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怎么创造财富富

财富究竟是如何创造的?
有的家族创造财富可以保留许多世代,有的富不过三代,有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也积累不下可观的财富,究竟是先辈的积累更容易创造的新的财富还是个人的素质与际遇更容易创造财富?这问题在往更跟本上说,究竟是生产的过程更能创造财富,还是交换与分配的过程更能创造财富?当下的时代是一个财富更靠继承的时代吗?是不是动荡和变化的时局更能创造巨大的财富?一个渴求财富的人在太平的时局是不是需要更卓越的素质?
按投票排序
财富是什么。财富怎样来。财富怎样传承?好大题目。财富就是能节省时间的事和物。粮食是财富,有粮食就不用花时间种地了;材料、工具、知识产权…都如此。财富的增长就是效率的提升,因为能用更少时间换更多时间。怎样传承?时间不可驻留,所以财富是无可继承的。对富翁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来讲,遗产就是社会对那些为人类贡献了效率提升的人的后代的一种救济,所以富不过三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当富裕之家过了三代,王朝传递过了五朝,社会救济用光,继承人就是在降低社会效率了,所以你可以看到王朝末世,皇族下场都极为凄惨。因为他们浪费了亿万人口的多少时间!题主似乎以为有千年家族…也有,但一般财富已经不在其手中,他们往往是“守墓人”,就像日本天皇,所谓罗斯柴尔德,所谓肯尼迪家族…以上。
Paul Graham在《黑客与画家》这本书中也放进了这篇文章,在他的博客上可以看到英文原版内容。阐述了如何通过创业的过程,创造财富,让你实现财务自由和生活自由。“How to Make Wealth”自古以来,创业是通向致富道路的最靠谱的方法。并且科技领域的创业公司成活率更高,尤其是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更是如此。文章还描述了创业公司为什么随着规模的膨胀开始走下坡路,以及创业公司需要注意的事项。关于创业致富的命题(The Proposition)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你可以将创业看成是将你一生的工作时间压缩在几年内完成的过程。假如你年薪10万,一辈子大概总收入在300万。而创业就需要你在3、5年内赚到300万,也就是说一年赚到100万。这需要你在创业阶段疯狂的工作,没有时间休闲、陪家人、看电影,你需要付出辛苦的劳动,甚至透支你的健康。创业本就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他没有改变创造财富的规律:得到越多,付出越多。创业是将你一生需要面临的压力放在三五年内经历完,这个守恒定律不可改变,所以创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你有充分的思想和体力准备。几百万而不是几十亿(Millions, not Billions)目标定成几百万更现实一些,毕竟比尔盖茨那样的幸运儿太少了。几十亿的目标让这个目标丧失可达性。虽然比尔盖茨聪明绝顶,但是如果没有IBM的决策失误,他也只会是一个普通的成功创业者而已,运气这种东西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致富的方法很多,比如通过继承遗产、坑蒙拐骗、买彩票等等,但是我们只讨论一种:通过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合法的获取财富。这种致富的方法最靠谱,也最直截了当,做人们需要的、想要的东西,仅此而已。财富不等于钱(Money Is Not Wealth)社会财富这种东西自打有人类就出现了,而钱是更晚才出现的产物。比如你卖掉一个小提琴,然后购买一些土豆,这里小提琴和土豆是社会财富,而钱只是推动了社会财富的流动,钱是一个中间媒介,钱本身并不属于真正的社会财富。通常我们做生意,好像只是为了赚钱,其实我们是通过自己创造的财富,换取另一类财富而已。因此做生意的真谛应该是:生产人们想要的东西。蛋糕是有限的谬论(The Pie Fallacy)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的理论经常是蛋糕是有限的,有人分的多,就注定有人分的少。这是多么毁人的谬论呀!通过创业的过程你会慢慢发现,社会财富这块蛋糕不是固定大小的,你可以无限制的将蛋糕做大,在不损害任何人利益的同时你也可以创造并获取财富。比如你将自己的一辆破旧的车修好,整个社会财富增加了,但是并没有任何人因此损失自己的蛋糕。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社会财富一直在被创造出来、被消耗掉。工匠、手艺人(Craftsmen)通过上面的财富创造理论可以看出,好像一些手工艺人更容易创造社会财富,而随着工业化的程度加深,工匠这样的岗位越来越少,所剩为数不多的手艺人中程序员是一个极大的群体。程序员坐在电脑前通过编写代码创造财富。如果你编写并发布一个比IE、Chrome更易用的浏览器,你就将整个社会财富蛋糕增大了。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庸人的抱怨:社会50%的财富被5%的人占据了,这不公平!但是这些庸俗的小人从来没有想到过,5%的程序员开发的优秀软件占了99%的份额。财富创造出来后不一定非要变现成钱,比如科学家的研究无偿贡献给社会,基于此产生的青霉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创造了不可估量的财富(生命无价)。同样出现在软开开发领域,无数开源软件,如知名的FreeBSD、Apache等创造的社会财富也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工作是什么(What a Job Is)现在这个社会,大部分个人都从属于一个机构,比如某某某,10岁,就读于某某某小学。某某某,30岁,工作与某某某公司。你为之工作的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创造社会财富,满足用户的需求,制造某类物品或者提供某类服务。你的工作需要和公司其他的人绑定到一起,才能让公司创造财富,你个人的工作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公司创造的财富很难说某人占了10%的功劳,另一个人占了15%的功劳,很不容易衡量。人们之所以选择工作,是要做一些创造价值的事情,要创造人们愿意使用的产品。不管是大公司里的一员,还是创业的草根,都要认识到满足用户才能生存。努力工作(Working Harder)大公司的问题就在于他无法准确衡量一个人是否足够的努力,平均主义降低个人工作积极性。一个人如果玩命疯狂的工作,生产效率将十倍甚至百倍于大公司的普通职员。虽然大公司有相应的奖励机制,但是你不能跟你老板说:从现在起我将以十倍的干劲工作,你给我十倍的工资吧。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老板不知道你真的能否产生十倍的价值,这是无法度量的。不过销售和公司CEO的努力是可以度量的工种,比如销售额、公司业绩等,都可以按比例给这两个工种提成。此外其他岗位基本都是一种耦合性极高的考核方法,你无法衡量一个产品的成功是因为好的设计、好的制造还是好的客服,只能采用平均主义。在大公司的职员经常有种感觉,你想努力的干出惊人的业绩,受制于体制和他人,单凭你个人取得成绩微乎其微,其他人将你的努力平均掉了,他们拖了你的后腿。长此以往,一些能干的有野心的人跳出创业去了,另一些人随波逐流成了庸才。可度量、影响力(Measurement and Leverage)想获得巨大的财富,你需要让你的工作具有可度量性,还要善于利用你自己的影响力。只有可度量性是不够的,比如计件工资的工人,工作量是可精准度量的,但是因为他缺少影响力,没有话语权,基本不可能发财。CEO之所以比较富有,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可度量(公司业绩),他们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做决策)。具有这两个能力的人都具有致富的潜力,比如CEO、演员、对冲基金经理、运动员等等。这些人的命运和前途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需要足够聪明足够努力,稍不留神就名败身裂。这些工作风险都很高,如果你的工作比较稳定(如公务员),那注定了你无法获得高额回报。高风险,高回报。就这么简单。不过你也不一定非要去当CEO,在一个规模小的创业公司,成为骨干力量,一样具有上面两个因素促使你成功。规模小=可度量(Smallness = Measurement)如果无法精准度量每一个个体的价值,起码你可以估算一个小团体的价值。用划船比赛来比喻公司和职工,大公司就好比一千个人一起滑动大船,一个人的努力或者懒惰不会带来太大影响,而小的创业公司划船者都是精干力量,每个人都很卖力,自然能取得更惊喜的成果。斯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一个创业公司能否成功取决于开始阶段的前十个员工”。这最开始的精干力量你可以精挑细选,他们可不止是十个人,而是十个像你一样的干将,是一支全明星队伍。真正崇尚自我价值的人,是不屑于混迹在大公司臃肿的团队里的,他们乐于在小团体里挥洒自己的智慧与干劲,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创业,为用户创造无限的价值。技术=影响力(杠杆力量)(Technology = Leverage)创业公司之所以能产生巨大影响力,是因为他们大多借助技术的杠杆力量。纵观人类历史,技术革新者往往取得巨大的收益,让技术发明者致富,让培养革新力量的国家强大。公司规模小并不会影响技术革新,反而更有利于发明新技术。一些前沿技术变化太快,淘汰也太快,大公司往往来不及做出应对策略,而小公司不受约束,船小易调头,更容易取得惊人的成绩。一些需要高额投入的技术研发,如航天航天、生物基因工程等,大公司更擅长,但即使在这些领域,他们也需要小创业公司的帮助。在创新领域,小即是好。在创业初期,要注意构建技术壁垒,防止过多竞争对手的快速跟进,还需要做好专利保护工作。不过靠专利不是太高明的办法,因为大公司可以故意侵犯版权,而打官司这事他们最擅长。因此最好的方法还是让你的技术足够领先,让对手无法复制。毫不犹豫选择解决最困难的问题。注意事项(The Catch(es))一旦走向创业的道路,你可能就无法选择在何处停止。你不能认为自己已经比别人努力两倍、三倍,就想获得同等的待遇。努力干到什么程度,不是你自己决定,而由你的竞争对手决定。并不是说你付出就百分百有回报。大部分创业公司都在无声无息中消亡了。假设创业的平均收益是三十倍,那最高的可能达到1000倍,绝大多数人可能收益是零,什么都没有得到,除了教训。满足用户(Get Users)我们建议创业到一定阶段,卖掉公司,进行更多元化的价值创造。因为运营一家公司和创业是完全两码事,技术的更新换代很快,让我们将时间和精力放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商业运行交给穿西装的那些人吧。为了让你的创业公司卖个好价钱,你需要确保自己的创业产品真正的满足了用户需求,拥有忠诚的用户群。这是你谈判的筹码。另外,有个小窍门让你更顺利的卖掉自己的创业公司。引入多个买主,让他们竞争。一般大公司都很担心竞争对手的强大,也很担心竞争对手抢得购买先机。 财富与权力(Wealth and Power)财富的形态多种多样,人类历史上奴隶、土地、矿山都属于财富的象征。财富还曾经被赋予坏名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两件事让社会财富得以正名并促进其发展,一个就是法律的诞生,另一个就是工业化。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法律,它保证了财富创造人能够享用自己的成果,而不用担心强权者的掠夺。这也是促进工业化进程的一大因素。创业者是那种想加倍努力换取高额回报的人,如果高额的付出换取的财富无法得到保护,或者社会不允许他比别人更卖力的工作,那这样的社会其实是在鼓励平庸。这将导致技术革新不会出现,人类社会文明停滞不前。发明创造技术革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革新者有权利获得高额的回报,只有如此才能促使更多人投入到创业、技术发明中。欧洲之所以在工业化进程中积累了大量财富,不是因为他的地理位置优越、不是因为欧洲人更聪明、不是因为他们人种优秀,而是他们承认:创造财富的人有权利保有并享用财富。技术革新让一个国家更强大,一个简单的例子是,隐形飞机的技术原理是一个苏联的科学家发明的,但是因为苏联缺少高性能计算机,这个理论对他们毫无价值,而美国人利用这一理论率先制造出了隐形飞机。冷战以及二战的种种结果表明,掌权者千万不要折腾创业家,只有这样才能让技术创新,社会财富增加,国家强盛。Let the nerds keep their lunch money, and you rule the world.
上面几位讲的所谓财富,其实是基于信息不对称性的利润。在商业里,利润常和财富混淆,财富是对人有益的效用。利润的本质其实是不公平,当信息不对称时,利润才能产生。也因为利润基于信息不对称,那么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终将以其强大的信息流通能力破坏世界上大多数利润的基础。新的经济模式已经在眼前了。互联网的边际成本极低,这便与传统产业形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竞争,人们更愿意进入互联网,当微商,而不愿意在传统行业生产实际财富,而互联网企业是要依赖传统行业的!这时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互联网本质是提升效率,那么提升了效率,社会财富减少了吗?————————————————让我们来重新认识财富吧———————————————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财富到底是怎样创造的?
交换创造财富(茅于轼)
交换使物尽其用。所谓的等价交换是错误的。既然等价何必交换?一个社会财富的创造,就是因为各自优势的发挥,有分工,而且这个分工是发挥优势的分工。
我举一个例子:我有100根香蕉,你有100个苹果,但我也喜欢吃苹果,你也想吃香蕉。我就用我的香蕉换你的苹果,一根香蕉换一个苹果,我就变成99根香蕉加1个苹果,我们两个人加起来还是100根香蕉、100个苹果,但我的财富增加了,你的财富也增加了,何以见得呢?我这99根香蕉加1个苹果,这1个苹果的价值是超过1根香蕉的,我是用1根香蕉换来1个苹果的,但换来的这个苹果不只值一根香蕉,要不然我干吗跟你换呢?或者说有一个人再拿一根香蕉想把我这唯一的苹果换回去,我不会干,你拿两根香蕉我也不干,因为我的香蕉很多嘛。也许你拿了5根香蕉,我勉勉强强给你这个苹果。这证明我这个苹果值5根香蕉,交换以前是100根香蕉,交换以后变成了104根香蕉,而且你也赚了。
经济学讲的资源配置就是物尽其用。财富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交换,而不在增加物。有许多例子,物没变,只是配置的改变,财富就增加了。国际贸易就是例子。金融业创造财富也是,他们没有任何物的增减,但是改变了钱的配置。
交换创造财富,有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一个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从一方转手到另一方,一定是卖方对这个商品的估价低,而买方对这个商品的估价高。所有的买卖,都是从低价值估价的人手里转移到高价值估价的人手里,绝对不是等价交换,等价干吗还要交换呢?一个社会财富的创造,就是因为各自优势的发挥,有分工,而且这个分工是发挥优势的分工。
经济学讲的资源配置就是物尽其用。财富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交换,而不在增加物。有许多例子,物没变,只是配置的改变,财富就增加了。国际贸易就是例子。金融业创造财富也是,他们没有任何物的增减,但是改变了钱的配置。
劳动创造财富()
劳动创造财富还是剥削创造财富?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就社会整体而言,真正的财富归根结底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商品经济的商品从何而来?劳动创造而来。不劳动创造,哪有源源不断的商品?拿什么去持续交换?如果人人都只愿从事交换而不愿从事劳动创造,所谓商品经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只有枯竭。一个人靠交换占了别人的便宜,这个人发了财,其它人吃了亏,整个社会的财富增加了吗?没有。只是简单地从一个人手里转移到了另一个人手里。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整天琢磨如何靠交换占便宜,这个社会的整体财富能增加吗?如果创造社会财富的人永远吃亏,那么这个社会能维持多久?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出卖典当祖宗遗产或卖苦力打短工是稳妥可靠、深谋远虑的谋生之道吗?至于偷抢拐骗、贩毒卖淫、乞讨赊欠之类那就更不在话下了。个人如此,整个国家亦是如此。环顾世界,凡是真正的经济发达国家无一没有发达健全的创新制造能力,在此基础上的商业交换才有生命力。没有创新能力,靠卖资源卖苦力能撑多久?归根到底,“劳动创造,人间正道”。
GDP不等于财富(crock)
(一)要理解财富如何被创造,先要理解什么是财富。对于个人而言,什么是财富,不难理解。可以说,一切又价值的资源、物品、权益,都是个人财富,还可以包括个人声誉,人际网络,知识以及可以为其带来潜在收益的信息资源等等。困难在于如何衡量一个社会的财富。有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不等式是,个体财富的加总不等于社会总财富。举一个简单例子,农民李四手上有现金5000,其他粮食若干价值也是5000;个体户张三手上也有现金5000,另加化肥价值5000。由张三与李四组成的社会总财富是多少?是10000而不是20000。
上面这个例子容易理解。因为货币,尤其是政府发行的纸币,只是价值的符号。对于社会来说,其本身没有价值,当计算社会财富的时候,要把这部分扣除。就像一个人与他的影子一起,不能算作两个人。我们在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假定有两个农民种地,各自的产出是100。整个社会的总财富是200。有一天跑来一个马戏团,跟他们说,你们要不要看马戏?如果你们每个人出5块钱,就能看到上等的表演。两个农民同意了。这个时候的社会财富是多少?按照GDP算,应该是210:农民的收入加上马戏团的收入。那么与前面一种情况比,社会财富是不是增加了?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农民不仅得到“服务”超过了他们的付出,否则他们不会买票。对马戏团来说,得到的价值肯定超过他们表演的成本,否则不会表演。这个社会的总财富肯定增加了。这增加的部分就来自马戏团的服务。这个例子可以为GDP的合理性提供某种基础。&
继续上面的故事,稍微变一下。第一天马戏演完,两个农民发现也就一般般,要求马戏团离开。但马戏团想赖着不走,说我可以给你免费表演。但农民觉得噪音太大,不如打发他们走算了,马戏团又从农民那里要到5块钱,作为不让它表演的补偿。这时候,GDP增加了5块,是215
(仍然等于马戏团收入加农民收入)。那么社会总财富增加了多少?实际上,社会总财富不仅没有增加,实际上还减少了。因为,这后来的5块钱没有得到服务(得到的是“不服务”),是农民为了避免损失而不得不付出的成本。而且,我们可以推断,马戏团再表演一场所导致的社会损失,肯定是超过5块,否则农民不会宁愿付5块钱让它别表演。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GDP在什么情况下不能衡量财富。
从马戏团的故事,我们明白一个道理,财富的创造,必然要求是为社会成员提供新增的有价值的劳务或者商品。例如前面的第一场马戏。但是,为了避免损失而进行的活动能否计入新增财富,却比较复杂。例如农民付出的打发费用后,社会的总财富在减少(尽管农民的财富比让马戏团继续表演要多)。
(二)前面说,财富创造必然要求是为社会成员提供新增的有价值的劳务或者商品。但是并非所有为个体有价值的劳务或商品都能在加总意义上体现为社会财富。诸如为个体提供毒品,偷窃技术等明显例子不难理解。另外,关于欺骗,提供假信息的例子后面再讲。这里要说的第二类例子是,即使不偷不抢不骗,许多看起来对整个社会有好处的商品与劳务也不是财富。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验钞机。
为什么有人买验钞机?那是因为有假币。所以验钞机的价值来源依赖于假币。假定一个社会,由10个人组成,正常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是1000,故人均收入100,并且人均拥有验钞机0.5部,每部价值20(验钞机产业创造的价值是100)。对于个体来说,他的财富是100+20*x
(x代表验钞机的数量),但是对于社会加总的财富,显然不是1100。道理很简单,假定有另外一个社会,没有假币,没有验钞机,正常生产部门的产值也是1000。跟这个理想社会相比,有验钞机的社会财富更多吗?显然不是。而且,验钞机的价格刚好可以反映假币的数量:买验钞机的成本至少要小于没有验钞机而导致的损失(一个粗略推测,流通中至少有2%的假币)。所以验钞机成为了生产1000正常GDP的成本,应该从收益中扣除,这个社会的总财富是900而非1100。粗略的估计,扣除掉的部分,大致相当于制造验钞机所需的人力及资源的浪费。这里还没有计入制造假钞的成本及浪费。
从验钞机的例子引申出去。这个社会上类似于验钞机的产业与服务非常多。例如防盗门,各种各样的防伪技术,甚至包括部分保安警察,严格地说都是成本(我们可称为维稳成本)。他们计入GDP,但是实际上应该从GDP中双重扣除。&
验钞机的例子说明了财富创造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所有新增的价值与劳务中,必须扣除成本以及为避免或降低成本而发生的一切活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代理refa美容仪如何创造财富_品牌频道_深圳热线_
十天内免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
代理refa美容仪如何创造财富
日本MTG&黎珐&ReFa&CARAT铂金微电流滚轮美容仪器,主要功能是由深度的揉捏排毒,通过滚动头,令全身的肌肤像被按摩师按摩时一样被强烈的向上推,从而达到全身放松,全身肌肤紧致的效果,全身防水,即使在浸浴的时候也可以使用。配合面膜或按摩膏使用效果最佳。
触头接触肌肤,会立即感觉到肌肤被揉捏提拉起来,这真是一种很惊奇的感觉。首先,这部机子拿到手,就觉得这两个接触头闪亮闪亮的,自己也觉得兴奋了起来。一接触到皮肤,立刻感觉自己的脸被提升了起来,这两个接触头可以根据你的身体曲线运动,除了脸部,你的两个手臂,还有女性一般比较在意的部位,全部可以使用,这个独特的功能只有这部机子能够做到吧。其实我参加了Refa机的研发发表会,真的觉得这是一部进化了的机子。
RaFa&采用复合手抓感,3D模式,紧致肌肤
人体的肌肤本身是有微电流在流动的,这个微电流是守护健康美丽肌肤的重要因素。
RaFa采用太阳能吸收材质,令光聚集,发生近似于人体的这种微电流(microcurrent)。每天使用这部机子在肌肤表面上推动,会调整肌肤纹理,令肌肤紧致发光,有弹力
RaFa&特点:
采用现在美容院非常流行的微电流设置。通过太阳能光片聚集光能,发生微电流。
2.美容师的手法
像专业美容师的揉捏感觉,接触头的形状,入射角度等采用360度复合多棱角构造,是身体线条被深度的抓起。
3.双重全身美容接触头
接触头上的每一片都是钻石菱形形状设计,温和的收紧女性敏感的肌肤。
4.白金材质
接触头采用白金材质,防止酸化,有效耐热。
5.防水构造
JIS基准(相当于IPX7)的防水设计,在浴缸里面也可以使用。
6.圆弧手柄
大圆弧手柄设计更易随身体线条推动。
日本MTG&黎珐&ReFa&CARAT铂金微电流滚轮美容仪器&脸部按摩仪,日本ems直邮包邮价1450元全国诚招代理,批发零售。微信号shawndxcdxc,
Refa美容仪淘宝链接:
本文来源:
关键词阅读:
<img src="" alt="" width="220" height="150">
<#PageHtmlLoop,type=loop,rows=2,channel=0,width=16,sql=channellevel like '039.001%' and Picture1'/Image/Common$/blank.gif'#>
<img src="" alt="" width="220" height="150">
<img src="" alt="" width="220" height="150">
<img src="" alt="" width="220" height="150">
<img src="" alt="" width="220" height="150">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深圳热线"的所有作品,均由本网编辑搜集整理,并加入大量个人点评、观点、配图等内容,版权均属于深圳热线,未经本网许可,禁止转载,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读者热线:5 。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教你创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