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a6300和a6000要出了,想问a6000还有多少降价可能

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关注A6300又出了A6500还是买A6000吧
4291浏览 / 18回复
为了外出携带方便买台微单,关注A6300一段时间,索尼却出了个6500还那么贵,还是买A6000吧。拍照功能都差不多,A6300多了4K视频贵了3000多还没有五轴防抖,A6500有了五轴防抖要小1万啊,还是先买个A6000吧,这个论坛还挺火,版主也很负责任,在这儿等着A6500降价到底。上午拿的机器正式加入A6000论坛,敬请关照。
恭喜购入新机!
欢迎新朋友!恭喜您新机到手!文章不错,非常不错的描述丶看得透彻,期待再次看到好友的佳作。
欢迎,英明选择,等6500降稳再入。
李跃林 发表于
欢迎新朋友!恭喜您新机到手!文章不错,非常不错的描述丶看得透彻,期待再次看到好友的佳作。
感谢李版主及各位师友鼓励。
相机都差不多,什么机器性价比高就买什么。
没毛的老虎 发表于
相机都差不多,什么机器性价比高就买什么。
正在仔细研读虎版的《索尼A6000使用技巧系列》文章,很有帮助,受益匪浅。
个人觉得,你的选择非常正确!
精明之人啊
6500提升铝镁合金,五轴防抖,触控对焦。6300提升增强4D对焦,静音快门,XGA电眼,4K视频。60004D对焦,11张连拍,144万电眼。分别9K,6K,3K。三者不具备可比性
一般摄影 没那么高的要求!越是大师 机器越是一般,
wuhebin 发表于
一般摄影 没那么高的要求!越是大师 机器越是一般,
分析的十分精辟。
wuhebin 发表于
一般摄影 没那么高的要求!越是大师 机器越是一般,
我只能呵呵了
bokxp 发表于
我只能呵呵了
器材够用就行,我烧过一些器材,毁掉了接近10万元,到现在都是拍了些没用的照片,心里有些后悔。反倒是10多年以前用600万像素家用DC拍的家人照片,虽然画质不如现在的单反,甚至有些是糊的,却使我格外珍惜。。。当然,器材各有所需,不攀比就行。
6000应该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索尼微单了吧。
没毛的老虎 发表于
器材够用就行,我烧过一些器材,毁掉了接近10万元,到现在都是拍了些没用的照片,心里有些后悔。反倒是10多...
挑合适的用就行。没有一款得心应手的装备去拍,很难;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图片】A6000 与 A6300 大法迷的不归路【微单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79,906贴子:
A6000 与 A6300 大法迷的不归路收藏
今天凌晨,索尼发布了3款G Master全画幅镜头,和传闻很久的A6300,这里不讲镜头,我们来看看A6300。先看参数:·2400万背照式传感器·追焦情况下,连拍速度最高可以到11张每秒·4D对焦·全金属卡口·4K视频录制,两千万像素参与成像(6K,Super 35mm),然后超采样为4K视频,100Mps·转接的时候可使用相位对焦点·S-Log2和S-Log3曲线·120帧1080P视频·约1.07倍放大倍率(等效全画幅是0.7倍),每秒120次刷新的240万像素电子取景器·原生ISO 100-25600(可扩展至51200,视频最高到25600)·世界最快的0.05秒对焦·425个相位对焦点(满屏都是对焦点)·电子静音快门·高速的BIONZ X(TM)影像处理器·镁合金机身·防尘防泼溅·可以像A7RII那样眼部连续追焦·14位无损RAW·三月发货,机身售价约1000美元(参数信息来源相机入魔)
正版授权奇迹MU页游,奇迹重生!原汁原味还原奇迹,十年轮回!
背照式还没确定吧。
我觉得最实用的就是evf的更新。
问题来了,法迷和摄影爱好者对新品的看法褒贬不一。有的说虎的一逼,有的说毫无性价比。楼主肯定是个摄影迷,也算是老法师不屑的器材党,我觉得爱的越深,黑的越狠这话挺写实的,我就是大法的脑残粉,手持RX1R,A7R2和黑卡但经常黑索尼。
对于今天A6300的发布,楼主对朋友(摄影群)说的第一句话是:索尼是不是傻,升级这么虎,让A7及以上系列怎么卖。来到贴吧本想找认同感,结果却发现声音一片倒的说A6000够用啦,A6300毫无性价比...楼主觉得蛮搞笑的,对不起,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贴吧各位
不是被罩式
法迷站在A6000基础上,对升级版期待是无可厚非的,但任何期许都别离开现实基础。A6000性价比高,才能成为一代吧机,A6300在性能上全方位的升级,你要的对焦,给你,比A7r2 399都虎,给你425,4d对焦,给你,4K,给你...我甚至在疑惑索尼为什么这么干的时候,一众法迷那叫个不情愿。。。楼主想表达的很简单:从来就没有什么够用不够用,只有差钱不差钱,没有绝对的性价比,说到底,还是贵而已,只是很少人去面对这个事实罢了。
反正始终都得全副,一步到位
A6300向上有人说价格赶上A7了...我问你A7支持4K?支持425对焦?
奇迹重生,重铸辉煌,新版魔剑士归来!海量钻石,众多好礼,你敢拿我就送!
A6000的巨大实惠,让法迷一厢情愿的认为,A6300就应该取代A6000的价格区间...真法迷应该了解索尼一贯作风,黑卡1、2、3、4、从来就没有谁取代谁,只有谁适合谁!
A6300妥妥的秒掉GH4,有谁去关心过这个?A6300就按照所谓的性价比,你会怎么定价?楼主在这里强调一件事,也是我开贴的最后一句话:A6000与A6300都有自己的适用群体,我在这里不谈性价比这东西 说没上五轴防抖的你让A7S A7R2如何想? 用凉水洗把脸,冷静一下,好好考虑一下,A6300的定位,别再讲上有A7 下有A6K了,这样蛮搞笑的。楼主说完了,黑喷要来了 谁舍下 谁能让楼主躲躲
机械快门是1/8000秒,还是1/4000秒。看到有人说电子快门是1/4000秒,这不科学吧。前拨轮加没加,按键拨轮不会还跟A6000一样吧。到底是不是背照式传感器,有说是的,又说不是的。4K录像时会不会跟A6000一样十几二十分钟就过热,加没加麦克风接口,我对官方的热靴麦克风可老大不满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镜头镜头镜头,奥运会快来了,这么彪悍的对焦系统就一个FE70-200 F4撑门面,像话吗!!!
其实主要就是没防抖。。不过加防抖真是要变厚还要重好多啊
A7党觉得提升够高了,a6000党就觉得提升一般,简直是剂牙膏。不过想想现代数码相机刷机身那么快,把性价比的微单旗舰全面提升。真的有人去买A7吗?!就为了那个大底?!
管那些人做什么,反正他们又不会买,那些人什么时候满意过
重点没五轴防抖。。金属机身不重要!A6000路过
升级就好。反正我用我的6k。肯定会有人需要6300的。
一直用索尼微单的贱摄表示6300升级挺大,感觉1000美元的上市价格并不高 想当初A6000上市价格也900美元左右
不要取景器可以去买三星的nx500啊
205对焦点够用
4k还是h265
不搞视频拍摄完全够用啊
加上16-50 f2-2.8
c幅微单谁能比?
会不会出6300的手柄
GH4可以换了么?
并非没有够用,只不过每个人的够用不一样罢了
其实我有点不明白,某些人在说EOS M镜头群的时候,总是默认带上佳能的单反头,到索尼这边就不让人家把A口算上了LA-EA1比那个环也贵不了多少
a6000上市的时候不是799?
升级确实很大的。另外CMOS看似还是两千四,但是看对焦就知道是新设计的(CMOS内置PDAF升级可就是换整块CMOS),而且看4K和高速不熄火连拍就知道刷新率极高,这块新设计的的两千四百万还是值得期待一下的
楼主发现法“迷”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我谈4K,他谈拍照,我谈对焦,他谈拍照,我谈追焦,他谈拍照。A6300让你砍了一个胳膊一条腿,你怎么比都不会觉得提升。有句话叫“重口难调”果然不假啊…楼主没写错,就是“重口”难调
加个五轴我觉得就没人喷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中关村在线 原创&&]&& 作者:&&|&&责编:陈亮
·外观设计&比A6000手感更好&&&&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索尼微单™A6300的外观设计。这一次索尼微单™A6300,不仅换用了镁铝合金机身,在外观上也下了不少的功夫。至少笔者从上手的第一感觉来看,A6300给人以沉稳的感觉,整体质感明显有了不少的提升。A6300正面图&A6300侧面图索尼微单™A6300卡口设计&&&&在外观材质上,索尼微单™A6300采用了和现在二代A7系列一样的外观设计,具有磨砂质感。新机器的做工整体上和A7系列完全一致,但是手感上笔者认为A6300的手感要好于现在的A7系列,是现在握持手感最舒适的一台索尼微单。索尼背部设计索尼微单™A6300翻转屏设计&&&&在机身背面设计上,背部屏幕仍然是上下翻转,幅度并不大,而且依然没有加入触控设计,这一点比较遗憾,笔者认为这一级别的机身触控操作还是非常必要的。按键上,索尼微单™A6300与其他几款微单相机在主要按键上完全一致,就本款机器而言具有Fn和C1(顶部)和C2(右下角)三个自定义键,操作还是很流畅的。索尼微单™A6300顶部设计&&&索尼微单™A6300的顶部设计依然比较简单,基本只有几个主要按键和拨轮,并没有其他设计。索尼微单™A6300的快门手感不错,半程感觉和全按手感都不错。索尼微单™A6300的闪光灯设计&&&总的来说,索尼微单™A6300采用了不少A7系列的设计元素,特别是机身材质和手感上,与A7系列已经近乎一致,而且由于体积和重量更好所以整体的握持手感更加出色。索尼微单™A6300在体积和外观设计上,算得上是个不错的APS-C微单。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产品类型 传感器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166995¥285996¥80807¥144998¥98999¥319910¥7499索尼a6300微单体验 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摘要]a6300是一款伟大的全能型选手,拥有非常不错的对焦速度和拍照质量,尤其是在高ISO情况下对色彩的控制,尽管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噪点问题。
腾讯数码讯(编译:米可)索尼Alpha a6300是旗下APS-C画幅的旗舰级别产品,从价格上看,稍稍低于全画幅的A7 II。虽然作为紧凑型微单相机依然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a6300却凭借比全画幅拥有更快的对焦和拍照速度、以及支持4K超高清视频拍摄等功能,同样吸引了不少用户关注。如果a6300的CSC传感器能够满足你的需求,那么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选择之一。设计和手感索尼Alpha a6300是NEX-6和a6000两款机型的后续作品,而作为第三代产品,a6300在体积上比单反小、性能又有所保障,显然成为了非常平衡的选择。a6300的风格和按键布局与a6000有些类似,不过a6300稍稍厚了几毫米,并且稍沉。a6300的机身采用了镁金属材质,感觉做工和质量都非常不错。与一些镁金属机身的单反一样,a6300的机身虽然看起来有一点粗糙感,但是却能带来额外的抗冲击性。同时在机身设计风格上,a6300看起来略微复古,整体风格非常漂亮,并且相当具有吸引力,无疑是三代产品中最具设计感的。与更紧凑的松下TZ100相比,a6300设计了持握的把手,使用起来更舒服,同时在把手上还有贴合手指的人体工程学凹陷设计。虽然在曲率上与尼康D750不同,但是足够我们使用单手在有镜头的情况下操作。虽然比上一代体积更大、更重,但是a6300看来是更专注使用的方便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小巧体积。因此对于按键的可操作性布局,我也感到比较满意。a6300有两个手动控制拨盘,一个位于顶部,是我经常使用的;而另外一个在机身的背面,而在APS-C画幅的产品中,这样的设计与A7 II相同。如果你想要跟接近单反的操作手感,也许富士X-T1更适合你,不过我个人认为a6300的手感和操作感更好。a6300的机身按键布局并不拥挤繁杂,可以为我们带来最简单的拍摄体验。因此尽管价格不算便宜,但是a6300是我最推荐的主流微单产品。屏幕和EVF作为一款配备CSC传感器的微单,a6300在更多方面加固了我想要用它取代单反的想法,比如a6300的电子取景器就是一流水准。a6300的屏幕配备了240万像素点,虽然并不算最高,但是可以非常清晰的显示出任何在图像预览上的需求和改变。虽然我很期待像莱卡SL那样的440万像素点EVF,不过未来随着价格的下降,我们相信在更多的产品上也能看到这样的配置。a6300的屏幕使用了OLED面板,对比度和黑位显示效果都很棒,并且可以对照片的原貌进行100%呈现。不过虽然显示效果很好,但是在户外拍摄的情况下,电子取景器看来还是不太适合。a6300的屏幕不像智能手机的亮度那么高,并且没有自动亮度调节,因此想要在户外使用,还得到设置菜单中手动调节。我并不是索尼粉丝,因此对于索尼的操作系统,其实个人认为使用起来还是稍稍繁琐。不过如果在适应了之后,还是与竞争对手在布局上有一些明显的区别。a6300的屏幕可以通过特殊的铰链进行向上和向下倾斜,但是无法360度翻转,因此不能让女性用户用来自拍。因此如果你想要让自己出镜,那么a6300的屏幕翻转灵活性上可能稍稍差一些。特性a6300配备了一些比较时髦的功能,不像一些“老顽固”的单反还那么传统。比如a6300支持NFC和Wi-Fi连接功能,可以快速将照片同步到智能手机中。同时,还可以用索尼的App进行远程控制。同时,a6300还使用了microUSB接口充电,同时还额外提供了电池充电底座,但是得消费者另外付钱购买。a6300的续航能力中规中矩,可以坚持350到400张照片的拍摄,因此如果出门拍照的话,最好还是额外带一块电池。或者得益于microUSB的充电方式,我选择随身带着10000mAh的移动电源。不过我更推荐单独带电池,因为a6300的电量消耗速度很快,因此想要用microUSB充满电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在外面使用并不方便。其它特性方便,a6300配备了弹出式的闪光灯、micro-HDMI输出、麦克风以及hotshoe等。不过a6300并未配备GPS或耳机接口,因此无法用来进行监控拍摄。自动对焦和性能拍照性能可以说是让你花1000英版来购买这台微单最大的动力了,a6300可以拍摄11fps性能,最高可以达到45张JPEG连拍。在JPEG+RAW格式中,a6300可以达到21次曝光,并且从关闭到开机拍摄第一张照片,官方给出的数字是1.4秒,几乎没有快门延迟。在户外光线充足的情况下,a6300的对焦速度很快,它拥有425个自动对焦点,几乎覆盖了整个相位检测传感器。不过由于没有配备触控屏,因此我们智能通过控制按钮来选择其中的某一个或者自动对焦。而相信如果是那些已经适应了传统单反的用户来说,这样用方向键控制的方式其实也不错。就算a6300配备了触控屏幕,相信我也会选择使用方向键,而这些都取决于个人喜好而已。在使用的一段时间里,a6300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可靠性和手动对焦。由于我使用的是SEL1670镜头,因此在体验上让我非常满意。而唯一a6300让我觉得不满意的是,a6300的照明效果只能说是一般,在我将a6300带到地下红酒室拍摄时,想要在低照明的情况下速度对焦,效果让我不太满意。尤其是在夜间拍摄的情况下,a6300缺乏一些稳定的成像机制,因此在这方面还得看更高端一些的A7 II才行。虽然我已经使用了OIS镜头,并且不断的调整快门速度,但是依然还有一些模糊的照片出现。样张在紧凑级微单相机中,a6300拥有比较强势的表现,因为它配备了APS-C传感器,而索尼一直都喜欢使用大尺寸传感器,而松下、奥林巴斯等则喜欢4/3传感器。因此a6300有可能通过更高的ISO来减少噪点问题。在ISO 3200光圈的情况下,在手持拍摄中也能带来更多的稳定效果。与任何APS-C相机一样,在低于ISO 1600情况下,要比高ISO处理出来的照片更自然。而索尼a6300的标准ISO是从100-25600,并且还可以扩展到3和51200。而更高的ISO容易失去色彩饱和度,动态范围和细节效果也一落千丈。不过高ISO显然能够在降噪方面带来更好的效果。APS-C传感器动态范围的表现非常强烈,直到我调整了更高的ISO模式。a6300的传感器为2420万像素,与尼康D5500一样,而拍照的细节取决于不同的镜头,而得益于传感器的优势,a6300非常善于捕捉细节,尤其是在原始RAW格式下。而从ISO 6400左右,JPEG格式开始出现噪点,但是依然整体效果比较出色。其中一些照片我使用的是16-70mm f/4镜头,要比套装的16-50mm镜头效果更好。视频a6300在视频拍摄方面的功力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它支持XAVC编码的25fps/4K超高清视频,同时还有专门的隐藏式人体工程学视频拍摄按钮。另外,a6300还能拍摄1080p/50fps的高清视频以及120fps的慢动作视频,同样1080p分辨率。另外a6300还可以外接麦克风,包括microHDMI接口等都一应俱全。不过由于缺少耳机接口,因此想要进行高品质音频监控,似乎就没什么办法了。总结a6300是一款伟大的全能型选手,拥有非常不错的对焦速度和拍照质量,尤其是在高ISO情况下对色彩的控制,尽管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噪点问题。不过a6300的镜头并不完美,得益于成本的考虑,a6300对OIS的缺乏让其在选择镜头方面增加了很多局限性。同时在视频拍摄方面,a6300在同价位产品力绝对堪称一流,因此如果你对全画幅的A7 II价格有些担心,那么a6300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正在加载...
[责任编辑:yannwang]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主题:索尼a6300与a6000的高感对比 (JPG直出篇) --- 小心巨大长图
泡网分: 1.683
帖子: 1619
注册: 2016年01月
老规矩,先做广告,我的网站 .
索尼阿尔法俱乐部QQ群 ,有索尼器材或摄影相关的问题可以去那找我。
另外,请注意,图太大,引用回复的话,千万别引用图片。
---正文---
在我花了1个小时升级了Lightroom,重新下载了最新版本的Capture one 9以后,发现,谁也不支持a6300的RAW。
所以,我们干脆先看看JPG直出的高感表现如何,等到RAW格式支持以后我会再做RAW格式的ISO对比,请注意两台机器也许JPG降噪程序略有区别,同时自动白平衡的区别也会对噪音带来可能的一些影响,所以此评测对比仅限于JPG直出参考。
测试条件,场景就是下边这张图的样子,橙色区域是截图区域,
两台相机都是自动白平衡、STD JPG格式、机内降噪关闭,使用镜头为索尼FE35/f1.4ZA,
在ISO12800以前全都是用光圈f2.8,在ISO25600的时候使用F4,ISO51200使用F5.6。
用大光圈F2.8的目的是考虑到在需要使用高感的情况下,人们一般都会尽量使用大光圈来降低感光度,同时一般焦外都会是暗部,也就是高感噪音重灾区。
因为大家都更在意高感区域,所以截图从上到下是ISO51200到ISO100的顺序,评论的顺序也是从上往下。a6000没有ISO51200。
区域一,黑灰色卡
这个区域我们主要看色彩噪音,我们来分段说。
ISO51200,a6300的扩展ISO,彩噪巨大,黑色块上方的边缘几乎都看不太清楚了。
ISO25600,a6000明显比6300多一些噪音,你能看出生硬的亮度噪音和花屏一样的菜色噪音。但是a6300似乎有机内强制降噪的,导致图片虽然噪音略少但是看起来肉乎乎的。
ISO12800,a6000的噪音仍然更多,但是我觉得6300似乎还是有机内降噪的涂抹感。
ISO6400,a6300的涂抹感少了很多,噪音比a6000略低,能看出两者在高感区域的色彩噪音一直都是a6000偏洋红,a6300偏绿,也许是白平衡计算不同导致的细微区别。
ISO3200,a6300的噪音略少,尤其是色彩噪音已经很不明显,a6000还有一些洋红色的叠加色彩。
ISO1600,a6300的噪音继续降低,如果以前你用a6000的ISO1600不是问题的话,a6300应该会好不少。
ISO800和400,a6000的噪音明显比a6300多一些
ISO100-200,两者几乎一样。
场景二,色卡
ISO12800之前,a6300似乎仍然有一些机内降噪在帮忙,当然我觉得直出JPG任何时候机内降噪肯定都要参与,只是看起来a6300在这个ISO区域略强一些。a6000的图片看起来虽然噪音很多,但是细节也略多一些(尤其是色卡白边区域)。此外能看出a6300的蓝色区域收到彩色噪音的影响明显大一些,在整个测试中任何ISO下,都能看出a6000对蓝色渲染的浓度更高,当然不能忽略白平衡的区别和JPG处理程序的影响。如果我们看RAW格式,很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ISO,两者的彩色噪音都降到了还可以接受的水平,a6000的亮度噪音仍然高于a6300。
ISO1600,和上边的黑灰色卡一样,我觉得这是两个机器噪音水平的一个分界线,a6000仍然受到色彩噪音和亮度噪音的影响,注意看蓝色部分的颗粒感和杂色,而a6300已经变得很干净了。
ISO400-800,a6300的噪音比a6000至少好了一档,如果你对比a6300的ISO800和a6000的ISO400,你肯定会觉得a6300反而更好一些。
场景三-左侧暗部
这个区域应该是在焦外的区域,请注意ISO51200的光圈是F5.6,IS25600的光圈是F4,所以你能看出景深的区别。
然而基本上两个相机都在重复上边所说的表现,但是这张图可以得到的几点重要信息就是,a6300明显较少的亮度噪音会让焦外的画面看起来更舒服一些。
如果你顺着向下看的话,a6300的焦外区域比较平滑的画面一直都会让人觉得比a6000好,这一点对于大光圈高ISO的拍摄(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仍然注意看ISO800到ISO400这两档a6300领先a6000的幅度,这个区域一直是这次测试中最有意思的地方。ISO100-200两者的表现几乎一样。
基本上和上边的三个场景非常接近,除了在ISO25600的时候a6300的彩色噪音似乎高于a6000意外,其他部分a6000都有更加明显的亮度噪音。
ISO800,a6300瞬间变好了很多,和a6000拉开差距。如果你斜着对比的话,两者基本上能算差一档。
场景五-暗部高感重灾区
这个部分基本上是最挑剔的人(100%窥图癖)才会去看的部分,但是也是噪音最容易出现的位置。
ISO12800以上,两个机器几乎都没法看了,本该是绿色的背景变得什么颜色都有,跟暗黑里的画面差不多。
从ISO6400往下看,a6000的亮度噪音一直都在干扰画面,直到ISO400都很明显,而a6300的ISO800就已经降低到一定程度了。
从这个画面看,我觉得a6300的RAW文件也许(也许)在ISO800以前会有更大的提升暗部的操作空间,APSC感光元件的动态范围一直都是一个头疼的事情,不知道a6300是不是会在这方面提高,这个也需要等到RAW格式支持了再说。
请注意,这个对比仅仅适用于JPG直出的情况,因为考虑到两台机器JPG算法也许不一样,白平衡算法也许不一样,影响的因素会比较多,RAW格式开放后我会再做进一步测试。
仅就这个测试里看到的:
- a6300的高感比a6000有所提升
- 在ISO100-200之间,两者几乎一样
- ISO400-800之间a6300明显好于a6000,我个人认为至少好1档,由于这个区域间的ISO使用率非常高,所以这个提升比什么ISO6400那个区域要来的更有意义。
- ISO之间,a6300都有近一档的优势,但是也许有机内降噪的因素,如果不在乎亮度噪音而希望保留细节和画面纹理的话,也许a6000更好,如果喜欢画面平滑的话a6300更好,如果非常在意高感下焦外的表现的话,a6300会明显好看。
- ISO12800以上,a6300的细节丢失比较严重,也许是JPG算法的原因,不过这个ISO区间,基本上没什么画质可言了。
目前先写到这里,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比较,关于画质方面,我会等到RAW格式支持开发了以后再说。
关于两台机器性能、区别等方面,我会继续更新,敬请期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8000&&回帖:32 &&
泡网分: 4.763
注册: 2013年01月
对比台湾那边的评测也是一样的感觉,至少好半档,不错,支持
泡网分: 9.237
注册: 2009年08月
索尼a6300RAW格式,索尼的Image Data Converter Ver. 4可解,楼主是否有兴趣一试?好期待a6300相较a6000的画质是否有质的提升。感谢楼主的测试! 本帖最后由 瞅色 于
22:33 编辑
泡网分: 0.508
注册: 2015年12月
我一直用a72,上次旅游前借了个6000挂双机,体验了一下,感觉a72高感比6000好至少一档吧,a72到3200可用,6000差不多1600,那6300的高感和a7一二代差不多了??
a6000低感画质感觉不稳定,细节不错,但是很多时候画面整体看着脏。6000的屏幕也是日了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22:45:21
泡网分: 0.264
注册: 2014年01月
看完了,顶,楼主辛苦!
泡网分: 10.016
帖子: 5662
注册: 2013年04月
仅就这个测试里看到的:
- a6300的高感比a6000有所提升
- 在ISO100-200之间,两者几乎一样
- ISO400-800之间a6300明显好于a6000,我个人认为至少好1档,由于这个区域间的ISO使用率非常高,所以这个提升比什么ISO6400那个区域要来的更有意义。
- ISO之间,a6300都有近一档的优势,但是也许有机内降噪的因素,如果不在乎亮度噪音而希望保留细节和画面纹理的话,也许a6000更好,如果喜欢画面平滑的话a6300更好,如果非常在意高感下焦外的表现的话,a6300会明显好看。
- ISO12800以上,a6300的细节丢失比较严重,也许是JPG算法的原因,不过这个ISO区间,基本上没什么画质可言了。
目前先写到这里,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比较,关于画质方面,我会等到RAW格式支持开发了以后再说。
多谢楼主的详细测试
泡网分: 0.012
注册: 2013年05月
楼主辛苦了,6300的高感是我现在最关注的东西了!
泡网分: 0.273
注册: 2007年05月
jpg确实比涂抹多余比cmos实力,还是期待raw的测试,同一个底给富士肯定涂的更好看,现在就大法自家的软件可以解raw
建议多比较焦内有纹理的物体细节,而且镜头应该用最佳光圈吧,细节和纯净度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换,高感肯定两样都要看 本帖最后由 dvd6 于
23:05 编辑
泡网分: 0.662
注册: 2014年02月
估计动态范围也会有进步
泡网分: 0.662
注册: 2014年02月
估计动态范围也会有进步
泡网分: 3.776
帖子: 3203
注册: 2012年07月
这个来得太及时和给力了!楼主辛苦了!
看上去确实有进步,而且进步还很明显。细节没被抹掉,但高感比前一代明显干净了。
泡网分: 2.638
帖子: 2516
注册: 2006年09月
sony直出jpeg实在是太狗屎了,宾得都比它好10倍。
泡网分: 0.1
注册: 2005年09月
楼主写得很详细,辛苦了。
用了二三天这个机器,感觉A6300 iso1600可用。追求画质时把auto iso的范围设置在100-800之间。
泡网分: 14.531
帖子: 2331
注册: 2008年10月
辛苦了,我看国外论坛上说吧lightroom里a6000的profile改成6300就可以解6300的raw,楼主可以试试
泡网分: 110.806
精华: 16帖子: 32317
注册: 2006年06月
楼主辛苦了,致敬!
泡网分: 0.135
注册: 2016年03月
AceSun 发表于
楼主辛苦了,6300的高感是我现在最关注的东西了!同样关注!谢楼主!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7.475
帖子: 9312
注册: 2003年01月
谢谢楼主的认真测试
泡网分: 33.755
帖子: 3065
注册: 2002年02月
楼主威武,楼主能不能比较一下a6300和a6000取景器的差别
泡网分: 10.945
帖子: 3440
注册: 2009年08月
就高感来看,这就是明显的涂抹算法不同,JPG比较娱乐一下吧,RAW才能看出本质,但是个人觉得,差距微弱。宽容度也许差的多一些,色彩SONY就那样了,数码风。
泡网分: 1.683
帖子: 1619
注册: 2016年01月
谢谢大家支持和鼓励。
@Jian&&a6300的EVF刷新率提升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进步,更加接近EVF了,或者说史无前例地接近。在盯着EVF的时候晃动相机取景头不晕眼不花了。对于11FPS的连拍来说延迟也小了很多。分辨率明显提升,以前a6000能看出像素点,a6300的好很多。这是一个挺重要的升级。
@strobist&&我试了一下,但是还是不能导入文件,我看我就耐心等待LR更新和C1更新吧,相信很快就会有了。:)
@瞅色&&我还真有这个软件,但是还没时间尝试,晚上我看看,不过我还是期待LR赶快更新,
泡网分: 35.506
帖子: 3138
注册: 2004年03月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泡网分: 1.561
帖子: 1469
注册: 2014年10月
具体如何,只需要LR直接把各自的raw打开,然后把chroma NR默认+25的值关闭就可见分晓。
解不了的话,只要把raw的头文件里的相机型号改成现有的就可以解了。
不过我觉得如果把那个默认的+25打开,那么两者在6400以前应该在平滑区域上不可能有什么大区别,基本都不会有多少彩色噪声。
泡网分: 1.31
帖子: 1285
注册: 2008年08月
ISO800及以下基本可用
泡网分: 1.683
帖子: 1619
注册: 2016年01月
北斗の拳 发表于
解不了的话,只要把raw的头文件里的相机型号改成现有的就可以解了。。怎么改头文件的相机型号?
泡网分: 1.561
帖子: 1469
注册: 2014年10月
alexzhenphoto 发表于
怎么改头文件的相机型号?一般用16进制编辑器,直接搜索相机型号,一律全部改了再存一个新的raw文件lightroom就认识了。
泡网分: 0.341
注册: 2014年08月
高感始终是索尼中低端微单的软肋,同样是残幅的富士在这一点上真值得索尼好好学习
泡网分: 0.206
注册: 2013年11月
不知道能不能用Sony自己的IDC转换成TI FF在用其他软件打开。IDC好像有个默认降噪的。这样是否可以对比RAW了。楼主可以试试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本版禁言]
泡网分: 1.551
注册: 2015年11月
wushan5 发表于
高感始终是索尼中低端微单的软肋,同样是残幅的富士在这一点上真值得索尼好好学习...学啥不好,学富士虚标感光度
本帖由 iPad Mini2 (wifi) 客户端发布
[本版禁言]
泡网分: 0.488
注册: 2015年10月
alexzhenphoto 发表于
16:36 Jpg这样的情况,基本可以预见就算RAW也没有相对6000什么提升了,失望。
泡网分: 2.076
帖子: 1135
注册: 2007年07月
lz威武,测试很给力
本帖由 iPhone8,2 客户端发布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6000 a6300 对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