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方法ppt,有哪些统筹方法ppt

《统筹方法》学习要点
《统筹方法》学习要点
  一、作者资料  
  《统筹方法》一文的作者华罗庚先生,生于1910年,逝世于1985年;是我国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在国际数学界也有相当的影响。在北京不少中学的教学楼内,都挂有华罗庚先生的大幅画像,同学们时常以华罗庚来鞭策自己学好数学,学好功课,以便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材。华罗庚先生一生致力于数学的研究,成绩卓著,生前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所长,可见他在我国数学界的地位是很高的。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华先生不仅致力于数学理论的研究,同时还为了指导社会生产,写下《优选法平话》、《统筹方法平话》、《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等科普读物。《统筹方法》一文就是选自《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一书的。
  二、结构  
  《统筹方法》一文共有16个自然段。
  从大的结构来看,全文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即:
  第一部分,即1自然段。在这部分,先是讲明什么是统筹方法接着指出统筹方法实用的广泛性;对这两个要点的说明,都是极为简明的。
  第二部分,即第2到第15自然段,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在这部分里,作者说明了三个问题:
  1、以泡茶喝为例,说明如何应用统筹方法。
  2、指明统筹方法在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
  3、指明在生产中应用统筹方法,不仅是解决时间方面的问题,而是要解决许多问题。
  第三部分,即第16自然段。在这部分,作者指出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统筹方法应用的保障作用。
就文章主体部分小的结构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前面关于三个问题的解说已经表明了划分的办法。
  同学们学习《统筹方法》一文,除去了解作者、积累词语、搞清结构外,还应该学习说明的详略,说明方法的应用,说明事理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等。
  1、在《统筹方法》一文中,华罗庚先生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详写的内容是:以泡茶为例,说明如何应用统筹方法。在全文的16个自然段中,说明这一问题时用12个自然段(2—13自然段),可见其详。
  因为文章的题目是“统筹方法”,自然应该回答怎样使用这一方法的问题,这是其一。其二,大部分读者对于统筹方法的使用或是不知,或是知之甚少,所以作者要多写。
  略写的内容是:什么是统筹方法,统筹方法应用的必要性、广泛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作用。
  这几个问题,有的无须过多说明,如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作用;有的不是本文说明的重点,如统筹方法应用的广泛性;所以就都写得比较略。
  2、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具体说明并简答各自的作用。
  (1).下定义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作用:以简明而严密的表达,科学地告诉读者:什么是统筹方法。
  (2).举例子
  如:比如,想泡壶茶喝……
  作用:以生活中人人皆知的事例,个个都懂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说明相当深奥的统筹方法,达到使读者全都能懂的目的。
  (3).作比较
  如:办法甲……办法乙……办法丙……
  作用:通过作比较,使读者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4).列数字
  如:办法甲总共用16分钟。
  作用:以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办法甲是好办法。
  (5).列图表
      
  作用:图表的形式,使说明更具直观性、更好理解。
  (6).引资料
  如:关系多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往往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
  作用:语言更显简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3、下面语句中红色的词语用得好吗?为什么?
  (1).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答:好。好在形象、生动,说出了“不好”的关键所在。
  (2).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
  答:好。这里的“好像”是“是似乎”的意思,表明“这”似乎是废话,其实不是废话,而是真理。
《统筹方法》测试
  一、选出对下面这个复句和第一层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②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③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
 &&&&&&&&
A.①②│③  &
B.①②│③   &&&&&&
C.①│②③   
D.①│②③
       转折         并列
        假设         条件
  二、为下面几句话填空,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1).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
  (2).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
  (3).工作干不好往往因为没有抓住(&&&&
  (4).应用统筹方法,主要是把(&&&&
)安排好。
A.环节   前提  工序   关键
B.工序   关键  前提   环节
C.前提   关键  工序   环节
D.环节   前提  关键   工序 &
  三、下列句子成分划分有误的是(&&&&
A  & B   &&
C   & D   
  四、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A.《统筹方法》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B.华罗庚的《统筹方法》介绍的是一种数学方法,因此要千方百计的把复杂的科学道理说得通俗易懂。
(&&&&&&&&&&&&&&&&&
  C.《统筹方法》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画图表的说明方法。
(&&&&&&&&&&&&&&&&&
  D.画图表在文中起到更精确、更具体的说明作用。
(&&&&&&&&&&&&&&&&&&
  E.《统筹方法》一文中,统筹方法与泡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用泡茶讲统筹方法,主要是考虑时间方面的问题。(&&&&&&&&
  五、下列语句中,属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①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
  ②关系多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往往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
  ③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④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中,往往就不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①④
参 考 答 案
  一、C  解析:第一个分句是后两个分句的一个假设条件。因此第一层在第一个分句后划分,是假设关系。
  二、D  三、B  解析:  四、A √  B√  C√  D&  E√  解析:D.画图表能弥补单用文字的缺憾欠,对事物或事理解说的更直接,更具体。  五、B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统筹方法的意思_拼音是什么_怎么解释_组词_汉辞网
-& 在线查询统筹方法的意思、拼音是什么,怎么解释、组词:
前一篇: 后一篇:
统筹方法的意思:
【词语】: 统筹方法
【解释】: 关于生产组织的安排和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要求在头绪纷繁的任务或工程中,通过网络图(或箭头图)的形式找出一条关键路线来,以便控制和掌握这些任务或工程的进程,从而提高生产安排和管理的科学性。自1965年起,经华罗庚的倡导,在中国许多部门得到推广和应用。
◆查看更多:关于词语
的意思;含有
大家都在看:
&&&相关词语(统组词、统的组词、统字组词、法组词、法的组词、法字组词):
《汉语大辞典》中华辞海(界面见下图),提供词首、词尾、词中、释义等查询方法,含有解释、拼音。
下载网址:
更多内容请查看【汉语大辞典】。关于统筹方法是什么意思,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Copyright(C)2005 汉辞网?版权所有 可搜索:微信公众号 hydcd_com 加入我们 Email:QQ邮箱 QQ:7117780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备案号:沪ICP备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ppt 演示文稿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ppt 演示文稿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6|
上传日期: 09:23:0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ppt 演示文稿
官方公共微信名著与专题:(1)生活中既有成功运用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的事例,也不乏不考虑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的反面教材,试各举一例。成功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试题及答案
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名著与专题:(1)生活中既有成功运用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的事例,也..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 09:00:00
名著与专题:(1)生活中既有成功运用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的事例,也不乏不考虑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的反面教材,试各举一例。  成功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面教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近名著。  某校园文学社在自己的网页上,开展了“走近名著”活动。注册时需要用名著中的人物作为用户名。你最想以名著《____________》中的人物___________作为自己的用户名。你为该人物设计的形象宣传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水浒传》 武松 疾恶如仇,荡尽天下不平事。)
&&试题来源:江苏月考题
&&试题题型:问答题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综合读写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成功事例如:田忌赛马,都江堰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   反面教材如:修好的马路未事先规划好管线的铺排,反复“开膛剖肚”。(答案不唯一)(2)示例一:《西游记》 孙悟空 用勇敢与执着谱写正义之歌。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城的》 保尔 与命运抗争,与信念相伴。(答案不唯一)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名著与专题:(1)生活中既有成功运用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的事例,也..”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综合读写”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综合读写”。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公务员行测技巧:如何快速求解统筹问题
http://www.chinagwy.org &&&&&&&&&&&&来源:学宝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统筹全局的关键问题,便是在于各个步骤如何安排,而分清哪些步骤能够并列进行,哪些步骤有先后次序,便能够合理统筹各项工作流程,能够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统筹问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比较常见,也是行测考试的一种重要题型。解这类题型的关键是题型的识别,这里题型一般会这样问:求最少需要多少钱、求最多需要多少时间、最短走多少路程等等。
  例1、某商场举行周年让利活动,单件商品满300返180元,满200返100元,满100返40元,如果不参加返现金的活动,则商品可以打5.5折。小王买了价值360元、220元、150元的商品各一件,问最少需要多少钱?( )
  A、360元  B、382.5元  C、401.5元  D、410元
  解析:首先题型识别,问最少需要多少钱,即如何统筹至所花钱最省。商场有两种优惠方式:返还现金和打折。
  (1)价值360元的商品如果返还现金需要180元,如果打5.5折需要花费198元,显然用返还现金的方式比较节省。
  (2)价值220元的商品如果返还现金需120元,打5.5折需220*0.55=121&220-100=120,返还现金更好;
  (3)价值150元的商品如果返还现金需110元,打5.5折需150*0.55=82.5元,打折更好;所以最少需要180+120+82.5=382.5元。选B 。
  小结:这道题中的折数是5.5,可以通过错位相加的方法快速口算,如何在虽短的时间里运用快速口算或估算做出正确的安排则是这道题的关键。
  例2、某公司要买100本便签纸和100支胶棒,附近有两家超市。A超市的便签纸0.8元一本,胶棒2元一支且买2送1。B超市的便签纸1元一本且买3送1,胶棒1.5元一支。如果公司采购员要在这两家超市买这些物品,则他至少要花多少元钱?( )
  A、208.5  B、183.5  C、225  D、230
  解析:不难看出,该题和上题有相似之处,属于统筹问题。先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需要买两种商品,可以在两个超市买当然应该是那个超市便宜就在那个超市买了。经过对比,要买便签本的数量是4的倍数一定是在B超市核算,要买胶棒的数量是3的倍数一定在A超市比较便宜。因此从B超市买100(买75本送25本)本便签纸,花费75元;再在A超市买99支胶棒(买66支送33支)共需132元,再在B超市买1支胶棒。总价格为:75+132+1.5=208.5,答案选A。
  例3、有甲、乙两项工程,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6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30天,李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18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24天,若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程,则最少需要的天数( )
  A、16   B、15   C、12   D、10
  解析:要求所需天数最少,是属于统筹问题。由题意,张师傅做甲工程更有效率,李师傅做乙工程更有效率,让张师傅做甲,李师傅做乙。张师傅用6天时间做完甲工程后帮助李师傅一起做乙工程。用设一思想设乙工程为120(为30和24的最小公倍数),张师傅做乙工程的效率是4,李师傅做乙工程的工作效率是5,李师傅做6天后还剩90,90÷(4+5)+6=16。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程,则最少需要16天。答案选A。
  例4、某企业有甲、乙、丙三个仓库,且都在一条直线上,之间分别相距1千米、3千米,三个仓库里面分别存放货物5吨、4吨、2吨。如果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到一个仓库,每吨货物每千米运费是90元,请问把货物放在哪个仓库最省钱?( )
  A、甲   B、乙   C、丙   D、甲或乙
  解析:首先识别题型属于统筹问题。总运费等于所运货物的吨数乘以所运的距离,要使总运费最少,就要使所运货物的吨数最少且所运的距离最短。因为丙仓库的货物最少,显然丙地的货物应向“甲、乙”方向运。假设丙的两吨货物运到乙仓库,此时乙仓库的货物是6吨大于甲仓库的货物吨数,因此选择乙仓库最省钱。
  统筹问题解决的关键是首先要识别题型,然后运用统筹问题的解题要点做到快速解题,考生要好好体会,理解这一题型的特点。
  行测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手机扫一扫加入公考提醒平台
微信名: 公务员考试报考提示
微信号: gwy999999
功能介绍: 公务员考试,报名,考试指导,相关提示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统筹方法的例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