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区李庄村美丽乡村好计划陆放计划投资多少钱

[转载]黑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
黑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拓展提升,是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着力加快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以“百村示范千村达标”活动为载体,努力建设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生态优良、公共服务均等、龙江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用成千上万个美丽乡村共筑美丽龙江。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分步推进。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和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以全省十三个市(地)城郊和主要公路沿线为重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实现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民俗文化差异,区别定制各类村庄建设目标,做到面上干净,点上美丽。坚持务实推进,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在提高农民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度的前提下,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注重实效,多做实功。不整景造势、不刮风浮飘,真正从百姓长远生活和发展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完善机制、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三、总体目标
综合考虑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人文积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要求,全面推进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墙、改圈等“六改”工程,集中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扎实开展净化、硬化、绿化、美化等“四化”工作,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百村示范千村达标”。
四、主要任务
加快全省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在全省农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抓好村容整洁,街道净化、庭院美化。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村要实施好美丽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完善、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等六个方面建设,重点完成19项任务。
(一)美丽乡村规划
1、制定建设标准。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的制定工作,制定出台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在建设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指导全省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省级责任部门:省质监局、住建厅、省委农办、文明办)
2、编制建设规划。由县(市、区)政府牵头,结合县(市、区)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县为单位,按照“科学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编制完成本区域内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内容要涵盖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村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细化明确住房、道路、污水垃圾、改灶改厕改圈、围栏、绿化美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序与要求。同时,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指导和服务。(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省委农办、环保厅、卫生计生委、文明办)
(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3、改造农村住房。继续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重点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消灭D级危房,建设砖瓦房,泥草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对中心村的旧砖瓦房,有条件的要通过粉刷外墙、更换屋顶和保暖门窗等方式进行改造;同时,加强对赫哲族、鄂伦春族等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庄传统建筑的修复、整治,保护我省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貌。
(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民委)
4、实现村内道路硬化。加强村内道路建设,提高村内道路硬化率,中心村主街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加大路肩建设力度,采用石砌、砂石铺筑等多种方式,实施路肩硬化,中心村主街道路全部铺装路肩,路肩硬化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交通厅、财政厅)
5、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加快供水管网建设,推进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向城郊村延伸,中心村自来水供水管网工程全覆盖,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升级改造供水处理设施,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水利厅、发改委、住建厅、环保厅)
(三)村容环境整治
6、开展污水治理和河道整治。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向城郊村延伸,解决城乡结合部村庄的污水处理问题,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50%以上。加强村内道路边沟建设,通过清淤疏浚、恢复加固、改造升级等多种方式,全面治理建设道路边沟,中心村主街边沟硬化率达到100%,形成网络化的雨污排放体系。鼓励采取沉淀池等方式开展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30%以上。加大村内河道沟渠的整治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的村庄水环境。 (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环保厅、水利厅 )
7、完善垃圾处理。因地制宜进行垃圾处理,村庄内垃圾箱设置率达到100%。对交通便利且距离城镇较近的中心村,推行村收集、镇(县)处理的集中处理方式;其他中心村可通过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场的方式,采用集中填埋方式就近处理,做到垃圾及时清运填埋。推行村内垃圾专人清扫清运,确保村内环境整洁卫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环保厅)
8、推行改灶、改厕、改圈。大力推进节能改灶工作,推广使用电能、液化石油气、沼气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向城郊村延伸,具备条件的中心村实施集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大力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建设,支持农户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室外卫生厕所,中心村室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支持广大农户建设室内厕所,新建房屋室内厕所入户率达到100%,鼓励原有房屋室内改厕工作。积极推进改圈工作,倡导规模化养殖,鼓励养殖大户在生活区外规划建设养殖区域,实现人畜禽分离,有效降低疫病发生几率,改善村内居住环境,中心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卫生计生委、畜牧局、农委)
9、加强柴草堆放治理。积极引导村民,在村外指定地点集中合理存放柴草垛,支持村民在院内建设封闭小规模柴草存放设施,确保村内、院内干净整洁。(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环保厅、省委农办)
10、改造农户庭院围栏。大力推进庭院美化工作,以中心村为重点,引导农户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栏,全面美化村容村貌。(省级责任部门:省委农办、财政厅)
11、加强村庄绿化美化。加强村旁、宅旁、水旁、路旁、院内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美化工作,以村为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在村内文体活动广场、村内主街以及农户的房前屋后建设绿篱、花池、树带,大规模栽植花草树木,中心村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保护山、水、土地、植被等自然资源,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突出农村田园风貌特色,打造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省级责任部门:省林业厅、环保厅)
(四)公共服务完善
12、完善农村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开展农村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对村卫生室进行达标改造,中心村卫生室设置率达到100%,卫生室建筑面积达到60平方米以上。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心村农家书屋设置率达到100%,文化活动室设置率达到80%以上。利用村边空地建设农村体育活动场所,文体广场设置率达到80%以上。(省级责任部门:省卫生计生委、发改委、文化厅、新闻出版广电局、体育局)
13、加快通信、网络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工程,中心村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快农村通信等村村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中心村电话、宽带网络普及率均达到100% 。(省级责任部门:省通信管理局、新闻出版广电局)
(五)农业产业发展
14、推进农业产业建设。依托各地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在具备条件的村庄,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推行特色养殖、规模化养殖,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对设施农业、棚室蔬菜的投入,鼓励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加工和山特产品就地加工,打造“一村一品”,增强乡村就业带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省级责任部门:省发改委、农委、畜牧局)
15、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农产品采摘、农家乐体验等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和旅游路线,因地制宜地建设家庭旅馆、特色餐馆,制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旅游产业。(省级责任部门:省旅游局、扶贫办)
16、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进一步推动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省级责任部门:省农委、财政厅)
(六)精神文明创建
17、着力提升乡风文明。以乡村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德礼满龙江”文明礼仪普及活动、“传立家风家训&凝聚道德力量”活动、“家在龙江&践行五好”活动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社会事业建设。扎实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中心村文明户比重达到60%以上。(省级责任部门:省文明办)
18、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率90%以上。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全面施行村务、财务、政务工作透明公开。(省级责任部门:省委组织部、民政厅、文明办)
19、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专门治安队伍,促进社会治安更加平稳有序,社会治安满意率96%以上。坚持建管并重,抓好中心村社区综合管理。制定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落实农民主体责任,化解社会矛盾,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省级责任部门:省文明办)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切实将这项工作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省委、省政府成立以陆昊同志为组长,有关省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导、组织、实施和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负责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推进和综合考核工作,制定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考核方案,并根据各地上报情况,确定全省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发挥市县政府主导作用。各市县政府要按照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当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年度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各市县政府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工作,落实好配套资金,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的知晓率,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
三是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指导,结合部门职能,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具体推进方案,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细化落实支持政策,确保资金投入,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强化服务的有效性。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要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和要求,自行组织本系统的美丽乡村建设。
(二)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投入力度
改革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投入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帮扶共建、社会参与四位一体的投入机制。
一是加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整合力度。要充分利用国家赋予“两大平原”改革试验先行先试政策,统筹使用涉农资金,把县(市)作为统筹使用涉农资金主体,把责权利下移到县(市)一级,省里不再将资金直接下到乡村具体项目上,由县一级统筹安排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使用效益。
二是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对象是广大农村,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美丽乡村建设要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房屋修建、厕所改造、围栏美化、改炉改灶、庭院绿化等项目建设中,按照省政府支持一块,市县政府拿出一块,农民自筹一块,金融部门贷一块的方式,解决建设资金压力大的问题,鼓励农民出工、出劳,积极参与,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聪明才智。
三是做好帮扶共建工作。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帮扶共建工作,各市(地)、县(市、区)政府和省直各部门要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活动,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共建计划,在编制建设规划、开展技能培训、加强政策指导、扶持产业发展、健全基层两委、加强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帮扶,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营造关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项目开发。以乡镇为单位,将各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项目打捆,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以BT、BOT和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安全饮水、污水治理、沼气开发等基础设施工程,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
(三)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督查考核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监管,规范项目建设过程中决策、招投标、物资采购、质量监管、验收竣工等各环节,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保质保量。加强管理维护和监督,解决“重建设、轻管理”问题,日常管理做到有制度、有经费、有专人,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管理。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设住户付费、村集体补贴、省市县政府补助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扎实开展好新型农民的培训活动,大力培养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头人、现代农业技术带头人、文化活动带头人,为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实惠。
三是加强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奖励激励机制和退出补充机制,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进行考评,引导各地切实抓好美丽乡村建设。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430个试点!河南投资59亿建“美丽乡村”!美醉了!快看有恁那儿_河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430个试点!河南投资59亿建“美丽乡村”!美醉了!快看有恁那儿收藏
2013年--2015年河南430个“美丽乡村”全名单:2013年--2015年美丽乡村项目汇总表 市县名称 2013年 2014年(含33个奖励项目) 2015年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郑州市
城关乡王庄社区 王村镇中心镇区 新郑市 梨河镇七里堂社区 辛店镇人和寨村
登封市 唐庄乡集镇区 大冶镇冶南村
颖阳镇中心镇区
徐庄镇徐庄村
曲梁镇坡刘村 超化镇河西社区 开封市
葛岗镇楚寨社区
圉镇镇圉镇村
通许县 朱砂镇朱砂村 长智镇袁庄村 玉皇庙镇玉皇庙村 尉氏县 洧川镇南街村 张市镇张市村
大营镇大营村
开封县 朱仙镇河东村 陈留镇东街村
孟津县 送庄镇梁凹村 朝阳乡卫坡村 小浪底中心镇区
平乐镇妯娌村
平乐镇平乐村
北冶镇关址村 磁涧镇镇区 汝阳县 蔡店乡老庄村 付店镇牌路村 小店镇小店村
城关镇云梦村 刘店乡刘店村
工业区大安村
嵩 县 车村镇天桥沟村 白河乡白河街村 德亭镇德亭村
旧县镇旧县村 饭坡镇饭坡村
陶湾镇张盘村
库区乡桥北村
栾川县 赤土店镇赤土店村 石庙镇观星村 合峪镇合峪村 洛宁县 罗岭乡罗岭村 长水镇长水村 上戈镇上戈村
故县乡寻峪村
高龙镇陶化店村 首阳山镇沟口头村
岳滩镇岳滩村
江左镇江左村 平顶山市
鲁山县 尧山镇尧山村 团城乡鸡冢村 张良镇张北村 宝丰县 大营镇李坪村 石桥镇石桥村 闹店镇闹店村
张八桥镇苗李民族友好社区 赵庄镇赵庄村
大营镇李坪村
叶 县 龙泉乡龙泉村 夏李乡孙庵村 保安镇中心镇区
常村镇澧源社区 辛店镇辛店村 舞钢市 庙街乡九龙山中心社区 枣林中心镇枣园社区 八台镇八台村
杨庄乡龙湖社区 武功乡武功村
尹集镇尹集村
张龙乡大张龙村
石板岩镇石板岩村 五龙镇阳和村
茶店乡茶店村
安阳县 善应镇北善应村 都里镇南阳城村
韩庄镇部落村 宜沟镇中心镇区 鹤壁市
浚 县 新镇镇新镇村 屯子乡蒋村 白寺乡白寺村
小河镇小河村 善堂镇镇区
新镇镇中心镇区
淇 县 灵山街道办事处灵山小镇 北阳镇云梦新村 高村镇新乡屯村
庙口镇山和新村 淇河南岸
西岗镇西岗村
翟坡镇朝阳社区 小冀镇镇区 获嘉县
黄堤镇富园东区 亢村镇镇区 原阳县
太平镇西衙寺社区 官厂乡官厂镇区 延津县 王楼乡中苑社区 小谭乡永安社区 僧固乡集镇区 辉县市
孟庄镇夏峰社区 冀屯镇集镇区
常村镇常村社区 张村乡政府所在地 卫辉县
唐庄镇四和社区 后河镇镇区 焦作市
修武县 岸上乡岸上村 七贤镇韩庄村
云台山镇古洞窟村
青天河风景区青天河村 金城乡西金城村
孝敬镇程村
沁阳市 王曲乡里村 常平乡九度村
武陟县 北郭乡蔡庄村 西陶镇西滑封村
孟州市 西虢镇东窑村
双庙乡单拐村 古城乡古城集村 南乐县 韩张镇西北街村龙城社区 粱村乡吴村 近德固乡佛善村
西邵乡寨里村
马楼镇大寺张村 吴坝镇中心镇区 濮阳县
王称堌乡王称堌集 户部寨镇中心镇区
庆祖镇西辛庄村
许昌县 张潘镇张潘新村 灵井镇泉店新村 桂村乡政府驻地
艾庄回族乡政府驻地 河街乡政府驻地 长葛市 后河镇中心镇区 董村镇董村 大周镇大周村 禹州市 神垕镇中心镇区 粱北镇中心镇区 无梁镇中心镇区
褚河镇小刘村 小吕乡政府驻地
古城镇中心镇区
襄城县 紫云镇中心镇 湛北乡中心镇区
库庄镇中心镇区
舞阳县 辛安镇辛安村 文峰乡郭坟村 北舞渡镇政府所在地
马村乡龙马社区 章化乡集镇区 临颍县 杜曲镇中心镇区 皇帝庙乡商桥村 瓦店镇镇区
王岗镇中心镇区 源汇区
干河陈乡小村铺村 空冢郭镇中心镇区
大刘镇中心社区
龙城镇十五里店村 新店镇镇区 召陵区
邓襄镇王庄村 万金镇中心镇区
召陵镇镇区 三门峡市
义马市 东区办事处河口社区 新区办事处石门村
灵宝市 尹庄镇涧口中心村 豫灵镇姚子头村 函谷关镇北坡头村
阳平镇北阳平村 渑池县 洪阳镇柳庄村 张村镇杜家村 陈村乡南庄村
果园乡赵庄村
陕 县 张汴乡北营村 宫前乡宫前村
观音堂镇段岩村
西张村镇人马寨村(特色村)
高庙乡大安村 南阳市
方城县 赵河镇枣庄社区 券桥乡券桥社区
新野县 新甸铺镇津湾村 上庄乡山坡村
内乡县 余关乡余关新村 马山口镇郑湾社区 七里坪乡后坪村
乍曲乡红庙村 师岗镇师岗村 淅川县
九重镇丹阳村
社旗县 桥头镇桥头村 李店镇李店村
晋庄镇晋庄村
西峡县 五里桥镇黄狮村 丁河镇简村 西坪镇西坪居民委员会
五里桥镇前营村 重阳镇重阳村
丁河镇丁河村
南召县 白土岗镇姬村 云阳镇山头村 马市坪乡马市坪村
留山镇下关村 乔端镇东乔村 镇平县
张林镇街东村 贾宋镇镇区 桐柏县 淮源镇陈庄村 月河镇徐寨村 安棚镇安棚村
程湾镇邓河村 黄岗镇黄岗村 宛城区 红泥湾四和社区 瓦店镇逵营社区 金华镇金花社区 卧龙区
王村乡王庄村 石桥镇小石桥村 商丘市
虞城县 郑集乡和谐中心社区 谷熟镇南头村 利民镇中心镇区
杜集镇镇区 界沟镇中心镇区
社集镇刘菜园村
柘城县 安平镇安平村 远襄镇庞堂村
宁陵县 石桥镇石桥集村 黄岗镇黄岗集村 柳河镇张塘村、柳河集村
张弓镇张弓集村
睢 县 平岗镇平岗村 匡城乡匡城村 白庙乡集镇区
董店乡皇台中心村 尤吉屯乡尤吉屯中心村
蓼堤镇中心社区
民权县 花园乡花园村 野岗乡野南村 北关镇集镇区
白云寺镇白云寺村
梁园区 刘口乡刘口村 双八镇中村 孙福集乡东街村
观堂乡观堂村 李庄乡李庄村 睢阳区 坞墙镇坞墙村 闫集镇东街村 郭村镇东街村
路河镇路河村 毛堌堆镇南街村
冯桥镇集村
罗山县 铁铺镇何家冲村 灵山镇董桥村 灵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灵山村 光山县 槐店乡晏岗村 净居寺名胜管理区扬帆村 北向店乡北向店村
寨河镇杜岗村
凉亭乡报安村
商城县 汤泉池管理处七里冲村 伏山乡里罗城村 汪桥镇河铺村
金刚台乡杜畈村 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汪岗镇汪岗村
新 县 八里畈镇神留桥村 周河乡西河村 苏河镇苏河村
田铺乡田铺居委会
郭家河乡郭家河居委会
浉河区 董家河镇睡仙桥村 吴家店镇吴家店村 谭家河乡南湾村
浉河港镇郝家冲村 游河乡三官村
董家河镇楼房村
息 县 孙庙乡孙庙村 关店乡前洪庄村 曹黄林镇汪庄村
八里岔乡中渡店村
淮滨县 栏杆镇洪河湾社区 期思镇曹圩社区 防胡镇防胡村 平桥区 震雷山街道办事处黑马石村 城阳城址保护区马营社区 五里镇九店村
五里街道办事处郝堂村 肖店乡三台村 周口市
扶沟县 白潭镇白潭村 柴岗乡丁庄中心村 大李庄乡大李庄村
韭园镇中心镇区 包屯镇包屯村 商水县 舒庄乡扶苏村 邓城镇邓东村 大武乡大武村
练集镇练集村 太康县 毛庄镇刘豆芽村 老冢镇港李村 符草楼镇皇王村
城郊乡霸王台村 张集镇张集村
朱口镇朱口西村 淮阳县 白楼镇于庄村 刘振屯乡刘振屯村
新站镇新站村
沈丘县 周营乡周营村 刘庄店镇尹营村 老城镇南关村
北杨集乡北杨集村 纸店镇纸东村
冯营乡冯营村 西华县
红花集镇龙池头村 奉母镇营岗村 川汇区
确山县 双河镇港都社区 李新店镇李新店村 刘店镇集镇区
普会寺乡普会寺村 新安店镇中心镇区 遂平县 嵖岈山镇魏楼新型农村社区 嵖岈山风景区锦绣山乡 嵖岈山镇镇区 上蔡县
重阳办事处尚堂、王营村 大路李乡大路李村 汝南县 罗店镇中心镇区 老君庙镇老君庙村 梁祝镇马南、马北村
张楼镇中心镇区 泌阳县 官庄镇官南村 铜山乡焦竹园村 马谷田镇马谷田村
高邑乡高邑村 王店镇王店村 西平县 师灵镇师灵社区 出山镇大苏庄村 五沟营镇中心镇区
二郎乡小王庄 平舆县 射桥镇东关村 西洋店镇西洋店村 东和店镇镇区
郭楼镇曹寨村
十字路乡十字路村
朱古洞乡窑后村
王屋镇五里桥村 思礼镇思礼村
承留镇承留村 五龙口镇辛庄村 巩义市
大峪沟镇民权村 小关镇水道口村 中牟县
雁鸣湖镇朱固社区
兰考县 张君墓镇阮寨中心村 谷营乡谷营中心村 东坝头乡东坝头村
仪封乡东岗头中心村 南彰镇南彰村
爪营乡中心社区
宜阳县 三乡镇东西村 张坞镇中心镇区 莲庄镇莲庄村
韩城镇西关村
樊村乡樊村村
庙下镇小寨村 临汝镇临东村 郏 县
郏 县 冢头镇北街村 广阔天地乡大李庄 安良镇安西村
堂街镇堂西村 滑 县
滑 县 上官镇孟庄村 牛屯镇南街村 留固镇东留固村
老店镇西老店村 高平镇高平新村 封丘县
李庄乡李庄社区
应举镇应举村
长垣县 常村镇同悦社区 恼里镇恼里中心社区 樊相镇镇区
赵堤镇赵堤社区东堤小区 佘家镇镇区
常村镇镇区
温 县 赵堡镇陈沟村 赵堡镇陈新庄村
辛庄镇毛楼村 王楼镇中心镇区 鄢陵县
陈化店镇陈化店村 马栏镇马栏村 卢氏县
卢氏县 汤河乡汤河村 横涧乡淤泥河村
邓州市 张村镇上营村 十林镇习营村 穰东镇张寨村
桑庄镇桑庄村 唐河县
唐河县 毕店镇星江社区 大河屯镇大河屯村 湖阳镇北街村
桐寨铺镇桐兴社区 黑龙镇黑龙村
上屯镇中心镇区 源潭镇源中街村 永城市
永城市 酂城镇酂南村 城厢乡张大庄村 芒山镇中心镇区
刘河镇刘河村 夏邑县
夏邑县 骆集乡骆南村 会亭镇花园村 孔庄乡孔庄村
太平集镇区 刘店集乡刘店村
郭店乡前洪店村
潢川县 付店镇晏庄村 双柳树镇白露湾社区 仁和镇仁和村 固始县
固始县 黎集镇插花村红石桥社区 祖师庙镇王行村 胡族铺镇胡族村
武庙集镇锁口村 汪棚镇新建村
段集镇振南社区
郸城县 汲冢镇汲冢村 钱店镇钱店村 宁平镇宁平村
吴台镇吴台村 石槽镇石槽村 项城市
项城市 永丰镇永丰村 秣陵镇吴场村
鹿邑县 太清宫镇太清村 玄武镇前庄村
新蔡县 砖店镇镇区 孙召镇孙召村 涧头乡涧头村
黄楼镇黄楼村
栎城乡栎城村 正阳县
兰青乡兰青村 永兴镇赵庙村 编辑:小小黄、七口、如如来源:大河报记者刘瑞朝、侯梦菲、陈骏、白周峰、许俊文、洪波、省财政厅等
前天省长来我们这了
我真没看出来我村哪美丽了,竟然上榜了,擦
扒瞎 我们村还有土房子呢~
登录百度帐号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及旗下全部分类
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圣才:
sc100xuexi
认证官方微博
认证官方微博
2013年县美丽乡村建设驻点帮扶计划
发布人:&&发布日期: 10:47&&共1066人浏览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局派驻镇村委会下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帮扶工作,为贯彻落实好永办字[2013]26号文件精神,为此,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紧紧围绕&夯实党的基础、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这个总体目标,以造福百姓、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环境整治为重点,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努力把驻点帮扶村打造成支柱产业作用明显、村容环境干净整洁、惠民机制健全完善、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基本堡垒更加稳固的具有独特庐陵文化风格的美丽乡村。
  二、主要任务及完成时间
  1、成立驻村帮扶工作组(3月底至4月初)。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研究帮扶工作,成立驻村帮扶工作组,工作组进驻帮扶村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听取村民意见,为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抓好宣传发动工作(4月中旬)。印发宣传材料,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把驻点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来上,让他们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工作目标和建设方法,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激发他们内在动力。
  3、培育发展富民产业(4月底至12月初)。结合驻点实际,指导制定富民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种植井冈蜜柚、高产油茶等富民产业。积极发展庭院经济、专业养殖等富民项目,稳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60%以上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
  4、协助抓好村组整治建设(6月至12月)。按照&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的要求,协助驻点村抓好环境整治,争取使驻点村组道路硬化通达率、水入户率、水冲卫生厕所入户率达100%,90%农户普及有线电视,协助驻点村按照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确求,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使村内外主干道、庭院、空闲地林木覆盖率达40%以上,逐步实现道路硬化、饮水净化、卫生洁化、环境绿化、产业强化的目标。
  5、维护驻点村和谐稳定(5月至12月)。切实引导村级组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完善公共服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稳妥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协助村支&两委&处理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苗头、倾向性问题。积极开展&三培两带服务&工作,推进&三唯两从&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与驻点村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帮扶,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三、工作要求
  1、局主要领导为帮扶工作第一负责人,每季度到驻点村检查指导一次工作,亲自部署和解决问题;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每月抽出一定时间到驻点村推动工作、抓好落实;局党政班子年内定期听取帮扶工作组汇报,研究帮扶工作措施,切实解决帮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帮扶工作组要认真履行职责,主动与镇领导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工作组的职能作用,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对帮扶工作的投入,计划投入帮扶资金2&3万元,同时协助驻点村搞好规划,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支持,积极为驻点村办1&3件实事、好事。
  3、廉洁自律,加强工作组自身建设。健全考勤制度,点上不断人、工作不断线落到实处,不准增加村和群众的负担,在工作、生活上树立良好形象。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我的电子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