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供水中2l/(s·m)的供水强度什么意思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本人资料一部分是自己原创,一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您发现侵犯您个人权利的,请留言联系我,我立马删除。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建筑消防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其水力计算的研究
下载积分:1250
内容提示:建筑消防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其水力计算的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8:24:2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建筑消防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其水力计算的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
鹰潭市消防志愿者业务培训教程
  鹰潭市消防志愿者服务支队 编
  第一章 消防基础知识\1&                   
  第一节 燃烧与火灾\1
  第二节 消防法律法规\6
  第二章&火灾预防\15                  
  第一节 建筑防火\15
  第二节 电气防火\20
  第三节 家庭防火\25
  第四节 危险化学品防火\30
  第三章&灭火常识37          &              
  第一节&初起火灾的扑救\37
  第二节  居民常见初起火灾\45
  第三章&常见消防器材的使用\52               &
  第一节&消防器材的分类\52
  第二节&常见的四类灭火器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54
  第四章&现场救护\59                     
  第一节&概述\59
  第二节&心肺复苏\60
  第三节&止血\64
  第四节&包扎\67
  第五节&固定\72
  第六节&搬运\74
  第一章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节 燃烧与火灾
  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我国将火灾分为四级:死亡3人以下,或者重伤10人以下,或者直接财产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火灾,为一般火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直接财产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火灾,为较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者直接财产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火灾,为重大火灾;死亡30人以上,重伤10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亿元以上的火灾,为特别重大火灾。
  火灾的表现形式是燃烧或者爆炸。燃烧是指可燃物与助燃物(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形成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当然,仅有这三个条件还不能肯定形成燃烧,还要考虑一定数量的关系,比如要有一定的可燃物的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等。
  按照燃烧物的不同,火灾通常分为四种。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比如木材;B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比如汽油、石蜡等;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比如天然气、氢气;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比如钾、钠。
  物质燃烧的特点各有不同。比如固体物质通常会发生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阴燃,其实质是固体可燃物的分子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液体的燃烧,通常是液体表面分解或挥发的分子、蒸汽的燃烧,气体的燃烧则是气体分子的燃烧。固体和液体通常有一个开始燃烧的温度点,叫燃点(闪点),这个数值越低,则其燃烧的危险性越大;有些固体能够自发燃烧,比如黄磷,自发燃烧的温度叫自燃点。液体和气体的燃烧相对固体而言更为剧烈,甚至会在燃烧的时候形成轰燃或爆炸。气体或者液体蒸气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爆炸极限。比如氢气,爆炸极限是4-75%,也就是说,氢气在空气中混合,如果占到空气的4-75%,就可以发生爆炸,低于4%,或者高于75%,不发生爆炸。
  燃烧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可燃物的燃烧性能,数量,表面积,状态,所处的位置,通风的情况,助燃物供给的强度(通常是指氧气),点火源的温度等。
  火灾发展大体上经历五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下降阶段和熄灭阶段。在火灾初起阶段是物质燃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较缓慢,火焰辐射出的能量不多,周围物品和结构开始受热,温度上升不快,但呈上趋势的阶段。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灾熄灭。如果火势较大,拨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救火。
  建筑物耐火极限的概念
  对任一建筑构建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或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热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为避免建筑物自身在火灾中燃烧或垮塌,要求建筑材料(构件)必须满足一定的耐火条件,也就是说要达到火极限要求。比如一些重要部位要使用不燃烧材料,有些钢结构的建筑要对钢构件喷刷防火涂料保护。
  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为了防止建筑物发生火灾后,因辐射、对流等方式蔓延到其他建筑,同时也便于消防扑救,建筑物之间要保持一定要距离,这个距离叫作防火间距。
  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为了防止建筑物发生火灾后在内部蔓延扩大,要求对建筑物内部进行适当分隔,形成防火分区。例如地上商场每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不得超过5000平方米,用来分隔防火分区的构件,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为了避免建筑发生火灾后烟气的扩散蔓延,要求对建筑物顶部进行适当分隔,形成防烟分区,通过蓄烟减缓烟气流动,通常每个防烟分区不超过500平方米。
  建筑消防管理中对疏散通道设置的相关规定
  建筑消防管理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要考虑发生火灾如何疏散人员。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建筑物必须保证足够的消防疏散通道、出口,对这些通道出口形式、宽度,长度都有相应要求。为了方便人员疏散,要求在这些位置设置位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在消防管理中,消防疏散、出口不允许被堵塞占有或者锁闭。建筑物中常用的疏散楼梯有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在这些楼梯间要安装常闭式防火门。
  建筑物内的固定消防设施
  为了及时发现建筑物火灾和进行火灾扑救,建筑物中配套有各类消防设施和器材。常见的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过安装探测器和接收装置、警报装置,对火灾中产生的烟、光、温度进行感应后,发出火灾警报。其他还有:自动灭火系统(包括水、气体、泡沫等),灭火器,消火栓(室内、室外),消防电梯,应急消防广播,防排烟系统。建筑物发生火灾之后,一般会通过消防控制室发出紧急广播,切掉非消防电源,放下防火分区的卷帘,开启消防水泵,组织人员灭火和疏散。具体是:
  (1)箱式消火栓
  由消火栓、消防水袋及多用雾化水枪和箱体组成的室外消火栓。
  (2)消防卷盘(消防水喉)
  消防卷盘(消防水喉)是指在启动室内消火栓之前共建筑物内一般人员自救初期火灾的消防设施,一般与室内消火栓合并设置在消火栓箱中。
  (3)防火水幕带
  防火水幕带是指能起防火分隔作用的水幕,其有效宽度不应小于6m,供水强度不应小于2L/s.m,喷头布置不应小于3排,且在其上部和下部不应有可燃烧构件和可燃烧物。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按一定的间距和高度装置一定数量喷头的供水系统,发生火灾时他能自动喷水灭火并自动报警。由感烟、感温或其他性能的探头联动,在烟或火焰、温度的作用下,喷头的锁闭装置脱落,排除管道内气体后喷水,同时由压力水推动水力报警开关,启动水泵供水。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触发件、火灾报警装置,以及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手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或自动(火灾探测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触发装置感知火灾参数(如烟、温、光、火焰辐射、气体浓度等),将信号传至控制设备,发出报警,并启动消防固定设施。
  (6)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是以气体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主要是当某封闭空间发生火灾时,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卤代烷气体抑制燃烧,达到灭火的作用。
  (7)水喷雾灭火系统
  水喷雾灭火系统是利用喷雾水进行冷却或灭火的灭火系统。主要是利用喷雾喷头喷出雾状水进行灭火,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第二节 消防法律法规
  一、我国的消防法律体系介绍
  消防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通过规定人们在消防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以实现保障消防安全目的的规范性文件总称。按照调整对象的不同,分为消防管理法规和消防技术法规两大类。
  (一)消防管理法规。
   & 消防管理法规是通过规定消防管理活动的组织原则、管理内容和要求、管理方法及程序等,调整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消防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按照制定机关和效力的不同,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消防法律
   & 消防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关于消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已于2008年10月28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全面、科学、准确地规定社会各方面的消防工作,是我国消防法规体系中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不仅对全国消防工作的开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也是制定其他消防法规的主要依据。
  2、消防行政法规
   & 消防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有关消防管理工作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如《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等。消防行政法规是消防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法律效力仅次于消防法律。
  3、地方性消防法规
   & 地方性消防法规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消防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地区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制定的地方性规范性文件。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或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适用范围限于本行政区域之内。如《江西省消防条例》。
  4、消防规章
   & 消防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所属主管行政部门(如公安部等)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适用于某行业或某系统之内的规范文件。如目前实施的《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107号令)等。地方规章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或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选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如江苏省政府颁布的《江苏省农村消防管理办法》、无锡市政府颁布的《无锡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等。
  (二)消防技术法规
   & 消防技术法规是规定社会生产、生活中保障消防安全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极限的各类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总和。分为两大体系:1、消防产品的标准体系,如《钢质防火门通用技术条件》等,2、工程建筑消防技术规范,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消防技术标准按照规范、标准等级的高低,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有关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是消防技术法规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2、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为了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有关技术要求而制定的,在本行业范围内适用。
  3、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为了在本地区范围内统一有关技术要求而制定的。在本地区适用。
  二、新《消防法》制定背景和过程
  《消防法》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法律。《消防法》的修订和颁布实施,对加强我国消防法治建设,推进消防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消防法》修订的背景
  过去的《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施行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消防法治建设、社会化消防管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以及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提升政府应急救援能力、火灾隐患整改等工作,对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新阶段,面临着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新需求、新期待,面对着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要求,现行《消防法》的一些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消防工作的需要。
  老《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施行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消防法治建设、社会化消防管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以及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提升政府应急救援能力、火灾隐患整改等工作,对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 老消防法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1、对消防工作责任主体规定不够全面,责任不够完善和清晰,制约和影响了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不适应消防工作社会化的需要。2、对消防监督管理制度的设置不适应形势需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监督职责与有关责任主体的消防安全职责不明晰,不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3、缺乏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防范火灾风险的规定,不利于发挥市场主体在保障消防安全方面的作用。4、对违反消防法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规定不全,处罚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强制措施,不能有效消除和制止违反消防法规行为和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
  (二)《消防法》修订的简要过程
   & 200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现行《消防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后,提出了“修改《消防法》,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消防法律体系”的建议。2002年10月,公安部正式启动《消防法》修订工作。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地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及各级公安机关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数易其稿,2006年4月,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议。
  国务院法制办收到修订草案送审稿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进一步修改后,200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8年4月、6月两次审议、修改了《消防法》修订草案。经过广泛调研,《消防法》修订草案于2008年10月28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三、新《消防法》修订的重大变化
    《消防法》的修订,从我国消防工作实际出发,认真总结了消防工作经验并借鉴国外成熟做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原则,以消防工作社会化为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和改革了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防范火灾风险的市场调节和社会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消防执法和应急救援工作规定,健全完善了消防执法监督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修订后的《消防法》共7章74条,其主要修订变化内容是:
  (一)确定了新的消防工作原则。即“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二)进一步明确了消防安全责任。《消防法》进一步明确了各消防安全主体的法定责任。主要包括
  1、明确和完善了各级人民政府在消防规划及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建设,消防宣传教育,消除重大火灾隐患,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建立火灾应急救援体系等方面的法定职责。
  2、明确了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做好消防工作的职责。
  3、明确和完善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消防安全的具体职责,明确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4、明确了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
  5、明确了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消防产品的质量监管职责。
  (三)改革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根据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防工作的规律、特点,修订后的《消防法》对消防监督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
  1、改革了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规定对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特殊建设工程,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行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制度,对其他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和消防验收实行备案、抽查制度。
  2、加强了消防监督检查制度,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明确了公安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的职责。
  3、明确了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制度,规定国家对消防产品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对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按照规定进行技术鉴定;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4、在明确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要求的同时,取消了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行政许可。
  (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建立和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同时,对乡镇消防规划、消防力量建设、农村消防宣传教育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五)完善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制。规定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资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消防安全技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明确了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失实文件,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六)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修订后的《消防法》在总则中明确消防法立法目的之1、“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规定了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七)加大对危害公共消防安全行为的查处力度。为切实保障《消防法》的顺利实施,《消防法》取消了一些行政处罚限期改正的前置条件,调整了处罚种类,明确了罚款数额,对一些严重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特别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设定了拘留处罚。
  (八)加强对消防执法工作的监督。修订后的《消防法》专门增加了“监督检查”一章,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对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公安消防机构及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和安全检查,不得收取费用;不得为用户、建设单位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牌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
  第二章 &火灾预防
  第一节 建筑防火
  在建筑设计中应采取防火措施,以防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危害。建筑防火包括火灾前的预防和火灾时的措施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为确定耐火等级和耐火构造,控制可燃物数量及分隔易起火部位等;后者主要为进行防火分区,设置疏散设施及排烟、灭火设备等。
  【概述】 中国古代主要以易燃的木材作建筑材料,对建筑防火积累了许多经验。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兴建的皇史k,采用砖石结构,室内石台上放置包铜皮的樟木文件柜;嘉靖四十年建造的宁波天一阁(见藏书楼),建在三面临水的湖边,并在阁前开凿贮水池,就是为了防火。
  世界各国均根据国情制定各种建筑防火规范。中国已制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此外,对古建筑、地下建筑、汽车库及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备等,也有专用的规范或规定。
  建筑物起火必须具备三个要素:①可燃物:如木质材料、可燃装修、家具衣物、窗帘地毯及生产、贮存的易燃易爆物品等;②着火源:如烟头、火柴、厨房和锅炉房用火、电气设备事故的火花以及雷击、地震灾害等,都能形成着火源;③助燃物:氧及氯、溴等。因此,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对三者进行有效的控制。
  【主要措施】 分述如下:
  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 中国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高层建筑必须为一或二级)。建筑的耐火能力取决于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在不同耐火等级中对二者分别作了规定。构件的耐火极限主要是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起,到被破坏(如失去支承能力等)为止的这段时间(按小时计)。构件的材料依燃烧性能的不同有燃烧体(如木材等)、难燃烧体(如沥青混凝土、刨花板)和非燃烧体(如砖、石、金属等)之分。
  建筑物应根据其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如一级耐火等级的承重墙、柱须为耐火极限3小时的非燃烧体(如用砖或混凝土作成180毫米厚的墙或300×300毫米的柱),梁须为耐火极限2小时的非燃烧体,其钢筋保护层须厚30毫米以上。设计时须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以赢得足够的疏散时间,并使建筑物在火灾过后易于修复。隔墙和吊顶等应具有必要的耐火性能,内部装修和家具陈设应力求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如采用经过防火处理的吊顶材料和地毯、窗帘等,以减少火灾发生和控制火势蔓延。
  防火间距和防火分区①防火间距:为防止火势通过辐射热等方式蔓延,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建筑耐火等级越低越易遭受火灾的蔓延,其防火间距应加大。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6米,它们同三、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分别为7米和9米。高层建筑因火灾时疏散困难,云梯车需要较大工作半径,所以高层主体同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3米,同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5和18米。厂房内易燃物较多,防火间距应加大,如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之间或它们和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三、四级耐火等级厂房和其他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2和14米。生产或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厂房或库房,应远离建筑物。②防火分区:建筑中为阻止烟火蔓延必须进行防火分区,即采用防火墙等把建筑划为若干区域。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长度超过150米要设防火墙,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2500米2;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米、1200米2和60米、600米2。一、二级防火等级的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限制在1000米2或1500米2内,地下室则控制在500米2内。防火墙应为耐火极限4小时的非燃烧体,上面如有洞口应装设甲级防火门窗,各种管道均不宜穿过防火墙。不能设防火墙的可设防火卷帘,用水幕保护。
  安全疏散和通风排烟 为减少火灾伤亡,建筑设计要考虑安全疏散。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一般不能少于两个,影剧院、体育馆等观众密集的场所,要经过计算设置更多的出口。楼层的安全出口为楼梯,开敞的楼梯间易导致烟火蔓延,妨碍疏散,封闭的楼梯间能阻挡烟气,利于疏散。防烟楼梯间因设有前室,更有利于疏散。高层建筑须设封闭的或防烟的楼梯间,楼梯间应布置成有两个疏散方向。超高层建筑应增设暂时安全区或避难层,还可设屋顶直升飞机场,从空中疏散。疏散通路上应设紧急照明、疏散方向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
  建筑物火灾时产生大量浓烟,不仅妨碍疏散还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楼梯井、电梯井和管道井具有“烟囱效应”,起排烟作用,地下建筑的烟则很难排出。因此,高层或地下建筑的走道、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前室等,应按情况安排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设施。
  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 一般建筑起火后约10~15分钟开始蔓延,可通过电话等人工报警和使用消火栓灭火。在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以及起火危险性大的厂房、库房内,还应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前者的探测器有感温、感烟和感光等多种类型;后者主要为自动喷水设备,不宜用水灭火的部位可采用二氧化碳、干粉或卤化烷等自动灭火设备。设有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建筑应设消防控制中心,对报警、疏散、灭火、排烟及防火门窗、消防电梯、紧急照明等进行控制和指挥。
  第二节 电气防火
  电之所以能引起火灾,是因为电可以转化为热。途径有二:一是靠放电;二是电流通过时的电阻发热。
  一、电气引发火灾的基本原因
  1、短路。俗称碰线、混线或连电。火线与火线或火线与地线,在电阻很小或完全没有电阻的情况下碰在一起,就形成了短路。当形成短路时,就容易引发火灾。
  2、过载。不同种类、不同粗细的导线,只能允许连续通过一定量的安全电流。如果电流过载,导线的温度超过正常工作温度,绝缘层加速老化,变质损坏,严重时引起着火事故。
  3、接触电阻过大。电气设备和导线接触不良,形成局部电阻过大并产生大量的热。温度高了,就会烧坏绝缘材料,引起火灾。
  4、火花和电弧。火花是放电的结果,电弧是大量密集的火花构成。这种火花和电弧的温度可达3000OC以上,能引起任何可燃物质燃烧。
  5、遗忘。在使用电气设备、器具后,忘记及时断电,而使之长时间工作发热引燃周围易燃物蔓延成灾。这种火灾事故尤其是在突然停电的情况下忘记断电造成的。
  二、电气照明的防火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白炽灯、荧光灯、高压汞灯、卤钨灯等照明灯具,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1、合理选用灯具类型。
   & 在有爆炸性混合物或生产中易于产生爆炸介质的场所,应采用整体防爆装置。有腐蚀性气体及特别潮湿的场所,应采用密封型或防潮型灯具,其部件还应进行防腐处理。在灼热多尘的场所(如炼钢、炼铁、轧钢等场所)可采用投光灯。户外照明可采用封闭型灯具或有防火灯座的开启型灯具。
  2、应正确安装照明、装饰灯具。
  &(1)灯具与可燃物间距不小于50厘米(卤钨灯为大于50厘米),与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米,当低于 此高度时,应加装防护设施。灯泡下方不宜堆放可燃物品。
  (2)灯具的防护罩必须完好无损,严禁用纸、布或其他可燃物遮挡灯具。
  (3)可燃吊顶上所有暗装、明装的灯具功率不宜过大,并应以白炽灯或荧光灯为主;暗装灯具及其发热附件的周围应有良好的散热条件。舞台暗装彩灯、舞池脚灯、可燃吊顶内灯具的导线均应穿钢管或阻燃硬塑套管敷设;卤钨灯灯管附近的导线应采用耐热绝缘护套;吊装彩灯的导线穿过龙骨处应有胶圈保护。
  (4)选用质量可靠的低温镇流器,不准将升温高的镇流器直接固定在可燃大花板等物体上,其电容与容量必须与灯管一致。
  &(5)0级、10级爆炸危险场所(0级区,是指爆炸性气体,10级区是指爆炸性粉尘),选用开启型灯具做成嵌墙式壁龛时,其检修门应向墙外开启,并保证通风良好;向室内照明的一侧应有双层玻璃严密封闭。其距门、窗框的水平距离不少于3米,距排风口水平距离不小于5米。
  3、合理控制电气照明。
   & 照明电流应分别有各自的分支回路,而不应接在动力总开关之后。各分支回路都要设置短路保护设施。为避免过载发热引起事故,一些重要场所及易燃易爆物品集中地还必须加装过载保护装置。非防爆型的照明配电箱及控制开关严禁在0级、10级爆炸危险场所使用。配电盘后尽量减少接头,盘面应有良好的接地。
  4、严格照明电压等级和负载量。
   & 照明电压一般采用220伏,携带式照明灯具的供电电压不应超过36伏,在潮湿地区作业则不应超过12伏,且禁止使用自耦变压器。 36伏以下的和220伏以上的电源插座应有明显的差别和标记。
   & 一个分支回路内灯具的个数不应超过20个,民用照明电流应小于15安,工业用应小于20安。由负载量确定导线规格(每一插座以2~3安负载计)。三相四线制照明电路还应做好三相负荷的平衡配置。
  事故照明灯具应设在易发生事故场所,建筑物主要出入口、重要工作场所等地方,并标以明显的颜色标记以备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方便地启用。事故照明灯具不能采用启动缓慢的类型(如镇流器启动灯具等)。事故照明灯具应有独立的应急电池供电以保证在正常电力系统受到损坏时能不受影响地正常开启使用。
  三、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
  1、切勿滥用电器。像电炉、电熨斗、电褥等极易引发火灾,稍有不慎就有危险。宿舍内到处都是可燃物,在使用电器时我们尽管小心谨慎,然而百密终有一疏,万一发生火灾,后果就不堪设想。
  2、勿乱拉电线、接灯。尤其不能用电话线代替电线或使用绝缘已损坏的电线,更不能用铜丝或铁丝来代替保险丝。灯泡瓦数不能过大,尤其不能挂在可燃物上。
  3、要经常检查电线及电器设备,看是否有裸露的线头或电线老化现象以及电器设备是否完好。
  4、不要用劣质充电器充电电池。要经常检查插头是否完整,插座是否完好。在使用电器过程中,若闻到焦糊味时应立即将插头拔下,检查原因所在,尽快排除。
  5、在用电的过程中,若突然停电,应将插头拔下,以免复电时引起电火花。平时不在宿舍时,也应将插头拔下。
  6、将多用插座放离可燃物远些,墙壁上的插座不可用墙围(布、纸等)遮住。若没有插头,切不可将电线头直接插入插座中,以免电线短路引起火灾。
  7、在使用变压器时,不可让其长时间工作,摸到其塑料外壳发烫时,应让其休息一会儿再工作。
  8、万一引起火灾事故,应马上将电源切断,防止电器火灾的蔓延。电气起火是十分危险的,但也不是不可预防的。只要按照规范安全用电,就可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第三节 家庭防火
  一、家中失火,是先报警,还是先扑救?
   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区别对待。火势处在初期阶段,家中具备灭火条件,有把握将火扑灭,应该以先扑救为主。火灾进入发展阶段,辐射热较高,火势蔓延速度较快,燃烧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含量迅速增加,极易致人于死地。更为危险的是火灾发展阶段很有可能发生“爆燃”,瞬间产生的高温足以致人于死地,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此时应首先跑出去呼救报警,尔后再视情况采取正确的扑救措施,特别注意不得盲目进入已着火的室内。
  二、炒菜时油锅起火怎么办?
   油锅着火可采用灭火器或下列两种方法灭火:
    1、窒息法:迅速用锅盖或能遮住锅的大块湿布、湿麻袋,从人体处朝前倾斜着遮盖到起火的油锅上,使燃烧着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便会因缺氧而立即熄灭。“锅盖灭火”方法简便易行,而且锅里的油不会被污染,人体也不会被火烧伤;
   2、冷却法:如果厨房里有切好的蔬菜或其他生冷食物,可沿着锅的边缘倒入锅内,利用蔬菜、食物与着火油品的温度差,使锅里燃烧着的油品温度迅速下降,当油品达不到自燃点时,火就自动熄灭了。必须格外注意的是,若油锅一旦起火,千万不要用水往锅里浇,因为冷水遇到高温热油会形成“炸锅”,使油火到处飞溅,很容易造成火灾和人员伤亡。油锅起火,不应强行去端锅,因为这样做容易把锅弄翻,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
  三、为什么吸烟容易引起火灾?
   主要原因是香烟点燃后具有很高的温度,而常见的可燃物质的燃点却很低,因此,未熄灭的烟头足以引起可燃物着火。通常,烟头引起火灾首先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无火焰的“暗烧”,最后蔓延扩大形成火灾。这段时间一般要数十分钟,有的要数小时乃至十多小时,而且大多发生在夜间。所以,香烟引起的火灾往往发现较迟,等到大火烧起来了,才被人们察觉,影响到及时扑救。
  四、如何防止蚊香引起火灾?
  将点燃的蚊香固定在专用的铁皮支架上,底下放一个金属或陶瓷等不燃的托盘,最好放置在地面上,放置的部位要不靠近蚊帐、窗帘、被褥和木质家具等可燃物质,防止可燃物被风吹落到蚊香上或蚊香触碰到可燃物上,引起燃烧;
  五、家庭电线超负荷的原因有哪些?
  1、使用的家用电器数量过多,总用电量超过了电源线路的安全载流值;
  2、敷设电源线路时,使用的电线太细,适应不了大功率家用电器的需要;
  3、线路上的熔断器过大,当线路超负荷时,没有起到“保险”作用,使电线继续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六、为什么不能用铜、铁丝代替保险丝?
   电气线路上的保险丝(熔断器)是采用低熔点金属制做的,如果使用铜、铁等高熔点金属代替,一旦遇到漏电、短路或超负荷时,保险丝将不能及时熔断,也就无法达到保护电源线路和用电器具的目的,将可能导致电源线路和用电器具发热起火或被烧毁,进而引燃可燃物甚至酿成火灾
  七、怎样防止电风扇引起火灾事故?
    1、严格控制电风扇的使用时间;
    2、每年启用电风扇时,应向电机加油孔中滴注机油,使转动摩擦部位保持润滑,不致产生高温;平时经常用干净抹布揩擦电机,去除沾附在外壳上的灰尘;
    3、使用中不使电机进水受潮;不在有易爆易燃物品的场所使用。选择平稳牢固的位置放电风扇,防止碰倒损坏风扇叶片和电机;
    4、经常检查电气元件及电源线连接处是否牢固,电源线是否老化破损,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更换,绝不能“带病工作”。
  八、怎样检查煤气漏气?
   检查煤气漏气,可用软毛刷、毛笔或牙刷蘸肥皂水涂抹管道和灶具,凡肥皂水涂抹之处有气泡泛起的部位便是漏气处。这样检查既安全可靠,又简便易行。肥皂水可用普通肥皂泡制,也可用洗衣粉或洗涤液加水调制。家用煤气软管应采用合格产品,每两年更换一次。
  怎样处置煤气漏气?
   若发现家中煤气系统漏气,首先要关闭煤气管道进气门,断绝气源。此时千万不要进行容易产生火花的行动,如关(开)电灯、拉(合)电闸、拖拉金属器具和抽烟等。在门窗外没有火源的情况下,应及时打开门窗放进空气,稀释室内的煤气浓度,消除爆炸起火威胁,然后通知煤气公司前来检修。如果煤气泄漏得很厉害,还应向消防队报警,并通知左邻右舍熄灭火种,人员迅速向安全地方疏散。
  九、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应注意哪些问题?
  1、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厨房,不能同时使用煤炉、煤油炉等灶具,因为一旦液化气设备漏气,遇炉火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2、禁止在密闭没有自然通风的房间或地下室里使用液化气;
  3、点火后不离人。一是防止煮沸的汤水溢出淋灭灶火;二是防止风把灶火吹熄;三是防止钢瓶内液化气快要用完时,压力小,火焰自动熄灭。这三种情况均会导致液化气泄漏;
  4、使用完后拧紧钢瓶角阀;
  5、钢瓶必须远离热源,钢瓶和灶具要保持0.5米以上的距离,太近会使钢瓶受到灶具的烘烤。;
  6、不要烘烤液化气钢瓶;
  7、液化气瓶内的残液应在灌装厂(场)内进行倒残,不能随便乱倒。
  十、液化气灶具漏气着火时应该如何处置?
  1、要迅速拧紧钢瓶角阀上的手轮,这是最简便易行又十分有效的处置方法;
  2、当火焰在角阀处燃烧时,由于液化气燃烧产生的温度很高,在关闭角阀时,一定要戴上湿过水的布手套,或用湿围裙、毛巾、抹布包住手臂,防止被火烧伤;
  3、家中备有灭火器时,可先把火扑灭,再拧紧钢瓶角阀;
  4、关阀断气的速度一定要快,否则超过3~5分钟,钢瓶角阀内的尼龙垫、橡胶垫圈和用于密封接头的环氧树脂粘合剂就会被高温熔化,以至失去阀门的密封作用,使液化气大量外泄,火势亦较难控制了。
  第四节 危险化学品防火
  一、概述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会对人、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
  1、爆炸品。如:黑索金、TNT、硝铵炸药、高氯酸铵等。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易燃气体氢气、甲烷、乙烷等;不燃气体氧气、氮气、氩气等;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3、易燃液体。如:天那水(主要成分苯类)、汽油、煤油及部分柴油、酒精等。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如:红磷、白磷、锂、钠、钾等。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如:双氧水、双氧化钠、二氧化镁等。
  6、毒害品。
  7、放射性物品(不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管理范围之内)。
  8、腐蚀品。如:&酸性腐蚀品硝酸,硫酸,盐酸等;碱性腐蚀品烧碱、氨水等,及其它腐蚀品氯化铜、氯化锌等。                                       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害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 & 环境污染等。
  二、控制与消除火源具体措施是哪些?
  (一)明火
  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焊割用火及其他火源,它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最常见的原因。
  1、加热用火
  加热易燃危险化学品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设备,而宜采用蒸气或其他载热体加热。一定要用明火加热设备时,应远离可能漏气易燃气体或蒸气的工艺设备和贮罐区,并应布置在其上风向或侧风向。
  2、切割用火
  焊接切割时,飞散的火花及金属熔融碎粒的温度高达1500至2000℃,高空作业时飞散距离可达20米远,容易引发火灾,在焊割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没有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禁止动火。
  (2)可以移出易燃易爆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禁止在油气危险区域内动火。
  (3)动火单位必须派有资格的安全监护人在现场执行现场监护任务,否则不准动火。
  (4)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交叉作业。
  (5)动火周围(至少15米范围)的易燃物质清除干净;附近难以移开的易燃物品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6)凡盛装过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易燃危险物品的容器、管道必须洗刷干净,不能确认为干净的,必须用惰性气体置换到氧气浓度低于2%,或者用水置换。
  (7)凡动火点盛装油、气等易燃物品的容器、管道相连的必须用盲板隔开或者拆开连接,呈断开状态。
  (8)动火现场必须配备适合的、足够的灭火器材。
  (9)动火作业结束后,动火人员必须彻底清理现场火种、残留物,经监护人检查确认没有火险隐患后,才能离开现场。
  (10)气焊作业时,应将乙炔发生器放置安全地点,以防回火爆炸伤人或将易燃物引着。
  (二)摩擦与冲击
  1、机器中轴承等转动部分的摩擦,铁器的相互撞击或铁制工具打击混凝土等,都可能发生火花。因此,转动部分要保持良好的润滑,危险场所要用铜制工具。
  2、在有可燃气体的场合,必须严禁使用含镁或铝的轻合金制作工具。因为这类轻合金制品与锈铁撞击所产生的火花,比铁与铁的撞击更易点燃可燃气体。
  3、当可燃气体从管道或容器裂口处高速喷出时,夹带的铁锈与器壁摩擦,变为高温粒子,也可能引起火灾。
  三、压缩气体与液化气体储运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压缩气体与液化气体分为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即会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易燃气体,遇油脂会燃烧或爆炸的助燃气体,及对人畜有毒害、窒息等危害的有毒气体。
  1、装卸作业时,应用抬架或搬运车,防止撞击、拖拉、摔落、不得溜波滚动。
  2、搬运前应检查钢瓶阀门是漏气,搬运时不要把钢瓶对准人身,注意防止钢瓶安全帽跌落。
  3、装卸有毒气体(如氯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等)钢瓶,应穿戴防毒用具。剧毒气体钢瓶要当心漏气,防止吸入毒气。
  4、搬运氧气钢瓶时,工作服和装卸工具不得沾有油污。
  5、易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烷、液化石油气等)严禁接触火,在炎热季节搬运作业应安排在早晚阴凉时。
  四、易燃液体储运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易燃液体包括低闪点的汽油,中闪点的苯类,高闪点的煤油等。柴油根据其闪点,部分属高闪点易燃液体。
  1、装卸搬运作业前应先进行通排风。
  2、装卸搬运过程中不能使用黑色金属工具,必须使用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装卸机具应装有防止产生火花的防护装置。
  3、在装卸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滚动、摩擦、拖拉。
  4、夏季运输要安排在早晚阴凉时间进行作业;雨雪天作业要采取防滑措施。
  5、罐车运输要有接地链。
  五、氧化剂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在装运时除了注意三之规定外,应单独装运,不得与酸类、有机物、自燃易燃、遇湿易燃的物品混装混运,一般情况下氧化剂也不得与过氧化物配装。
  六、常见的化工伤害事故
  1、化学性灼伤
  一般电镀厂,使用强酸、强碱化学溶液时,因防护不当或操作不慎,被化学溶液溅到身体时,造成化学性皮肤灼伤。
  防范措施:
  (1)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3)教育员工懂得应急处理方法,如用大量清水冲洗等。
  2、中毒
  一般使用有挥发性有毒液体的化学品,如三氯乙烯、正已烷、甲苯、二甲苯等,因防护不当,或身体抵抗力较弱,容易造成中毒。
  七、化工伤害事故防范措施:
  1、近距离接触有毒化学品,必须佩戴防毒口罩、手套。
  当不慎被化学品弄到皮肤、眼睛时,会马上用清水冲洗,然后再去医院检查、医治。
  2、如身体出现红肿、发痒、过敏等症状,会联想是否与工作有关,进而找医生诊断。
  3、不要把化学品带回家(宿舍)。
  4、不要把工作服穿回家(宿舍),下班后应更换衣服。
  5、化学品的毒性主要是伤肝、肾、溶解脂肪,平时要注意营养。
  6、加强车间通风,尽量减少化学品的挥发。
  7、遇到气体泄漏时,应会向上风处撤离。
  8、每年体检一次,注意身体变化,及时发现问题。
  八、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贮存有哪些基本要求?
  1、贮存场所要符合消防安全条件。如各类物品仓库、贮罐、等建筑物的选址、建筑结构构造、电器设备、防爆泄压、灭火设施等都要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2、物品要分类贮存。易燃易爆物品品种繁多,性质各异,贮存时发分区、分类、定品种、定数量、定库房贮存、定人员管理。化学性质或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物品,不准同库贮存。
  3、物品进、出库要检查验收。
  4、堆垛衬垫要做到安全、整齐、合理、便于清点检查。做到不超高、不超宽、“五留距”即留墙距、柱距、顶距、灯距、垛距。
  5、保管人员要做到一日三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隐患。
  &第三章&灭火常识
  第一节&初起火灾的扑救
  在社会生活中,火灾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多发性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左右,死2000多人,伤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总结以往造成群死群伤及重大经济损失的特大火灾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加强初起火灾的扑救及提高人们火场疏散逃生的能力。
  一、初起火灾的定义和扑救原则 
  &(一)什么是初起火灾
  初起火灾又称初期火灾,是火灾发生的初始阶段,一般在起火后的十几分钟内。在火灾的初起阶段物质燃烧的速度比较缓慢,火焰不高,燃烧放出的辐射热能较低,燃烧面积不大。在场人员如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利用简易的灭火器材就能迅速将火扑灭;但如果采取措施不当,就会造成火势扩大,增大火灾损失。
  (二)初起火灾扑救的原则
  初起火灾的扑救,通常指的是发生火灾以后,专职消防队未到达火场以前对刚发生的火为事故所采取的处理措施。无论是义务消防队人员,还是专职消防人员,或是一般居民群众,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对策与原则是一对敌的。在扑救初起火灾时,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灭,救人第一,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1.先控制后消灭
  是指对于不能立即扑救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和扩大,在具备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全面的扑救。对密闭条件较好的室内火灾,在未作好灭火准备之前,必须关闭门窗,以减缓火势蔓延。此外,还可采取断绝可燃物的方法控制火势的蔓延和扩大。如将起火后附近的可燃物及时移至安全地点,不能搬动的,采用不燃材料隔挡;对易燃、可燃气体,可采取关闭有关阀门,切断可燃物的供给;对于流淌的可燃液体,可用泥土、黄沙筑提等方法,阻止其流向易燃、可燃物存放处。
  2.救人第一
  是指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的围困时,应急人员或消防人员首要的任务就是把受困的人员从火场中抢救出来。在运用这一原则时可视情况,救人与救火同时进行,以救火保证救人的展开,通过灭火,从而更好地救人脱险。
  3.是指在扑救初起火灾时,要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火场情况,区别重点与一般,对事关全局或生命安全的物资和人员要优先抢救,之后再抢救一般物资。
  对于电气线路、电器设备发生火灾,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或1211灭火剂灭火。只有当确定电路无电时,才可用水扑救。在没有采取断电措施时,千万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剂灭火。
  对于卧具、沙发等一般可燃物起火,可直接用水或灭火器进行扑救,也可采用湿棉被等覆盖在起火物品上。
  室内墙上消火栓箱内装有消防卷盘的(或称消防水喉),在使用时应先将其开关打开,将水喉拉至需灭火部位,然后再打开水喉喷头实施扑救。
  泡沫灭火器和酸碱灭火器为倒置式启动,使用时应先将灭火器倒置,剧烈震动数次,然后打开开关,对准火焰根部进行灭火。
  二、初起火灾的报警
    发现起火后,无论火势大小,都应及时拨通119电话,向消防部门报警。火灾的发展令人难以预料,即使火势较小,但由于对起火物质的性质不了解,使用灭火器材不当或者灭火器材失效等原因,扑救不力,会造成火势越来越大。若此时才想起报火警,由于错过了火灾初起阶段,使火灾难以扑救,即使扑灭了,也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有些火灾不能及时报警,主要原因有;不会报警;错误地认为消防队灭火会收费;存在饶幸心理,以为自己能扑灭;企业发生火灾怕影响评先进、评奖金,怕消防队来了影响不好,怕消除队批评,怕追究责任;有的单位甚至错误地规定报警需领导批准才行。上述因素的存在严重延误了报警时间,往往使火灾不能得到及时控制,最终酿成重大和特大火灾,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说:“报警早,损失小”是无数次教训的总结,及时报警是起火后的首要行动之一。
  企事业单位发生火灾时,在场人员在立即扑救、报警的同时,还应迅速通知值班人员或单位领导。
  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着火部位、着火物质、火情大小及报警人姓名和报警电话。报警后要派人到单位门口或十字交叉口等接消防车辆。
  三、人员的疏散与逃生
   在人员集中的场所,火灾的突然降临,会使众从的火灾现场被困人员感到大难临头,惊惶失措,争相逃命,互相拥挤,结果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因此,在火灾发生初期,组织人员采取有效措施疏散被困群众,实行自防自救就成为火灾现场的一个首要课题。
  (一)有疏散预案
  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为帮助受火势威胁的人员有秩序地脱离危险区,必须有组织地进行疏散。在平时,有关单位就应和消防主管部门进行研究,拟定抢救疏散计划,提出在火灾情况下稳定群众情绪的措施,对工作人员按不同区域提出任务和要求,规定疏散路线和疏散出口,画出疏散人员示意图并进行演练。
  一旦发生火灾时,应按既定方针和工作预案组织疏散。人员疏散工作,应设专人组织指挥,分组行动,互相配合。在消防人员未到达现场之前,火场上受火势威胁的人员必须服从着火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组织指挥。
  当公安消防队到达火场后,由公安消防队组织指挥。着火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应主动向公安消防队汇报火场情况,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队做好疏散工作。
  (二)酌情通报情况,防止混乱
  &在人员集中场所的火灾初期阶段,人们还不知道发生火灾,若被困人员多,且疏散条件差、火势发展比较缓慢,失火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就应首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区域内的人员,让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人员疏散。在火势猛烈,并且疏散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同时公开通报,让全体人员疏散。在火场上具体怎么通报,可视具体火情而定,但必须保证迅速简便,使各种疏散通道及时得到充分利用。
  &1995年3月20日,1700名师生正在哈尔滨青年宫二层的剧场观看话剧,设在三层的夜总会因电气短路起火,这时剧场内响起广播:同学们演出暂时停止,请大家顺序退场。此时7个安全门全部打开,在有关人员的疏导下在场师生安然无恙。
  (三)分组实施引导
  人员集中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由于人们急于逃离火场的心理作用,起火后可能会峰拥而滞于通道口,造成拥挤堵塞,甚至发生挤压。此时,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要设法引导疏散,为人们指明各种疏散通道。
  消防中心控制室内或分控制点收到自动报警信号,值守人员通过监控、电话或员工迅速赶到起火点,证实后立即启动灭火装置或利用附近的消防设备、器材灭火,同时拨通119电话,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尔后开启事故广播系统,依照烟、火蔓延扩散威胁的严重程度区分不同的区域层次顺序,逐楼层、逐区域地通知,并沉着、镇静地指明疏散路线和方向。
  事故照明小组人员迅速按各自分工需要照明的通道、楼梯及出口等地段,启用各种照明设施,照明引导疏散。
  &内部疏散引导组人员不断用手势或喊话的方式引导,稳定人员情绪,维护秩序。首先利用距着火部位最近的防烟(封闭)楼梯,其次利用未被烟火侵袭的普通楼梯、楼外安全梯或利用疏散阳台、通廊以及其他能够迂回到安全地点的途径,将人流按简捷、合理的疏散路线引导到场外。
  外部疏散组人员应将已疏散到场外的人员引导至安全不影响灭火的地带。
  &外部应设警戒组防止已疏散出来的人员重新返回危险区域,维护外部秩序,为消防队到场灭火创造条件。
  救援人员应对疏散出来的危重人员进行必要的现场急救,并及时将重伤员送往就的医院治疗。
  一场火灾降临,在众多的被火势围困的人员中,有的人葬身火海,而有的人却死里逃生幸免于难。这固然与火势大小、起火时间、起火地点、建筑物内报警、排烟、灭火设施等因素有关,然而更重要的还要看被火围困的人员,在灾难临头时有没有避难逃生的本领。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楼内失火可向着火层以下疏散,逃生时不要乘普通电梯。毒气,而不是令人难以忍受的高温和熊熊烈火。美国学者对在建筑火灾之中死亡的1464人的死因进行的分析表明,其中1026人死于窒息和中毒,占总数的72。5%。由此可见,在火场中逃生,首先要防止有毒烟雾对人身的伤害。
  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远离烟火的太平门、安全出口的方向疏散。如果房内备有防毒面罩,逃生时一定要将其戴在头上。
  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阳台逃往相邻的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或将门窗封闭,&防止烟火入侵。
  如果烟雾很浓,客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呼救待援。亦可利用室内备存的绳索或缓降器逃生。位于不高的楼层时,可利用撕开的床单拧成绳状逃生。
  在1985年天鹅饭店火灾中,住着火层的18号房间的两名日本旅客将三条条床单结好,作为自救绳从11层窗口滑行10层脱险。1996年深圳端溪酒店的二楼发生火灾,火灾严重威胁着住在3~9楼的旅客的安全,致使29人死亡。然而住在失火房间楼上的一位老教授在火灾降临时沉着冷静,果断采取防止烟火侵害的有效措施,安然无恙。
  第二节  居民常见初起火灾
  扑救初起火灾是减少火灾损失,避免人员伤亡的最重要一环。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面积小,火势较弱,在场人员入能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就能在尚未形成灾难之前迅速将火扑灭。据有关资料统计,以往发生的火灾有70%以上是由在场群众在火灾形成的初起阶段扑灭的。
  一般来说,火灾发生时,蔓延速度是比较快的。以砖木结构建筑火灾为例,着火后15分钟燃烧面积可以达到215m2左右。因此,只要我们把握时机,在发生火苗后的几分钟内(爆燃、爆炸所造成的火灾除外)有效地控制火势,阻止蔓延速度,利用周围一切能够运用的灭火设备,把初起火灾扑灭完全是可能的。从国内一些重、特大火灾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火灾都是因为初起扑救不利,逐步蔓延成灾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由此可见,扑灭初起火灾,阻止火势发展,对减少大火损失和人员伤亡至关重要。
  一、&初起火灾扑救的常用方法
  发生火灾时,要及时使用本社区灭火器材和设备进行扑救。有手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水喷淋灭火系统的应立即启动(局部火灾启动区域灭火系统,避免造成水渍损失)。有消火栓、水带、水枪的应尽快接上水带和水枪接口,打开消火栓进行灭火。有灭火器的应尽快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下面根据燃烧原理介绍一些扑灭初起火灾的方法:
  (一)常用的冷却灭火方法
  冷却的主要方法是向火场的燃烧物喷水或喷射其他灭火剂,这样也是灭火时最常用的方法。
  本社区、本单位如有消防栓、消防车、消防泵,应使用这些灭火设施灭火,在扑救初起火灾时也可利用社区配备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在没有任何消防器材设施的情况下,则应使用简易工具,如水桶等进行传水灭火。但必须注意,对某些忌水物质着火切不可用水进行扑救。
  (二)常用的窒息灭火方法
  火灾没有空气的条件下是不能燃烧的,所谓窒息就是割断燃烧物的空气供给。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家用液化气钢瓶起火时,在没有灭火器的家庭,如果是初起时的小火苗,应尽快用湿毛巾互住手,用手关闭钢瓶开关,然后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在报警的同时,应尽快取出房间的棉被、毯子等,用水浇湿后迅速盖住钢瓶,将火扑灭,然后立即关闭钢瓶开关。
  2、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
  3、用沙、土覆盖燃烧物,对忌水物质必须用干燥的沙、土扑救。
  (三)扑打灭火
  小面积的草地、灌木及其他固体可燃物着火燃烧,火势较小时,可用扫帚、树枝条或衣物扑打。但应注意,对容易漂浮的絮状粉尘等物质则不可用扑打办法灭火,以防着火的物质扑打时弹起后随风飞扬,反而扩大灾情。
  (四)断电
  发生电气火灾,或者火势威胁到电气线路、电器设备或电器影响到灭火人员安全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只有切断电源后才能进行扑救。
  特别是在用水或泡沫灭火剂扑灭电气火灾时,如果没有切断电源,扑救人员随时都有触电的危险。
  (五)阻止火势蔓延
  对密闭条件较好的小面积房屋,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在为做好灭火准备之前,先关闭门窗,以阻止新鲜空气进入着火区。与着火建筑相毗连的房间,应关上与着火房间相邻的门窗。在可能条件下,还应向门窗上浇水。
  二、初起火灾逃生的十二种方法
  (一)发现火情 沉着镇定
  发现起火时,首先要保持沉着冷静,理智分析火情。如果是在火灾的初期阶段,燃烧面积不大,可考虑自行扑灭。如果火情发展较快,要迅速逃离现场,向外界寻求帮助。
  (二)扑灭小火 争分夺秒
  当刚发生火灾时,应争分夺秒,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三)小孩老人 逃生要紧
  中小学生身体、心智都没有发育成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在火场上很可能因为对危险情况不能进行正确判断和处理而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亡。所以,我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灭火。对于孕妇、老年人和有较严重身体缺陷的残疾人,一般也不应该组织他们参加灭火。
  (四)大声呼救 及时报警
  “报警早,损失少”,一旦发现火情,既要积极扑救,又要及时报警。拨打火警电话时,接通后要首先确认是不是消防队,得到肯定回答后,即可报警。说清起火单位及其街、路、门牌号。要说清起火单位、着火物品和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围困。要讲清报警人的姓名、所用电话的号码。
  (五)生命至上 救人第一
  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的围困时,首要的任务就是把受困的人员从火场中抢救出来。救人与救火可同时进行,以救火保证救人的展开。
  (六)家庭火灾 巧用工具
  家用小型灭火器是扑救家庭火灾的不二之选。此外,也要学会巧用身边的灭火器材。水是家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最方便的灭火剂,但电器、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另外,黄沙、用水淋湿的棉被、毛毯、扫帚、拖把、衣服等也可用作打灭小火的工具。
  (七)灭火器材 分类选择
  常用灭火器按内部充装的灭火剂不同可分为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有其不同的适用场所。清水灭火器用以扑救木、竹、棉、毛、草、纸等一般固体物质初起火灾,不宜用于油品、电器设备等火灾。泡沫灭火器用来喷射泡沫扑救油类及一般固体物质初起火灾。干粉灭火器是目前使用和配置最多的一种灭火器,可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带电设备等的初起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器火灾、可燃液体火灾、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期火灾。
  (八)燃气泄漏 小心谨慎
  万一家中发现了燃气泄漏,务必保持镇定,千万不要触动家中任何电器开关,更不能用打火机、火柴、手电筒照明检查,也不能在家中打电话报警。首先应迅速关闭气源,然后打开窗门,让自然风吹散泄漏气体,如需打电话报警,应到远离现场的地方进行。
  (九)油锅起火 方法多多
  油锅起火时千万不要用水往锅里浇,因为冷水遇到高温油会形成“炸锅”,使油火到处飞溅。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扑灭油锅火灾: 1、用锅盖盖住起火的油锅,使燃烧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油锅里的火便会因缺氧而立即熄灭。 2、用手边的大块湿抹布覆盖住起火的油锅,也能与锅盖起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只是要注意到覆盖时不能留下空隙。3、如果厨房里有切好的蔬菜或其他生冷食物,可沿着锅的边缘倒入锅内,利用蔬菜、食物与着火油温度差,使锅里燃烧着的油温度迅速下降。当油达不到自燃点时,火就自动熄灭了。
  (十)电气火灾 断电第一
  一般电气线路、电器设备的火灾,首先必须要切断电源,然后才考虑扑救措施。只有当确定电路或电器无电时,才可用水扑救,在没有采取断电措施前,千万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剂进行灭火,因为水是电的导体,着火电器上的电流可以通过水、泡沫等导体电击救火的人。对于电视机、微波炉等电器火灾,在断电后,用棉被、毛毯等覆盖住着火的电器,防止电器着火后爆炸伤人,再把水浇在棉被、毛毯上,才能彻底进行灭火。
  (十一)房间着火 门窗慎开
  如果封闭的房间里着火,看到浓烟和火焰时,应立即盛水浇灭火焰,不要打开门窗。因为门窗一开,房间里的空气就会与室外的空气形成对流,这就等于给房间里的大火加添助燃剂,会助长火势蔓延。
  (十二)火势凶猛 撤退求援
  如果火势越烧越大,参加灭火的人员应迅速撤离火场,等待公安消防队前来救援。
  第三章&常见消防器材的使用
  第一节&消防器材的分类
  常见的消防器材一般指烟温感、喷淋系统、消防栓系统、灭火器。
  1、烟温感报警系统。
  在商场内,一般安装在天花板下的白色圆形物为烟感报警探头。当周围的烟雾或烟尘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圆形物上红色指示灯亮起来并把信号显示在火警监控中心。在厨房天花夹层、包房、走廊等一些地方的白色圆形物为温感报警探头。在温度变化超过l5%时,红灯亮起来,同烟感报警过程相同。
  2、喷淋系统。
  普通不锈钢红色喷淋头在温度达到70℃以上会自动爆裂喷头,具有报警和灭火的双重作用。适用于室内温度不低于4℃,不高于70℃的建筑物。
  3、消防栓系统。
  安装在室内的消防供水设备,一般安装在门厅、走廊以及室内墙壁等明显地点,便于取用,备有1~2盘水带和水枪,安装在设置的专用箱内。
  (1)水带:一盘水带一般为20米或25米,两端必须装上内扣槽牙接El,以便相互连接。
  (2)水枪:ISl径为l3毫米、16毫米、19毫米、22毫米、25毫米5种。
  4、常见灭火器的种类。
  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C02灭火器、于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
  第二节&常见的四类灭火器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一、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灭火剂,价格低廉,获取、制备容易,其主要依*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在常压下,液态的二氧化碳会立即汽化,一般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立方米的气体。因而,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另外,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出时,会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而从周围吸引部分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在使用时,应首先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防止手被冻伤。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二、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两大类。如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钾盐干粉、磷酸二氢铵干粉、磷酸氢二铵干粉、磷酸干粉和氨基干粉灭火剂等。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是靠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副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外,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玻璃状覆盖层,从而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
  干粉灭火器最常用的开启方法为压把法,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适当距离后,先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的干粉松动,然后让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拔去保险销,压下压把,灭火剂便会喷出灭火。另外还可用旋转法。开启干粉灭火棒时,左手握住其中部,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右手拔掉保险卡,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启旋钮,打开贮气瓶,滞时1-4秒,干粉便会喷出灭火。
  三、清水灭火器
  清水灭火器中的灭火剂为清水。水在常温下具有较低的粘度、较高的热稳定性、较大的密度和较高的表面张力,是一种古老而又使用范围广泛的天然灭火剂,易于获取和储存。它主要依*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因为每千克水自常温加热至沸点并完全蒸发汽化,可以吸收2593.4KJ的热量。因此,它利用自身吸收显热和潜热的能力发挥冷却灭火作用,是其它灭火剂所无法比拟的。此外,水被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为惰性气体,且体积将膨胀1700倍左右。在灭火时,由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将占据燃烧区域的空间、稀释燃烧物周围的氧含量,阻碍新鲜空气进入燃烧区,使燃烧区内的氧浓度大大降低,从而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当水呈喷淋雾状时,形成的水滴和雾滴的比表面积将大大增加,增强了水与火之间的热交换作用,从而强化了其冷却和窒息作用。另外,对一些易溶于水的可燃、易燃液体还可起稀释作用;采用强射流产生的水雾可使可燃、易燃液体产生乳化作用,使液体表面迅速冷却、可燃蒸汽产生速度下降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利用清水灭火器时可采用拍击法,先将清水灭火器直立放稳,摘下保护帽,用手掌拍击开启杠顶端的凸头,水流便会从喷嘴喷出。
  四、泡沫灭火器和简易式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液由硫酸铝、碳酸氢钠和甘草精组成。灭火时,将泡沫灭火器倒置,泡沫即可喷出,覆盖着火物而达到灭火目的。适用于扑灭桶装油品、管线、地面的火灾。不适用于电气设备和精密金属制品的火灾。
  简易式灭火器是近几年开发的轻便型灭火器。它的特点是灭火剂充装量在500克以下,压力在0.8兆帕以下,而且是一次性使用,不能再充装的小型灭火器。按充入的灭火剂类型分,简易式灭火器有1211灭火器,也称气雾式卤代烷灭火器;简易式干粉灭火器,也称轻便式干粉灭火器;还有简易式空气泡沫灭火器,也称轻便式空气泡沫灭火器。简易式灭火器适用于家庭使用,简易式1211灭火器和简易式干粉灭火器可以扑救液化石油气灶及钢瓶上角阀,或煤气灶等处的初起火灾,也能扑救火锅起火和废纸篓等固体可燃物燃烧的火灾。简易式空气泡沫适用于油锅、煤油炉、油灯和蜡烛等引起的初起火灾,也能对固体可燃物燃烧的火进行扑救。
  使用简易式灭火器时,手握灭火器简体上部,大拇指按住开启钮,用力按下即能喷射。在灭液化石油气灶或钢瓶角阀等气体燃烧的初起火灾时,只要对准着火处喷射,火焰熄灭后即将灭火器关闭,以备复燃再用;如灭油锅火应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左右晃动、直至扑灭火。灭火后应立即关闭煤气开关。或将油锅移离加热炉,防止复燃。用简易式空气泡沫灭油锅火时,喷出的泡沫应对着锅壁,不能直接冲击油面,防止将油冲出油锅,扩大火势。
  第四章&现场救护
  第一节&概述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现场救护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第二节&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用于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意识丧失病人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来向患者提供最低限度的脑供血。呼吸心跳骤停,医学上叫猝死,多见于冠心病、溺水、电击、雷击、严重创伤、大出血等病人,多发生在公共场所、家庭和工作单位,多来不及送医院抢救。在发病4分钟内能开始进行正确有效的心肺复苏术,能救活无数的猝死病人,因此,志愿者掌握现场心肺复苏术,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当病人突然倒下时,首先应边摇边喊病人,判断是否失去知觉,有无呼吸心跳,无反应,应立即开始做心肺复苏术,其步骤如下:
     1、病人的准备:将病人平卧在平地或硬板上,当病人有外伤(如骨折等)时,要小心搬动,以免加重伤情。保持病人气道通畅,可用仰头――抬颏(或托颌或托颈)法,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根、会厌阻塞气道口,方法是操作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右侧,左手置病人前额上用力后压,右手指放在病人下颌骨下沿,将颏部向上向前抬起。
     2、口对口吹气:口对口吹气是向病人提供空气的有效方法。方法是:抢救人员将置于病人下颏的右手向下压其颏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防止呼入的空气逸出。抢救人用自己的双唇包绕封住病人的口的外部,形成不透气的密封状态,然后以中等力量,用1―1.5秒的速度向病人口中吹入约800毫升空气,吹气后,抢救人员即抬头侧过一边,作一次深吸气,待下次吹气,如此按每分钟12次的频率反复进行,直到病人有自主呼吸为止(见图)
  3、胸外心脏按压: 目的是通过朐外心脏按压形成胸腔内外压差,维持血液循环的动力。方法是抢救人员在病人右侧时,其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再将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婴儿可用食、中指尖,儿童可用一只手掌根),两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朐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约3.5―4.5厘米(婴儿1.5--2. 5厘米,儿童2.5--4厘米),按压和放松相间,时间相等,但手掌不离开病人朐骨部位,反复进行,每分钟按压80--100次(见图)
  4、进行心肺复苏法的注意事项
   & (1)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可单人或双人同时进行),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单人抢救15:2,双人抢救15:2 ,即吹气二次(单人)或一次(双人),胸外心脏按压15次(单人)或5次(双人),吹气与按压的次数过多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2)胸外按压的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脾、胃等内脏。按压的力量要适宜,过猛过大,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按压力过轻,形成的胸腔压力过小,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
    (3)口对口的吹气不宜过大(不应超过1200毫升),吹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病人气道是否通畅,胸腔是否被吹起。
    (4)复苏的成功与终止。进行心肺复苏术后,病人瞳孔由大变小,对尤反应恢复,脑组织功能开始恢复(如病人挣扎、肌张力增强,有吞咽动作等),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复,紫绀消退等,可认为心肺复苏成功。若经过约30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不出现上述复苏的表现,预示复苏失败。若有脉搏,收缩压保持在60mmHz以上,瞳孔处于收缩状态,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如病人深度意识不清,缺乏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固定,表明脑死亡。心肺复苏持续一小时之后,心电活动不恢复,表示心脏死亡。患者出现尸斑时,可放弃心肺复苏抢救。
  第三节      止血
  遇到出血、骨折的伤病员,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伤病员,同时呼叫急救电话。
  出血,尤其是大出血,属于外伤的危重急症,若抢救不及时,伤病人会有生命危险。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种,使用时根据创伤情况,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将几种止血方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
  1、指压止血法
   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2、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3、填塞止血法
  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重点提示:
  救护员和志愿者只能填塞四肢的伤口。
  4、止血带止血法
  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此法为止血的最后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 
  第四节      包扎
  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自粘贴、尼龙网套、纱布、绷带、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等包扎,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有利于转运和进一步治疗。
  1、绷带包扎
  ①手部“8”字包扎
  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 
  ②螺旋包扎
  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
  2、三角巾包扎
  ①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部外伤的伤员。
  ②肩部包扎:适用于肩部有外伤的伤员。
  ③胸背部包扎:适用于前胸或后背有外伤的伤员。
  ④腹部包扎:适用于腹部或臀部有外伤的伤员。
  ⑤手(足)部包扎:适用于手或足有外伤的伤员,包扎时一定要将指(趾)分开。
  ⑥膝关节包扎:同样适用于肘关节的包扎,比绷带包扎更省时,包扎面积大且牢固。
  重点提示:
  在事发现场,志愿者遇到有人受伤时,应尽快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伤病员进行简单包扎,然后呼叫120。
  3、特殊伤的处理
  ①颅脑伤
  颅脑损伤脑组织膨出时,可用保鲜膜、软质的敷料盖住伤口,再用干净碗扣住脑组织,然后包扎固定,伤员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
  ②开放性气胸
  应立即封闭伤口,防止空气继续进入胸腔,用不透气的保鲜膜、塑料袋等敷料盖住伤口,再垫上纱布、毛巾包扎,伤员取半卧位。
  ③异物插入
  无论异物插入眼球还是插入身体其它部位,严禁将异物拔除,应将异物固定好,再进行包扎。
  重点提示:
  对于特殊伤的处理,志愿者一定要掌握好救护原则,不增加伤员的损伤及痛苦,严密观察伤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呼吸、心跳),迅速拨打120。
  第五节      固定
  骨折固定可防止骨折端移动,减轻伤病员的痛苦,也可以有效地防止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
  遇有骨折伤病员时,志愿者应保持沉着冷静。
  尽量减少对伤病员的搬动,迅速对伤病员进行固定,尽快呼叫120,以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处理伤病员。
  骨折现场固定法:
  1、前臂骨折固定
  利用夹板固定
  利用身边可取到的方便器材固定
  2、小腿骨折固定方法
  小腿骨折可利用健肢进行固定
    3、骨盆骨折固定
  第六节      搬运
  经现场必要的止血、包扎和固定后,方能搬运和护送伤员,按照伤情严重者优先,中等伤情者次之,轻伤者最后的原则搬运。
  对怀疑有脊柱骨折的伤病员必须采用“圆木”原则进行搬运,使脊柱保持中立。
  在搬运全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伤病员的表情,监测其生命体征,遇有伤病情恶化的情况,应该立即停止搬运,就地救治。
  对于严重外伤的伤员,尽量由专业医务人员搬运。
  搬运方法:
主办:鹰潭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 承办: | 赣ICP备号
赣公网安备 02 | 联系:ytzfb@ | 地址:江西省鹰潭市梅园新区府前路五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水强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