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补偿电路原理 在那本书里讲过

求助,关于ldo中用随负载可变的零点进行补偿的电路
UID519258&帖子153&精华0&积分106&资产106 信元&发贴收入845 信元&推广收入0 信元&附件收入611 信元&下载支出1400 信元&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107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求助,关于ldo中用随负载可变的零点进行补偿的电路
本帖最后由 一个人的江湖 于
13:36 编辑
(830.37 KB)
我用的附件中的电路,其中主要电路图如上图,外接2u负载电容。遇到的问题有 1 主极点和次主极点都很小,分别为几百hz和几khz,而补偿用的零点根据计算在900多k左右,而且这个零点很难往下降,补偿电容已经很大了。我感觉起补偿作用的零点反而是分压电阻处的零点,而不是所谓的随负载变化的零点。2 满载时,主极点是应该位于A点吧,但是怎么计算也得不到几百hz,而且当负载变化时,主极点和次主极点都会变化,主极点到底位于哪里呢?。另外增益很高,低频80多db,降不下来。我很困惑的是,工程中有用这种电路的吗?感觉理论分析的很好,但我却没有调出来。
我是新手,请论坛的各位朋友多多指点,谢谢!
下载次数:291
下载需要消耗: 2 信元,如果是重复下载只需消耗: 1信元
UID263965&帖子378&精华0&积分15381&资产15381 信元&发贴收入2255 信元&推广收入0 信元&附件收入21508 信元&下载支出8472 信元&阅读权限70&在线时间505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o⊙ )?和我做的topic一样呢?3A,你还外接2uf。。。。 不怕overshot高啊?
UID716442&帖子314&精华0&积分14522&资产14522 信元&发贴收入2145 信元&推广收入0 信元&附件收入3012 信元&下载支出195 信元&阅读权限70&在线时间23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我见过一个反向出的LDO电路,貌似补偿是这样的
我理论计算一窍不通,只能直观的感受一下。
M12和M15组成一个放大电路,这个电路的增益受电流镜M12/M14比例,gm12/gm15控制,电路输出阻抗1/gm12。实际上是M15的栅电压放大一下,串联一个1/gm12的电阻再通过Cm反馈回来。类似于米勒补偿那个,但是没有有害的前向零点!由于信号有放大的关系,还可以减小Cm的值。
当输出满负载时(3A),输出点RC很小,做第二极点。M12的电流很大,1/gm12很小,大概可以看成一个改进米勒补偿的电路后面带一个输出级。米勒补偿控制带宽,在输出点RC之前就把增益降到1。最佳配置是Cm和1/gm12的零点能抵消RL×Cout的极点。
当输出端空载时,输出点RC很大,做主极点。M12电流很小,1/gm12很大,这样频率稍高时Cm和1/gm12的零点就起作用了,Cm没有作用了,相当于并联一个电阻1/gm12,降低了误差放大器增益但相移很小。输出级直流增益不大,高频下输出电容使增益迅速下降,在Cm和1/gm12的零点起作用以后再使环路增益降到1,相位裕度足够。最佳配置和上一个情况一样。
当输出端中等负载时,输出点RC不小,内部的极点也频率不高,1/gm12半大不小。这时寄希望与Cm和1/gm12的零点抵消RL×Cout的极点。抵消得不是很完美也没关系,只要不是太差,相位裕度不会到0,不会振荡的。最佳配置和上一个情况一样。
UID720736&帖子2324&精华0&积分7558&资产7558 信元&发贴收入12635 信元&推广收入0 信元&附件收入0 信元&下载支出12514 信元&阅读权限50&在线时间63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good experience for me
UID241710&帖子935&精华0&积分4562&资产4562 信元&发贴收入5175 信元&推广收入0 信元&附件收入2748 信元&下载支出3409 信元&阅读权限50&在线时间156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lz做的这个LDO很难调的,
可能本身有点问题
建议你换种结构
UID716442&帖子314&精华0&积分14522&资产14522 信元&发贴收入2145 信元&推广收入0 信元&附件收入3012 信元&下载支出195 信元&阅读权限70&在线时间23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td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st stage 和 2st stage尽量用L小的管子,可以降低DC增益。可能对稳定性有帮助。
输出分压那里的电容可能是为了中等负载时的稳定性做补偿的。
UID519258&帖子153&精华0&积分106&资产106 信元&发贴收入845 信元&推广收入0 信元&附件收入611 信元&下载支出1400 信元&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107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zhangfuquan
多谢回复!我没有到3A,只到1A,您也是这个框架吗?您调了出来吗?
UID263965&帖子378&精华0&积分15381&资产15381 信元&发贴收入2255 信元&推广收入0 信元&附件收入21508 信元&下载支出8472 信元&阅读权限70&在线时间505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帅哥&&我看了你发的paper了,我想知道哪里会产生零点?分明是隔离零点的架构,I FL U
UID519258&帖子153&精华0&积分106&资产106 信元&发贴收入845 信元&推广收入0 信元&附件收入611 信元&下载支出1400 信元&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107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一个人的江湖 于
23:07 编辑
zhangfuquan [/b
怎么会没有零点呢?cm和m12不是能产生一个零点吗?
UID519258&帖子153&精华0&积分106&资产106 信元&发贴收入845 信元&推广收入0 信元&附件收入611 信元&下载支出1400 信元&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107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多谢您的关注。您的直观理解真厉害!
是的,M12,M13,M14,M15构成一个单位增益缓冲器,增益大概是Gm15Gm13/Gm12Gm14,近似为1.
满载和空载时,M12的阻抗会发生变化,所以零点的位置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但问题是是满载时我搞不清主极点在哪里,感觉似乎在A点,但是当负载电阻变化时,我发现主极点和次主极点的位置同时发生了变化,实在搞不清楚为什么。此时功率管Mp处的极点应该已经在高频gbw之外了。
我对您对空载情况的分析还不太明白,“空载时,输出点RC很大,做主极点。M12电流很小,1/gm12很大”,那频率稍高时Cm和1/gm12的零点不是就该不起作用了吗?,“输出级直流增益不大,高频下输出电容使增益迅速下降,在Cm和1/gm12的零点起作用以后再使环路增益降到1”,为什么高频下输出电容使增益迅速下降,而此时的最佳配置和满载时一样吗?去抵消主极点? 我不太懂。
另外 根据仿真的结果来看,起补偿作用的感觉都是输出分压出处的电容,根据计算,这个所谓随负载变化的零点频率太大,怎么降低呢?提供补偿电容?或者增加采样电流比例?我试过了这两个方法,效果不明显,或是电容太大。
您有什么高见呢?多谢指点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C电路在PWM开关中的作用。==
热门型号:
&&&当前位置:
RC电路在PWM开关中的作用。
用户名:robshine
注册时间: 12:04:00
RC电路在PWM开关中的作用。
上面这个,我分析一下但不是很确定它的作用,还请帮忙分析分析:
1、首先输入时一个PWM波形,峰值3.2V左右,占空比30%,通过1uF(并联39k)接到NMOS的Gate极;
2、NMOS的Source极接到地,Drain极接的后端(用作升压使用),电感另一端接5V的电源。
3、NMOS型号,Rds(on) <30m欧姆,Vgs(th)最小0.7v。
目前情况是这样:
PWM输入后的电感升压可以工作,但是达不到额定要求,希望升压到10V,目前只能7V左右,把DVDD输入5V提高可以升压到10V,改PWM的占空比也可以(目前pwm输出固定不能修改)。
C91、R194、Q6把3.2V的PWM改变电平与DVDD一致,但PWM输入波形良好,Q6的D端输出PWM波形不够好(见图)。
我的两个疑问:
1、电感式升压的电压升不上去,是否跟NMOS、C91、R194有关,是否和Vgs?
2、C91,R194作用是什么?C200对PWM无阻隔作用,R194是否和R200组成了分压,来产生Vgs导通电压?
3、NMOS的D端输出波形为什么会受影响,会不会是NMOS的导通时间不够?
用户名:ShakaLeo
注册时间: 12:41:00
C91和R194的作用应该是类似“高通滤波”,使PWM端的直流或低频信号不能打开NMOS,可以保护电路中的器件。
NMOS端的波形,看上去好像是电感的大小跟PWM的频率不太匹配,试一下增大电感L16或者提高PWM的频率看看。
用户名:zjp8683463
注册时间: 13:04:00
PWM有265K,R194=39K,驱动电流太小了,MOS都没工作在开关状态
用户名:ShakaLeo
注册时间: 14:13:00
看到楼主说“把3.2V的PWM改变电平与DVDD一致”,感觉这样做好像不太好,如果把PWM的电平升至5V,那么假如PWM端由于某种异常原因输出一个持续的高电平,NMOS的G极电压可以达到约1V,已经超过了Vgs,NMOS会持续打开,可能会烧器件了。
用户名:robshine
注册时间: 15:07:00
对R194和R200的作用不是很明白,如果是分压是NMOS的G端产生导通电压,那产生的偏置是否太低了:3.2V x (10/(39+10)) = 0.65V,而NMOS的最低导通电压0.7V,是否不能确保完全导通?分析是否有误?
用户名:ShakaLeo
注册时间: 15:20:00
楼主可以这样看:对于正常的200多K的PWM信号来说,C91可近似看做短路,NMOS的G极电压不是R194和R200分压得到的,而是相当于PWM信号直接加到NMOS的G极。而对于非正常的低频或直流信号,比如持续的高电平3.2V,C91可以近似看做断路,那么NMOS的G极电压就是R194和R200分压得到的了,0.65V低于Vgs,可以避免NMOS持续打开,烧坏NMOS和电感L16。
用户名:vbcity
注册时间: 15:30:00
本帖最后由 vbcity 于
15:31 编辑
Boost DCDC电路的输出电压和占空比,电感电流的大小有着直接的联系,目前你输入的是30%的PWM信号,那么输出电压应该是5*(1/1(1-0.3))=7.14V, 大致和你的输出相当。
然后Q6 是这个波形是因为Boost没有负载, 电路工作在DCM 模式,试着加个负载看看,再量量Q6的波形就是方波了;
用户名:vbcity
注册时间: 15:38:00
补充一下,为啥不能改占空比呢? 实际的控制器都是有反馈的。
用户名:robshine
注册时间: 18:47:00
本帖最后由 robshine 于
22:12 编辑
7# ShakaLeo
Tks ShakaLeo!
感谢ShakaLeo的梳理,明白这个开关管电路的作用。
&&这个PWM输出时软件调试已经定了,目前暂时不会进行调整,需要从硬件上去处理。
8楼:vbcity:
感谢vbcity的计算,但是我实际焊接调试的结果如下:
输入的PWM波形见下图:
如果DVDD使用5V的输入,不管我是不是加入负载,NMOS的D端输出都是不太良好的的波形(见下面的左右两个图,分别是有负载和无负载情况)。
DVDD=5V,有负载情况(负载较轻);
DVDD=5V,空载情况:
如果将DVDD的输入提升到12V左右,根据vbcity兄的计算:Vout=12*(1/(1-0.3))=17.14V,实际输出18V左右,这与输入的DVDD 12V不太准确有关,下面是相对应的波形图。(见下面的图,分别是有负载和无负载情况)
DVDD输入12V,有负载的情况(负载较轻):
DVDD=12V,空载情况:
用户名:ShakaLeo
注册时间: 20:06:00
如果楼主不想改变PWM的占空比和开关频率,个人觉得应该增大电感L16的值。因为从波形上看,应该是电感L16在MOSFET打开的时候储能不够,然后在MOSFET关闭的时候,释放能量的持续时间比较短,短于MOSFET关闭的时间,导致了那种不良的波形。 当DVDD增加到12V后,电感在每个开关周期储能的能量增加了,所以能够持续释放能量,波形良好。
用户名:vbcity
注册时间: 21:14:00
补充一句, Q6的那个波形我自己量过, 确实是轻负载就这样, 重负载的话,就工作正常。
然后补充一下,
最后的式子也说明了,为啥电源输入电压提高以后,电路的输出就“正常”了
用户名:ShakaLeo
注册时间: 21:33:00
多大的负载? 开关电源的话, 轻负载的话,肯定是这样的波形的。 而且对于开关电源来说,重负载的效率更高。
@13楼的Shakaleo, 增大电感的值是没有用的。最多就是纹波小一点, 一般情况都希望电路重负载的时候工作 ...
vbcity 发表于
用户名:vbcity
注册时间: 21:43:00
LM2575是DCDC控制器,带有反馈的,所以再轻的也没问题。
人家的这个是开环的,不一样的。
用户名:ShakaLeo
注册时间: 21:49:00
这个不是DC-DC? 带反馈的作用是根据反馈来调节占空比,达到稳压的目的。
开环的话,负载不同,得到输出的电压也就不同。
貌似跟电感输出端的波形关系不大吧?
用户名:icecut
注册时间: 22:00:00
唉。前提就是错误的怎么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呢????
用户名:PowerAnts
注册时间: 22:11:00
明显是菜鸟作品
1,MOS输入,是高阻,高容性的,驱动信号瞬变时,驱动信号回路会产生强烈振荡,要串入一个大于特性阻抗的电阻来消振,绝对不能用加整电路,加速电路是BJT驱动才玩的;
2,单极性3.3V方波经过电容耦合至栅极,栅极得到的是正峰到负峰等于3.3V的双极性信号,正脉冲=mgsdfdgsdfgsdfgsdfgsdfteryrtutyuy
用户名:PowerAnts
注册时间: 22:12:00
本帖最后由 PowerAnts 于
22:14 编辑
论坛有BUG,打着打着就不能输入中文,而且只能增加字付不能删除
正脉冲幅值=3.3*D, 如果占空比较大,则栅压可能不能满足导通要求。
用户名:PowerAnts
注册时间: 22:14:00
又出了一次错,NND
用户名:robshine
注册时间: 22:18:00
非常感谢各位!
我目前在升压后加的是轻负载,负载电流不会太大。
现在5V输入不能升压到额定值,只有提高输入了,但是目前已经出现两例NMOS被烧坏的情况,问题解决一个,又来了一个了。
用户名:PowerAnts
注册时间: 22:23:00
把39k改成39R,并联的电容干掉,就OK了
用户名:robshine
注册时间: 11:06:00
22# PowerAnts
回复蚂蚁:
按照你的思路修改了,去掉电容C91,把R194改为大概39欧姆,上电后NMOS直接冒烟,不可行;
把C91去掉,R194还是39K,同样NMOS直接冒烟,加上这个RC是有原因。
用户名:PowerAnts
注册时间: 11:28:00
你是用的单片机输出PWM吧? 那是因为GPIO通常都是上拉,初始化过程整个的就是高电平,上加个10k下拉吧
热门型号:rc补偿电路 在那本书里讲过_百度知道
rc补偿电路 在那本书里讲过
我有更好的答案
高频电路象,再行找电路原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峰值电流控制中的斜坡补偿研究.doc7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峰值电流控制中的斜坡补偿研究
燕 山 大 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峰值电流控制中的斜坡补偿研究
学院(系):***
业:08级应用电子
学生 姓名:***
指导 教师:***
答辩 日期:日
燕山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里仁学院
系级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
号 *** 学生
姓名 *** 专 业
班 级 08应电2班
目 题目名称 峰值电流控制中的斜坡补偿研究
题目性质 1.理工类:((
题目类型 1.毕业设计(
题目来源 科研(
生产实际(
容 讨论峰值电流控制DC/DC变换器中的稳定性问题;
分析解决稳定性问题的斜坡补偿原理及实现方法;
以Boost变换器为例,设计斜坡补偿电路;
求 输入电压:48V,输出电压:200V;
主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控制电路设计;参数设计;
MATLAB闭环仿真;
画A0图纸一张;
料 何亮,方宇等。峰值电流控制DC/DC变换器的恒值限流方法,电工技术学报,);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文献。
周 次 1―4周 5―8周 9―12周 13―16周 17―18周
容 查阅文献
准备开题 电路原理分析
准备中期检查 控制方案设计
参数计算 闭环仿真
撰写论文 画大图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2011年 12 月 30 日 系级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rc补偿电路 在那本书里讲过_百度知道
rc补偿电路 在那本书里讲过
我有更好的答案
高频电路象,再行找电路原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c补偿电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