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工作房产中介人员私自做单对外介绍理财产品

银行员工私自销售理财产品与银行无关?
某位董姓专家撰文《下次你还任性围堵银行吗》中称,基于一个“表见代理”(很专业的名字),银行不对其员工违规向顾客私自销售理财产品负责。
这种“分析”!真是高见!“服了”!
————说文咬字,似乎很对。不过,请问银行可不可以、有没有销售理财产品?作者也答复了————要“经过上级批准”。
问题是,这个“上级批准”是一种业务行为,或者说专业行为,对于不专业的客户来说,他怎么知道?!正如商场购买假货一样,难道说也是找营业员而不能找商场?而商场只要“将营业员转岗”就可以脱离责任?
这种无耻、无知的说法,也真是见识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无论是银行还是商场,监督自己的员工对客户的行为,是银行和商场的责任,而不是顾客的责任!!监管失职,就是管理人员失职,就该负责!
这一点,该作者也在文中承认。但转头又说“银行还要下大力气加强投资者教育”!如此,顾客反而成为银行的管理对象了。似乎回到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银行成为一个“职能部门”了。
其实,真正的追责流程在于————顾客向银行追责,银行向管理者追责(管理责任,降级、开除),向营业员追责(刑事责任)。当然,如果是某中层干部,比如支行行长的个人行为,则其上级负责监管失职责任,下面员工如如果总公司没有明确员工的核实行为,则不必承担责任。而如果有核实流程、动作(比如,总公司网站上有公布的批准查询功能,员工没有查询就出售),那么,属于员工的失职!当然,如果是员工私自接洽的,则在无法承担经济责任的情况下,承担刑事责任!甚至是欺诈罪的责任!
也当然,如果该兜售的行为不发生在银行柜台,顾客也就真的不该找银行,而只是与该银行职员之间的法律纠纷了。
总之,经营场地发生的所有事情,哪怕顾客在这里跌跤,经营者都必须承担相应责任,何况是在经营场所发生的近乎诈骗行为!至于核发的销售理睬产品,首先,你必须将销售理睬产品的柜台与储蓄柜台分离,并明确标识风险警告标语!特别是“不保底”、“不保本”这类可能发生的警告!而不是“预期收益率10%”这类忽悠人的引诱性暗示!如此,投资人再去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怪不得银行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别再被工作人员这些话给忽悠了_九个头条网——更少更重要
关注Ta的:
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别再被工作人员这些话给忽悠了
关注Ta的:
5、推荐代销产品时在银行网点内销售的理财产品,有银行自己的,也有代销其他机构的。对此重庆银监局称,银行应以合适的语言向客户说明两者的区别,并着重强调代销类理财产品的产品属性、投资风险、投资期限,以及银行与代销类理财产品主体公司的责任和义务。推荐代销产品时这些话是在混淆你:(1)这个产品就是我们银行的理财产品,有什么责任我们银行承担。(2)这个产品虽然是我们替别的公司代为销售的,但是与我们自己的理财产品没有区别。6、购买理财产品时(1)为了您的方便,可以委托给我,由我负责打理。(2)可以交给我们某经理,老员工信誉好,以后有类似理财产品您就不用再办理手续了。(3)我们银行有专业、一流的理财师,保证您理财高收益。(4)我们银行的理财产品绝无任何风险。(本文综合整理自重庆晚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来源:去银行买理财产品 工作人员哪些话不能信
“之前几款产品都能达到测算收益,这款也肯定能达到。”“无论如何,肯定收益会比您存定期强多了。”“我们银行有一流的理财师,保证您理财高收益。”……到银行买理财产品,是不是常听到工作人员这样说?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重庆银监局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获悉:我市银行业正推行银行网点服务语言标准化,服务流程标准化。也就是说,今后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工作人员说得对不对有了判断依据。
接下来我们就按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步骤来看看,哪些话是工作人员不能说的,并请市内金融业内人士逐一进行了点评。
做风险评估时
这些话是在干扰你
1、这款产品只面向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客户,你的资产、收入、风险偏好都要填最高的选项。
2、这种评估只是形式要求的,可以随便填写。
3、你刚才填写的答案不好,应该这样改。
买理财产品之前,银行先要对你做风险评估,以此判断你适合买哪类产品。重庆银监局称,银行应细致全面地了解客户的投资期限、流动性需求、理财经历、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在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时,工作人员不应出现上述用语。
点评:此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银行工作人员诱导或干扰评估,影响评估的科学性。
咨询理财产品时
这些话是在敷衍你
1、这些问题应该在销售文件中有,自己看。
2、具体投资我也不是很清楚。
3、各种投资资产都有,每种资产比例都在0-100%之间。
买理财产品之前,一般都会先向工作人员咨询。重庆银监局称,银行应详细说明投资范围、投资资产类别和各类别的投资比例,不应出现上述用语。
点评:应该让投资者明明白白地投资,清楚自己的资金到底投到了什么地方。
谈收益和风险时
这些话是在误导你
1、产品说明虽然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但实际上基本都可以做到保本的。
2、之前几款产品都能达到测算收益,这款也肯定能达到。
3、我们银行得到过&&奖,管理能力很强,都能实现测算收益。
4、产品说明书上的测算收益就是实际收益。
5、收益算您的,亏损算我行的。
6、无论如何,收益肯定比您存定期强多了。
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往往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出现销售误导的环节。重庆银监局称,在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不得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不得承诺或变相承诺除保证收益以外的任何可获得收益,不得与客户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约定利益分成或亏损分担,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不应出现上述用语。
点评:此举可以帮助投资者防范理财产品销售误导,让消费者对收益和风险心里有数。
推销理财产品时
这些话是在诱导你
1、这款产品和您原来打算购买的另一款产品完全一样,但是收益高多了,风险又小。
2、别买那个了,考虑一下我推荐的这款产品。
3、您打算购买的那款产品风险很大的,不如买另外一款。
重庆银监局称,银行在向客户宣传销售理财产品时,应当尊重客户真实意愿,不得在客户不愿或不便的情况下进行宣传销售,不应出现上述用语。
点评:此举可以避免银行工作人员打扰市民办理其他业务,也可以防范诱导性投资。
推荐代销产品时
这些话是在混淆你
1、这个产品就是我们银行的理财产品,有什么责任我们银行承担。
2、这个产品虽然是我们替别的公司代为销售的,但是与我们自己的理财产品没有区别。
在银行网点内销售的理财产品,有银行自己的,也有代销其他机构的,投资者如何识别产品发行机构?重庆银监局称,对于代销类理财产品,银行应以合适的语言向客户明确指明银行代销理财产品和银行自身发售理财产品的区别,并着重强调代销类理财产品的产品属性、投资风险、投资期限,以及银行与代销类理财产品主体公司的责任和义务。不应出现上述用语。
点评:此举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识别银行自有理财产品、代销理财产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存款变保险。
购买理财产品时
这些话一定不能信
1、为了您的方便,可以委托给我,由我负责打理。
2、可以交给我们某经理,老员工信誉好,以后有类似理财产品您就不用再办理手续了。
3、我们银行有专业、一流的理财师,保证您理财高收益。
4、我们银行的理财产品绝无任何风险。
看好了之后,最后一步就是购买了。重庆银监局称,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不得违规接受客户全权委托,私自代理客户进行理财产品认购、申购和赎回等交易,还应以合适的语言提示客户注意投资风险,仔细阅读理财产品销售文件;不应违规使用安全、保证、承诺、保险、避险、有保障、无风险、高收益等与产品风险收益特性不匹配的表述语言。不应出现上述用语。
点评:此举可以帮助投资者规避工作人员违规销售带来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投资者监控自己的资金动态。
买理财产品时
银行还应告诉你这些
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
银行应当以合适语言提示客户以下内容:“本理财产品有投资风险,只能保证获得合同明确承诺的收益,您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
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
银行应当以合适语言提示客户以下内容:“本理财产品有投资风险,只保障理财资金本金,不保证理财收益,您应当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
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
银行应当以合适语言提示客户理财产品不能保证本金和收益,并应根据理财产品风险评级提示客户可能会因市场变动而蒙受损失的程度,需要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等内容。
当你走进银行大门
大堂经理要这样做
重庆银监局称,当你走进营业场所时,大堂工作人员应主动前迎,向你微笑或点头示意并问候。禁止说“不知道”、“不归我管”、“找其他人问问”等语言。
大堂工作人员应主动询问你办理业务的种类,根据具体业务类别将你分流至不同业务区域;如果你需要前往柜台窗口办理业务,大堂工作人员需主动协助你取号;了解你服务需求时应耐心细致,一次性向客户解释清楚咨询问题,避免你办理业务时多次往返。
银监局将派神秘人暗访银行
一些商业银行的总行,有时会派一些人员,以客户身份对基层营业网点进行暗访。这样的人员业内称为神秘人。在媒体通气会上,重庆银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年内,重庆银监局的神秘人也有望走进银行网点,对市内银行进行暗访、监督。
监管部门派出的神秘人,与商业银行自己的神秘人有何区别?上述人士表示,两者都是监督银行服务和日常行为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监管部门的神秘人反馈的信息会直达银监局,“我们会第一时间针对神秘人反馈的信息,对有问题的银行网点实施整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去银行买理财产品 别再被工作人员这些话给忽悠了
作者:夏无酷 张彬等
第1页:去银行买理财产品 别再被工作人员这些话给忽悠了
第2页:去银行买理财产品 别再被工作人员这些话给忽悠了
第3页:去银行买理财产品 别再被工作人员这些话给忽悠了
  到银行买理财产品,是不是常听到工作人员巧舌如簧地推销?据悉,近日重庆银监局表示,重庆银行业正推行银行网点服务语言标准化,即今后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工作人员说得对不对有了判断依据。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哪些话不能相信。
  1、做风险评估时
  买理财产品之前,银行先要对客户做风险评估,包括客户的投资期限、流动性需求、理财经历、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能力,以此判断其适合买哪类产品。但其实做风险评估时这些话是在干扰你:
  (1)这款产品只面向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客户,你的资产、收入、风险偏好都要填最高的选项。
  (2)这种评估只是形式要求的,可以随便填写。
  (3)你刚才填写的答案不好,应该这样改。
  2、咨询理财产品时
  银行应详细说明投资范围、投资资产类别和各类别的投资比例,但人们在咨询理财产品时常常听见这些敷衍人的话:
  (1)这些问题应该在销售文件中有,自己看。
  (2)具体投资我也不是很清楚。
  (3)各种投资资产都有,每种资产比例都在0-100%之间。
(责任编辑:HF017)
03/10 07:3303/07 01:4803/06 14:4603/05 07:5903/04 07:2903/01 06:3002/25 09:1602/09 05:07
理财精品推荐
特色栏目: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去银行为什么老友银行工作人员推荐我买理财产品.
去银行为什么老友银行工作人员推荐我买理财产品.
1.银行的储蓄产品利率很低,很难让你满意。
2.理财产品营销你朋友有任务。
3.理财产品收益较稳定,收益较定期储蓄高。
所以,其实是利人利己的事。只要他推荐的是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而不是代理的保险理财就行。&
提问者 的感言:谢谢你帮了我大忙! 相关知识
其他回答 (2)
银行工作人员是有工作任务 是按照绩效获取一部分提成
他们的任务,为了多赚钱。不过银行的收益低,还有门槛的,有时候还被忽悠着买成了保险。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银行业务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珍爱红娘私自收钱介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