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产阶级产

什么才是中国的中产阶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什么才是中国的中产阶级
专​家​和​实​际​过​来​人​的​经​验​,​为​你​的​职​业​规​划​和​成​长​方​向​指​点​迷​津​!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Copyright(C) since 1998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什么是中产阶级条款
在&篮球先锋报&八月十五日的第八版有具体报道和说明!你可以直接登陆
就可以看到!
全名Mid-Levelexcep-
  tion。它允许球队给任何一个球员一份等同于每年的NBA平均工资的合约,甚至在超过了工资帽的情况下。这个平均工资是这样计算的:将前一赛季总工资额除以375(30支球队乘以平均每队12.5名球员),得到的数值再乘以108%,得到的就是该赛季的平均工资。2005-06赛季的中产阶级条款为500万美元。
  中产阶级条款是1999年那次停摆后劳资协议的产物。当时,许多球队的工资总额都超过了工资帽,导致球队没有薪金空间运作球员转会交易,妨碍了联盟内球员的正常流动。于是,球队希望获得工资帽之上转会特例的呼声日高,中产阶级条款也就应运而生。
  话虽如此,但如果总工资过低,球队也可能会失去此特例。劳资协议规定:如果一个球队的工资总额加上所有特例还在工资帽之下的时候,它就会失去了这些特例
哦,是这样啊
分析的好专业,一看就是摘的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为什么美国电影里,美国人开的车都很一般?
很感谢各位的认真回答,虽然有些回答不敢苟同,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一同学是去美国上大学,跟我们说他买了辆x6只要8万美刀,全新。然后我就惊呆了,美帝人均收入有个5万美金左右,汽车这么便宜,应该大多数人都买豪车呀?而我看的美国电影,美剧里面,开的车大多数在国内也就是普通家庭开的车。。。。。。。至于有些答案说 “美国人眼中的车就跟中国人眼中的自行车一样,是个代步工具,你会买很贵的自行车吗?”这我就最不能理解了,我要是穷我自然会买便宜的自行车,我如果有钱我肯定买好的自行车啊,性能好啊,同样,贵的车性能肯定相对好啊。。。。。同时我又有了个疑问,美帝人民的钱都花哪去了?
——————————————
第一次在知乎上提问就有这么多人回答,真是受宠若惊。再次感谢各位无偿的分享,让我对美帝有了更新的认识。
按投票排序
414 个回答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首先,美国的中产以上阶层,指的是美国前50%的水平,差不多就是美国的中间阶层,按11年的收入水平是家庭税后年收入5.5万美元以上)(数据来源和阶层定义见)。但中国构成豪华车消费主力的按照收入水平划分的城市中产以上阶层(家庭税后年收入20万人民币以上),按人口比例绝对是中国的上层(前5-6%,别忘了包含农村,计算见文章末尾) ,他们和美国中产阶层的收入差别是远小于中美整体的收入差别的。(实际上按13年汇率计算,5.5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4万,而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人民币相对美元的购买力比实际汇率高70%,所以5.5万美元的综合购买力正好相当于20万人民币。)中国真正的中间阶层买什么车呢?中国真正的中间阶层不买车。他们的家庭年收入不过5万多人民币(计算同样见文末),虽然其实买得起像赛欧这样的车,但很多人并没有买。14年中国的汽车千人保有量刚刚超过100辆,也就是10个人才有1辆车,最普通的中国家庭显然是没有车的。即使在城市里,中间阶层也就是刚开始买车,大部分还没有车(论证见文章末尾)。少数有车家庭,买的也基本以紧凑型轿车为主,没有美国的中间阶层好。所以本身这个对比不是很对等。而且如
所说,美国的豪华品牌比例还是比中国高的。所以实际上消费取向的差距可能没有题主印象里那么大。但话又说回来,能不能说中国人并没有比美国人更爱购买豪华汽车呢?我粗略统计2013年美国豪华品牌总销量大概有180多万辆,中国大概有140多万辆,美国只是中国的1.3倍左右,不过中国豪车消费近年增长较快,而美国较慢,甚至08年以后有所下降,6年以内新的豪华车保有量差距可能只有2倍。而美国大概有1.6亿人能达到中产以上的生活水准,中国也就有8000万多,差距大概也是2倍。这说明两国中产以上阶层购买豪车的比例其实相近,考虑到中国中产阶层实际收入明显比美国低,高档车也更贵的情况,还是可以说中国的中产阶层更爱买豪车。(不过其实有国产,有加长的情况下,中国的豪车——起码小排量的那些,跟美国的价格差距也没有那么大,A4L在国内的起价含优惠大概24万多人民币,合39k美元,比美国A4含优惠起价34k美元只高15%,而虽然美国A4动力明显好,安全配置略高,但空间小,舒适性配置比国产a4l也略低,总体上是差不多的车)下面我试着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原因之一是美国中产阶级用钱的地方远比中国的中产阶层要多。要去健身房健身,要出国旅行,要雇人修剪草坪,要滑雪/去海滨/海岛度假,要陪孩子去主题乐园/博物馆/动物园,要买很多中国中产阶级不买的东西如自动洗碗机、健身器材、越野摩托等玩具,三个孩子每个都要花钱,日常基本消费涉及人工的又特别贵,整体上花钱也不那么精打细算,留给买车的钱就相对少了。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对于生活品质的认识比较丰富,买豪车要多花上万或几万美金,会大幅减少其他方面的消费,不划算。同样,中国大城市居民由于房价高,消费品种多,实际上留给车的预算也不多,而小城市爸妈给解决了房子的话,同样收入买豪车就比较多了还有一个重要区别是,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有三辆车的非常普遍,所以即使留给买车的总预算很高,留给每辆车的预算也未必那么高。另外,因为美国孩子多,还要拖房车、越野摩托、船等,还有些美国人身材较胖,家里的一两辆车可能还是大皮卡/大SUV/大MPV。这些车的价位在3-5万美金,完全可以买得到奥迪A4到奔驰E级这个级别的豪华品牌,但是美国家庭会优先买大车。美国人普遍确实没有中国人喜欢追求面子,车作为『彰显地位』的功能确实少很多。但我觉得不能简单的说美国人对汽车的认识就是『仅仅是个交通工具』,『能用就好』(日本人对于汽车的认识倒是更接近这个)。在美国大部分地方,人们每天有很长的时间都在汽车里度过(美国每辆车年平均行驶里程是13746英里,合22000公里,中国找不到官方数据,大概12000公里左右吧),买一辆更好的车,对生活品质是很重要的。因此,美国人显然也是在意汽车的驾乘品质的。美国compact(紧凑型,如本田思域,丰田卡罗拉)及以下的轿车的比例比中国低很多(质疑这个的请看,看中美卖得多的都是什么级别)。如果是买轿车,美国人更多的是购买中级轿车,其行驶品质和空间舒适性都更好。只不过,美国因为进入汽车社会时间长,接触不同汽车机会多,人们对于汽车品质的判断更贴近实际,盲目追求品牌的较少。如果一个美国人买车为了炫耀(跟中国人的追求面子还有点不同,追求面子可能是追求一种看起来高大上的感觉,提高自己的社会阶层形象,而炫耀则更多的是个性的张扬),他更可能会去购买一辆跑车。最后,美国的汽车市场的价格结构跟中国不同。美国的汽车市场的特点是,因为汽车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平价品牌的消费者也比较懂车而且购买选择非常务实,所有平价品牌的车型,像本田思域,丰田凯美瑞这些,利润都是很薄的。大的汽车集团在美国市场盈利都很依赖高级品牌(这也是为什么日系三强是在北美而不是亚洲首先推出其豪华品牌的重要原因)。所以美国高档品牌和平价品牌的产品定价重叠较少,比如奥迪A3在美国的售价是2万9千美金起,而大众帕萨特的起价是2万1千美金,前者比后者高了40%。而在中国,中级车的利润率实际上也很高,两个车型的起价是差不多的。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虽然豪华品牌相对中国并不贵,但相对于本国的平价品牌车型,就显得有些不划算了。这也是美国消费者更少购买豪华品牌的原因之一。总得来说,我觉得在差不多的收入和其他生活成本的条件下,美国人并没有比中国人在车上的投入少,毕竟美国也是车轮子上的国家!只不过美国人的汽车消费,更偏向于多车、大车、个性车,而不是名牌车。不过美国人这种消费观,也未必一定就理性务实,很多家庭未必一定需要第三辆车,也未必需要那些大皮卡大SUV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美国的上中产阶层和富人购车更务实,但工薪阶层贷款卖豪车,或者宁愿保养维修贵也要买二手豪车的,反而比中国多,只不过这些人更有可能是真喜欢车,而不是追求面子PS:美国的汽车消费显然也有地域区别,我住洛杉矶,每天santa monica大道上遇到豪车无数,保时捷都排不上号。但在旧金山湾区,有钱人买豪车的就少了很多。虽然湾区实际上比洛杉矶富得多。不过整体上来说,美国像旧金山这样不特别追求买豪车的地方比较多,像洛杉矶这样的地方比较少。我能想到的主要城市爱买豪车的除了洛杉矶就只有迈阿密。附:2013年美国汽车销量按型号前三十名,对美国人用车文化的朋友也可以看看这篇文章:P.S. 关于收入中位数的计算:国家统计局数字,2013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200元。2011年城镇户均人口2.87。假设户均人口规模不变,2013年城镇居民户均收入中位数69454元,而城镇化率%,也就是说城市家庭收入7万元以上的人口比例大概是全国的26.8%。农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是7907元,农村户均人口3.17,也就是家庭收入中位数2.5万元。根据中国目前基尼系数推算的收入分布规律,收入门槛每增长一倍,人口数量大概缩小至1/3,每增长40%,人口数量大概缩减为1/1.73(开平方根)。根据收入在7万元以上的大概占农村人口的10%,农村人口总比重是47.3%,也就是说农村家庭收入7万元以上的人口比例大概是全国的4.7%。所以家庭收入7万元,在全国大概可以排在前31.5%根据中国目前基尼系数推算的收入分布规律,在收入中位数以上,收入门槛每提高一倍,人口数量大概缩小至1/3,也就是说中国家庭收入14万元以上的人口大概占全国10.5%,28万元以上的人口大概占全国3.5%。20万元以上的人口比例介入两者之间,大概是6%。我从另一个角度做一个估计,13年中美两国基尼系数和收入分配曲线差不多,所以可以用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51900美元,来估算中国家庭收入中位数。美国人均gdp 53001美元,中国6959美元,美国13年户均人口2.6,中国10年户均人口3.02,依次计算中国的家庭收入中位数大概是6959美元/53001美元*51900美元/2.6*3.02=7915美元,也即近5万人民币。按同样的收入门槛每提高一倍,人口数量大概缩小至1/3的规律,大概家庭收入10万以上的人口占全国16.7%,20万以上的人口占全中国人口5.6%,跟上面的估算是类似的。不相信我所说的收入门槛提高一倍,人口缩减为三分之一的人:可以看看来自这张图,数据来自2011年 CHFS家庭微观金融调查,部分省份数据可能有些问题,但全国应该大体是可信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数据只计算了工资性收入,两端的私人业主和农民是不算的。我这里倒不是想用这个数据去估算收入,只是说明收入门槛提高一倍,人口缩减为三分之一的关系北京5000元以上收入占27.7%,10000元以上占8.7%天津5000元以上收入占9.9%,10000元以上占3.1%河北5000元以上收入占1.7%,10000元以上占0.6%全国5000元以上收入占7.8%,10000元以上占2.5%实际上收入门槛降低一半,人口总数是3.12倍,这样看我的6%的估计可能还是过高了。按照上面规律,用5000元以上收入的人口比例,估算2500元以上收入的占24.3%,对照实际统计数字全国2000元以上的收入占35.4%,也是合理的。再不相信我的,也可以看看这篇回答, 的估算是13年上海家庭收入20万元差不多能排到前20%。大家可以自己想一下上海的收入在全国是个什么水平。还有这个2009年全国家庭收入中位数是43530元,根据GDP增速估算,目前家庭收入中位数应该在5-6万人民币关于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家年收入20万,但绝对不是上层:知乎上大部分人生活在排在经济实力在中国前35位的一二线城市的城区。中国年收入20万以上的家庭如果是6%,乘以14亿人口就是8400万(这个中产阶层的规模已经超过除美国外的所有发达国家了,可见中国人口基数有多大)。其中保守估计65%以上居住于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城区,也就是5460万人口。而一二线城市城区总人口大概1.84亿左右(北上广深城区人口总共6000万左右,再往下排31个城市,平均城区人口400万,总共就是1.24亿)。所以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人,家庭收入20万,在这些城市也只是排在前30%而已,当然算不得上层,只是中上层而已。而因为人们社交圈子中普遍会有更多跟自己同阶层的人,所以在这些人看来,甚至可能觉得自己在所在城市收入不过只是中等。但实际上他们的收入在全国却仍然可以达到前6%,这就是目前中国巨大的地域差距、城乡差距,乃至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差距决定的现实。另外好多人忘了还有一部分家庭双方都已经退休,还有一些是单身青年。还有很多城市有一些50多岁学历比较低的人,收入很低,知乎上诸位年龄层本身偏小,学历又高,跟当地城市这些低收入高龄本地人接触很有限。也别老揪着北上广的情况不放,中国近14亿人,北上广深城区人口加起来占不到5%,对全国来说,不具备多少参考价值。关于汽车普及率:中国现在大概每9个人有一辆车(14年底数据,比14年初有所增长,这个数据就不要质疑了,汽车都要挂牌,数量很好统计),户均人口规模3.02,也就是说每3户人才有一辆汽车,这之中再扣除富人家的第二辆车,运营车辆,单位公车,大概有27、8%的家庭有车就不错了。但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周围的家庭几乎都有车呢?知乎上的人大部分来自于城镇,家庭汽车普及率在城镇可能能接近一半。大家计算的是家族而不是家庭,很多年轻家庭自己有车,但双方父母都没有车,被大家忽略了。
消费能力不等于消费欲望。如果我们穿回到二十年前,一台今天看来粗大笨重的40寸彩电,需要某地区普通家庭两年的节余才能买到。但是谁要是真有这么一台彩电,能让所有人都高看一眼,或者醋意顿生说葡萄酸。然后我们再告诉那里的年轻人说:2015年的时候,你们这里很多人一两个月的收入就能买一台60寸超薄彩电,但是他们大多数没买这么大,甚至有的人家里根本不要彩电。这个年轻人肯定觉得非常不理解。
谢邀首先,美国人不都开“很一般的车”。豪车占轿车市场的7.5%。这和美国的“富有阶级”的比例差不多。虽然实际上美国的中产阶级群体最近有所收缩,但是大部分美国人仍然自称属于“中产阶级”(相关文章:)部分美国人买豪车是为了面子,炫耀自己的时尚和财富。但我相信大部分买好车的美国人还是因为欣赏车本身的功能。满足交通需求,符合主人的预算就行。有钱不一定需要很贵的车,不同的人喜欢在不同的地方花钱很正常。说到题主的追问“美国人中产阶级一般开什么车?”, 一图胜千言。看看下面的美国汽车销售分布示意图就知道了:
拿我们实验室的停车场为例,提供一个抽样调查的数据。当然中产阶级的定位很模糊,实验室的同学们也不算中产,所以只是提供一个美国普通人都开什么车的小样本。我们教授老爷爷年薪十五万左右,每天开的是丰田汉兰达,他还有一辆90年代出厂的雷克萨斯轿车,但是保养的很好。另一位年轻一些的教授开的是大众帕萨特,前一阵子开着开着前保险杠掉下来了,碎片崩到了前轮上,statefarm 还不愿赔,他打电话投诉了半天。我们 lab manager 有两辆大皮卡,一辆旧一点的雪弗兰,一辆全新福特150,轮毂加大,底盘抬高,周一周三周五开150,周二周四开雪佛兰。我们技术员之前在海军服役,后来在军工企业,是熟练技术人才,尤其擅长电气焊,开一辆很新的奔驰C。不过因为家庭原因,他刚刚跳槽到加州那边去了。我们有位博后是意大利人,买了一辆菲亚特500,非常可爱非常好玩。临近毕业的博士,因为找到了好工作,所以有的会买比较好的车。去年冬天毕业的博士,有一位买了全新的凯迪拉克cts,还有人买了全新的克莱斯勒c200。剩下在读的学生里,除了一位韩国同学有一辆高尔夫gti,剩下的全都是最多一万多一点的小车。去年跟我搭档的智利同学,他的道奇stratus是两千块买的。我自己的思域是五千块买的。别的同学也都是价位类似的卡罗拉、伊兰特、凯美瑞、福克斯等等。去年毕业的一位美国大叔,以前是空降兵,服役好多年,海湾、阿富汗都去过,他开一辆二十年的凯美瑞,这么破的车他依然开的行云流水一般,把我这个菜鸟司机彻底震惊了。总体来看,在一个没有车寸步难行的地方,大多数人不会以你开的车来判断你,车也只是个代步工具而已。当然,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也会选择更舒适更安全的车辆。但是这些好车的油耗、保险、维修费用也都会水涨船高。好莱坞、华尔街、硅谷的有钱人当然不在乎,但那毕竟是少数。花在车上的钱,不能只用售价来衡量,而是应该考虑全寿命周期的总开支,也就是说,豪车的售价也不贵,但是真正的大头在养车上。像kbb这些网站不仅仅给出车型的售价,也会提供根据统计数据得来的该车型五年内的总花销。所以只看收入和新车价格,可能觉得很多人都能买豪车,但是考虑长远的总花销,大多数人还是会理智的选择凯美瑞、雅阁这些车型。另外,由于发达的二手车市场,炫耀性豪车的成本并没有那么高。如果你硬要打肿脸充胖子,不嫌修车麻烦和费钱,一两万就能买到二手豪车。我在二手店就见过一万的宝马5、不到一万的揽胜,而且看上去都很新。当然,这种车肯定问题缠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它们也没有多大意义。
幸存者偏差。你觉得美国人都买一般的车,结果卖的最好的三大皮卡要两万五千美刀朝上。你以为中国都买豪车,但实际上五菱宏光和宝骏730的销量才是一骑绝尘。现在出国留学的,大部分家里和圈子都至少属于企业中高管,小有所成的生意人。他们买豪车你就以为全国人民都在买豪车?而出国接触的很多老外都是一般家庭,比如你说学校里很多博士生也就开很一般的车,可国内博士生大多还在骑自行车。我有朋友homestay在la一个普通工作室老板家里,人家家开的是m3等好几辆车。这就是现实。
炫富他们不用车的用游艇、用飞机某些圈子里,家里没码头是被人鄙视的用房子,这词总觉得不大对应,或者物业?不知道加勒比的岛屿、法国的葡萄园,西班牙的城堡,澳大利亚的海滩算不算物业;即便中上的人家,也会在佛罗里达一类的地方有别野,暑假开车三天,去自家别野度假两个月。
主要是消费观确实不同,我的朋友收入都不低,但是都花在吃喝玩乐这些一次性消费上了,有家庭了以后,更是在子女的开销上花的很多。一个公司前辈,29岁,每年要承担3个小孩和老婆的生日派对,还要负责每年60天左右的假期安排(假期参与的还有家里的狗,小孩的小伙伴,家里父母)。他告诉我,每次旅游还没穿鞋出门,光酒店机票租车就已经1万刀没了,每年这么搞2-3次,基本上一年快一辆BMW 3 series就花出去了。他倒是也不心疼,也从来没后悔,说过什么”攒几年不旅游,加奖金就换辆奔驰S级开开”。很多美国人看重的是和家人的回忆,钱就是流水,一到手了就瞎乐呵花了。最后给一个数据:76%的美国人过的是月光族,下个月的开支只能靠下个月的收入顶上,如果工作没了就完蛋了。你说这是疯狂?我说这是乐天喜羊羊。Source:
首先,美国人均收入4W刀,不是5W刀。并且生活中并非只有买车需要花钱。你可能会说在中国年收入10万会买20万的车子,但中美消费观/储蓄观不同,美国人储蓄率很低。第二,买车并非一次性消费。车价之外,每月支出保险费、油费,每年或半年支出保养费,不定期支出维修费。这些花费与车价基本是正比关系,亦即车越好,这些长期性的额外花费越高。PS.美国大排量车(豪车往往排量更大)的销售数字与油价逆相关性很高。第三,买车是消费而非投资。车会随着时间贬值,而不会增值。这一点又打击了中产阶级花更多钱买豪车的积极性。第四,美国地广人稀,每个成年人都需要车代步,一个四口之家很少只买一辆车。第五,豪车在性能好的同时也往往意味着更娇贵、容易出问题,一旦出事修理很花时间精力。最后,根据题主描述“我一同学是去美国上大学”,题主应该是大学生。等到题主成家立业开始考量柴米油盐时,也许就不会问出这个问题了。
30年前,当人们买一辆自行车需要积攒许久的时候,买车首选甚至一定要买永久和凤凰这样的大品牌。骑名牌自行车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很多人对邻居、同事所骑自行车是什么品牌都了解。而现在,一个月的工资就够买几辆自行车,甚至是豪华、专业、进口自行车的时候,你会发现,人们变得不再在意自行车品牌了,而更在乎功能、类别、个性化等方面。即使买辆杂牌或者二手自行车,也不会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经济能力的判断,更不会有什么面子问题。人们也不再关注邻居、同事的自行车品牌了。
消费观念问题为什么在中国开百万豪车的人“买不起”儿童安全座椅让小孩坐在副驾驶?再问一个1500的手电筒题主买得起吗?会不会买?3500的乒乓球拍楼主买得起吗?楼主会不会买?买得起不代表会买别人的消费能力和你的消费欲望不是一码事
因为楼主的同学没有养过车养车很贵,本人美帝留学狗一只两年生涯本人开丰田普锐斯 两万五的车一次小擦碰事故,修它要花我五千刀…其中小部分钱用来换bumper大部分是用来支付工人labor在美帝工人修车的labor真的很高,180一个小时的都有平时做个保养,换个水箱也会动辄上千即使有保险也很坑买bba什么的确实不难,只是bba稍微一老就太容易坏了。上了五万埋就会开始各种小毛病 动不动坏一样东西 动辄一两千 中产阶级不会受的了的再一个,美帝 大部分都是中产上班族 富人比例跟上面所说的7.5%接近 这造成了这个比例的luxury cars只有亲身体会过后,才会知道买一个车要考虑的远远多过车价本身,保养维修是一定要纳入范围的日本三兄弟之所以在北美这么火,不是因为其省油 而是它的维护费远低于其他车系…
很好的问题,那我就以严谨(:P)、客观的态度来一篇长答案。已上知乎日报,其他转载须征求作者(我)本人同意。先上一张绝命毒师座驾的照片:正文:正文: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清“美国人在影视作品里面开什么车”和“美国人在现实生活中开什么车“。注:本文中的“车“指乘用车,也就是英语里面的Passengercar,包括小轿车、轻型皮卡、SUV、摩托车、面包车等。商用巴士、大卡车、工程车则不在本议题讨论范围内。先来说”美国人在现实生活中开什么车“。一.美国有多少车?选择题:美国是___轮上的国家 A. 摩天 B. 周杰
C. 车。恭喜你答对了。虽然美国在2011年以后就不再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被我们中国超过了),但是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汽车大国。美国的汽车有多多?——多到比开车的人还要多:从1972年开始,美国车的数量就超过了驾照持有人的数量。根据美国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和全美汽车经销商协会的双重数据来看,美国目前有2.5亿辆车,真多啊。2.5亿辆车是什么概念?如果每辆车能装5个人,那么可以把整个印度和韩国的人都装到美国的车里,外加3千万吨泡菜放到后备箱。但是这么多车里面又有多少是被开上路的呢?这个问题必须好好考虑,毕竟很多车都是闲置的但仍然是注册的。不过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抱歉,也可能是我能力有限不知道答案)。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考虑,那就是美国的车有怎么样的使用寿命。根据美国权威机构RL.PolK统计的数据来看,年间,轿车开9.4年就完成使命了,皮卡和SUV开7.1年就光荣退役了。从这个数据来看,其实美国路面上的车还是比较新的,但由于旧车永远比新车多,更何况美国有这么多车,外加前些年美国制造的汽车普遍颜值保守,所以总体上看起来美国路上的汽车给人一种旧旧的感觉。二.美国的汽车销售对于美国的汽车经销商来说,1985年是最风光的一年,一年卖了2千2百万辆车,如果每辆车有四个轮子,那么这一年卖的车把轮胎拆下来,放倒并且往里面灌进沙子,就可以让全美国的所有猫咪拥有属于自己独享的猫砂盆(我想出的这个比喻把我自己萌到了)。美国人近几年每年大概买1千5百万辆车,并且持增长态势,毕竟2009经济危机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开始重新买皮卡拉货修路盖房子。配上一张典型的美国汽车4S店照片:美国的汽车市场,主要还是靠美国汽车三巨头(通用 福特 克莱斯勒)外加丰田支撑着。有些小朋友可能问“通用汽车辣么牛掰啊,为什么我没见过几辆通用牌的车呢”,在此做个小科普,通用汽车是个很能生孩子的母亲,目前很多育子女,包括:雪佛兰,别克,GMC,凯迪拉克,都是一家子人所以统计数据就放一起去了。下面这张图可以提供一个大概的市场印象:可以看出,美国受欢迎的车大都不是很贵的品牌(请勿对比中国),而且美国本土车很受欢迎。再来一张图,这个图已经被其他的答主用烂了,但我还是厚颜发一下吧:怎么样,除去美国特色的皮卡,就剩下丰田本田两个田字辈家的产品了。丰田田凯美瑞和本田思域长期是美国人最欢迎的轿车,而福特的F系列皮卡则是连续32年金榜折桂,32年啊,不过这里先不说皮卡。三.美国的汽车文化与汽车价值观美国人对的金钱观念决定的对汽车的选择。一个住在加利福尼亚的家庭,年收入6万美金(加州平均6万,美国平均5万),要拿1万出头交税,好了剩下5万了;还要拿1万7供房子(美国人很少买房子,要么租房要么贷房),剩下3万3;一家人吃喝花去6千6,大部分时间在家吃,每周能出去下馆子一次,现在还剩2万6千4;各种保险5千5,五花八门,美国人很喜欢买保险,那么还有2万零9百;得买漂酿衣服是不是,美国衣服便宜,一家一年花去1千6,不买奢侈品,还剩下1万9;美国人喜欢玩,看球赛,看电影,一年一两次长途旅游,娱乐社交又花去2千4,口袋里还有1万7;医疗保险,牙医开销等等会干掉3千6,好吧还剩一万3左右;你不喝百威啤酒吗,你不偶尔买买电器吗,你不供孩子上学吗,请再支付各项杂费4千。最后的最后,剩下9000美金用来留给汽车。这是一个典型的中产家庭,每年八九千美金用到汽车上面是很普遍的,而且很多美国人都不能达到这个水平。我用我手机里面的一个软件搜索我(加州尔湾)附近20英里内的几款汽车,我们看看9千美金,也就是每月750美金,能买到什么车(月付,而不是全款买):宝马X6,中等配置,月付1千4,明显买不起。奥迪A4呢?每个月736,还行,不加油不买保险可以买下来。来到丰田,看到中等配置的凯美瑞每个月要438,还比A4宽敞,“shutup and take my money”凯美瑞家里的老公不同意?没办法男人“孩子气”想开皮卡,去看看,发现每个月617,老公决定不抽烟不喝酒不藏私房钱当天提车。以上例子都是给大家一个概念,美国目前就是这个车价,我的算法还没有考虑赋税和其他杂费。而且一般家里都不止一辆车,老公一台,老婆一台。那么你觉得如果你是老美,你买什么价位的车呢?美国人把汽车当成工具,虽然带有“身份象征”,但归根结底还是工具。美国人喜欢奔驰宝马吗?喜欢,买不起啊。你觉得在生活上面开销太大了,留给汽车的预算太小,这也很有道理,不过美国人就是死心眼,就是到处花钱,因为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不只是一辆汽车,这才是汽车的王国应有的气派。所以你在美国路上看到的基本都是日本经济车、老旧的德国车、美国大皮卡,偶尔能见到好一点的奔驰宝马。不过美在美国不少地区的路上还是可以经常见到好车的,低端的奔驰宝马是入门,好一点的奔驰宝马是标配,意大利跑车也能见到。我在的地方(Irvine,CA)就是之一,洛杉矶东北那几个华人区也经常见到好车。毕竟美国有钱人还是很多的,不过数量上必然多不过中产阶级。比弗利山庄和迈阿密南沙滩这些地方就豪车云集了,和迪拜比比也没有差很多。再说说 “影视作品里面美国人开什么车”先上几张图:越狱剧照,看看里面的车,烂吧越狱剧照,看看里面的车,烂吧绝命毒师里面老白的座驾,我到现在还难以接受这么丑的车(庞克迪的阿兹科特)绝命毒师里面老白的座驾,我到现在还难以接受这么丑的车(庞克迪的阿兹科特)绝命毒师里面好不容易出现一部好车,奔驰CLS550,还是老款,当时新款已经大卖了绝命毒师里面好不容易出现一部好车,奔驰CLS550,还是老款,当时新款已经大卖了这是当时新款的CLS550,现在2015款的又有些小改动这是当时新款的CLS550,现在2015款的又有些小改动暮光之城里面的老皮卡,停车场也是“惨不忍睹”暮光之城里面的老皮卡,停车场也是“惨不忍睹”摩登家庭,美国很普遍的二手车买卖有没有发现,影视作品里面的车都不是很“高大上”。即使因为剧情需要有豪车压场的美剧诸如绝望主妇和绯闻女孩,豪车也不是那么“豪“,要么是老款,要么是品牌低端款。这和之前分析的美国汽车市场有关系,美国人不开豪车,少开豪车,但是美国人看电视剧啊,特别爱看。下了班吃完高热量的晚餐之后就打开电视看电视剧,美国电视台很清楚他们的自己的国情,为了赢和观众的生活体验,为了激发”代入感“,汽车作为一种商品自然不能用太好的。美剧很真实很贴近生活,美剧里面上到男女主角,下到路人甲乙丙,都开符合实际情况的车。我个人认为美剧”贬低“汽车还有商业的因素。一部电视剧有很大的广告效应,作为世界一流的美剧,当然不会主动接汽车公司的广告,这会使整个剧集变得low,观众会反感。美剧的成功与其拒绝植入广告有很大关系,观众看剧的时候就是看剧,插播广告可以理解,植入广告就反其道而行了。那么美国影视植入汽车广告吗?答:植入,但很少。美国电视剧产业发达,有植入性广告的电视剧还是占少数的,而能做到让观众“感觉不到浓烈的广告气息”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在植入广告这一点上美国的电视产业还是很有良心的(尤其是对比某国)。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美国人的情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美剧里面出现最多的就是美国本土造的汽车,尤其是正面形象的警车与牛仔风的大皮卡,这不是植入广告,这是星条旗的凝聚力。PS:看了好多评论,谢谢大家分享意见,但是那些非要“较真儿”说什么XXX里面有豪车啊,XXX开豪车你怎么看不到呢,XXX有很多植入啊 请您移步美剧讨论区,或者去“美剧里面怎么都是豪车”问题下说XXX开烂车啊,XXX根本买不起好车啊。数据都是我查的,而且一般都是参考多个数据之后才放到文章里。质疑数据之前请先动手查一下(学术地查),凭听说或者自己感觉来否认我数据的,我还真是没心思回答你的评论。
打个比方。中国大学里学生要买单车代步,但是你能凭借单车的价格判断学生家庭的富裕程度吗?骑好车的人更有可能是骑行爱好者而不是富二代。在美国,汽车的价格占收入比例比中国小很多,拿汽车彰显地位远没有中国普遍。但是美国人比房子,一个美国朋友骄傲地告诉我他住湖边大豪斯,这点和中国一样。
如果只看电影的话,角色们开车的类型取决于故事背景、电影情节等元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赞助商!
说下我个人经历,不敢说一定能概括到美国整体。我在湾区做IT,这个收入在美国别的地方应该算高的了,但在湾区就是最普通不过的中产阶级。我开的是辆14年旧的凌志SUV,是我家刚出国的时候父母买的,我工作了之后就给我了。凌志虽然也算高档牌子了(当然比起8万的X6还是差很远),可这车01年买的,现在撑死了能值个$8000。中国朋友看到我的车一般会问“什么时候换个Tesla?”,美国人则会说“你这车超级皮实的,再开个5年10年的应该没问题吧?”我还在开这车除了这么多年来多少对它有些感情之外,最重要的是,根本没必要换啊,作为一个代步工具来讲完全足够用了。每天上下班,周末开出去买个菜逛个街,SUV后备箱超大连买家具都能装下,这么实用好顶赞,何必去花好几万买个新点漂亮点的?好车能让我上班不堵车买菜逛街更效率?顺提我老板直到上个月老婆生小孩为止家里都是没有车的,因为他住旧金山市里,嫌养车停车太麻烦,平时坐公交、周末出去玩租个车就完全够用了。我们项目的老大开一辆很破的丰田minivan,因为家里有3个小孩各种打棒球踢足球需要接送,minivan简直再实用不过。湾区普遍心态就是这样,实用价值大于一切。
因为在美国‘’一般的车‘’已经足够好了。就拿轿车来说,美国人买全尺寸的比紧凑型的多,买日本车比其他车多,中国人相反,而且还有不少国产车。所以中国人往往会有种错觉,感觉便宜车不行,只是没钱时的临时解决方案,以后有钱了还是得奥迪宝马奔驰这个级别的才够用。我在美国警察临时封路的时候随手拍的。我开过凯美瑞,天籁,雪佛莱的一款同级别车,汉兰达。自己的车是紧凑型的新福克斯。开着凯美瑞、汉兰达的时候真心觉得这车足够了,对其他车没有什么念头了。我想很多美国人大概也是这种心态吧。
你去看看骑自行车的大部分人的车也是一般
一、美国的便宜和中国的贵在美国买一辆一般代步的车就是几千上万刀,折合人名币,就算一辆十万美元的车,也就才几十万人民币,而十万美元可以买比较不错的车.按照百度上,注意我用的是度娘的信息哟,美国普通百姓年收入是三万到四万美元,如果这样算,他们存三年可以买一辆宝马或者奥迪。而中国普通百姓的年收入就算五六万吧,不吃不喝存三四年,不算通货膨胀,总计二十万,也买不起加了重税的美国的中档车。更何况,我前面例举的是中档车,我亲戚在美国买的车都是两三千刀的。上次我在欧洲这边大学城看到一辆宝马车贴标卖,只要7000欧元。而一辆自行车要400欧元。所以结论是什么呢?对于美国人来说便宜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贵的。算上,收入,通货膨胀,修理保养,油价,停车,等等,汽车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美国人来说就像脚踏车一样,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是半套房。二、美国的代步工具和中国的面子工程在美国,汽车不过就是代步工具而已,就像在中国,一般人会花十万元去买个镶钻的自行车来代步之用么?不要说美国了,就欧洲这边,我家楼下停的大多数车居然是什么大众、现代、尼桑,还柴油的,而且绝大多数还是被主人随便往街边一丢,几乎所有的车上都有伤,要不是侧方位停车挂的,就是不知道哪里撞的。对于他们而言,车就是个代步工具,而不是拿来撑台面的面子工程。一般都是两厢,当然也不排除有豪车,不过那都是有那个实力才买。我想起我的教授,标准的中产阶级,住的是几层楼的别墅,穿衣却从来不讲究,上下班都是赶地铁,他并不觉得自己的身份赶地铁就掉价了,反而觉得在地铁上他还有时间可以看书改文章。欧美人还是相当实用主义的,舒适,经济,皮实,好看是他们选择代步工具的主要标准,至于谁TM看车给我脸一类的,滚远点。确实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一加一等于二的事到了中国都要附加一些有的没的的花样和过场。
不是美国人不喜欢好车,奔驰宝马人馋着呢,真心买不起啊。在下给您算一笔账:洛杉矶,年薪九万,扣完税,医保(相当于国内五险一金)还剩6万,平均一个月5千。衣:单身不用太买,感恩节打折一次买一年穿的:就算花240好了,平均一个月20;食:主要在外面吃,自己也做一点,外面一顿平均10块,周末吃顿好的20-25,一个月500左右住:房贷+物业2500,水电气网100行:油钱200,保险100啊,另外电话费一个月358万的X6:宝马官网给出估计是一个月贷款1305,五年期利息2.79%首付25005000 - 20 - 500 - 2500 - 100 - 200 - 100 - 35 - 1305 = 240以上仅仅是一条毫无生活质量可言的单身狗的衣食住行基本开销,不出去玩不看电影不把妹不吃零食不理发啥都不干就宅家里一个月盈余还剩240,你说,为了辆X6我值得么我。不说万一生病啥的,这祖宗修一次你就得破产。年薪10万左右这个量级的,开个4万出头的低配328还是基本无压力的(每月贷款$710)。我们公司就是3系泛滥基本单身小青年人手一辆……不过如果家里有娃的话,买车还是老老实实去看看雅阁凯美瑞之类的吧
因为美国人对汽车的概念和国人对汽车的概念不一样。美国人,或者美国的生活环境决定了美国人,认为车是:一、必需品。我用词也许绝对化了,但是我这里用的是“需”。美国人的人均汽车拥有率当然不是100%,但是美国似乎真的是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需要汽车。美国的公路运输承担着美国物资运输的很大比重,完备的公路网,较高的人均收入,较低的车价,上百年的汽车文化,对国民用车的鼓励和刺激政策,以及在这一切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基础设施(功能区域及其分散的城市布局),都决定了美国人对车的需求当属世界第一,就像中国人结婚买房子一样,刚需。作为刚需品,如果你要买房子,如果你的年收入只有10W,你会买很顶级豪华的房子吗?你最先考虑的是什么?实用还是酷炫?二、工具。美国的汽车文化上百年。这么说吧,最近三代的美国人都是是坐着汽车长大的。他们对汽车的概念早已度过了中国人对汽车的概念这个阶段。基本上类似于国人对电摩的概念。很简单,就是交通工具。三、身份的象征。这里要澄清的是,这里身份的象征不是指靠车来炫耀高贵的身份,而是字面意思,对你身份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什么阶层收入开什么车,各个阶层之间都认为开本阶层的车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有一天你的邻居换了部更高阶层的车,那他一定是升职加薪了。反之亦然。很少会出现,自己经济能力没到那个阶层,但是砸锅卖铁也要买更高阶层的车的人。这样的做的目的在美国人看来是可笑的,也是无法理解的。就像都是你我都是搬砖的民工,我骑2000块的电动车,你偏要买一个上万的停家门口,我肯定会很纳闷你要干嘛,不就是个交通工具么?四、可能你是指美国人大部分在开老型号或者比较旧的车。这个原因是:1.老型号技术成熟,消费品,越主流越方便,会修的人多,配件多,服务到位,便宜,经过了市场检验。2. 成熟的二手车交易市场。二手车商店满地都是,买卖二手车都比较容易,就像你换手机或者电脑一样,旧的卖掉,或者买个返厂的9成新机,图个便宜。3. 年轻人大部分开父母的车或者父母淘汰下来的车,或者是自己打工工资不高,买的二手车。这个不用我多解释了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中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