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淇河路宗申电动三轮车专卖

淇河晨报 - 鹤壁市第四媒体电子报刊
第A10版:文化鹤壁
&&&&&&&&&&
寻访浚县曹操遗迹
  ■凭吊白马古战场    在去白马坡的路上,浚县作家协会主席朱中月说:“要在浚县寻觅曹操的历史遗迹,不能不去白马坡。”  东汉末年,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拥有军政大权的州、郡官吏,乘机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形成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以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的实力最强。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割据黄河中下游南部,与黄河以北的袁绍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据幽、青、冀、并四州,以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为首府,并在黎阳(今浚县)西南设仓城,屯积粮秣,与曹操展开了决战的态势。几年间,曹操、曹丕父子与袁绍、袁谭(袁绍长子)、袁尚(袁绍次子)父子,各率领强军劲旅,在黎阳境内围绕黎阳关(黎阳津,又叫白马津)、仓城等地展开了多次“拉锯式”的争夺战。  白马坡在浚县善堂镇酸枣庙村南,一直延伸到滑县白道口镇和枣村乡。上午10时许,我们来到了白马坡,朱中月先生指着一个十多米高的土丘说,这土丘是白马山遗迹。《大清一统志》记载:酸枣庙村南有土山,俗名白马山。古时,白马县就治所在这附近的白马城。白马城、白马县及白马坡都由这山得名。白马山紧傍古黄河,在漫长的岁月里,土山因黄河屡屡决口被大水冲刷得越来越小。《开山图》中这样描绘大水冲山的景象:“山下常有白马,群行山上,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向曹操发起进攻,想直捣许都(今许昌)。监军沮授劝其进攻黎阳,坚守黄河,以逸待劳,遣精骑以骚扰曹军,不出3年可击败曹操。而以郭图、审配为代表的一部分将领主张迅速决战。袁绍采纳了后者意见。5月,袁绍率10万大军进军黎阳。  袁绍先扫除了黄河两岸的障碍,然后派大将颜良率前锋12000人进攻白马。  白马是曹操的地盘。东郡太守刘延看抵抗不住袁军,派兵向曹操告急。曹操在官渡(今中牟县东北)闻报,迅速率兵北上救援。曹操采纳谋臣荀攸的计策,声东击西,亲率大军赴延津,佯装渡黄河要袭击袁绍首府邺城。袁绍中计,引兵向西迎战,派遣骑将文丑直趋延津,自率大军至朝歌(今淇县),企图与曹操在此决战。文丑兵到延津时,曹军已星夜兼程,疾趋白马,拟突袭颜良军。颜良武艺超群,当曹军行至距白马十来里时,颜良闻讯后整军迎战。颜良果然身手不凡,他连斩曹军宋宪、魏续两位爱将。在连诛二将之后,颜良又将曹操军中的一流猛将徐晃杀退,曹军惊慌乱阵。曹操紧急收兵,研究战法。他让先锋关羽迎战颜良。关羽策马直驰敌方阵营,在其麾盖下斩颜良于万众之中,曹操遂遣将士突入颜良军阵地冲杀,颜良军溃败,遂解了白马之围。  颜良当时就被葬于殉身处,墓高3米。清康熙10年(公元1671年),黎阳知县刘德新建碑一通,上刻“汉将军颜良之墓”。  传说,颜良死后,他的坐骑“白龙马”悲愤至极,一头撞在浚县城东边的一棵大树上。后人为了纪念这匹重情重义的“白龙马”,于是就把这片关羽斩颜良的战场起名为“白马坡”。  白马坡因关羽斩颜良而成为著名古战场而载入史册,同时也成为文学创作的宝贵资源。剧作家根据史料,改编成京剧《白马坡》(亦称《斩颜良》)。《白马坡》成了京剧长演不衰的传统剧目。不仅如此,随后徽剧、秦腔、河北梆子、豫剧等剧种,无不争着上演《白马坡》。《白马坡》成了中国的“梨园经典”。    ■古谭城处话曹操    古谭城在浚县城西南的大碾村和于村一带。  浚县文史爱好者退休干部于有林先生介绍:于村过去叫古谭城。相传东汉末年,袁绍之子袁谭在此屯兵筑城抗曹,故称谭城。明成化年间,英宗皇帝时的兵部尚书于谦之孙于南道避难迁于此,改村名为于谭城。于村东边不到两公里的大碾村,古时曾叫东谭城。  由于袁绍、袁谭父子在此苦心经营,城池修得坚固美丽。在谭城附近,还建有仓城,大量囤积粮秣。谭城成了袁绍的根据地。谭城也随之成为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急欲拔之而后快。  白马之围解除后不久,官渡之战暴发,曹军与袁军激战,袁军大败。袁绍与长子袁谭率领残军自延津渡河逃至谭城喘息。曹操虽知道败军去向,但己方亦元气大伤,眼下力不从心,一时没有穷追夺城。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4月,曹操自官渡发兵,在城高池坚的黎阳又破袁军,但仍未彻底夺得谭城。建安七年一月,曹操再度自官渡发兵,与袁绍决战黎阳,袁军大败,谭城陷落。袁绍感到称霸天下的气数已尽,同年5月气得呕血而死。    ■“三谭墓”见证曹操功业    袁绍饮辱含恨,呕血而死后,曹操在一种敬意和悲悯的复杂情怀驱使下,将袁绍厚葬于谭城北郊。  笔者去寻觅凭吊袁绍墓的时候,却犯了难。在于村北的浚淇公路两侧,原有三座坟冢,路南有一座,路北有两座,呈三角形分布,当地人称作“三谭墓”。每座墓冢直径都在20米以上,高3米多。三座墓冢在上世纪70年代初平整土地时受到不同程度损坏,路南的一座已不见踪影,路北西边的墓冢仅剩一个高不过人的小土丘,土丘淹没在绿海似的玉米田里。东边的坟冢在共渠大碾桥西桥头北侧,这座墓冢虽破坏得十分严重,但与西边的相比,要大得多。  袁谭、袁尚并没有死在浚县,为什么叫“三谭墓”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向河南省档案馆特邀馆员栗松岭先生请教,栗先生给出解释:“三谭墓”其实是袁绍、袁谭、袁尚父子三人的墓,准确叫法应为“三袁墓”。因为袁家父子的墓都安在谭城以北,墓以城名,所以当地俗称“三谭墓”。  如今,哪座墓葬的是袁绍、袁谭、袁尚,已无可考。历史上“三谭墓”曾遭多次盗掘。于村村民说,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盗墓事件发生在1943年,大土匪扈全禄的干儿子带领几十个土匪,光天化日下,将三座墓掘了,挖出了一些随葬品。  据正史和地方志记载,袁家父子仅有袁绍死在浚县,那么父子3人的墓冢怎么都在浚县呢?栗松岭先生说,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在黎阳大败袁军气死袁绍后,第二年一月,袁绍长子袁谭为父报仇,率军收复了黎阳。到了那年秋天,曹操又举兵攻黎阳,袁尚自邺城发兵增援袁谭,两兄弟合力与曹操激战黎阳,结果袁家兄弟兵败后退守邺城。到了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下邺城,袁谭、袁尚相继被斩杀后,随其父葬在了谭城北郊。    ■引淇水入白沟,绘就“魏画”辉煌一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打的是后勤粮秣保障。曹操为彻底征服袁氏这支强大的敌手,彻底平定北方,他从长远谋划,决定开挖运河。  曹操20多岁时曾任顿丘县(治所在今浚县屯子镇蒋村附近)令,对附近的历史地理、风物人情比较熟悉。淇河水丰,白沟水枯,引淇水入白沟,便能解除北征军队粮秣供应的后顾之忧。于是,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下令在淇河口(今浚县新镇镇枋城村西)下大枋木筑堰,“遏淇水入白沟,以通漕运”。  当年,曹操下枋木拦截淇水入白沟的基础石堰还在。浚县水利局总工程师赵太明先生说,每逢干旱年份,石堰基础就露出了水面。最早发现石堰是在1987年春天,当时淇水枯竭,附近村民在河里挖沙时挖出了一溜石坝,石坝跨越淇河河床,为东西走向。建筑材料是50厘米宽,200厘米长,50厘米厚的石板,石板与石板之间均用蝴蝶结状的大铁扣相连,坚固无比。后经文物和水利专家鉴定,石料和铁扣的加工工艺特征均属汉代。联系到《三国志》中曹操在枋头“下大枋林,始成堰”的记载,专家以为,这一古建筑,为曹操所筑枋堰的基础工程。  在堰基东边淇河堤内,有一个高五六米,直径20多米的土丘,这个土堆的土层里夹有不少汉代砖瓦。专家推断,这些砖瓦,是当年曹操修堰拦水施工时搭建施工房舍留下的遗迹。  引淇水入白沟的运河工程竣工后,曹操便在建安九年7月,以水路发兵大举进军邺城。由于兵马粮草供应充足,无丝毫后顾之忧,以逸待劳,将袁尚死死围困在邺城之内。袁谭从外地率军增援救袁尚,半路上被曹军击败,不久,曹操轻取邺城。得袁绍幽、青、冀、并四州,从此北方大定。  无疑,曹操引淇水入白沟,画下了“魏画自黎阳”最辉煌的一笔,不仅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而且这一壮举丰富了中国河渠史。当年,曹操引淇水入白沟是为了打胜仗,可是不久,它的作用就超出了军事意义。据《浚县志》记载:“利用白沟水灌溉山坡田地达7000亩。”据此推算,白沟润泽两岸的土地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淇河晨报 - 鹤壁日报社多媒体电子报刊
& & & & & & & & & & & & & & & &
&&&&&&&&&&
浚县首位共产党员吴丹坤
  吴丹坤创办的学校现在分成了小学和中学两部分。这是孩子们从小学里的校史墙边跑过。
&&吴丹坤是第一个在浚县播撒革命火种的中共党员。1925年,他在开封两河中学任教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2月,吴丹坤按照中共卫辉地委的指示,以回家过春节为掩护,到浚县前枋城村进行革命活动,散发传单,发动群众,支援北伐战争。1929年下半年,他在前枋城村创建浚县第一所男女平等的学校,并经上级组织批准,在枋城学校建立了“中共浚汲淇支部”,他任支部书记。他还在进步学生中发展党员,一些进步青年受其影响,先后成了党的革命干部。&&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系列报道之二&&浚县首位共产党员吴丹坤 &&□晨报记者 渠稳/文 张志嵩/图&&◆对旧社会的痛恨让他思索救国出路&&前枋城村坐落在淇河东岸,虽然土质较好,灌溉方便,但由于河堤年久失修,汛期河床决口,洪水漫溢,因而土地逐渐盐碱化了,村民为了度荒,便扫盐土熬盐。旧政府的盐运使敲诈勒索,不让村民熬盐,这引起人们的极大愤慨。吴丹坤一家人同情穷人,带领盐民和官吏做斗争。在搏斗中,他伯祖父的儿子打死了一个官吏。官府衙门追究下来,吴丹坤的父亲便顶替入狱,被判死刑。家人为了营救他的父亲,变卖了家产,四处求情。最后,通过一位清朝进士托袁世凯讲情,才使他父亲得以活命。&&为在黑暗中寻找出路,吴丹坤要求上学读书,但由于两个哥哥都从事教育工作,家中劳力缺乏,祖父不同意。后来他托叔祖父讲情,才在本村一所学校上了学。由于成绩突出,伯父把他带到淇门镇高等小学学习了一年。随后,他又到汲县(今卫辉)中学学习,在这里,他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剪掉了辫子。那时,如何革命,已成为他不断思索的问题。&&◆追求进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2月,吴丹坤在河南省立淮阳第四中学任英语教员。在他隔壁住的同事李子龙,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是个共产党员。李之龙与吴丹坤常在一起研讨业务,在教学中,李利用一切时机,对学生开展进步思想教育。&&吴丹坤和李之龙经常彻夜交谈,从生活谈到工作,从工作谈到国内外形势,思想越来越进步。李之龙不但向吴丹坤讲述革命道理,还赠送给他不少进步理论小册子。为避免校方发觉,吴丹坤只能在夜深人静时阅读,通过学习,吴丹坤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针对校方扣压教师工资,勾结地方劣绅,压制学生革命活动等行为,吴丹坤等一些进步学生产生了不满情绪。在李之龙的组织和领导下,他们和封建学校的旧官僚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不过,他们作为积极分子的身份也因此而暴露了,李之龙和吴丹坤等人不得不离开淮阳。&&1925年2月,吴丹坤到开封两河中学任教务主任,工作上的原因,他和开封中州艺术学院的负责人陈辑武、刘友三经常打交道。由于在淮阳时受到李之龙的影响,每当和刘友三等人谈到对国内形势的看法时,观点往往一致。有一次,当吴丹坤谈到对共产党的认识时,陈辑武笑着说:“你是不是想加入共产党?如果想加入也不难。”吴丹坤激动地说:“这样说来你们就是共产党人了?可算找到你们了,我是否可以入党?”&&同年5月,吴丹坤经刘友三等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开封开展学生运动&&吴丹坤入党后,被编入刘友三的党小组学习、开会。在党小组会上,吴丹坤学习到更多、更先进的革命理论,这对吴丹坤以后开展革命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由于开封的反动当局处处限制共产党的活动,吴丹坤等人只能秘密开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商讨如何发展党的组织及开展学生运动等。&&1926年暑假后,吴丹坤把悉心培养的几个学生的情况及他们的入党意愿向党组织作了汇报,后经上级党组织研究,批准他的3个学生成为了中共党员,并在两河中学正式成立党小组,吴丹坤任组长。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封的学生运动发展得很快。为了扩大党的宣传阵地,省委决定开办一家书店,吴丹坤亲自选址。书店开业后,由于销售的书籍主要是党内外的进步刊物,敌人发觉后,书店被查封,党组织决定让吴丹坤离开开封。&&1926年12月,按照我党关于“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封建势力,欢迎北伐”的工作总方针,党组织指派吴丹坤回到家乡浚县前枋城村开展革命工作。他利用村里的狮子会和红枪会组织,采用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方法,宣传革命道理,启发群众觉悟,进行驱逐奉军的斗争。&&1927年3月,吴丹坤调到汲县工作。他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斗争,打出了“耕者要有其田”“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封建势力”“驱逐奉军迎接北伐”的标语,很快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由于吴丹坤没有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被党组织再次派往开封发展革命力量。 &&◆创办浚县第一所&&男女平等的学校&&&&1929年5月,吴丹坤在潢川中学任教时,因参加筹备武装暴动工作暴露了身份,又回到浚县前枋城村,化名为吴丽泉。&&吴丹坤考虑到前枋城村穷人多,孩子上学都得到外村,不仅路远,还得过河,非常不便,因此,他决意在家乡办一所小学。同时也可利用学校做掩护开展地下工作。&&校址选在一座小庙内,盖了几间简易房,招了两个班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一些穷困的农民孩子,吴丹坤办学方针是教学与劳动相结合,学生闲时学习,忙时回家种地。学校也有一部分耕地,并制作了一套适合儿童使用的生产工具。&&后来有人认为,学校办在小庙内不太合适,一是不安全,二是地方太小,没有发展余地。在和一些开明人士商量后,吴丹坤决定把学校迁往老祖爷庙内。&&学校办起来后,吴丹坤买了台油印机,让教师编写一些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教材及适合儿童欣赏的小故事和歌曲,以启发学生的思想。学校还废除了封建礼教,女孩和男孩一样,都可以来校上学,这也是浚县第一所男女平等的学校。&&经过努力,学校名声大振,外校纷纷前去参观学习。在1929年11月的一天夜里,反动势力勾结太行山一带的土匪,对学校发动突然袭击,把师生睡觉的宿舍包围了起来,并点着了宿舍外存放的煤油和芦苇。学校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三十多名师生除两名逃跑外,其余的都被土匪绑架到山里。吴丹坤也被土匪绑架,后经同志们积极营救,他才得以逃脱。&&春节后,吴丹坤接到了党组织的新任务,再次离开浚县开始了他革命的新征途。 &&◆回访&&学校已重建 规模更大&&&&从浚县县城到前枋城村大约30公里的路程,村间小道崎岖不平,半个小时后,汽车在前枋城中心校的大门前停了下来。&&映入记者眼帘的学校大门,约5米高、4米宽,墙上贴着碎花岗岩,有一些已经剥落。大门正中间嵌了几块乳黄色的瓷片,瓷片上写有“前枋城中心校”6个红色大字。大门的顶端是绿色琉璃瓦,许多琉璃瓦已被岁月打磨得有些发白,充满了沧桑感。&&一位姓吴的老师接待了记者,一块碑上篆刻着前枋城中心校的校史。据校史记载,1929年,中共地下党员吴丹坤为了开展地下工作,在前枋城村东头一座庙宇内里创办了这所学校。吴丹坤任校长,生源来自淇县、滑县、浚县、汲县(今卫辉)4个县。1929年春,由于学生增多,原有校舍满足不了当时的办学需求,在进步人士的帮助下,吴丹坤带领全校师生,破除封建迷信,变庙舍为校舍,将学校迁至老祖爷庙内(学校现在的校址)。“学校白天开设小学课程,为学生讲授文化知识,晚上开办夜校,为进步人士讲授文化课及革命精神,为中共培养了很多杰出人才”。&&吴老师还告诉记者,吴丹坤当时创办的学校现在已经被分成了前枋城中心校(小学)和前枋城初中两部分。&&据浚县县委党史研究室的李全有讲,1989年秋,在捐资助学的大环境中,为改变学校旧貌,对学校进行了重建,扒掉了当时已不知有多少年历史的庙舍。在建前枋城中心校大门时,村里的老人们建议,把从庙舍上拆下来的琉璃瓦给大门做顶,一来能节约建校的经费,二来也让这些琉璃瓦成为见证吴丹坤等人当年办校传播革命精神的信物。就是这样一个建议,留下了这见证那段历史的绿色琉璃瓦。&&&&◆追忆&&叮嘱孙子好好教育后代&&&&参观完前枋城村中心校,记者在李全有的指引下,来到了吴丹坤的故居。村里的几位老人告诉记者,吴丹坤的两个孙子吴海鹏和吴海同依然在村里务农。&&吴丹坤的两个孙子已经把老房子拆掉后盖起了两层小楼,“老房子年久失修已经没有办法再住人了,现在只剩下厨房还没有来得及进行翻盖。”吴海鹏对记者说。&&吴海鹏告诉记者,他爷爷总共有10个孩子,现在分别在北京、贵阳、广东、安徽、新乡等地居住。&&“爷爷退休后就去了北京,和我的小叔生活在一起,1997年去世时他已经107岁了。他出生在清朝末年,经历了辛亥革命,见证了北伐战争,亲历了新中国的成立,并目睹了改革开放给新中国带来的发展成果,爷爷这一辈子经历了太多太多。”吴海同提起爷爷颇为自豪。&&记者通过和吴丹坤的后人聊天了解到,1967年,吴丹坤曾经回过老家一次,当时他还一直对他的两个孙子说,让他们在家好好务农为国家多打粮食,“爷爷临走时还一再叮嘱我们,好好教育下一代,让子孙后代为党和国家多作贡献。”发布日期:日&|&标签:&
以下内容,仅对会员开放。如需查看详细内容,请先 成为会员,已注册会员请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宗申摩托车专卖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