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开业红包吉祥数字数字最顺

在资产负债表中年初数和期末数各指什么?_百度知道
在资产负债表中年初数和期末数各指什么?
  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指标,是静态的数据。  资产负债表中的年初数是指上一年度最后一个月的月末数。就是上一年度12月31日24点的数据。  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数,就是报表日24点数据。如果是月末的资产负债表,就是月末数;如果是季末的资产负债表,就是季末数;如果是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就是年末数。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资产负债表中年初数是指上一年度最后一个月的期末数。期末数=上期期末数+本月增加额-本月减少额
来自团队:
其他1条回答
资产负债表“年初数就是上一年12月份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数”;而期末数就是上个月对应的期末数订伐斥和俪古筹汰船咯+本月汇总科目中借方(或贷方)数—本月汇总科目中贷方(或借方)数。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资产负债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本报讯(记者&&越明)&&“上网、玩QQ空间、爱好摄影、喜欢自驾旅游”一听到这些,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这是年轻人的专属。  但60岁的长春市民王学成也是一位比较“潮”的人,他不但会上网,打字速度还比较快,无论是制作QQ空间还是玩微博,都样样通。他还建立了长春市徒步协会摄影自驾俱乐部。  王学成一身运动服装,红润的脸颊,第一眼看上去就让人觉得非常健康。自己建立的长春市徒步协会摄影自驾俱乐部也是通过在网络上发现了一个徒步群开始。  “我加入了徒步群以后,有一次群里组织到净月潭去徒步,我就去参加了。”他说,徒步大概一年时间,认识了很多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大家在一起非常的开心。  因为王学成非常乐观和认真,所以在大家的要求下,成立了徒步自驾群。刚建群时仅有70人,发展了两年时间,群里人数增加到了180人。  在王学成的组织策划下,群友自驾游玩了长春周边近70处旅游景点。“大家出去是为了亲近自然、锻炼身体,每次在策划游玩时我都先看天气,找网络攻略,尽量让大家少花钱,玩得还开心。”王学成说,开始建的只是一般的徒步自驾群,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长春市体育局的一位同志发现了该群。  “当时他希望我能成立一个俱乐部,我开始没答应,因为我觉得我的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后来在队员们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徒步协会摄影自驾俱乐部,并在体育局进行了注册。”老人说。  “每年年底,我都会个人拿钱出来买一些奖品,让大家排练一些节目进行表演,然后再聚餐。现在我们的俱乐部就跟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每次都能开心自驾,亲近自然。我也希望更多的中老年朋友能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老人说。  ■简讯  8月28日,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经开区大队民警深入到社区、企业以及重点商家,宣讲周边静态秩序管理重点和必要性,针对文明行车、文明停车、养成良好驾驶习惯等内容进行了细致讲解。民警还向辖区内的所有企事业单位,送达了静态停车管理通知书,详细介绍了车辆停放标准和要求。  本报记者&刘长宇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新闻热线:96618 / 报料QQ:【】
&&|&&&&|&&&&|&&&&|&&&&|&&&&|&&&&|&&
客服电话:0
新闻热线:
版权所有:长春新文化网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吉ICP备号 吉B-2-4-太行日报数字报刊平台
第04版: 教科卫
&&&&标题目录
脑卒中风险:最应关注中年人
&&&&图为患者在神经内科病房进行治疗。本报记者张理锋摄
&&&&健康视窗&&&&□本报记者徐沛&&&&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脑卒中,每6秒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脑卒中而永久致残。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高危人群数量惊人,每年有150万到200万新发脑卒中的病例,目前现存脑血管病患者高达700余万人,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有糖尿病人近1亿,高血压患者2.2亿,血脂异常者2亿,超重和肥胖者2.4亿,吸烟者3.5亿,这其中,很多人都是多种疾患集于一身,都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10月29日是“世界脑卒中日”,主题为“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人到中年应关注自身的卒中风险,力争做到早预防、早诊治,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患者越来越重视&&&&脑卒中俗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也是脑血管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今年是第十个“世界脑卒中日”,主题是“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市医院神经内科组织相关专家,在门诊大厅举办了义诊活动。&&&&义诊现场,专家们认真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进行沟通交流与脑卒中的筛查,免费为他们测量血压,并针对他们的问题一对一解答,指导大家重视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和发病过程,并针对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当天,医院门诊大屏幕滚动播放脑卒中宣传标语,神经内科专家们耐心地向前来咨询就诊的患者进行讲解并为患者作细致检查,医护人员向患者发放宣传材料并进行脑卒中防治宣传教育,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提供健康咨询,指导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市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贾龙斌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个方面开展教育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提醒高危脑血管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危险因素。据统计,当天就诊患者多达600余人。&&&&健康生活是最好预防方式&&&&日常繁忙的工作和家庭负担往往使不少中年人对健康状况疏忽不顾,即使有一些明显症状也缺乏必要的重视。一些中年人具有多项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心脏病、吸烟、酗酒、高脂肪饮食等,因未能及早发现和及时诊治,导致过早发生脑卒中。贾龙斌说:“如果出现面部或肢体麻木、无力、瘫痪、嘴歪、流口水、说话困难或说话不清楚、头晕、走路不稳、意识不清或嗜睡、头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贾龙斌介绍说,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预防脑卒中的健康生活“四大基石”。首先,饮食宜清淡,要做到“四低二高”,即低盐、低糖、低脂、低热量、高维生素和高纤维素,多吃豆类、蔬菜和水果,少吃甜食、猪油、奶油、肥肉、蛋黄、动物肝脏等,每餐不要吃得过饱,少吃多餐。其次,劳逸要结合,每天适度体育锻炼至少30分钟,可以进行散步、游泳、慢跑、太极拳等,最好选择下午时段,5分钟热身然后20分钟运动,再进行5分钟恢复放松,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以不感觉疲劳为度。同时,要克服不良生活习惯,避免主动或被动吸烟,饮酒要适度,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要舒畅,情绪要乐观,睡眠要充足,过度的兴奋和悲伤都可能诱发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的危险人群有哪些?&&&&中老年人、心脏病人、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生活方式不健康或生活习惯不好的人群、肥胖、经常口服避孕药的人群等。中老年人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会使发病几率增大。&&&&脑卒中的症状是什么?&&&&脑卒中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性的面部、手臂或腿软弱,往往发生在身体一侧。其他症状包括突发的:面部、手臂或腿麻木,特别是一侧身体麻痹;思维错乱,说话困难或听不懂话;一只眼睛或双眼视物不清;行走困难,头昏,走路不稳或不协调;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晕厥或意识丧失。&&&&脑卒中的症状取决于脑的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一次脑卒中发作可只影响身体的某一部位,如:面部、一侧上肢或一侧下肢,也可以是半身瘫痪。严重的脑卒中可发生猝死。&&&&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什么?&&&&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过量饮酒;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如何预防脑卒中?&&&&积极治疗控制高血压;加强对糖尿病、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适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禽类等;降低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控制在6克以内;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戒烟,控制体重,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常用的预防、治疗脑卒中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抗凝药或稀释血液的药物,如:华法令;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脂药。&&&&一旦发生脑卒中,如何进行紧急处理与治疗?&&&&假如你发现任何人出现脑卒中的征象,应该马上将病人送到最近医院就医。由于脑卒中会发展,即便症状不严重也要这样做。如果在脑卒中的首发症状出现后3小时内到达医院,医生会立即使用溶栓药物溶解动脉血管内的血栓。当然治疗方案的选择要以脑卒中的确切原因为依据。为了诊断脑卒中的类型,医生会询问病史,进行检查。如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这些检查将判断缺血性脑卒中(由堵塞引起)还是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内血管的破裂引起)。有些病人需要实行切开堵塞的颈部动脉的专门的外科手术,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术。&&&&脑卒中患者如何进行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瘫痪的病人需要在医院接受专门的康复来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能,防止并发症和长期致残。多数脑卒中病人会遗留一些躯体残疾,需要长期的家庭康复。脑卒中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可采用康复治疗,帮助病人恢复行动。提高病人行走、吃饭、穿衣、洗澡、做饭、读、写、上厕所等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语言训练,恢复其语言能力。(杨国田)中年人最好骗 讲义气一般不怀疑 - 华商晨报电子版 - 华商晨报多媒体数字报 - 华商晨报新闻网
中年人最好骗 讲义气一般不怀疑
  阜新的哥专门装成新邻居骗钱&昨日在与记者对话中他总结——  徐某在看守所内表现出了悔意&  ■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王洁&摄  新闻回放:近日,阜新警方抓获一名冒充邻居专门诈骗邻里的嫌疑人徐某,他诈骗110余起涉案金额4万余元。  目前,徐某已经被太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首期报道题目:《为筹毒资&冒充邻居骗钱&阜新的哥作案百余起》    上百起诈骗何以能成?邻里中什么样的人群最容易受骗?  带着这些疑问,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了现羁押在阜新市看守所的涉嫌诈骗犯罪嫌疑人徐某。  “假装新搬来的楼上邻居求助进行诈骗”  记者:此前因为诈骗受过公安机关处罚吗?  徐某:去年被抓住两次,因为犯的事不大,拘留两天就完事了。  记者:再作案时,没有过惧怕心理吗?  徐某:有,被抓一次就三四个月不敢再干了。可手头一没钱花就忘了。  记者:怎么想到用冒充邻居方式进行诈骗?  徐某:一次几个哥们喝酒时说,现在人们这楼住得没啥来往,楼上楼下的都不一定认识,但要是邻居张嘴请帮一小忙,大多数人还会讲一个邻里情分的。  记者:主要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诈骗?  徐某:没啥技术,就是假装新搬来的楼上邻居,诚恳点说,钥匙落屋了,锁王给换锁芯太贵,想串换点钱出去买一个便宜点的。说话客客气气地,嘴甜一点,能搭上话的邻居就有一半可能。  “只要开门说上话,基本有一半儿的成功率”  记者:如何选择作案目标?  徐某:没选择,就是到没有保安和监控的开放楼房小区挨家敲门,有时候楼上楼下忙乎大半天也敲不开一家。  记者:什么样的人群最容易得手?  徐某:老年人总在家待着,警惕性也高,所以他们从门镜看到陌生的人一般不会开门。中年人最好办,他们不总在家,遇到面生的人说是邻居一般不会怀疑,还特讲究义气,能帮邻居解决问题,拿三头二百的不在乎。  记者:作案时是不是特意乔装打扮?  徐某:不用,就是穿便装,越自然越好,我觉得穿个睡衣,拿一个螺丝刀啥的没用,也许会引起别人的疑心。  记者:你冒充邻居作案的成功率有多大?  徐某:只要开门说上话,基本有一半儿的成功率。  记者:有几次被揭穿了?  徐某:说实话,就一次被一个爱较真的妇女给揭穿了。当时她跟着我上楼竟然敲开了门,我就假装新搬来的记错了楼号,认错了门,把借来的50元钱还给她了,说上几句谢谢的客气话也就算了。  记者:你骗取的金额最大是多少?  徐某:最多的是300元,最少的是50元。换锁芯借多了就让人怀疑了。  “骗来的钱都玩游戏、买毒品了,妻子不知道”  记者:你是出租车司机,有正当职业为何还要铤而走险?  徐某:我4年前染上了毒瘾,还爱玩电子赌博,开出租车挣的钱还得给家里,这样吸毒的钱就不够了。  记者:骗来钱贴补家用了吗?  徐某:弄来的钱都让我玩游戏和买毒品了,没给孩子花啥钱。  记者:妻子和孩子知道你有在外行骗的行为吗?  徐某:去年我两次被派出所处罚都没给妻子说实话,我也嫌砢碜。  ■民警提醒  警惕骗子利用邻里关系疏远行骗  阜新市太平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李华称,他们接到类似报警电话并不多,可对案件进行全市串案后竟有60余起。骗子正是利用居民的同情心,以及邻里关系较为疏远的心理行骗。  李华说,犯罪嫌疑人最初只承认了3起案件,他以为警方每次抓到他时,也就几起案子,钱数不够,警方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小区居民都比较善良,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不会怀疑其真实性。”李华表示,徐某每次行骗时,借钱的数额较少,这也让居民放松了警惕。  民警提醒市民,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言语,对于突然求助的陌生人,最好先仔细核实对方身份,或者亲自上门或者找物管查验,都能及时判断,防止上当受骗。  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王洁  有线索欢迎上新浪微博@华商晨报-阜新&阜新新闻热线: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北方新报数字报刊平台
第36版:新健康·关注
&&标题导航
&&按期查询: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调查显示:九成中年人感觉活得太累
  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是难以言说的“多事之秋”。房价、物价高涨,工作家庭压力越来越大,让奔波的人们疲惫不堪;张悟本养生神话的破灭,牵出一系列伪科学养生的怪论;婴儿奶粉性早熟事件和全国麻疹强化免疫行动,把孩子的健康问题推上舆论的尖峰;反式脂肪酸被指引发心血管疾病,食品安全问题又敲响警钟。这一年,生活已经被种种选择和压力包围,我们常常觉得好累,但又别无选择。  这一年,在城市里忙碌的中年人是最累的。他们身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头上的白发又多了几根,心理的压力又多了许多……~30日,《生命时报》联合环球舆情调查中心、12580生活播报、新浪网健康频道、搜狐网健康频道和39健康网对全国范围内31468名居民进行了随机电话调查和网络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中年人觉得活得很累,工作、家庭和个人健康成为了他们压力的主要来源,而因为压力导致的失眠、体力下降等健康问题也接踵而至。不少人表示,作为工作和家庭的“中流砥柱”,中年人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97.48%的人觉得累  2010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为亚洲地区的中年人起了个名字,叫“三明治一代”,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年龄在30~45岁、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庭中都是顶梁柱、花费越来越多、积蓄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在中国,活得累是“三明治一代”的普遍感受。调查显示,只有2.52%的中年人认为自己“不累”,高达97.48%的人觉得自己“很累”、“有点累”、“比较累”。其中,30~49岁的人明显比其他年龄段的中年人更容易觉得累。  在调查所设立的5个压力等级中,19.47%的人选择了最严重的一级——“感觉快撑不下去了”,7.56%的人“每天都觉得筋疲力尽”,13.68%的人“经常觉得累,情绪难以控制”,34.26%的人“有时会觉得累,偶尔会发脾气”,25.03%的人“偶尔有点烦,有点累”。最近6个月内,51.79%的中年人“总觉得睡不够觉”,51.29%的人“没出去旅游过”,43.92%的人“没看过一场电影”,43.76%的人“没时间好好陪家人”,33.45%的人“很少正点下班”,18.81%的人“周末经常加班”。  今年38岁、在北京一家网站的财经频道做主编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属于典型的晚婚晚育、事业型女人。30岁结婚、32岁升任主编、35岁要孩子。如今,孩子刚刚3岁,正是离不开妈妈的时候。她一周加班4天,晚上八九点钟下班,开车一路狂飙到家,一边给孩子洗澡、哄她睡觉,一边忍受公公婆婆的唠叨,夜里起来两三次给孩子喂水,第二天早晨6点起床,又开始新一轮“疯狂的一天”。“我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时间,早晨起来浑身上下每一块骨头都叫嚣着酸痛,很想辞职做个专职妈妈,但光靠老公一人,家里的房贷什么时候才能还上,孩子的教育基金要不要存?累极了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当我们年轻时,都曾经憧憬幸福,但真正步入中年,成家立业,却为何听不到幸福的敲门声?天津市一项关于“市民幸福感”的调查显示,与青年和老年人相比,35~55岁的中年人幸福感普遍偏低,坠入了幸福的谷底。上海也有调查表明,当工作压力太大时,三成中年男性曾为此流泪,41%的40~50岁中年男性希望自己尽快退休。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告诉记者,他从心理咨询门诊中发现,中年人所受到的压力强度和社会地位成正比。一般来说,知识水平越高、地位越高的人,承受的压力也越大。“发脾气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主任刘华清指出,当压力大带来明显的情  绪问题时,意味着它可能已经发展为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疾病。  4个原因导致中年人压力过大  中学物理老师在解释压力的时候,一般会做这样一个实验。在悬空的木板上放上一块砖头,木板会稍稍向下弯曲,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压力。随着砖头不断增加,木板弯曲的程度越来越明显,直至快要断裂,就会达到这块木板能承受的最大重量。如果把人比喻成这块木板,中年人身上背负的“砖头”数量和重量都是最大的。本次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在中国城市居民中,中年人感觉累的原因复杂多样,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  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是城市里的中年人感到累的最大原因,本次调查中,有64.80%的人把它排在“累的原因”的第一位。作为工作中的骨干,他们不仅要面对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上下级的隔阂,同事间的摩擦等,还要面对来自青年人的冲击,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这些压力都会使人感到情绪紧张,烦躁不安。  家庭负担。中年人是家庭中的主心骨,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既要扮演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又要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还要扮演儿子或女儿的角色,多重角色的转换常使他们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应。人到中年,最容易产生疲惫厌倦的心理,特别是家庭负担,往往让他们觉得走到崩溃的边缘。  个人健康。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黄建军博士认为,过度的压力及应对压力的透支性行为会带来各种躯体疾病,其危险性可能会被无意识的放大。黄建军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事业的发展,承担的各种角色和责任不断增加,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这种反差会引发人们对健康的强烈渴望,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应激压力。”这也是在本次调查中,有41.32%的人觉得,人到中年,健康越来越应该引起重视的原因。  住房压力。在房价高涨的同时,人们的心态也在悄然改变。没房的想买房,买了房的想换大房。本次调查中,有37.42%的人将住房压力列入让自己感觉累的原因的前几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住房占家庭财富的一半。而在中国人看来,房子意味着家,中年人大多希望将父母子女都接到一起,对房子的要求就更高。  婚恋关系、赡养父母、同事关系……中年人所面对的压力是最复杂的,它们环环相扣,必须努力工作赚钱,赚钱后才有能力解决其他的问题。所以,王国荣说,经济问题可能是所有中年人面临的压力中的核心。中年人的身份、地位决定了他们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多重的压力。&&  压力大身心不健康  中年,被誉为人生的黄金时期,正是精力充沛、身强力壮的鼎盛时期。但由于各个方面的压力,许多中年人正在透支着自己的健康,因为压力所带来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专家表示,中年人因为压力过大带来的危害,可以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来分析。  焦虑,情绪不稳定。调查显示,有50.9%的人压力大时会非常焦虑。焦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面对压力时的正常情绪反应,但因为长期激烈的竞争和超负荷的工作等原因,中年人在为事业、家庭拼搏时,很容易产生过度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除此之外,在生理上,中年人也因压力出现了明显变化。  体力下降。本次调查显示,有49.83%的人面对压力时觉得体力不如从前,甚至很多中年男性上班族还会觉得腰酸背痛、神经衰弱、食欲不振。中年人工作生活压力都非常大,长期紧张、压抑或超负荷工作,都是造成精力疲惫的主要原因。精力被透支,其他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大部分人在40岁左右容易患大病也就是这个道理。  失眠。有43.16%的人表示,压力大就会睡不好觉,甚至失眠。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郭兮恒表示,中年人由于生活压力大,心理、情绪会影响睡眠,同时加之身体的老化和更年期的到来也容易影响睡眠。出现失眠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学会放松心态,自我调节。  心脑血管疾病。中年人因为工作经常出去应酬,加之饮食不合理、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心脑血管等老年病也正逐渐趋于低龄化。高脂高盐的食物会导致肥胖,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24.98%的被调查者觉得自己经常胸闷气短,专家提醒,如果频繁出现这类情况,也需要注意。  脱发。脱发被认为是人到中年的标志。本次调查显示,有24.4%的人饱受脱发的困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淑霞表示,体内激素变化、工作压力大、长时间的劳累等都可能是脱发的诱因。少熬夜睡好觉,让皮肤和毛发进行良好的新陈代谢,放松心态,不吃油辣的食物,都能改善脱发症状。如果持续性脱发3~6个月,就需要去医院就诊。  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面对压力,每个人都会本能地选择一种逃离的方式。调查显示,生活中,中年人通常会选择以下9种减压方法:休息补觉(43.80%),看电视、看电影、听音乐(40.79%),做运动(32.27%),吃东西(23.77%),购物(23.19%),喝酒(17.38%),和朋友聚会(16.55%),唱歌(8.24%),旅游(7.02%),但也有21.34%的人没有采取任何减压措施。这些减压方法孰优孰劣,哪些真能对减轻压力起到帮助呢?  运动、倾诉是最好的减压法。刘华清认为,排名第一的休息补觉是减压方式之一,但并不是最好的一种。虽然假期补觉可以减缓压力,但他更提倡用运动、唱歌以及和朋友聚会这3种方式来减压。前提是运动和唱歌最好也和朋友在一起,是集体活动。“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当个人承受的压力太大时,互相倾诉能带来一定的归属感,从而减轻压力。”王国荣也认为,运动是最好的减压方式,它能够提高人体血清素的水平,增强人体抗压能力。美国有研究显示,每天走45分钟~1个小时,一个月后,人体内的血清素水平相当于吃了一个月的抗抑郁药“百优解”。  听古典音乐、回归自然。看电视、看电影、听音乐和旅游也能起到一定的减压作用,但王国荣提醒,听什么音乐和去什么地方旅游,最好有所选择。最好的减压音乐是古典音乐,有实验证明,听1个小时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人的焦虑情绪会减少一半。旅游最好多去草原、海边以及淳朴的乡下等接近大自然的地方,商业味道越淡,减压效果越好。  喝酒、吃东西、购物不能减压。多巴胺是众所周知的人体“爱情激素”,能让人活力四射,帮人抵抗压力。但酒精中的乙醇会影响多巴胺的功能发挥,所以“借酒消愁愁更愁”确有道理。吃东西可以促进体内多巴胺分泌,但其生物活性很短,所以很多科学家并不赞成进食减压。购物不仅会加大中年人的经济压力,其所获得的,也仅仅是一种短暂的心理满足,不能真正起到减压作用。  降低欲望是根本。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压力,专家们认为,关键在于降低物质欲望和对自己的要求。不要总是攀比别人的房子有多大,别人开的车有多好,别人是不是有100万的年薪,别人的孩子是不是上了名校……购房压力、家庭负担无一不来自于对物质的需求,减少欲望才能真正减压。刘华清说,每个人都要有“我很丑但很温柔”的自信,愉悦地接纳自己,爱上一个有缺点、不完美、会犯错误的自己。  “很多中年人还忽视了亲情在减压中的重要作用。”王国荣说,有压力自己承担,不告诉家人、忽视和父母子女的沟通几乎成了中年人的通病。从今天开始,多陪家人聊聊天,抛开工作的烦恼,中年人完全可以摆脱愁容,重拾快乐。(据《生命时报》)
请您选择其他数字报纸 内蒙古日报(汉文) 内蒙古日报(蒙文) 北方新报 北方经济报 北方周末报
&版权所有 内蒙古日报社 北方新闻网 合作伙伴: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业红包吉利数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