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被复制盗刷,连密码都被复制吗

ATM机上动手脚银行卡信息被复制 警方提醒谨慎输密码-ATM-浙江在线-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ATM机上动手脚银行卡信息被复制 警方提醒谨慎输密码
  浙江在线杭州3月9日讯(记者 童俊)3月7日上午,在杭州工作的邹先生一觉醒来,收到6条短信,都是银行发来的。
  短信内容是,银行卡的16000多元钱,被分5次取走,5次3000元,1次1000元。卡里的钱怎么会莫名其妙被取走了呢?感觉不对劲的邹先生立即报警,并前往银行询问。
  当邹先生赶到银行时,听到有人在跟银行工作人员争吵。一打听,对方的遭遇跟自己一样,都是银行卡里的钱奇怪“失踪”了。
  两人细细地回想了一下,3月4日,两人都在万塘路文三路口的银行内用ATM机存过钱。
  接到报警后,警方调取了视频监控。
  监控显示,3月4日18时44分,两名男子出现在ATM机前。其中一人拿工具将ATM机卡槽撬开,将读卡器装在里面,并在ATM机顶部粘上了一个微型摄像头,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1个多小时后,两名男子再次出现,将读卡器和摄像头拆走。
  根据以往的类似案件,两名男子应该复制了邹先生等人的银行卡信息,并利用技术制作了与之相同的银行卡,在其他ATM机将钱取走。
  经过警方调查,共有15名客户使用过该ATM机。目前,该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西湖警方提醒市民,使用ATM机时,要提高警惕,输入密码时最好用手遮挡。要留意ATM机的插卡口上是否有多余的可疑的装置或摄像头,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联系银行工作人员或拨打110报警。另外,人们可以开通银行短信服务,将存取款信息与个人手机短信进行捆绑。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后发表评论。
&浙江即时报
近日,嘉兴市消费者谢女士称,4个月前,她在朋友的介绍下,花4万元钱购...无须偷窥密码即可复制盗刷&你银行卡还安全吗【2】
来源:郑州日报&&&&&&&&&&日08:29&&&&字号:|
银行卡信息破译:那都不是事儿
安全隐患、监管乏力……面对诸多问题,消费者在使用银行卡时陷入了两难境地。
除了盗刷,银行卡信息可被轻易破译也是一大问题。作为招商银行信用卡的用户,记者就曾经接到过诈骗电话,且能报出记者的姓名、单位、招行卡号,甚至曾在信用卡商城进行过消费等信息。上网搜索不难发现,有不少招商银行信用卡的客户都有类似遭遇,有的已经被骗,但致电招行后,仅能得到一个“我们已经了解到这一情况”的答复。
而一旦银行卡在使用的某个重要环节出现问题,被盗刷几乎成了必然。在昆明市发生的这起案件中,受害人正是利用了刷卡机的销售漏洞:我国刷卡机的指定一级代理商有160多家,下面还有许多二级、三级代理商,加上生产厂家也不少,导致了市场较为混乱。犯罪嫌疑人于是利用这种乱象,将改装过的刷卡机通过经销商卖给商户。“这家经销商是挂靠在一家二级代理商下面的,以该代理商的名义与他人签合同。”王警官说,经销商对设备被改装过并不知情:“一般的刷卡机要三四千元,而他从犯罪嫌疑人那里买来的刷卡机只要1000多元,出于利益驱动他并没有对供货商进行相应的审查。”
关键是损失该谁买单?
遭遇了银行卡克隆盗刷的消费者,损失无疑是巨大的。如昆明这起案件,警方查到的盗刷金额有290多万元,但目前追回的只有20多万元。
对此,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春光认为,银行对储户的财产安全保障责任既是约定的义务也是法定的义务。银行卡可以被轻易破译,足以说明银行方面的保障义务履行不足乃至严重缺失。就此引发的财产损害后果,银行应向储户承担足额赔偿责任。如果寄希望于储户提升安全意识,以防范将银行卡类犯罪,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在一些案件中,储户根本无法防范信息被复制、发送和盗刷。因此,希望银行业在收费问题上已与国际惯例快速接轨的背景下,能让储户的权利和保障也尽早与国际接轨。
云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巍分析,在实际操作中,用户如果对自己的卡和密码尽到了保护义务,有不少判例是判银行承担全部或部分民事赔偿责任的。
“银行卡的保密性和不可复制性需要银行不断采取措施加强。毕竟新形势下,一些案件根本不是普通消费者能够防范的,除非他们彻底不用银行卡。”王警官说。
(责任编辑:孟雄薇)
分享文章到:
陕西省委宣传部
陕西省委网信办
陕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29-
商务合作:029-
本网站由陕西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陕西日报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这些水货有的是通过薇姿在大陆销售公司的内部人员流出来的,再提供给分销商或散户……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手机卡被复制后 银行卡被套现9万元
□通讯员&鲍咪娜&陈家驹&记者&殷欣欣
中国宁波网讯&前几天,奉化大桥派出所接到市民竺先生报案,称其支付宝账号绑定的银行卡内近9万元被盗。警方调查得知,这9万元是被他以前公司雇员俞某和李某合伙所骗。
原来,俞李二人利用工作之便知道了竺某的手机号和淘宝账号,还故意制造机会骗取了竺先生的手机SIM卡,并根据手机验证码篡改了支付宝账号密码,把竺先生支付宝账号绑定的银行卡内9万元存款全部转走。
简言之,淘宝账号绑定支付宝账号,支付宝账号绑定银行卡,淘宝账号绑定手机号。于是,通过这种环环相连,俞李二人实施了套现。
警方提醒:首先,广大银行卡用户以及网络买家要确保自己账户及密码的安全性,或设置防盗系数较高的密码,或解除连锁绑定,或设置密保以及其他非手机的绑定功能,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便利而降低防盗系数。
其次,对于开通了网上银行的用户,不应将过多存款存入该银行卡内,尤其是那些将工资卡设为绑定银行卡的用户应当慎之又慎。尽量遵守用多少存多少的原则,将损失降到最低。
  编辑:股票/基金&
银行卡被复制盗刷:谁之责
作者:孙秀红 济南
导报记者 孙秀红 济南报道
  深夜,在异地被盗刷7万余元。是储户泄露了密码导致卡被复制,还是银行卡有技术漏洞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近日,济南市历下区法院一审判决,涉案银行卡可被推定为遭复制,银行方面担责70%。对此判决,原被告双双不服,上诉至济南中院,储户要求银行赔偿全部损失,银行则认为是客户泄露密码所致,责任应自负。
  济南储户:卡被盗刷证据充分
  日夜,济南市民杨先生在睡梦中被一连串的手机短信铃声惊醒。
  连续10余条短信让杨先生懵了:短信提示他的银行借记卡在东营被支取了7.02万元。“银行卡就在我手上,怎么会有这种提示?”他意识到自己的银行卡可能正在被盗刷。此时是23时40分左右。
  在拨打了110报警电话之后,28日零时22分,杨先生通过电话银行将卡上的余款全部转走,以免被继续盗刷。
  根据警方调查结果,杨先生的借记卡当晚在东营某支行的ATM机上被一名年轻男子转走和取现。但由于当时营业场所并未开启照明设备,只能隐约看到作案人的相貌轮廓,不能进一步提供相关破案线索。据此看来,通过破案追回卡内损失的希望变得渺茫。“在东营被(上述年轻男子)取现,又在济南被我自己转走余款,间隔不到1小时,而来回两地所需时间可不止1小时,这说明什么?”杨先生认为,这是证明银行卡存在技术漏洞致被盗刷的充分证据。
  以往类似案件,银行卡持有者通常都会因提供不出充分证据而承担全部损失。为此他聘请律师,将涉事银行告到历下法院,要求银行全额赔偿并对银行卡技术漏洞给予解释。
  近日,济南市历下区法院对该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决书称,银行卡自东营ATM 取款机上的最后一笔取款至杨先生在济南用办公室内的电话银行终端刷卡转款,时间间隔为51分钟。以东营至济南的距离,无法完成同一张借记卡的转移使用。由此法院推定在东营ATM 机上使用的借记卡为复制卡。
  判决书同时明确,作为银行制发给存款储户使用的借记卡,应具备足够的防伪防复制能力。在现有成熟防伪技术条件下,磁条借记卡仍被他人复制并使用其取款,证明其有技术漏洞,因此银行要承担70%的赔偿责任。而杨先生未遵照约定保管好密码,数次把借记卡交付给其招聘的会计独立使用,可能造成密码泄露,违反了借记卡章程中规定的保管密码要求,应承担30%的责任。
  对此判决,原被告双双不服,日前上诉至济南市中院。
  涉案银行:密码泄露导致存款被盗取
  涉案银行表示,其系国有大型银行,整个系统及银行卡的安全技术标准合格,并经过监管部门审核验收,多年的运行实践也证明是安全可靠的。
  杨先生将银行卡和密码交给其临时聘用的会计使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规定和借记卡章程,是本案损失产生的主要原因。
  根据规定,对于同一银行卡账户进行密码输入 操作,一天内连续3次输入交易密码不正确 的,会立即实施账户锁定,冻结任何资金交易。因此,如果密码不泄露,即使银行卡不在存款人的控制之下,存款也无法被盗取。
  律师马剑:难以认同储户担责
  对一审法院认为杨先生可能泄露了密码而承担30%责任的判决,山东国杰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剑难以认同,“家庭内,丈夫可以使用妻子的银行卡,孩子可以使用父母的银行卡,这很普遍;企业中尤其是民企,老板的银行卡会计使用也很普遍。这不能算密码泄露。”
  而且,杨先生开通了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和的银行卡关联业务,这些业务操作都有可能造成密码泄露,而这些业务均由银行控制。如银行无法提供能证明密码不是通过这些业务操作而泄露的任何证据,就不能免除其对密码泄露应承担的责任。
  马剑认为,根据本案所述,说明有两张相同的借记卡存在。银行提供给杨先生的是一张,那另一张来自哪里?如果银行不能做出合理解释,就应当担责。
  律师:银行应担接近全责
  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兵认为,银行既然推出银行卡,就要为其安全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场所保证。目前的防伪技术已经颇为成熟,银行卡被他人复制并使用其取款,主要责任在银行。“这说明银行卡有技术漏洞,发现漏洞后,银行可以通过技术研究来弥补漏洞。而个人没有这个能力。储户与银行签订合同后,只能用这个银行卡。”
  他强调,仅凭银行卡被复制使用这一点,就可以判定银行该承担接近全部的责任。
  至于银行卡密码是否被泄露的争议,周兵认为,日常生活中,银行卡由会计、司机、家属使用是普遍现象,但不能由此推定密码被泄露了。
  在周兵看来,这不是单纯的密码泄露问题,“银行该研究一下如何防范银行卡被复制或者通过技术手段来破解密码,为储户提供更多安全。”
07/23 11:0408/01 07:3808/01 07:3108/01 06:1008/01 01:3607/31 20:2707/31 16:4007/31 09:15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防止银行卡被复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