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短信qq群消息自动发送器器发广告短信赚钱吗

男子花38000元买套短信群发设备 赚700元就被抓_本地时政_贵阳网_贵阳新闻网
男子花38000元买套短信群发设备 赚700元就被抓
发布时间:
1981年出生的滕某,从四川内江威远县一个偏僻的农村来到贵阳后打工,想到家里的贫困,他做梦都想发一笔横财。日,正在贵阳某商业区群发短信的滕某被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和贵州移动的工作人员发现并扭送到派出所。
  1981年出生的滕某,从四川内江威远县一个偏僻的农村来到贵阳后打工,想到家里的贫困,他做梦都想发一笔横财。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很多楼盘的房开商、驾校、民办学校、酒店宾馆等单位都需要群发短信打广告,而正规打广告需要交纳不菲的费用。“我为什么不能帮他们低价打广告呢?”就这样,他花了38000元购买了一套短信群发设备,用双肩包背着步行大街小巷,做起了当老板的美梦,结果,只赚到700元钱,他就被民警抓获。3月27日,滕某被云岩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 小试身手 就有客户上门
  据滕某交代,去年12月15日,他在百度上搜索短信群发器和小区广播群发器,在咨询多个卖家后,最终以38000的价格购买了其中一家的短信群发器,商家还派人亲自到贵阳当面教他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练习,滕某已经熟练掌握操作程序。12月31日,滕某终于“开张”了。
  当天,他发出第一条为自己打广告招揽顾客的广告:“代发商业短信,一分钱一条,定点定区域发送,助贵公司大量吸引客户。”短信发出后,贵阳一家房开公司因为楼盘促销需要,联系到滕某,滕某按照对方要求将其宣传资料编辑成短信,一共向外发送了7万条短息,这笔生意,滕某赚了700元钱。
  尝到甜头后,滕某一发不可收,在三天之内又连续发送了大约4万条为自己招商的广告短信。
  这时,一家驾校也联系上滕某,请他发送了1000条内容是“快速正规办理驾照,包学包会,电话……地址……”的短信。
  “我每次都是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不断地发,直到客户要求发的短信数量发完我才会关机。”被警察抓获后,滕某还辩称自己发的短信都是真实的短信,没有欺诈顾客,而且他还很敬业,都按照客户的要求认真为客户服务。
  可是,让滕某意想不到的是,绝大多数的单位或者个人都把他群发的短信当成垃圾短信不予理睬。两个多月时间,只有一家房开商和一家驾校请他做业务,而且驾校没有给他一分钱,因为第一次服务属于“测试”服务。
  ■ 没钱买车租车,他就徒步流窜群发短信
  由于缺乏资金,滕某没有钱买车或者租车,每天背着双肩包徒步在贵阳市的大街小巷游走,他身上的那个土黄斑点花纹的背包里背着笔记本电脑、发射机、变电器和天线等工具,走到一个商业区或者是住宅小区,他就会躲在角落里向外发布短信。
  日,正在贵阳某商业区群发短信的滕某被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和贵州移动的工作人员发现并扭送到派出所。
  经公安侦查机关调查认定,滕某从去年12月份开始,利用通过网络购买的“伪基站”相关设备,先后在贵阳客车站、威清路、大营坡等地截取所覆盖区域范围内移动手机用户的“IM SI”号,向其发送广告招商信息,累计共发送信息112747条,造成用户在接收短信的同时电话无法呼出,期间用户无法享受正常的通讯服务。
  云岩区检察院认为,滕某行为已涉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其直接危害后果是危害了公共安全,故批准将滕某逮捕。
责任编辑:
云岩交管东二环专项整治 15司机不系安全带被罚 全球最大环保行动到贵阳 明晚8点半请熄灯1小时
陈坤VS黄晓明:用大数据解读大明星 BAT三巨头开挖大数据
有驯养繁育证,没办运输证,带着猴子去外地表演就是犯罪—“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罪”?河南 ...[]
昨日,记者从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我省社保缴费基数有所调整,原本最低要缴纳上一年度全省 ...[]
Copyright (C)
Gywb, All Rights Reserved
贵阳网&&&贵州二十一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黔ICP备号-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Copyright &
Gywb, All Rights Reserved
贵阳网 版权所有
黔ICP证03060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黔)字第80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号群发垃圾短信:有罪还是无罪?
提起垃圾短信,我们既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许多人想知道,那些对别人的感受不管不顾,对私人空间恣意侵扰,为一己私利狂发“手机广告”的人,他们是否有罪、该当何罪?
日,中国群发短信第一案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4个被告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从面对垃圾短信的声声叹息,到司法机关给予有力打击,深受垃圾短信之苦的手机用户看到了清静的曙光。
那么,该案有什么内幕、被告是些什么人、他们为何制作和群发短信又是如何走上法庭的、法院依据什么对他们进行宣判呢?
群发垃圾短信:有罪还是无罪?
所谓SP增值业务就是群发短信
日,河南周口的徐旭被北京警方请到看守所,这让他的“白领生活”戛然而止。
在看守所,徐旭一直不明白自己惹的什么祸:不就是每天签签合同、发发短信吗?这种事,很多人都在干呢!
2007年,徐旭到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应聘。见公司设在一栋居民楼里,他不免有些犹豫。老总看出他的迟疑,说:“我们公司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只要国家法律没禁止的都可以干。你来公司负责SP增值业务的推广,底薪1200元,再按效益提成;先干业务代表,等做出一定成绩就可以担任业务经理。”
徐旭有些晕,不知道SP增值业务是什么。老总介绍:“说白了,就是受一些商家委托,向一些固话用户和手机用户发送游戏、短信和彩信等业务,从中收取费用作为公司的盈利和你自己的提成。”老总进一步说:“由你直接出面谈生意,推广SP增值业务获得的利润,20%作为提成发到你的工资里。只要你能力强,收入就会高,一个月赚万儿八千没问题!”
&&&&&&这下徐旭明白自己要干的是什么了。签签合同、发发短信,这样的事情何乐不为呢?
没过多久,徐旭就建立起牢固的商业网络,合作伙伴中不乏国内有名的网络公司。很快,他由业务代表变成业务经理。
为了越做越大,徐旭格外关注外界信息。听说黑市上出现一种叫做“短信猫”的**********,可让工作效率提高数百倍,他立即向老总汇报,提出购买。老总一听,马上同意。于是,他一次就买下8台**********,开始进入新的工作状态。同时,因为利益关系,他和出售“新设备”的老板成为好友,两人互通有无,开始是他委托老板帮助群发短信,后来老板也把自己承揽的短信群发业务交一部分给他做,让他回家群发。如此一来,他除了公司业务,还赚笔“外财”。
到2009年5月,徐旭自己群发和委托那个老板群发短信所赚取的金额高达30多万元。
日,身穿囚服的徐旭和那个老板一同站在被告席上,成为群发短信第一案的第一被告人。而他的老总在他被羁押后迅速人间蒸发、不知所踪,警方正在全力查找。
小老板做大生意,一年群发短信千万条
徐旭的朋友、也就是那个老板名叫向长全,33岁,老家在四川省岳池县农村。向长全1998年到北京打工,后来以设摊卖手机卡和充值卡为生。他被警方带走时,8岁的儿子刚读小学,1岁的女儿还未断奶。
向长全在市场上的经营几乎是“家族式”:他的哥哥、他从老家叫来帮助看摊的亲戚朋友,都在同一个市场拥有自己的摊位。有了这样的关系,也有了更多的信息渠道。在一次与人闲聊中,他听说帮别人群发短信能赚钱,恰巧这时,徐旭到市场向他打听购买**********的事,他便萌生做这笔生意的想法。
向长全答应帮助徐旭购买**********。他注意到,那些来市场卖**********的人,行踪诡秘,既不留姓名,也不留联系方式,谈好生意都是上门送货,从来不让买主亲自提货。为什么搞得那么神秘呢?他无暇多问,并且压根儿意识不到干这种事有什么风险。向长全先后购买28台**********,大部分留给自己用,少部分转手卖给徐旭等人。
向长全购买的**********,按照插入手机SIM卡数量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可以同时插入8张SIM卡发送短信,另一种功能更强大的,可以同时插入16张SIM卡进行操作;两种**********的价格也因SIM卡容量的不同有所区分,8个口的机器市场价一般在1000元左右,16个口的机器价格翻倍,约为2000元一台。具体操作时,要先把插满手机SIM卡的机器与电脑连接,并在电脑上安装专门用于群发短信的通讯软件,然后再按照软件要求一步步输入所需发送的短信内容和手机号码,这样就可以对外进行群发。
&&&&&&有了机器,又了解了群发短信的技巧,向长全便在自己承租的摊位前竖起“代发短信”的招牌。很快,房地产、家教、商场等有关人员找到他,请他代发广告短信。
这个买卖的确赚钱快,向长全忙晕了头。2009年3月,他给四川老家打电话请亲戚朋友来帮忙。他的表弟来了,表弟媳也来了。有人帮他看摊位,使他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从事短信群发。他的“工作”流程是:在摊位接活后立即赶到租住的房子里,专心致志地群发短信。
由于多年经营手机卡,向长全知道如何利用这些卡实现利益最大化。他购买的大多是包含初始话费的动感地带和CDMA手机卡,在使用前先通过移动、联通等通信公司更改成性价比最高的短信套餐,当群发短信耗尽短信话费后,他再将这些已经用过的手机卡卖出去。如此一来,既降低了群发短信的风险,又让自己的生意有足够资源。
在向长全眼里,客户的委托源源不断,这让他喜不自禁。徐旭是他最初的固定客户,随后,固定客户越来越多。有的客户跟他混熟后,干脆直接跑到他租住的房子里亲自上阵。一般而言,委托向长全群发短信的客户,需要向他提供接收短信的手机号码。当有些客户无法提供手机号码时,颇有经验的向长全就替这些客户按照手机号段进行“盲发”。
&&&&&渐渐地,向长全的这项生意越做越大,大到用20多台电脑同时群发短信。按照每台电脑连接4至5台**********计算,20多台电脑同时开工,能有1000多张手机卡实施短信即时发送。从2009年开展这项业务起,向长全共为别人群发短信3000余万条。每条短信的成本是3.3分钱,他向客户收取3.5分钱,从中赚取2厘钱差价,仅一年时间,他的经营额就高达34万元,他可获利5万多元。
向长全帮人发送的基本上是正常商业信息,通常为楼盘、家教、培训等广告,偶尔也发送一些买卖增值税发票的短信,绝对不发送有黄色和诈骗嫌疑的信息。正因为如此,他想不到自己会违法。
美发小工做广告,群发短信撑起两家公司
向长全群发短信最多的是楼盘广告,其中一个叫周彦峰的客户是他的老伙伴。周彦峰,北京市通州区人,读高职时学的美容美发专业,毕业后到一家美发店打小工。老板见他做事活络,安排他联系广告公司发广告。在跑业务过程中,他发现干广告比干美容美发省劲又来钱,就想自己开个广告公司,遂辞掉美发店工作,做起与所学专业毫无关联的传媒业。
刚开始,周彦峰主要与一些发行量较大的报社联系,通过夹报、直邮等方式为经营美容健身的客户做广告宣传。后来,他发现群发短信可以更有效、更低成本地赚钱,便联系向长全,改弦更张做上群发短信生意。
周彦峰想把自己的广告公司搞大,但单纯做美容健身类广告是不行的。为了拉到更多优质客户,他经常到新开盘的小区售楼处,直接找那儿的广告负责人谈业务,以每条文字短信6至7分钱、每条彩信8分钱的价格,为开发商群发售楼、物业和节日祝福类信息,少时几万条,多时数百万条。
很快,在北京新开盘的楼市背后,都晃动着周彦峰的身影。由于群发短信效果好、回报高,不少著名楼盘和房企纷纷与他合作。生意越来越忙,周彦峰就请向长全帮忙,以每条0.035元的价格群发短信。当发现其中有2厘钱差价后,他干脆也买**********雇人群发短信,一下就买了14台。
周彦峰的广告公司真的搞大了。谈业务,签合约,他实在没有精力再死盯别人群发短信,就从河北沧州找来学计算机的表弟邵浩然负责短信群发业务。邵浩然的工资是每月2000元底薪,视业绩年底再分红。仅一年,邵浩然就拿到近10万元收入。倚仗表弟帮忙,周彦峰又购置多台**********和电脑。随着财源滚滚,周彦峰成了圈内小有名气的“周总”,他的广告公司也由一家变为两家。
始料不及犯下非法经营罪
无论是向长全,还是科技公司的业务经理徐旭、广告公司的老总周彦峰和他表弟,他们都认为只要短信内容不涉及黄、赌、毒,即使偶尔碰一下买卖增值税发票,根本就谈不上犯罪;他们也没去想群发短信是不是需要经过有关部门许可方能经营。
无证群发短信的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被群发短信骚扰、深受其苦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为什么这种现象一直蔓延,不受约束,无人来管、没见哪个职能部门出面打击呢?正因为如此,向长全等人才敢“财胆包天”,肆无忌惮地侵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终于,北京警方出手了!
2010年年初,北京市西城区警方频频接到举报:许多手机用户不断收到非法买卖增值税发票的短信。
警方决定以短信群发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找到制售假发票的源头!于是,向长全等4人进入警方视野。
为慎重起见,在采取行动前,警方就此案与电信部门沟通。电信部门表示:以短信群发方式经营广告发布等,属于增值电信业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列规定,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应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未取得该许可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从事这项业务都属于非法经营。
电信部门的结论成为警方立案侦查的重要依据。旋即,向长全等4人被迅速控制。
因向长全等人群发短信数量庞大,检察机关在审查阶段耗费极大精力,最终查清他们群发短信数千万条,经营额高达数十万元。随即,检察机关以非法经营罪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认为向长全等4个被告没有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群发短信,属于违法行为。
4个被告的律师为他们作无罪辩护,认为在一系列认定构成非法经营行为的司法解释中,没有将群发短信纳入非法经营罪;电信条列、广告法等其他法律法规也没有提到要追究群发短信行为的刑事责任。因此,不能追究4个被告刑事责任。
由于这是国内首例群发短信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控辩双方在法律依据问题上分歧很大,因此,法官在定罪和量刑时非常慎重。无证群发短信行为究竟是否违法?虽然认定非法经营行为的司法解释中没有涵盖群发短信行为,但在非法经营罪中有“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这个条款。是否追究无证群发短信行为的刑事责任?主要依据涉案金额的多少。非法经营罪认定的数额标准是5万元,达到这个标准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达不到这个标准将会被行政处罚。此案中,4个被告的非法经营额都已高达几十万元:向长全34万余元,其他人分别为20余万元和30余万元,属于数额较大,情节严重,已构成非法经营罪。
据此,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一审以非法经营罪,判处向长全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判处周彦峰有期徒刑1年4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判处邵浩然有期徒刑1年1个月,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判处徐旭有期徒刑1年2个月,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如何遏制垃圾短信肆意泛滥?
虽然向长全等4人受到法律惩罚,虽然该案的判决被认为是“打向垃圾短信的第一枪”“对短信群发行为起到一定震慑效果”“为短信群发行为的监管提供了一个法律范本”,但是,仅仅一个判决,真能震慑或阻挡垃圾短信的滚滚浊流吗?
许多人认为,垃圾短信之所以泛滥,是因为目前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此行为给予制止;是因为地下或地上的短信群发公司和电信运营商受利益驱使,不可能轻易放弃这种行为。对无论发什么短信都要收钱的电信运营商而言,短信发得越多,它赚得越多。遇到手机用户讨说法时,它必定答复:“我们没有办法及时屏蔽,只能按程序向相关部门举报。”
举报有用吗?电子工业和信息化部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每年受理数百万次举报,各地的110几乎每天接到举报电话,但如此众多的举报有哪个进入司法程序、群发短信行为人有谁被追究刑事责任?在依法行政的年代,如果没有法律作后盾,行政和执法机关必将陷入尴尬境地,手机用户想通过诉讼方式维权谈何容易!
按理说,除公益性需要外,任何人和组织都无权向个人用户大规模、无差别地群发短信:一是私人空间不容侵扰,二是被动接收群发短信的性质属于被强迫。因此,应该通过立法让电信运营商以技术手段控制垃圾短信发送。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希望这个规定的出台和实施能使一直处于法律边缘的群发垃圾短信行为再也不会“无法管”。
继续完善相关立法,规范电信业务的设立与审批,加强主管部门的监督力度,唯此才能还广大手机用户一片宁静的蓝天!
(责任编辑:红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短信群发藏巨大利益链 逮个商场就赚三四十万
发布时间:
日11时03分
沈阳网-沈阳晚报
  “五一”快到了,市民张女士尾号为“18”的手机里,各种“五一”促销短信简直爆棚!实际上,每个号码还不错,或者收入还不错,又或者单位还不错的手机持有者,对类似的广告短信早已见怪不怪。继央视“3?15”晚会连揭垃圾短信黑幕后,日前,《中国青年报》又爆出短信群发公司的大量个人信息来自行政机构。
   一条广告短信最低报价3分 4月24日,记者以企业用户的身份在QQ上与沈阳某知名短信群发公司取得联系,业务员“北方”向记者开出了“6分一条短信”的价码,并表示保证质量。但得知记者要做教育培训方面的短信群发后,“北方”表示:“教育培训、移民、股票、房产都是短信群发中投诉率比较高的行业,在一些地方,教育培训的短信根本发不出去,在沈阳也没有几家能做。”
  记者又分别以房地产、汽车4S店、影城经营者的身份咨询了另外3家短信群发公司,对方给每条广告短信报价集中在3分至1角间。数量越多,单条信息价格越便宜。
  某短信公司网站上的服务报价显示,会员通道短信(显示网关、106特服号)5万―10万条,每条7分钱;10万―30万条每条6分8厘;30万条以上,每条6分5厘。显示020、021、0712等直联网关号的短信相对便宜一些,发送30万条,每条6分钱;发送100万条以上可低至5分钱。而显示虚拟卡号(130********)的短信,单条最低可达3分8厘。
   沈阳有上百家短信群发公司 在沈阳经营短信群发业务3年多的高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沈阳大大小小的短信群发公司保守估计有上百家,因为鱼龙混杂,竞争混乱,价格差异较大,有的甚至能开出1分的低价。”
  高先生透露,短信群发价格与到达率和一次发送的数量有关,“但是如果低于3分/条,要么代理商为您亏钱,要么就是有猫腻了,在我们行业叫做‘扣量’。”
  据介绍,客户在充值费用订购短信后,通常会发送小批量的短信测试(普遍拿内部员工号码测试)。短信群发商在技术上会提升这批短信的发送优先级,并全部作提交处置,是多少条就发多少条。待客户测试完成后,大规模提交时,短信后台系统会自动识别批量大小,然后经过短信扣量的方式停止发送,假设要求发送30万条,实际发送只有几万条,或许更少。
  高先生举例说,“如果你充值购买10万条短信,运营商以3分/条的价格给你,这个时候你不要高兴得太早,运营商如果扣掉50%即5万条,单条价格实际变为6分钱,这还是不错的短信群发公司。有的会扣掉80%的量,你算算多少钱一条?”
   客户看中短信群发性价比 尽管短信群发连遭舆论打击,之所以风行当下,对客户来说还是因其较高的性价比。沈阳某房地产公司营销总监王宇介绍,按照单条价格6分计算,10万元预算能够发出160余万条短信,假设扣量50%,发出80万条,再假设意向客户比例为万分之三,一次宣传就会带来200多位意向客户。
  沈阳某短信运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短信营销“一对一”传递信息,指向性强,散播度大,目前重点服务的行业包括房地产、商场、教育培训、餐饮娱乐、汽车物流、IT服务、金融保险等。
  这位负责人表示,“有的客户心理上并不完全认可短信广告,但因为随时可以阅读,且不乏大品牌,在操作中还是非常依赖,这也给短信群发公司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市场。但同时,由于良莠不齐的信息满天飞,导致一些规范的商家或是营销模式被误读,给人‘凡广告必垃圾’的印象,这种现象亟待市场化解,也有待相关部门的介入。”
  短信群发企业利润惊人 事实上,推动短信群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的“沃土”还是这一行业背后清晰的利润路线图:个人或公司购买运营商的短信通道,再购买群发设备,通过网络发布业务广告招揽客户,收取客户款后提供服务进而实现营利。
  业内资深人士高先生透露,一级公司在运营商那里购买通道的费用一般在百万左右,这不包括公关费用。批复下来后设置分账户下放给次级短信群发代理商,次级代理商拥有号码资源,进行市场推广。
  “批复下来的每条短信成本一分钱多,一级代理商在制作群发软件时,还设置了漏发程序,一般情况下扣量百分之五左右。批发到次级代理商手里面,批发价一般在3分左右。”高先生说,一级代理商的利润十分惊人,但沈阳的短信群发公司多为次级代理商。“次级代理商进行市场推广,单条价格在3分到1角之间,这个利润率已经很恐怖了。像商场之类的大客户,每逢‘五一’、‘十一’、圣诞、春节等节日都会发送短信广告,一年发送总量可达千万条,一个公司如果有这么一个固定客户,年利润就可达三四十万。”
24小时新闻排行
数码娱乐DVD导刊双语学习报
 请尝试以下操作
 1. 尝试按F5刷新该页。
 2. 重新输入正确的网址。广告公司利用伪基站群发垃圾短信 A06-法治庭审-上海法治报
& A06:法治庭审
广告公司利用伪基站群发垃圾短信
老板获刑3年 员工获刑1年
日 & A06 :法治庭审 &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金莉娜  本报讯 广告公司、无业人员购进伪基站设备,专为商家群发各类垃圾短信从中赚钱。几个月时间里,唐某、赵某等人为银楼、银行、电动车行等商家群发促销、办卡等垃圾短信7万余条,造成大量手机用户通信异常。经浦东检察院公诉,近日法院以破坏电信设施罪判处唐某、赵某等人有期徒刑3年,判处郑某有期徒刑1年。  今年1月17日,长宁古北地区数万名手机用户发生短时间信号中断,正常的通信功能被莫名屏蔽,与此同时却收到了附近某银楼发来的春节期间黄金促销垃圾短信。事后调查发现,这是有广告公司在利用伪基站实施信号干扰。  据犯罪嫌疑人郑某交代,其所在的广告公司主要从事短信群发、小广告等业务。去年底,老板唐某购买了两套俗称“伪基站”的GSM数字蜂窝基站设备,想通过为商家群发短信做广告来赚钱,唐、郑俩人一人操作一套。当日,郑某接到老板唐某指派的为某银楼黄金促销群发短信业务后,开车携带伪基站设备从浦东暂住地出发前往古北,在该银楼周边1公里范围开车兜圈群发短信。经移动通信公司鉴定,当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郑某共发送垃圾短信4.2万条,造成周边用户发生脱网4.2万人次; 按每次发送垃圾短信脱网20秒计算,累计影响周边通信时长13000分钟,严重影响用户正常通信。  另据犯罪嫌疑人唐某交代,其于2009年开办该广告公司,去年底以来开始利用伪基站替商家发送房产、黄金首饰、教育培训等广告短信,每次收费数千元。在案发前几个月时间里,已先后在浦东罗山、周浦、金桥及松江、青浦、宝山等地多次群发垃圾短信从中牟利。  无业人员赵某自行花费18000元购置一套伪基站设备,在浦东南路、闵行、杨浦五角场区域群发银行信用卡办理、电瓶车促销、黄金促销广告短信。3月初的3天时间里,接连群发此类广告短信3万余条,从中赚取商家给付的“辛苦费”七八千元。  浦东检察院指控,唐某、赵某等人行为已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法院审理后认定罪名成立,分别判处唐某、赵某等人有期徒刑3年。
友情链接:
解放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群消息自动发送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