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白糖收储政策5200,期货价格5300,是不是期货价格还得跌倒5200收储价?

2016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局,是期货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期货业改革创新的主攻方向。本届大会的主题拟定为:“产融结合?金融科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衍生品市场机遇与挑战”,希望本届大会能够围绕“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与“金融科技创新”这两大主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探讨期货及衍生品行业发展的新机遇、新趋势、新挑战,加快提升行业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实体经济风险管理的需求,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局。
时间与地点
时间:12月2日(周五)-4日(周日)
地点:中国深圳?五洲宾馆
主办单位:
中国期货业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
承办单位:
中信期货、永安期货、
南华期货、交通银行、
深圳市期货同业协会等
日(星期五)
日(星期六)
日(星期日)
  以下文字由速记稿改编,未经发言者与论坛主办方审核,转载或引用请谨慎!中证网不承担转载引用以下文字所引发的任何后果。
  郑州商品交易所专场
  主题:打通期货支农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时间:日 &上午
  地点:五洲宾馆
  实录内容: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朋友,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咱们借这个国际期货大会,想把保险加期货前面的工作总结一下,讨论一下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怎么办,正好这次请了好多专家,分析一下第一产业发展趋势,咱们这是两个会合到一起。所以说为了响应八项规定,就把两个会一起开了,所以也好。我跟大家解释一下,本来这个会议通知是黄河厅,黄河厅给占用了,另外我们这个会议更伟大,所以这个大屏幕。我接下来把各位到会的领导名单念一下。
  郑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秦全晋
  浙商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军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涂圣伟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创新处主任李华
  浙商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期权专家蒋希华
  今天的议题分成上下两节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领导致辞,第二部分是主旨发言,第三个是圆桌论坛,中间不休息,还有一个签约仪式。今天的整体会议就这么安排。
  接下来有请郑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秦全晋同志致辞。
  秦全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由郑州商品交易所、浙商期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专场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稳步推进“保险+期货”试点,打通期货支农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随着“保险+期货”试点的稳步推进,期货市场、保险市场在提升服务“三农”工作质量方面迈出了关键而坚实的步伐。通过与保险公司的优势互补、有效衔接,交易所、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创新性地解决了期货市场支农惠农和助力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6年年初至今,郑商所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证监会工作部署,以“充分论证、稳妥实施、服务实体、助力脱贫”为工作原则,积极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建设工作。目前,已有10个试点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并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试点品种为棉花和白糖,项目覆盖8个省(区)。
  郑商所试点建设工作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点:一是引导政府积极参与,与政府开展合作并获得配套资金或政策支持的项目,优先立项;二是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合规、透明、严格评审试点项目;三是着力服务脱贫攻坚。郑商所积极落实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要求,创新扶贫机制和扶贫方式,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支持会员单位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建设3个“保险+期货”试点,即中粮期货白糖、南华期货棉花和国元期货棉花项目,项目覆盖云南、新疆和湖北3个省(区)的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在试点评审及建设过程中,发改委、农业部、证监会及保监会等相关部委给予了必要支持和帮助,以浙商期货为代表的广大期货公司、以人保财险、中华保险为代表的保险公司展示出了专业、负责和创新的工作精神,上游农户积极参与、配合互动,提升了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与能力。目前,郑商所试点项目陆续稳妥落地,部分试点效果初步展现。
  在此背景下,我们组织召开“打通期货支农扶贫的‘最后一公里’”研讨会,邀请相关部委领导,试点各方代表参会,围绕试点政策意义、农业保险发展态势、风险对冲操作经验、试点建设回顾与展望等内容展开专题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及时总结试点建设经验,规划明年试点方案,扩大试点影响力度,为期货市场、保险市场深入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创造有利条件。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郑商所向长期以来给予工作指导帮助的发改委、农业部、证监会及保监会等部委领导,积极参与试点建设的农户、地方政府、期货公司及保险公司代表,以及今天到场的其他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主持人:再次感谢秦总,这个保险+期货,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抓得很紧,去年在很短时间内,但是起步还是比较稳妥,然后工作也做得比较扎实,刚才秦总代表郑商所对工作作了下一步指示,同时对保险+期货的重视,下一步要把保险+期货与扶贫工作统一来做。下面有请浙商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军致辞,大家欢迎。
  胡军:感谢各位来宾,特别感谢我们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公司和交易所办会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非常感谢,我们保险+期货这个工作我们做的目的,主要是想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解决我们金融行业怎么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于我们三农,让农民在发展过程中能体会到真正的好处,这是我们一个目的;第二个问题我们农业政策这几年一直在改革,那么什么方式是最好的方式,我们一直在探索,我们也希望通过保险+期货为国家提供一个有力的借鉴。
  那么从发展来看,我们保险+期货做到今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我们规划未来,我们觉得保险+期货我们未来发展方向是几个城市,第一个城市我觉得农业+保险的政策,第二块是什么呢?是基于价格波动的保险。第三块是基于增强农民收益的类保险。第四块是最终打通期货和保险相结合的基差贸易,这个可以真正实现我们农民最大化。
  那么,从愿景来说,我们希望最终的农业+保险,能够实现,第一我们整个财政资金的补贴能够改变现在的方式,今后能够通过保险的方式来补贴农业,补贴保险费,最后能实现国家财政价格补贴的改变。第二我们保险公司有更丰富的保险品种,能够满足广大农村的需求。第三,我们期货行业能够提供一个强大的期货市场,能够为我们保险公司为我们农业农民提供一个转移风险的这么一个市场。
  所以我预祝我们大会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下面有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涂圣伟博士,给大家讲解的主题是: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改革思路。大家欢迎!
  涂圣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会议,并就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进行发言,按照会议安排,我讲三个观点。第一,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已经进入调整拐点,第二,政策改革面临新的挑战和风险,第三,在新形势下应该如何把握农业调整的节奏。
  第一点,应该说建国以来我们有三个政策调整期,第一个是上世纪50年代,这是第一次的政策调整期。第二次政策调整期就是80年代以来以及90年代初的农产品改革。第三就是2004年以来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补贴的体系。我想说2004年以来这次政策调整与前两次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我们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所有产业调整都是被动调整,而2004年以后进入新的阶段以后,我们所有的政策设计,包括我们价格机制,包括我们最低保护价,所有的政策设计,一个初衷点,它是主动在为农村为农民来设计政策,这是跟前两次最大不同点。有三个出发点,第一我们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财力有能力去补贴农业;第二就是我们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上世纪90年代,大概从99年开始我们粮食连续五年滑坡,在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情况下,我们需要支持农业,这是第二个出发点。第三个出发点,就是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条件,就是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样情况下中国怎么对抗国外的大农业。
  从2004年-2006年的补贴,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大概年期间用于农业补贴资金年均增长是27.7%。有两个表现,第一我们农业补贴效率在递减,有几个表现,第一,我们补贴的速度已经跟不上农产品,每亩增长成本从年期间增速都60%以上,而我们补贴只有40%所以导致我们农业成本利润下降。第二,我们补贴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粮食安全,调动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所以产业政策的调整,补贴已经成为农民的普惠性,有很多我们去调研的时候,因为现在钱打到卡里,农民拿到手里转身到小酒馆吃掉了。我们财政怎么转型的问题,实际上在我们农业领域,农业政策,农业应该如何补贴也是一个问题。第三个,我们以增产为导向的政策,导致大量的污染问题,我们的生产、消费之间的这种矛盾越来越激烈。
  第二,我们的价格支持政策,对市场形成强大的扭转。就是我们通过这么多年的价格支持政策以后,导致一个价格,引领价格上升以后,国际农产品正处于一个比较低的价格周期,在这种情况下导致我们部分农产品几乎全部农产品价格要乱,短期的逐步转化为长期的。这些年我们看我们这种冲击越来越大。第二就是我们高库存,我们大量自己产的粮食进入国库,库存高企。第三,农业产业链,导致农业企业和加工企业、养殖企业成本高企,出现这种情况,加工出来的产品反而比不过人家,加工企业大量亏损。
  我们从周期来看,大概30年会有一个大的变化,1953到80年代初这是30年,这是计划经济主导的时代,而80年代到现在,我们下一步调整的方向就是市场化,在迈向市场化过程中我们有什么风险,我觉得应该是三个挑战和两个风险。
  三个挑战,第一个,这是最新的调整,农业补贴,三补合一,把三个补贴合并成一个,就是重点支持这种耕地的地面保护,实际上就是把原来的机密性补贴变成公众性的补贴,变成覆盖性的补贴,今年开始市场化收购,这是最新的动向,但在最新动向当中,有两个挑战和三个风险。第一个挑战,就是我们从兼容变成不完全兼容,在之前的情况下,我们是相对紧缺的关系,粮食打出来了,国家政策支持了,农民得到了双重实惠,现在不一样,我们库存高企,有很多农产品阶段性供不应求。我们增产的导向结果,我们两大政策功能目标从完全兼容到不兼容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原来农业补贴政策是相互配套衔接的,我们需要什么样新的变化以及政策的组合方式,形成政策的组合权,我觉得这是一个挑战,
  第二个就是政策转型。今天谈到的就是产业政策转型,我们的价格支持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市场化,它有基本前提。我觉得有两个前提,第一,按照市场发挥决定作用,这个市场功能是不是健全的,这个市场功能不健全你让市场决定性作用那会发生什么结果,虽然这么多年农业化市场改革,我们农产品期货建设程度和完善程度,我感觉还远远没有达到市场化决定作用的条件,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在大的背景下,政府如何去捕捉市场,如何去帮助市场形成一个良好的价格机制,我想我们在这一点上还是有欠缺,我们在很多政策上,存在一个政策急刹车的问题,我们政策调整转弯幅度过大,导致我们市场预期很不明确。
  举个例子,我们粮食加工业从90年代末,我们鼓励搞乙醇,现在我们玉米出现供不应求以后,我们又出现一个政策,包括东北看,对它加工进行补贴。而上一轮支持一下,我们大量的酒精厂、淀粉厂产能大量增加,我们市场化方向要坚持,但是市场灵敏度是对我们政府的考验。
  第三就是政策外溢。我们为了保护制造业,保护服务业,我们在农业方面做了很多承诺,我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们不断补贴,而国外大量进入国内,在这种进一步开放的市场经济下,我们的农业支持政策和保护政策怎么转型,世贸组织基本规则红线,同时真正保护国内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一个风险就是粮食减产的风险。其实这么多年,其实这种增产是建立在政策累积的基础上,所以我们政策调整我们对玉米有一个测算,玉米的供给弹性是增加的,就是你价格浮动带来的变动在增加,我们的增产是建立在不稳固的基础上,所以我们现在进行争奢调整,我们还可以出现历史上出现两次教训,就是政策调整过猛之后,我们粮食出现减产。这是第一个风险。
  第二个风险,我觉得就是农民减收的风险。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包括粮食局前段时间还专门开了会,我们还去调研了,现在这个情况可能很多领导也清楚了,今年出现什么情况呢,可能会出现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无人收粮,政策性收储出来以后,但是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就是政策性收储退出,同时有几亿吨的粮食,政府以什么方式放水,什么时候放水,不知道,所以导致大量的企业不敢生粮,企业观望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现在是一主两辅,大量的粮库都是爆满的情况下怎么去收粮,在新的情况下怎么办,谁来收粮。第二,无钱收粮。现在很多钱是来源于贷款,我们也和他们有专门的交流,他们说政策好的时候,它也有风险,也有盈利,但是这种政策和形势不好的时候,他们提起过,没钱收粮,让民营主体收,他们没钱收。第三,无库收粮。去年粮食价格大概市场价格是1块钱左右,今年我们去调查,新粮市场价格大概多少?五毛多六毛多,价格一下降到4毛多。有人估计,大概春节后期集中收粮大概六到七毛,这个跟十年前差不多了,两年之内从1.2元降到6毛,这个政策幅度,大家可以估算,我们去年估算国家每年给农民加起来总共补贴一两千万,但是去年降低数字以后,农民损失几百亿。
  第三个,我谈这么多风险和方向,我们对改革的力度一定要把握准,如果把握不好可能带来人为控制不了的情况,我觉得未来仍然还是粮食把控和重要粮食产品把控,但是我们在方向上要转变,也就是说这块地你种粮也好,种经济作物也好,只要我们农田产出能力在就行,不一定说要种粮。第二是质量有限,第三要咬保护环境。我觉得第三个是坚持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不过度扭曲市场,第二我们对生产环境关注得不多,实际上我们要对我们流通环节,包括产业链的安全更重要,农产品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第三,供给的安全和农民收入的安全,这个是我要着重讲的,我们保供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应该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行业,我们补贴跑不过我们成本的增速,导致我们成本利润的下降,你看年,大豆变到负3,其他的都在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担心说,资本被劳动替代实际上发生了,谁来进行投入,农民不投,企业不投,国家亲自搞产业,不可能。
  怎么让产业成为有利可图的方向,两个方向,第一,按照国际发展规律,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第二部分跟第三部分,但是结果我们第一产业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逐步接近甚至超过全世界的平均收入水平,但是这个情况我们没有发现,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我们城乡差距一直很大,而很难缩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怎么办?市场我不说了,政府怎么办?扩总量,这是我们的方向政策,还有继续支持空间。第二,包括刚才我们胡总说了,我们能不能把补贴,其中一部分专门用于保费补贴,为什么?因为很多农业主产区,中西部它是农业大县,很多是交易所在补贴保费,这种模式去推广很难,如果真正把保费纳入国家制度化的框架这个才可以持续。第二是优结构。第三是提效率。我刚才讲了,发给农民的补贴很快就用完了,但是我们一直提建议,我们能不能在存量不变的情况下,就给农民不变的情况下,把新增的补贴集中打滚,拥有我们基础设施建设也好,一年一个项目,逐步减小,因为分给农民以后这个效率很低,我们现在可以农村看一看,我们很多基础设施是衰败的,这样你长期发展有什么基础。
  第二个,我觉得是提高收入的安全性。应对三个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变动风险。我们也提了,就是目标价格向粮食领域延伸一定要慎重。新疆的棉花价格,同时它也涉及到国家的政策,大豆我们现在年产它相对还是小宗产品,观察期我们要冷静观察,不要急于扩展。现在我了解的,可能存在争议,包括目标价格改革未来向哪走的问题,但是价差是动态的,但是有些部门可是出于财政减负的要求,可能会组成固定的差价补贴,就是我固定给你2毛钱,但这种情况下,因为一些增额还没有定。第二,范围拓展,前面已经提了,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样去保证农民安全性,价格风险防范模式,就更加重视农产品,我想今天讨论主题也是这块,因为我也不太懂,我个人理解有三个好处,因为农业保险是公共产品,但是对于这种可收费的公共产品,从国际来看,我们现在模式可收费模式是可以通过市场来做的,政府是花了小钱办大事,政府从长远来讲是可以减负的。农业已经进入技术跨界、产业融合的阶段,农业的发展需要利益共同点和命运共同体,在利益共同点和命运共同体当中我们需要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我们看有大量的资本进入这个领域,证明这个领域有空间可以挖掘,但需要我们资本杠杆作用把农业撬动起来。第三,信息不对称,导致小商场和大市场的矛盾。
  我个人感觉虽然有很多事情要做,有两个积极性要做。第一,政府怎么去参与我们这个模式,包括我们现在农业整体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它参保积极性,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我想对农产品好。以上就是我的发言。
  主持人:演讲我们听到两个字:情怀。大家回忆一下中国的农业,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支持农业,第二个可以简单概括为增量,大家吃饱吃好,目前农业发展可以说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提质,提高质量。包括安全的概念也做了扩展。
  在工作的落实最后一公里可能成本最大,所以保险、期货支持农业,我们怎么把公益落成。接下来我们有请第二位发言的嘉宾,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创新处主任李华跟大家作主题发言,发言题目为国内外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态势。大家欢迎!
  李华: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再次来到国际期货大会的现场,跟大家谈一些观点和问题。今天会议的主题,就像背景版所显示的一样,打通期货支农扶贫的“最后一公里”。那么会议给我的题目是“国内外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态势”,我想这个题目是两个独立的题目,但是我觉得主板方还是特别别具匠心的,因为它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中国农业保险在未来发展中是不是可以为今后打通保险+期货做出一点贡献,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中能不能借助保险的力量,我想这个问题是肯定的。
  保险和期货的协同正好是实现这个目的的一个途径,所以我跟今天分享的题目从表面上来看是讲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协同的问题,其中包含的潜台词,保险和和期货的协同,为期货扶贫最后一公里做出重要的努力和手段。
  那么保险和期货的问题,过去一年中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也获得很多关注和认可。这过程中有很多疑问,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找到我们的方向,这样我们保险和期货的协同才能在比较科学的方向上找到我们可以复制发展的模式和套路。今天这个逻辑,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期货价格保险,是中国农业保险协同发展的重要尝试。第二,收入(收益)保险农业保险协同发展的努力方向。第三,服务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新格局,是中国农业保险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最后是小结和建议。
  如果谈到期货+保险或者保险+期货,实际上我们在推保险+期货这个模式的时候,第一步或者说出发点,保险+期货不等于农产品价格,所以说这个第一点我觉得首先我必须要提出来。那么作为保险+期货第一步或者1.0版本模式它主要的逻辑就是分为两块,第一块就是前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第二个就是通过期货市场保值的功能作为风险分散的机制,这两点结合起来构成我们所说的第一部分内容。农产品期货+保险,推出来我觉得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种水到渠成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打通。第一个方面就是从我们保险的角度,我不知道大家对农业保险有没有所了解实际上中国的农业保险,或者说政策型补贴保险,真正的大发展是从2007年开始,2007年中央财政将农业保险补贴,正式列入预算范围内,从此以后就有一个井喷式发展,到现在中国仅次于美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完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农业产品保费补贴的体系,到2015年大概已经覆盖到16个,它包括主要的粮食作物,比如说玉米、粮食、小麦,牦牛,以及一些比较典型的经济作物,像棉花等,都在农业保险补贴的范围内大概补贴比例85%,
  在这个过程中,2007年到现在接近快十年发展过程中,保障市场自然风险。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跟农户是有比较直接的对接,在推进过程中有非常严格的措施和监管的体系在里面,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我们承保必须要户,垫损必须要户,有直观的对接。那么在这个对接的过程中,除了自然风险需求外,实际上我们越来越多收到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管理的诉求和要求,所以大概从2013年开始,保险业界或者从事农业发现的市场主体开始更多的在探索一些价格发现尝试,那么以我所服务的人保,人保现在是中国最主要的承保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做了很多尝试,涵盖很多品种,但在实际运行中我们遇到非常难办的困难。
  因为对于传统的定位来讲,我们保障的是非系统的,对于价格相对系统,并不在传统涵盖范围之内。第二,我们在做价格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纂找到一个合理的比较受认可的价格机制,因为对于保险再保险市场来讲还是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我们跟期货市场对接也正是基于这两个困难。第一,我们这个发行机制正好跟期货市场发行机制对接起来;第二,我们遇到风险分散的困难正好跟年能够对接,所以正好找到我们价格风险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
  从期货角度了解到,长期以来期货市场都在做自融很重要的工作,像我们做了比较典型的工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了解到,这种工作可能真正跟农户对接起来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才有我们打通期货支农扶贫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想刚好农业保险在2007年以来发展过程中,不仅是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农业做了很多下沉工作。我们现在为了做好农业保险工作,在中国布了点,正因为这一点,所以我觉得刚好从期货的角度,农业保险机构下沉的态势,能够跟期货市场打通,进入扶贫最后一公里问题能够对接。所以从期货角度来讲,农产品价格推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想用四个关键词阐述一下。第一就是对接的功能,第二就是简化的功能,因为2007年农业保险推进,将保险产品只关注怎么赔的问题,简化成特别简单的保险产品,对于农户来讲认可程度、接受程度会高一点,比起比较艰深的金融产品来讲。第三,保险+期货它实际上承办担保的作用。第四个,把分散农户的需求,农产品价格保险在2016年应该是方兴未艾的态势,从8月14日我们推出保险价格以来,应该说这一年市场上对于农产品价格关注度、认可度以及参与度,有几个典型表现。第一个就是国家的重视,第二个是高层的推动,像比如说农业部直接拿出好几千万的资金来补贴东三省的玉米,主要产品保险+期货模式的态势。而且,刚才秦总也讲到了,郑商所也拿出很大资金来推这个事情,当然高层也逐步认可这个事情,保险+期货的未来模式做一个指导的意见。在座很多都是老熟人,我想保险+期货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大家都很积极参与的一个圈子。第五个,就是地方政府层面在积极主动参与,像辽宁、江苏、青岛和广西,地方政府都拿出相应的补贴,所以未来是可以期望的一个模式和发展的一个态势。
  那么期货+保险最后一个方面,我想谈一下对于现在的质疑之声和疑问的回应。有很多人,期货市场是否能够纳入所要推进的事情,以及有些专家和学者指出可能是中介。我想对保险+期货形式我们应该以动态的眼光来看,本身就是双向促进的过程,我想在保险+期货推进过程中,对于期货市场发展,期货价格科学反映的程度本身就有一个促进,这是第一。第二,中间买卖的行为我觉得特别不合理,保险在中间承担担保,如果后期风险分散的模式,保险照样要履行合同所要履行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你把它定位为中介是不合理的,承担了应该承担的风险。而且我认为应该从全局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农业的需求或者三农的需求并不孤立,所以未来的趋势一定是各种金融工具融合起来,为农民提供比较全方位的服务,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这种态势应该对它采取包容,动态眼光的这么一个态度。
  而且从保险的角度来讲,刚才也讲到,从非系统性风险承保转变到可以承担一些系统风险,对于这种保险风险化的探索未来是不可估量的空间。当然,并不是说价格保险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刚才胡总也讲到,未来中国发展遇到三个挑战,第一个是兼容到不兼容性的转变,就意味着我们之前增产一定是增产,有可能产量上来价格下去。第二,面临加入世贸组织的这种政策限制的挑战,我觉得这两个挑战正好呼应我想要讲到的第二方面,当然也呼应了刚才所讲到的未来我们要保证农民收入增长性和农民收入安全性,我觉得收入保险很好解决了这种问题。在种植期结束之后或者养殖期结束之后,我们根据实际的产量,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可能对于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是挑战的问题,或者农民愿景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回应,跟中国农业保险是一致性,因为中国政策保险推出之初,主要是为粮食增产增收,更多是在农民增收的问题,所以在政策目标引进的角度来看,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一个过程。
  那么,从世界农业保险的老大哥,也就是美国的例子来看,实际上也反映出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我这里展示了一个表和一个图,这个图反映了美国农业保险覆盖面的结构,这个柱状图反映了美国农业保险收入保险所覆盖的面积,大家能够看到,从1996年美国开始试点收入保险之后,到2015年这么一个时间点,收入保险是逐步稳固扩大的态势,到2015年收入保险在美国农业保险占据最主要的一个规模,而且它的农业保险农业补贴,也对于收入保险达到60%以上的态势,那么从这个表格反映的趋势来看,这个表从另外一个维度反映了它的发展模式,它已经从1996年到2004已经接近83%的水平,这个发展态势也给我们中国未来农业产品发展方向打了很好一个基础或者说榜样。
  第三点,我想讲一下中国的收入保险,价格向收入(收益)保险推进过程中同样需要保险+期货协同。收入保险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产量的因素,一个是价格的因素。那么,价格的因素,产量的标准,这可能是我们未来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可能中国相对美国来讲还存在不小的问题,但是我觉得结果上是可以解决的,比如说在产业统计应该是比较成熟的统计,对于结构性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探索,我觉得对于未来或者明年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或者模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想指出的是,美国农业保险,特别是收入保险,在收入保险因为是量价,从最基本的市场逻辑来看,产量上来价格一定会下去,它有供求规律在里面,但是中国的情况可能稍微复杂一点,因为中国市场并不具备市场定价权,收入保险过程中到底有多少合理的空间或者起作用的因素在里面,我觉得这是未来应该重视的问题。
  当然谈了价格保险和收入保险之后,更多是从金融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当然我们要跳出来看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跳出来保险看保险,我们要做的事情并不是分蛋糕,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要努力把蛋糕做大的问题,我觉得无论农业产品发展还是服务三农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多是要关注到怎么样服务农业化,或者怎么服务越来越大,越来越好,业务的发展当然也会越来越好,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对于我们索要服务的农业现代化,我觉得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基本的金融工具的诉求,主要是反映在两个方面,除了自然应变事故的需求,更多是市场的需求,第二个是资金的需求。
  我们可以从现在发展情况来研判这个问题,刚才讲到了,2007年以来,中国农业保险在解决了很多问题,那么期货,实际上银行资金支持三农的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的问题。所以简单来讲,在金融工具支持农业化的过程中,对于保险、期货、银行发挥的作用,它有架构性的,实际上现在就是农业保险在服务三农真正最后一公里后面做出一个贡献。我们有一个大胆的设想,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个是不是通过传统保险的基本功能、保险和期货的合作,同时在前面两个自然和市场波动风险保障所形成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好的风险分散的背书。
  那么这里我展示了10月份刚刚推出了十三五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在这个主要指标部分呼应了我刚才提出的设想。那么在这个指标里面,对于金融工具很直接指标的一个规划,就是农业保险,我们希望农业保险在十三五期间保险从0.62%提升,我觉得这过程中,其他期货和银行金融周期的协同能够发挥作用。
  最后做一个小结。因为从会议的主体来看,要做到不仅仅是打通支农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多是要丰富支农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这过程中我们可能有三个可以探索,第二个就是收入和收益的模式,最后我提一点建议,我们是否可以利用现有的形成一些模式或者经验能够在我们期货交易所在的地方,比如说郑州、大连等建立保险+期货的研究中心,通过跨界融合和合作,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转变和推进,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这种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今天分享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在第三产业反哺第一产业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协同和配合,大家回忆一下中国的改革,每次农业都是走在前面。今年提出来,应该说我们国家推动农业改革的决心应该是非常坚定的。那么,我们今天讨论这个保险+期货,新的农业方式应该也是比较先进的,而且比较快的,从刚才李华主任讲的可以看出来,我们国家在农业这一块应该走得还是比较快的,所以今天我们把这个事情做下来应该非常有意义。接下来第三个主题演讲,浙商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期权专家蒋希华先生,他发言的主题是:利用场外期权实现农业再保险的具体实践。大家欢迎。
  蒋希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刚才涂博士、李主任演讲非常精彩,听得很受启发。下面我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浙商期货在试点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我们想法可能也不太成熟,抛砖引玉吧,我们共同探讨一条保险+期货的途径。
  我今天主要讲三个方面。第一主要简单介绍一下浙商保险+期货的实践,然后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最后总结一下未来的展望和建议。
  那我们浙商期货从很早就开始做这个实践,从2012年就开始设计保护农产品价格场外期权产品,2013年模拟运行,2014年与黑龙江的一个县政府合作。
  保险+期货的模式,简单说就是用市场化的手段实现农产品价格再保险,具体来说就是农户或者合作社向保险公司购买农产品的价格保护,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买期权,期货公司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当然这个农户交织到保费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政府补贴,还有一部分是自己支付的一部分。
  我们这边6月份,我们通过子公司跟保险公司签订了农产品,14500吨,保单生成时间是6月底,到期是11月末,最后11月所有交易日收盘算术平均值,历史波动率是23.7,我们卖出低3个点。专家应该说4.06%应该是蛮低的,我看美国场外豆货期权都在6%,我们在4%,应该是蛮低的,最后实现波动率是19.5%,我们对冲交易了5个月,按模型对冲成本波动是18%,我们对冲成本是控制在浮动率相对13%,费率是2.25%。
  还有,今年11月份我们跟广西领导签署了3000吨白糖保单协议,我们下面得到了郑商所的大力支持,报单合约是SR705,如果到时白糖低于保价,向我们购买场外期权来对冲风险。
  还有一个就是新疆的棉花价格保险补支农扶贫项目,这是我们自己出资做这么一个项目。我们希望说,能够跟当地的县政府合作,由县政府组织农户参加,一会我们会有一个金融机构跟新疆地区的一个签约仪式。我只是想说这样做的一个目的是支农扶贫,再一个在我们做场外期权的过程中得到一个体会,虽然场外期权需求大,但是推广很难,对方要买你一个场外期权很难,但是我们总结出来一个心得,我们尽量一开始以小规模,然后我们可以让利,甚至免费跟客户做第一单,这样要增加客户对场外期权作用的理解,所以这也是我们另外一个原因。我们想免费为客户做一个期权的动机,希望以后有进一步合作。
  了解期货跟期权的人都知道,其实远远好于期货,因为期货做套保很多人都有惨痛的经历,而且策略很单一,只能买卖,可是期权能够实行个性化,策略也可以多样化,可以灵活选择,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你一旦做了就锁死了,但是没有更进一步利润。所以期货套保风险还是蛮大的,一旦套住了,比如期货继续涨,那你货币利润就跟你没关系,可是期权不一样,它不但管理风险,还兼顾收益,就是说它既能保值又能增值。还有一个,期货套保可能碰到减仓的要求,最近期货涨得很高,套到最后的结果,如果做的人渴都有体验,最后追保的能力非常大,因为你的空间损失太大,不能抵消你保证金的要求。
  期权又不一样,你买期权损失有限,你没有减仓甚至暴仓,期权是个好东西,但是推广很难。我想期权主要是不直观,它理解起来不是那么容易被理解,所以很多客户虽然有需求,但是因为他不懂宁可就不做,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是,从今年6月份才开始,我们一开始推广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办法是从小规模,我们先做一单,帮助你了解期权,它的好处在哪里,跟期货有什么区别。所以场外期权大,推广难。
  客户不想做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期权太贵,这个我们理解,就是说大家也都有同感,毕竟是直接买,这即使在场内,我原来是做套利的,不停的买它的期权这是非常赔钱的策略,不停的买期权,最后赔的钱比你任何策略赚的钱都多,所以简单来讲本来就是亏钱的策略,现在推广给客户他也应该买,实际上怎么说,这么这么简单说也太简单粗暴,没有为客户考虑。
  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你必须要搞清楚客户的需求,他到底需求什么,他的需求可能不仅仅是买一个期权,我向下保200点,这时候买个平值可能对他很贵,那就是说我们要设计产品,你嫌平值贵,你看他的心理价位在多少,我们不是简单要把这个东西推销给客户,我们还要跟客户在一起,最后设计一款适合他的作品,到期你还可以建议客户买价差,买个形式价差,你甚至可以做风险逆转价差,这也可以省钱,使你的风险减少一些,因为期权有好处,期货只能买卖,期权有不同的行权价,我可以做组合,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这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做的,一旦客户有需求,我们会跟他一起分析他到底需要什么产品,最后争取做到既满足客户的需求又降低费用。
  还有一个,场外期权不像期货对手盘,你如果输我一定赢的关系,期货一定是这样,但期权不是这样,至少从长期这点来讲。我们作为卖方,跟作为买方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能够充分保护农民的利益,经常有客户怕做我们的对手盘,我觉得我没有优势,他劝我做这个期权是不是就想赚我的钱,那就耐心向他解释,我们是共赢的关系。客户赚了单边的钱,我们赚的是我们利用我们期权技术赚的波动率的钱。有一个客户跟我做了三笔,每一次都是他赚钱我没有赚钱,这个很有说服力,他赚的单边看得准,其实我们赚的钱比他还少一些,这是期权共赢的关系,所以我觉得这一点要向客户解释清楚。比方说我们期权投资也是期货的空单,市场下跌我们的空单也赚钱,农户可以获得赔付,我们赚来的钱赔给农户,所以我们跟对手盘是共赢的关系,利益是一致。
  因此,我们实践中的做法,讲一点技术性的问题,我们的对冲是使非对称式的。比如说我们卖期权,它下跌的时候我们尽量对冲慢一点,留很多正常孔,标的如果上涨的时候,我还是保留正常孔,我这样做的事情就是说我宁可把钱赔给农户,如果跌下来我宁可赔给农户,我也宁可把钱赔给市场,下跌即使我损失多一点没有关系,我损失的钱是给农民,所以我们有这样的考虑,它是不对称的,因为利益一致的关系。通过保险加期货试点的实践,就是说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坚定了信心,我们还是有期权定价波动方面的优势,我们利用场内波动率套利的技巧,跟我们研究中心紧密合作,来决定我的对冲策略,这个实施证明还是非常有效,最终实现只花费了2.25%,可以看出我们对冲有很多优势。
  那么,我们就说这样做可以大大降低我们对冲进本,今后我们还可以讨论月间套利和日内CTA策略,增加阿尔法(字母)。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红线远远高于蓝线,这个地方是我们跟研究中心经过非常详细的讨论和探讨,决定市场这关大跌没有任何技术面和市场面的市场,所以我们决定留了非常大的敞口,所以一直下跌我们有比较大的回撤,我们很快超出了前期的利润,这个例子就是我们跟研究团队基本面分析紧密合作的一个成功的案例。
  那通过这些实践,我们得到一个结论:用期货复制期权的方式进行风险对冲是具有可行性我们控制这个风险,所以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农产品价格保险项目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条件。明年如果我们希望把项目做得更好,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及早部署,为后面项目做扩大运行或者足够时间,尤其保险公司,今天保险公司的领导都在我们希望简化审批的程序,让保险+期货的试点更加顺利的执行。
  还有一点,其实可以改进的地方就是说,能不能从农民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优化空间,首先一个方式,我们今年做的从头到尾,从6月搞到11月,那是因为保险有些条款的限制,中间不能结算也不能行权,所以出现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刚才那边的图,有很多机会,我们去做的,跌到这农民有很大的利润,有200块钱,但是我们只能关看着,没办法让农民获得利益,所以我们以后能不能为了达到更好的保险效果,能不能考虑更好的折价机制或者定价机制,比如能不能采取分批,比如我一次只能做一个月,因为你不能提前结算,那我分成几个月,只要能获利农民就会得到实惠,有好几个周期,像今年有三次获利机会,每次150-200,这样对农民更有好处。
  今年10月份,因为最后大家知道大宗商品行情以黑色为代表,其他行业都好,期货都出现突涨,涨得很高,但没有赔付,考虑今年可以给农民比较大的优惠,希望可以保持农民的积极性,积极参与保险+期货这个试点。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扶持刚刚起步的保险+期货市场,贡献我们一份力量吧。
  这个就是我刚才讲的,因为保险条款的限制,保价是3750,因为很多低于3750,很多获得赔付,以后希望这个产品能够改进。
  下面就简单总结一下我们做保险+期货项目的建议吧。首先,保险+期货这个纸模式是不是可以持续发展?就是说现在的业务模式,成本有下降空间,康才听了涂博士的演讲,我们知道国家这种方式是不可以持续的,对于国家财政负担太重,所以就是说,受益人的方式,受益人是土地所有者,而土地所有者跟种植者不是一个人,那你种棉花的农民可能拿不到补贴的款,这可能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再有,即使收益者是种植者,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扭转了价格形成机制还有市场价格信号,这个肯定是不可能持续。可持续发展大方向还是市场化,我们认为市场化、风险管理、社会管理这个是大方向。
  农业保险,农作物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手段,我们觉得潜力非常巨大。刚才李华主任也提到收入保险在全球占比很大,因为这两个变量之间有一个对冲,对保险公司来讲这种方式在美国是非常受欢迎的,刚才李主任也提到,在美国农作物收入发现在保险里面是最受欢迎项目。保险+期货我们认为它真正想持续发展或者有更大空间发展,关键就是政府补贴,刚才涂博士讲到能不能通过政府补贴,纳入今后的财政政策,我们认为这个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说农民,市场化虽然是大方向,但让农民承担保费,显然是不现实的。我昨天跟保险公司的老总谈,他们做过调研,这是一个很大的节省,对国家财政负担减负是一个很好的机制。
  那我们希望国家能不能考虑拿出一部分的财政,一部分给农民权利金,有收入和价格保障,美国种植业的补贴,它据传收入保险美国政府的补贴高达110美元,其中投保费用大概三分之二都是联邦政府直接补贴,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再谈一下保险公司和金融公司在金融里面的作用,我跟保险公司老总谈过,就是说他认为保险公司只是一个通道,所以保险+期货这个模式主动性不是很主动,但我们认为不是这样保险公司不仅仅是通道,你还可以设置通道,你还可以有收入保险,保证农民的收入,保证种植的数量,你还可以做期权的产品,为农民做征收,你还可以把这几种打包在一起,价格更优惠,所以保险公司可以发挥更注重的作用。那么期货公司除了给保险公司做再保险,是不是可以再提供产品,比如短到期的期权,一个月、两星期,是不是有这种可能,除了这个还可以设置随时行权随时可以结算,随时行权,比如能不能有一个价差组合等等,有很多灵活的东西去做。在这方面是不是有更多产品和方式去做。
  还有一个就是基差风险,基差的问题,比如期货跟现货不回归,比如到期的时候你期货价格很高,但是现货并不高,你期货价格很高,但是农民卖不到那么多收益。所以我们想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交易所可以在农作物的场地帮助农民,我们可以为农民提供两种方式,一种是现金交割,一种是现货的角度。你先卖比较难,退出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是不是可以解决基差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农民卖难的问题,这个方面可以做一个试点。
  最后提两个建议。一个我们希望交易所能够继续大力发展场外期权市场,能不能建场外期权市场,方便结算,这样可以降低场外期权投资风险,从而降低保费,保护农民的利益。现在基本上都满足保险+期货的需求,但是市场还是不够大,我们希望金融市场能够更加活跃,就像刚才发改委的同志说的,你市场是大方向,但是市场够不够大,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市场不够大,我们做这个农产品,我们测算一下,大概我们能做10万吨很不错了,10万吨只是产量的百分之一左右,所以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我们就希望能够进一步已扩大生产规模,这样我们才可以增加农业保险场外期权的规模。
  总的来说,我们希望政府和保险、期货公司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保险这个模式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以上就是我们的心得和体会,可能是一些零散的散会,圆桌会议大家可以讨论。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蒋总。确实就像蒋总说的,把市场做大,流动率做好。现在我们期货协会王会长亲自莅临指导,我们表示欢迎,谢谢王会长。
  接下来进入第二节,是咱们浙商期货副总经理魏丁,有请!
  魏丁: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面是我们论坛第二个环节,首先是签约仪式。由柯坪县人民政府-浙商期货有限公司棉花价格保险扶贫试点项目合作意向书签约仪式。棉花去年种植面积是11万亩,浙商是我们国内著名的机构,现在有请领导上台为我们做见证。我们有请签约人胡军、师洋上台。
  (签约仪式)
  主持人:谢谢各位领导,请领导入座。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接下来是我们下半场圆桌论坛的环节,我们下半场讨论共同交流如何发挥优势,以及保险+期货具体建议和展望。我们今天圆桌会议请到的嘉宾如下。
  那么我们开展第一个话题讨论是如何发挥期货、保险行业专业优势解决支农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实际上前面嘉宾都有涉及,但是我们现在想听听论坛嘉宾的观点,首先要请证监会王处为我们做分享,谢谢。
  王之言:谢谢主持人,很高兴。我谈三个方面问题,第一个保险+期货这个问题的认识,我认为体现了中央对期货市场的高度信任,也是对期货市场的鼓励和鞭策,刚才大家都说了,这项工作纳入现代农业规划。第二个,牢牢把握市场,服务市场的根本宗旨,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我们大家知道在昆明第五届风险管理的论坛也提出了相关要求,他提出了积极推进保险+期货试点,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渠道新宗旨。第三个,郑商所等积极探索创新,得到了市场的欢迎。郑商所开展了10多个项目,项目覆盖8个省区,目前来看,整个试点效果我认为已经显现,有关地区调研可以说普遍欢迎。第四个,包括浙商期货在内,会同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工作,我认为做了大量具体实质的工作推动了中央相关农业政策落到实处,这是我谈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有关看法,第一认识比较到位,动作也比较迅速,比较规范,效果也比较好。今天这个会特色也非常鲜明,把扶贫开发战略一起做,就像我们题目说的打通期货支农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在云南等八个省区扶贫,我觉得这是一个创新,积极与地方政府探讨合作,我觉得提高了质量和效率,这是我谈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下一个阶段的工作建议,稳步推进工作,相信新一年中央也会到这个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继续把扩大保险+期货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第二,认真落实好2016年项目,防范好市场,推动市场工作安全稳定进行。第三是认真总结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市场规则方案,逐步形成可复制和推广的方案。第四,加强市场培训,最终取决于主体是否满意。风控培训,并从中体会到中央惠农带来的好处。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听完证监会王之言会长演讲之后,接下来有请保监会的陈莉处长作观点分享。
  陈莉:谢谢,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这个会议,首先非常感谢我们会议的主办方跟各位一起探讨保险+期货和话题。刚才主持人提了扶贫,那么扶贫它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现在也是我们一项国家战略,现在举国上下各个行业都在为此作出努力,保险跟扶贫之间有着很多天然的内在的联系,那保险支持父亲工作它主要有三大途径,第一个途径是经济补偿,通过保险这种机制使得贫困人群能够点对点拿到经济补偿,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实用的效率和扶贫精准性。第二个方面是信用征信,保险它本身有征信的功能,能够使得我们贫困群体更加方便快捷拿到银行的贷款,从而有效解决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第三个问题,通过保险资金的运用,使得我们扶贫从输血性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通过两个行业的跨界合作,为我们新时期的扶贫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我们传统的农业保险只要承保的是风险,比如说农户生产当中受到像旱灾等,但是自然灾害在农户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它只是一部分风险,农户面临的还有一个很大的风险是市场风险,这个是会影响它收入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这个风险在我们传统的农业保险是没有覆盖的,所以在我们2013年在给保险试点,也是旨在覆盖市场风险。
  如何来确定它的结算价格,如何对价格风险进行风险分散,保险+期货为我们解决这个难题提供新的思路。那所以说,保险+期货通过这两个行业融合合作,一方面是有效解决了我们传统价格保险它继续往前发展这些难题,另一方面也是弥补了我们传统农业保险没有覆盖价格风险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说为我们解决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探索。
  主持人:谢谢。上半场我们还分享了刚才几位嘉宾的经验,我们知道今年以来,我们在证件交易所的指导下,华泰、南华等兄弟公司也在棉花、白糖上开展很多的尝试,也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就,下面也想听听同行的试点代表如何做这个业务,现在想先邀请丛龙云分享。
  丛龙云: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应该讲,每个公司也是不断进行一些创新,我们公司应该在期货+保险这方面,应该说迈出了一步,棉花期货+保险。今天这个题目,支农扶贫,我感觉到上升了一个更高的高度,应该讲把我们做的这项工作和中央政策实行挂钩的话,我想谈的意义远远超过业务本身。应该讲,华兴万达(音)从去年股东变更以后,一个是华信世界500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还有中储粮是保证国家食粮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讲我们更应该有这种社会责任。
  今年应该讲棉花的品种,应该讲我们从公司的一个战略需要创新,从公司是我们保险+期货业务的探索。第二要有专业的团队,应该说期货+保险说新的业务,跟传统的业务是完全不同的,必须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支持你业务的发展或者是带领整个公司运转,从今年我们说的证交所的棉花项目,要进行一个招标,如果我们没有一个专业的团队可能这个工作起步走起步不了,所以专业团队很重要。
  第三个要有合作伙伴,应该说做期货这么多年,这次是和农民合作社打交道,跟农民讲期货、期权,他听不懂,所以通过保险公司,刚才保险公司也说了,从零几年开始就设立这个项目,应该说在农民心目中保险公司是非常值得信赖的,我们在这项工作当中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大家双向进行一个融合进行推展,也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第四个我想要有深入到最基层,不管哪一个品种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宣传,把自己的产品让农民进行接收,我想这个才是扩大未来发展的一个基础。
  谈了几点体会以后,我想这项工作既然写到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财政连接起来后,应该说感觉到到这种工具还不是特别多,我觉得要积极呼吁监管部门积极推出期权和更多的涉农的期货品种,可能在更多的品种上更加积极积极拓展,向最后扶贫一公里迈进。谢谢。
  主持人:谢谢,接下来我们有请华泰期货王晓军分享。
  王晓军:首先讲一下开展的项目,我们今年首次介入保险+期货项目,开展了两次,第一次是跟大商所的玉米项目,另外就是白糖保险项目,这两个项目有相似点,但是差别也挺大的,大商所的玉米项目相对来说比较纯粹,因为它就是农民直接种植的产品,但是浙商所的白糖项目,并不是农民的直接产品,农民的直接产品是甘蔗,从甘蔗到白糖有一个生产过程,就会导致它们的价值不是完全联动的,如何保证白糖价格到甘蔗价格的过度,然后从甘蔗价格风险转移到白糖上面来,这是一只困扰我们的问题,我们这次开展这个项目过程当中,我们选择了糖厂的保险行业,首先它是农垦下面的,是一个大型央企集团下面的,所以很多时候它考虑是整体的,包括农民收益的问题,另外还有土地加农户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较好保证白糖价格跟甘蔗价格传导的机制,在这里面,所以我们在开展这个项目的时候,可能在我们自己的感觉是,农产品的保险+期货每一个项目有每一个项目不同的难点,怎么处理这个难点过程中间,可能需要我们在座的包括还有没有来的金融同业中间,需要一步一步去探索。
  然后这个探索过程中间肯定问题很多,但是只有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间不断推进保险+期货的模式,我也是今天听到李华博士的分享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话是,其实农产品的期货价格保险知识保险+期货的第一步,未来的模式肯定会更加的综合化,怎么样去走,我觉得也是摆在我们面前很大一个议题。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那么接下来我们请?永安期货周先生介绍。
  永安期货:好的。首先简单介绍以下我们跟浙商所的项目,我们做的是棉花,落的点在当地有一个合作社,跟它签订一个棉花的价格保险协议,保的价格应该是1万5左右,当天成交价是14900左右,但是棉花价格波动大概也难得见,一个晚上涨到1左右,所以到目前为止,应该是达到15500多,所以应该说达不到恢复的情况。在这个过程,我们当地的农民、当地的政府也是非常支持,感觉也是非常好的试点,因为从湖南当地来讲,之前棉花可能比较少,现在相对少,对他们也是很好的尝试,寻找一个突破口,这是一个试点的情况。
  那本身在做这个业务过程中,也是进行场外业务的情况,也是提几点建议吧。一个对于我们交易所来说的话,现在也面临这个问题,现在这几年做的试点可能仓位值还可以,但是像刚才蒋总也提过,客户的需求或者将来保险的需求,可能几百万,是不是将来可以考虑,做类似的试点是不是可以单设账户,对我们也是做放宽的处理。当然也要扩大试点的范围,这是交易所层面,我们也是更多支持吧。再一个咱们会议上提到一个问题,很多保险公司可能会认为像目前为止的试点可能保险公司作为一个通道,从这点上来说,我们期货,或者我们期货这个行业跟保险行业是分工合作,我们无论是期货还是期权,都只是工具的提供者,那对于保险这个项目来说,我们更愿意,整体的运作、资源都在保险公司这边。
  举个例子,也是提到一个问题就像流程的设计,我们目前的流程可能接到相关的一些需求以后,从设计方案到保费预案保一个月,或者说价格先确定,然后我们保一个月,这一个月时间,实际上充当一个月的风险,在后续的试点过程中看看我们能不能把这个过程相对简化一些,说实话我们也是很难承担的,当然最后一点是对我们期货公司,目前这项业务,无论是场外业务还是期货业务相对也是得到社会的认可,从我们发展来看,大多数风险子公司的规模相对比较小,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将来保值量非常大的话,1个亿、10个亿的话,凭什么相信我们有能力去做这个保险,本身我们也是要增强自己的实力。好,我这边简单提这几个建议。
  主持人:好,接下来请南华期货发言。
  南华期货: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南华基本有限公司,以往我们都是专注企业风险投保方案的设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保险+期货,我们发觉我们的工具也可以进行得更精准的扶贫工作,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那在这个项目实施过程当中,感受跟我们在企业方面推广的难度其实相差非常多,一般我们做企业推广过程当中,大企业比较难理解,其实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了解这些工具概念,但是我们在浙商所这个项目里面,一般农民都很容易接受这个概念,这是保险项目,农民也很热情回应,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跨界合作,保险农民能够接受,再加上我们风险管理公司的风险转移的能力,我觉得这是两方可以合力把保险+期货推进更好。
  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几个问题,第一个永安也讲到,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在11月10日那天晚上棉花价格波动非常剧烈,这个价格波动我们光靠场外的期货工具没办法完全规避风险,目前对我们来讲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我们想扩增我们的能力和避嫌能力,还是要有场内相关工具推出才能很好把风险转移到市场上。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期货保险公司报价都是动态的报价,但是在保险的过程可能是静态的报价,这个礼拜就这个价,静态跟动态的会有一定的落差。
  第三,就是税收。我们这边有相关的款项要打回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再回给农民。谢谢。
  主持人:谢谢,实践过程中间我们会遇到的问题,那今天我们还非常有幸的,对面的同行,我们也来到这个会场,实际上你们在保险上做了非常有效的实践,既然你们来了,我觉得不能让你们白来,可能你们也要说到两句话,碰到的问题以及建议。
  国元期货:非常感谢。今天也是刚刚接触,也是两个项目,也是做了咱们交易所的棉花,刚才提到所有方面的问题之前也是遇到了,在这提一点,我们更觉得从价格,因为自身国元期货系统,我们也是在近期定到明年的工作计划,应该说搭建我们国元期货和国元保险提到的问题,我们也是做为重点工作,包括跟交易所一块,所以我们等会想跟交易所联系。
  主持人:谢谢,中粮这边。
  中粮期货:非常感谢,我们也承担了两个项目,玉米的项目我们感觉保险的条款批得很快,落地呢,因为玉米价格变化,在辽宁地方推广的时候,因为玉米的基差,期货和项目之间,和农民打交道耗费一定的过程,在推广中间也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在白糖项目可能还是今天在会上提出来的,我们条款好像还没有批下来,因为白糖它那个基差它不像玉米那么复杂,农民接受起来相对容易,投保单可能没有问题,价格非常合适,白糖价格到1300左右,实际上是非常好的投保的试点,但是从期限利差来看现在是非常好的时点,所以我借这个机会建议在条款,因为本身的量不会太大,刚开始都是尝试,我们项目基本上落地,借这个机会提点小建议。
  还有一点,实际上我们感觉在推广和宣传保险+期货这个过程中间,我们的相关的合作者、合作单位、合作伙伴其实对这个是非常关注的,因为现在各位专家都提到农业的政策、农业的改革、农民征收,现在是处在一个复杂、问题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大家非常有信心,以创新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和困难,包括今天我们迎来了规划,今天现场我们也邀请了我们自己的合作伙伴,在种玉米、种大豆现在大家都兴趣不大,一两年再种收益都不能确保,所以都在转结构,我们所接触的一些大型合作社,这方面的意向很强,但是转了以后那方面的收益怎么保证,需求是迫切的,我们前端在内蒙调研,要扩大面积呢,必须要各方面要跟上,比如对农民的服务,售后的服务,如果能确保,种植出来之后,农民希望卖得出去,这中间会有收益、保险的要求,所以我们也想在这些方面明年做一些突破,能够让我们保险+期货提升一下,能够进入2.0的环节,希望我们各界、政府等的支持。
  主持人:谢谢。
  鲁证期货:我们在这个项目当中我们遇到三点问题,有三点建议。遇到第一个问题,我们对冲风险比较大,转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再转到期货公司,期货公司考验的是期货能力。第二个问题需要国家大力财政支持。个问题,就是业务繁琐。保险公司任何一个保险都需要层层审批,然后在保险公司的定价和结算方式他们也有非常多的事项,这样非常不利于我们在业务上的推广。
  三点建议,第一就是扩大市场规模,前期得到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但是相对开展比较少,不能完全覆盖国家试点需求;第二点还是建议政府在探索提的政策是不是在保险+期货有一定的清晰;第三点关于实施收入保险的问题,这过程当中,实际上更多农产品的价格从保护出发,而这个在几农业种植过程中风险是多方面的,所以收入保险应该更好的涵盖价格推广。
  主持人:谢谢。九州期货跟我们说说情况。
  九州期货:感谢主持人,也特别感谢能提供这样的平台,我是来自九州期货的代表,九州期货相对来说不是很靠前的公司,同时我们也是唯一一家通过我们的母公司九州证券来进行。对冲过程中我们有几点体会。第一,特别需要我们期货公司也好,证券公司也好,和保险公司一道,大家求同存异、换位思考,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特别是有感而发,我们去年开始包括今年参加两个试点项目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的问题,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个项目很难推进。第二个体会,跟我们秦总讲得不太一致,我们对冲过程中,我们的感觉在保险+期货这个试点里面,我们尽可能采用风险对冲的策略,如果我们有更好的策略不妨放在其他资源里面去做,这样我们在小规模试点过程中可能体会不出回撤带来的风险,但我想以后规模扩大以后,坚守最终策略可能会对我们这个项目未来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一些安全保障。
  同时借今天机会提两点建议。第一点建议,我们保险+期货,已经试点了三四年了,现在开始扩大试点过程中,我们希望我们牵头的监管部门我们的市场这种组织者能够加强这个项目的顶层设计,因为我们想不管从业务未来的发展,大家都能看到,有一个很好的前景,但是经过这三四年的试点我们也发现很多的问题,不管是引入补贴长效机制或者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组成一个牵头小组或工作小组,我们和财政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解决这里面存在的机制性问题,能够为业务开展带来更顺畅。第二个建议,更加注重问题导向。我们在参与项目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因为我们知道证券期货公司在进行定价报价的时候,和我们保险公司有很大差异,包括保单的生成,包括对冲过程中实际的把握,实际最后赔付的过程中,可不可以进行提前了结等等,解决一个问题,消除痛点,只有这样我们的业务才能不断进行优化,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业务进行。同时,我也想不断丰富扩大保险+期货的内涵,包括我们未来也会在保单的资产证券化,包括未来我们可能会遇到这种农产品价格在部分地区出现同涨同跌,我们借助证券公司的力量,不断完善保险+期货这个模式,我的发言就在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非常有价值。我觉得能不能在丛总就这个问题讲讲。
  丛龙云:我想从几个层面吧,一个坚持试点,我想应该是几年,一个是规模扩大,另外一个是品种扩大,这里面做几项工作,一个从期货公司我们要多去宣传,从中央和国务院的层面,应该顶层设计把它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这样使得工作更有意义。
  2016第12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
  深圳证券交易所专场
  主题:衍生品发展与资本形成
  时间:2016年12月4日上午9:00-12:00
  地点:深圳五洲宾馆东厅
  实录内容:
  主持人:尊敬的任处长、喻总,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参加深圳证券交易所举办的专场活动。我是深圳证券交易所衍生品业务部的副总监陈炜。很荣幸跟大家在深圳相会,欢迎大家的到来。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专场活动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中国证监会市场部结算监管处任少雄处长;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工程师喻华丽女士;中国证监会机构部牛文慧女士。我们还荣幸地邀请到七位业内的资深专家,他们将在稍后的几个环节当中为大家分享他们的见解和经验。再次向各位领导、嘉宾、同仁和在座的朋友们表示欢迎!
  大家知道,衍生品市场在国际上是成熟的、稳定的市场,有助于资产管理行业的创新、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价值投资氛围的形成,对市场的稳定和资本的形成都有非常多的益处。本次专场活动就以衍生品发展与资本形成为主题,探讨衍生品的发展趋势、指数化投资、交易策略以及风控等内容。希望这些实务经验和理论分析,有助于大家对衍生品行业的思考,为中国未来的衍生品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工程师喻华丽女士为专场活动致辞。有请!
  喻华丽: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我们证监会的领导,还有各位演讲嘉宾、各位来宾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今天的专场活动。昨天方副主席在大会上阐述了我国衍生品发展的思路,指出今后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上市更多的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风险管理的需求,业界深受鼓舞。同时,深交所在明天将迎来深港通的开通。今天在这里举办这个专场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今天非常开心又见到了我们衍生品领域很多老朋友、新朋友。
  深圳这几天天气特别好,相信大家的心情也跟深圳的阳光一样,非常的明媚。股票期权是交易所场内的标准化产品,是金融市场的成熟衍生工具,具有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功能。扩大股票期权试点,有助于强化交易所现货市场的投融资功能。正如我所建军总经理在昨天会上指出的,深交所开展股票期权业务的目的是服务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本次深交所专场,以衍生品发展与资本形成为主题,围绕衍生品的发展与应用、资本的形成与管理、交易策略与风控等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希望通过同行间的思想碰撞不断加深对期权衍生品功能的理解、认识,推动我国衍生品的创新与发展。
  实际上,发展衍生品市场一直是深交所的重要战略。自2004年以来,就一直开始开展股票期权产品的准备。根据中国证监会的工作部署,深交所于2015年1月19日,开始股票期权的全真演练,已经稳定运行了438个交易日。在这里也非常感谢我们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对我们演练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规则体系、技术系统、业务运作、登记结算和市场准备等方面,已经全部准备就绪。
  深港通推出在即,境内外投资者希望深交所能够推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工具,市场对股票期权有较大的需求。因此,深交所把ETF期权交易试点作为2017年的重点工作。下一步,深交所将在证监会的统一领导下,紧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严控风险的原则,推动深市ETF期权交易试点的平稳启动。
  各位来宾,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有效运用和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工具。股票期权作为基础性的风险管理工具,上交所成功地平稳的试点开了一个好头,具有良好开端,具备了扩大试点的条件和基础。我们深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希望市场各方与深交所紧密协作,共同为建设一个运行平稳、功能完善的股票期权市场而继续努力。
  最后,对各位来宾的到来再次表示感谢。感谢大家对深交所衍生品事业的支持。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喻总的致辞。指数化投资实际上是我们投资的主流趋势之一。ETF期权等指数化衍生品,可以为我们的资产管理提供对冲风险、增强收益的手段,促进理性投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指数化衍生品的应用开展一些探讨。
  下面,我们将请德意志银行(香港)分行全球股票指数和ETF研究主管蓝山先生,为我们讲海外指数类衍生品应用的第一部分。我先简要介绍一下蓝山先生。蓝山先生是德意志银行(香港)全球股票指数与ETF研究主管,主要负责相关产品的开发与研究。他在包括富时、恒生等全球主要指数投资方面拥有丰富的实务经验,下面我们请蓝山先生帮我们做第一个环节的分享。大家欢迎!
  蓝山: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首先谢谢深交所的邀请,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做汇报和分享。正如刚才所说的,我们是想跟大家汇报一下关于指数化投资的国际新趋势。
  指数化投资的兴起,是因为这些年指数化投资发展非常快,资产增长非常快。还要讲一下ETF包括β的投资。后面讲一下关于ETF和期货的比较。再后面讲一下中国股票指数的对冲工具。最后我们讲一下关于中国A股加入国际指数的问题和前景。
  今天我们时间比较短,可能有些内容不能比较深入的探讨,所以我会跳过一些东西。关于指数化投资,刚才我讲了资产增长非常快,资金持续流入,这些年速度越来越快。右下角这个图,这是被动投资在全球的资产的增长,到目前为止是11万左右(图)。估计到2020年可能会增长到20万亿以上,这个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另外它背后的增长,只是资产本身的增长还是有新的资金池流入呢?左边这个图讲的是美国公开发行的基金,他们净流入的资金在过去十年的情况。主动化投资的基金他们的净流入基本上是零,但是被动化投资增长到2.5万亿的净流入。就是说被动化投资里面一个很主要的增长引擎就是ETF。这是全球ETF最近十年的增长,复合年化增长是在20%,如果看过去十年这个数据会更大,大概是25%左右。当然,大部分ETF资产都在美国,但是欧洲和亚洲现在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增长,ETF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产品,从最早算起大概是1990年开始,真正开始是在1993年在美国的SPY,跟踪标普500的ETF。但是这个产品从发展到现在,它到了第一个1万亿的时候花的19年的时间。第二个1万亿花了4年时间,第三个1万亿花了3年时间,现在大概是3.4-3.5万亿之间。我们估计2年时间到4万亿。
  在指数化投资里面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增长?了解到这些因素就可以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指数化投资的增长会不会可持续?在下面五到十年里面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第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所谓的主动化投资的基金,他们大部分其实都不能打败指数本身,因为他们当然目标是要打败指数,但实际上大部分都不能打败指数。左下角是标普500的研究(图),类似的研究非常多,也许结论不完全一模一样,但是大概趋势都是这样。如果你看美国的基金,他们如果跟踪美国的标的的话,大概95%的主动基金都不能打败指数,他们表现得比指数还差。当然在新兴国家市场和国际市场,就是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会好很多,但大概还是2/3的基金是不能打败指数的。
  另外,他们的收费却很高,指数化投资的收费大概是在20个基点。主动基金大概平均是在80个基点,基本上是4倍的投资。就是它收费更高,但是它的表现却不如指数化基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后面还有一些原因,ETF除了收费低廉以外,它还有其他的好处,比如它在股票市场交易,它盘中可以买卖这些优势。
  另外一个新的趋势,最近有很多所谓的主动投资者,他们用指数化投资作为一个投资工具。这些投资者本身是主动投资,他的目标是要追求收益或者减少风险,或者分散风险。但是他是用的指数化投资作为工具。下面我们会更多地讲到这个问题。当然下面也会讲到著名的β的问题。
  最后一个是所谓法律法规方面的变化。可能我们在香港还不是特别的明显,但是在美国和欧洲现在这个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特别是今年,美国已经颁布了一个新的法律,就是要求所有给第三方提供投资建议或者销售的人员,你要尽量从客户的利益出发,给他们推荐低廉的产品,而不是昂贵的产品。这个要求据估计可能会给被动投资带来几万亿美元的新的流入。
  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是讲指数化投资工具的主动化应用。刚才我讲了,过去主动基金追求的是α,被动基金是希望获取的是β。现在这个趋势有所改变。在α部分,做资产配置的人,他们很多用指数化基金作为一个投资工具。关于资产分配也有很多的学术研究,大部分的学术研究虽然说结论不完全一致,但是基本上是相似的,可以说如果一个比较全球化的多资产类别的投资组合,那么最终收益大概80-90%甚至更高的比例,是通过资产配置本身来决定的。就是到底你多少放在股票、多少放在债券里面、多少放在房地产,这决定了你的收益,具体放在哪只股票里面,相对影响是比较小的。既然90%的收益都是通过资产分配来的,那么资产分配完了以后,你可以用ETF或者其他指数化的投资工具,很容易做你的资产分配,你就不需要花大量时间来跟踪很多股票等等。这是一个趋势。
  第二个趋势,更广一点的就是Smart β的投资,所谓聪明的β投资。说法大家有争议,或者说到底怎么定义聪明的β大家有争议。总的说来,以我们的观点,不严格的定义,任何的指数化投资,只要他不是以市值大小作为主要的标准来选择股票,或者说它不是以流通市值大小作为计算指数的主要方式,这种都可以统称为聪明的β。右下图是表现了它的ETF的增长,全球大概有6000亿美元的资产在Smart β里面(图)。
  这个是我们引用的富时和罗素指数(图),他们大概调查了250个全球大型资产管理公司,这些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大概2万亿美元,这些投资者怎么来使用Smart β,左边这个图,结论就是大概1/3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有了Smart β,剩下的1/3从2016年开始准备在下一个一年到一年半之内认真研究一下这个东西到底要不要用,这个趋势比去年增长了至少一倍。
  他们使用Smart β到底是什么目的呢?比如所谓的提高收益,或者说减少风险,或者说风险分散,或者减少某一类风险。回头我再讲一下Smart β,它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根据市值来选股或计算的,都是动作Smart β。Smart β里面大概有这几大类,一类是所谓的增长型公司的投资,这也算是Smart β,因为它的选股不是完全按照市值的。还有一种就是股息收益。另外就是根据基本面,不是看市值大小,而是看基本面强弱的投资。
  最近一个比较热的、发展比较快的就是所谓量化因子的投资。作为量化因子的投资,为什么量化因子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发展特别快?是因为在金融危机之前做资产分配的时候,大家认为在大类资产做好分配以后,风险应该就很小了,我放一部分在股票、在债券里面风险就很小了。但是发现相关资产联动性非常大,都往一个方向走,大家就发现可能大类资产本身还不够做分散化的投资,在每个大类里面都有一些因子决定了大类的投资回报的走向,这些因子大家发现所谓的价值、趋势、质量、大小,甚至波动性,这些影响了每一类大类资产。从08年以后大家越来越多地研究和实际的投资,投向了基于量化因子的投资。这里有一些关于特别的某一类的量化因子(图)。如果你看一个你的投资组合,过去你是按照资产大类分别。现在你再看一下它的每个量化因子方面是不是平衡的,有时候你觉得某一类量化因子可能稍微少了一点,你可以再加一些。
  下面讲一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最近几年到将来,左边这个图,对于那些已经用了Smart β的人来说、那些机构来说,他们投资20%以上的在Smart β里面的比例增长了很多,投资在5%以下的越来越少。这个趋势总的说来是在增加投资。问了这些资产管理公司说,你们将来12-18个月会怎么样,76%都说他们会增加这方面的投资(图)。
  下一个题目有一些ETF他们已经具有了跟期货有点相似的功能,ETF全球大概4、5000只,这还不算跨境的ETF。比如欧洲的跨境在香港来的就只算一只。大概只有3%的ETF,包括SPY这样的ETF,他们虽然说数量很少,但是它占的总的资产大概是30%,他们的交易量是在70%以上。另外,他们用的人大部分是机构投资者,他们的费用也很便宜,融券也很容易。说明这些ETF,有很多投资者把他们用来有点相似于期货或者部分代替期货。
  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是它每一天的交易量跟VIX之间的联动性(图),就这一类ETF我们叫做准期货的这类ETF,VIX联动性非常高,基本上用了这些ETF来做当天的或者对冲、或者牟利这些方面的应用。当然另外一个比较高的是所谓Leveragt ETF。新的资金流入其实是从期货使用者,他有一部分,或者他们要对一些很大型的ETF已经有这个功能,基本上可以跟期货分享这个市场。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最近在美国大选后三天,有一只ETF平均的交易量大概是50-70亿美元,这个就跟MSCI期货的交易量基本是相当的。这是我们认为这些ETF现在被用户用来有点代替期货的功能。
  这是我们比较每种产品之间的相同和不同,通过这个比较不能得出统一的结论说哪种产品一定比另一种产品好,因为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同样的用户有不同的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产品。ETF的特点,它当然是比较简单、比较便宜,然后它流动性又好这样一些优势。然后有很多ETF可供你选择,全球大概有四五千只ETF,基本上你能想得起来的哪类投资标的基本都有ETF。
  如果你要选择在ETF期货和掉期之间选择的话,你怎么分析,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到底费用是多少,这个我就不详细谈了,我们下一位同事可能会谈得比较具体一点。就像我们说的,这个只是根据现在的现状情况的估算,不是要比较哪种产品更好,而是告诉投资者说如果你爱选择的话你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有很多关于中国的股票指数,特别是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股票投资指数确实比较头大,因为中国的股票指数各种各样,中国有A股、H股、红筹股,在深圳、上海还有香港,有这么多种,这张表就比较清楚地显示哪个股票在海外和国内到底也哪种产品。这个圆圈是指它流动性比较好、这个是流动性不太好,这个是没有这种产品。根据时间关系我可能不讲太多。最后一个话题是关于中国A股纳入全球指数。现在所谓国际指数,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指数基本上是MSCI和富时。MSCI全球的跟踪它的指数大概有10万亿美元左右,富时大概也有差不多这么多。当然MSCI他们的资产大部分是跟踪美国以外的标的。富时可能有一大半或者一半多一点是在美国,国际化的会少一点。所以就资金流入量来说,MSCI比富时多一些。富时是MSCI的40%,等一会儿我们看一些具体的数字。
  MSCI和富时每年6月份会决定是不是把哪个国家放到Emerging Market里面。现在大家知道中国A股还不在这个市场里面。明年6月份会有一个审核。中国A股现在已经是全世界第二大股市,仅次于美国,为什么A股还没有被纳入这些国际主要指数呢?从国际主要指数来说,他们的考虑因素,当然市场大小、发达程度这是一个重要方面。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达性,国际投资者到底能不能自由进入这个市场,能不能撤离这个市场,这是一个重要的考量,现在还会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一般他们会采取分步的方法,他们不会一次性把A股全部纳入。比如MSCI现在的建议是纳入5%的A股可流通性市值。也就是说将来A股在新兴国家市场里面占1.1%左右,所以起步是比较小的,流入大概是200亿美元左右,但是将来如果A股全部纳入的话是将近20%在EM里面。在新兴国家指数里面另外一个最大的就是韩国和台湾,都远远小于20%。还有一种可能性是韩国、台湾如果都被纳入发达国家指数的话那中国可能就是半壁江山了。这是我们估计的总的流入资金是这个数字(图),当然这个数字其实有点低估,因为现在中国A股的可流通市值相对比较小,平均下来只有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将来这个可流通市值可能会逐渐加大,这个数字也会跟着增加。
  前景展望。现在看来,还有一些问题,以MSCI或者海外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中一个是现在所有关于A股的产品,哪怕A股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海外发行的话是要经过中国交易所的批准。另外,你的QFII和RQFII每个月把资金输出中国的话有限额是20%,是根据前一年总的资产的20%不能超过。另外就是在沪港通里面,有一个小的问题,对于被动投资者来说,因为他每天有一个限额,这个限额而且是先到先得,但是被动基金基本上他们会在指数调整日,他们希望在交易日结束的时候交易,这就是一个问题。大概有这样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现在还悬而未决,我们当然希望这个问题在今年有所进展。今年6月份,就有可能MSCI指数宣布纳入A股,如果一旦宣布以后,MSCI大概还会给12个月的时间来执行,即便是今年6月份宣布的话,执行时间也会到2018年5月份。因为时间关系我先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蓝先生刚才的分享。接下来有请德意志银行(香港)的首席销售陈锦冠先生跟大家探讨海外指数衍生品的应用。陈锦冠先生是2013年加入德意志银行(香港)分行,在此之前,他也在多家金融机构负责股票融资以及股票衍生品的市场推广。大家掌声欢迎陈先生分享他的研究成果。
  陈锦冠:首先感谢深交所领导人邀请我们来参加此次会议。今天我演讲的是ETF和期货以及投资策略,也要仔细看一下海外市场有哪些相关的交易策略。我们在海外指数的交易是Delta-One,衍生品价格变化的幅度为标的本身变换幅度的百分率,基本上都是指性的产品。因为它紧密跟踪资产的走势,所以它能够让投资者很轻易地建立很多资产类别头寸,比如说一篮子股票,你可以跟踪富时A50指数。
  刚才蓝总所谈到的,基本上分别为指数、期货和ETF为主要的产品。我们先看看入境的产品。大家都比较熟悉的A50期货和南方基金所发行的2822在香港上市,还有华夏发行的3188ETF。这些一般都是从海外投资者的角度,用来做组合的对冲或者直接进入中国市场。A50期货,我们在今年5月份基本上到期转仓的步骤,是负的2.6%,当时市场压力也较大。不过这里显示,如果你是持有长仓头寸的话,这是对你有利的(图)。
  ETF本身2822和3188,ETF市价对于它的净值本身,这两只ETF跟踪得蛮紧,所以溢价和折价都小一点。相反融券本身的费用就较大。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要控A股都比较敏感,作为一种组合的对冲来说,而且融券的费用在于一些市场压力比较大的收费特别高。比如年头我们也看到高达20-25%,现在当然已经下降到2-3%,这是年化的费用。
  刚才蓝总也提到了各种可以投入中国市场的ETF,这里我就不多讲。
  我们来看看大概5月份的时候,在市场我们看到了交易机会。我们在5月份注意到,A50的ETF有大量的申购,在一天的时间大概有20亿人民币。其实总数3天大概高达50亿人民币,就在5月30号那天。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万科的A股已经挂牌,挂牌一段时间,所以富时本身对于指数有它一定的规则,富时他们规定如果挂牌超过6个月的话,刚好到6月17号,他会将万科A股从指数中删除掉,他会用港股万科的价格来替代。而在A50ETF他们在计算本身净值的时候,因为万科挂牌,基本上你做申购赎回的话也无法做万科的交易。所以他实际上会选择一个净值来计算它的ETF。他当时是以折价40%来计算。这两个不同的计算方式,造成市场上可以交易套利比较大的机会。所以当时我们就刚好在5月30号,也就是A50的SQ,当天也是它的期货截止期。所以当天我们看到大量的投资者就直接转进所谓比较便宜的A50ETF。此后,其实6月1号和2号我们也看到在市场上另外一个套利策略,你可以做空期货、做多ETF。显然的,在海外的这些ETF和期货经常有所谓市场的套利机会,这是我们当天看到的现象。
  我们接下来也看看出境市场交易情况。海外投资者比如在美国的养老金,比如我们较大的基金,当然也挑股。如果指数投资的话,你可以通过ETF、期货和掉期合约或者MSCI发展中国家指数,以这三种来计算它当中的区别。
  投行本身的投资费用。当投资者将投资的整个额度的资金交给一家投行的时候,不是每一部分需要用来投资市场的股票,有一部分其实你可以拿去再赚一些利息,也就是说,投行本身所能够得到的杠杆有一部分是要交还给投资者。所以它基本上是减低整个交易费用。
  刚才我们谈到转仓的费用,ETF要注意的就是它的管理费,其实它本身发行商比如流动性较高的SPY,它的流动性会低于那些流动性较为低的。
  在海外我们有一些跨资产交易的ETF,可能主要的是股票的ETF。跨资产的ETF,你可以用来看整个宏观经济的指标,比如说在今年我们发展中国家的债券资金大量的流出,这里用了两只ETF,第一是EMB,就是发展中国家债券。另外一个是HYG,这些其实交易量也特别大,每天可能都有几亿美金的交易量。显然的,很多债券基金也是开始往这方面以ETF作为投资的头寸。目前我们经常看到的交易策略,通过Delta One的工具来投资,美元走势比较强,发展中国家也表现得较为弱一点。我们建议你做多标准普尔500对MCSI的发展中国家指数,你可以经常在海外通过指数掉期合约的形式,来做这部分的策略。第二个交易策略,你也可以用一篮子期货,韩国的,还有恒生的,还有印度的这些,一篮子来做,也通过Delta One的工具来投这些市场。
  ETF为投资组合管理工具,这个刚才蓝总已经谈了,我不再多谈。刚才谈到ETF现在的交易形式已经越来越流动性高,越来越像期货,所以你用来做一个组合的对冲,下左部分,越来越多的基金利用ETF资产分散的工具(图)。
  我们也经常有用ETF作为组合投资的策略,单单用ETF。现在很多环球的基金也渐渐地开始用ETF作为主要的工具。
  刚才喻总也谈到2017年我们往前看可能就是ETF通,我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港交所上市的ETF。可以看到其实大部分都还是投A股,如果通过港交所也没必要。不过大部分是以股票的ETF为主,98%。
  香港ETF市场视角,主要的ETF交易规模(图),可见,流动性渐渐的在增长。2821也是流动性最大的债券ETF。
  谢谢!
  主持人:谢谢陈先生刚才的分享。下面我们将请到高盛亚洲证券部执行董事吕成先生为我们演讲A股衍生品交易策略。吕先生是在2006年加入高盛美国的衍生品团队,参与了标普500和VIX的波动研究,随后在亚洲负责新兴市场股票和衍生品研究。现在是高盛亚洲证券部的执行董事,主管股票衍生品的策略。他的团队跟股票销售和交易部合作,向全球机构客户提供衍生品策略。掌声有请吕先生上台演讲!
  吕成:大家好!首先很高兴今天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对于中国衍生品市场的看法,也非常感谢深交所邀请我今天和大家做一个演讲。刚才我在台下跟港交所的黄总开了一个玩笑,看来今天我们绝大部分的课题都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5200和d53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