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存款自动转存利率在任何情况都不会被转走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错误
“坐看云起时”网友
18:58:42问:
“相反相成、互为前提、缺一不可”与辨证法相比,有什么特征呢?您说推理不是真理的标准,只有事实才是真理的标准,那么,请用事实来检验一下您的真理吧!
哲学和诗歌的世界冠军
09:23:14答复:
“相反相成、互为前提、缺一不可”与辨证法相比,它的特征是:前者的本体概念有必然性,是“抽象和具象”的共存;后者的本原概念没有必然性,仅仅是抽象的人类认识。我什么时候“说推理不是真理的标准”?你不要捏造事实,那样会使你的思维陷入彻底的荒诞。我说的是:“一切真理及其逻辑的根源都是事实”,其意思是源于事实的真理和逻辑才可靠。虽然大脑就是事实存在,即“一切真理及其逻辑的根源都是事实”,但是人类的思想是无限的,思想出于物质事实,却可以进行反事实的胡思乱想,我称这种思想为“鬼性”思维。鬼显然不是物质事实,而是反事实的东西。反事实的思维,发展到极端,肯定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因为它使人类思想出于荒诞状态,没有任何底线,什么邪恶的事情都可以干出来。“源于事实的真理和逻辑才可靠”,就是《文明趋势》中论证的“事实无错、逻辑无错”,即:与事实“共赢”的逻辑推理也可以成为“真理的标准”,不是“推理不是真理的标准、只有事实才是真理的标准”。“半本体”的“三性质”和“五原则”,都是事实存在。比如:星球和生命的诞生和死亡、基本粒子的正电和负电、动植物的雄性和雌性、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宇宙势能背景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等等,这些事实存在都具有“相反相成、互为前提、缺一不可”的“善诚、共赢、有序、击反、归善”的性质;死亡和诞生,有非常明显的“击反和归善”的特点;亿万年来,星球和生命不停地在“诞生和死亡”,这一切又是多么和谐“善诚、共赢、有序”——事实存在不会有任何“意识性”的欺骗——使宇宙万物星光灿烂、绚丽多姿、生机勃勃。
坐看云起时
10:00:55回复说:
你说:"一切真理及其逻辑的根源都是事实。"这句话是错的!欧几里得几何指出,逻辑的根源是公理,公理是主观的,是事实所不能证明的。如果逻辑的根源是事实,那哲学就太简单了!
你说“善诚、共赢、有序、击反、归善”显然,归善是这句话的主题,你所列举的这么多事实是归善的证明吗?大自然中有归善的概念吗?&
哲学和诗歌的世界冠军
10:53:27答复:
几何这个词最早来自于希腊语“γεωμετρ?α”,由“γ?α”(土地)和“μετρε
?ν”(测量)两个词合成而来,指土地的测量,即测地术。即:几何的出现,就是人类土地测量的事实的产物!欧几里得写出《几何学原理》非常伟大,但是他说“逻辑的根源是公理”是彻底错误的。他既忽略了几何及其逻辑的本原,又忽略了人类思想都源于物质大脑的事实。人类思想,都源于的事实,逻辑能够例外?真正有智慧的人,相信事实,不会相信与事实背离的名人名言或者伟大理论。
不错,从表面看“公理是主观的”,但是真公理必然源于事实,和事实不符的公理是假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句话虽然不太全面,但是可以证明“真公理”是“事实能证明的”,而不是相反。之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句话虽然不太全面”,就是因为实践仅仅是产生事实的一个小小的方面。“如果逻辑的根源是事实”,“那哲学”也无法“太简单了”!真正哲学的“半”本体,虽然只有一个字,就可以把宇宙的万事万物统统涵盖,包括人类千变万化的思想和宇宙千变万化的现象;这简单吗?真正哲学是“简单和复杂”的“共赢”,不是片面的简单。
我说过“善诚、共赢、有序、击反、归善”,并没有说过“显然,归善是这句话的主题”。我的论述中“共存、共赢、共生”的使用频率最高,应该是“显然,共赢是这句话的主题”。即便如此,我“所列举的这么多事实”,肯定也“是归善的证明”。宇宙万物在“半本体”中生生不息,这不是“善”吗?虽然“大自然中”没“有归善的概念”,即:虽然大自然没有“归善”之名,却有“归善”之实。质言之:“半本体”及其“三性质和五原则”的真理和逻辑,是大自然的事实存在,我不过是发现了她,并为其进行了命名罢了。“半本体”及其“三性质和五原则”的真理和逻辑,都具有事实性,就彻底证明了这种理论的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必然性。因为事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错误。
-----------------------------------------------------------------
下面是这篇博文的起因:“坐看云起时”朋友的博文《学术争议旳三种形式》及网友在后面的讨论。
《学术争议的三种形式》
( 09:49:11)
标签: 学术争议放之四海而皆准
作者:坐看云起时
争议是学术生命力的象征。为了说明争议在学术中的地位,本文把学术争议归纳为三种形式:错误与错误之争,正确与错误之争,正确与正确之争。
一.错误与错误之争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西方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围绕着这个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议,一部西方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之间争议的历史。这场贯穿西方哲学史的争议,是一场没有结果的争议,或者是说,争议的结果是不分胜负,平分秋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因为这是一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低水平的学术争议。在这种低水平的争议之中,争议双方的论点都是错误的,所以,这种势均力敌的结果是必然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这场没有结果的争议能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这场没有结果的争议给予我们的启示是:1.争议是学术生命力的象征,这种争议既使虽然结果,但却培育了西方哲学旺盛的生命力。2.争议是宽容的象征,这种争议虽然没有结果,却培养了西方文明能够容忍异已的博大的胸怀,这种博大的胸怀是文艺复兴的土壤。
开卷有益,争议有益,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动口不动怒,文明争议的结果是,既使没有结果也能受益无穷。一旦争议有结果,这个结果就是世界之大同,理想之彼岸。
二.正确与错误之争
正确之错误之争是科学前进的动力之一:科学只有在这种争议之中,才能完成吐故纳新,去伪存真;科学只有在这种争议之中,才能达到新陈代谢,与时俱进。
就象体育竞技一样,正确与错误之争的过程需要裁判,缺乏裁决的力量,正确与错误之争的游戏就无法正常进行。拙文[为真理背书]中指出,实验与逻辑推理是科学两项检验标准,有了这两个公正无私的裁判,科学才能把与时俱进的游戏进行到底。
哲学是一门抽象的学问,实验不能为这种抽象提供真理检验的标准,因此,在正确与错误之争中,哲学的真理检验标准只能是逻辑推理。
三.正确与正确之争
在物理学中,光的波粒二象性是一个备受争议,至今尚无明确结果的问题。这种争议虽然象唯物与唯心之争一样,至今尚无理想的答案,但它与唯物与唯心之争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唯物与唯心之争是错误对决错误,而波动与粒子之争则是正确面对正确。
错误对决错误的结果是你死我活,损人不利已;而正确面对正确的结果则是共同受益,皆大欢喜。
正确与正确之争是科学前进的动力之二:科学只有在这种争议之中,才能发现波粒二象性,从而让科学超越确定性,进入不确性这种更加抽象的层次。
科学中正确与正确之争对于宗教与哲学的启示是:真理是一个体系,在真理的体系之中,真理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统一而是互补统一,真理之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
争议是宗教与哲学前进的必由之路。
如果不能改造世界,那就只能改造自已。依据这个理念,本博将发动自己与自己的争议,在这场自我革命之中,希望能收获宽容之心,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更加抽象的境界。
-----------------------------------------------------------------
12:28:23 评论:
很有水平!赞一个!顶一个!
坐看云起时
13:30:25回复:
感谢鼓励,问好!
00:16:01评论:
定义唯物与唯心是错误与错误之争?这怎么讲?
坐看云起时
07:02:15回复:
唯物与唯心应当是两派哲学体系中最基本的公理。本博推崇的是推理哲学,按照推理体系的理念,公理的正确性在于是否能以它为依据,而推导出其他的结论,能推导出的结论越多,则证明公理越有用处,也就越显示出其正确性。
由于从唯物与唯心这两个公理中推导不出仼何有价值的结论,所以本文就得出两者皆属错误的结论。
假如唯物与唯心之中有一者为正确,先生能从这个正确之中推导出什么有价值的结论吗?
已关注贵博,欢迎交流,希望在交流中了解自性论。
哲学和诗歌的世界冠军
10:26:31评论:
“哲学的真理检验标准只能是逻辑推理”,说得非常好;逻辑推理再寻源,仍然是事实。“真理之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观点错误,不“放之四海而皆准”,就不是切实的真理,最多不过是现象规律或者局部规律。
坐看云起时
12:48:55回复:
欧几里得几何学认为,逻辑推理的源头是公理。哲学与数学一样,都不能用事实来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反之,如果哲学能以事实为标准,那世界大同就早已实现了。
问好先生,欢迎交流。
10:59:43评论:
对错标准体系高于“真理”等概念
对物质世界我们当求真理为原则;
对社会事理我们当求善良为原则;
对精神意识我们当求美丽为原则。
唯物主义应对物质界指向真理;
唯史主义应对社会界指向善良;
唯心主义应对意识界指向美丽;
天地人三重合一的世界,对应的需要真善美三重合一的体系化判定标准
坐看云起时
14:49:38回复:
请问,什么叫善良?
11:07:44评论:
局部 不等于正确
局部 不等于错误
我们太多的问题都是在于不完整。
所以要识大体,明大义,集大成。
大道有三,曰天道、曰地道、曰人道。
故曰,立天之道,曰真与假;立地之道,曰善与恶;立人之道,曰美与丑。
三道错综,三而再三,以成万道。
万道归一,道用万方。
道生万法,法生万术,术成万势。
用法可以万种,万法可以并用。
11:09:46 评论:
若能接受物、事、识三位一体的三分大法,
怎么会有唯物、唯心之争,
常识往往会蒙蔽你,束缚你。
举例说明:
1、主席台和主持的人&&&&&&&
&&——这是物——物质性的
2、那个人在主持会议&&&&&&&
——这是事——社会性的,(当时可以说是客观存在,过后说就只是一件事了)
3、主持人在主席台思考的问题
——这是识——意识性的
哲学和所有的学问,都是研究意识的.
对物的意识或叫认识--科&
学:物理\化学\医学等-------------------
求真理的学问
对事的意识或叫认识--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商学\军事等---
求仁善的学问
对识的意识或叫认识--认识学:宗教\神学\认识论\逻辑学\美学\文学\音乐等---
求美感的学问
哲学是三大门类学问的形而上的综合,形而上者谓之道,指导我们物求其真、事求其善、识求其美。
这样看来的话,我们有好多学问没有必要放到哲学的范畴里面,特别象西方的逻辑学等学问、民主人权等概念。常识中我们哲学的概念尚且是多么的不清晰,哪个人能说得清楚。
哲学的概念都无法统一成常识,对我们所探讨的唯物和唯心哪个第一性的问题,更不能被所谓的常识所困,不突破常识何以有开创?
我们完全可以,也有道理把我们祖宗的天地人重新定义为:
天---万物、地---万事、人---万识,
16:31:06评论:
善良是什么?就像质问“真理”是什么?“美丽”是什么?一样
是一类的问题。
对于物质界,我们探讨自然规律,我们谓之追求真理;
对于社会界,我们探讨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和谐共存,或谓之仁善,政治从而成为社会界最重要的方面。为政当然就应该造福大多数人。这是仁善的本质。
对于精神意识界,我们一愉悦的心情为原则,可以描述为美丽。
&哲学和诗歌的世界冠军
18:14:29评论:
博主说:“欧几里得几何学认为,逻辑推理的源头是公理。哲学与数学一样,都不能用事实来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反之,如果哲学能以事实为标准,那世界大同就早已实现了”,非常对。但是,几何学,不是真理学,它仅仅是人类思维涉及的一个领域。真理源于逻辑,逻辑源于事实。因为人类的智慧发展,就是事实一次次“教育”的结果。而且,人类本身,就是一种事实存在。哲学是真理学,一切真理及其逻辑的根源都是事实,所以,人类的大同世界肯定能够实现。“三和先生”的评论也很好,就是还没有做到真正的“三和”。我们只有通过哲学,把真理、逻辑、真善美,还有物质、社会、意识等等万事万物,都“中和归一”于本体,人类思想才算真正的成熟。随着人类思想的真正成熟,世界大同水到渠成。人类思想无法做到这种必然性的“中和归一”,只能纷争、恶斗、灾难不断,而无法实现“大同”的真正文明。
坐看云起时
10:00:45回复:
请你说出一个具体的真理吧!
哲学和诗歌的世界冠军
18:10:23答复:
“半”本体,就是世界上唯一的绝对真理。她的“相反相成、互为前提、缺一不可”的“三性质”和“善诚、共赢、有序、击反、归善”的“五原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必然性存在。
这些在《文明趋势》中有详尽的论证。今天我在博客中的《行将就木的现象学》博文中,发表了《所有错误哲学及其文化的邪恶性》文章,也涉及“半本体”的绝对真理。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是对“刹那真”的评论,所以发在一起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Server Error
豆瓣 douban
Server Error
服务器开小差了,稍后再试吧。农业银行终端机活欺转了定期会不会被别人取走_百度知道
农业银行终端机活欺转了定期会不会被别人取走
农业银行终端机活期转了定期肯定是不会被别人取走的。取定期存款必须有卡与密码,否则不能取钱。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果是定期存单里面钱会被转走吗_百度知道
如果是定期存单里面钱会被转走吗
  定期存单里面的钱一般是不会被转走的,除非是到期了,是自动转存或续存;定期存款正常是处于不可转账状态,只可以进行取款、查询。  银行定期存款没到期是可以取的,可以选择部分支取和全部结清,但部分支取只限一次,支取部分按活期利率按活期利率结算;另外,如果是凭密码支付的可以不使用身份证进行取款。  注意点:  1、代理人代办:须持代理人身份证原件和存折主人身份证原件;  2、未到期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利息不能按照定期计算,而是定期*0.7,差不多是按活期的利息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当然如果到期了则可以自由转账,一般这个钱在卡上都不显示,需要你去银行柜台支取,定期存款是无法转账的不会
定期存单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定期转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