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哪个保险好是骗人的吗

“保险都是骗人的”,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甘肃频道--人民网
“保险都是骗人的”,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
&&&&来源:&&&&&
近年来,保险的受众并不多,人们投保的积极性并不高,竟然会出现超八成的受访者存有“保险都是骗人的”的印象。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权益保护机制在许多方面尚留有空白,保险公司对客户的权益保护的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
  你对保险业的印象如何?在调查中,83.1%的受访者觉得“保险都是骗人的”,仅有10.0%的受访者认为保险是“应当必备的避险方式”。(9月4日《中国青年报》)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保险”愈来愈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车有车险,人有人寿保险、平安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财产有财产保险……保险的基本原则是累计千千万万人的财力,结成一个抵御化解风险的大集体,在这个大集体中每个人都是付出者,但同时也是受益者。通过付出,在遭遇事故时,得到及时的救助,这就是保险的基本功能。然而,近年来,保险的受众并不多,人们投保的积极性并不高,竟然会出现超八成的受访者存有“保险都是骗人的”的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有三:
  首先,保险利用率低。按理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利用率低说明出事率低,人人得安全,保险无用处,对人对已都是大好事。本来保险就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以防不备的,随着科技的发达,社会的稳定,医学水平的提高,人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安全事故日趋减少,许多保险派不出场――此乃客观原因。
  其次,我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权益保护机制在许多方面尚留有空白,保险公司对客户的权益保护的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如今,客户普遍感到保险的理赔难,理赔手续繁琐,效率极低。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手机腾讯网对14569人进行了一项调查显示,近半受访者为自己或家人买过商业保险。然而,对于当前的理赔服务,89.8%的受访者直言“非常差,又慢又抠”。这不仅大大损害保险的声誉、形象和公信力,而且也大大制约着保险事业的发展。
  最后,大多数基层的保险业务员业务不熟练,一些保险事项自己还不太了解,就急功近利地想揽业务,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实在勉为其难,最终是浪费了不少口舌,业务没搞成,反而给人造成负面影响。此外,业务员大多是依靠人脉,在熟人圈里拉业务,他们普遍存在着一个套路:拉业务时“装孙子”,凭借一个三寸不烂之舌,花言巧语,轻易许诺;当客户需要理赔时“充老爷”,不是推三阻四,强调客观原因不予办理,就是因为业务不精通,找不到办理的门道,从而冷了客观的心,有的业务员甚至因理赔要费时间还随意收取客户误工费……
  综上所述,83.1%的受访者觉得“保险都是骗人的”,这虽然对“保险”的评价不够公正,甚至有失偏颇,但是并不冤枉。这种印象是由于主客观多种原因造成的,确实值得全国各大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反思和改正。
  文/林日新
(责编:实习生&刘海天、王彤)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商业保险是真的吗_百度知道
商业保险是真的吗
本人今年30岁女(未满)每年大概交6000左右(含10万重疾险),但要到60岁时才能领钱!,交20年?不会是骗人的吧!。我60岁时真能拿到那40多万吗。据说此险种是综合性的一款(含分红型),即我50岁?求点评新华保险给我推荐险种祥和万家,我对保险业不了解,大概可以一次性领40多万
提问者采纳
所以,除非合同写明保险公司必须给你这么多,保险公司是不会让你知道他投资的是什么,你想60岁时拿40W有可能吗商业保险是真的~但你说的这个祥和万家到最后是否能拿到40多W这就不一定了~除非合同上写明你60岁时保险公司必须给你40W,到时是挣钱还是亏都是保险公司说了算。你交钱给保险公司,但是不管是个人还是保险公司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只要亏,这些都是不透明的,保险公司用你的钱去投资获得利益后在给你分配红利,市场并不会因为你是保险公司而不让你亏,你也查不到,不然到时能不能拿到40W谁也不能保证?在说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商业保险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你是哪的人别听他瞎忽悠。太平洋5,人寿4.4%夺冠.7%。你可以查中国保险公司2013年保险年报,行业内只有合众人寿预定利率最高4。去年投资收益率最高也是合众人寿6.025%.1% 平安4.4% 。你问问他分红按预定利率多少算的
她说是按年利率1%算的,是以保额(10万)来计算的,而不是以我交的保费计算。这个算法准确吗?我是江西新余的。
不能听他说,你看到他的计划书了吗?一年六千能是十万的保额吗?新华的保费并不便宜,六千买不了十万的保额。分红保险有些是按保额来计算的,这个没问题,只是不能只听她说,最好打他客服电话问问,他忽悠的可能性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险种:国寿个人养老年金,我买了2年交了2万元,在退保时亏损了3千多元!         我在07年开始买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险种:国寿个人养老年金,07年和08年买了两年,共交了2万元!        当时保险推销员对我说:期间每年有分红,但实际情况是08年、09年连续两年在保险推销员承诺的分红日期1分钱也没有分给我!         想到这我就觉得不能继续给这样的公司交钱,交越多以后越危险,所以为了吃大亏先吃小亏吧,只能去退保,退保时亏损了3千多元,亏损率超过15%!        希望大家以后都不要买保险了,保险都是骗人的,我就被人寿给骗了!        现在曝光骗子名字和工作单位:        黄容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营业部营销五部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买保险就是跟人对赌,而且是你出赌资,赌你自己。。。
  保险的作用就是:用你亏损的钱,来补受到&伤害&的人,起到一种人道主义的作用.  所以,对于每一个很平安的人来说,他买任何一种保险都是亏损的.对爱到&伤害&的人来说,他就赚了.  保险还是要买一点的,我个人认为:不买投资型的,不买养老型的,只买存钱型的,你亏的钱就少很多.  &伤害&包括死亡,残疾,大病等
  你这个情况是你们都有问题!  
你买的好像是投资型的,和小基金差不多,保单是有现金价值的,保险公司也是拿你的钱去赌。保险公司并不能保证一定赚钱,但是他就说可以赚钱。其实是亏了,你保单的现金价值降低了,退保自然亏了!
  我02年买过人寿投资分红的,一年后亏了20%。保险业务人员的提成很高,一般是20%,保险公司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平安的亏了70%投资分红型的,他MM的
  红利有多种领取方式。常见的累计生息,是满期时一次过把红利返还的。如果有疑问,可以打95519咨询一下保单情况。  
    招行和太平误导我&保险&是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银行理财产品  太平人寿误导我&保险&是&存款&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一种新的银行理财产品。    本人在武汉招商银行水果湖行去办理我的一万多元存定期,却被站在银行大厅穿着银行一样衣服女营    业员误导我“&保险&是&存款&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一种新的银行理财产品,并在我面前反复诱导此银    行理财产品是一种专门适当存定期的并高于定期的高息银行理财产品,逐步诱导我购买,并由其诱导到银    行理财低柜签写了姓名。由于本人工作太忙,想想招行还是蛮好的一家银行,既然在这样好的银行大厅,    有这样好的服务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过了不久接到一个电话回访说是不是我本人购买了一份长期理财    产品。(事后才知道,那是太平人寿的所谓回访电话,但当时并没有说明是否本人自愿购买,是否知道一    年要交1万元,而且是要交满十年,中途退是要损失本金的!!!),等我拿到所谓的&保险&是&存款&高    于“银行定期存款”的一种新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合同后,才发现是纯保险理理财产品,而且等我打电话和    她们交涉时,却被来了一个态度大转变,说当时已经告诉我了,这啊那啊,反正如果退也过了犹豫期了(    当时并不知道还有什么犹豫期),退可以,但只有退一部分了!我那时那个晕啊!实在没有办法就退了,    但损失过大半!          介于此,我要向相关部分进行投诉,希望不要更多人同样成为受害者!      希望银监会能够引起足够重视,不要让此类事情再出现!     希望保监会也同样能够引起足够重视!我将法律维护我自身权益!
  只买意外险。
  谢谢了
  买人寿保险前几年退保是很亏的,这个是常识了,咱们老百姓也得稍微懂一点经济知识吧,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又能保你几十万,还能随时拿出来?  以后凡是在网上搜索一下吧。
  买过保险的度知道,那是骗人的把戏。我现在除了汽车的交强险和第三责任险以外,其他一律不买。
  买保险业务员拿5%。保险公司管理层要拿5%。银行柜员拿2%.银行管理层拿5%。银行公开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提成要拿5%。  请问还有多少可用于再投资。  以上是个人以为。  
  我买了金彩明天,中国人寿的,后来一算,一点也不合适,退了,然后亏了一千多块。。。那也不能被他们套住!!!再也不相信什么了。
  平安保险有一些险种业务员可持成百分之三十,其本质如何不言而喻,保险说白了就是培养大批业务员去骗他最亲密的亲戚朋友,然后和保险公司分成。        
  很多人真可悲,加入保险公司后人性基本丧失。。。              
  我对保险不懂, 对我所不懂的东西,
所以一直非常小心.    记得好象是07年, 我去银行存定期, 记得利息好象是5.5%, 银行的职员推荐一款存款产品, 说利息是7.5%.    我笑笑回答:
我只要5.5%, 你银行可以拿我的存单的钱去做那个产品, 白赚2%差价, 为什么要让我赚?    银行无语.    存完后, 当晚就降息了.
  中国保险就是骗
       合法的骗子公司
  保险公司有那么稳定投资项目,是不会照顾你的。  保险公司就是忽悠
  那家保险公司肯签你律师认可的合同,那可以买。所有的分红都是理论上的,就是一个骗!  保险公司就靠物价系数上涨来保本了。
  顶。保险有些是骗人的。
  比起楼主,我被中国人寿骗的更惨,零八年我签约买了套房子,由于地段不太理想,我也有打算退签的意思,此时刚好遇到中国人寿的骗子给我介绍了一种叫“国寿鸿馨”的分红型保险,他们大吹特吹此保险收益高出银行存款利息很多,而且本金安全没有风险等等,我当时把房子退了买了这个四十八万的(三年交清)分红保险,直到现在我才知道,那所谓的本金安全,其实在合同生效的那一刻,我零八年十六万买的保险已经被她们无耻的骗去百分之三十五,零九年交的十六万再被骗去百分之十五,现在这个月又要交十六万,我纠结啊!我真不知到中国人寿是这样一家无耻的骗子公司啊!
  顶。。
  同情LZ,在,投保险==投水漂
  合法的骗子公司  
  合法的骗子公司
  任何的投资都和人有关系,投资就意味着亏和赚,赔了就说骗人。赚了呢,你还会在这里发吗?  我们国家整体的投资环境都不行,以后在签合同好好看清楚条款和内容,问清楚了,自己也要多读书了解。自己狗屁不懂,还整天想着投资赚钱,财富怎么转移的,就是用合法的手段从你们这些人手里把钱拿给其他人,,,,,
    庞氏
  中国的保险公司都是骗子型公司,在股市里的保险公司,我从来看都不看一眼
  这老兄算是明事理的人了。    我也是从不买保险的。    曾有保险推销人员,我问他们:你们的工资、奖金从哪里来的?你们都把保险人的钱发工资、奖金了,保险人能得到好处?
  同感, 我也是一个受骗者,在中国, 应该取消这保险行业。
  回帖(26):作者:一地雀毛 09:23:12  比起楼主,我被中国人寿骗的更惨,零八年我签约买了套房子,由于地段不太理想,我也有打算退签的意思,此时刚好遇到中国人寿的骗子给我介绍了一种叫“国寿鸿馨”的分红型保险,他们大吹特吹此保险收益高出银行存款利息很多,而且本金安全没有风险等等,我当时把房子退了买了这个四十八万的(三年交清)分红保险,直到现在我才知道,那所谓的本金安全,其实在合同生效的那一刻,我零八年十六万买的保险已经被她们无耻的骗去百分之三十五,零九年交的十六万再被骗去百分之十五,现在这个月又要交十六万,我纠结啊!我之前真不知到中国人寿是这样一家无耻的骗子公司啊………退了,三十二万被骗去八万,只退了二十四万
  发达国家的保险比较保险,发展中国家的保险比较危险,请谨慎选择。
  骗子公司平安保险能迅速起家,吞并了深圳商业银行,深发展,旗下有平安证券,信托。大家想想为什么?
  在金融风暴以前,国际上的大保险公司,比如AIG,大肆卖信用保险。现在他们尝到苦头了。中国的保险公司也是尽力敛财,尽量不赔付。
  这个世界最大的欺骗团伙就是中国的商业保险,并且还是政府包庇纵容它们骗的
  楼主对这群骗子用错了名字!它们真正的名字是:禽兽
  买保险?!  即使你不鄙视卖保险的,你也不应该相信他们的话.  
  **广告-- 广东啊旺-- 操作时间: 08:04:11 --
  你只要把保险后面加个公司就什么都明白了
  作者:henry_lee_
回复日期: 13:32:52     我02年买过人寿投资分红的,一年后亏了20%。保险业务人员的提成很高,一般是20%,保险公司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据说保险的来源自海上运输,遇到危险时,会丢弃到最不值钱的,保证值钱的,用昂贵货物的保险费来赔付贱货的损失,从而达到海运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看完你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外国的不知道。中国目前的保险就是骗子。将来不清楚 。据说100年不变。
  保险是给富人的保障,因为越富裕的人越担心风险的发生。穷人还是省省吧:(
  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散打赢销激训“校长”!
  去平安...
  一个重要客户,暗示我买他亲戚的保险。    我屁颠儿屁颠儿只好去买,卖保险的是位女的,一看就知道是客户的情妇或者说炮友。    现在每年都要交5000多,想退了。就算亏了也要退。    万恶的保险公司,万恶卖保险的,万恶的旧社会。
  我觉得保险是个好东西,但是在中国就变了味,成了骗钱的玩意!  
  N多年前,南方周末就揭露了中国保险几乎就是诈骗的同义词。  合同上很多陷阱,表面上说得很好,理赔时困难重重。  我从不买保险。
  我也上当了
  保险都他妈的是骗人的,老子06年买的分红险。一年5600,交20年。草,后来老子退保了,亏了6000多。
  卖保险=卖人格
  想问问以上说保险公司是骗子的人请问给保险公司骗了多少钱呢?保险并不骗人,骗人的可能是一些没有职业道德的业务员,但不代表全部,所以要擦亮眼睛。  还想说的一点,你们去吃饭会因为餐厅要付服务员和厨师薪水而不去餐厅吃饭吗?保险业务员也是一份工作,而且是一份没有底薪的工作,靠的是佣金,如果他不拿佣金拿什么吃饭,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怎么去做好服务呢?在中国保险的佣金算是低的,欧洲国家保险第一年能拿50%以上呢,而在香港,投资型的保险前三年都是没有现金价值的。保险在中国来说是还比不上国外,但这些年也是在逐步的完善。你们可以问问那些理赔了的客户的家属会不会后悔当初买保险,如果会后悔也是后悔买太少了吧。
  看看马明哲年薪就知道钱跑哪里了
  汗,这些人在合同上签字之前都不看内容的吗?
  中国的商业保险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欺骗团伙
  作者:天天向上2053
回复日期: 16:41:45     想问问以上说保险公司是骗子的人请问给保险公司骗了多少钱呢?保险并不骗人,骗人的可能是一些没有职业道德的业务员,但不代表全部,所以要擦亮眼睛。    还想说的一点,你们去吃饭会因为餐厅要付服务员和厨师薪水而不去餐厅吃饭吗?保险业务员也是一份工作,而且是一份没有底薪的工作,靠的是佣金,如果他不拿佣金拿什么吃饭,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怎么去做好服务呢?在中国保险的佣金算是低的,欧洲国家保险第一年能拿50%以上呢,而在香港,投资型的保险前三年都是没有现金价值的。保险在中国来说是还比不上国外,但这些年也是在逐步的完善。你们可以问问那些理赔了的客户的家属会不会后悔当初买保险,如果会后悔也是后悔买太少了吧  ————————————————————————————————  一看你就是卖保险的  忽悠什么呀  在中国90%以上该保险公司负责的都被各种所谓合法的理由把该赔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在中国保险事故除非惊动了媒体,政府施压保险公司才卖乖,顺便做广告忽悠  其他的理赔,得了吧,老子早就看穿了你们的伎俩
  在中国只有 一种保险是真实的  那就是车险  为什么?    有车的人相对智商都高,保险公司没法忽悠,否则就没人买
  老子早就看穿了你们的伎俩    但我老婆太傻,还是被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骗了几千元    唉唉唉唉
  lixiaolong@feeling.linkpc.net      
  lixiaolong@feeling.linkpc.net      
  我从来不买任何保险,除了ZF摊派强制的。
  保险公司是你交保险的时候说的好好的,到了赔得时候,能拖就拖,能推就推!比如买的车身险吧,多了不给你报,少了说没必要报,真日!
  退保,本就是违约行为,你拿到的是现金价值,当然会亏,哪有违约还赚钱的道理。
  可是在推销保险的时候根本没有尽到说明责任,说电话录音就有效,问过如果退保要损失多少,你们根本没说是违约金,如果是违约金5%-20%还是正常的,可以承担,该着我傻,你们说是现金价值,我以为是货币的现金价值,那消费者承担的只是通货膨胀率,可你们从来没说过是保险种的现金价值,那消费者哪里会知道你们怎么设计的险种,你把收到的钱没用在保险本身上,或者设立保险时候的基本额就是个空壳子,消费者还不是要吃闷亏.而且在推销的时候从来都没有明示过保险的现金价值是多少,拿到合同在标着现金价值,要少60%多.你们这和李一的诈骗有什么区别啊?半大点的小姑娘,国有企业,算我今生瞎了眼.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怎么说呢,父母总说保险(商业保险,比如平安 太平洋之类的)是骗人的。好奇为什么父母会有这个观念。这个论据是从哪里得来的?
作为一个刚刚从保险行业离职的前业内人士,我觉得我需要说一两句。对于愿意好好看条款,以自身需求出发来购买的人来说,保险是一个抵御风险的好工具。对于人云亦云、人家说好就是好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交智商税的好机会,那么它就是骗人的东西。希望认为它有用的人请好好利用这个工具觉得它是骗人的人们啊,千万不要改变你的想法??因为就算你去尝试了,只能证明它是骗人的。以上
很显然,他们可能都被骗过。&br&&br&中国早期做保险那叫一个疯狂,包括现在在一些稍微偏远一点的乡镇营业部,他们还在为了规模在放肆的销售误导。&br&&br&一个服务部经理想成为分公司老总,看的80%都是业务打成率,跟我国官员晋升的机制有点相似。&br&&br&好了,为了业务达成,就开始教业务员怎么卖保险了:这个保险只要有病就能报销,这个保险买了之后想什么时候退就什么时候退,这个保险只要第一年交了就行,之后交不交都无所谓。还有好多花样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br&&br&服务部经理业务目标达成,升级成了分公司副总,留下了一堆问题,而问题还是要等一段时间才爆发的。&br&&br&一般来说,保险公司都会有一个专门跟客户协谈的岗位。&br&&br&客户经常回道保险公司吵,说你们业务员当时是怎么怎么说的,协谈人员已开始还会安抚,到后来就直接说你拿出证据来!很显然,谁买保险还会录音啊,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大部分的人会被告知我们公司无法满足你的诉求,你可以考虑去法院起诉我们公司。&br&&br&没错,保险公司也有一个专门的岗位负责被客户告上法庭,无论是人员配备,资源倾斜,公关力度,你一介草民还想为了那几千块钱跟保险公司斗?省省吧!&br&&br&所以说,大部分都不了了之了。&br&&br&事情过去了,留下的只是保险公司的坏口碑和别人的不信任。
很显然,他们可能都被骗过。中国早期做保险那叫一个疯狂,包括现在在一些稍微偏远一点的乡镇营业部,他们还在为了规模在放肆的销售误导。一个服务部经理想成为分公司老总,看的80%都是业务打成率,跟我国官员晋升的机制有点相似。好了,为了业务达成,就开…
&p&谢邀。&/p&&br&&p&放一个我7月份写的文章吧,应该可以说明一些问题。&/p&&br&&p&&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AwMDMxMDg0NQ%3D%3D%26mid%3Didx%3D1%26sn%3D41faff8aa2fdd0adcbd6ee%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关于保险的是是非非&i class=&icon-external&&&/i&&/a&&br&&/p&&br&&p&08年的时候,我18岁,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p&&br&&p&那个时候我刚刚辞去工人的工作,因为我不想做一个“熟练工种”。而传说销售是一个完全凭个人能力吃饭的行业,再加上保险公司招人简直百无禁忌,于是我顺利入职了。&/p&&br&&p&入职首先是培训。当初我记得培训的第一课是什么《阳光下最伟大的职业》,在导师的各种分析之下,答案是保险推销员。洗脑嘛,基本都是这样的,喊“为了赚钱”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如果能让人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是对的,人心基本就笼络起来了。&/p&&br&&p&然后是学习各种险种的各种理赔标准、制度。当时我学的很认真,因为我认为这对我将来的销售有很大帮助。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太年轻了。&/p&&br&&p&我的方法非但没有让我销售业绩大增,反而让我连续三个月业绩挂零!当时我始终都想不通,为什么我认真学习认真背,却如此后果,而有的人根本不了解产品,却月入过万?仅仅是因为人脉?我不相信。&/p&&br&&p&然后我非常谦虚的向经理请教,可是经理的回答却让他大跌眼镜:&/p&&br&&p&“你是不是把扣费内容都讲清楚了?”&/p&&br&&p&“是啊。”我理直气壮的回答。&/p&&br&&p&“你还把所参保的病种全都说清了?”&/p&&br&&p&“是啊。”我依然理直气壮。&/p&&br&&p&“你太傻了。扣费是绝对不能说的,同时告诉他所有的病种和意外都在合同范围内!否则他们不会买的!”经理的表情简直可以用痛心疾首来回答。&/p&&br&&p&我无言。&/p&&br&&p&不过,虽然我没有反驳,但我也没有按照经理说的去做。然后业绩继续挂零。&/p&&br&&p&第四个月,我终于开单了。签合同的时候,那个大哥对我说,“小伙,你很实在。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个把合同说的明明白白的人。”&/p&&br&&p&当然,我的业绩仍然垫底。然后,我决定试一试经理教给我的方法。&/p&&br&&p&在接下来仅仅半个月的时间里,我把4个客户带到公司跟我签合同。不过,每一个都在最后关头放弃了,因为每一次,我都在合同眼看落笔的时候,把合同清清楚楚的对客户讲解一遍。当然,我知道,如果我想让客户把合同签下来,我一定可以做到,不需要在去请教经理。&/p&&br&&p&但我不想那么做。&/p&&br&&p&我在保险公司做了半年。继第四个月开单之后,那个大哥陆陆续续帮我拉来了6个客户,然后每一个我都会详详细细的为其讲解如何扣费,利率如何计算,参保病症范围等等等等。至于完全靠自己的,只有那个大哥一个人。&/p&&br&&p&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关于职场的问题。其中一个在银行工作的人回答,说很多客户甚至愿意卖房卖车来投入P2P,如果银行员工阻止他们便咒骂银行员工“挡财路”,即使政府三令五申的强调,仍然无法改变其行那飞蛾扑火之事。等到发现受骗的时候,再咒骂政府,咒骂银行,撒泼打滚。&/p&&br&&p&保险行业也类似于这个样子。当你把一切扣款、承保范围、时限等对其讲清的时候,他也就走了;如果你把产品吹的天花乱坠,他反而会掏钱购买。&/p&&br&&p&直到今天,我仍然不解:利率比银行高,随存随取,承保一切疾病与意外,还没有任何扣费,这样的产品如果是真的,银行的储蓄功能还有必要存在么?&/p&&br&&p&每个人都知道天上不可能掉馅饼,只可能掉陷阱。可是事到临头到底又有多少人可以经得住诱惑?&br&&/p&&p&当最后遭到损失之后,又有多少人可以接受到教训,不会再下一次继续扑进别人挖的坑?&/p&&br&&p&很多人诟病保险理赔难,但那并不是有意刁难,而是由于其复杂的审核制度。至少在我短短半年的行业经验中,没见过一个客户在合理的情况下没得到赔款,时间问题而已。真正值得诟病的是,有很多并不在承保范围内的疾病或意外,发生的时候,由于保险推销员当初的承诺,让客户认为自己遭到了欺骗。&/p&&br&&p&得一时之利,损百世之名。&/p&&br&&p&顺便说一下:有一次我把一个客户拉倒了公司,在签合同的时候,由于我把所有所有的扣费、承保范围、时限等全部说明了,于是她走了。&/p&&br&&p&但是,就是这个人,在下楼的过程中,被我的一个同事拦住了,然后在我同事那里把合同签了,购买的险种跟我所讲解的是同一个。&/p&&br&&p&然后指着鼻子骂我,说我准备贪她的钱,良心让狗吃了。&/p&&br&&p&我不是来推销保险的,我也早就离开了这个行业,所以我没有提到险种和公司。但是我发自内心的觉得,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这种诞生在资本社会却有着强烈的共产主义风格的产品,是一种好东西。&/p&&br&&p&经是好经,出问题的永远都是人。&/p&&br&&p&滴恩的&/p&
谢邀。放一个我7月份写的文章吧,应该可以说明一些问题。08年的时候,我18岁,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那个时候我刚刚辞去工人的工作,因为我不想做一个“熟练工种”。而传说销售是一个完全凭个人能力吃饭的行业,再加上保险公司招人简直百…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爱揪头发的码字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平洋保险骗了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