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高消费名单查询可以出境吗

频道合作:第ZA13版:要闻
一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拒不支付,前海法院“出招”迫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责任
法定代表人实际负责人均被限制出境
  羊城晚报记者&林&&园  通讯员&许岱胤  拖欠工资不还,法院对“老赖”公司高管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禁止其买机票。记者近日从前海法院获悉,前海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拖欠11名员工21万多元工资不支付,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前海法院对公司实际控制人采取“禁足”等措施,使事情得以解决。  违规解聘11员工  去年3月,前海通某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减轻经营负担,决定解聘公司部分员工。但在解聘员工时,该公司并没有依法与劳动者进行沟通协商,而是采取降薪调岗、停止支付劳动报酬等方式,强行终止与11名员工的劳动合同。11名员工将通某达公司告上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日,仲裁委作出裁决,要求通某达公司支付11名员工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和律师费等共计人民币210640元。通某达公司不服仲裁裁决,又起诉到前海法院,随后,上诉到深圳中院。一审和二审的判决均维持了仲裁委的仲裁裁决。  判决生效后,通某达公司拒不履行判决文书确定的义务。伍某等11名员工向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立案后,前海法院向深圳法院鹰眼查控网,对被执行人财产信息和公司上层管理人员信息进行全方位扫描。但被执行人名下13个账户均无存款,该公司也没有证券、房产、股权、车辆等其他资产。  由于被执行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资产,执法人员多次上门与公司管理层沟通,要求其主动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始终以公司经营困难,没有资金为托辞,并提出公司还要申请再审也不宜现在支付。  被执行人主动联系法院  据前海法院调查,该公司没有以本公司名义对外经营,对外均以其母公司某钢集团公司名义开展活动。  1月18日,执行员对通某达公司办公场所的办公设备进行了查封。由于该公司办公场地是租赁别人的物业,在业主那里还存有20多万元的租赁押金,同时公司还将其中部分物业进行了转租。法院向业主发送了冻结租赁押金的通知书,同时向次承租人发送了提取租金的通知书。  值得一提的是,前海法院还对被执行人采取了一系列“禁足”措施。执行员在限制了被执行人工商信息登记变更后,对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赵某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禁止其购买飞机票等行为。在随后鹰眼查控网反馈回来的人员出入境信息中,执行员发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金某近期多次出入福田口岸前往香港。于是,执行员向裁决法官申请对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公司的实际负责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  措施很快见效。现场查封措施让被执行人无法接待任何客户;冻结押金和租金,房东也要求被执行人限期搬离;限制高消费和出境,让其主营业务“跨境融资”陷于停滞。四项措施如同四个巨大钳子,将“老赖”公司牢牢钳住,动弹不得。  近日,在案件立案不到一个月后,被执行人主动找到法院,要求全额付款。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法定代表人实际负责人均被限制出境》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133588)上海上半年1.2万人被限制高消费-被执行人
纳入-上海频道-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上海上半年1.2万人被限制高消费
  东方网7月31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昨天披露:上半年,共对14名被执行人以涉嫌拒执类犯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1640人次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对745人次被执行人实施限制出境措施,对12947人次被执行人发布限制高消费令,对21868人次被执行人在上海法院网上予以公开曝光。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上海上半年1.2万人被限制高消费
日 07:08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7月31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昨天披露:上半年,共对14名被执行人以涉嫌拒执类犯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1640人次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对745人次被执行人实施限制出境措施,对12947人次被执行人发布限制高消费令,对21868人次被执行人在上海法院网上予以公开曝光。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省高院出台细则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出境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省高级法院制定出台《关于将纳入失信人名单和对失信限制限制出境的实施细则》,失信纳入失信名单和限制、出境的条件、对象、内容详细做出规定。旨在防止规避法律,逃避责任,确保生效法律文书及时有效执行,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解决执行难问题,为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该实施细则规定,将凡是是自然人的,且不能证明其是五保人员或者低保对象的,一律纳入失信名单库;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只要没有申报财产或者申报不实的,一律纳入失信名单库。将失信名单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的,执行法院应附有相应的决定书,对具体部门告知具体信用惩戒措施,主要包括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同时,将失信名单信息向征信机构通报,由征信机构在其征信系统中记录。失信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将其失信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失信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的,将其失信情况通报其上级单位或者主管部门。
  该实施细则规定,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或不完全履行该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已经决定纳入失信名单的,应限制其。是法人的,其法定代表人是限制对象;是其它组织的,其负责人是限制对象;是私营、个体或合伙经营组织(包括以挂靠、联营等形式获得国有集体所有制经济性质的私营、个体或合伙经营组织),其业主或合伙人是限制对象;是自然人的,该自然人是限制对象。欠有金钱债务的,不得乘坐飞机、列车软卧,不得到高档餐厅和娱乐场所进行消费;不得购买高档住房;不得使用高级轿车;各项消费不得显著超过社会平均消费水平。限制的应向限制对象发出限制令,可以制作公告在场所张贴,或利用新闻媒体广而告之,使限制对象受到社会监督。 (作者:袁有玮)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newteahouse无节操、有道理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xinminwangshi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发送你与爱车的合影,并为爱车定制一句绿色标语,将有机会获得“钛马星”车联网绿驾车顶盒1个,赶快来参加吧!
新民网友: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点“看微博”查看您的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下半年起 限制失信者高消费、出境
  昨天,市通报诚信企业“红黑榜”,596家诚信企业,88家(人)失信企业(自然人)上榜。沈阳市相关部门表示,今年将继续加快信用平台建设,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其中,从下半年起,凡是依法纳入失信名单的,将一律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  下半年起限制失信人消费  2014年,沈阳市曾经两次发布诚信企业“红黑榜”,对失信行为和失信信息进行了曝光。在去年的基础上,沈阳市在今年进一步加快信用平台建设,目前,沈阳市正在整合各个相关部门和地区的信用信息,争取尽快建立沈阳信用信息平台。  在筹建市级信用平台的同时,失信惩戒机制也正在积极建设中。在继续发布诚信红黑榜的基础上,沈阳市将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和市场退出机制。  与往年不同的是,沈阳市将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联动惩戒机制。据沈阳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刘庚杰介绍,沈阳市将在9个部门试行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工作基础上,扩大联动惩戒及信用信息公示范围,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贷款、办理个人、购买飞机票、列车软卧、一等座车票、入住高级宾馆等高消费行为。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白云良表示,从下半年开始,凡是依法纳入失信名单的,将一律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同时,还会在失信人居住的社区、园区的公告栏等张贴失信情况。同时,还会将失信人员信息通过沈阳信用中心登录,以达到对失信人信用惩戒的最大效果。  税收“黑名单”医药行业占六成  据记者了解,沈阳市国、地税局、都建立了各自的信用等级评定体系。沈阳市国税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包括沈阳宜家家居、(,)研究院在内的587户企业,获得象征信用优质的A级纳税人资质。从2014年10月以来15户有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的企业被列入“黑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5家企业中,从事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多达9家,占比高达6成。沈阳市国税局副局长明戈晖告诉记者,15家企业均存在故意逃税行为,造成税收损失,且数额比较巨大。至于其中为何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居多,明戈晖认为,隐瞒成本、多列成本,确实是上述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  他说:“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这些企业在发票管理上不规范,存在严重的虚开增值税发票,通过扩大进项税费,减少销售的办法,其根本目的是减少利润,从而达到少缴税费的目的。”  市场手段管理市场行为  不过,从目前的进展来看,信用体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白云良介绍,截至目前,沈阳市各级法院系统已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7493件,其中结案的仅为293件,不到总数的4%。他说:“结案率低,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信用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民参与,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只有全社会都参与进来才能达到目标。”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高寒冰
(责任编辑:HN666)
05/18 21:3905/18 15:4104/22 18:33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限制高消费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