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未来发展和未来网合作吗

华为李昌竹:智能手机仍是未来核心终端|虚拟现实|智能手机|华为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华为李昌竹:智能手机仍是未来核心终端
  新浪科技 侯智勇
  2015年虚拟现实很火,甚至有观点称这将会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风口。
  虽然华为此前也展示过相关的产品并表示在该领域已经进行了跟进和研究,但在华为日前举办的Mate 8“创享·未来”跨界沙龙上,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昌竹表示,虚拟现实领域会带来智能领域突破性发展,但更多智能创新还将在手机上实现,智能手机还将是未来的核心智能终端。
  “华为内部也做了调查,有相当比例的投票认为未来五年还是有可能出现颠覆智能手机的产品。” 李昌竹认为华为在快速发展中,都会综合这些趋势和潮流,“今天VR突然一下子火起来了,这个技术存在很多年了,但是从去年到今年,突然一下子大家都在谈论VR,紧跟着就是AR和很多别的新技术。因此,我们要紧跟着趋势,但也不能脱离实际。”
  具体到智能手机方面,李昌竹指出,华为非常关注未来创新趋势,在时尚设计、沉浸体验、隐私与安全、能源创新、感知世界、丰富联结、机器智慧、自然交互八个方面在持续进行投入和积累。
  其中在电池领域,华为在Mate 8发布前夕就展示了最新锂电子快充技术,华为表示该技术引入杂原子改变负极的石墨分子结构,使它具备物理/化学双重储锂功能,电池充电速度得到飞跃的同时,其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并不会受到影响,这一技术在当时的时间点发布甚至让外界一度认为华为将给Mate 8配备石墨烯电池。
  李昌竹在沙龙上指出,这一技术将很快会应用在华为今年下半年发布的产品上,这或将能大大缓解智能手机待机时间短的痛点。
对于融资到达后期的创业公司以及面临上市的“独角兽”们而言,私...
大热之后必须冷静思考,在大家张口闭口IP的时代,该如何看投资标...
如果你的社区产品没有足够的异化,从本质层面来说和百度贴吧没什...
打着“加密数字资产”的旗号,并且与比特币类比,并以高息骗用户入局。
本期浪淘季特意为大家精选了多款带有新春特色的产品,一起迎接猴年的到来。专利优势不能保证华为手机成为未来赢家-手机爸爸网
当前位置: >
专利优势不能保证华为手机成为未来赢家
专利优势不能保证华为手机成为未来赢家
时间: 21:02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E
国内一谈到手机市场的竞争的时候,人们都喜欢拿华为那数万个专利来证明华为必定是未来中国手机市场的赢家之一,然而爱立信芯片、爱立信手机和MOTO手机都证明拥有强大专利并不保证能在手机市场赢得最终胜利。
专利未能保住MOTO和爱立信手机业务
1998年三巨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诺基亚22.5%、摩托罗拉19.5%、爱立信15.1%,此后诺基亚一直都保持着全球市场份额一哥的位置,直到2012年被三星超过。
MOTO是手机的始祖,其开发出了全球第一部手机,因此其在手机行业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专利,谷歌巨资收购MOTO看中的也是它的专利。1990年代MOTO开发出的系统及数部移动电话技术成为全球化标准、第一部全球最小最轻的移动电话、第一部三频GSM手机等等都证明了它在手机界拥有的无可争议的专利优势。
在三星等亚洲手机的竞争下2000年后MOTO逐渐呈现廉颇老矣的状态,虽然也曾推出了Razr、Droid等著名手机,其中Droid更被称为&iPhone杀手&,但是由于定价过高、不善于营销等原因无法止住衰落的势头,终至2012年谷歌收购了MOTO的手机业务,不过显然谷歌只是想要MOTO的手机专利为它的Android保驾护航,去年谷歌再将MOTO手机业务卖给了联想。
爱立信贵为电信设备老大,其手机业务同样因营销错误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导致巨额亏损。2001年爱立信和索尼建立合资公司索尼爱立信负责手机业务,简称索爱或SE。在合资公司运营的头两年,由于巨额亏损导致爱立信一度打算退出。直到2003年,索尼爱立信扭亏为盈,并成功的与三星、诺基亚等合作将当时中国第一批国产手机品牌TCL、波导等打败,而索爱则以音乐、拍照等功能作为手机的最大卖点成为当时的潮流,成为全球前五大品牌之一。
但是合资公司流程复杂,手续繁琐,导致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而同期中国山寨手机兴起,在联发科推出的turnkey方案帮助下国产山寨手机不断的快速推出具有各种功能的手机,迅速反过来冲击爱立信等外资品牌。2009年后,索爱推新品的速度越来越慢,是全球前五大品牌中推新款手机款式最少,2009年索爱仅仅推出了十来款新品,于是索爱再次陷入泥潭,直至出现巨额亏损。2011年10月索尼宣布以10.7亿欧元收购爱立信持有的股权,索尼爱立信成为索尼的独资企业!
爱立信芯片其实类似,其营销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拥有的专利优势毋庸置疑,是索爱、LG和夏普等手机企业的芯片供应商,但是联发科以turnkey模式进入手机芯片市场并迅速在中国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中国山寨手机的兴起导致国际手机品牌陷入衰退其中索尼爱立信正是失败者之一,2008年爱立信与意法半导体合资成立ST-E,不过撑不了几年到2013年就宣布倒闭。
在整个过程中,爱立信拥有的通信专利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借助爱立信这家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拥有的在通信行业的技术,索尼爱立信推出的手机在通话等方面拥有自己独到的特点。但是真正帮助索爱赢得市场的却是索尼方面主导的音乐、拍摄等功能!
爱立信的专利在对爱立信自己的芯片业务上则没有太多帮助,真正摧毁了爱立信芯片的是联发科的创新营销方法,其turnkey方案将爱立信等芯片企业击败。高通后来也认识到了这种方案的杀伤力而推出类似的方案即是QRD。
新增手机APP华为:未来会推5000元以上手机
[摘要]只有掌握了生态链上游规则的发言权,如操作系统等,才能获得突破性发展。
手机市场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大可乐、100+等手机公司的风流云散;一边是、华为大公司的高奏凯歌。华为昨日宣布,公司2015年智能手机发货量突破1亿台,这意味着华为每一秒发货3台手机。华为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接受南都专访时表示,华为智能手机已摆脱低价竞争泥潭,在元档位上站稳脚跟,国内市场占比达到30%以上。“2016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0%左右,并且未来一定会推出5000元以上价位手机。”多位手机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国内手机品牌会剩下十家左右,一种是全球化品牌,一种是细分特色品牌。国内竞争激烈程度远甚海外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互联网公司和创业者过去几年蜂拥进入手机行业。有手机企业高管直言,“中国最聪明的一帮人,在做最苦逼的一个行业”。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年初时,中国的手机品牌有540多家,到2014年末,140家已经消失。2015年,原点手机、大可乐手机等相继宣布解散团队,大可乐手机创始人丁秀洪在他的朋友圈里写道,“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才知道我们原来都是草。”剩者为王。小品牌的离场让手机行业集中度更高。在中国市场上,华为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到15%;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也在10%左右,稳居全球第三———华为是西欧第二大安卓手机品牌,在日本公开市场占有率高达28.8%,位居第一。何刚表示,面对趋向饱和的市场,华为终端未来全球增长点来自于H T C、索尼等品牌衰落留下的空间;在国内则主要是争抢国内同行市场份额,“国内竞争的激烈程度远甚海外”。从高度细化到高度整合“2016年,手机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虽然很多厂家退出战局,但也会有很多新兴厂家加入。”何刚并不讳言华为终端面临的压力。至于和苹果的差距,何刚认为,苹果做消费者市场已经有30多年的经验,而华为真正转型B 2C市场不过短短4年,“华为不希望爆发式增长,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让销售和品牌、品质、营销、渠道的发展相一致。”华为每年至少投入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行业每一项最关键技术,华为都有深度参与和预研,何刚称,华为有能力走到手机行业最前列。华为消费者业务战略M arketing部部长邵洋则透露,除了收购和参与需要针对超前市场研发的新技术公司,华为还在酝酿和大型创新公司的合作,意在以领先市场的优势实现技术发展。“原来是高度细化,现在是高度整合。”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认为,创新能力是手机企业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只有掌握了生态链上游规则的发言权,如材料技术、操作系统等,才能获得突破性发展。
正在加载...
[责任编辑:jimmonzang]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华为老兵:如日中天的华为手机未来却也危机四伏
华为手机虽然目前如日中天,未来却也危机四伏。其实,华为人这种时刻不忘的危机感,恰恰就是应对危机的一副良药。
&&&& 老冀说:以下是一位华为资深员工的投稿,在这位内部人的眼中,华为手机虽然目前如日中天,未来却也危机四伏。其实,华为人这种时刻不忘的危机感,恰恰就是应对危机的一副良药。
  这几年华为的手机业务进步还是比较大的,从P1开始拉开了进军高端的序幕,P2完全失败,P6、P7半成功,到P8的设计以及Mate7的大获成功。而荣耀系列的快速成功,更让华为有骄傲的资本。当然也有失败,典型就是华为D系列以惨败而告终。总体来说,华为手机这几年相当成功。
  但是我还是要说华为手机的危机。
  危机之一:无法抗拒的人性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三星电子的收入和利润全部下滑。看到这样的消息,最不高兴的肯定是三星总裁,第二不高兴的估计就是华为的余承东(华为消费者业务集团CEO)了。 其实这样的事情也比较容易理解,就如同电信领域一样,最不希望爱立信出问题的就是华为,毕竟前面有一个大哥领着,做老二还是相对容易的。
  我有一次陪我们领导给公司的三巨头之一汇报企业业务,三巨头之一很坦率地说,公司未来五年1000亿美元的目标中,最不确定的部分还是终端业务。当时还不太能理解,因为公司的五年规划当中,手机业务要做到500亿美元,而企业业务才规划了100亿美元,如果手机业务达不到预期,公司的1000亿美元的目标就会出现很大一块亏空。
  为什么公司高层对于手机业务有如此的危机意识?我认为原因在于人性,2C业务面对的是消费者,最大的敌人其实是喜新厌旧的人性。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托我买部荣耀7,我当时就非常不能理解:他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按他的收入一口气买1000部iPhone 6都不成问题,为什么偏要买荣耀7?他后来说,其实他也有iPhone 6,只是过去一直都在用iPhone和IOS系统,没什么改变,太boring(无聊)了,所以一直想换部华为手机体验一下。
  按理来说,三星是科技行业的模范生,有技术有品牌,也舍得投研发,供应链也进行了完美的整合,手机做得应该是安卓上最好的了,但是依然出现销量大面积下滑的情况。而华为手机的品牌不如三星,供应链也不如三星完美,完全可以类推,如果华为手机一直按三星的道路走下去的话,三五年后下滑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
  这个类似的事情,其实在HTC和小米的身上也出现了,HTC已经是江河日下了,不是HTC做得不好, 也不是HTC手机没有创新,只是人们不喜欢HTC了,原因是样子一直没有改变,看着它的界面就烦了,尽管HTC是最先用全金属外壳的。小米今年估计也会有比较大的麻烦,雷军(微博)一直没有如往常一样公布销售收入,估计现在的销量有增长,但是收入就不一定了,所谓MIUI 7的改进也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所有这些现象的根本的原因是:厌了!
  危机之二:失去的低端护城河
  网上有个比较搞笑的段子是:&以前没钱 买华为手机,现在是没钱买华为手机&。翻译过来就是:以前因为没钱才买华为手机,现在则是华为手机太贵买不起了。这也说明了一个现象,就是华为手机的品牌一直都在往上走,这是一个好事。但是如果走过头就是坏事了,例如三星和HTC,失去了低端的护城河,高端也可能守不住。
  在华为内部,荣耀本来是定位在2000元以下的低端手机,但是历任荣耀总裁都是非常有抱负的领导者,所以荣耀手机变着花样把价格向上探到了2500元左右,大批手机都集中在元这个价位区间。而华为品牌原来准备用来打低端市场的Y系列,如今基本上已经没了踪影,G系列则基本上都是在元这个价位,原来的千元机市场基本上是放弃了。放弃了低端,实际上是放弃了一种成本控制方式,放弃了就很难回去了。
  而小米和魅族这几年在千元机这个市场大放异彩,支撑了小米和魅族今年和明年的销量;当然你也可以说成是小米和魅族这几年的品牌没有做上去,也不见得是好事。但是,任何市场的改变总是从边缘开始,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干掉华为的会是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从不起眼的地方兴起,就如同小米的崛起一样。
  危机之三:创新之痛
  这个问题可能不是华为独有,苹果也不例外。
  Mate 7的成功,某种意义上是指纹识别加上大屏的成功,在此之前的安卓手机的指纹识别体验都非常差,和苹果有非常大的差距(我对三星没有做好指纹识别非常不理解),而Mate 7刚好补了这个缺,加上大屏幕,使得Mate 7迅速走红,这个让华为自己也没想到。
  但是Mate 7之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新机型再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功能了,包括Mate S和P8,这也使得华为手机很难到达更高的高度,这二款手机也没有让人产生非要换掉三星手机的冲动。
  所以,最近有人问我对公司手机业务的看法,我的回答是:未来二三年应该不错,但是长远来看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继坪)
1.科技传媒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科技传媒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科技传媒网都将保留追究责任权益;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科技传媒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规划》提出,实现我国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青春创客系列活动将通过在十个城市开展的十场路演,评选出优秀项目在国家双创周期间举办盛大的项目展示和颁奖活动
据科技传媒网科技新闻记者了解到,科技咨询师被喻为21世纪最前沿的“黄金职业”,而广东省即将拥有120多位该职业,这将对广东科技服务业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由广东省创新科技传媒服务中心主办,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搜集关于科技最新最全的科技新闻与时事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未来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