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犊网的法人代表英文是谁?

你的位置: >>
日 | 人围观
今天的互联网创业,比的是谁能设计并驾驭一个能够固化、激活最多人才的组织结构。员工为什么要离开你?马云的回答是:钱,给少了;心,委屈了。前两天遇到九型人格大师李明顺——对的,就是那个做好贷网的李明顺——他的回答是:没进步了,或者没空间了。李明顺是扬州人,大约10年前开始研究9型人格,远在他与戴志康会合一道做Discuz!之前。Discuz!卖给腾讯后,他独立创业做财猫浏览器,又做好贷网。十年弄潮,BBS、SNS到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一路走来,大环境与小环境都有沧桑之变,“明顺哥”稳定增长的除了家财与身材,还有九型人格的功力。他说:“梁宁,你是二型,帮助型。你最高兴的就是能帮助别人。”一型是完美型,这种人最适合做财务法律工作;三型是目标达成型,这类人最适合做销售。明顺说,一个下属主动给你展示他做的工作,不同型的人怀揣着不同的期待。如果是一型,他期待的答复是:这件事做得完美无缺!如果是二型,他期待的答复是:哎呀,你办的这个事可帮了我的大忙了!如果是三型,他期待的答复是:放心,这个月一定发奖金。明顺说,虽然看上去每个人都在按照领导的安排工作,但是每个人做事的内驱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你和三型人表示感谢,而完全不提及绩效兑现,他会觉得领导怎么这么虚;而如果和二型人表示指标达成发钱庆贺,二型人会觉得怅然——我在谈感情你在谈钱?所以,明顺说,通过观察一个人的人格特性与内驱力来安排工作,比简单地根据这个人是什么专业,过去做过哪些事,从而确定这个人应该放在哪个岗位要靠谱得多。把一个人放在他天性适合的岗位,他就可以从工作中学习。知人善用,就是给成长。可是,即使懂九型人格,能知人善用,把他安排在合适的岗位,按照他期望的报偿来激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这个你花了很多心思的人,还是会离开。什么是该离开的时候?纵向,没成长,横向,没空间,这个人就该离开了——如果他还年轻的话。三千年前,武王伐纣,抱着“为父报仇,今死无生”之心,从岐山起兵。结果居然打了不到2个月,已经存在500多年的商就解体了。快速获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武王和他弟弟周公旦复盘了三年,想要知道为什么会这么顺利。今天他们姬家得了天下,是否某天某个犄角旮旯的创业者不要命地冲出来,他们也会瞬间挂掉?后来,武王和他弟弟做了一个影响中国3000年的决策——裂土封侯,与最有实力的人分享利益,固化人才。这番思考的过程,在过去的几年多半也发生在了雷军身上。2011年,雷军发布小米1,当时的预期是卖50万部,结果不到四年冲到智能手机第一。面对这样的现象级奇迹,大家多半把目光集中在小米的极致单品策略、极富参与感的运营策略,少有人注意到雷军打造了新的组织模式以网罗、激活、固化人才。小米组织结构的扁平众人皆知。这扁平的组织结构的最核心的价值,是打造一种全员面向用户,由用户反馈驱动组织运行的模式。小米的合伙人模式,大家都知道,但对后来的牛人,雷军依然采用裂土封侯的方式——成立小米子公司,给予CEO足量股份,让CEO成为创业者。最外围是小米参股的资源协同。裂土封侯,就是给空间。战争就是,打武器,打配置。今天的互联网创业,谁能绝对拥有对方不拥有的武器?太难了。而配置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攒人吧!一样的战场与武器,比的是看谁能设计并驾驭一个能够固化、激活最多人才的组织结构。文/
标签:&&&&
相关内容推荐:
20:28:20 21:47:24 22:27:58 22:34:13 20:34:20
相关内容推荐
本月热门文章你的位置: >>
日 | 人围观
永远思考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哪些错误是这些人一定要犯的。因为成功有很多的要素,有很多的东西你是没办法学的,你刚好碰上一个很好的人,运气很好,你刚好碰上一个很好的事,你刚好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情。一位连续创业者独家来稿,与那些创业成功者不同,作者袁瀚自2003年创业至今,12个年头里,共,如今已开始第6次创业,在作者看来,每次开垮公司,都有很多原因,作者很用心的把每次失败的原因只用一个关键字把核心提炼出来,同时还分享了从中获得的成长:人家说阿里巴巴你们今天特别成功是什么原因,其实没有中国黄页,没有前面我们到外经贸部去的经历,没有无数的失败,我们是不会走到今天的。任何一棵大树下面一定有巨大的营养,巨大的营养来自于这个时代很多人犯的错误。永远思考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哪些错误是这些人一定要犯的。因为成功有很多的要素,有很多的东西你是没办法学的,你刚好碰上一个很好的人,运气很好,你刚好碰上一个很好的事,你刚好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情。而失败呢,我发现很多企业基本上失败的道理都差不多,只要把这些失败的东西学习好了,自然就好了。——摘录自马云2014年互联网大会演讲我叫袁瀚,自由人事业发起者,袁瀚工作室创始人,目前主要为中小企业和公关广告公司提供网络传播外包服务。现在是2014年年底,距离我第一次创业(2003年)到现在已经是第12个年头。前几天,一个创业伙伴问我为啥要创业,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某伙伴:“老大,我问你一下,你这么拼,为啥不直接去别的公司当高管赚钱?”袁瀚:“早上起不来,理由够简单吧。”“几十万年薪加几百万期权请我的公司也有好多家,但是早上起床TM真痛苦,实在不想上班。”上面这种算是2B青年的回答模式,下面换成普通青年和文艺青年的回答模式:普通青年:创业是因为我想做点事情,喜欢折腾。文艺青年: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而我就是这种鸟(人) 。话说我现在做的自由人事业算是第6次创业,也就是说我前面有过5次创业经历。前5次成功了吗?看标题就知道了。下面来说说我前5次是如何把公司开垮的。每次开垮公司,都有很多原因,我这里只用一个关键字把最核心的因素提炼出来,在原因后面还会说明我从中获得的成长。一、第一次开垮公司:“嫩”1、创业概述:我第一次创业是2003年到2004年,在广东汕头,做保健品。第一次创业时我还在读大三,不过一冲动就退学创业了。哈哈,当时想会不会成为第2个比尔盖茨呢。不过我没有成为比尔盖茨,而是成了炮灰。第一次创业失败的原因简单说就是“嫩”:要钱没钱、要人脉没人脉、要经验没经验,典型的“三无”创业者。2、我的成长:据说创业成功率只有5%,那95%失败的应该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创业。第一次创业失败并不是什么很糟糕的事情,我们起码知道了什么叫创业、什么叫吃苦、什么叫失败。我第一次创业虽然说不上吃过多少苦,不过也连续好多天吃泡面,半夜打的士回宿舍、为了省钱6个人挤一辆车,为了惩罚自己没完成业绩睡了几晚上马路。这些都是我很宝贵的经历。二、第二次开垮公司:“乱”1、创业概述:我第二次创业是2005年到2007年,在广东广州,做美容仪器。2005年,几个创业伙伴窝在广州一个月租600块的民房里(全天看不见阳光),用了3个月左右,把技术研发好、资料准备好,然后一出市场就势如破竹。5人创业团队,每个月都可以做几十万的业绩。我们初次尝到了赚钱的滋味。赚钱后就迅速扩张:办公室从破民房换到了广州最贵地段——天河北路的写字楼,人员从5个扩充到近50个,人员工资从最开始发几百块生活费,到聘请了4、5个总监,每个总监都开8000块的基本工资(注意那是2005年)。上帝欲其亡,必先令其狂。我们的好日子只过了不到半年,然后就急转直下,核心原因就是“乱”:A、市场乱:当时公司用的是区域代理制。我们把仪器、技术、培训打包成项目卖给代理商,代理商再卖给终端消费者。虽然代理商获得的利润已经很高了,但他们希望获得更高的利润,于是到处找比我们更便宜的进货渠道。我们对代理商和OEM厂家都缺乏约束力,有不少代理商直接找到给我们OEM的厂家或其他能生产类似产品的厂家,拿到了更低的进货价。一边跟我们要宣传、培训、技术支持,一边偷偷跟别人进货。我们当时虽然想了一些方法,但基本无法挽回局面。B、管理乱:公司有2个合伙人,我是二股东、负责策划和销售,大股东负责技术和培训,我们2个都非常不擅长管理。于是当时就出现了人越多公司越乱、效益越差的现象。部门与部门之间频繁出现权利斗争、办公室政治越演越烈,我和合伙人除了一次又一次开除高管、也就没有其他高招了。C、财务乱:我和大股东自己的开支与公司的财务都混在一起。大股东把自己孩子的学费、生活费、自己买包包、买项链等所有费用全部拿到公司来报销。如果公司只有她一个股东无所谓,但还有另外个股东呢,你说我会有想法吗?当然有。不过我当时才24岁,股份只有20%,觉得也不好意思讲,就睁只眼闭只眼。当然,我自己也做得不好。公司曾经有几个月没有财务,我就代管财务。几个月后招了新的财务,一算账公司少了近10万块。这10万块也不是我贪污了,当时公司很多出账都是现金支付、我也没有记账,后面也想不起来。就这样一个糊涂账交接到新财务那里。2、我的成长:很多创业者都跟我第二次创业有类似经历:赢在营销、输在管理。创业者要么自己有管理能力,要么找一个具备管理能力的合伙人。如果联合创始人都不具备管理能力,有钱就请一个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没钱就狠狠地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为了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我2008年还专门去一个管理大师的公司上班,跟着学了1年多的管理。三、第三次开垮公司:“急”1、创业概述:我第三次创业是2009年下半年,在山东青岛,做演讲培训。当时公司有3个合伙人,我做总经理、负责运营。我们3个凑在一起有2万多块钱,准备从小开始慢慢做。不过有一次在啤酒街喝酒的时候,听旁边的人说有一次代理国际演讲大师的机会,不知道是急于求成、还是酒壮人胆,我们就在酒桌上把这个需要50万启动资金的事情接下来了,并很快签了代理协议。签完协议后我才回过神来:从签协议到演讲会召开一共就3个月时间,50万的启动资金怎么来?我们连办公室都还没有、团队怎么招?我们一个客户积累没有,上千张门票卖给谁去?一想到这些就觉得心拔凉拔凉的,但既然接了就硬着头皮做呗。虽然我可以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让报社先给我们做广告后付钱、可以让员工不拿基本工资只拿提成、可以到处借到很多钱(大部分是跟只见过一面的陌生人借的)、可以让很多牛逼的机构帮我们代理售票,但如果战略决策错了,执行力越强大、死得越快。因为我的行动力太强了,很快把摊子铺得很大。演讲会筹备到中间时,我们都知道这次一定赔得很惨,但已经收不了手了。演讲会做完后,公司迅速倒闭,三个股东其中一个跑了、另一个出了几万块来抵偿部分债务后退出了,剩下了30多万债务我一个人背下了(虽然我只占30%股份)。2、我的成长:第3次把公司做垮并欠下30多万债务,我只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归根结底就一个字:急。太急功近利了!我犯了很多创业者的通病:好大喜功、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从小开始积累,妄想一夜成功。创业者有赌博心理和冒险精神很正常,完全没有赌博心理和冒险精神的人也不会去创业。但这个度要把握好,一旦赌博心理过重,就成了侥幸,市场会给我们沉重的教训。从第3次创业中,我吸取的最大教训就是: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四、第四次开垮公司:“盲”1、创业概述:我第四次创业是2010年到2012年上半年,在山东青岛,做培训和俱乐部。第三次创业失败之后,有一个当时借钱我做演讲会的顾客又投资了我近10万块,让我开始了第4次创业。这一次前前后后共有30多位伙伴跟着我,我们做过很多事情:培训、咨询、会所、俱乐部、杂志,后来甚至还想做类似于Linkedin的商务社交网站。为什么会做得那么杂?因为战略不清——“盲”。我们摸索了很多事情,但一直没有找到出路。可惜了那两年半前后跟着我的30多位伙伴,跟我摸索和走弯路,但没有带他们走上光明大道。2、我的成长:第4次创业对我之后做微营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为我当时研究社交网站、社群、品牌、营销、传播等等,这些都是很宝贵的专业与实践积累。五、第五次开垮公司:“重”1、创业概述:我第五次创业是2012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在浙江杭州,做微营销。第4次创业尝试过很多事情,一直到2012年我才找到出路——互联网营销。2012年中旬我从传统营销转型到互联网营销(当时主要做微博营销)。因为前面扎实的积累,我刚转型到微博营销,就写了大量专业文章,包括《一张图搞定微博营销》、《一张图搞定品牌营销》、《营销与销售哪个更重要》等,这些文章都得到了大量的权威媒体转载,包括创业家杂志、中国企业家杂志等等。2012年下半年因为找了一个杭州的合伙人,我2012年底就把公司从青岛搬到了杭州,开始了第5次创业。准确地说,第5次创业不算失败,因为2013年我们十几个人就做了200多万业绩,并且现在公司还发展得不错,只是我2014年中旬退出了。我退出的原因是:公司太“重”,做得太吃力。A、人力结构重:第5次创业我们不知不觉把团队做成了橄榄型结构:上面是业务系统,就我一个人开发市场;下面是执行系统,只有2、3个人做文案、设计;中间是运营系统,包括财务、人力、前台、策划、管理等,有7、8个人。这种团队结构在业绩不好的时候,固定成本很高,亏损幅度大。在业务多的时候,又干不了几个,因为实际干活的人太少。所以造成了赚钱的时候赚得很少、亏钱的时候亏得很多,公司经营得很吃力。B、决策重:我算是公司创始人,开始主要决策是我做。不过公司发展需要不断投入资金(橄榄型团队结构),钱主要是合伙人出的,所以后来合伙人的股份比例超过了我。公司于是出现了双头决策。A说A有理、B说B有理,谁也没法说服谁。其实很难说谁的决策对、谁的决策错,因为双方各自的经验和角度不同,按照谁的决策做都有可能成功。比做错决策更可怕的是不做决策或决策摇摆,因为决策错了可以及时调整,但如果不做决策或决策摇摆就会让员工无所适从,让团队固步不前。2、我的成长:我现在做自由人事业,坚决把公司做“轻”。A、团队结构轻:从橄榄型到哑铃型前面是业务系统,我们发展了几十人的兼职业务团队;后面是执行系统,我们发展了几百人的众包团队;中间是运营人员,我培养为核心人员,保持在10到20人的规模。这样的哑铃型,业绩低的时候,固定成本很低,亏损额度很小;业务多的时候也可以消化。所以赚钱的时候赚得比较多、赔钱的时候赔得比较少,现金流整体比较好。B、决策轻我现在采取“战略上独裁、执行上放权”的管理模式,重大问题基本都是自己说了算,这样非常适合初创阶段,因为反应速度很快,一旦有什么想法就立马执行,做对了就长期执行,做错了就停掉。试错速度快、成本低。虽然我曾开垮过5家公司,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因为在我的字典里,失败者的定义是你放弃了、不再前行了。而我从来没有放弃,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前行。当然我暂时也还不算一个成功者,虽然我目前做的自由人事业成长得非常稳健、发展前景也很看好,不过暂时规模还比较小,所以我算是一个在路上的人。我这种人外界称为连续创业者,有人是看不起连续创业者的。比如有著名的天使投资人说过:如果你连续几次创业失败,就不要创业了,因为你不适合。也有知名的自媒体人说过:连续创业者不过是连续失败者的自我美化,就是无能才不断失败。不过我的想法是:人生是为自己而活,不是为了活给别人看。所以别人爱咋说咋说去,我只听从自己的内心。更何况连续多次创业,后面做得非常成功的人大有人在,而我也非常自信会成为其中一个。文/袁瀚 @
标签:&&&&
相关内容推荐:
20:28:20 22:38:16 22:34:13 20:34:20 15:58:40
博客不错。来学习了。也帮您添点人气。有空来我这边逛逛喔。我买得起 | 高性价比网购推荐,更省钱!
相关内容推荐
本月热门文章“捡”来的牛生下的“牛犊”归谁? - 110法律咨询网
&&热门省份:
我的位置:
“捡”来的牛生下的“牛犊”归谁?
发布日期:&&& 文章来源:互联网
[案情]   2004年6月,陈某将拾得的一头母牛以1500元的价格买给赵某,由于价格适当,当时赵某并不知道该牛来路不明。2005年9月,陈某所购母牛产下一牛犊。2005年11月,邻乡李某发现自已丢失的牛在赵某家,并生有一小牛,遂起诉至法院,要求判令赵某返还母牛和小牛。 [分歧]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赵某应否返还牛犊给李某的问题存有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小牛为母牛的孳息,应随原物归还所有人李某。 第二种意见认为,赵某系从陈某处善意取得该母牛的,虽其不能取得该母牛的所有权,但作为善意占有人,赵某有权收取占有物的孳息,所以其有权依法取得母牛所生小牛。 [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是: 第一、赵某在向陈某购得母牛时,客观上不知道、也无法知道该牛非陈某所有,并支付了对价,其购牛行为实出善意。 第二、从平衡实际所有人和善意取得人的利益出发,在各国法律上一般都认为,如果善意取得人是以所有人的意思占有标的物的,其取得占有并无过错,在占有期间又是误以为他人的财产为自已的财产而占有的,善意取得人有权收取孳息。例如,《日本民法典》第189条中就规定:&善意占有人,取得由占有物所生的孳息。&我国现行法律对此虽无明确规定,在司法中也应当承认善意占有人有收取孳息的权利,以体现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第三、本案赵某是从非法占有人陈某处有偿善意取得母牛的,因此,虽然赵某不能依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母牛的所有权,但由于赵某为母牛的善意占有人,有权收取该母牛的孳息,可取得该母牛所生牛犊的所有权。 综上,涉案牛犊应归善意占有人赵某所有。 作者:刘辉明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问题,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吉安推荐律师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江西景德镇
相关法律知识你的位置: >>
日 | 人围观
热烈祝贺你们来到北大。你们将在这里度过20世纪仅剩的最后几年。在这几年中,你们无疑将接受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以及这一世纪无边无际的民族忧患的洗礼。你们将以此为营养,充实并塑造自己,并以你们的聪明才智在这里迎接21世纪的第一线曙光。你们是名副其实的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们要珍惜这百年不遇的机会。发生在距今99年前的戊戌变法是失败了,但京师大学堂却奇迹般地被保留了下来,成为那次失败的变法仅存的成果。你们正是在这个流产的变法失败100年、也是京师大学堂成立100年的前夕来到这里的。当你们来到这到处都在建筑和整修的学校时,百年的沧桑,百年的奋斗,百年的期待,一下子也都拥到了你们的面前,我设想此时此刻的你们,一定是在巨大的欢欣之中感到了某种沉重。你们是未来世纪中国的建设者。你们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做出平凡的或是杰出的贡献,你们中有的人可能还会成为未来世纪非常出色的人物。但不论如何,1997年9月的今天,对于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因为你们的名字和这所伟大的学校产生了联系。中国有12亿人,你们的同龄人也应该以千万为单位来计算,但只有极少数的人有幸能把自己的名字与这所学校联系起来。同学们,请以负重感来代替你们高考胜利的欢欣吧!你们从各地来到北大,从现在开始,你们已结束了中学学习的阶段,开始了大学学习的阶段,在人的一生中,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虽然都是学习,中学只是普通教育,大学则是专业教育,这才是真正打基础的阶段,你们将来为社会服务的许多本事,是在这个阶段学到的。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在欢迎本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迎新会上,也发表过一个讲话。那时我讲北大是做学问的地方,但是就重要性讲,还是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做人的问题很复杂,但也很简单,就是在人的质量和品德方面有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能有好的发挥。北大这所学校出过许多学者,也出过许多革命者。这些学者中的出色的人物,往往是人的品行高洁,而学问也是前瞻和开创的。如李大钊,他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引到中国来,他呼唤并参与了中国青春的创造;又如鲁迅——北大校徽的设计者,他在这里的身份只是讲师,但却是中国文化的伟人。不论是李大钊,还是鲁迅,他们都是伟大的爱国者。所以,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爱国和敬业精神的统一。一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学习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造。但是第一步是积累。积累说白了,就是抓紧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而后发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但无论怎么说,首先是学习,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我的经验是,不要抱怨,更不要拒绝老师提供的那一串长长的书单,那里边有的道理,你们现在并不理解,但是要接受它,按照那个参考书目或必读书目,一本一本地读,古今中外都读,分门别类地读。有的书要反复读,细读;有的书可以走马观花,快读;但是一定要读。这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想告诉大家,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应付着方方面面工作的,不论是写文章、说话、论证、做判断,靠的就是北大本科几年的读书的积累。那时还有很多的政治运动,用到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多,但也就是那些有限的时间里读到的那些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积累,支撑着我现时的繁重的工作。虽然时感知识不足,所知者少,但使我有能力去应付那千头万绪的局面的,还是北大当学生那几年打下的基础。事实上,人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这样专注的、系统的、全力以赴的学习机会也就随之失去了。等到工作临头,你发现罗曼·罗兰没有读过,高尔基没有读过,《离骚》没有读过,《故事新编》没有读过,但丁和普希金也没有读过,那时工作逼着你发言,你只好手忙脚乱地临时乱翻。那是应急,不是学习。匆忙中谁能把《约翰·克利斯朵夫》一口吞了下来?即使吞了下来,你又能发表出什么意见呢?离开了大学,可以说,你基本上失去了大学学习的条件,那时想起那一串长长的书单,你真是悔之莫及了。所以,你们到北大来,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只有先做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么都没有,而要装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聪明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们要杜绝这种小聪明,争取将来的大智慧。此外,要学好语言。不仅本国语言要学好,外国语也要学好。那种认为中文系学生不必学好外语的观念,是一种短见,是很浅薄的。现在国门开放,不是闭关锁国的时代了,中国要了解世界,世界也要了解中国,要靠语言这座桥梁。除了外国语,还有本国语。现代汉语要掌握好,写文章要用语法,不要写错别字,文字要漂亮。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古代汉语,中文系学生不会直接阅读古文,是耻辱。不要读白话《史记》或《论语》今译之类的书,不是那些书不好,而是中文系学生应当掌握好古汉语,直接和庄子和李白用他们当年的语言对话。还有,也许已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范围了,但是我还要讲,那就是中文系学生应当学毛笔字,还要识别繁体字。以上所说,对别人可能是苛求,而对中文系学生而言,则是必要的和起码的。因为文学是你们的专业,所以我还要谈谈文学,在我的心目中,文学是非常神圣的。我们讲敬业,就是要对文学怀有敬畏之心。文学,有人说起源于劳动,有人说起源于游戏。在文学的功能中,是有游戏的成分,有让人愉快让人轻松的作用。但文学从根本上说不能等同于游戏,因此,我们不能游戏文学。文学中的优秀部分,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人类崇高精神的诗化。文学是一种让人变得高雅、变得充实、变得聪明、变得有情趣的精神劳作。我们学习文学,是要把文学当做事业去创造、去发展、去发扬光大,而不是把它当做手中的玩物。我讲这些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感于当前文学的某种缺陷和某种失落。号称全国最高学府的北大,物质条件很差,有的方面如学生宿舍则是超乎寻常的差。物质的贫乏并不等于精神的贫乏。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是强者,北大的这种富有,足以抵抗那物质的贫乏而引以自豪。走在我们前面的,有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他们一介布衣,终生清贫,但却是我们永远敬重的精神的强者。&文/谢冕
标签:&&&&
相关内容推荐:
21:15:30 21:7:30 20:21:53 20:7:8 19:59:48
相关内容推荐
月度励志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法人代表的责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