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考试题题(1-2-3-4题)

(1)网络、图书馆、历史书籍、询问历史老师等。(答上两点即可)(2)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发生在 1405 年 ,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最远到达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郑成功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利益,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明中后期以后,封建统治阶级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这是造成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断的最主要原因。 (4)开放交流、勇于开拓、和平宽容、自强不息、睦邻友好、献身祖国。(学生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福建省中考真题
题型:问答题
回答下列问题。(1)谈起丝绸之路,人们一定会提到汉武帝时期的张骞。这是为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朝前期,郑和率领船队(见图一)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见图二)。
图一郑和下西洋海船模型图
图二郑和下西洋航线图
(2)结合明朝前期的政治、经济、科技、对外关系,简要分析郑和船队成功远航的客观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张骞、郑和的感人事迹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启示?请概括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新网日报道,香港拟与广州、泉州合作申报海上丝绸之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4)假如泉州要举办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展,请你为图三写一幅与申报相关的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宣传标语应围绕古代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在世界航海贸易史上的地位或作用书写)。
图三泉州出土的南宋船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同步题
题型:探究题
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回答:(1)郑和的船队从我国何处出发?最远到哪里?沿途经过了哪两个大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说一说,你们的船队在往返时装载的货物和人员有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你们的船队之所以能够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江苏同步题
题型:读图题
识图题。请回答:
①这幅图反映明朝哪位航海家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他曾几下西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最远到达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的远航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黑龙江省中考真题
题型:读图题
上图人物在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山东省中考真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下面对此次远航活动的评论中,正确的一项是①探寻新路,寻找黄金②友好往来,促进交流③和平使者,扬威异域④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明代的西洋,指_______以西的东南亚和_______沿岸地区。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郑和下西洋出现在明朝前期的国力强盛时期B.郑和先后航海6次,经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C.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D.郑和航海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湖南省中考真题
题型:单选题
“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 ]A.弘扬沸法B.民族融合C.中外交往D.开发南洋高分手上有一堆USB电源适配器,标准都是5.0V,可是为什么都大于5.1V呢,而且苹果的居然大于5.2V,怎么回事呢? - 你问我答知识网
&&&&&&>>>>&&高分手上有一堆USB电源适配器,标准都是5.0V,可是为什么都大于5.1V呢,而且苹果的居然大于5.2V,怎么回事呢?
已解决问题
高分手上有一堆USB电源适配器,标准都是5.0V,可是为什么都大于5.1V呢,而且苹果的居然大于5.2V,怎么回事呢?
手上有一堆USB电源适配器,标准都是5.0V,可是为什么都大于5.1V呢,而且苹果的居然大于5.2V,怎么回事呢?只有索爱的一个充电器是5.02V,比较标准,其他的电压都很高,而且有的高的离谱。。。
您买的时候样品测试情况怎么样嘛?我们生产的产品好像没有这种情况哟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你的耐心解答,好详细呀
••••••••••
你知道这是神马?5.黄土高原
其它6条答案
附近的朋友等待您的帮助
包打听移动版初一历史社会测试题-初中一年级历史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历史试卷-试卷下载
当前位置: - -
初一历史社会测试题
初一历史社会测试题
选择(共30分,每小题1分)
1.      
北京周口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考古文化遗址,在这一地区曾生活过的原始人类有
A元谋人  北京人          &
B北京人 山顶洞人
C元谋人  山顶洞人         &
D北京人 蓝田人
2.      
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原始居民懂得农耕技术,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
   物是
   A水稻 小麦             
B 水稻  &粟   
 C小麦  粟             &
D 水稻  玉米
3.      
我国原始居民很早就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下图所示房屋的居住者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4.      
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不断向前进步。下列原始人类的生活最能反映这一观
  点的是
    A刻画符号的出现          
B群居生活的出现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体貌特征的变化
5.      
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向前发展,这是客观规律。我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排序下列
   哪组符合这一规律
A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山顶洞人    
&B北京人 元谋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C元谋人 山顶洞人 北京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D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访问大陆,曾到陕西去拜谒黄帝陵。
据此回答6――7问题。
6.      
宋楚瑜此行的原因是
    A黄帝曾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功不可没   B黄帝发明了指南车
    C黄帝的部下仓颉发明了文字      &
D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7.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主要是因为
    A黄帝曾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功不可没   
B炎帝部落与皇帝部落结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C黄帝及其属下的发明创造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这些传说反映了人们对他的尊敬
    D黄帝建造了宫室,制作了衣裳,还叫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8.      
学习历史要善于借鉴经验,吸取教训。从夏商两朝灭亡的原因中,给我们的启示
   是国君一定要
    A发展经济    B 勤政爱民    
C重视教育    &
9.      
对春秋争霸战争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战争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B促进了军事的发展
    C从长远看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D是历史的倒退,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黑暗漫长的历史
观察下图,完成10―11题
10. 由于编者使用图片编辑工具不当,导致图名缺损,请你根据图片中提供的信息判定这幅图名应该是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1.这场战争的结果是
     A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B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C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D诸侯争霸,战火纷飞
12.“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谁的称颂
     A管仲      B商鞅      C商汤     D李冰
13.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其中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主要是因为他
       A爱国主义的情操             C对楚文化的发扬光大
       C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    &
D清风瘦骨的形象和气质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文字,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使人类由蒙昧时代进入到文明时代。据此回答14-15题
  14.以下对甲骨文的表述正确的是
    (1)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3)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4)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
     A(1)(2)(3)   B(2)(3)(4)  
 C(1)(3)(4)   D(1)(2)(3)(4)
15.我国文字发展的演变顺序是
A甲骨文 金文 大篆 隶书      &
B 甲骨文 大篆 金文  隶书  
C金文 甲骨文 大篆 隶书      &
D 隶书 金文 大篆  甲骨文 
16.下列四件青铜器均是商周时期典型的作品,其中代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是
A 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 青铜立人像    &
  17.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 被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已经齐备   B 今天家畜的主要品种已经驯化出来
    C农业生产中使用了一定数量的青铜工具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
  18.与象棋中“楚河汉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秦末农民战争  B楚汉战争    &C 长平之战    D秦统一六国
  19.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A陈胜、吴广起义    &
B修建阿房宫    
&C秦朝的暴政      
D项羽、刘邦起义
  20.诸子百家中,持有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 庄子
  21.对百家争鸣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的天子组织了众多学派对时政发表看法,相互辩论,很活跃
B春秋战国时期有上百家的学派著书立说对社会问题发表看法
C 春秋战国时期有众多的学派对社会发展理论进行论证,学术繁荣
D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众多的学派对春秋战国时期时政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的一种学术繁荣局面
  22.下列说法不可能发生的是
   A西汉时期,纸张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
   B东汉末年,一个人突发疾病,医生给病人服用了“麻沸散”,作了剖腹手术
   C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给汉武帝上的一个奏本,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D公元183年,地动仪朝西的龙嘴吐出铜球,人们很快知道西部发生了地震
  23.三国时期造成鼎立局面持续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吴蜀联合抗曹        &
B司马炎夺权影响了魏国的统一
C 曹魏的国力日渐强大     &
D 三国经济的发展形成相对均势
  24.东晋和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生产工具先进      
B 江南自然条件好
     
C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     
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此回答25――26题
  25.3――6世纪黄河流域先后出现过三次统一的局面。下面哪一组是正确的
     &
A曹魏 东吴 前秦      
B曹魏 前秦 北魏  
C曹魏 东吴 北魏     &
D东吴 前秦 北魏   
  26.出现统一的共同原因是
A都结束了割据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  B 都是由少数民族政权完成的
C都是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      &
D都为实现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B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
C符合劳动人民的利益         
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28.推行汉化政策,提倡尊崇孔子、以孝治国,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少数民族帝王是
      A汉武帝     &
B汉文帝    &
C宋孝武帝    
  29.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他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这位数学家是
     &
A祖冲之     &
B刘徽     &
C贾思勰     
  30.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部史学著作是
    A《史记》     B《汉书》    
C《论语》    
D《后汉书》
二、   &
火眼金睛,知错就改(每小题有一处错误,请你改正过来。每题1分,共10分)
1.      
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亲王位,从此“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分封制”取代了
  “禅让制”。
2.      
夏商周时期,人们使用青铜器制造工具、武器和生活用具,这个时代被称为青铜
   时代,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被称为青铜器,它包含那个时代的农业、
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成就。
3.      
春秋历史是争霸;战国历史是兼并。历史在争霸和兼并的过程中走向分裂。
4.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西周开始的。
5.      
最早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的是秦始皇。
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夏朝。
7.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
时期为“光武中兴”。
8.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印度,东汉末年传入我国。
9.  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0.  中国历史上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顾恺之。
三、   &
材料题  (31分)
1.      
读史明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分)
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齐国国富兵强。
材料二:晋文公做国君以后,他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的一个强国。
(1)齐国和晋国很快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分)
&(2)从两国国富兵强的史实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分)
 &2.史海探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
材料一:秦朝农民要把收获的三分之二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二:秦朝的刑法很严酷。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酷法的处治。
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朝的社会现实?  (4分)
    (2)材料三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讲这句话?  (2分)
    (3)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有什么联系?  (2分)
3.读史识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一明主,安危托妇人。
                          
―― 戎翌 《咏史》
   材料二:仙娥今下嫁,娇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  张仲素
  材料三:汉武雄屠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
        &――  翦伯赞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1分)
(2)此事是汉朝与哪一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当时这一少数民族的首领是谁?  (2分)
(3)以上三首诗表达了对这一事件的态度。请分别概述三人的观点。  (3分)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可哪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3分)
4.借古论今: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的执政官凯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中,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材料二:《工人日报》2004年报道:在西安举行的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三:“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安),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西到印度、伊朗等国及地中海东岸,并可直达古代罗马,总长7000多公里。
   (1)材料中提到的时间是中国的什么朝代?欧洲人当时把中国称为什么?  (2分)
   (2)请你分别写出一位开辟、维护丝绸之路的功臣。   (2分)
   (3)结合材料说明古代交往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1分)
   (4)简要说说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往中的作用。  (2分)
   (5)谈谈你对古人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和探险精神的体会。 (1分)
   (6)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还有价值和作用吗?谈谈你的看法。 (2分)
四、问答题  (29分)
1. &看图说史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请你写出他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5分)
2.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也有人说秦始皇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谈谈你的认识。 (8分)
3. 有理有据
  有人说西汉之所以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个兴盛的王朝,一个辉煌的时代,在于汉武帝采取里一系列的措施,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你同意这一观点吗?那时为什么会出现“大一统”的局面?“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方面的表现如何?在当时的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7分)
4.    
成语解读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与历史典故有关。请查阅课本,或调动你的知识积累,把下面的成语填写在相应的历史时期里。(9分)
 三顾茅庐   卧薪尝胆 &风声鹤唳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围魏救赵 
  草木皆兵  四面楚歌   &纸上谈兵  &投鞭断流 &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答案   
  一、选择
 二、改错
1.    
分封制改为禅让制
2.    
青铜器改为青铜文明
3.    
分裂改为统一
4.    
西周改为商朝
5.    
秦始皇改为李斯
6.    
夏朝改为秦朝
7.    
光武中兴改为文景之治
8.    
东汉末年改为西汉末年 
9.    
官渡之战改为赤壁之战
顾恺之改为王羲之
1. (1)原因
: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进行军事改革,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一点1分共3分)
(2)结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或改革使国家富强。
(1分,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 (1)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沉重;刑法严酷。(4分,1点1分)
(2)陈胜 (1分)  为了号召大家起来举行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 (1分)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是因果关系。因为秦朝的暴政,导致陈胜吴广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2分)
3. (1)昭君出塞(1分)
  (2)匈奴  (1分) 呼韩邪单于  (1分)
  (3)戎翌否认和亲政策,认为它不能解决实际问题。(1分)
   张仲素认为和亲政策平息了边界纷争,促进了和平。 (1分)
   翦伯赞认为和亲政策促进了汉匈两族的和平,在历史上有重要作用。 (1分)
(学生认为张仲素和翦伯赞的观点一样,也可给满分)
   (4)同意翦伯赞或张仲素的观点。 (1分)
昭君出塞促进了汉族与匈奴族的友好相处,为汉族与匈奴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应当肯定。(2分  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4. (1)汉朝 或西汉 (1分)   丝国  (1分)
   (2)张骞  (1分)    班超  (1分)
   (3)和平交往  或友好往来 (1分,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4)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2分 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5)古人探寻丝绸之路的事迹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这些对我们今天来说仍是需要的。(1分  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6) 有 (1分)丝绸之路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的加以利用 (1分 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四、   &
1、    
&孔子的政治主张:“仁”的学说  (1分)
孔子的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1分)
  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  (1分)
  强调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1分)
  向弟子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  (1分)
2、两个观点都不全面(或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又是暴君,但他功大于过。1分)
说他是千古一帝:
(1) 他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的愿望。(1分)
(2)他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1分)
(3) 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如同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各民族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1分)
(4)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1分)
说他是暴君:
(1)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 (1分)
(2)广建宫殿和陵墓,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1分)
(3)刑法严酷,统治残暴(1分)
 3. (1)同意  (1分)
(2)出现“大一统”局面的原因:因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汉武帝有雄才大略)(1分)
    (3)政治上:实行消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  (1分)
     &
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1分)
     &
军事上:反击匈奴,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1分)
     &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的正统思想  (1分)
    (4)作用: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1分)
 4.春秋战国时期: 纸上谈兵   围魏救赵   卧薪尝胆
   秦汉时期:三顾茅庐 破釜沉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风声鹤唳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试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