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广丰最有钱人是谁姓李民居分布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江西广丰龙溪的古建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公众号:ly-tbs
旅游开发、旅游服务,智慧旅游发展,旅游服务交流互动
感谢您阅读广丰有一千年的历史,这些文化遗址你知道吗? ,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最近浏览论坛:
关注/收藏的论坛:
全部论坛:
马鞍山主版
广丰寨(太平军遗孀建立的山寨)——卒子走遍安庆
查看: 3166|回复: 15
广丰寨(太平军遗孀建立的山寨)——卒子走遍安庆广丰寨太平军遗孀建立的山寨——安庆山寨第1098篇图、文:过河卒子卒子游记:& &&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潜山县与太湖县的崇山峻岭之间,有一处太平军遗孀建立的山寨,这群太平军遗孀,安庆人俗称寡妇,为什么会选择一处并不高大的小山做山寨?为什么清军在安庆花费了十多年也没能将其扫平?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咸丰年间,清军与太平军在安庆周边对抗,太平军收复了安庆附近的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四县以及石牌镇,作为安庆的屏障,1859年9月福州副都统多隆阿率军夜袭石牌镇,守军未加防备,待到对手越壕爬城才察觉并开始反击,结果石牌镇为清军轻易攻克,守军数千人战死,守将被俘。拿下石牌镇之后,胡林翼以福州副都统多隆阿率总兵鲍超等部一万余人进攻太湖县。& &&&陈玉成得知石牌镇陷落,太湖县被围,遂亲率大军援救太湖,1860年1月,陈玉成会同捻军龚得树所部在太湖县附近与多隆阿展开激战,前后一月有余,一度形成相持局面,但驻军宿松的曾国藩不断调兵增援太湖前线,胡林翼又密令一部官军绕到太平军侧背,与多隆阿部前后夹击,太平军腹背受敌,最后不支败退。& && &多隆阿乘陈玉成锐气受挫,立即组织反攻,日,多隆阿分兵三路,直扑太平军营垒,太平军接战失利,败退而去,在太湖的太平军守将见大势已去,于2月17日夜弃太湖县而走潜山县。多隆阿很快尾随而至,再次于太平军交战于潜山城下,太平军再遭失利,潜山又告失陷。两县一镇既失,安庆门户洞开,1860年5月,驻军宿松的曾国藩派遣其弟曾国荃领军万余人合围安庆,深沟固垒,开挖长壕,以围为攻。
& && &在曾国荃部包围安庆的同时,湘军水师在彭玉麟、杨载福率领下,于6月20日拿下安庆与外界唯一联系的陆路补给通道枞阳镇,这样在安庆的太平军守军叶芸来部与外界的联系中断,湘军对安庆的合围完成。纵观这一阶段的战事,太平军先是准备不足,其后不得不仓促应战,战斗中既没有阻止宿松的清军增援,也没有出奇兵避实击虚以扭转战局,反而被胡林翼钻了空子,结果导致全盘失利。& &&&自太湖、潜山失守之后,陈玉成本来应该立即组织反攻,夺回太湖、潜山,但他却被洪秀全调去天京与李秀成会攻江南大营,解天京之围困,这一去就是将近十个月,这就使得湘军得以从容合围安庆,进而布置严密的防御体系,等到十一月份陈玉成回到安庆城下,以图解围时,自然就变得难上加难了。在太湖县的崇山峻岭远眺有一块传说中的乌龟石,当年太平军居高临下,而在这密林深处有一处名为广峰寨的太平军山寨,位于太湖县某镇,海拔396米,山顶有清末太平军扎的营寨。乌龟石,位处广峰寨东南,山顶有一大石头,形状酷似乌龟,故名乌龟石。& &&&太湖是一块饱受战火揉捏的土地,在太湖20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回顾历史上那些烽火岁月,战争接连不断。在古代战争中,官兵安营扎寨,驻守一方,平定叛乱,保护百姓。据1995年编修的《太湖县志》在“军事设施”一节的记载:从相传三国时期所筑的上格城(后期卒子将介绍)到明末所建的乔木寨(前期卒子已经介绍)、清代所建的屏风寨(后期卒子将介绍),晋熙四面山寨(后期卒子将介绍)等等山寨。& &&&据省文物局考古专家公布的太湖县境内的十多处军事遗址均依山而建,因地制宜,易守难攻,遗址上的寨墙及营房用石料堆砌而成,均有四门或两门。如今,这些古寨大多残垣断壁,消失殆尽。少数山寨还保存有石头寨门、寨墙、山道、石刻乃至垒石寨营旧址,成为历史的印记。卒子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翻山越岭,探访了太湖、宿松、岳西、潜山等一批重要的山寨,找寻了许多相关的历史资料,用详细的图片去描述古寨雄风、传承历史记忆、谱写古今嬗变、畅想古代战火。& &&&太湖县在清朝太平军英王陈玉成所领导的太平军在这里战斗过。当卒子来到绿荫掩映的广丰寨遗址时,虽然距今已有近一百多年,但走在寨里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金戈铁马、繁荣鼎盛。山寨的影子依稀可辨,足见当年的宏伟壮观。六十岁的汤大哥向卒子讲述了这一段尘封的历史。据汤大哥讲,清咸丰年间(1859年),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在太湖县一带与清军进行了激烈的拉锯战。8月,清廷令曾国藩援皖,镇压太平军及捻军。曾即与湖北巡抚胡林翼商定攻皖战略后率军由湖北进驻宿松,并令福州副都统多隆阿、总兵鲍超驻扎于太湖县城西境内的八里岗,后分别移师至太湖新仓、岔路,与曾形成三角之势包围县城内的太平军。
width:100%">
& &&&为接应被困之军,12月15日,英王陈玉成率军由安庆向潜山、太湖进发,捻军也组织部队扑向太湖,曾即命多隆阿、鲍超抵御,陈玉成在上格城一带建筑了应家、何家、广峰等寨。城内太平军得到援兵已到的消息即变包围为反包围,内外夹击鲍超。在多隆阿的援助下,双方死伤无数,僵持不下,只得就地修整。第二年年初,再次决战于上格城与小池驿一带,陈玉成寡不敌众,伤亡数千人后不得不边打边退至安庆。  广峰寨遗址依山而建。寨墙均用石块垒砌,面积均6226.8平方米。目前,广峰寨现状均灌木、荆棘、杂草丛生,寨墙还存在倒塌的危险,山寨建有四门,目前全部坍塌。寨顶基本保存完整,并保留有浓厚的太平军特色,是一处难得的保存完好的军事遗址。这处山寨为研究古代军事防御工事,以及太平天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 这位汤姓大哥,祖屋距太湖县城约五十里属抱山村独埠组坐南朝北从小池镇白银瓷厂入口不远,他向卒子介绍了这里的三座太平军建的石桥、传说曾是太平天国时陈玉成将军属下十二(也有说十三)女将所修共有三座半圆形石拱桥有一里三桥。广峰寨便是这群寡妇建立的山寨。当年英王陈玉成在安庆失陷留下十二女将均为寡妇,此十二女将居守广峰寨顶,形成一处攻守兼备的城池,现存城墙约数百余米,为圆形合围,有东、西、南、北门,目前均已坍塌。& &&&广峰寨的西面是挺拔的阳岩山顶,站在二山之上方圆数百里城镇村落山川平畴,尽收眼底。据太湖县志记载此地有峭拔秀丽、侗出群峰之上。广峰寨下有一条数千米起伏的小山脉,常年流水不断。最早移民到此处的汤姓民居从江西德安复居九江湖口(古称瓦聚坝今名潘阳湖),在此繁衍生息,他们称这一带山脉东面为青龙山岗,称之为对面山山嘴为竹林嘴,西边山脉为大雨包又称为白虎背。青龙山抛后数百米之遥竹林嘴风水宝地为汤姓祖墓地数位祖人均葬此处。& &&&太平天国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拥有女兵最多的一支起义军,这些女兵一些是自发参加的,尤其是从起义基地而来的那些广西女兵,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女兵是被胁迫进来的,她们大多为下层不缠脚的客家劳动妇女,她们有力而听话,因而在战场上的作用毫不逊色于男兵。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的曾国藩,就尝过这些客家妇女的苦头,以至痛恨地称这些英勇的客家女为“大脚蛮婆”。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初,洪秀全就专门设立了“女营”,太平军暂时安定后,各位王爷、大将可以成十上百地娶妻,陈玉成在安庆就拥有妻妾近几十人,这些女将们大部分赏赐给太平军的大小将领们,可以说是当时一只庞大的女性军事组织。& && &&&太平军在安庆战败后,这群太平军女兵也个个骁勇异常、能征善战。这些女兵在战争时冲锋陷阵,手持大刀长矛,她们从不投降或被俘虏。日《华北先驱报》上刊登了一则清兵凌迟太平军俘虏的信件,其中就有对女性俘虏虐杀的叙述:“太仓被占领的次日,上午十一时光景,有一大批俘虏被押送到卫康新附近清军营地。这批太平军,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从刚出世的婴孩,到八十岁蹒跚而行的老翁,从怀孕的妇人,到十至十八岁的姑娘,无所不有。他们每个人被绑在一根木桩上面,受到了最精细的残忍酷刑。”& && &广峰寨从设立到最后走向荒凉,在清军无数次的扫荡中均未被发现或未被攻下,成为一个奇迹。这些太平军的女将们最后也都在山寨里终老死去。广峰寨,是安庆一处非常值得一看的山寨,虽然无路可走、荆棘满路,没有风景也没有奇石,但这里却是研究安庆历史的一处非常好的场所。本周六(11月19日)卒子又可能一个人探访潜山至太湖一带小山寨,如果哪位网友有兴趣一起参与探访山寨,可以跟帖。(本篇完)
width:100%">
太平天国底层将士值得称赞和悼念;对太平天国领导层的评价只能是负面的。
width:100%">
我老家离寡妇寨不远,早年老人说过长毛和曾剃头的故事。太平天国一闹,我太湖县人口现在还没有恢复到太平天国之前的水平。
width:100%">
我住在潜山,你从潜山经过时可一道前行,但是怎么联系上大侠你呢?
width:100%">
我老家离寡妇寨不远,早年老人说过长毛和曾剃头的故事。太平天国一闹,我太湖县人口现在还没有恢复到太平天 ...
真是遗憾,我们只是看一看历史,从历史中的经验去总结。
width:100%">
我住在潜山,你从潜山经过时可一道前行,但是怎么联系上大侠你呢?
可以,本周六计划去另一个山寨,位于潜山与太湖之间。同样也是一个太平军的山寨。
width:100%">
下层的士兵都是贫民的后代,他(她)们被征上战场,最后死去,都是悲哀的。
width:100%">
下层的士兵都是贫民的后代,他(她)们被征上战场,最后死去,都是悲哀的。
据相关资料,太平军的士兵夫妻不能同居,而“王”们可以穷奢极欲,特别是天王拥有近百个“王娘”。如果太平天国领导者们取得全国政权,他们的所作所为会比清朝统治坏得多。
width:100%">
请大侠给我一个明确的集合时间和地点,我好和你们集中一起去啊!
width:100%">
联系电话吧,或通过微信QQ,或通过QQ联系号码联系本人,计划是明天去刘家寨
width:100%">
刘家寨那在到石霞的路上,在红心村洪岭组。
width:100%">
过河卒子 发表于
联系电话吧,或通过微信QQ,或通过QQ联系号码联系本人,计划是明天去刘家寨
小池是太平军和湘军作战的古战场,太平军遗留下古山寨不少。文化遗存有一些的,比如银山村的古桥-查桥、王家下墩遗址、曹魏时期的上格城。
width:100%">
小池是太平军和湘军作战的古战场,太平军遗留下古山寨不少。文化遗存有一些的,比如银山村的古桥-查桥、 ...
仅仅一个小池镇,有应家寨、何家寨、广丰寨、刘家寨、通过小路又到程岭的营盘寨、九龙寨,真是寨寨相连、山山相通。
width:100%">
一群邪教&&有设么值得称颂& &要不是这群粤匪&&邪教 我们安徽回落后吗&&皖南会衰落吗& &恨死邪教长毛
width:100%">
安徽三六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杭派民居”群亮相富阳(组图)_广丰新闻在线
 |  |  | 
 |   | 
 |   |   |   |   | 
当前位置: >
“杭派民居”群亮相富阳(组图)
时间: 00:57  来源:未知 
作者:广丰新闻在线
原题目:“杭派民居”群亮相富阳,
  11月29日,位于富阳东梓关村的杭州市首个“杭派民居”示范区项目已根本完工,工人正在室内装修和道路绿化。该项目去年4月份动工,项目占地25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共有4种户型,共46户。这批新式民居群既古色古香,又低碳环保,为回迁农户打造一个属于农夫的宜居村落。(记者 吴元峰 摄)
下一篇:没有了
    教育平台
    旅游资讯
    娱乐新闻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丰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广丰县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字体大小:[] []
广丰县嵩峰乡旅游资源基本情况简介
发布单位:
生成时间:
公开方式:
索 取 号:
公开时限:
广丰县嵩峰乡旅游资源基本情况简介
  第一章 乡域集镇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一)乡域基本情况
  嵩峰乡位于广丰县东部边缘,东界渐江省江山市保安乡、峡口镇、廿八都镇,南接福建省浦城县盘亭乡、本县桐畈镇,西连泉波镇,北邻毛村镇、东阳乡。2000年总面积35.7平方公里,2001年11月撤十都并嵩峰面积扩大到87.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占65.6 %,耕地占10.6%,水域占3.4%,道路、村庄和其它占20.4%。
  乡驻地十一都村,距县城27公里。全乡共辖:十一都、银丰、里洋、杨柳、十都、石岩六个行政村,145个村民小组,167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28200人。
  (二)集镇基本情况:
  嵩峰集镇位于十一都村,在县城东部27公里处,集镇分居在十都港北部,集镇内人口6432人,有各类商店185家,年营业额2500万元,为全乡商贸交易中心。
  (三)社会经济情况
  2011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7%,财政收入2253万元,比上年增长87.8%。
  第二章 地质地貌、山脉水系及气候
  (一)地层地貌
  出露地层以侏罗系为主,地貌由中生代火山岩及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组成,属侵蚀构造地形,典型的丹霞地貌。
  (二)山脉水系
  1.山脉为仙霞岭西延支脉,主要山峰有:
  石塔尖:位于嵩峰西境,赣、浙、闽三省交界处,东南邻浙江省江山市,西南毗福建省浦城县,海拔812米。
  六石岩:由六个巨石组成,山峰矗立,海拔545米。
  毛 岩:与江山市接壤,距仙霞龙井很近,海拔1032米。
  嵩峰山:为广丰第二高山,山上建冲霄庵,海拔1052米。
  银 山:在嵩峰乡银丰村境内,有银矿遗址,海拔690米。
  2.辖区水系为十都港,集雨面积186.4平方公里,长31.3公里,落差83.4米,坡降6%,经毛村、泉波注入丰溪。
  3.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①气温:年平均气温为16.40℃
  ②雨量:年平均降雨量为1700毫米。
  第三章 旅游资源情况
  (一)嵩峰山:盘旋出云际,绵延不断,海拔1052米,环视三清、怀玉、灵山、铜拔诸名山,东要分峙,俯看六石、百花似龟鳌昂首。山上有明宣德年间建的冲霄庵,庵中有井一口,早涝不盈不涸,门前有古银杏两株。
  (二)六石岩:素有赣东北“洞天”之美誉,六石簇立,以其不同形状名之:劈刀石、麒麟石、雷钻石、猢狲石、关公石、竹山石,岩下有“六峰古院”,明代天顺年间广信知府金铣的“出双山,望六石,六石磊磊”千古绝对,更添了此景的神奇色彩,风景区内有树龄约三百年的香榧树4棵,其中一棵香榧树龄已逾千年。
  (三)十都古建筑群
  十都王家大屋
  十都王家大屋,由清代中国著名纸业大亨王集贤建造,故又名“集贤大屋”。据《王氏世谱》所载,十都由童姓肇基于南宋。而王姓于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从山西太原行迁至江山保安,后移居江西广丰十都。十都大屋有世界文化遗产山西王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对了解古代建筑特色、民俗风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1982年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吴祖光等众多古建专家多次前来考察,对十都大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十都大屋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弥足珍贵。同济大学还将十都大屋写进了建筑系教材。
  十都大屋号称中华第一古民宅(单体建筑面积全国最大),始建于清代雍正十年,竣工于清代乾隆三十四年,期间历时37年。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8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5179平方米,单层砖木结构。外墙四周通道全是鹅卵石铺面。大屋设有众多廊、堂、厅、室,布局错落有致,气派大方。院内有房间108间、大小天井36个、青石推槽式圆门3扇、水井2口、青石围栏雕刻鱼池3处,进排水设施完好,不管旱涝都保持一定的水位。十都大屋全屋花格门窗,屋檐、坊楪、木柱木雕精湛,画面清晰,层次分明,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浓缩着古代文明精髓,蕴藏着民族文化内涵。2007年,十都大屋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由省文化厅报请国家文物局,申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堂门
  花堂门建于清乾隆十三年,由三十块规格不同的青石雕刻而成,分上下、左右、中间五个部分。中间是一块横匾,匾上书“龙跃云津”四个大字,笔意遵厚、结构端拙、字势雄强。此匾为中宽大夫俞世治,题赠王集贤弟弟、贡生王良诚的,极具书法艺术价值。匾额下方是“双龙戏珠”、“鲤鱼跃龙门”等图案,龙腾鱼跃的鲜活画面让人抚掌称绝。匾额两边雕刻“三国演义”、“关公送红娘”(另一说“状元游京街图”)等历史故事,和栩栩如生的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以及动感十足的小桥流水、舟马彩辎,仙鹿飞鹤。花堂门2007年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显白公祠
  显白公祠始建于明末清初,建筑面积850平方米。建筑布局为一、二、三进。据《王氏族谱》记载,由明万历年间,从泉波镇王家王氏宗祖分支名为显白公祠。
  显白公祠建筑特点:二、三进用料粗大、庄重,后中堂柱,用青石,两侧都为厢房。四周回廊屋檐、撑拱,雕卷云花草,反映了古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期望。
  显白公祠正大门曾倒塌,2006年文物管理所对大门进行了重修,保护较好。2007年,显白公祠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中厅
  王家中厅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十都古建筑群之一。据《王家族谱》记载,中厅由当时的驻军主使王氏所建。
  王家中厅分为三进,设三个天井。一进、二进单层木结构,三进左右两侧设有阁楼。整个中厅的木柱用料粗壮,厚实,青石柱础简洁,厚重,大方,后进阁楼的门窗较精致,线条流畅。
  王家中厅前门空地300平方米,左右隔弄1.5米,鹅卵石路面。外墙四周青砖保留较好,内部木架,牛腿等雕刻保存完好。2007年,王家中厅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兵站
  王家兵站清代中期建,建筑面积536.25平方米,建筑为正方形,正门向东,大门门楼造型为浙派风格,历史上,该房曾驻扎过军队,有指挥机关设此,故名。该屋采取了若干加强结构的手法,外柱之间施用穿插枋,在内檐两柱之间施用跨枋,加强柱与柱之间的水平联系,可防止柱子产生倾斜,可提高梁枋的负荷能力,该屋设计具有一定科学性,有一定的保护价值,保存完好。
  门外石子路与周围普通民居相邻,方形或圆形花格窗雕刻完美,正门、木构架、外墙与内部木结构整体保存很好。2007年,王家兵站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上祝家
  上祝家明代万历年间建成,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四进布局,一进、四进为单层建筑,二、三进厢房为两层建筑,这在十都村的古建筑群中是不多见的。额上以斗拱支撑,顶部木结构组成,门窗雕刻较简单,梁、柱用料厚重,给人一种朴实、庄重的安全感。保存较好,符合明代晚期的古民宅建筑风格。
  2007年,上祝家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智仁桥
  智仁桥建于清乾隆丙子年(1756年),集全村之力建成。为单曲三孔石拱桥,连接十都村南北。
  智仁桥全长22米,桥宽7米,桥身全部使用青石条砌成,桥上青石栏杆有各种花草图案,桥墩各雕有“辟邪兽”,承受桥面的2座桥墩均为“燕嘴”形,有利于减少洪水对桥墩的冲击。整座智仁桥保存相当完美。
  2007年,智仁桥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秀毓鳌峰
  为古民居,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占地面积480平方米,三进单层穿梁式结构。大门青石雕刻,石门楣书“秀毓鳌峰”四个秀丽行书大字。门楣下方“双凤朝阳”为百宝改图案装饰。第二进回廊的布局、雕刻等与第三进相仿,只是木雕破损较严重。门外地面是鹅卵石砌就的“金钱图”。整栋建筑工艺精细,具有典型的清末民初古民宅建筑风格,保存完好。
  2007年,秀毓鳌峰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十都古戏台
  十都古戏台与王家大院相距50米,属十都古建筑群之一,该古建筑建于清代同治5年,建筑占地面积180平方米。整体布局设演出台,两侧设化妆室。屋为歇山顶,该戏台重于装饰,雕梁画栋,精美绝伦,戏台中间设有天花藻井、雀替、撑拱上件件雕龙画凤,线条流畅,构图严谨,内容表现民间故事为主题,该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在建成后的近百年里,古戏台是十都村最热闹繁华的区域。戏台前有200平方米左右的小广场,那是露天观众席。戏台对面是祝氏宗祠,戏台四周古代豆腐店、百货店、铁匠店、祝氏宗祠及古民居等保存完好。
  2007年,十都古戏台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在十都村的40多条街巷中,类似上述的豪宅、宗祠、作坊、商号还有很多,还有许许多多古井、古溪埠、水坝、水圳、古桥,如沈氏宗祠、童家大屋等等,因编幅限制,在此不一一介绍。
  厚德辉宏
  民居厚德辉宏,清代建筑,大气开朗。地面用鹅卵石铺就吉祥图案,木雕精细。在第二进回廊上,8个斜撑是活灵活现的八仙人物,这8个八仙人物保存相当完好,是江南难得一见的、如此完美的八仙造型。回廊四周布满冰裂纹与福、禄、寿、禧花窗。
  (四)银丰古银矿遗址:相传明代在此开采银矿,面积1万平方米,建有东、西、南、北和小南、小北六处城门,城墙用红砂石、白石砌成。城内为有贮藏银块仓库和守库官兵的营房。矿久废,今存矿井、矿道、四方城遗址,遗物有加工银矿石的石磨,直径1.5米。
嵩峰六石岩简介:
  六石岩作为一个发育成熟的丹霞地貌的典型地区,由数十座神奇瑰丽、各具风貌的摩天石崖组成,形态各异,蔚为壮观,而自古以来已被命名并为众所知的6座石岩,更是名声响亮。明朝天顺年间,江西信州知府金铣秉性好游,才智过人,善吟诗作赋。在一秋高气爽之日,金铣慕名游六石岩,路经五都与杉溪交叉路口前之双山,见远处六石巍峨险峻、巍巍壮观,美不胜收,于是放声吟诵“出双山、望六石、六石磊磊”之上联,五百多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欲对下联,至今枯索无出,此联亦成千古绝对。
  (1)竹山石——以其高、奇、险、幽而冠于六石之首。
  竹石山的四面都是陡崖绝壁,寸草不生,但峰顶上却有一片翠绿的竹林,即使遭遇大干旱,竹林仍然郁郁葱葱。宋代俞掞、明代祝廷璇、清代吕梦瑄等名人,都曾游览过六石诸景,并有诗篇传世举报。
  在竹山石岩壁下,有“六石仙岩”摩崖石刻。
  竹山石的岩壁下,即是“六石岩”自然村。虽然居民不多,但有始建于明代的正一派道观“六石正阳宫”,至今仍晨钟暮鼓,香火不断。
  此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曾建立过苏维埃政府。
  竹山石的东南侧,有清同治元年(1862年)所建的筑堡城寨,其遗址至今仍存。
  (2)关公石——因其遍体通红、貌似关公而名。
  (3)麒麟石——在其岩壁上布满蜿蜒裂痕,宛如龙游足迹,更像传说中的麒麟。
  (4)匕刀石——擘天劈地,如刀削,似利剑,直刺苍天。
  (5)铼钻石——下圆上尖,形似铼钻。
  (6)猢狲石——陡峭奇丽,状如猿猴。但也有许多人认为,它更像是一头大象,说它是“神象石”,也未尝不可。
  除了这6个在历史上已有定论的岩石之外,还有形似田螺的螺蛳石、很像是一尊人脸的人祖石、宛若蛇头的龙头石、跟和尚所敲木鱼颇为相像的木鱼石……等等。在六石岩范围内,具有象形意义和命名价值的奇峰异石,多达20余处。
奇峰异石-六石岩
六石岩地处江西省广丰县嵩峰乡境内,是闽、浙、赣交界处,海拔545米。六石岩由六座雄奇秀丽、风貌各异的岩峰组成。这六座岩峰远望像大臣朝见皇帝的排笏、近观像六只巨鳌、细看形态又各不相同。人们根据其各自特征取了几个很形像的名字:那威武雄壮,在曙光映照下满脸通红、貌似汉未名将关羽的叫‘关公石’、在其岩壁上布满蜿蜒缝痕,尤如龙游足迹,神似传说中麒麟的叫‘麒麟石’、那刺天劈地、陡如刀削的叫‘匕刀石’、那下园上尖、形似铼钻的叫‘铼钻石’(“铼钻”二字是广丰方言,意指从前广丰妇女用以纳鞋底的那种木柄锥)、那形状古怪、貌似猿猴的叫‘猢狲石’、四面都是高岩险壁,唯峰顶长满翠竹的叫‘竹山石’。竹山石以高、险、奇、幽而冠名六石之首,高约200米,凿有石级直通峰顶。峰顶开阔,竹林婆娑,亭亭玉立。若逢干旱,岩下稻田干涸,禾苗枯焦,而峰巅上的翠竹,仍是翠绿一片,无论是十二级大风,还是鹅毛大雪,翠竹都不折腰!还有泉水一眼,水质干冽醇厚,煮茶味美。岩前有“一洞天”。岩上镌有“六石仙岩”四个大字。岩下有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的江南第一大民宅—王家大院。一座座山峰峻峭透逸、一泓泓山泉毓秀钟灵,实乃山青水秀、人间美景也!
六石岩史称六石峰。元志六石山,地名土团。古人赞其奇峰异石、鬼斧神工。远看山峰矗立,如排笏,似卓锥,名为笔、抱儿、蟾蜍、鳌、圭、屏,素有赣东北“一洞天”之美誉,令人叹为观止。
十都古村落
广丰县嵩峰乡十都古村落重点建筑简介:十都王家大屋十都王家大屋,由清代中国著名纸业大亨王集贤建造,故又名“集贤大屋”。据《王氏世谱》所载,十都由童姓肇基于南宋。而王姓于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从山西太原行迁至江山保安,后移居江西广丰十都。十都大屋有世界文化遗产山西王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对了解古代建筑特色、民俗风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1982年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吴祖光等众多古建专家多次前来考察,对十都大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十都大屋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弥足珍贵。同济大学还将十都大屋写进了建筑系教材。
十都大屋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于乾隆34年(1769年)完工,历时22年。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8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5179平方米,单层砖木结构。外墙四周通道全是鹅卵石铺面。大屋设有众多廊、堂、厅、室,布局错落有致,气派大方。院内有房间108间、大小天井36个、青石推槽式圆门3扇、水井2口、青石围栏雕刻鱼池3处,进排水设施完好,不管旱涝都保持一定的水位。十都大屋全屋花格门窗,屋檐、坊楪、木柱木雕精湛,画面清晰,层次分明,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浓缩着古代文明精髓,蕴藏着民族文化内涵。2007年,十都大屋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由省文化厅报请国家文物局,申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堂门花堂门建于清乾隆十三年,由三十块规格不同的青石雕刻而成,分上下、左右、中间五个部分。中间是一块横匾,匾上书“龙跃云津”四个大字,笔意遵厚、结构端拙、字势雄强。此匾为中宽大夫俞世治,题赠王集贤弟弟、贡生王良诚的,极具书法艺术价值。匾额下方是“双龙戏珠”、“鲤鱼跃龙门”等图案,龙腾鱼跃的鲜活画面让人抚掌称绝。匾额两边雕刻“三国演义”、“关公送红娘”(另一说“状元游京街图”)等历史故事,和栩栩如生的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以及动感十足的小桥流水、舟马彩辎,仙鹿飞鹤。花堂门2007年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显白公祠显白公祠始建于明末清初,建筑面积850平方米。建筑布局为一、二、三进。据《王氏族谱》记载,由明万历年间,从泉波镇王家王氏宗祖分支名为显白公祠。
显白公祠建筑特点:二、三进用料粗大、庄重,后中堂柱,用青石,两侧都为厢房。四周回廊屋檐、撑拱,雕卷云花草,反映了古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期望。
显白公祠正大门曾倒塌,2006年文物管理所对大门进行了重修,保护较好。2007年,显白公祠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中厅王家中厅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十都古建筑群之一。据《王家族谱》记载,中厅由当时的驻军主使王氏所建。
王家中厅分为三进,设三个天井。一进、二进单层木结构,三进左右两侧设有阁楼。整个中厅的木柱用料粗壮,厚实,青石柱础简洁,厚重,大方,后进阁楼的门窗较精致,线条流畅。
王家中厅前门空地300平方米,左右隔弄1.5米,鹅卵石路面。外墙四周青砖保留较好,内部木架,牛腿等雕刻保存完好。2007年,王家中厅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兵站王家兵站清代中期建,建筑面积536.25平方米,建筑为正方形,正门向东,大门门楼造型为浙派风格,历史上,该房曾驻扎过军队,有指挥机关设此,故名。该屋采取了若干加强结构的手法,外柱之间施用穿插枋,在内檐两柱之间施用跨枋,加强柱与柱之间的水平联系,可防止柱子产生倾斜,可提高梁枋的负荷能力,该屋设计具有一定科学性,有一定的保护价值,保存完好。
门外石子路与周围普通民居相邻,方形或圆形花格窗雕刻完美,正门、木构架、外墙与内部木结构整体保存很好。2007年,王家兵站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上祝家上祝家明代万历年间建成,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四进布局,一进、四进为单层建筑,二、三进厢房为两层建筑,这在十都村的古建筑群中是不多见的。额上以斗拱支撑,顶部木结构组成,门窗雕刻较简单,梁、柱用料厚重,给人一种朴实、庄重的安全感。保存较好,符合明代晚期的古民宅建筑风格。
2007年,上祝家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智仁桥智仁桥建于清乾隆丙子年(1756年),集全村之力建成。为单曲三孔石拱桥,连接十都村南北。
智仁桥全长22米,桥宽7米,桥身全部使用青石条砌成,桥上青石栏杆有各种花草图案,桥墩各雕有“辟邪兽”,承受桥面的2座桥墩均为“燕嘴”形,有利于减少洪水对桥墩的冲击。整座智仁桥保存相当完美。
2007年,智仁桥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秀毓鳌峰为古民居,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占地面积480平方米,三进单层穿梁式结构。大门青石雕刻,石门楣书“秀毓鳌峰”四个秀丽行书大字。门楣下方“双凤朝阳”为百宝改图案装饰。第二进回廊的布局、雕刻等与第三进相仿,只是木雕破损较严重。门外地面是鹅卵石砌就的“金钱图”。整栋建筑工艺精细,具有典型的清末民初古民宅建筑风格,保存完好。
2007年,秀毓鳌峰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十都古戏台十都古戏台与王家大院相距50米,属十都古建筑群之一,该古建筑建于清代同治5年,建筑占地面积180平方米。整体布局设演出台,两侧设化妆室。屋为歇山顶,该戏台重于装饰,雕梁画栋,精美绝伦,戏台中间设有天花藻井、雀替、撑拱上件件雕龙画凤,线条流畅,构图严谨,内容表现民间故事为主题,该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在建成后的近百年里,古戏台是十都村最热闹繁华的区域。戏台前有200平方米左右的小广场,那是露天观众席。戏台对面是祝氏宗祠,戏台四周古代豆腐店、百货店、铁匠店、祝氏宗祠及古民居等保存完好。
2007年,十都古戏台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在十都村的40多条街巷中,类似上述的豪宅、宗祠、作坊、商号还有很多,还有许许多多古井、古溪埠、水坝、水圳、古桥,如沈氏宗祠、童家大屋等等,因编幅限制,在此不一一介绍。
厚德辉宏民居厚德辉宏,清代建筑,大气开朗。地面用鹅卵石铺就吉祥图案,木雕精细。在第二进回廊上,8个斜撑是活灵活现的八仙人物,这8个八仙人物保存相当完好,是江南难得一见的、如此完美的八仙造型。回廊四周布满冰裂纹与福、禄、寿、禧花窗。
江南豪宅博览园——十都村
(一)地理位置
古代,十都村有许多桂花树,又称桂林,位于江西省广丰县南部嵩峰乡,地理坐标:北纬28°22'56”,东经118°24'24”
(二)环境条件
十都村处于山环水抱之间,村落坐落在盆地小平原上,一股大溪水与另一股小溪水弯弯曲曲在村口汇合,在山水的自然神功作用下,使村落形态如威猛的“啸天犬”。
自北向南,光山坞——大溪街——大溪水——横街——商市——村庄民居——小溪水——禁山培。依次形成了十都“山——街——水——市——居——水——山”的村落整体形态。
十都村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6°C,常年平均降雨量1626.9mm,无霜期约262天,四季雨量分布不均,71.4%降雨集中在春夏两季,年平均日照时数1880小时。
(三)十都村规模
十都村现有1250户,5388人,分为31个村民小组。全村有民居1400余幢。其中明代建筑30多幢,清代建筑150多幢,民国建筑600多幢。既有江南第一民宅——十都大屋,有秀毓鳌峰、厚德辉宏、上祝家、花堂门、显白公祠、童家大屋、沈氏宗祠,又有兵站、古戏台、古桥、古代水圳、古代水坝等。现存古建筑占地面积逾17万平方米。
(四)交通
据明、清旧志记载:“自县治至郡城(上饶)黑灯瞎火十五里,至江西省城七百余里,至京师(今北京)四千九百里,水路五千八百里。”如今,县乡沥青公路沿村前光山坞山脚而至,距县城永丰镇28公里,走山路到浙江江山县廿八都镇约15公里,福建浦城县约70公里,交通便利
古代的十都,既是广信府通往浙江、福建陆路的必经之地,又是广信府、浙江、福建等相邻地域货物的集散地。那时人员、货物的交通来往,都以肩运为主。古代十都,既是广信府通往浙江、福建陆路的必经之地,又是广信府、浙江、福建等相邻地域货物的集散地。昔日广信府交通取道有二:一从水路经鄱阳,入长江、进上海;一从浙江江山、福建浦城进出赣、浙、闽三省,而十都正是这毗邻三省的主要出入口。这些地域皆壤地相邻,通衢大道上,挑伕如蚁,摩肩接踵,夜伏昼行。从明末至民初,十都号称“小杭州”,繁荣发展程度很高。由于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阳光驿道上,摩肩接踵的挑伕已不见踪影,但沿路歇脚路亭、客馆、驿站建筑的遗址仍存。
(五)社会经济状况
现在的十都是以农业为主的村落,除稻谷外,还盛产绿茶、木材、毛竹、芋头、马家柚。但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和村里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加大。2011年,人均纯收入5900元。
十都村有全日制完小一所,在校学生386人,幼儿园二所,入托儿童187人。有村卫生所四个,从业人员6人。
现在,十都村通讯网络除程控电话以外,移动、联通的无线电话、有线电视均已畅通。
二、十都村的形成与发展
﹙一﹚建村年代和建村人
双水夹流的十都村建村于南宋,据《王氏世谱》载,童姓为十都村肇基者。此后,王、祝、叶、沈、管、翁、徐、张、蒋、吕、刘、李、毛、俞、余、阮、金、潘、吴、胡、罗、官、夏、许、郑、陈、赵、孙、周、童等70多个姓氏陆续徙入。近千年来,十都人几十个氏族在这里和谐相处,繁衍生息,农商结合,耕读并举。
﹙二﹚主要历史发展概况
元代后期,十都村的人口剧增,王、祝、叶等姓氏祖先励精图治,一批民居逐步兴建,十都村初具规模。
明代,十都的王、祝、叶等氏族先人跻身于巨商行列。当时十都纸业、木竹业、批发零售和茶业商人生意如日中天,他们苦心经营,财富迅速积累,一批商宅、祠堂等逐步兴建,十都村的规模迅速扩大。官府还在十都设立了行政机构——用于投递公文的十都驿铺。
清代乾隆盛世,十都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十都大屋、沈氏宗祠、花堂门、朱氏宗祠、显白公祠、智仁桥等著名建筑,都在这一时期相继建成。嘉庆至光绪年间,王家兵站、秀毓鳌峰、古戏台等华堂巨构相继落成,十都橫街、溪边街、上节街,以及旗杆墩弄、后墙弄等繁华了几个朝代的40多条商业街巷,也在这2个世纪中得到发展、完善。十都村财富急剧增加,势力日益强劲,达到鼎盛。
清末至民国期间,内忧外患,百业凋零,商人落败,封建宗法制度逐渐解体,十都村的发展受挫、衰落。
十都村还为红色革命作出过贡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32年,曾建立过乡苏维埃政府。
1948年至今,从属广丰的十都村经历了11次区划变动与易名。新中国成立前属鳌峰乡一、二、四保, 1949年属二区鳌峰乡,1950年初至1958年初历属十都乡、双溪乡、银岩乡,1958年年中,属十都公社中心大队,1966年改为东风大队,1972年以驻地名更名十都大队,1984年10月启用十都村委会名至今。由于广丰相对闭塞,经济较为落后,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十都村没有大拆大建。
近几年来,广丰县政府加大了古村落的保护力度,先后公布了三个批次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十都村王家大院等九处古建被县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广丰县许多古村落保存完整,十都村尤为突出。
三、十都古村的历史文化
﹙一﹚名人和著述
十都村的先祖崇尚教育浸濡,素来重视教育,或坚贞做人,或勤俭持家,出了不少名仕。
余祚征(?-约1645),字符之,号文斋。文学家。明崇祯十六年(1643)会试列副榜,授凤阳府(治今安徽凤阳县)推官。著有《文斋文集》11卷。
祝克明,十都先祖,一生奇遇,报国精忠。曾获杜甫题的“调寄沁园春”像赞:
骑石效灵,江郎凝秀,钟出英雄。真冠世贤豪,才全文武;惊人妙品,貌若芙蓉。游学扬州得奇遇,请恩诏完姻,勅命隆荣华甚真。冠飃霞凤,衣绣虬龙。
勤王诏到关中,献奇策待命起从戎。奈帷幄运筹,追随幂府;疆场效命,左右英公。天意难回,我师败绩,报国精忠谁与同。心慰矣,看庐陵复御,显爵表功。
郑轼,字式之,号大石。明成化间进士。余杭令任内,政绩卓著,召为御史,按察湖广等地。尝奏免南北尺籍,以便戊武,墨吏望风。解职调任四川副使。辞官还乡,隐居大石山,诵歌吟诗,怡然自得,故称“大石翁”。
王集贤,生于雍正,殁于乾隆,清代中国著名纸业大亨。以半生精力,建造了中华第一古民宅——王家大院。王集贤还是一个大慈善家,在村里建桥修路、筑坝造坊时,为乡民救危济急、扶贫帮困时捐资无数,深受乡民敬重。其弟王良诚,贡生,造“花堂门”饮誉乡里。
祝坤生,克己朴素,恤困济贫的,虽只扬名村里,却是善良芸芸众生的真实写照,有诗赞曰:
生平朴素&性志聪明&以耕以稼&惟俭惟勤&
克己处世&友待厚情&奉亲恭养&教子立成
勤捐乐助&恤困济贫&兴嗣并产&恩播沈人。
几政公举&村里扬名&经营祠众&传裕芳声。
﹙二﹚民俗和民间艺术
十都村有敦厚淳朴的地方民俗文化。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中秋、重阳、冬至、十月半等传统节日,有着十分丰富的祭祀和娱乐习俗。正月迎灯荡花船,清明节上坟不烧纸,只“标石子”,七月半、冬至在家祭太公﹙祖先﹚,十都村有“清明标石纸、冬至烧纸”之说。一年之中,各种全村的祭祀与娱乐活动逾10天,内容包括祭祖、祭神、灯彩、唱戏等等。在这些民俗活动中,还不包括十都古戏台三天两头的娱乐唱戏活动。
十都村地处吴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的交接地带,周围有不少至今仍在使用福建话、麻山话的村落,但十都村的方言俚语,还很纯正地保存着大量“广丰腔”的“广丰方言”语汇音韵。
十都村有许多实用的民歌,如《上梁号子》、《灶司君》、《哭七七》,有娛乐成分的《十八摸》、《十匹手巾》、《孟姜女》等小调,以及大量的农事、气候、风物、劝世谚语。
四、古村的历史传统建筑
﹙一﹚空间布局总体概况
十都港(“大溪河”)从横溪畈以南入境至下溪滩附近流入毛村镇。发源于东部山区的众多小涧汇集成“小溪河”,与十都港平行而流,全境水源较为充足。而十都村则沿大溪、小溪河两岸,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迤逦展开,形成了气势壮观的村落布局形态。其村落空间的布局近似“啸天犬”形,大溪河是犬之脊梁,小溪河与村周山脚,勾画出啸天犬之身形。
大溪街、横街、上节街,旗杆墩弄、后墙弄等40多条街巷商铺夹道。兴盛时遍布全村的作坊、商号有220余家,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大溪街、横街、上节街现存的古商铺、作坊建筑还有近百幢。
虽然明洪武年间以后,朝廷对民间建筑有严格的“三间”等级限制,但十都古村落的建筑型制仍相当丰富。布局上除规定的正屋并排三间以外,子孙繁衍,不足以居,就以三间天井回廊的型制往后扩展建造。如“十都大屋”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曾达6780平方米,房间108个,36个天井,2口水井,3个鱼池,16扇青石门框。又如上祝家,就往后建造了四进。
﹙二﹚规模、设施及保存状况
星移斗转,王朝更迭,如今的十都村,仍不失为古建筑群庞大,历史文化深厚的古村落。
古街巷:大溪街、横街、上节街,旗杆墩弄、后墙弄等40多条街巷。
石桥:野猪坑桥、新桥、智仁桥、板桥、毛弄桥、将军桥、前山桥等7座。
古房屋:王家大屋、花堂门、显白公祠、王家中厅、王家兵站、上祝家、秀毓鳌峰、古戏台、朱氏宗祠、豆腐店、百货店、糕点店、屠宰店等计150多幢﹙处﹚,建筑面积逾17万平方米。其中,保存良好的有56幢,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
古代水利设施:大溪与小溪河上建有12座拦河坝,用以灌溉良田、方便浣洗、消防救火。
古代消防、排水设施:除拦河坝外,还有大宅于天井内配置的镇宅缸用于蓄水防火;在村中,还有引自大溪与小溪河水的2条水圳,在方便家居浣洗的同时,以备用水患、火灾之虞。
(三)重点建筑简介
十都王家大屋
十都王家大屋,由清代中国著名纸业大亨王集贤建造,故又名“集贤大屋”。据《王氏世谱》所载,十都由童姓肇基于南宋。而王姓于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从山西太原行迁至江山保安,后移居江西广丰十都。十都大屋有世界文化遗产山西王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对了解古代建筑特色、民俗风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1982年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吴祖光等众多古建专家多次前来考察,对十都大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十都大屋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弥足珍贵。同济大学还将十都大屋写进了建筑系教材。
十都大屋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于乾隆34年(1769年)完工,历时22年。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8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5179平方米,单层砖木结构。外墙四周通道全是鹅卵石铺面。大屋设有众多廊、堂、厅、室,布局错落有致,气派大方。院内有房间108间、大小天井36个、青石推槽式圆门3扇、水井2口、青石围栏雕刻鱼池3处,进排水设施完好,不管旱涝都保持一定的水位。十都大屋全屋花格门窗,屋檐、坊楪、木柱木雕精湛,画面清晰,层次分明,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浓缩着古代文明精髓,蕴藏着民族文化内涵。2007年,十都大屋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由省文化厅报请国家文物局,申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堂门建于清乾隆十三年,由三十块规格不同的青石雕刻而成,分上下、左右、中间五个部分。中间是一块横匾,匾上书“龙跃云津”四个大字,笔意遵厚、结构端拙、字势雄强。此匾为中宽大夫俞世治,题赠王集贤弟弟、贡生王良诚的,极具书法艺术价值。匾额下方是“双龙戏珠”、“鲤鱼跃龙门”等图案,龙腾鱼跃的鲜活画面让人抚掌称绝。匾额两边雕刻“三国演义”、“关公送红娘”(另一说“状元游京街图”)等历史故事,和栩栩如生的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以及动感十足的小桥流水、舟马彩辎,仙鹿飞鹤。花堂门2007年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显白公祠始建于明末清初,建筑面积850平方米。建筑布局为一、二、三进。据《王氏族谱》记载,由明万历年间,从泉波镇王家王氏宗祖分支名为显白公祠。
显白公祠建筑特点:二、三进用料粗大、庄重,后中堂柱,用青石,两侧都为厢房。四周回廊屋檐、撑拱,雕卷云花草,反映了古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期望。
显白公祠正大门曾倒塌,2006年文物管理所对大门进行了重修,保护较好。2007年,显白公祠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中厅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十都古建筑群之一。据《王家族谱》记载,中厅由当时的驻军主使王氏所建。
王家中厅分为三进,设三个天井。一进、二进单层木结构,三进左右两侧设有阁楼。整个中厅的木柱用料粗壮,厚实,青石柱础简洁,厚重,大方,后进阁楼的门窗较精致,线条流畅。
王家中厅前门空地300平方米,左右隔弄1.5米,鹅卵石路面。外墙四周青砖保留较好,内部木架,牛腿等雕刻保存完好。2007年,王家中厅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兵站清代中期建,建筑面积536.25平方米,建筑为正方形,正门向东,大门门楼造型为浙派风格,历史上,该房曾驻扎过军队,有指挥机关设此,故名。该屋采取了若干加强结构的手法,外柱之间施用穿插枋,在内檐两柱之间施用跨枋,加强柱与柱之间的水平联系,可防止柱子产生倾斜,可提高梁枋的负荷能力,该屋设计具有一定科学性,有一定的保护价值,保存完好。
门外石子路与周围普通民居相邻,方形或圆形花格窗雕刻完美,正门、木构架、外墙与内部木结构整体保存很好。2007年,王家兵站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上祝家明代万历年间建成,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四进布局,一进、四进为单层建筑,二、三进厢房为两层建筑,这在十都村的古建筑群中是不多见的。额上以斗拱支撑,顶部木结构组成,门窗雕刻较简单,梁、柱用料厚重,给人一种朴实、庄重的安全感。保存较好,符合明代晚期的古民宅建筑风格。
2007年,上祝家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智仁桥建于清乾隆丙子年(1756年),集全村之力建成。为单曲三孔石拱桥,连接十都村南北。
智仁桥全长22米,桥宽7米,桥身全部使用青石条砌成,桥上青石栏杆有各种花草图案,桥墩各雕有“辟邪兽”,承受桥面的2座桥墩均为“燕嘴”形,有利于减少洪水对桥墩的冲击。整座智仁桥保存相当完美。
2007年,智仁桥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为古民居,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占地面积480平方米,三进单层穿梁式结构。大门青石雕刻,石门楣书“秀毓鳌峰”四个秀丽行书大字。门楣下方“双凤朝阳”为百宝改图案装饰。第二进回廊的布局、雕刻等与第三进相仿,只是木雕破损较严重。门外地面是鹅卵石砌就的“金钱图”。整栋建筑工艺精细,具有典型的清末民初古民宅建筑风格,保存完好。
2007年,秀毓鳌峰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十都古戏台
十都古戏台与王家大院相距50米,属十都古建筑群之一,该古建筑建于清代同治5年,建筑占地面积180平方米。整体布局设演出台,两侧设化妆室。屋为歇山顶,该戏台重于装饰,雕梁画栋,精美绝伦,戏台中间设有天花藻井、雀替、撑拱上件件雕龙画凤,线条流畅,构图严谨,内容表现民间故事为主题,该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在建成后的近百年里,古戏台是十都村最热闹繁华的区域。戏台前有200平方米左右的小广场,那是露天观众席。戏台对面是祝氏宗祠,戏台四周古代豆腐店、百货店、铁匠店、祝氏宗祠及古民居等保存完好。
2007年,十都古戏台列为广丰县文物保护单位。
在十都村的40多条街巷中,类似上述的豪宅、宗祠、作坊、商号还有很多,还有许许多多古井、古溪埠、水坝、水圳、古桥,如沈氏宗祠、童家大屋等等,因编幅限制,在此不一一介绍。
民居厚德辉宏,清代建筑,大气开朗。地面用鹅卵石铺就吉祥图案,木雕精细。在第二进回廊上,8个斜撑是活灵活现的八仙人物,这8个八仙人物保存相当完好,是江南难得一见的、如此完美的八仙造型。回廊四周布满冰裂纹与福、禄、寿、禧花窗。
五、十都村价值特色与规划、管理
﹙一﹚价值
(1)中国多氏族的国情,在十都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是今人了解中国宗族间和睦相处的奥妙、研究当今城镇和谐社区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十都村地处三省交汇处,商业贸易发达,许多走南闯北的商價看中了这块聚财宝地,肇基依始,先后有70多个姓氏陆续徙入。几百年来,各氏族和睦相处,和气生财,和谐发展。一个村落5000多人就有这么多姓氏,其“姓氏密度”大大高过我国一二线城市。
(2)在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指导下的村落选址布局和规划建设,营造出十都古村落“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和优美的建筑景观,在中国建设规划与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风水”理论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作为自然现象的天、地、风、水对人类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住宅、村落选址的好坏可决定屋主和村庄的兴衰。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十都村建筑与周边地形地貌、山水风光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村落的典型。
(3)“商帮”为十都古村落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使这个古村落成为研究古代“边贸”历史留下的活化石。
十都村依托陆路交通有利条件发育成为一个因陆兴商,以街为市的“商业名村”,在为数不多的江西商业交通型古村落中,具有独特的典型意义。
明清时期(14世纪——19世纪),随着人口的发展,由于“地狭人众,力耕所出,不足以给”,这种格局所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显得越来越贫乏。为了谋生的需要,十都村人大量外出经商。300年来,多少年轻人一袭青衫,一裹干粮,风尘仆仆,日夜辛劳,穿行赣、浙、闽边界,甚至沪杭大邑,从事纸、茶、木、粮、布、典等行业。他们经商的财富,相当一部分回流到家乡,置田地豪宅、筑街巷河堰,建宗祠续谱,繁荣村落。
村中东西向的主要街道的商铺,大门为可装御的长排木板,形制有前店后坊式、前店中坊后宅式、下店上宅式等。除溪边街、橫街、上节街商贸活动外,在村中大街小巷,每天24小时都有流动小贩不停地吆喝穿行,热闹非凡,所以十都村在近3个世纪的岁月长河中,一直以“小杭州”著称。
(4)十都古村落完善的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营建出一个理想的人工环境,提供了优越的人居条件,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乡村规划建设的范例,对于今天人居社区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十都的水路“十都港”是广丰通往鄱、饶水系的端点码头。发达的陆路交通优势,补之以“十都港”水运,使十都成为名闻三省三县的商业名村。千余米长的3条大街以街为市,河埠、商铺、货运集散场地等商业服务设施十分完备且保存得十分完整。十都村的排水系统、镇宅缸等至今还保存完好,使用至今。十都老街商家多是前店后宅,店堂往往就是店家的客厅和居室,因此街道宽的商业功能外,往往还是居家生活的延伸。居民们常常在街道边就餐,因此商业气氛和生活气氛十分浓厚。
气派的古建群,除了给十都留下一批公共建筑和三条古街道之外,还留下一大批保存完好、风格独特而奢华的古民居建筑群。难能可贵的是,整个村落的结构保存得十分完整。如此结构完整,古建筑群完好的村镇,在江西省堪称第一,在全国亦不多见。
上述这些可以证明,十都古村落从村落选址、平面设计到各种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都已经有自觉的规划意识,并在各宗族祠众的管理下,有效地组织了实施。
(5)独特的建筑风格、高超的建筑技艺,有奇特的“文化飞地”现象,使十都古村成为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豪宅建筑杰作博览园。
十都的民居建筑型制基本属于浙、皖文化圈,但是它位处浙、闽、赣边界,其建筑风格又受到江西、闽北建筑的影响,因而形成了一些自身独特的风格。更由于十都居民多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守军后裔,和南来北往在此定居的商人,外来文化的影响多样而丰富,对建筑型制的风格也必然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十都民居与其周边的浙西南村镇、广丰境内在许多方面迥然不同,形成奇特的“文化飞地”现象。
天井的实际功能主要是采光、通光、汇集雨水、水池中常年存水以备防火之用。天井的比例较之皖南民居要宽敞得多,特别对五开间住宅来说,横向空间更是显得开阔舒朗。中国南方多雨潮湿,砖墙瓦顶是挡雨排水的最好材料,粉墙则利于湿气挥发;“戗角”、则是为封挡隔壁人家火灾火苗而筑的“马头墙”上的装饰,这一点与皖南民居颇为相似。
为解决室内采光、通风、排水等问题,“天井迴廊”必然而生。十都住宅的天井是住宅空间的核心,天井中常常布置水池,石条案,上面摆放山石盆景花卉,俨然一个缩微景观,反映了人们对耕读生活,自然山水的审美情趣。房屋木架构多为一层,少有二层,肥梁瘦柱,不施油漆,以利于木质水份挥发,不易腐烂。就审美和观念层面而言,飞檐戗角的曲线,富有最优美的视角形象;朴素的原木纹理与雕刻图案相得益彰,格外典雅;梁柱及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
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多用青石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天井地面、大门口地面,用多种天然颜色的小鹅卵石,砌成花瓶、八卦、花鹿、鱼图、金钱图案,揭示出主人祈平安、求财富、挡厄运的心理追求。
斜撑、梁托、花坊、窗棂等用木雕,雕出如意花草、走兽虫鱼,八仙人物等等吉祥物语,生活场景,文化气息浓厚。无不宣示主人一心向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而且,门扇和室内窗户的花纹图案,取材十分丰富,各座民居之间绝少重复、雷同。可见当年工匠们丰富怕想象力与强烈的竞争意识。
历史上,十都村是一个商贸名村,所以,老店铺、老作坊很多;暴发的商價们宅院都很宽广,或许出于圈地的心理,单层建筑所占比例相当大,类似北方的四合院。
﹙二﹚特色
十都是一个由于“边贸”而发达的商业性古村,继而使民居豪宅争奇斗富的博览园。理由有二:
(1)由于“地狭人众,力耕所出,不足以给”,明代中叶开始,十都人大量外出经商,参与开辟了称雄中国的商帮。古代的十都,既是广信府通往浙江、福建陆路的必经之地,又是广信府、浙江、福建等相邻地域货物的集散地。那时广信府交通取道有二:一从水路经鄱阳,入长江、进上海。一从浙江江山、福建浦城进出赣、浙、闽三省,十都是个跨越三省主要出入口。
﹙2﹚明清时期,十都的商业巨子们的巨额财富,相当一部分回流到家乡,主观上置田地豪宅、筑街巷河堰,建宗祠续谱,争奇斗富,光宗耀祖;客观上促进了村落小社会的繁荣发展。十都古村的诸多构成要素,都深深打上“江南豪宅博览园”的烙印,曾对广信、饶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具有区域范围的深远影响。
(三)规划、管理
近两年来,广丰县政府、嵩峰乡、十都村在规划、管理、古建维修、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9年由省文化厅报请国家文物局,申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河网法制频道
2011年,投资334万元,对有242年历史的十都大屋进行维修,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大河网法制频道
2012年,嵩峰乡党委、政府,先后成立了“十都古村落管理委员会”、“十都村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年,还委托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测绘了地形图,编制了《广丰县嵩峰乡十都村古建筑保护规划及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近期已通过初评。
下载相关附件:
【】 【】 【】
版权所有:中共广丰县委、广丰县人民政府
广丰县人民政府信息化办公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省广丰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