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真相sbs视频我的基金相对原始净值一直是涨的为什么累计受益反而变少了,原始净值是9号2.4050然而10

我的基金投资秘诀
投资的经历
我也算是个投资基金的老基民了。从1998年3月,中国股市发行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开始,我就申购、中签。后来随着新的封闭基金不断发行,我又不断地申购中签,再后来又大量地买入。在那一个牛市中的末尾,我仓位的80%都是封闭基金了。
当然,牛市之后是熊市。股市在2002年以后就步入了漫漫熊途,我也与大多数的股民和基民一样,没有能够及时地逃出来。于是乎,我的基金价格一落千丈,最低的时候都摸到了0.4元以下,我的资产也大幅度地缩水,只有以前全盛时期的35%左右。
那几年,我几乎对股市失去了信心,不再关心股市的变化,也从来不去股市操作,甚至从来都不去那个伤心的地方看看,哪怕新股中签了也不去操作,听天由命了。
不过,我一直没有把封闭基金退出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不甘心。我觉得,一旦我把基金退出来,就不可能再把钱重新投进去,那么亏损的钱就亏定了,再也不能挽回了。我不甘心把自己的血汗钱白白地扔了。如果基金还留在股市里,只要股市走好,还有可能把亏损的钱扳回来,甚至赚一点的。我骨子里就一直有这样的信念:股市总是涨涨跌跌的,有熊就有牛,没有永远的牛市,当然也没有永远的熊市。股市有跌的时候,也就有涨的时候,只是不知道这跌的时间有多长,涨的时候在什么时间开始。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相信基金对股市的投资总会强过我自己,投资基金比较稳妥。一只股票可以从60元掉到3元,而且恢复不了元气。基金不会这样惨,掉下去也总会起来的。事实也是这样,熊市里的股票贬值70--80%的比比皆是,而基金净值的缩水极少超过70%。
几年的熊市里,我手头最多的封闭基金是景福、同盛、安顺和普惠。其中表现最好的是安顺,加上它的分红,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直到去年,也就是2006年,股市开始走好,我也有兴趣关注股市,操作股市。于是,我陆陆续续地把账户中的所有的股票都换成了封闭基金。这倒不是我认为封闭基金比股票要更好,我也知道有些股票比基金要好,涨幅比基金要大得多,但是凭我个人的能力,我实在摸不准哪只股票好,哪只股票坏,哪只股票能涨,哪只股票不涨,哪只股票会跌。这些都需要实地调查和研究,我可没有精力更没有时间去干这些。
基金却有实力有能力去调研这些股票,能够选出好的股票,投资这些好股票。
既然我没有精力和时间去选出好股票,操作好股票,为什么不能买下基金,委托他们去打理我的资产呢?
再说,一只股票的好坏往往看不透,它的业绩往往要一个季度才能公布一次,而且还要担心做假账,担心它们的经营环境、经营策略出问题。封闭基金的净值都是一个星期公布一次,好坏一目了然,净值的增长实实在在,做不了假。净值的增长就是基金的业绩,这都是看得到的。想一想,一只股票如果一年的业绩有2元,股价会炒到60元以上,而如今的封闭基金的业绩大多都在2元以上,基金价格还只要2元多,真是便宜到家了。
其实,我就是看中了基金的业绩看得清,看得透,把握得住,才下决心投资基金的。看股票就象雾里看花,就是那些优秀的企业,你也很难看透其中的真相和变故,除非你亲临其境,甚至要潜入其高层。而基金呢,每周一次的基金净值就能体现它实实在在的业绩,据此就能作出适当的调整。
历经多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我的投资终于有了收获。前段时间,我把自己从1996年以来投资股市的所有账目打印出来,清理了一回,结果是,现在的总资产比原始投资增长了四倍多,是原始投资的五倍以上。当然这其中也有投资股票、打新股的功劳,但主要还是投资基金的功劳。如果从2005年的资产算起,资产应该增加了七倍多。
当然,我的这个投资业绩是很普通很普通的,就象大多数的股民基民一样。这样的业绩自然比不了传说中的股神股仙,动辄就是几千倍上万倍的收益。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股神股仙只是一个个故事,而且是美丽的神话故事,对我们这样的普通股民基民来说,那其实是空中楼阁,天上仙境,可望而不可及的。编造这样那样的神话故事,要么是想弄一个什么轰动效应哗众取宠,要么就是想蒙人骗钱。
在我的投资经历中,大概有三次牛市,第一次是1997年的牛市,那一次投入不多,资产最多时也增长了两倍,不过随着牛市转熊,赚的钱也慢慢赔进去了。第二次牛市在2001年前后,那次的资产增加不多,比投资总额只增加了80%左右。当然随着股市转熊也慢慢赔了进去。第三次牛市就是2006年以来,总资产比原始投资增加了四倍,只有这次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大牛市,也是资产膨胀,盈利最多的一次,但愿这次不会再赔了进去。
投资的层次
回顾近十年我的封闭基金投资经历,大致有这么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价格至上。购买基金总是先看价格,哪只基金价格便宜,就优先买哪只基金。当时的想法是,同样的钱,基金的份额买得越多越好。假设1000元钱,买1元的基金可以买1000份,买2元的基金就只能买500份。如果每份基金涨0.1元,1000份基金可以涨100元,而500份基金只能涨50
不过我没有料到的是,基金的净值永远不会按这种逻辑来增长。
基金净值的增长是根据基金净值的比例来进行的。净值增长的快慢也是依据原来净值本身与增长值之间相比的百分率来计算和衡量的。比方说,净值为1元的基金增长10%就是增加了0.1元。净值为5元的基金增长10%就会增加0.5元。所以说,基金好不好,主要看它的净值增长率高不高。净值增长率高,基金资产就会增加得快,反之,基金资产就增加得慢。
以前我没有弄懂这个道理,所以经常陷入了追求价格便宜的误区,吃亏不少。
第二阶段,是折价率至上。封闭式基金都有折价率,各个基金的折价率不同,有的折价率高,有的折价率低。比如净值1元的基金,如果基金价格0.7元,那么折价率在30%;如果基金价格0.9元,那么折价率在10%。折价率越大,这个基金的价格相对于它的净值来讲越划算,这个基金就越便宜。用0.7元的价格能够买到价值1元的基金,当然要比用0.9元的价格买到价值1元的基金更便宜,更划算,这是不争的道理。
有一段时期,我是几乎是天天计算折价率,总是挑选那些折价率大的基金买。
不过后来我发现,这些折价率大的基金总是折价率大,而且净值的增长很慢,购买它们后的收益,远远赶不上那些折价率小些,但净值增长率快的基金的收益。
于是乎,我的基金投资又转入了第三阶段,净值增长率至上。
其实,基金的净值增长率才是真正体现了基金业绩的好坏,才是衡量基金好坏的唯一标准。一只的折价率大而净值增长慢的基金,其实并不便宜;而一只折价率小而净值增长快的基金,其实也并不贵。
基金裕隆最近一年的净值增长率是216.09%,排名第1,其折价率是19.35%;基金汉兴最近一年的净值增长率是133.52%,排名第33,其折价率是30.68%。两者同期的净值增长率相差82.57%。这两只基金谁贵谁便宜呢,当然是基金裕隆更划算了,那区区11.33%的折价率根本抵不了
82.57%的净值增长的差距。形象点说,基金裕隆净值的增长每个星期都要比基金汉兴快几个百分点,也许用不了几个星期,其净值的增长就会很快超过那折价率相差的11.33%了。
由此,我的结论是,衡量一只基金的优劣,其净值的增长率是第一位的。购买基金首先要看的就是它的净值增长率的高低。
我投资封闭基金的这三个阶段,其实也代表了投资基金的三个层次。第一阶段是低层次,属于蒙昧层次。第二阶段是中层次,属于开化层次。第三阶段才是高层次,属于理性层次。
投资的优选
基金投资的理性层次还只是基金投资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大的构架,具体的投资操作还需要分析策划和优化选择。
其一,封闭基金的选择主要看净值增长率,但基金净值增长率的周期一般有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那么选择基金用哪一个增长率的周期比较合适呢?
我最看重的增长率周期是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周期太短,一个星期、一两个月,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股市里的意外事件太多,影响基金净值的偶然因素也很多,再优秀的基金也不可能时时处处都追逐和捕捉到那些上涨的事件和因素。没有哪一个基金能保持净值增长周周第一,月月第一,年年第一的。而两年、三年的周期又太长了点,中国的股市变化太快,而且一只基金的团队也很难长期保持,所以基金一年以前的业绩往往说明不了现在的业绩。最为典型的就是基金安顺在2006年以前的业绩是最好的,但在2006年以来的牛市中却一落千丈,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那为什么是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呢?
据我的观察,一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的排名领先,往往只有几个月、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比如2006年的基金丰和、基金泰和;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上半年的基金景宏;2007年上半年的基金开元;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基金裕隆。
这些基金净值增长的领先,不外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挖掘到了真正好的企业和股票,依靠这些大牛股发横财。最为典型的是基金丰和,它抓住了当时的沪东重机这只大牛股,而且重仓配置。沪东重机从十几元一直飞涨到300元。在2006年的股市调整中,基金丰和的抗跌性最好,依靠的就是这只股票。在有一周的大调整中,别的基金净值都下降3—6%,而基金丰和的净值居然逆市上扬,真是奇迹。
另一个原因就是抓住了股市的热点。股市的每一个时期总会有一些热点,就是股票价格上涨比较快的板块。比方金融板块,钢铁板块,有色金属板块,能源板块,消费类板块等等。最为典型的就是基金开元和基金景宏,它们在2007年上半年抓住了金融板块中的证券类股票,结果这些股票成了市场热点,其股票价格一路飞涨,促使这两只基金的净值增长一度领先。还有2007年下半年的基金裕隆,重仓配置了金融和房地产板块,这些正好也是股市这段时间的热点,促使基金裕隆的净值增长排名领先。
不过,一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是不可能长期的一直领先的。
因为即算是一只大牛股,股价也有涨到头的时候,股价的涨幅也是有限的。股市的热点也是经常转换的,不可能一个热点一直热下去。热点的转换,短的一两个月,长的三五个月。基金如果想保持净值增长的领先,就必须挖掘新的牛股,追逐股市里新的热点板块。这时,基金就面临着大幅度的调仓:抛掉涨到头的牛股,抛掉以前的热点股票;吃进刚刚发掘的新牛股,吃进新的热点股票。而这个调仓是有代价的,势必会损失原先的部分浮动盈利,使得基金的净值增长减缓甚至下降。
所以说,一个基金的净值增长不可能一直保持领先,总是有起有伏呈波浪形的。如果一只开放式基金的净值增长能始终保持在前20名以内;如果一只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增长能始终保持在前10名以内,那就是非常优秀的基金,可以称得上基金中的王牌了。
如果一只基金的净值增长在三个月内都排在前面,就大致可以判断出它抓住了股市的热点,或者抓住了牛股。一般来说,它的净值增长还有领先的潜力。当然,如果它的净值增长还同时在六个月以内排在前面,那就更加值得收藏了。
我就是以这个方法来操作基金的。在2006年,以基金同盛换成了基金丰和;2006年4季度,以基金景福和基金安顺换成了基金景宏;2007年2季度,以基金丰和换成了基金裕隆和基金裕阳。这些调仓都尝到了甜头,获益颇丰。
不过,我也有失误,主要是在2006年抓的基金同盛、基金景福、基金安顺的时间太长了,调仓转换有点迟。后来抓基金丰和的时间也长了点,没有及时调仓转向。这都因为那时还没有弄明白这些道理,也算是投资学习中付的学费吧。
其二,封闭基金选择的除了净值增长率,还有其他的方面需要综合评判。
封闭基金的挑选大致有几个指标:净值增长率;折价率;分红潜力。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数据指标。其中净值增长率无疑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但折价率和分红潜力也不可忽略,也必须综合考虑,也是挑选的因素之一。
在通常的情况下,在封闭基金的挑选中,净值增长率要占到评判因素的80%,其折价率和分红潜力只能占到20%。挑选基金首先是看净值增长率,净值增长率高的基金是首选。其次再看折价率和分红潜力,如果两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都相差无几,再考虑它们的折价率和分红潜力。
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如果两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一样,而其中那只折价率高、分红潜力大的基金自然成为首选。
这是通常情况下的挑选评判准则,但在特定的时候,这三方面的因素选择会有变化。
比如在基金即将分红的前段时间,其分红的潜力就成为了挑选评判最重要的因素,甚至超过了净值增长率。为什么呢?因为在基金分红前的这段时间,时间较短,基金净值的增长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而分红的多少则会大大地影响基金的折价率,扩大基金之间折价率的差距。
比如,在年终分红中,基金A分红0.2元,分红前它的折价率是30%,分红后的除权折价率为35%。基金B分红0.8元,分红前它的折价率是30%,分红除权后的折价率为45%。虽然基金A比基金B的净值增长率要高,但我们还是要选择基金B,因为基金A短时间的净值增长,很难赶上基金B因为多分红产生的
10%的折价率差距。
基金A分红除权后的折价率35%,分红后基金A的价格会上涨,恢复到分红前的30%的折价率水平,这就是填权,基金价格有5%的上涨空间。同样,基金B分红除权后的折价率45%,分红后填权到30%的折价率水平,基金价格则有15%的上涨空间。两者之间的价格上涨有10%的差距,即使基金A的净值增长再快,短时间内也弥补不了这10%的差距。
所以说,基金分红前,分红的潜力又优先于净值增长率。至于分红前多长时间,分红潜力优先净值增长率的比例多少,这就需要判断和测算。要判断净值增长率在多长时间内能到达百分之多少,在多长时间内能够追上两者之间分红后除权折价率的差距。
其实归根结底,封闭基金的价格是跟着它的净值走的。基金净值高,基金的价格也高;基金净值增加快,基金价格也涨得快,反之亦然。
而封闭基金的折价率也往往是跟着净值增长率跑的。净值增长快的基金,其折价率也相对较低;净值增长慢的基金,其折价率也相对较高。这是因为人们都喜欢挑选净值增长快的优秀基金,不喜欢购买净值增长慢的基金,所以优秀基金的价格高,比较贵;落后基金的价格低,比较便宜。各只封闭基金的折价率的差距,正是体现了各只基金净值增长上的差距,是优胜劣汰的结果。
基金裕隆的一年净值增长率在日排名19位,它的同期折价率35.09%,在大盘封闭基金中排名15位。2007年以来,它的净值增长加快,一年净值增长率在日排名第1位,其折价率也迅速缩小到了19.35%,折价率排名也挤到了第5位。
封闭基金的价格始终是跟着它的净值走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根据这个道理,我就可以很方便地来优化选择封闭基金。
第一, 选择净值增长快的基金,尤其看重净值增长率在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的表现。
第二, 在净值增长快慢相差无几的条件下,选择折价率高和分红潜力大的封闭基金。
第三,在分红前期,注重分红潜力大的封闭基金,也兼顾净值增长和折价率的水平。在分红水平相差不多时,自然选择净值增长快、折价率高的基金。必要时,还可对封闭基金的除权折价率和净值增长预期进行测算和比较。
当然,也有人说,挑选基金要选择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基金团队,如此等等。在我看来,这都太虚,不切合实际。大多数的股民和基民根本不了解这些基金公司、团队、经理,而且也不可能到各家基金公司去察访。报纸和网络发表的东西,也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又看得明白,谁又敢相信?
再说,光是基金经理和操盘手,其个人的品德、知识、能力、性格、社会关系等等都极大地影响着基金的业绩。还有基金团队的其他成员的因素,以及经理们的换来变去,这方方面面的,我们这些普通的股民基民能顾得过来吗?
其实,从根本上讲,一只基金的优劣终究还是要体现在它的业绩上,即净值增长率上的。这才是我们普通股民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才是我们选择基金的唯一标准。
所以说,不要迷信公司,不要迷信团队,更不要迷信经理个人。
只要抓住基金净值增长率的牛鼻子,选择基金就简单多了。选择净值增长更快的基金,就能赚到更多的钱,获得更多的收益。开放式基金是如此,封闭式基金更是如此。
————————————————————————————-
基金就是傻大个!
已投稿到:得益港股反弹:QDII基金领跑南方中国净值累计涨7%
得益港股反弹:QDII基金领跑南方中国净值累计涨7%
来源:你我贷
得益的强劲反弹,2013年合格境内机构者(QDII)强势崛起,与同期A股基金相比,QDII基金业绩明显领先。海富通中国海外股票基金净值上涨5.06%,同时,易方达恒生中国企业ETF、嘉实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华宝兴业海外中国股票基金等6只QDII基金净值涨幅在4%以上。得益港股的强劲反弹,2013年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强势崛起,与同期A股基金相比,QDII基金业绩明显领先。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1月7日,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QDII为南方中国中小盘股票指数基金,净值累计涨幅为7.05%,其次是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股票基金,净值累计上涨6.66%,第三名是富国中国中小盘股票基金,净值上涨5.6%。此外,海富通中国海外股票基金净值上涨5.06%,同时,易方达恒生中国企业ETF、嘉实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华宝兴业海外中国股票基金等6只QDII基金净值涨幅在4%以上。此外,交银全球自然资源股票基金、华安大中华股票基金、海富通大中华股票基金等29只基金净值涨幅在2%以上。同期A股偏股型基金平均涨幅均不到1%。分析人士认为,近期QDII基金表现抢眼,主要得益于新年元旦A股休市期间,香港表现良好。从日至1月7日,恒生指数上涨2.97%,1月2日,在香港上市的强势股民生银行()更是大涨9.15%,在港股气势如虹的背景下,主要投资港股的QDII基金受益明显。以南方中国中小盘指数基金为例,该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是香港上市的中资和中国概念的H股、红筹股和民企股,博时大中华精选基金主要投资的标的也是港股,2012年三季度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六福集团、九龙仓集团、中国财险、华能国际()电力股份、上海医药()等9只H股。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基金经理张溪冈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看好2013年港股市场,主要理由是从2012年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在量价齐升,同时美国IT等行业发展较好,在这些因素的带动下,美国经济复苏较好,再加上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流动性比较充沛,而且欧洲和日本难言乐观,香港市场将受益于美国经济的复苏,而且在其他市场缺乏机会的情况下,资金也将会流向港股市场。另外一位QDII基金经理则认为,短期内,受美国财政悬崖影响,港股可能会出现震荡,但中长期看,机会比较大。券商基金研究人士也表示,QDII在2008年后低迷4年,从2012年开始,QDII已经崭露头角。2012年华宝兴业中国成长、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国投瑞银新兴市场、上投摩根新兴市场4只QDII基金净值涨幅超过20%,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广发亚太精选、景顺长城大中华、景顺长城大中华、海富通大中华精选等25只QDII基金净值涨幅在10%至20%之间。因此,投资者对QDII基金要密切关注。>今日要闻推荐:国泰系5只股基星级齐齐被调降最不受待见基金出炉益民红利3年遭遇成长天花板金鹰核心资源10股8熊扭亏难基金蛇年瞄准国防军工转战高送转中小盘股不看好周期股行情持续性社保基金“减H捧A”巧施回马枪追蓝筹QDII领跑南方中国净值累计涨7%分级基金到期折算价值分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端的下跌1月9日新闻回顾:五粮液等8股股价异动基金调仓或有减筹行为2013投资热点揭秘对年终奖预期低催生裸跳族A份额大面积收跌折算后复牌的银华稳进以跌停报收博时等三基金“开口”:今年首季当有“半波”机会得益港股的强劲反弹,2013年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强势崛起,与同期A股基金相比,QDII基金业绩明显领先。海富通中国海外股票基金净值上涨5.06%,同时,易方达恒生中国企业ETF、嘉实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华宝兴业海外中国股票基金等6只QDII基金净值涨幅在4%以上。2012年QDII首夺年度赚钱榜冠军华宝兴业海外增长达26%2012年收官A股市场终收红,开放式基金各个类别实现正回报。其中,QDII基金以10.56%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一举夺得开放式基金“年度最红”殊荣,这是首批QDII自2007年出海以来,首次荣登年度赚钱榜第一宝座。银河证券数据显示,在同类可比的9只QDII基金中,涨幅第一的为主投海外中国概念股的华宝兴业海外中国成长,去年净值增长达25.97%,在988只开放式基金中,排名也进入前五。紧随其后的是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去年全年实现24.47%收益;嘉实海外则上涨了19.26%。全部9只主投港股的QDII平均涨幅18.15%,港股QDII收益突出。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当A股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QDII可成为投资者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今日要闻推荐:国泰系5只股基星级齐齐被调降最不受待见基金出炉益民红利3年遭遇成长天花板金鹰核心资源10股8熊扭亏难基金蛇年瞄准国防军工转战高送转中小盘股不看好周期股行情持续性社保基金“减H捧A”巧施回马枪追蓝筹QDII领跑南方中国净值累计涨7%分级基金到期折算价值分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端的下跌1月9日新闻回顾:五粮液等8股股价异动基金调仓或有减筹行为2013投资理财热点揭秘对年终奖预期低催生裸跳族A份额大面积收跌折算后复牌的银华稳进以跌停报收博时等三基金“开口”:今年首季当有“半波”机会
相关最新文章
港股直通车或将择时开通,但尚无时间表11月13日,受邀参加第六届中国金融市场年会...
一、市场环境:A股走势依旧弱势,港股独领风骚1、股票市场:创业板抗跌,医药地产逆...
港股直通车”的消息刺激了市场的人气,一度让市场屡创新高。但是该项政策搁浅之后,市...
1.市场环境回顾:A股风格明显转向,海外商品重挫2013年2月,中国经济仍然维持...
证券时报记者孙晓辉美联储在12月的议息会议上意外宣布,将放缓其债券购买项目,并承...
热线电话(服务时间 09 : 00 - 21 : 00 )
Copyright (C) 2014 你我贷() 版权所有;杜绝借款犯罪,倡导合法借贷,信守借款合约
关注你我贷官方微信我想知道我的股票基金相对原始净值一直是涨的为什么累计受益反而变少了,原始净值是9号2.4050然而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你礼拜天买的时候,所以,结果礼拜一在相对高点位,不是交易日,你的收益就这些.15%的手续费,所以,礼拜三又跌了,礼拜一成交的,然后,但涨幅小,虽然礼拜二也涨了,你还扣了0。另外,其实你只有一天的上涨,你虽然是礼拜天买的,但是是礼拜一成交的很对啊
每天的涨幅不是和原始净值对比吗?
不好意思,看错日期了。12号是跌的,你看日涨幅,是相对于上一个交易日的波动,同样会累积到净值。另外,在基金或者股票里面,计算收益是按照相对于前一个交易日的波动的,这就有个问题,一块钱,涨10%后,是1.1,在此基础上,跌10%,就变成0.99了。
诶!是啊!
涨了赶紧卖了!不玩了
你卖的时候,还收手续费,所以,基金公司和销售公司是稳赚不赔的。对于你来讲,收益不达到0.5%左右,扣除手续费,你就是赔的。
不客气,祝你好运。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想知道真相sbs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