下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诸多“巨无霸”项目。通过这种PE式投资,【卢志强】悄然间构筑了庞大的实业帝国。  日,万达集团港交所上市。敲钟后,【王健林】在致辞中特别感谢了两个人,一个是前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另一个就是万达股东【卢志强】。
  产业纵横,诸侯众筹  董事会里有一群“难搞”的董事,民生银行的水自然深不可测。早年,民生银行更有“民不聊生银行”的绰号,暗示其内部分歧众多,不一而足。  能够摆平诸位的,可能只有【经叔平】在世时钦定的接班人【董文标】。几个绝妙的设计便能显示出【董文标】的睿智。比如,他在民生银行内部创新了议事机制,将董事会会议分为决策性会议与非决策性会议。  这样,董事们的争议就能被最大限度地限制在非决策性会议中。如果实在是争吵不休,【董文标】便会利用股权分散性质,发挥强势董事长的作用。  不过,“利字当头”或许才是摆平股东的最大利器。2013年8月,在外界惊诧中,【刘永好】、【张宏伟】、【卢志强】三个“各怀心事”的民生银行董事长竟然携起手来成立民生电商。这只是一家截至目前依然“雷声大、雨点小”的公司,可背后却垫着民生银行奉上的20.1亿元授信。  不管怎么说,【董文标】还是把蕴藏在民生银行中的产业资源搞“活”了。凭借其独创的“一圈一链”模式,民生银行构筑了建立在同类型商户或小企业集中的商圈上的产业链小微金融。  比如在泉州,民生银行已经介入到石材供应企业与终端客户的交易撮合,通过开具商业汇票、提供交易对手信用记录等方式助推石材企业扩大业务。【董文标】甚至曾经亲自出马,撮合万达【王健林】与某石材客户签署供货合同。
  ——民生银行客户群俨然就是【董文标】的“朋友圈”。  看到“朋友圈”价值的人包括【史玉柱】。他惊呼这是“银行2.0”的到来,通过排他性协议民生银行甚至可以垄断一个个产业、商圈……从2011年3月起,【史玉柱】大举增持民生银行股份,进而成为第四大股东。  2012年9月,瑞信、摩根士丹利等竞相做空内地银行股,民生银行股价一路狂泻。但【史玉柱】竟然全然不顾依旧闷头扫货,而且边买边在微博上炫耀,更扬言“三年内不减持”。  一句“三年内不减持”的微博,被疯狂转发。虽然在律师建议下【史玉柱】删除了这条微博,但其影响力依然盖过诸多投行唱空势头,民生银行等银行股价格扭头便涨,到2013年初已给【史玉柱】带来60多亿元浮盈!  一时间,股市上竟流行起跟着【史玉柱】买银行股的浪头。然而【史玉柱】却说,他只跟着【董文标】混:“老板,你什么时候退休,能否提前告诉我,我要提前减持股票。”  2013年5月,【董文标】萌生一个新的“玩法”,他试图集结100家大型民企,众筹100~500亿元,通过资本运作整合钢铁、光伏、船舶等产能过剩产业。而这家新公司,被冠之“中国民生投资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名,属于“民生系”的又一大力作。  这让许多人看不懂,“过剩论”已然甚嚣尘上,还能够抄底成功?但据说【董文标】早已摸清产业真实状况。以钢铁行业为例,民生银行冶金金融事业部预计中国钢铁消费峰值将达到9.5亿吨/年,尚有4~5亿吨产能空间,想象空间巨大。  2014年8月,【董文标】结束民生银行任期,转而成为新成立中民投董事长。巨人集团、泛海建设、亿达控股、苏宁电器、红豆股份、宗申集团、科创控股、东岳集团等大型实业集团竞相入股——【董文标】号召力可见一斑。何况中民投甫一成立,其股东广州本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便质押其价值3亿元、占比0.6%的股份,从民生银行香港分行换取到9.3亿元的贷款。  但是,【董文标】只带大股东及其朋友们“玩耍”,民生银行的小股东们难免心里不是滋味。
  安邦入主,银保联合  事实上,【董文标】的最终目标,可能是率中民投控股民生银行,构建一个“金融+产业”的庞大帝国。  这一美好愿望却将遇到一个强劲对手。自2013年11月“神秘人”【吴小晖】担任安邦保险董事长兼总经理后,安邦强势出击招商银行、金地集团、金融街等A股,所持市值超过1000亿元。在谋求招行董事席位未果后,安邦转而强攻民生银行,一举拿到超过17%股份;日,安邦提名【姚大峰】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进击,众股东却竞相欢迎安邦入主,【刘永好】更减持套现20亿元——并非“抵抗”而更像“迎合”。  事实上,安邦在某种程度上“接济”了民生银行。自【董文标】出走、中民投筹建以来,民生银行引以为豪的小微业务便深陷管理危机,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信贷员虚构“假商圈”的骗贷行为。  同时,宏观经济下滑使得中小企业蒙受重压,直接连累了民生银行部分部门的不良贷款率。一切迹象表明,民生银行遇到了增长瓶颈。然而,安邦入主后,通过银保互联,安邦可以快速依靠银保渠道销售部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获得保费;反过来,巨量的保险资金也将为民生银行负债端提供充足的弹药,缓解存款获取压力。  早在2011年,安邦便通过控股成都农商行,拿到银行牌照;2014年收购世纪证券,拿到券商牌照;又有消息称,安邦正欲收购天津信托,拿到信托牌照——显而易见,民生银行将成为“安邦系”全金融牌照体系下的重要一角。  对这套全新的“玩法”,【史玉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微博中这样写道:  “安邦控股民生,我觉得挺好。有大股东照料,民生未来说不定更有戏。安邦【吴小晖】好赖也是我同班同学,如果将来把民生股票搞跌了,我去踢他PP。”  须知,【史玉柱】2011年以来增持民生银行股份的浮盈还没兑现呢!
    ———参考资料《商界》
  @阿康的博客
13:05:38    ———参考资料《商界》  -----------------------------  为啥发在贴区?尽是文字
  资本与权力的勾结无处不在,也真是醉了……
  @我喜欢刺绣
15:20:56  定  -----------------------------  腚=瞪。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KJ银行客户经理薪酬激励方案研究,薪酬激励,员工薪酬激励,薪酬激励制度,薪酬激励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KJ银行客户经理薪酬激励方案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请问一下中国人寿的银行大堂经理怎么样?我去面试了这个职位,是在银行工作,人寿公司说是跟他们公司签合同_百度知道
请问一下中国人寿的银行大堂经理怎么样?我去面试了这个职位,是在银行工作,人寿公司说是跟他们公司签合同
不知道?一般来说工资会是多少呢,合同是跟人寿公司签,大家回答得详细一点哦,急求回答,前三个月是底薪1000+提成?看到网上很多以前的提问都说说这个在银行卖保险都是忽悠人的。请问下这个工作前景怎么样说是满3个月后签合同。谢谢啦
提问者采纳
现在保监会已经明文规定不允许保险公司在银行驻点销售保险的。况且合同不是劳动合同是代理合同,还有是个人素质不高一心只想赚钱所造成的。保险公司员工卖保险忽悠人目前这个工作很困难!,一个是现在的保险公司急功近利。由于我是相关从业人员,就匿名回复了
但是那个面试人员说签合同的话是跟人寿公司签,不是代理的啊。我就是不知道在银行推销保险的话,是不是银行工作人员推销出去的保险我也能拿到一部分提成还是只能自己推销出去的拿分红。现在银行保险很难推销了吗?那这样的话不是拿不到什么提成了?
只要是你负责的网点卖出去的保险,你都有绩效可以拿取。说白了要是网点柜员能帮你卖保险这是最好的。但是现在的普遍情况是柜员都不是很愿意卖。合同这个问题我给你讲的绝对是代理合同,不可能是劳动合同!
额额,感觉找个工作好难啊。纠结。那请问下代理合同怎么了?比劳动合同差在哪里啊?
没有5险1金的。不过这个工作要是干好了,收入还是不错的。还有就是看你喜欢这个工作不了,要是不喜欢,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就痛苦了。同样的收入,比其他工作要轻松很多的哦!
额,我就感觉我做不来这种忽悠人的事,所以提出肯定上不来啊。唉。谢谢你啦。
谁说这个工作一定就要忽悠人啊!我干了这么些年了,很多客户都成了朋友了,切忌不要为了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而坑客户,这样才能做长久的!
提问者评价
你也是做银行保险销售吗?代理合同不会很没有保障吗?没有分了,你能不能私下联系我,再跟我说说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银行大堂经理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就是保险公司的员工,在银行办公而已。银行保险现在可不好卖了,都是忽悠人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国内80%银行员工或下岗 银行真成了弱势群体? _ 财经频道 _ 东方财富网()
||||||||||||||||||||||
国内80%银行员工或下岗 银行真成了弱势群体?
【国内80%银行员工或下岗 银行真成了弱势群体?】据新华网统计,今年(2015)以来,先后至少有37位传统银行的高管离职,涉及的岗位有董事、行长、副行长、风险总监等,有的则是分支行行长,而一线员工的离职更是数不胜数。这一波汹涌的离职潮被媒体评论为“银行业历史上首次主动离职潮”。(中国经营报)
  多年来,业因员工福利优厚、社会地位高被认为是就业的“铁饭碗”。然而,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监管规范增强、同业跨业竞争加剧,银行业“躺着赚钱”的时代落幕,一线员工正“排着队”离职,这也成了银行业普遍遭遇的新问题。  银行业现“主动离职潮”
  事实上,传统银行业正在悄然发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动。据新华网统计,今年(2015)以来,先后至少有37位传统银行的高管离职,涉及的岗位有董事、行长、副行长、风险总监等,有的则是分支行行长,而一线员工的离职更是数不胜数。这一波汹涌的离职潮被媒体评论为“银行业历史上首次主动离职潮”。  银行成“弱势群体”?  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行长张建国曾笑称“银行是弱势群体”。当时的发言引起现场哄堂大笑,但现在看来似乎越来越真实。近日中国央行颁布了一则通知,允许银行远程开户,这是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将使得传统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将使得80%的银行员工面临下岗的命运。  传统银行过去的优势一直是在负债端,也就是遍布全国各地的营业部。其它新成立的金融机构或者外资银行,由于价格的高涨而无法到处去铺设网点。这也是外资银行无法与中资银行竞争的原因。然而远程技术的运用,将使得传统银行的优势变成劣势,大量的营业网点将形同虚设,反而承受高额的成本。值得一提的是,银行员工80%分布在各个网点。也就是说,未来远程开户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得80%的银行员工面临下岗。  “铁饭碗”时代已过时  虽然传统国有银行发展趋势稳定,但多年来用人制度过为腐朽,早已跟不上时代步伐。首先是管理层人员来源渠道单一,行政化色彩过于浓重,创造力和整体活力不足,无法做出有价值的引导和改革;其次是国有商业银行普遍缺乏竞争性的考核文化,虽然工资稳定,福利待遇优越,但激励约束机制并不健全,大家做多做少都一样,“大锅饭”现象太明显。因此,企业竞争力自然越来越低,无法留住有能力的人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银行员工往“圈外”跳  据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因传统金融机构系统内调动外,经营环境今非昔比,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崛起,降薪令,金融反腐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加剧了这一流动速度。与此前换届期间银行高管变动相比,今年的银行高管离职打破了银行“圈内”循环的惯例,越来越多的人跳往“圈外”。其中,互联网金融 、地方交易所、民营银行等新兴金融业态均成为银行高管离职后的热门去处。  新兴行业展现巨大吸引力  银行业出现大规模“离职潮”的原因,一方面是受下行、金融自由化推进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贷款上升压力持续增大,银行业的黄金时代渐行渐远。转型在即、风险加大、薪酬缩减带来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心生离意。  而另一方面,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 、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创新浪潮正推动着互联网金融新势力的快速崛起。在监管政策和各路资本的推动下,这个新兴行业所展现出的巨大前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国内银行的日子不好过,放眼国际,多家全球大银行也在“水深火热”之中。2015年以来,有多家国际大银行相继裁员。3月,富国银行宣布将裁员1000人;5月,摩根大通宣布明年裁员5000人,将更多依赖技术;6月,汇丰银行宣布全球重整计划,裁员五万; 7月,美国银行宣布二季度裁员近3000人,巴克莱宣布将裁员3万人降成本。过去五年间,华尔街六大银行裁员已达8万人。  但是,裁员还远未结束。近日,花旗银行将从2016年1月开始裁员至少2000人。据统计,今年伊始至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全球银行业总计划裁员数,超过15万人。此外,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法国等10家世界知名银行宣布裁员计划。  德意志银行全球裁员1.5万人  今年10月27日,德意志银行声称将削减9000个全职岗位,取消10个国家的业务。此外大约6000个外包职位也将被撤销。这意味着该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5万人。德意志银行将会撤离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乌拉圭、秘鲁、丹麦、芬兰、挪威、马耳他和新西兰10国市场,并打算转让邮政银行零售业务。早些时候,德意志银行发布报告,显示三季度净亏损60亿欧元,略好于之前的警告。德银集团已经宣布,三季度税后亏损预期达到62亿欧元,原因是投资银行和邮政银行零售行资产减值。  渣打银行裁员15000人  据路透社11月3日报道,英国渣打银行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裁撤全球17%的雇员约15000人,通过出售新的股份来筹集约51亿美元资金。渣打银行预计,到2018年裁员15000人将节省29亿美元的成本支出,出售和重组超过三分之一的贷款,约合1000亿美元。  渣打银行被迫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主要原因是收入和利润的连续下滑。报告显示,渣打银行第三季度运营损失高达1.39亿美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这是连续第5个季度营业收入下降。  另一个原因是渣打面临的违规指控、高额罚金以及不断提升的监管要求。渣打银行被美国以违反法律与伊朗发生交易为由处以6.67亿美元的罚金,与此同时渣打仍然面临英国金融监管委员会的公开调查。  第三个原因是亚洲经济疲软,渣打超过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亚洲市场,亚洲主要经济体疲软导致渣打经营业绩不佳,被迫做出上述调整。渣打银行首席执行官Bill Winters称,此次调整是一个激进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行动,旨在重振渣打银行、恢复盈利能力。  巴克莱:科技力量“不可阻挡”  今年11月24日,巴克莱前首席执行官詹金斯表示,全球银行业者未来10年将裁减半数员工和分支机构,以在科技带来的全面变革中求生存。照此计算,巴克莱将会在全球裁员人,并在英国关闭280-700家分支机构。  詹金斯今年曾在题为“金融服务优步(Uber)时代的来临”的演讲中,他认为科技是“不可阻挡的力量”,可以改善客户服务、风险管理和效率,并会有新的银行成为知名银行。他说,投向新的初创企业及金融技术企业的资金金额显示,行业距离导致“真正的颠覆”不远。他指出,银行业者在留住和吸引最优秀的技术人才方面也面临挑战,这种员工倾向于在硅谷和其他行业就职。  大摩固定收益部门猛砍25%  摩根士丹利正式宣布裁员1200人,其中固定收益部门裁员人数为470人,该规模相当于该行全球固定收益部门员工人数的25%。裁员覆盖高级执行董事到初级分析师。另外700余个职位则是和固收相关的后勤支持。上述裁员将令摩根士丹利一次性支出1.5亿美元的裁员补偿费。  此外,据路透,摩根士丹利正在全球范围内关闭基础金属交易,这可能是更大范围裁员计划的部分内容,但交易还没有收到影响。此番裁员将涉及全球1200名员工,包括470名固定收益和大宗商品交易业务部门的前台员工。裁员人数相当于摩根士丹利固定收益部门全球员工人数25%。
(责任编辑:DF078)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值班热线:021-5
东方财富产品下载专区
网友点击排行
&&&&&|&&&&|&&&
人民币中间价八连跌、即期汇率贬值至5年新低[]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辰亦儒肌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