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券商核心竞争力竞争压力是不是变大了

报料电话:0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一人一户”全面解禁 券商竞争压力山大
4月13日,&一人一户&全面解禁,沪指高开高走,大涨80多点。 龙巍 摄
  浙江日报杭州4月13日讯 ( 浙江日报记者 袁华明 )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近日发布实施《关于全面放开自然人投资者A股等账户一人一户限制的通知》,明确今天起A股市场全面放开一人一户限制。自此,自然人与机构投资者均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开立多个A股账户和封闭式基金账户。
  放宽开户限制对资本市场而言是一大利好,今天,沪指大涨87.41点,站上4100点关口,报收于4121.71点,总成交额7817亿元;深成指表现也不俗,报收于14149.50点,总成交额6661亿元。开户解禁首日,记者在一些证券公司营业部感受到了股民的新热度。
  开户数持续增加
  下午4时多,虽然已经过了开户的时间,杭州武林广场附近的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里还是陆续有人进来咨询。工作人员说,今天上门咨询开户的人特别多,电话咨询的也多了不少。
  在体育场路上的宏源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天开始就可以按照新的开户政策开户了。&如果在别的证券公司没有开过户的,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开户;如果已在其他证券公司开过户的,必须到营业部来开户。&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以后在每家证券公司仍然只能开一个账户,但在不同的证券公司可以开立不同账户。
  中国结算公布的每周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沪深两市新开户持续增长,3月30日至4月3日新开户156.26万户,此前一周更是高达166.93万户。股市向好,是开户数量激增的最主要原因。对比一个月来的数据,记者发现3月13日收盘时沪指3372点,到4月13日收盘,沪指已上涨700多点,而3月13日当时已处于上涨周期。
  记者调查发现,六七十岁的&银发族&和二十多岁的年轻白领是这一轮开户潮中的主力。由于&银发族&们大多不会使用电脑、手机等炒股工具,而是选择到证券营业部大厅去盯盘,所以他们也成了营业部里的常客。而二十多岁的年轻白领则是大学毕业工作不久、小有积蓄的一部分人群,他们开完户就会在手机上装上炒股软件,很快就掌握了掌上炒股的流程。
  券商大战或开打
  对于投资者来说,新政策下可以开立多个账户有利于激活投资热情;而对于券商而言,面临的将是更大的竞争压力。&原本每个投资者的钱都是基本固定的,现在可以在20个券商机构开户,分到的就少了。&一位证券机构负责人表示,虽然开户的人多了,流入市场的钱也比以前多了,但是想来分一杯羹的券商可能更多了。&以前只能开一个户的时候,抢到的概率还大一些,现在这么多券商抢,还可以在多个机构开户,分到我们的可能就少了。消息一公布,各大券商之间争夺客户的抢夺战就开打了。&
  反映在资本市场上,13日券商板块也成为少数下跌的板块。从盘面上看,除券商等个别板块下跌外,其余板块全线飘红,其中铁路基建、高速公路、交运设备、基因测序、工程建设等板块涨幅居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券商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未来预期收益有可能降低,导致板块出现下跌的行情。
  新杭州人周先生炒股已经有10年了,他说自己开户的时候券商们也有竞争,偶尔在佣金方面也可以打点折扣。他打算过几天再到别的证券公司去开一个新户头,&估计他们现在优惠措施会更大些&。还有股民称,过去还能时常收到证券公司送的小礼物,这也是券商维护客户关系的手段之一。
  &低佣金&曾是券商竞争的主要手段,但是单独拼佣金可能不是长久之计,注重服务可能是未来券商改革的重点之一。虽然券商板块下跌,但是可以提供全价值链服务的综合券商以及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券商仍是市场看好的券商类别。
  理性防控风险
  近期股市热度不减,利好因素较多,股市分享改革红利的同时,沪港通也持续发力。股市再次成为大众谈资,无论是跳广场舞的大妈还是办公室白领,大家都在谈论股市,甚至医院的病床边也有人在谈论股市。市场上卖房炒股、急着入市的大妈上当被骗数十万元的事例时有发生,专家指出,这说明仍有部分投资者对入市风险认识不够。
  资本市场的热火,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对于热炒的新三板市场,证监会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针对近期新三板市场交投活跃,相关指数涨幅较大的情况,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日前提醒投资者,参与新三板应认真研究市场特点,全面了解新三板市场制度规则以及挂牌公司股票特性,客观分析,理性投资,切忌盲目入市和跟风炒作。
  而另一种风险也正在悄悄形成。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有不少人虽然开了户,但却没有时间来进行炒股,更有甚者对股市规则一知半解,他们选择了&代客理财&,把自己股票的账户和密码交给证券公司来打理,还有的索性让朋友来炒股。记者日前也碰到一家注册在北京的投资公司就开展了这样的业务,有的投资者甚至连书面合同都没签就把账户、密码交给了对方。
  &委托理财、委托炒股,一定要有书面的合同,而且要对投资机构的佣金有明确约定,还要对盈亏的承担责任也要进行约定。&多年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的周斌律师说,现在很多人委托炒股法律风险比较大,一旦出现纠纷很难说清楚,所以事先一定要有书面的约定。
责任编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竞争压力大 券商营业部弱市求变
日07:24  来源:
  2008年的整个上半年,中国证券出现了持续下跌,此轮下跌速度之快,幅度之深,历年少见。有营业部总经理指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营业部的业务开展受到了较大影响,数及平均客户资产量都比去年出现了很大下降,证券营销和客户服务工作也面临一定压力。
  上述人士同时指出,在调整市道中开展证券营销业务,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因为这时客户最希望得到专业化服务。而营业部要做的,就是转变经营思路,从服务、营销、团队等方面着手,以应对趋冷的市场环境。
  弱市唯有靠优质服务
  “优质的服务在弱市中,对客户是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也最能够获得客户信任的方式。”国海证券柳州北站路营业部总经理李英生表示。
  李英生说,对于以中小投资者居多的营业部来说,“以守待攻”的服务方式更容易在弱市中得到客户的认可。他们采用加强客户经理与客户的直接沟通、举办投资策略报告会、日常信息提示等形式,让客户了解市场风险,学会正确的资金管理方法,同时建议客户合理配置货币、基金、混合基金等产品。“从我们事后了解的客户持仓情况来看,凡是进行了上述配置的客户,在此轮深幅调整中,其损失相对较小。”
  还有的营业部根据则根据场外交易占比高的情况,着重加大对场外客户的服务力度。如国海证券桂林中山中路营业部,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向客户传递信息产品,定期进行回访,同时通过扩大短信服务面、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频率等,加大对场外客户的服务力度。
  财富证券邵阳营业部亦针对中小散户为主的特点,建立起多梯次、网络化的服务体系,提高资讯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营业部总经理于海介绍,上半年邵阳营业部做好存量客户的基础服务,进行内部挖潜,使得5000多户休眠账户重新活跃起来。
  同时,通过培训提高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成为营业部弱市求生存的不二法门。
  李英生表示,在调整市道中,尽管业务量不如牛市大,但这对客户经理的素质要求反而会更高。例如,不管是客户的资金管理、资产配置,还是不规范账户清理,都已经涉及到了营业部几乎所有的证券业务。“市场疲弱不等于说我们就要休息,相反,在这种时候,我们所能学到的或者说所应学到的东西往往会比平时更多。”
  机构营销更受重视
  除了提升对中小投资者的服务质量,一些券商将目标直接瞄准了机构客户和高端客户。
  财富证券深圳农林营业部总经理李蹇表示,该营业部的市场定位就是以个人高端客户、机构客户等专业投资者为主体,营业部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一定位来营建的。为避开低端的价格战,该营业部努力在机构客户服务方面培育自己核心的竞争能力,探索建立“服务+营销”的模式。
  李蹇表示,虽然低迷,但财富证券农林营业部的交易量仍然非常大。这得益于营业部以机构客户为主的优势。因为现在的机构投资者已经形成多种盈利模式,比如现在A股行情不好时,他们可以做,可以配置债券,这种客户群体投资的多样化,使得营业部能稳定发展,盈利曲线更加平滑,不容易受市场影响而大幅波动。
【作者:陈劲 来源:】
(责任编辑:姜雯耀)
07/24 04:3507/24 04:3007/23 16:1907/23 10:0707/23 08:1907/23 08:1507/23 08:1207/23 07:48
用户名: 密码:&您好,欢迎您发表评论!和讯网友 您好,欢迎您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和讯注册用户,请先!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script src="/track/track_xfh.js?ver=">股民账户突然多1亿变身亿万富豪事件真相 券商称做压力测试
股民账户突然多1亿真相 不明不白当了半天亿万富豪|股民股票账户多了1亿一会又没了 券商回应:压力测试|股民账户突然多1亿 网友:人生如此大起大落真是太刺激了|股民账户莫名多出1亿后又消失
  如果你的股票账户里突然多出1亿元,你会怎么办?如果这1亿元在账户里停留几个小时又突然没了,你又会怎么想?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长春市民周先生的心啊,因为股票账户里,莫名其妙发生了1亿元的进出,忽上忽下地坐了把&过山车&,久久不能平静。跟做梦似的一下子变成&亿万富豪&,各种猜测、各种忐忑,再到1亿元再度消失,周先生虽然钱没损失啥,但总感觉还是丢了啥似的,怅然若失继而产生质疑:这股票账户还是自 己的吗?
  这个信息,让小伙伴们受惊了。不过,也有很多朋友表示不相信,认为是图片造假,也有认为肯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大多数朋友都以为我开玩笑呢。&周先生说。
  朋友圈里&炫富&不到一个小时,周先生再次查询股票账户余额发现,1亿元又没了!账户资金又回到应有的状态,原本属于自己的钱也一分没少。
  经过进一步打听后,周先生初步得知,有可能只是券商系统测试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不明不白当了这半天的&亿万富豪&,周先生却因此有了更多的担心和质疑。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周先生的&意外之财&呢?记者采访了周先生开户的某证券公司的刘先生。&这次是总公司统一的压力测试,所有的账户都增加了1亿元资金,目的是测试一下资金量达到什么程度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据介绍,这种系统压力测试以及新业务上线测试,目前在业内是比较&常态化&的,&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主要是为了保障在正常交易时间业务正常开展。&刘先生表示。
  系统测试,为啥要用客户的账户?不能用虚拟账户吗?对此,上述人士解释称,按监管要求,证券公司及其员工不能有自己的资金账户,而进行这种系统测试,没有股票交易就测试不了,而且必须跟交易所的数据同步才能达到测试目的,而虚拟账户既无法同步数据,也没办法买卖交易,所以只能用股民的真实账户进行测试。
  那么,别人能够进入自己的账户&操作&账户余额,这个账户还安全吗?刘先生表示,为了保证在正常交易时间业务正常开展,才会在周末非交易时间进行测试。在非交易时间、测试环境下,股票账户资金是不清算的,测试时,会将相关信息拷贝一份到另外一个备份服务器上,测试完成之后再&切回去&,不会影响账户本身固有资金及所购买的股票。
  6小时&亿万富豪&的心路历程
  看到账户里面突然多了1亿元,一时间也没找到个合理解释,问问周先生这是啥感觉?
  不敢动 但想过买个100股试试
  &周末,不是交易时间,股票账户里的钱也取不出来。再说了,这笔钱肯定不是自己的,我也没想过要取出来。&周先生告诉记者,当时对于这1亿元的天外横 财,还是存在很大担心的,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况且当时也&动不了&。不过,他倒是在脑海里闪念了一下,如果到了周一能交易时,这1亿元还在的话,他打算先 买个100股,&试试看这钱是真的假的,能否交易。&
  拍照发朋友圈 炫个富先
  &今天成了亿万富翁,股票账户里多出了一个亿!&这么大个事儿,怎么能不跟朋友分享一下。当日19时许,周先生将先前自己查询股票账户显示信息所翻拍的照片晒到了朋友圈里。
  &总资产&!&可用资金&!
  这个信息,让小伙伴们受惊了。不过,也有很多朋友表示不相信,认为是图片造假,也有认为肯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大多数朋友都以为我开玩笑呢。&周先生说。
  钱又没了 感觉好&坑爹&
  朋友圈里&炫富&不到一个小时,周先生再次查询股票账户余额发现,1亿元又没了!账户资金又回到应有的状态,原本属于自己的钱也一分没少。
  经过进一步打听后,周先生初步得知,有可能只是券商系统测试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不明不白当了这半天的&亿万富豪&,周先生却因此有了更多的担心和 质疑。当日20时左右,周先生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话:&看见账户多了1个亿!好激动啊!可以在海外买个小岛了!和好车了!再和老婆移民瑞士了!&&可 惜啊!刚才一查,一个亿又没了!&&坑爹啊!白当了一天亿万富翁!用了我一天账户,给点利息也行啊!一个亿一天怎么也得2万啊!&
来源:头条新闻&&作者:消息
编辑:莫欣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新闻,他们还浏览了…
猜您会喜欢…券商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从股票交易中介方面来说,单个券商很容易被替代。如果BAT介入券商行业,目前的券商有足够的竞争力来应对吗? 国内的上市券商市值大的有几千亿,小的也有好几百亿,券商的前景真的有这么好吗?
按投票排序
长期的实践告诉我,券商核心竞争力是销售能力!当年唯品会上市的时候,12年啊,中概冷成冰,我当时在XX投行,和YY投行一起做这个项目。一次向投资者询价的时候,根本没有人买啊。我们内部开会的时候,几乎所有销售都认为这个项目卖不掉。。。最后的结果是YY投行某大MD几乎靠着一己之力卖了80%,VIPS上市了,当年中概第一个。尽管第一天跌了15%,VIPS绝对是这几年中概第一牛股,特卖处理存货这个模式也越来越被投资者认可,VIPS也从上市之前的亏损,变成年年盈利高增长。YY投行拿到了绝大多数的承销费;那个大MD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卖出了这个股票,并且让投资者赚到一桶金,他以后再卖股票更容易了。after all, 客户找券商,是为了把自己的股票或者债券以好的价格卖出去,所以券商的核心是卖。。。那么投行部重要吗?你可以说没有好的项目,销售什么? 回到上段,销售能力强,会有好项目的;销售能力差,客户又不傻,不会为了几个bankers把项目给你的。。销售强了,流量大,自营啥的都好做。。。
7.28日补充...好吧...本来没想到会这样,转载请注明出处其实这篇回答只能算是扫盲读物,对券商业务不熟悉的同学看一看会有用,很多观点都是浅尝辄止,圈内人看了笑笑就好;所以其实也并没有转载的意义,对吧~————————————————————分割线——————————————————目前国内券商的业务大体可以分:经纪、投行、资管、自营等,2012年券商创新大会后可以开展的业务越来越多,新三板做市、国债期货、原油期货、个股期权期货等不一一而足,对券商核心竞争力的考验也从原来的牌照垄断,到真正的产品创设、投资交易、风险控制、产品定价、客户基础等。附一张中信证券的业务结构图具体来讲1.
经纪业务受互联网券商冲击最大的业务,毫无技术含量,未来注定会消失。因为这个是有牌照就能做,根本不需要任何金融知识和能力。我买个股票你就收我万二的佣金?凭什么?不创造任何价值的业务是注定会消失的。事实是,这些年来券商的佣金率一降再降,未来零佣金的券商一定会出现。实际上去年已经有券商推零佣金了,只不过一下子冲击太大,被监管叫停了。等互联网公司有了券商牌照,像马云这种人搞个零佣金分分钟的事情,券商靠佣金赚的那点钱马云根本看不上眼,玩了零佣金搞死你们不是小意思。为啥?因为马云不靠这个赚钱,把你变成我的客户以后,赚你钱的方法多的是。对于券商来讲,最好的办法有两种,一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推线上理财平台,向外国的Monex,嘉信,E-trade等公司学习,提供研究报告、综合理财服务、投资组合建议等增值服务;要么就是干脆逐步降低经纪业务比重,未来彻底转向以投资交易、产品创设等为主的新业务。实际上像中信、海通、光大这些比较大规模的领先券商,这几年经纪业务的比例都是在不断下降的,2013年中信经纪业务的比例已经只有35%了。两融业务也属于经纪业务,这两年增长很快,但其实也没啥技术含量,业务模式很简单,就是看监管的松紧程度而已。2.
投资银行业务投行业务分三块:股权融资、债券承销和并购重组业务股权融资过去靠的是保荐人的牌照以及和监管机构的关系,也是毫无技术含量,(投行从业人员的吐槽网上应该一搜一大堆)。未来注册制实行后,考验的更多的就是券商的市场判断、定价能力和与买方机构的关系了,还是很令人期待的。债券承销未来也会是券商增长很快的一块业务。主要原因是监管部门对企业债权融资市场的重视,使得债券的品种逐渐丰富,券商的业务机会自然也越来越多。主要是非上市企业公司债和资产证券化产品。核心还是在于产品设计、定价、资产获取等。并购重组也是个人非常看好的市场。中国绝大多数的行业目前市场集中度都太低了,几乎可以判定未来10~20年里,伴随上一辈民营企业家的老去、家族里无人可接班,中国会出现类似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一股公司兼并收购潮,券商并购重组业务自然大有可为。考验券商的包括客户资源、企业估值、交易结构设计、融资能力等等。如果并购资金来源、部分行业准入的政策限制放开,里面的玩法花样就更多了。可以参考《资本之王》那本书。3.
资产管理业务券商资管业务主要分两块,目前占比90%的通道业务和10%的真正的代客理财的业务。通道业务:同样毫无技术含量。存在的唯一原因是银行有些资金不能直接投到某些行业和项目中,而券商发行的资管计划基本不受限制,所以银行就借道券商资管计划来实现对其客户的放款目的。其中客户资源、产品定价、资金来源等统统都是银行做的,券商只是收取一个极低的通道费用,且近两年来因为竞争激烈,这个通道费也是越来越低。类似的还有基金子公司专项计划、信托计划等等,统统都是监管套利的产品。未来也会逐步消失。代客理财业务:券商真正牛逼的、能产生核心竞争力的业务。著名的投行,大小摩、高盛等都是靠这个吃饭的。常规的业务模式就是寻找市场的投资机会,然后创造一个产品再转让出去。或者直接管理客户的资金,帮助投资理财。与自营业务的区别在于不是用自己的钱。另外还有像美林证券这种是自己不创造产品的,只是给客户提供理财咨询建议的模式,属于卖方资管,也是资管业务。4.
自营业务:就是券商拿自己的钱去买股票、买债券、买期货赚钱。外资行在08金融危机后这块业务被禁止了,国内的还在做。这块核心竞争力就不多说了吧。5. 其他业务国外投行真正赚钱的业务国内券商们大部分都还没有或者占比很低。比如FICC、做市、机构经纪等。 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外资投行的业务,可以去看一下《高盛帝国》这本书,讲的会比较清楚。当然国内比较领先的券商,比如中信、海通等已经在逐步拓展做市、大宗经纪、基金、直投、三板等新业务了;整体来看国内券商的前景和增长空间会非常非常大。习李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券商永远是最受益的那一个。大家一起期待吧。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营业务收入||
|├────────────┼─────┼─────┼───┼──────┤|产品
|| |34.19 |100.00
||经纪业务
| | |40.75 |36.31
||证券投资业务
| | |39.32 |28.74
||资产管理业务
| |93480.12
|41.64 |21.31
||证券承销业务
|90170.25
|14195.56
|15.74 |8.56
|53462.16
|-22420.46 |-41.94|5.07
|└────────────┴─────┴─────┴───┴──────上表是中信证券2014半年报的收入构成,基本就是券商的核心竞争力了。本人非券商人士说说自己的理解。(另:富途证券是香港券商,香港的情况我确实不了解,求探讨)1证券经纪:交易的佣金、手续费,不仅有散户交易,还有机构席位、大宗交易、沪港通席位等等。在互联网企业眼中就是“流量”、“入口”之类的概念。这一块互联网企业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同时也收到物理网点的制约。目前开户可以网上开户了,但是开杠杆还是要面签的。另:证券营业部不仅是个办业务的窗口,还承担投资者教育的功能(不定期投资讲座)。===============有朋友谈到经纪业务没有技术含量,我不是很同意。目前券商佣金已经万2水平,即便降到了万1区别也不是很显著,因为单笔佣金最低是5元,在万2水平下,单笔交易要达到2万5千元,这个费率才有实际意义。如果佣金杀到0(没有最低5元的限制),那要烧掉太多钱,我估计BAT也玩不起。【需要注意交易费用里有单边千分之一的印花税和上交所收的管理费哟】【另,0费率真的不如闲置资金活期理财(类似XX宝)实在】那么经纪业务有技术含量的部分在哪里?为什么是这8家?这就是经纪业务背后的技术含量,当然绝大多数散户不会知道什么是ETF期权,也不可能通过考试拿到交易资格。两融有没有技术含量?当然有,借钱借券的业务,已经回到金融的本质:风险控制!互联网企业搞金融,还需要慢慢学习金融行业的风险控制(不管是观念还是技术)。互联网企业搞券商(例如国金和腾讯的合作),短期内吸引的是散户,专业投资者仍然会选一个网点多、体量大、离家近的券商。=================2证券投资业务:股票自营盘。这块不很了解。3.资产管理业务:发资管计划产品,一边对接证券标的(或者是量化对冲策略投资产品),另一边对接理财资金(自己客户或者银行客户)。目前财富管理这个概念越来越火,银行、券商、信托、第三方财富公司一拥而上。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发资管计划这个通道。4.证券承销:IPO、定增、发债。这一块是核心竞争力:有足够多的买方资源来为券商承销的证券接盘,而不单纯是券商牌照、IPO保荐资格的稀缺性。未来ABS备案制、IPO注册制等等一放开,券商的活更多了。抛开股票自营不谈(确实不了解),我看来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产品通道(资管计划)和承销优势(买方资源),牌照和保荐人的优势仍然存在,但是稀缺程度正在下降。券商的前景在于3和4。BAT投资券商的猜想:1.具有全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BAT处于一个有资本有客户的阶段,A和T都有了银行牌照,再去收券商、保险等牌照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中国大陆的金融是分经营状态,多一块牌照就多一块业务。2.BAT投资券商应该是感受到互联网金融企业(典型代表:同花顺、东方财富)的威胁,可能他们自己也没想好下一步怎么走,但是如果不先进行布局,可能会眼看着东方财富后来居上,称为互联网金融中介帝国。
核心竞争力是价格。07年之后国内的券商纷纷扩张,竞争非常之激烈,可以说是一个恶性竞争的行业。目前的情况看来,能够提供金融业平均水准的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券商的报价是最低的,且远低于银行、信托、基金。这点无论是经纪业务、投资咨询业务、资管业务,甚至投行都是。拿大家最熟悉的经纪业务为例。在投资领域,有基金、有信托、有银行,他们大多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是批量化生产的金融工厂。而券商经纪业务的工作人员可以提供一些定制化的建议,是精雕细作的手工作坊。大家各赚各钱,获得都很滋润。此时,由于国家迟迟不放开投资咨询业务,按照行业潜规则,券商收取的佣金不仅包括交易佣金,还包括工作人员的咨询服务回报。在07年之前,由于佣金高企,这样的体系还是稳定的。但07之后,客户量空前增加,合格的从业人员数量严重供给不足,大范围形成了有佣金无服务的情况。之后就是佣金战,一路杀到万二,世界最低水平。在佣金战中,受损最严重的就是能够提供合格投资咨询建议的从业人员。在佣金万二的体系下,提供咨询就等于白干。而由于政策的模棱两可,寄予厚望的投资咨询费用,收不上来。故而短期内,券商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是最不值钱。经纪业务从业人员要不开始刷量,不再靠提供咨询服务;要不就转行,去私募基金、投资咨询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甚至小贷、配资公司。金融的本质并不是通道,而是服务。不管是什么样的金融服务,都是用专业的知识为投资人服务,让投资人获利;这样才有饭吃。从长期看,投资人没有利润,通道费再低,也是没有活路的。现在券商内的专业知识已经相当于白送了。在没有大量并购重组、监管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行业的未来,要不是其他行业来填补定制化金融服务的坑,券商经纪业务死掉。要不是经济业务去服务化,维持现在这种超低的利润率,行业衰退;都很堪忧。所以完全不担心什么互联网企业来玩券商。这种拼价格拼到衰退的行业,有人烧钱对从业人员是好事啊,土豪速来。怕的是人家不来,人家直接投资一个新行业取代你。然后投资者一遍骂你黑心,一边去享受那种新的、收费更高,而且完全比不上你的服务。这是最差形态,我们现在有滑向这个形态的趋势。
高票答案照本宣科无实际意义. 要成为真正成功的券商或者投行和欧美大行对标, 就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把证券业务割裂开来看. 券商的核心竞争力说白了两个字"卖券". 投行, 销售交易, 固定收益, 研究, 最终都应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服务, 一切都要围绕着销售证券来进行. 证券销售背后的实质是把公司介绍给资本市场, 帮助公司融资, 获得发展所需资金. 销售交易类业务尽管没有直接为公司实现融资, 但创造了一个具有充沛流动性的二级市场, 流动性可以大幅提高证券的可投资性.很多人都在提并购, 但纯粹的并购服务一定不是券商或投行的优势. 所谓纯粹的并购服务就是指撮合企业完成并购收取财务顾问费用. 这类业务独立的advisor由于不受监管约束, 执行效率更高, 显然更具优势. 事实上近些年来这部分业务已经大量从投行分流掉了, 国外有lazard, 国内有华兴资本. 券商和投行在并购领域正真有优势的是需要进行融资服务的并购案例. 如何能帮助企业客户快速执行股票或债权的发行, 使其能够顺利完成对标的收购才可能从independent advisor手中抢回客户.
某排名前五的券商员工来告诉你,是投资能力——我们总裁每天开大会都会提到。如果券商牌照放开,银行也能搞全部券商的所有业务,但恐怕唯一不能和券商相提评论的就是投资研究能力,券商有最好最全面的研究所,负责几乎一切商品和股票的定价和评判,甚至有做市商来直接参与定价过程。所有的量化和高频交易,券商都有。这些不是其他机构能迅速拥有的。香港是金融混业,如果通过香港付费行情软件查看各个席位号,多数经纪商都是券商,而不是银行。银行其实也不愿意花多少成本去赚券商的钱。美国也是一样,美国早就混业,商业银行与投行依旧是坚守各自的擅长业务,商业银行是资本密集行业,而券商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可以查询相关资料。至于什么BAT,想进场,的确是将来不久的事了,但是首先你得收购或者成立券商,那么也是券商内部的演变与竞争。
证券行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于券商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毫无疑问的是,券商的核心竞争力是能够使其区别于其他券商,使其无法被替代的独一无二的一种能力。券商的竞争能力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经营能力;二是风险管理能力;三是创新能力。一
经营能力经营能力可通过营业收入、 净利润、 净资本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几项指标来反映。证券公司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作为联系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纽带,提供中介服务。目前,我国大多数券商运营规模偏小,业务功能不全,经营品种单一,传统业务高度趋同且盈利模式单一。证券自营 、承销、经纪业务占比比较大,资产管理、投资咨询和金融行生工具的创新和交易以及企业并购、重组等策略性服务占比比较小,甚至有的基本没有开展。难以满足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需要的变化。经纪业务的转型成为公司做优做强的迫切需要,逐步实现经纪业务向事业部模式的转变,建立客户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实行差别化经营,提高竞争力。二 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是指证券公司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可通过三个指标来反映,即资产负债率、净资本、总资产。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建立健全的内部责任追究机制,做到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快速解决问题。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的风险管理工具、方法和系统,做到业务活动与业务能力相匹配,对创新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控制和预警,对风险保持高度的警惕,对市场充分的监测,让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相合,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优势,充分发挥合规管理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三 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券商是竞争过度和竞争不足并存,竞争过度体现在业务品种单一、券商的业务都集中在经纪和承销等传统业务上,导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竞争过于集中,而竞争不足则体现为收购兼并、财务顾问、风险投资、投资咨询等创新业务至今仍未能发展成为国内券商的利润增长点。
券商盈利模式的核心是业务和产品的创新,因此券商要围绕着这两方面来做文章,一方面要对原有的服务性业务进行重新改造,使其升级,同时要开展新的业务;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创造新的金融服务产品,以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对象,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业务上,抓住创业板市场机遇,发挥公司专长,创新业务,强化特色。通过业务创新培育和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带来新的更广泛的利润来源,从而为建立持续性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持。证券公司通过创新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可以树立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并取得在新业务领域内先行一步的优势。
BAT投了一些券商,比如富途证券这样的,但BAT去做券商这有点搞了,从投资逻辑和资本运营逻辑来说,腾讯和阿里本来就是两大顶级投行,腾讯等于就是高盛培训出来的小弟。但是问题来了,他们做券商干什么?以腾讯为例,腾讯投资了一个小港股经纪商—富途证券。主要是因为富途证券本来就是几个腾讯员工出来创业做的,最初也是为了方便腾讯自己员工炒股。富途现在只是个经纪商,以后能不能做成自营盘或者二级市场市值管理机构不清楚。作为一家综合性券商,股票经纪业务是一方面,自营盘,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都不能少。从这个角度来讲富途证券还有太远的路要走。如果非要切入这个行当,BAT比较现实的是收购一家有一定规模的券商,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改造经纪模式,降低佣金,同时提供非常好的证券交易咨询业务。比如腾讯自己的自选股APP。我是看好BAT进入证券这个行当的,但是要把一个互联网公司变成中信证券这样的公司,恐怕不是有互联网思维就能做到的事情。最后我提个问题:如果腾讯收购或者战略投资华兴资本和华兴证券会怎么样?包凡会不会接受这个offer?双方整合完成之后华兴资本和华兴证券会怎么样?(去年华兴证券的承销费用是4.7亿美元)华兴证券看中腾讯什么?借助腾讯能做成什么样?
中国的金融衍生品销售模式:交易所—券商—代理商.下面才是终端客户。财团或者机构操纵者,也就是代理商级别的。券商在中国不是你想和交易所合作就合作的,都是有名额限制的。第一个问题:券商不会之做中介的,券商业务非常多大家不知道而已。比如股票券商他们一般也有股票基金,还有对冲等等。而且他们有提前交易的权限。单单靠销售股票他们赚的其实并不多。而且还会有内幕交易。这些不是我们能涉及的。不多说第二个问题:现在券商基本都是国有的。国有的东西有竞争力早就开放国外券商进入中国了。现在中国金融改革,比国企自己提高竞争力。再次放开自然法则。第三个问题:中国金融改革券商的手也会伸长的,改革浪潮就是赚钱的机会。一次改革开发。制造业商业赚钱。二次,建筑业能源业非常赚钱。第三次金融改革自己看着办。券商为啥赚钱。而且能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最主要的是。交易所必须是国有的,马云,马化腾,李眼红,无法涉及,只能选择券商。券商是非常赚钱的。而且在改革的浪潮下。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趣答案就是,核心其实还是牌照,放开了冲击过大 前面有朋友说券商技术含量非常高,互联网公司不是万能的,这个观点我同意,也不同意。 同意的是比如投行、研究、资管等确实是需要较高技术含量,不同意是也要看到很多券商包括中信、海通等经纪业务还是占了大头,至少有40%-50%,一些中小券商甚至80%,投行业务这两年占比也就个位数 ,好年头除了当年的中金,有超过20%的吗?很少。所以所谓投行、研究这种基本属于单兵作战能力强,但是整体输出和经纪业务比差得太远。 那么,经纪业务有技术含量么?不就是拉客户开户拿通道佣金?近年赚钱的两融,技术含量高么?两融的含量就在于有大量的融出资金。 话说回来,说到BAT,如果真的拍照放开,我BAT干不了研究、投行、资管,我就干通道行不行?网上直接开户,佣金打到0行不行,这不是异想天开噢,美国已经有0佣金了。拿到大量市场份额只通过两融这一项业务一年收益不敢想象,但代价是什么?让很多国资背景的券商活不下去,这个各方鸭梨国家背得起么? 腾讯可以做到利用网络技术加上租车公司合作直接绕开出租车公司干着相当于自营出租车业务,难道开个券商通道业务难到哪里去? 在券商这行久了就明白,技术肯定很重要,但最后的制约,肯定都不是技术,是利益。最后补一点,倒不是说互联网是万能的,而是很多机构就是无能的,吃的就是牌照饭,包括银行,包括出租车公司,不服放开试试?看看能活几天?
牌照回家后填坑
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我简单说两句,提供一个研究思路。去看23家上市券商的招股书。国泰君安最近刚上的,中信做为老大哥,很值得看。重点看业务这节。去看海通非银金融行研团队的研究报告。海通这块做的很好。14年他们还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去研究一些新型投行。如华兴资本。互联网行业第一投行当之无愧。他们的董事总经理温天立跳出去做了个蓝莲花也很值得关注。最后谈下自己的看法,券商还是智力密集和资本密集的行业。注册制改革后打破原有的行业格局,券商业务也需要转型升级,投行会变成用脑袋做投资,投行要有投资思维,要做价值判断,要做研究型投行。销售能力固然重要,但注册制下对行业的研究能力及对标的企业的价值判断能力也是投行立身之本。
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业务和营收的角度来倒推。翻看券商的财报,营收主要由这三块组成:1、经纪佣金;2、信贷利息;3、资管、IPO等。当然每家营收组合各有不同,但大样本统计都差不多。1、经纪业务,面向终端客户,所以体验很重要,价低、易用、服务好,竞争优势就会明显;2、信贷业务,看规模和资金的成本,当然是越便宜越好;3、资管、IPO,这块更考验金融产品的设计、风控管理,当然还有人脉关系网。BAT会不会切入券商领域?1、证券相关的互联网服务一定会做,像腾讯自选股,支付宝钱包也有了股票模块;2、券商短期不会碰。决定做不做一件事,就3个考量:投入、回报、自身能力。券商、尤其是A股的券商,肯定不是随便找几个人组个团队就能搞定的事情,前后需要配合的资源太多,是个需要大规模投入的事情。而从回报来看,纯考虑利润回报,其它券商远没有银行赚钱。与其很苦B的切券商业务,还不如做银行来的直接啊。至于自身能力,我觉得经纪业务和利息,BAT投入资源是可以搞定的。但资管和IPO,这个业务所需要的金融背景还是很深厚的,需要时间和资源的积累。利益申明:我是富途的王军。负责业务运营。
人吧,毕竟要把一大帮子程序猿变成油头滑嘴的investment banker还是挺难的。(当然了,感觉目前越来越多的investment banker都至少会一两手编程哈。)严肃来说,券商毕竟招收的大部分都是经济金融学科班毕业的学生,社会科学再怎么扯,什么CAPM模型,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这些东西都是金融学中的基本规律,互联网再怎么颠覆也只是改变全要素生产率所代指的A,具体的劳动与资本结合的机制还是不会改变。具体来说:1. 对于券商的投资银行部门来说,在新形势下,有价值发现功能,真正寻找优良的企业上市。当然了,正如知乎上@沈一冰所说,投资银行就像是生产标准产品的流水线,将之前管理乱哄哄,财务乱哄哄,法律关系乱哄哄的企业给理顺了,才能给其发行标准化的股票供大众投资。只有这些股票是标准化的,才能在交易所中上市供大家自由交易。毕竟,关系到的钱的问题,还是小心点好。2.对于经纪部门来说,普遍认为券商就只有牌照的优势了,但是仔细来看,短期内随着居民资产由存款转向投资性财产的大趋势,经纪收入会上升。3.长期来看,散户数量会减少(不过这还真不一定哈,中国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但我相信随着现代经济学、金融学教育在中国的日渐普及,它也许不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好工作,至少也能为国家消灭一部分不理性的散户吧,23333,感觉又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了,好自豪^_^),散户数量减少势必会促进代客理财即资产管理部门的兴盛。至于自营部门,反正美国自金融危机以来是逐渐把这个给剥离出传统的投资银行了,风险会不会太大?这个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互联网金融会给传统的金融带来多大的变化?上了一学期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感觉如下:互联网金融大部分还是以小微为主,目前的蚂蚁银行、微众银行走的都是这条道路,这条道路也能够体现其比较优势,国家不可能把金融命脉让给互联网银行。类似于众筹什么的应该是小打小闹,毕竟投资一个真正的有价值的项目,还是需要有着一定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很多经济学上的矛盾、窘境众筹解决不了。通道方面互联网是个大优势,方便,快捷,京东金融、阿里的招财宝等等,都是极其富有希望的。
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块牌照
接触过的券商,core-competitiveness
三个字可以贴切形容:吹牛逼。。。。。
吹牛,扯淡,也就是传说的包装(我很认真)。
有些人的把现有券商说得一无是处。好像开放了牌照传统券商就会马上挂了。有个答主居然说,券商业务没什么牛逼的。随便找几个人就可以开始干。美帝金融开放吧,那为什么这么多年还是那几个大投行在玩大头。就和有些人说国家主席总理总统是个人都可以干。说找几个秘书智囊,开个会,演个讲,签个字就可以了。有些东西是要专业人士玩的。当然当前金融体系有很大问题。但是哪怕吹上天的余额宝也只能借钱荒风光一把。一旦就动性释放,就风光不在了。
同意是销售能力的说法。就说下国内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国内IPO还是核准制,极高的上市门槛和较低的新股定价导致了对新股的盲目申购。很多投资者打新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或者无所谓企业的基本面,更不会去看路演,因为新股中到就是赚,中签率极低,申购的资金远大于企业的需求。所以企业只要能通过审核,IPO的资金闭着眼睛都能融到,根本不需要券商去销售。而在门槛相对低很多的新三板市场,有一大堆的企业等着融资。企业融资需要进行定向增发,新三板企业数量大,质地参差不齐,并且定增价格比较市场化,需要投资者去看路演,去主动地判断股票的投资前景。供给多了,投资者自然就开始挑了。在这样的市场中,企业要想融到钱,就得需要券商帮他卖掉股票,并且卖出好价钱。券商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相信未来的注册制也是一样,券商的销售能力至关重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券商压力测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